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求己得己是什么意思_求仁得仁 求己的已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27 0
  1. 求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2. 儒家思想仁指的什么,“仁”是什么意思
  3. 求什么求什么成语?
  4. 意满志得的意思
  5. 成语求什么什么成语有哪些
  6. 每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求仁得仁《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7.15》

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人生七大纲要,是儒学之中的基本概念,学者不可不知,故分别简述如下: 一、道 “道”之本意是道路。人们离家外出劳动,达到目的后回家,从离家到回家,经过的路是一个圆满的有规律的过程。故称为“道”。“道”与“路”并称,不过“道”作为一条路是有始有终,环形的通达的有规律的一条路。 “道”作为人生之路,是了生脱死,活得圆满,死得自在,生得光荣,死得伟大,生尽其用,死得其所之路。 “道”作为事业之路,是善始善终,始终圆满。动必有功,静必有获,动静自在。小以成大,大以爱小,小大一体之路。所以说,一个人一生做事有功,做人圆满,便被称为有道之人。一个人学习到了成功的真理,称为闻道。 后来,人们把道变成了成功过程的代名词,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从本到末这个整体,便是物之成就之道。从始到终这个过程,便是事之成功之道。成功地把握物之本末,事之终始,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成功者,这就是成道。 道之衍生名词很多。例如,“道理”即合情合理合法,能使人获得成功的理论。“道德”,利人利己的多方面的整体获得。“大道”,大的成功规律。“人道主义”,以成就人为目标的一种理论思想。“白道”,光明正大的人生道路。“黑道”,不能见人的丑恶的人生道路。 二、德 “德”,多方面的进步和获得,并且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 一个人天天勤学好问,则智慧通达;一个人时时干事创业,则财富俱足;一个人日日获得,则自信而且无畏,生活在快乐中。这个人在多方面进步和获得,为自己谋幸福,这就是“福德”,即有福于自己的获得。 为自己幸福而积累获得,即“积福累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领导的支持,亲人的拥护,所以说,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同时,便有了贡献大家,造福于大家的义务。 为了知恩报恩的理念,一个人天天奉献自己的智慧,使别人由迷惑走向觉悟;一个人时时奉献自己的财富,使别人由贫穷走向富有;一个人日日奉献自己的无畏,使别人从自卑走向自信,生活在快乐中。这个人在多方面进步和获得,为大家谋幸福,这就是“功德”,即有功于别人的获得。 为别人幸福而积累获得,即“积功累德”,便会得到老师的厚爱,领导的青睐,亲人的慈爱,所以说,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便把自己这滴水融入了集体的海洋之中,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和广阔无边的发展空间。 一个人不知上进,没有实力,便会被大家瞧不起,这是因为他没有福德。一个人虽有实力,但是不知道为大家服务,便会被大家冷落,成为孤家寡人,这是因为他没有功德。所以说,懦弱无能的人生不足取,因为他不能造福于自己,没有福德。自私自利的人生不足取,因为他不能有功于别人,没有功德,会失去大家的支持,失去永恒的发展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种人在缺德中堕落,即是缺德鬼。 有的人福气很大,对大家贡献也很大,受到大家的拥护和敬仰,这种人被称为“大德”,即有大福德和大功德之人。这种人“德高望隆”。“德高”,即功德高,有大功于大家。“望隆”,即福德大,拥有崇高的名望和地位。 “品”与“德”连称,便为“品德”。称赞某人时,常称为“品德高尚”。“品”为品位或档次。“品德”是指此人福德和功德两方面的档次和品位。“品德高尚”,是说此人,无论福德还是功德,都位于一个高的档次或品位。 “道”与“德”是两个分别独立但又关系密切的概念。有得必有失,若一个人福德和功德,高度发展,整体获得,圆满获得,没有失去,没有残缺,该得到的全得到了,便不再称为“德”,而是称为“道”,“道”是人生的全面成功和整体获得,是人生最崇高的理想和大志。因此,夫子云:“志于道”。 “德”相对于“道”来说,是人生的阶段成功和局部获得。每天都有进步,都有获得,日日更新自己的落后面目,称为“日新”,“日新”便是人生兴旺发达,天天获得的状态。故《易》云,“日新之谓盛德”。这种每天的进步和获得,是人生整体获得之根据地和补给站,故夫子云:“据于德”。 “道”与“德”连用,便为“道德”,称赞某人时,常称为“道德高深”。“道德”,是指此人福德和功德两方面的综合实力。“道德高深”,是指此人福德深厚,足以立己,功德崇高,足以立人。 总之,“德”之一词,妙不可言,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理念。 人生的七大纲要——仁 三、仁 “仁”大体有四重含义。 第一,“仁”是一种学说的代表,简称“仁学”。这种“仁学”,便是指做人的学问。《论语》一书,积做人学问之大成,大家详细研究之,无畏实践之,便可以对“仁学”登堂入室矣。 第二,“仁”是一种人生目标和追求,所谓“求仁得仁”,便是追求处处圆满的生活,得到时时自在的人生。对于“求仁得仁”,大家也许没有这个“仁”的形式,但***必定有追求圆满自在的实质。 第三,“仁”是一种人的代表,即“仁者”。“仁者”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仁者”根据品位档次不同,又分为圣人、贤人、大人和小人四类。 1、圣人 在封建社会,合法的土匪头,即皇帝老儿,自称“圣人”。他的命令称为“圣旨”,臣民称呼他为“圣上”。“圣”,通“胜”,“圣人”即胜利者,无人能战胜者。作为皇帝,是一国之军事领袖,这个称呼并不分。 “圣”有“又”和“土”的组成,“又”者,有也,拥有地。“土”者,一切物质财富的代表。合言之,“圣人”,即拥有一切物质财富的人。作为皇帝,强权在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这个称号也可以自圆其说。庄子认为,这种圣人,是名符其实的窃国大盗,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言。 后来孔夫子也被尊称为圣人,便使我大惑不解,老夫子一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过着清贫自乐的生活,自然不是富翁。夫子虽然周游列国十四年,但并未谋取到一官半职,所以不会是军事领袖。所以说,我对夫子的“圣人”称号不理解。后来,读夫子之文,终于明白了夫子为什么是圣人。 所谓圣人,必须拥有圆满的智慧和如火的爱心,这是做圣人的前提。他不一定拥有财权,但可以帮助大家互相合作,走上致富之路。他也不一定拥有军权,但可以帮助大家团结一体,走向太平和稳定。他更不一定拥有***,但可以帮助大家发展教育事业,远离愚昧和落后,走向智慧和光明。总之,他可以帮助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 夫子一生,和***们共创造的儒家文化,若是人们学习并用之于实践,便可以使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说,夫子才是真正的圣人,他和只顾自己利益,维护小集团利益,将自己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大多数人痛苦之上的土匪式圣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夫子被尊称为圣人的原因,也是夫子所推崇圣人的本意。 总之,圣人在事业上,能让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圣人在文化上,能让千秋万代人明确成功的方向,明了成功的方法。离开了这两条,别无圣人。中国社会从宋朝开始,圣人如狗满地走,这种圣人,实际是连狗也不理的剩人,这种人活着,自己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只是靠吹牛和拍马屁混点别人的剩饭吃,不是剩人是什么? 2、贤人 “贤”,本由“臣”,“又”和“贝”组成。“臣”为眼目,居于上代表智慧高明,眼光高远。“贝”为钱财,居于下代表钱财富足,实力深厚。“又”,代表学问和能力,智慧和钱财同时兼有。合言之,一个人学问高明,能力强大,智慧高深,钱财富足,便是一个贤者。 “贤”者,先也,才能先进。“贤”者,献也,乐于奉献。一个人,无论智慧的开发还是钱财的拥有,都有比别人先进,而且能够利用自己的先进为本钱,奉献于大家,这就是一个贤人。 总之,贤人在利人利己的智慧上是先知者,并能以先知觉后知。贤人在利人利己的实践中是先行者,并能以先进帮后进。离开了这两条,别无贤人。中国明清两朝,将会作几篇八股文,装模作样的书生称为贤者,委以***厚禄。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大贤,即不懂做人之道,又无做事才干,只知道狼狈为奸,共同祸国殃民,这种贤人,便和皇帝老儿自封的圣人一样,成了人见人嫌,为人所不齿的“嫌”人。 3、大人和小人 以天天上进,自立自强为生目标的人,称为小人。一般地讲,儿女、学生和群众都可称为小人。小人最明显的标志,是以自立为人生目标。 以天天获得,奉献爱人为人生目标的人,称为大人。一般地讲,父母、老师和领导都可称为大人。大人最明显的标志,是以奉献为人生目标。 广义言之,不分身分和老少,生活中以自立为追求目标,以自立为事业的人,皆可称为小人。生活中以奉献为追求目标,以立人为事业的人,皆可称为大人。 小人之自立,是大人之奉献的基础,无小人之自立,大人之奉献便会走向虚伪。所以说,小人以真实不虚为美,小人又称为“***”。 大人之奉献,是小人之自立的归宿,也就是说,自立自强的目的是奉献爱人,无大人之奉献,小人之自立自强便会走向。所以说,大人以正而不邪为善,大人又称为“正人”。 “仁”者,二人也,即小人与大人也,小人求真,大人求正,即得小人之真,又得大人之正,这便是一个真正之人也。至于说贤人,那是人中豪杰。至于说圣人,那是人中导师。成圣作贤,只可严求于自己,不可苟求于大众也。 第四,“仁”是一种做人方法的代表。这种做人方法,在儒家学术中,指的是小人之道和大人之道。即小人的做人方法和大人的做人方法。 小人之道和大人之道没有形式上的区别,只有目的上的不同。例如,为别人服务,小人和大人都会积极去做。小人为别人服务,是为了换取别人的服务和支持,没有回报的事不能办。这是因为小人自立尚且不足,所以绝不可能无条件奉献他人。 大人为别人服务,一方面是为了换取别人的服务和支持,天天获得。另一方面是为了照顾无条件回报的弱者,使他们走向自立。无论能否利己,只要需要自己尽义务,便会认真做好。这是因为大人实力强大,自立有余,在利益自己的同时完全有条件帮助别人。 小人之道的目的,是远离贫穷和愚昧,从苦难的深渊中爬出来,走向自立自强。所以说,小人之道,破字当头,立在当中。只有先破除贫穷和愚昧,才能使自己自立自强。 大人之道的目的,是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和大家一道走向至善至美。所以说,大人之道,立字当头,破在其中。只有实力强大,拥有了帮助别人的条件,才可以放下自立自强的目标,走向奉献爱人。 无小人不能成就大人,是小人之道的大用。只有大人才会真心爱护小人,这是大人之道的大功。小者求大,大者爱小,小大一体,这便是“仁”代表的做人方法。 四、义 “义”者,宜也,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样的事情是应该做的? 第一,要拥有将事业做成功的学问和能力。也就是说,要拥有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力量。这样做,人生才会变得真实不虚。 第二,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存、温饱和发展问题,使自己真实不虚获利,这样做,人生才会变得美丽动人。 第三,奉献自己,在自立的基础上,帮助大家真实不虚获利,这样做,人生才会变得善意暖人。 “义”中一点为“真”,左撇为“美”,右捺为“善”,天天追求***,这便是***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说,“义”是***的代名词。 “义”衍生之名词很多。例如,“不义之事”,即不应该做的***丑恶之事。“尽义务”,做应该做的事务,多指利益别人的善事。 “大义”应该做的俱足***的大事情。“大义凛然”,为了追求***,做大事无畏无惧。“意义”,应该有的意思。“无意义”,应该有的意思没有,无意思。 “正义”,应该有的都有,全面拥有***。“非正义”,不应该有的都有,全面具足***丑恶。“主义”,俱足***,能领导大家的一种思想。 “仁至义尽”,自己对别人好到极点,应该做的事都做了,即“义尽”,做了的事都做圆满了。即“仁至”。 五、礼 “礼”是规矩和标准之意。在古代,礼的内容偏重于人事方面。小到人们穿衣服的颜色,大到结婚送丧的排场,国家都有强制性标准和规矩。在现代,礼的内容偏重于事物方面,各行各业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国家都有强制性标准。 “礼”作为规矩和标准的代名词,衍生了很多词语。例如“礼节”即在规矩严格节制下的行为。“礼貌”,言行表现非常符合规矩和标准。“礼品”,为了遵守人们之间的往来规矩,而奉献的物品。“礼仪”,符合规矩或标准的做事形式或程序。“礼翼”,以做事达到标准,作为自己腾飞和崛起的翅膀。 关于标准,大家不必再多费心,因为各行各业的产品评价标准,多如牛毛,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想重复说明的是,做事按标准,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个人上进的基础和腾飞的翅膀。 关于规矩,大家也不必再多费心,因为各行各业的做事规矩,多如牛毛,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矩。我想重复说明的是,作人守规矩,用规矩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保护自己,并获得别人支持的前提。 礼之主体内容是“恭俭庄敬”。 人无疑也是一种产品,所以说,可以用人作例子,说明一下礼之主体内容。 作人态度小心而无私,这就是“恭”。生活费用节俭而不浪费,生活作风清静而不乱来,这就是“俭”。体格强壮,生机勃勃,英风豪气逼人,这就是“庄”。做事勇猛圆满,讲究策略,这就是“敬”。能做到以上四条,人这种产品便合格了。 礼之实践方法是“温良让”。 心态从容稳定,有长期奋斗的理念,这就是“温”。一个人不知道长期奋斗,不知道用从容稳定的心态获取成功,不是走向狂热,便是走向堕落。这种人,今天大讲卧薪尝胆,明天便可能破罐子破摔。要求这种人,按标准做事,按规矩做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温”是礼之实践方法之一。 用善良和平的方法,争取别人的支持,这就是“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无法无天是正常的,做事按标准,做人守规矩,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良”是礼之实践方法之二。 用奉献大众的心态去做事,这就是“让”。只有乐于奉献的人,才能维护大家的利益,事事按标准去做。只有乐于奉献的人,才能为大家尽义务,时时遵守做人的规矩。 对别人只有索求之心的人,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标准为大家做事情,而投机取巧却是正常的。对别人只有索求之心的人,绝对不会奉献出自己的利益,按规矩为大家尽义务,而巧取豪夺却是正常的。所以说,“让”是礼之实践方法之三。 明白了礼之主体内容,又懂得了礼之实践方法,一个人便可以把自己打造成合格产品——一个守礼上进的人。七、信 言如其人,言行一致,引伸为诚实。人们彼此间的诚实,是人们互相信任的先决条件。所以说,“信”人为一种个人修养,便是诚实。“信”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便是信任、信服甚至信仰。 作为一种信任关系,信包括信自己,被人信和信别人三部分。 人怎样才能相信自己?自己做小事小成就,做大事大成就,说到做到,培养起自信心,这样就能相信自己。 人怎样才能被他人信任?话语不必好听,能劝人向善,事业不必辉煌,能惠人以利;容貌不必俊美,能让人敬爱;这样就能被别人信任。 人怎样才能相信别人?自己栽好树,让别人来乘凉;自己将事业成就了,让给别人经营;自己做绿叶,让别人做红花。自己甘心做开路先锋,幕后英雄,让别人实至名归,风光无限,这就是相信别人。 相信自己,这是辉煌的果;被人信任,这是红色的花;相信别人,这是绿色的叶。果使自己充实,花使自己荣耀,叶使自己生机勃勃。

求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 关于心愿达成的诗句(形容完成心愿的词语有)

关于心愿达成的诗句(形容完成心愿的词语有) 1.形容“完成心愿“的词语有

求仁得仁求己得己是什么意思_求仁得仁 求己的已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愿、称愿、如愿以偿、求仁得仁、逞心如意

一、如愿 [ rú yuàn ]

解释:符合愿望:~以偿(愿望实现)。这回可如了老人的愿。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此后也想保持此种油腔滑调,但能否如愿,却未详也。”

二、称愿 [ chèn yuàn ]

解释:满足愿望(多指对所恨的人遭遇不幸而感觉快意)。

引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五回:“只有赵姨娘外面***作忧愁,心中称愿。”

三、如愿以偿 [ rú yuàn yǐ cháng ]

解释: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四、求仁得仁 [ qiú rén dé rén ]

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翻译:求仁德便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

五、逞心如意 [ chěng xīn rú yì ]

解释:犹言称心如意。

出自: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2.古代文人有关梦想的诗句

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立志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那个梦想应该是立志什么的吧,,你可以去这个网址看看,,我只贴了跟梦想教接近的两个分类

3.关于梦想的诗句和名人名言有哪些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4.关于梦想的诗句和名人名言有哪些

名人名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名人名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 ***好公,则天下太平;***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方志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

5.有关古人梦想的诗句

古人的梦好多啊,你看看?1 李煜句梦里不知身是客2 辛弃疾句梦回吹角连营3 欧阳澥 句 离家已是梦松年。

4 刘昚虚 句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5 薛莹 句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6 段成式 句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7 段成式 句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8 司空图 句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9 赵嘏 句 松岛鹤归书信绝,橘洲风起梦魂香。

10 熊皎 句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11 孟宾于 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12 张孜 纪梦句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13 李频 句 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北梦琐言》)14 李远 句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北梦琐言》)。

15 李景让 句 成都十万户,抛若一鸿毛。(见《北梦琐言》)16 杨巨源 句 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

(以下见《纪事》)。17 卢肇 句 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

(见《岳州府志》)。18 韩偓 三忆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

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19 谭用之 句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

(《贻僧》)20 伍彬 句 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辞解牧》)21 令狐楚 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

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22 苏轼句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23 令狐楚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

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半空。24 令狐楚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25 ***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

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26 *** 杂曲歌辞·长命女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27 *** 杂曲歌辞·大酺乐(商调曲)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傥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28 王绩 题酒店壁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

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29 张文收 大酺乐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30 宋之问 答田征君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宋之问 在荆州重赴岭南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

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沈如筠 闺怨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郑谷 谷自乱离之后在西蜀半纪之馀多寓止精舍…四韵以吊之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许彬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

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许彬 汉南怀友人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

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崔涂 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

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

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崔涂 巫山庙 双黛俨如嚬,应伤故国春。

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梦觉传词客,灵犹福楚人。

不知千载后,何处又为神。崔涂 春晚怀进士韦澹 故里花应尽,江楼梦尚残。

半生吟欲过,一命达何难。特立珪无玷,相思草有兰。

二年春怅望,不似在长安。崔涂 秋夕与友人同会 章句积微功,星霜二十空。

僻应如我少,吟喜得君同。月上僧归后,诗成客梦中。

更闻栖鹤警,清露滴青松。崔涂 赠休粮僧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

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

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崔涂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

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

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苹。崔涂 宿庐山绝顶山舍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

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崔涂 秋晚书怀 看看秋色晚,又是出门时。

白发生非早,青云去自迟。梦唯怀上国,迹不到他岐。

以此坚吾道,还无愧已知。韩偓 离家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韩偓 欲去 粉纭隔窗语,重约蹋青期。

总得相逢处,无非欲去时。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

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吴融 送广利***东归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吴融 早发潼关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

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

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吴融 蛱蝶 两两自依依,南园烟露微。

住时须并住,飞处要交飞。草浅忧惊吹,花残惜晚晖。

长交撷芳女,夜梦远人归。戴司颜 江上雨 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

星辰照何处,风雨送凉秋。寒锁空江梦,声随黄叶愁。

萧萧犹未已,早晚去苹洲。戴司颜 塞上 空迹昼苍茫,沙腥古战场。

逢春多霰雪,生计在牛羊。冷角吹乡泪,干榆落梦床。

从来山水客,谁谓到渔阳。杜荀。

儒家思想仁指的什么,“仁”是什么意思

求之不得

[qiú zhī bù dé]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求全责备

[qiú quán zé bèi]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求同存异

[qiú tóng cún yì]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求备一人

[qiú bèi yī rén ]

求:希求;备:具备,完美无缺。要求人完美无缺。形容苛求过分。

求仁得仁

[qiú rén dé rén]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求知心切

[qiú zhī xīn qiè ]

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

求忠出孝

[qiú zhōng chū xiào]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求生害义

[qiú shēng hài yì ]

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求死不得

[qiú sǐ bù dé ]

形容处境险恶,痛苦之极。

求三拜四

[qiú sān bài sì ]

形容到处请求人家帮忙。

求什么求什么成语?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仁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把握“仁”的四个方面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意满志得的意思

求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求同存异: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求亲靠友:向亲友乞求帮助。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求马唐肆: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求全之毁: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求神问卜: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求大同,存小异: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伐理想和愿望实现。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求福禳灾:禳:祈祷。祈求福运降临,消除灾害。

求过于供: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求浆得酒: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求马于唐肆: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求名夺利: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求亲告友:请求亲友救济。

求生害仁: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求贤下士: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求益反损:为了得到好处,反而招来祸害。

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求知若渴: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什么成语是xx求全

委曲求全 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责备求全 犹言求全责备。

去什么求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求备一人

求端讯末

求大同,存小异

求道于盲

求爹爹告奶奶

求福禳灾

求过于供

求浆得酒

求马唐肆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求民病利

求名夺利

求名求利

求名责实

求其友声

求签问卜

求亲告友

求亲靠友

求全责备

求全之毁

求人不如求己

求仁得仁

求荣反辱

求荣卖国

求容取媚

求三拜四

求神拜佛

求神问卜

求生不得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

什么求道的成语

立雪求道

又叫做“程门立雪”,

比喻尊敬老师,虚心求教。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求道

立雪求道

立雪求道:又叫做“程门立雪”,比喻尊敬老师,虚心求教。

立雪求道其实说的就是程门立雪。

四贤当中,杨时以程门立雪求道被传为千古佳话。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

“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 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 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求的成语

求浆得酒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求马唐肆 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

求亲靠友 向亲友乞求帮助。

求全责备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求全之毁 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求神问卜 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求田问舍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求同存异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求之不得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求福禳灾 禳:祈祷。祈求福运降临,消除灾害。

求过于供 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求马于唐市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求马于唐肆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求名夺利 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求亲告友 请求亲友救济。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求闻达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反求诸己 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规求无度 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

旁求俊彦 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

死求白赖 指不停地纠缠。

以求一逞 指企图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远求骐骥 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诛求无厌 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诛求无已 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自求多福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旁求博考 多方搜求,广泛考证。

三求四告 指再三求告。

声求气应 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死求百赖 形容纠缠不休。同“死乞白赖”。

贪求无厌 贪图利益,无满足的时候。

贪求无已 贪图利益,无满足的时候。同“贪求无厌”。

诛求不已 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草间求活 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尺蠖求伸 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吹毛求疵 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登木求鱼 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割地求和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挂冠求去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

舍什么的求什么的四字成语

舍近求远

[解释]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出自]《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参考百度词典

立什么求什么(成语)

立雪求道

一、同程门立雪,比喻尊敬老师,不畏艰难虚心求教,通常形容此人好学,有毅力。 四贤当中,杨时与其友游酢以程门立雪求道被传为千古佳话。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 “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 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二、 旧指恭敬虔诚地求道。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禅宗二祖慧可为求其师达摩广度众生而彻夜坚立大雪中,及晓,积雪过膝,师甚感动。后遂以"立雪"为僧人精诚求法之典故。

什么什么什么好,求一个成语

百年之好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夺人所好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阿其所好 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二姓之好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各有所好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公诸同好 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洁身自好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昆弟之好 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年谊世好 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琴瑟之好 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束身自好 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通家之好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投其所好 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言归于好 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一床两好 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双两好 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朱陈之好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束脩自好 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忘年之好 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言归和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 月圆花好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沾沾自好 犹言沾沾自喜。 总角之好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齧臂之好 旧时指男女密约婚嫁之事。 评功摆好 评定成绩,摆出优点。 琴瑟和好 比喻夫妇情深和美 百岁之好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成语求什么什么成语有哪些

意满志得的意思是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

一、读音

意满志得的读音是yì mǎn zhì dé。

二、出处

清·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

三、近义词

1、计获事足:犹言如愿以偿,指愿望实现。

2、意得志满:意思是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

3、志得意满:意思是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4、如愿以偿:指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愿望实现。

5、求仁得仁: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四、反义词

1、若有所失:好像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2、惘然若失:意思是心情不舒畅,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3、怅然若失:指心情沮丧,像丢了什么东西。形容心情失落的样子。

意满志得的造句:

1、意满志得众人追捧时,想想自己那些失意孤寂的日子;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时,那就试一试能否让自己变回少年。

2、小满到了,愿你幸福甜蜜满面春风,博学多识满腹经纶,事业腾达意满志得,财神眷顾金玉满堂,快乐无边满心欢喜,万事顺利满载而归,小满快乐。

3、他如今收了三个满意的徒弟,可谓是意满志得,确切的说在他的心里称为小弟小妹更为合理些。

4、一般人有了如此成就,也许会意满志得。

5、也没有人提到在洪水中诺亚驶舟经过小小艘的船,里面坐满以为能够自己度过、曾经意满志得的家伙。

每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求仁得仁《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7.15》

求浆得酒qiú jiāng dé jiǔ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

意思: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求马唐肆qiú mǎ táng sì

出处:《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意思: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求亲靠友qiú qīn kào yǒu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意思:向亲友乞求帮助。

求全责备qiú quán zé bèi

出处:《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意思: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求全之毁qiú quán zhī huǐ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意思: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求人不如求己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意思: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求仁得仁qiú rén dé rén

出处:《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意思: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求神问卜qiú shén wèn bǔ

出处:

意思: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求田问舍qiú tián wèn shě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意思: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求同存异qiú tóng cún yì

出处:

意思: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求贤若渴qiú xián ruò kě

出处:《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意思: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求之不得qiú zhī bù dé

出处:《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意思: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冰雪译文

冉有说:“夫子会帮助卫君吗?”

子贡说:“好,我去问问他老人家呗。”

子贡走进屋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说:“那他们怨悔自己的行为吗?”

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仁,得到的也是仁,还怨悔什么呢?”

子贡走出来,回说:“夫子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这两段话直接看解释似乎没什么直接联系,其实是有关两个血腥和香艳的故事。

第一 :“ 父子争国”。

当年卫国卫灵公,宠爱天下可谓是美艳第一的夫人南子,南子年青无子,欲扶持太子蒯聩的儿子“辄”为国君。太子蒯聩欲杀南子而不成,于是被逐,逃于国外晋。

卫君,即后来的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灵公卒后,卫人立蒯聩之子辄,即卫出公。晋人挟(卫出公父)蒯聩来侵卫国,以太子复国名义杀返,但卫人怒刷众人齐拒之。于是,卫国局面就有了所谓的“父子争国”。

当时孔子奔袭流浪十几国传道授业,适逢居卫,还曾万般无奈下拜访过香艳夫人南子,气的***子路脾气暴躁、烈震雷迷对着老师一顿发火哦。故***们不知孔子是否会助卫君“辄”拒其父,故请子贡委婉打听,子贡情商最高,常常一曲十八弯,所以钱穆曰:“子贡不欲直问卫君事,故借问伯夷叔齐是何等人。”

第二:? 伯夷、叔齐让贤,不食周粟的故事。

伯夷叔齐是孔子心中少有的几位贤人之二,也是以互让位阶为后来者所尊崇。郑汝谐有书中云:“孤竹君欲立叔齐,叔齐以伯夷为长而逊之,伯夷以非父命也而逃之。二人俱不立,国人立其中子。”伯夷、叔齐曾拦马周武王不要杀伐,可后看来没有用啊——二人拦马劝谏未果,周朝建立后,伯夷叔齐都不愿食用周粟,逃往首阳山,***薇为食,直至饿死。宁可逃到深山老林无野菜断绝食物,也为坚持的底线而献身,“仁义”二字可谓滴滴血泪书。

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 李炳南曰:“求仁得仁者,伯夷能顺乎亲,孝也;叔齐能恭其兄,弟也。孝弟乃仁之本,仁者天爵,国君人爵耳。”夫子赞许伯夷叔齐,子贡情商智商双高,又善于变通和言辞,举一反二,也可推知孔子其不赞成父子争国。郑康成曰:“父子争国恶行,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矣。”

其实,整个故事讲的就是孔子欣赏伯夷叔齐之德,不会给卫国不德之君卖命。士可杀不可辱,真的知识分子的底线不能踏吧。

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记孔子崇仁让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兄弟让国远去,终于饿死,今卫乃父子争国,争、让正反。君子杀身以成仁,夷齐虽终于饿死,得成于仁,岂有怨乎?

李炳南曰: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孔子赞为求仁得仁。可知孔子讲求相让,而非相争。不去卫,而又不助卫君,为卫国计,息争免祸而已。

《论语正义》曰:引夷齐者,借二子以正卫事也。盖辄之立及拒蒯聩,是“以王父命辞父命”;然叔齐亦是父命立之,及父死,不复拘执父命而让国伯夷,与卫辄之坚执王父命而辞父命者相反。若伯夷则又遵守父命,而终让国不受,与卫蒯聩之弃父命而争国者相反。

朱子曰: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孝),叔齐以天伦为重(悌)。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xǐ)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

郑汝谐曰:(夷齐)二人俱不立,国人立其中子。使当时无中子可立,则二子必不使宗国绝嗣也。苟国中有主,二子可以各行其志矣。夷齐之奔,饿死不恤,一则存君父之命,一则念天伦之叙,此求仁而得仁也。子贡以其穷也,而疑其怨。夫仁者之心,循乎天理;天理所安,何怨之有?

张栻曰:夫子告之以求仁而得仁,谓二人者求夫天理之安而已,夫岂利害之计乎?明乎此,而后知古人所以处身谋国之宜矣。

陈祥道曰:盖兄弟之让则仁,父子之争则不仁。孔子善夷齐之仁,而恶卫君之不仁。

《群经识小》曰:以灵公而废蒯瞆,蒯瞆无辞;以辄而拒蒯瞆,则辄将何以为心矣?

云门隐者按:蒯瞆与卫君辄之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卫君辄是否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父子争国”之实已成。而成之者,卫灵公也。孔子对于“父子争国”之事是不会参与的。助其骨肉相争,是乱人伦,夫子不为也。

?

本章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新解》《论语集释》《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偶谈》《论语全解》《群经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