饮水啜菽,生寄死归_饮水啜菽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6-02 0
  1. 四字成语里面有水有涨
  2. 饿大死事四字成语

啜 chuò chuài

啜 chuò

部首笔画

饮水啜菽,生寄死归_饮水啜菽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五笔86:KCCC 五笔98:KCCC 仓颉:REEE

笔顺编号:25154545454 四角号码:670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55C

基本字义

1. 饮,吃:~茶.~粥.

2. 哭泣时抽噎的样子:~泣.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本义:尝、喝)

2. 同本义 [sip]

啜,尝也.——《说文》

君子啜其羹.——《荀子·非相》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荀子·天论》

搏之不解,一啜而散.——枚乘《七发》

饮于土塯,啜于土形.——《墨子·节用中》

子饭一盂,子啜一觞.——唐· 韩愈《送穷文》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啜茗(品茶);啜饮(饮;喝);啜哺(饮食;吃喝);啜息(饮食休息);啜食(犹言吃喝);啜汁(喝汤.比喻乘机邀功或沾光吃闲饭);啜人贼(犹害人精.啜人,谓吸人精血);啜吒(形容吞咽之声);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4. 哭泣时抽噎 [sob].如:啜涕(哭泣);啜血(犹泣血.极其悲痛而无声的哭泣)

5. 哄骗 [cheat;hoax].如:啜持(哄骗,逗引);啜哄(哄骗);啜醋(虚意道歉)

常用词组

1. 啜茗 chuòmíng

[sip tea]喝茶

2. 啜泣 chuòqì

[sob;whimper]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3. 啜菽 chuòshū

[take bean] 以豆为食

4. 啜菽饮水 chuòshū-yǐnshuǐ

[one can be a dutiful son to his parents even in poverty] 吃豆类,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荀子·天论》

啜 chuài

基本字义

1. 姓.

详细字义

1. 另见 chuò

常用词组

1. 啜喇 Chuàilǎ

[surname] ——复姓

四字成语里面有水有涨

《先秦散文·荀子·天论》原文鉴赏

天行有常①,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②,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③,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④,则天下不能病;修道而不贰⑤,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⑦。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⑧,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⑨,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⑩,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11),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12)。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13)。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14);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15)。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16),则惑矣。

列星随旋(17),日月递照(18),四时代御(19),阴阳大化(20),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21),夫是之谓天(22)。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23),好恶喜怒哀乐臧焉(24),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25),而不相能也(26),夫是之谓天官(27)。心居中虚(28),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29),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30),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31),其养曲适,其生不伤(32),夫是之谓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33),已其见象水可以期者矣(34);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35);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36);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37)。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38)。

注释 ①天行:指大自然的一切运行、变化。 ②治:合理的措施。 ③本:指农业。 ④养备:生活资料充备。动时,动作得时。 ⑤修:当作“循”。 ⑥“饥”字下原有“渴”字:衍文。⑦妖怪:指自然灾害或变异。 ⑧罕:稀,指怠惰。 ⑨倍:通“背”。 ⑩薄:迫近。 (11)受时:遇到的天时。 (12)至人:最明事理的人。 (13)大自然的功能。 (14)其人:指上文的“至人”。 (15)参:通“三”,意思是人能发挥主观积极性,关于利用天时地财,有所作为,与天地为三,亦即能占有一定的地位。 (16)愿:羡慕,希望获得。 (17)随旋:相随运转。 (18)递:交替。 (19)代:接连。御,行。 (20)大化:变化万物。 (21)无形:大自然无形迹可寻。 (22)天:自然现象。(23)形:形体。具,具备。神,精神。 (24)臧:通“藏”。 (25)能:功能。 (26)相能:互相代替。 (27)天官:自然具有的官能。 (28)中虚。中间。 (29)财:通“裁”,改造,利用。非其类,与人异类的万物。(30)官:职守,使天地为人类造福。 (31)曲:周到。 (32)生:生命。(33)志:知。 (34)已:通“以”通乃。见,读xian。见象,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期,期待。 (35)宜:宜于生长的各种条件。息,生长蕃殖。(36)数:指四季运行的自然规律。事,依时从事的生产。 (37)和:原作“知”。 (38)官人:任人。守天,指研究掌握自然规律和现象。

今译 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它不为尧而存在,也不为桀而消失。用合理的措施来对待它就能得吉祥,用不合理的措施来对待它,就会遭凶灾,加强农业、节省用度,天就不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备、动作得时,天就不能使人病;遵循自然规律、不三心二意,天就不能使人遭受祸殃。所以,水灾和旱灾不能使人发生饥荒,严寒和酷暑不能使人发生疾疫,异常、不祥的现象不能使人发生凶险。农业荒废,用度奢侈,天就不能使人富足;给养不足、行动怠惰,天就不能使人齐全;违背自然规律、任意妄行,天就不能使人吉祥。所以水灾和旱灾没有到来就发生饥荒,严寒和酷暑没有迫近就发生疾疫,异常、不祥的现象没有出现就发生凶险。遇到的天时和平治之世相同,但受到的祸殃和平治之世不同,不能埋怨上天,自然的规律使事情变成这样。所以,明通自然和人事分际的,就可以叫做“圣人”。

不实际行动就能够成功,不刻意追求就能够获得,这就叫做“天职”(大自然的职能)。象这样的道理,虽然深,至人不去考虑;虽然大,至人不去施展才能;虽然精,至人不去考察;这就叫做不跟天争职。天有它的时令,地有它的物产,人有治理的措施,这就是人能在宇宙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与天地为三。舍弃占有一定地位应作的努力,而羡慕天地等自然现象,这就是不明事理。

群星相随运转,日月交替地照耀,四季连接着运行,阴阳造化万物,风雨广泛布施,万物都得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和气而生长,都得到这些自然现象的滋养而成就,人们看不见它的行动,可是看得见它的功效,这就叫做神。都知道它成功的原因,没有谁知道它虚无的形迹,这就叫做天。只有1圣人不希求了解天(自然)。

天职已经建立,天功已经成就,形体具备精神产生,爱好和憎恶、欢喜和恼怒、悲哀和快乐这些感情就包藏在其中,这就叫做“天情”(自然的感情)。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身躯,它们的功能各自有所接触,但不能相互代替,这就叫做“天官”(自然的官能)。心脏位于身体的中间,用它来统治五官,这就叫做“天君”(自然的君主)。利用和人类不同的万物,以供养人类,这就叫做。天养”(自然的供养),顺应人类的自然需要的就叫做福,反过来就叫做祸,这就叫做“天政”(自然的政令)。蒙蔽自己的天君,搅乱自己的天断,放弃自己的夫养,违反自己的天政,背离自己的天情,因而丧失自己的天功,这就叫做大凶。圣人澄清自己的天君,端正自己的天官。充实自己的天养,顺从自己的天政,涵养自己的天情,从而成全自己的天功。这样,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了,天地就能各尽其职,而万物都能供人役使了。他的行为都有条不紊,他的养护相当安适,他的生命不受到伤害,这就叫做知天。

所以,最大的技巧在于不去做不能做的事,最大的智慧在于不去考虑用不着想的问题。对天所了解的,是那些自然现象中可以期待的;对地所了解的,是那些自然条件中可以生长繁殖的;对四季所了解的,是那些自然规律中可以依照着进行生产的;对阴阳所了解的,是那些自然的和气可以用来治理政事的。任用人来研究掌握自然现象,而自己遵循自然规律。

集评 明·陈仁锡《古文奇赏·荀子》:“不与天争职,非尽人事不可。……以人立之,以人成之。

简评 荀子认为天是自然之物,自然的发展有它的客观规律性,不能随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所以,应该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更不应该错人而思天。不仅人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同样,天也和人的吉凶、祸福、贫富、病全无关。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并尽人的努力,人就能在宇宙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这一节中,荀子还表现了辩证法思想,从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出发,他认为“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这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思想,是古今明智者的共识。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①,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②,畜积收藏于秋冬③,是又禹桀之所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④:“天作高山⑤,大王荒之⑥;彼作矣⑦,文王康之⑧。”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地辍冬⑨,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⑩。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11)。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12)。《诗》曰(13):“礼义之不愆(14),何恤人之言兮(15)。”此之谓也。

楚王后车千乘(16),非知也(17);君子啜菽饮水(18),非愚也;是节然也(19)。若夫志意修(20),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21),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22),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23),在此耳。

星队、木鸣(24),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25),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26),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呜,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妖则可畏也(27)。借耕伤稼(28),枯耘伤岁(29),政险失民。田萝稼恶,籴贵民饥(30)。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政令不明,举错不时(31),本事不理(32),夫是之谓人妖;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 *** ,父子相疑(33),上下乖离(34),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妖。妖是生于乱,三者错(35),无安国。其说甚尔(36),其灾甚惨(37)。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妖(38),可怪也,而亦可畏也(39)。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40)。

雩而雨(41),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 卜筮然后决大事(42),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43)。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札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44),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45),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46)。

大王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47)?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48),孰与骋能而化之(49)?思物而物之(50),孰与理物而勿失之地?愿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51),则失万物之情

注释 ①瑞历:指节气。 ②繁启:指新生。 ③畜:通“蓄”。 ④见《诗经·周颂·天作》。 ⑤作:生。 ⑥大王:即太王,又称古公宜父,周文王的祖父。荒,大,指开辟。 ⑦作:开创。⑧康:安。 ⑨辍(chuo,音绰):废止。 ⑩匈匈:与“汹汹”同,喧哗之声。 (11)常体:固定的性体。 (12)功:功利。 (13)此为佚诗。 (14)此句原脱。愆(qian,音干):错。 (15)恤:顾虑。 (16)后车:侍从之车。 (17)知:通。智”。 (18)啜(chuo,音绰):吃。菽,豆类,泛指粗劣之食。 (19)节:指时运。 (20)志:原作“心”。 (219)敬:严肃对待。 (22)错:通“措”,搁置。 (23)县:通“悬”,远。 (24)队:通“坠”。 (25)党:通“傥”,偶然。见,读xian,出现。 (26)险:险恶。(27)人妖:人事中的反常现象。 (28)楛(ku,音苦):草率,马虎。 (29)原作“耘耨伤”。枯:通“楛”,耘,除草。岁,收成。 (30)籴(di,音敌):买进粮食。 (31)错:通“措”。 (32)本事:指农业。 (33)“父”字上原有“则”字。 (34)乖:不和谐。 (35)三者:指上文三种人妖。错,交错。 (36)迩:通“迩”,近。 (37)灾:原为“菑”。 (38)妖:怪异。( 3 9 ) “亦”原作“不”。 (40)磋:切磋,学习研究。 (41)雩(yu,音余):求雨的祭祀。 (42)卜: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问吉凶叫卜。筮,用蓍草占卦叫筮。 (43)文:文饰。 (44)睹:当作“睹”,明亮。 (45)君人,统治人。 (46)“亡”字上原有“尽”字,衍文。幽险,阴险。 (47)孰与:表示比较的一种固定格式。物畜,当作物来畜养。 (48)因:听任。多,重视。 (49)骋:施展,发挥。 (50)第二个“物”字:察看。(51)错:通“措”,放置。

今译 世道的治乱,是因为天吗?回答说:日月星辰节气,这在禹和桀的时代都相同;可是禹时就天下平治,桀时就天下混乱,可见治乱不是因为天。是因为时令吗?回答说:“万物在春夏发生、成长、在秋冬蓄积、收藏,这又是在禹和桀的时代都相同的;可是禹时就天下平治,桀时就天下混乱,可见治乱不是因为时令。是因为地吗?回答说:万物得到地就生存,失去地就死亡,这又是在禹和桀的时代都相同的;可是禹时天下就平治,桀时天下就混乱,可见治乱不是因为地。《诗经》说:“天生成大山,太王开发大山;太王开创了基业,文王安守着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不因为人讨厌寒冷而停止冬季,地不因为人讨厌遥远而停止广度,君子不因为小人吵吵嚷嚷而停止他的行动。天有永恒的规律,地有永恒的征象,君子有永恒的性体。君子遵循自己行为准则,而小人计算自己的功利。《诗经》说:“如果不违背礼义,何必害怕别人说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楚王身后跟随着一千辆车,这不是智慧;君子吃粗粮、喝凉水,这不是愚蠢;这是各自的时运造成的。至于意志美好,德行笃厚,智虑明通,生在今世而向往古代,那就是我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君子严肃地对待自己能做到的事,而不羡慕那些由时运决定的东西;小人舍弃自己能做到的事,而去羡慕那些由时运决定的东西。君子严肃地对待自己能做到的事,而不羡慕那些由时运决定的东西,所以天天进步;小人舍弃自己能做到的事,而去羡慕那些由时运决定的东西,所以天天退步。所以君子天天进步的原因和小人天天退步的原因,道理是一样的。君子和小人相互悬隔的原因就在这里。

星星坠落、树木呜叫,人们都很害怕。问道:这是什么?回答说:没有什么,这是天地的变动,阴阳的变化,事物当中少见的东西。感到奇怪,是可以的;如果害怕它,就是不应该的。有的时候日食、月食,有的时候风雨不调,有的时候怪星出现,这是任何时代都常有的现象。如果君上贤明、政治平顺,那么这些现象同时出现,也没有关系;如果君上昏庸、政治险恶,那么这些现象一种也不出现,也没有用处。那星星的坠落、树木的呜叫,是天地的变动,阴阳的变化,事物当中少见的东西。感到奇怪,是可以的;如果害怕它,那是不应该的。

已经出来了的事物中,人事中的怪异现象是可怕的。耕种粗疏会伤害庄稼,耘耪粗疏会减少收成,政治险恶会失去人民。土地荒芜庄稼不好,粮食昂贵人民饥饿,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这就叫人事中的怪异现象;政令不清明,措施不适时,农业不治理,这就叫人事中的怪异现象;礼义不整饬,内外无分别,男女 *** ,父子猜疑,上下不谐、背离、寇盗、灾难并起,这就叫做人事中的怪异现象。怪异现象是生于昏乱的,这三种怪异现象交错出现,就没有安定的国家。这种说法道理很浅近,但是这种灾难很惨重。用力不合时宜,牛生马、马生牛,各种牲畜作怪,这是可怪的现象,也是可怕的现象。有记载说:“万物之中的怪异现象,书籍中是不说它的。”没有用处的辩争,无关紧要的察考,应该舍弃不去追求;至于君臣之间的关系,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妇之间的区别,那是应该每天学习研究不放弃的。

求雨而下雨,这是怎么回事呢?回答说:这没有什么,和不求雨而下雨一样。日食、月食就救助,天旱了就求雨,经过占卜决定大事,这不是要得到自己所希求的东西,而是为了文饰政事。所以君子把这当作文饰,而老百姓却把这当作神。把这当作文饰就吉祥,当作神就凶险。

在天上没有比日月更明亮的东西,在地上没有比水火更明亮的东西,在万物中没有比珠玉更明亮的东西,在人中没有比礼义更明亮的东西。所以,日月如果不高,它的光辉就不显耀;水火如果不积聚,它的光润就不广泛;珠玉如果表面不光亮,王公们就不把它当作宝贝;礼义如果不在国家中施行,功名就不会显赫。所以,人的命运在上天,国家的命运在礼制。统治者,崇尚礼制、尊重贤士,就可以成就王业;注重法制、爱护人民,就可以成就霸业;喜好财利,多行诈术,就会自取危困;玩弄权谋,施行颠覆,行为阴险,就会自取灭亡。

崇尚天而思慕它,哪如把它当作物收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如控制天命而利用它呢?企望时节而等待它,哪如适应时节而驱使它呢?听任万物而重视它,哪如施展智能而变革它呢?思慕万物而注视它,哪如治理万物而不丧失它呢?羡慕万物生长的条件,哪如掌握万物成就的规律呢?所以,放弃人事而思慕上天,就会失去万物的真情。

集评 明·陈仁锡《古文奇赏·荀子》:“味之不尽。……王安石祖此论,遂以不畏天变坐之。书不善读,大者误国。……天不可颂,况于人乎?……生物是天事,诚者自成,成物不干天事。”

总案 荀子认为天道只是自然现象,而不是有神在主宰,并且与人事无关,社会的治乱的根源不在天地,而在人的作为。所以,人应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而不依赖自然,更不应该迷信天命。人对于自然,应该“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有物之所以成”。这种以“制天命而用之”为核心的光辉思想,是荀子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贡献。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①。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②,乱生其差③,治尽其祥。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④,匿则大惑⑤。水行者表深⑥,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万物为道一偏⑦,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⑧,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⑨,无见于信⑩;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11);宋子有见于少(12),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13)。《书》曰(14):“无有作好(15),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注释 ①贯:纲系,贯穿始末的原则。 ②大体:主要原则。 ③差:差错。 ④畸:偏差。 ⑤匿:通“慝”,邪僻。 ⑥表:标明。 ⑦偏:一个方面。 ⑧慎子:即慎到,战国时赵人,法家。 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诎,屈。 ⑩信:通“伸。 (11)畸:不齐。 (12)宋子:即宋荣子。战国时宋人。 (13)化:教化。 (14)见《尚书·洪范》。 (15)作好:以个人的喜好为喜好。

今译 历代帝王不变的法则,足可以做为“道”的纲领。一代废止一代兴起,都要用这个纲领去适应。整顿这个纲领,就不会混乱;不懂得这个纲领,就不懂得应变。纲领的主要原则没有亡失,出了差错,就发生混乱;系统地实行,就能够平治。所以“道”认为好的东西,适中的就可以遵从,偏差的就不可以实行,邪僻的就会迷失方向。走水路的人要标明水的深度,标志不明确就会被淹没;治理人民的人要标明“道”,标志不明确就会造成混乱。礼制就是标志。不合乎礼制,就是昏暗之世;昏暗之世,就天下大乱。所以,“道”没有不明亮的时候,在外在内有不同的标志,暗处明处都有不变的法则,人民才可以免去陷溺的祸患。

万物是“道”的一个方面,一物是万物的一个方面。愚者是一物的一个方面,而愚者自以为懂得“道”,这就是无知。慎子只看到事成之后的结果,而没有看到事情发生之前的原因;老子只看到事物屈折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事物伸展的一面。墨子只看到事物齐同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事物歧异的一面;宋子只看到事物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事物多的一面。只有事后的结果而没有事先的原因,群众就没有门径;只有屈折而没有伸展,贵贱就没有区别;只有齐同而没有歧异,政令就不能施行;只有少而没有多,群众就不能教化。《尚书》说:“不要有所偏好,只要遵循先王的大道;不要有所偏恶,只要遵循先王的大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集评 明·陈深《诸子品节·荀子》: “此章却理胜文奇,‘贯’字作目。”

总案 荀子在这一节认为百王有一贯不变之道,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全篇的主要思想不相称,这反映了荀子思想的局限性。但荀子的这种一贯不变之道即他极为崇尚的“礼”,“一废一起,应之以贯”,这和他的政治观又是一致的了。

这篇文章文词精严矫健,气势充沛;说理能深入浅出;多用排比句,骈散兼施,是说理文中的上品。

饿大死事四字成语

1. 有涨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潮涨潮落

cháo zhǎng cháo luò

解释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事情的起伏

2、涨啮城郭

zhàng niè chéng guō

解释涨:涨水;啮:咬;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指洪水上涨,冲击城墙

出处《渊鉴类函·汉四》:“张柬之授襄阳刺史,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

结构紧缩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指洪水上涨

3、脸红筋涨

liǎn hóng jīn zhǎng

解释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同“脸红筋暴”。

4、水涨船高

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用于事物随着环境在变。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涨;不能读作“zhànɡ”。

辨形涨;不能写作“长”。

近义词情随事迁

反义词一成不变

例句

(1)~;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就能跟着逐步改善。

(2)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改善。

2. 有关于水的成语

蒲元识水 蒲元:人名。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落水狗 掉在水里的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稀汤寡水 形容粥稀或汤里油水少。

盛水不漏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萍水相遇 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情同鱼水 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流汤滴水 比喻罗罗嗦嗦,不干脆,不痛快。

背水为阵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

残汤剩水 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 查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倒,反。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柔情似水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拉人下水 比喻拉别人干坏事。

奇山异水 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

鱼水之情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远水救不了近火 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

远水难救近火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如鱼离水 离开适当的地位或赖以生存的环境。

有尺水行尺船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失足落水 脚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时受诱骗而行为堕落。

用钱如水 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

水波不兴 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水满则溢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水磨功夫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水牛过河 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水泼不进 形容十分严密。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水月镜像 水中月,镜中像。指一切虚幻的影像。比喻诗中的空灵意境。

山不转水转 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比喻心情不安。

一碗水往平处端 。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比喻一个集团非常排外,不容易打进去,也比喻一个人坚持已见,不听别人的任何意见。

一肚子坏水 指人心肠很坏。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

河水不犯井水 比喻互不干犯。。

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远水解不了近渴 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远水不救近火 比喻在遥远的地方或较长的时间以后;虽然能找到解救的办法;但解救不了眼前的急难。。

远水不解近渴 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油光水滑 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引水入墙 比喻自招灾祸。。

以水投水 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

以水救水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以水济水 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显山露水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水中捉月 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3. 带有水字的四字成语

水字成语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 *** 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语

饮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细水长流 顺水推舟

混水摸鱼 萍水相逢 覆水难收 车水马龙 似水流年

万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车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语

山青水秀 山穷水尽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风起水涌 木本水源 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语

如鱼得水 一衣带水 高山流水 一潭死水 马山楚水

行云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带水 穷山恶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点水 蛟龙得水 双瞳剪水,以石投水

4. 含有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含有水的四字词语 :

青山绿水、

山清水秀、

水深火热、

落花流水、

滴水穿石、

背水一战、

大禹治水、

水泄不通、

杯水车薪、

滴水不漏、

水落石出、

拖泥带水、

萍水相逢、

流觞曲水、

源头活水、

水 *** 融、

山重水复、

细水长流、

水力发电、

覆水难收、

山穷水尽、

水到渠成、

一头雾水、

水土保持、

心如止水、

生理盐水、

镜花水月、

水中捞月、

水土流失、

似水流年

5. 有"水"字的成语或四字常用语有哪些

水 字开头的成语:水菜不交 同“水米无干” 水长船高 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水到渠成 比喻顺着自然趋势,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水到鱼行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水滴石穿 水不断下滴,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持之以恒,日久天长,自会做成难以想象的事情。语本《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水底捞月 同“水中捞月” 水底捞针 比喻希望极少 水底摸月 同“水中捞月” 水底纳瓜 同“水里纳瓜” 水调歌头 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

共八体。有《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异名 水光山色 泛指山水景色 水火不避 谓不避艰险 水火不辞 见“水火不避” 水火无交 谓无财物牵涉。

形容为官清廉。语本《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水火无情 谓水灾火灾来势凶猛,毫不留情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

旱,通“悍”。喻因祸致福 水尽鹅飞 ①喻利尽交绝。

②比喻民穷财尽 水尽山穷 同“水穷山尽” 水净鹅飞 见“水尽鹅飞” 水枯石烂 极言历时长久 水来土掩 比喻根据情况设法抵挡 水里纳瓜 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水流花落 ①喻飘泊不定或踪迹无常。

②比喻时过境迁 水流湿,火就燥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谓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

《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

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水流云散 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水落归漕 喻安稳 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水满金山 见“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 神话故事。

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

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后用以形容大水弥漫 水米无干 见“水米无交” 水米无交 ①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

旧时指官吏为官清廉,无所取于民。②多指互不相涉 水明山秀 见“水秀山明” 水磨工夫 喻细致耐心的工夫 水母目虾 《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

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

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因以“水母目虾”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水木清华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佩风裳 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

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

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水穷山尽 水和山都到了尽头,前面无路可走 水 *** 融 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彼此结合十分紧密 水深火热 《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后以“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水剩山残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水石清华 见“水木清华” 水宿风餐 水上住宿,临风野餐。

形容旅途生活艰苦 水宿山行 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长途跋涉 水天一色 水光与天色相浑。

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水楔不通 见“水泄不通” 水泄不漏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水泄不通 亦作“水楔不通”。

亦作“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水泄不透 同“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 见“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 见“水泄不通” 水性杨花 水性随势而流,杨花随风飘荡。

比喻妇女作风轻浮,用情不专一 水秀山明 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水远山长 ①同“水远山遥”。②谓山河辽阔 水远山遥 谓路程遥远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 水月镜花 水中月,镜中花。

比喻虚幻景象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水涨船高 见“水长船高”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不能藏身。

比喻对人对事过于苛察,就不能容众 水中捞月 比喻白费气力,毫无成果 水中著盐 喻不着痕迹 水中捉月 见“水中捞月” 水字开头的歇后语:水上浮萍 - 没有根的 水上葫芦 。

6. 带有“水”字的四字成语和成语的解释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跋山涉水 跋:踏;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敌:对抗;堰:拦河坝。

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杯水之谢 比喻微薄的酬谢 不习水土 习:习惯,适应。

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裁云剪水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

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趁水和泥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大禹治水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范水模山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量:计量。

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 混水摸鱼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救民水火 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

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户枢:门转轴;蠹:虫蛀。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 马龙车水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

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马前泼水 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

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不通水火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残山剩水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尺水丈波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抽刀断水 抽刀:拔出刀来。

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

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出山泉水 出山:比喻出仕。

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吹皱一池春水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打落水狗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

也指游山玩水。 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不外漏。

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滴水穿石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簟纹如水 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

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斗升之水 比喻微薄的资助。

反水不收 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风起水涌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风行水上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覆水难收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洪水猛兽 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海水群飞 比喻国家不安宁。 河水不洗船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洪水横流 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水泛滥。

比喻邪道横行。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

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火耕水耨 耨:除草。

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浑水摸鱼 浑水:不清的水。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交淡若水 指道义上的往来。 近水楼台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

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

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救民于水火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镜花水月 镜里的花,水里的月。

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乐山乐水 乐:喜爱,爱好。

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流水无情 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流水落花 形容春残的景象。

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

也比喻男女爱情。 廉泉让水 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流年似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落花流水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

7. 含有 "水" 的四字词语

我来回答:残山剩水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馀的部分。

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

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吃水忘源喝水的时候忘记了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处境优越时忘其所由来。

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

形容生活清苦。尺水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残汤剩水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称薪量水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臣心如水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裁云剪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裁云翦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撮盐入水①形容立刻消灭干净。②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

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

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打落水狗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滴水不羼形容十分纯正。点水不漏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

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冻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粒米成箩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

比喻积少成多。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担水河头卖河:黄河。

到黄河边卖水。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

淡水交情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滴水难消指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登山涉水爬山过水。

比喻历尽艰难。带水拖泥①形容泥泞难行。

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现多作“拖泥带水”。

大水淹了龙王庙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鼎水之沸像鼎中的水沸腾一样。形容局势不安定。

有时也用以形容人声嘈杂。淡水之交友情像水一样清澈。

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斗升之水比喻微薄的资助。

簟纹如水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

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大禹治水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风餐水栖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

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风餐水宿在风中吃饭,在船上过夜。

蜂房水涡蜜蜂的巢和水的漩涡。比喻宫殿楼台的布局曲折回旋,多且密。

风门水口指要冲。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

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风起水涌大风刮起,水波汹涌。芙蓉出水芙蓉:荷花。

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

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肥水不落旁人田肥水:借指好处。

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肥水不落外人田肥水:借指好处。

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覆水不收复:倒。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复水不收复: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反水不收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

比喻不可挽回。逢山开道,遇水造桥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

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逢山开路,遇水叠桥逢:遭逢,遇见。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范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覆水难收复:倒。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复水难收复: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风宿水餐餐:吃饭。

在水上进食,在风中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风飧水宿飧:晚餐;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翻山涉水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赋食行水赋:给与;行:奉,酌酒或水敬奉客人。送饭送水。

翻山越水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1. 表示肚子很饿的四字成语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挨饿受冻 挨:遭受。

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嗷嗷待食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出处: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不饥不寒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蝉腹龟肠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

比喻饥饿之极。 出处:《南史·檀珪传》:“珪诉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蝉腹龟蛇,为日已久’” 充饥画饼 画个饼子来解饿。

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出处:《左传·昭公二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汉·刘向《新序·善谋下》:“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百姓空虚,道殣想望,槥车相属,寇盗满山,天下摇动。”

道殣相枕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出处:郑观应《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张罄家以糜粥济之,活者万计。” 道殣相属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同“道殣相望”。 出处:唐·玄奘《***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饿莩遍野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饿莩载道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

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同“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饿鬼投胎 比喻大量吃东西而不劳动,造成对父母的拖累 出处:欧阳山《苦斗》:“咱们也不嫉妒他人,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

饿虎逢羊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饿虎饥鹰 比喻凶残贪婪。

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饿虎见羊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饿虎扑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饿虎擒羊 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

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饿虎攒羊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饿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饿殍遍野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

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

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 饿殍载道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

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饿殍枕藉 饿殍:饿死的人;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饿死事大 饿死人是件大事。

出处:清·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

2. 形容非常饿的四字成语

挨饿受冻:遭受饥饿与寒冷侵袭。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同“挨冻受饿”。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嗷嗷待食: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嗷嗷无告: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

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担饥受冻: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箪食与饿:与:给与。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

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饿莩遍野: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饿莩载道:莩:饿死的人。

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

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同“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

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狼饥虎:饥饿的虎狼。比喻极为贪婪的人。

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饿殍满道:殍:饿死的人。

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觥饭不及壶飧: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国无捐瘠: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号寒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饥肠雷动: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

形容十分饥饿。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饥而忘食:食:吃饭。

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虎扑食: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迅猛急切。

饥火烧肠:饥不可忍,如火烧肚肠。形容饥饿不堪,难以忍受。

饥驱叩门: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饥焰中烧:犹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1、饥火烧肠:饥不可忍,如火烧肚肠。

形容饥饿不堪,难以忍受。2、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

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3、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4、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5、担饥受冻: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6、嗷嗷无告: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

7、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8、食饥息劳:指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9、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10、饿莩遍野: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11、众口嗷嗷:嗷嗷:哀号声。

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12、枵肠辘辘:枵:空虚;辘辘:车行声。

肚子饿得辘辘作响。形容十分饥饿。

13、饥不择食: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

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14、啼饥号寒: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15、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16、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

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

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17、嗷嗷待食: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18、饥而忘食:食:吃饭。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

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19、饥虎扑食: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迅猛急切。20、箪食与饿:与:给与。

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3. 形容饥饿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饥饿的四字成语有饥不择食、饥肠辘辘、饥寒交迫、饥火烧肠、饥焰中烧、风餐露宿、风卷残云。

1、饥不择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ī bù zé shí,释义:指如果肚子饿了,就不再挑拣什么东西,不管什么都吃。

老舍《文博士》一三:“她既是这么个女子,就无怪乎她好像饥不择食似的,这么急于交个有博士学位的男朋友。”

2、饥肠辘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 cháng lù lù,饥肠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意指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至此无不饥肠辘辘。

3、饥寒交迫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ī hán jiāo pò,意思是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

4、饥火烧肠,读音jī huǒ shāo cháng,汉语成语,形容饥饿不堪,难以忍受。

唐·白居易《旱热二首》:“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

译文:年轻人不能耐饿,饥饿像火烧他的肠子。

5、饥焰中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ī yàn zhōng shāo,形容饥饿难忍。

清·王韬《淞隐漫录·王蟾香》:“日既暮,枵腹独行衢市间,饥焰中烧,无所为计。”

译文:天色已晚,饿着肚子独自行走街道之间,饥焰中烧,没有办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饥焰中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饥火烧肠

4. 关于死字的四字词语成语有多少说多少

醉死梦生 见“醉生梦死”。

醉生梦死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罪应万死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罪该万死 尤死:处一万次***。形容罪恶极大。

罪当万死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捉生替死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

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装死卖活 转死沟渠 见“转死沟壑”。

转死沟壑 谓弃尸于山沟水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出处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解释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示例故事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解释〗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

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置之死地而后快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

形容心肠狠毒。 置之死地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

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至死不渝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至死不悟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至死不变 纛:到。到死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之死靡它 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

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之死靡他 同“之死靡它”。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

之死不渝 同“之死靡它”。 仗节死义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贼心不死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舆死扶伤 谓抬运死者,扶持伤者。形容死伤之众。

鱼死网破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有死无二 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一潭死水 潭:深水坑。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一死一生 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一生九死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一把死拿 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要死要活 〖解释〗形容闹得很凶。 养生送死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养生丧死 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眼穿心死 〖解释〗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

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寻死觅活 寻:求,找。

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来吓唬人。

靴刀誓死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

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兄死弟及 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

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心若死灰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

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

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效死勿去 指竭尽忠诚。 效死输忠 指竭尽忠诚。

效死疆场 〖解释〗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无寇暴死 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 忘生舍死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万死犹轻 处死万次,还嫌惩罚太轻。极言罪大。

万死一生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万死不辞 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

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兔死犬饥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兔死狐悲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兔死狗烹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兔死凫举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

比喻行动迅速。 同生死,共存亡 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同生共死 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同利相死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贪生畏死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贪生怕死 贪:舍不得。

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贪生恶死 见“贪生畏死”。 胎死腹中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犹:如同。

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虽死犹生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

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解释〗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出处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解释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示例故事三国时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

魏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死中求生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死中求活 死中求生。 死欲速朽 指人死了以后尸体腐朽得越快越好。

人死入土为安。 死于非命 非命:横死。

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死有余罪 犹死有余辜。

死有余诛 犹死有余辜。 死有余责 犹死有余辜。

死有余僇 犹死有余辜。 死有余辜 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死要面子活受罪 死要面子 死样活气 形容没有生气。 死心眼儿 死心踏地 见“死心塌地”。

死心塌地 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

5. 关于死字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哀莫大于心死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半死不活

豹死留皮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死不活

不知死活

不自由,毋宁死

长生不死

出生入死

垂死挣扎

大难不死

蹈节死义

抵死谩生

吊死问疾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甘死如饴

槁木死灰

狐死首丘

狐死兔泣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见死不救

九死未悔

九死一生

救死扶伤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决一死战

君辱臣死

客死他乡

枯木死灰

老而不死

老死不相往来

鹿死不择音

鹿死谁手

你死我活

宁死不屈

七死八活

起死回生

起死人肉白骨

强死强活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人死留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色若死灰

舍生忘死

舍死忘生

生关死劫

生寄死归

生老病死

生离死别

生荣死哀

生死存亡

生死肉骨

生死攸关

生死相依

生死与共

十生九死

十死一生

视死如归

誓死不二

死不悔改

死不瞑目

死不足惜

死得其所

死而后已

死而无悔

死灰复燃

死里逃生

死马当活马医

死眉瞪眼

死皮赖脸

死气沉沉

死求白赖

死去活来

死无对证

死无葬身之地

死心塌地

死有余辜

死于非命

虽死犹生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贪生怕死

同生死,共存亡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万死不辞

万死一生

万死犹轻

心如死灰

兄死弟及

朽木死灰

靴刀誓死

寻死觅活

养生送死

一把死拿

一棍子打死

一潭死水

有死无二

朝闻夕死

之死靡它

至死不变

至死不悟

至死靡它

置之死地

置之死地而后快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醉生梦死

罪该万死

6. 含死亡成语大全四字

舍生忘死

生不如死

死里逃生

九死一生

出生入死

生离死别

岌岌可危

鞠躬尽瘁

因公殉职

英勇就义

杀身成仁

暴病身亡

无疾而终

视死如归

死不瞑目

死何惧哉

生死相依

九死一生

死不足惜

你死我活

死去活来

死里逃生

见死不救

舍生忘死

死不悔改

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