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而废上一句是什么,中道而废前一句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01 0
  1. 论语雍也篇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 求嵇康《家诫》原文译文
  3. 搞笑孔子语录
  4.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5. 《朱子语类》卷二十六 论语八(2)
  6.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的注释、译文
  7. 孔子名言

《论语今解·学而第一》

0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0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中道而废上一句是什么,中道而废前一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0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0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06 子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0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0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今解·为政第二》

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0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0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06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07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0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09 子曰:君子不器。

10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1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八佾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所寿也。"

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3子语鲁***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⒋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⒋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⒋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⒋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⒋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⒋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

『⒋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⒋8』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⒋9』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⒋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⒋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⒋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⒋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国,如礼何?"

『⒋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⒋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⒋16』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⒋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⒋18』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⒋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⒋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⒋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⒋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⒋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⒋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⒋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⒋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⒌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xie4)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⒌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⒌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⒌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⒌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⒌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⒌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⒌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⒌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⒌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木亏)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⒌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⒌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⒌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⒌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⒌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⒌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⒌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⒌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木兑),何如其知也?"

『⒌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

『⒌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⒌21』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⒌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⒌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⒌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⒌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⒌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⒌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⒌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⒍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⒍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⒍3』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⒍4』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栗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⒍5』原思为之宰,与之栗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⒍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马辛)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⒍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⒍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政也与?"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⒍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⒍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⒍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⒍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⒍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⒍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

『⒍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⒍16』子曰:"不有祝沱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⒍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⒍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⒍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⒍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⒍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⒍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⒍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⒍24』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⒍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⒍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⒍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⒍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⒍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⒍30』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⒎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盗比於我老彭。"

『⒎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⒎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⒎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⒎5』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⒎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⒎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⒎8』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⒎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⒎10』子於是哭,则不歌。

『⒎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⒎1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⒎13』子之所慎:齐,战,疾。

『⒎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⒎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⒎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⒎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⒎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⒎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⒎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⒎21』子不语怪,力,乱,神。

『⒎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⒎23』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颓其如予何?"

『⒎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⒎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⒎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⒎27』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⒎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⒎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⒎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⒎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⒎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⒎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⒎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不能学也。"

『⒎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祁'"子曰:"丘之祷久矣。"

『⒎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⒎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⒎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章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闻,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远之有?"

乡党第十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然;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檐如也。

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如也。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如有循。

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

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

君祭,先饭。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大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论语雍也篇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子曰:“雍也可使动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出任政治领袖,治理百姓。”(注:冉雍做过季氏的家臣。)

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他虽然不拘礼貌的细节,但他做人还不算坏。”仲弓说:“平居恭敬待人而行事简要,能够这样面对民众的话,不是也可以的吗?可是子桑伯子这个人平居不太注重礼的形式,待人处事太过简慢,那不就是太简了吗?”孔子说:“你说得对。”

3、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问道:“你的学生里面谁是最好学习的人?”孔子回答说:“曾有一位叫颜回的,真是好学!从不迁怒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过错,很不幸的寿命三十二岁就死了!从此就没听过再有好学的了。”

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请求粮食。孔子说:“给她一釜(一釜为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加一点。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一庾)。”冉有却给她八十斛(一秉为十六斛即八百斗)。孔子说:“公西华出使齐国,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周济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继:增加。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在孔子家作家臣,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的傣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接受了九百斗的粮食,你吃不了,可以分给你的乡亲们。”

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能够为期三个月不背离仁道,其余的学生只是一日之间或一月之内而有仁道而已。”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可以让仲由从政吗?”孔子说:“由这人做事果决,从政有何不可?”又问:“可以让赐从政吗?”孔子说:“赐这人很通达事理,从政有何不可?”再问:“可以让冉求从政吗?”孔子说:“冉求这人多才多艺,从政有何不可?”

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氏想让闵子骞担任费邑的县长。闵子骞对前来传达的人说:“好好地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有人来找我,我一定逃到汶水以北去了(汶水以北为齐国)。”

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冉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探望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失去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也会得这样的病啊!”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只有一竹筐饭,喝的只有一瓢水,居住在僻陋的巷子里,如果是别人,一定受不了这种忧苦,他却能安贫乐道,照样快乐得很。回贤德啊,颜回!”

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

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告诉子夏说:“希望你成为一个注重公义的学者,不要做一个只为私利的小人学者!”

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子说:“你在这里找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他走路时,不抄捷径,若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里来。”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战败撤退时,他负责殿后作掩护,将进城门时,鞭策着马匹说:‘不是我敢殿后,是马不肯快走啊。’”

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专献谄媚(取悦卫灵公),以及宋朝(宋国公子朝)的美色(取悦南子即卫灵公夫人),贤能的人在这个世道是难以立足的。”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呢?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我所提供的正途呢?”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罔:不真诚,不正直。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了解做人处理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

21、子曰:“中人上以,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的人,自甘堕落,就没办法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

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怎么才算明智。孔子说:“只要用心在人道的义务上,尊敬鬼神但不迷信鬼神,这就算得上明智了。又问:”如何算是仁?“孔子说:”仁者先得经得起困难,而后才能有所成就,这可算得上仁者了。”(南怀谨:任何事先从难处着想,以后才能有好结果。)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才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通达事理,喜欢清澈透明的流水(德性如水一样至善);仁厚的人喜欢稳重不移的山(因为山纳万物,如如不动)。聪明的人喜欢运动(因为流水不腐),仁厚的人喜欢清静(因为择善固执)。聪明人胸襟洒脱多乐(因为常在进步),仁厚的人涵养深所以多长寿(因为心地清静)。”

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改革,就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革,就可以合乎大道了。”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如果觚不是觚了,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在此以觚作比喻,比喻在人世方面。那时齐景公问政,孔子告诉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尽其分,如果不能这样就套用这一句话,用在五伦上面都是这个意思。”如:“君不君,君哉!君哉!臣不臣,臣哉!臣哉!”

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请教孔子说:“***使有一个仁人,虽然有人告诉他井里头有人,他可要下井去救人吗!”孔子说:“何必要如此做?君子会来到井边图救,但不会陷入井中;可以拿合理的话瞒他,但不能以不合理的话去骗他。”

27、子曰:“君子博学多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博于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背离大道了。”

28、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广博施于人民,又能济助大众之苦,怎样?能算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是仁,必须是圣人才做得到的!即使像尧舜那样的圣人恐怕都做不到呢!讲到仁,是必须自己立身,也让人立身;自己通达,也让人通达。能就近设身处境为他人着想,可以说的行仁的方向。”

求嵇康《家诫》原文译文

上一篇《公冶长》,主要是对第一章学而的注释和讨论,本篇第六篇《雍也》则是和第二篇相衔接,是为政、为官、做事的相关讨论。 原文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孔子说:冉雍呀,可以做领导一个国家。冉雍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做领导)怎么样”? 孔子说:还可以,不过过于精简了点。冉雍说:如果他是因为怀着一颗尊敬大众的心、从而只建立一个精简的机构,再用这个精简的机构来管理人民,不也是可行的吗?如果他能够在精简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岂不是更伟大的精简?孔子说:你说的对。从这话也可看出“雍也,仁而不佞”了,老师批评一个人,他直直地就加以反对,最后还逼得老师认错。 原文6.2、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鲁哀公问,你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续承你的学问?学问最好的是谁?孔子说:只有颜回,他可以做到不迁怒于他人,不重犯已经犯过的错。不幸他短命死掉了,现在没人了,我没听过哪个人学问好。现将“不迁怒,不贰过”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相比较:“不贰过”更高一层就是“见其过”;“不迁怒”再努力一下就能“内自讼”。 从上两句可以看出:冉雍做事直、颜回修养好,本章则认为做事比修养更重要,所以颜回再好,作者还是把雍排在前面。还有,“不迁怒,不贰过”是做人的较高修养,放在这里,也表明它也是做事的较高要求。 原文6.3、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子华(公西赤)被孔子派到齐国去了,冉子(冉求)替他的母亲请求发放粟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吧。冉子请求多给他一点。孔子说:给他一庾吧。结果呢,冉子给公孙赤母亲五秉的粟。孔子就批评他说:公孙赤到齐国去,坐好马、穿好衣,够有钱的了。我听说:君子只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原文6.4、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原宪)做孔子家宰(相当于现在的总务主管),孔子给他的奉禄是“粟九百”。 原宪认为认为自己用不着,“辞”,不要。但是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用不完可以周济你的亲戚、朋友。 上两句观点很明显:作为一个执政者,其首要考虑的还是礼,也就是做事的规则。使人付工资天经地义,至于多少倒是可以裁量的。裁量的标准则应是“周急不继富”。 原文6.5、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蛉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评价仲弓(冉雍)说:虽是犁牛(用于耕地的杂毛牛)生的小牛,却是赤黄发亮、头角峥嵘。就算是人们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神灵也不会舍弃它的。 原文6.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能三个月不忘记(违背)仁。别的人,只能一天、甚至一个月去想一次(仁)罢了。 这又谈到为政和“仁”的关系了:为了仁,我们要勇于当官;当了官,也不能忘记心中的仁。 从上面六句,我们可以看出为政之难。要善为政(1),要修养高(2)、要不违礼(3-4)、要别忘仁(5-6)。一旦为政,前面四章全用上了。 现在,闲着没事,我们再和第五章一样,对本章的第一句“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慎终追远一下。“可使南面”是个大问题,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孔子想造反,想让仲弓当皇帝。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比论语还晚了若干年,我不认为本章中的孔子有先见之明,更不认为当时的“南面”就是皇帝。当时南面该是指当官而已,不过后来把他收为皇帝的专利。“可”表示雍的能力达到,不管方圆十里的小镇、百里的县市,还是千里的省邦,他管理起来都绰绰有余。所以,问题最大的反倒是那个“使”字,使是动词,君使臣,使雍南面的人要比雍高一级,会是谁呢?不会是孔子,要是他的话,就该直接让雍也南面为官了,光说不做算什么?那岂不是“巧言令色”!不是孔子又会是谁?是某个执政者,孔子向执政者推荐了他?还是什么别的?这个问题过一会再说。接上句“仲弓问子桑伯子”,问的问题该是“桑伯子南面怎样”?由这话可以看出,仲弓比较推崇桑伯子这个人,认为他比自己强多了,不然也不会在这时候问的。联系全文,“可也,简”只有一种翻译:“还可以,不过过于简单了点”。意思是他当官,下面的管理机构就有点过于精简,不像当官的样子了。“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可以认为是仲弓的反驳:如果他是因为尊重(民?政?天?),所以没有官架子,所以用精简的机构来管民,不也应该是可行的吗?如果他能把精简的机构进一步精简,那岂不更伟大?从本句看上句,可以认为“简”是孔子对桑伯子的批评。孔子说:他有能力当官,可他会把机构精简的过分。这说明:1、孔子认为官是需要精简,2、但精简要有个限度,3、桑伯子的简超过了孔子的限度。雍的看法却不一样:“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1、居敬显示桑伯子的心态,也可能是雍的心态:当官的排场大、下属多谁不喜欢?但这样一来花费大,“尔薪尔俸、民脂民膏”。一个人如果敬民,必定会行简。2、这种简也是可行的。临其民就是管理他的民,如果以敬来管理,其管理的方法必然是先顺应民意,然后是“循循然善诱人”,引人朝自己的方向去走,最后的方向是哪、朝哪去?最终的目标当然是民的自我管理。3、这是一种逐步的改良,就像我们对待婴儿一样:一开始吃喝撒拉什么都管,可我们会慢慢教他怎么做,他学会一件事,我们就少管他一件事。最后他能挣钱养家了,我们就什么都不用问了。4、到那时,要不要我也没什么意思了,“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我就可以把自己简掉,(怎么简?腿一伸走路呗。)这就是大简。5、道家的无为而治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雍之言然。”这话简单,却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雍的对是不是就说明孔子错了?我看不尽然,就我所理解,这话的准确意思应该是:你的想法能够自圆其说、有道理。孔子的想法不错、雍的想法也不错,这该是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6.7、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问孔子:可以让仲由(子路)当官吧?孔子说:仲由只是勇敢而已,他能当什么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吧?孔子说:子贡只是明智(聪明通达)而已,他能当什么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吧?孔子说:冉求只是知识渊博而已,他能当什么官?原文6.8、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季家派使者劝闵子骞做“费”这个地方的行政首长。闵子骞说:请你好好地替我推辞掉,如果再来劝我,对不住,那时候我出国去了——已经过了齐、鲁两国交界的汶水了。也就是说如果一定再来逼我作这个官,我立刻就走,离开鲁国到汶上去。 原文6.9、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冉伯牛有病,孔子去看他。从窗外握他的手说:死亡这件事,是人的命运呀!是人,就会有病的。是人,就会有病吗? 以上三句是对当时为政的否定:孔子***不愿当官,因为当时的为政是“齐之以刑”,与孔子的理想南辕北辙。“伯牛有疾”这句话更近乎隐喻:鲁国病太重了,孔子及***的做法该是“自牖执其手”:一方面帮助鲁国、希望逐步好转;一方面保持距离、防止危及自身。“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则是认为,在“齐之以刑”的前提下,“治乱循环”基本上是命中注定、不可避免。后一句“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则是提出疑问:真的只要是人、就会有生老病死吗?只要是国、必然会混乱灭亡吗?再说一下“自牖执其手”的原意:听说在古代下层社会,如果有人病重,没有什么治好的希望了。人们往往会把他放在村头的小屋里,外面门反锁,每天三餐时从窗户里送点饭过去。哪天发现他死了,便打开门,把他抬出去埋了。同时对屋子进行消毒(打醋炭)。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孔子去看他,就根本进不了门,只能从窗外握握手罢了。 原文6.1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叹颜回说:颜回贤呀,吃的是竹碗盛饭、就瓢里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不堪其忧”愁得不得了。颜回呢、却还能高高兴兴。颜回贤呀。 原文6.11、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对孔子说:并不是我不想为人讲解你的道理,实在是我能力不够、讲不上来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可以在讲到一半、说不上来时再半途而废。你现在还没开始讲,就说自己不行了。 原文6.12、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儒为人需。在这里是动词,意指有目的性的服务。 原文6.13、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做“武城”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孔子说:你在那儿发现什么人材没有?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做起事来不依常规,总有特别的一套方法。同时不是公事,他从未找过我。 以上四段(10-13):1、那个“贤哉回也”老呆在陋巷干什么?如果只是高兴就可称他为贤,那南街门前要饭的呆子也是整天乐呵呵的,是不是也可称为贤?2、冉求不说子之道,孔子很不高兴。从这句我们几乎就可以推定:那个“贤哉回也”当时正在陋巷“说子之道”。3、我们的服务要找准方向。所谓育人,是把小人育为君子,而不是把君子育为小人。4、要善于总结老方法,更要找出新方法,而不能局限于过去的老方法。 原文6.14、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打败仗时他后面殿后,快入城门了(已脱离危险),他才打马跟上说:我在后面并不是因为我不怕死,是因为马跑不快。 原文6.15、子曰:不有祝跄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孔子说:没有祝跄的口才,光有宋朝的美貌,在当今很难过得下去。 原文6.16、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说:有谁能够不从户门出去?又有谁能够不沿着这条道路发展? 原文6.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质朴胜于文***、就会显得野;文***胜于本质、就会显得史。文质相符、彬彬有礼,然后才能成就君子。 以上四段(14-17):1、不伐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勇于为善,什么事都不做,那不叫不夸耀,而是没得夸。2、光是自己好、修养高,不善于处事也是不成的。3、和别人相处是一种必然,没人可以独自生活。4、处事要内外相符,文质相符。我们再将以上四段与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联系起来解释一下,谈谈做人和做事的关系:1、学而是修身、讲究内在的修养,是一个逐步把自己变成玉的过程;为政是做事、讲究与外界的交流,是通过“切磋琢磨”显示出玉的过程。2、做人讲究质、做事讲究文;为人注重本质、为事注重方法。在修养高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方法,没有方法修养再高也没用。3、人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同时提升自己,找不出别的路。4、把人比成一块玉的话,如果这块玉质地坚硬、外表却不光滑,就会伤别人的手;如果只是柔软光滑,可质地较差,就得不到别人的重视。5、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着手、双向提升。一方面提升自己内在的玉的质地、另一方面通过“切磋琢磨”,把自己外在变的如玉般温润。 原文6.1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原文6.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怎么做不如把事情做的好,事情做的好不如自己喜欢做。 原文6.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原文6.2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樊迟问“什么是知”。 孔子说:让民知道,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就是智慧。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仁是“先难而后获”。 以上四段有几句我不懂,但我想它是在谈为政与礼(规则)的关系:1、人的本来应该是直的。2、知道规则不如善于利用规则,利用规则不如引导规则,乐、就是指向上的引导力量。3、对于不同的人要适用不同的规则。4、要将信仰和规则拉开距离。让神圣的信仰继续神圣、世俗的规则流于世俗。“先难而后获”是“信仰(仁)”的显著特征。开篇我就说过,所谓信仰、就是利用超越自己的存在。所谓思考、就是从无路中找出道路。而所谓智慧,就是积极思考、保留信仰。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这句话。臧文仲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他的做法就是把信仰(龟壳)供的高高的,解决事情则还是靠思考。 原文6.2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像水一样;仁者像山一样。智者是动态的、活泼的、愉快的;仁者是静态的、坚定的、长久(长寿)的。 原文6.23、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齐国已经变化,到了鲁国,又发生了变化。至于道,孔子说:我现在所用的酒杯,它已经和古代的酒杯不一样了。这酒杯还是酒杯吗?是酒杯。 礼后就要谈乐,规矩后面跟着榜样,以上两句谈为政和乐的关系。1、智者做事方法多样,如水一样、是流动的;仁者做事坚定执着,像山一样,是不变的。这两种做事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效仿。2、在不同的时代,榜样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不必执着于某种形式不放。 原文6.2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我(宰予)问道: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井里有你的信仰”,他是不是要往井里跳?孔子说:怎么可能?做为一个君子,他会因为信仰放弃生命,却不会因为陷阱而放弃生命;你是可以欺骗他一时,但你不可能让他迷失方向。 下面是另外一种解释,也比较说的通,附录如下:宰我问孔子,要是有人告诉一个仁义之士,说有人掉井里了,这个仁义之士是否就该跳下井去?孔子没有回答,而是批评这个学生: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呢?孔子的理由是,君子可以牺牲他的生命,但你不能设局为难他;你甚至可以欺骗一个君子,但你不能用这样的难题玩弄他。因为在孔子看来,悲剧之间的任何选择,都有违于仁义。我见过这样一道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你驾驶着一辆火车,驶近岔道口,突然发现正常行驶的轨道上有五、六个孩子在玩耍,而另一条备用轨道上有一个孩子在玩耍,你会将火车开上哪个轨道?照实回答,你要么轧死五、六个不守规矩的孩子,要么轧死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两个悲剧,你能选择哪个悲剧?

但问题绕不过去,若让我回答那道面试题,我只能这样说:如果作为一个火车司机,遭遇这样的选择,非常残忍,我既不能依照常规,驶向五、六个不守规矩的孩子,虽然他们错了,但他们错不至死;我更不能违反常规,驶向那个守规矩的孩子,他遵守规矩,更不当死。好在这只是一个***设,我们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这场悲剧。这既然是个孩子出没的地方,就该有人把守,就该设置孩子无法逾越的栅栏,就该有醒目的标识,或有预先提请离开轨道的装置……总之,不能回答该让火车开上其中任何一个轨道。

 记住孔子的话:“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原文6.2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如果学问好、守规矩,(那即使没有仁,)也不会做错什么事。 原文6.26、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要去见南子(卫灵公宠爱的一个漂亮的妃子),子路劝他别去。孔子很严肃地说:我所否定的人,就连老天也应该讨厌他!她(南子)是老天讨厌的人吗? 原文6.27、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说:以“中庸”来取得别人推崇的,这是做事(为政)的极至呀,现在的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执政者了。 以上四段(24-27)谈为政与仁的关系:1、有信仰的人来执政,可能会因信仰产生偏差,但大方向不会错。2、如果一个人会办事,守规矩,即使他没有信仰,做起事(当起官)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3、但对于有信仰者来说,他却可以凭信仰改变规矩,而不仅限于被动地守规矩。4、如果能人“中庸”当官,那就是当官的极致,但已很久没有人能凭此当官做事了。 再说下“中庸”:它和异端是相对的。要想找到“中”,你就得先找到它所有的“端”,然后才能找到和所有的“端”距离相等的“中”;想要“平常”你就要找出所有的“异常”,把所有的异常都排除才能得到平常。如果不能“攻乎异端”,那你就得不到真正的“中庸”。那是不是“攻乎异端”后就能得到“中庸”呢?不是。如果说世俗是一张纸,“攻乎异端”的结果只是知道“纸有多大?尽头在哪?上面有没有洞?”之类的信息。你还要先进一步“绘事”,把世俗的规则画在上面,形成这张纸的底纹。我并不知道眼前的世界从何而来。但我相信:如果这个世界由诸神创造,那世俗规则必然会有诸神的烙印;如果这个世界凭空而来,那我也可凭世俗规则推测出其历史的演变。“绘事”后我们再研究它的“素”:在规则后面往往藏着信仰,礼后有仁。在这张纸上的我们,只有通过信仰来体验那些在我们思维之外的、诸神的天空。(注:对于无神论者,“信仰”可用“思考”两个字来进行替代!)所谓“中庸”这是先确定自己来纸中间,再确定周围都平安无事,再找出一个来自纸外的力量。这样才可能提升这张纸。如果不能中,就不能把纸平平提起;如果不能庸,一提纸上出个破洞,你上去了、纸却掉下来了;如果找错方向,向上变成了向下,那可更是***烦。你可以看出为什么说“中庸”是至德了吧!“学而、为政、八佾、里仁”齐上马,才能做到“中庸”。“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则是告诉我们:如果中庸不可得,那我们干脆就反过来,找一下异端。只要我们不在异端上,也就凑乎着了。当然,越中庸越好。 最后补充一下“子路不说”。这话我理解为倒装句,意思是“子路说不”,意思是子路劝孔子“老师,你别去,去见她不合乎规矩,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等诸如此类的话。如果解释为子路生气,那子路的修养真就那么差,学了几年竟然连“尊师”都不懂?说孔子赌咒:“你不要怀疑我啊!我***如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给天雷打死!给天雷打死!”更不靠谱:别人怀疑也就罢了,如果连子路也怀疑。那我更怀疑孔子是不是经常偷嘴!矢之说明孔子很严肃:世俗规矩是要遵守,但违背信仰的规矩是个例外!本句就是“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信仰是争的基础,讨论是争的过程,至于结果怎样反倒并不重要了。如果某人***借大众***、其实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争的话,他的行为首先就不诚实,那种争执就不是君子之争,与本句无关了。 原文6.28、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说:如果有人能给民很多东西、并且能给很多人,怎么样?可以称他为“仁”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他一定已经达到圣的地步了。这件事,尧舜他们都做不到呀!做为一个仁(有信仰)的人,自己想站得住脚同时、也要让别人站住脚;自己发财的同时,也让别人发财。能够从这个方向想一想,就是成仁的方法呀! 子贡是孔子******别有才的一位,他特别会挣钱,但孔子老是说他只是有才、未达到仁的境界。所以子贡说:如果挣很多很多的钱,到时候一人给一大把钱,给很多人。那样人民都富了,也就不达到理想了吗?孔子认为,这是一条不可能的道路。如果把成仁比成一条向上爬的道路,那子贡的设想就是先飞到了山头、再向下俯冲。这一点,就是尧和舜都做不到。接着,孔子又会子贡指出一条成仁的道路。做生意、挣钱的人,成仁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在自己站住脚的时候,不要让别人站不住脚;在自己挣钱发财的同时,让别人也挣钱发财。套用现在的一句话,就叫“共同致富”。 至此,为政这一篇的讨论算是讲完了,现在我们再回头,提纲挈领说一下纲要。1、为政的目的是大简,当官的终极是没官当(1)。2、对为政者的要求(2-6)。3、对当前为政的批判(7-9)。3、启发民智是良政的前提(10-13)。4、为什么要为政(14-17)。5、为政与礼、乐(18-23)。6、为政与仁(24-27)。7、以民为政、进而达仁的方法(28),同时与1相呼应。

搞笑孔子语录

(转自搜狐博客)有兴趣自己看原文啦。

原文: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後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於必济。

若心疲体解,或牵於外物,或累於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於去就。议於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燿,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

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

译文: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理想,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作为一个君子,只要用心,想做的事情都终能成就。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行动之前一定会先想好策略。如果要做的事就是心中最愿意做的事,即与你的志向是相符的,那么你就会做到心口合一,坚定不移,宁死也不放弃。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偶尔会有松懈或力量不够的时候,但若能以之为耻,改变之并继续努力,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到达想到的境界,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心里面觉得疲劳而身体力行方面也做得不够,被外在的物质或者内心的欲望所牵累,忍受不了眼前的患难或者心里小小的不快,则会开始考虑放弃之前的努力与成绩。想放弃,心中就会挣扎,陷入天人交战的境地。动摇挣扎的结果往往是由一向难以克服的情感、欲望取胜。由此,造成了半途而废或者在其实没有缺乏却还是直接失败的结果。这时,用他作防守不坚固,用他来进攻则太怯弱,与他定下誓约常常会被违背,而与他共同谋划时他又常常泄露消息。

遇到快乐的事情则控制不住感情,处在轻松的境地时就极度放松,根本无法控制。这样的人虽然天资很好,繁华美丽,但不会有优秀的成就;一整年都很勤快,也不会有一日功成名就的结果。看到这样的情况,君子就不得不叹息了。想当初,伍子胥做长吟时的心志,夷齐品性高洁的行为,柳下惠令人感佩的信念,苏武坚守节操的品德,可以说都很坚定。所以说,心里没有贪欲而平静,身体没有藻饰而接近自然之道的人,才是最能坚守理想的人!

原文: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其有众人,又不当独在後,又不当宿留。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

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则当谦言辞谢,其素不豫此辈事,当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辈之求,下全束脩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译文:对居住之地的官员,只要尊敬他就好了,不应和他过分亲密,和他的往来也不宜太多,一定要去拜访的话,也应当注意控制时间,不宜处的太久。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访,那就不要单独和他一起走在最后,也不要在他家里留宿。之所以要你这么做,是因为官员喜欢问别人一些府衙之内看不到的事情,或者提拔、举荐他以为好的人(呃,这个炎不是很肯定……事实上,好多处都不敢肯定,仅凭我以为的理解了……我觉得这里的意思还可能是——让人揭发举报一些坏人坏事吧),这些都会遭人怨恨,有时会讲到别人提到的一些事,你在和官员谈话时总是免不了要有所答复,陷入两难境地,实在难办。如果能做到少说话,谨慎戒备,守好自己的言行口舌,就可以远离那种难以避免的被人怨恨或责备的境地了。

平时做人应当处清净高远之地,远离凡人俗事。如果有人来麻烦、叨扰,想要你为他做一些可能要冒生命危险的事,在推辞别人的请求时,语气应当是谦虚、真诚而礼貌的,要让他清楚的知道你从来不插手这类事情。如果那人的事情有冤屈或者真的很急,心里有些不忍,希望能够帮助他,那么可以***取表面上拒绝他,私下却偷偷想办法帮助他的策略。之所以要你这样做,是因为这样上可以预防、远离一些想要以此为借口拉拢、束缚你的人,中可以杜绝一些麻烦人士的请求,下可以保全自己一向的名声,这也是坚守志向的一个办法。

原文: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於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不须行小小束脩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若人从我有所求欲者,先自思省,若有所损废多,於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

译文:在想去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自己审度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去做,认为没有差错了,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这件事。如果有人想要改变你的***,那么他应该说出改变之后更好的***。如果他讲的很对,你也不要因此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就不好了,妄自菲薄;如果他的理由不够充分,就改成以情分来请求你听他的话。他虽然一直那样说,但你不应受影响,而要坚持自己的初衷,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理想,这也是秉持志向的一个要点。

做人也不能太小气,不知变通只懂得坚持“清远”的形象,在遇见贫穷困苦的人时,如果有可以帮助、救济他的东西,就应当见义而为去帮助他。但如果有人为了从你那里得到什么好处而一直跟着你,你应当先在内心思考反省一番,感觉多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是损坏无用的居多,而这次救济他人属“义”的成分少,则应当在权衡轻重后拒绝他。就算他一直跟着你求你,也应当拒绝。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人家来求你帮忙,一般都是因为他没有而你有,才会来求你,这种情况下答应他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去做,轻易就为别人竭尽所有,不忍心拒绝别人的当面请求,勉强自己去帮扶没什么交情的人,那就不是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

原文: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若於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後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阙,此常人之议也。坐言所言,自非高议。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

人有相与变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预也。且默以观之,其是非行自可见。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是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不解。近论议亦然。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无何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坐视必见曲直,党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於彼,便怨恶之情生矣;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於义无可,故当远之也。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正复有是非,共济汗漫,虽胜可足称哉?就不得远取醉为佳。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挽。引以尽其言。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

译文:语言这个东西,是君子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应用之时,君子的是非态度等都会通过它轻易显示出来。所以,说话之时不能不谨慎。如果讲出一些话会产生一种难以停止的欲望,虽然本来很想讲,也应当考虑到一直讲下去的可能引起的过失与其他不当的后果,就应当先忍着不说。事后再来看自己不讲的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而说出来却可能有什么不当之处;因此能不说的话,也就尽量不说了,以保证少做些不该做的事。而且世俗之人传好消息很慢,坏消息倒是传得很快,又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短缺,这都是常人的喜欢的议题。这样的人坐在一起讨论的事情,自然不是什么高尚的话题。一点小小的变动消息,一点点的一样样,都被重视,其实根本不足以去附和回答。如果不是附和“义”的话就不说,细心安静的谨守值得尊敬的大道,难道不是减少后悔的一种办法?

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喜好,有赞许也有不认同甚至想与人争论的时候,但在你不知道这么做得失情况如何时,还是谨慎些,少去干预的好。姑且沉默着去观察,慢慢的自然会明白事情的是非可否。有时小小的正确其实算不得正确,而小小的错误也不算是错了,这些情况都不用去说话干预。就算是有人来问了,也可以告诉他说自己不知道而不予回答。在遇到别人争论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遇到酒会,别人开始争论而且有越吵越厉害的趋势,就应当找个机会离开而不要有任何留恋。因为这是他们将要开始争斗的前兆,你坐在一旁看着一定会对是非曲直作出区分,届时就忍不住不说话,你一开口说话肯定是站在其中一个人那边,届时他不对的地方你也就以为对了,而另外一个人会认为你是私心想帮助这个人与他作对,心里面就对你有了怨恨讨厌之情。就算你能忍住不说,就坐着看他们争吵,但你明明看出了是与非,却不参与争论,这是有仁心却无用武之地,从义而言又是不可为的事情,因此你应当远离他们。而且大部分喜欢争辩诉讼的人,都是小人。就算其中有是非曲直之分,但你与他一起为之,就算是胜利了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呢?还不如远离他们饮酒自醉的好。如果偶然间讲了一些使人有所忌讳的话,而那个知道了这个的人如果节操不是很好,以这点作为威胁,你也不用怕这种小人,而因此被他利用。让他去说吧。***如能坚守以为对的言语,对那种小人的作为没有感觉不去理会,才算是真有志向的人。

原文: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

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则有忌於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或时逼迫,强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是以宜备之深也。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见之而走者,何哉?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也。非意所钦者,而来戏调,蚩笑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於不共;而勿大冰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自非所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脩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何者?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又愦不须离搂,强劝人酒。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诮勿逆也。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

译文:***如要好的朋友、比邻而居的人,自己相聚(“庶几已下”到底什么意思呢?难倒我了……)还打算叫你一起的,应当以别的理由拒绝,不要跟着去。外表是荣耀华美的应当减少欲望,***如不是非常着急的事,就应追求最终达到无欲的境界,这是最美最好的境界。不需要作小小的卑微谦恭,应该在大处谦让;也无须计较小小的廉耻,而应当保全大节。比如遇到朝廷招募时让出官位,面临大义时宁愿牺牲生命,像孔文举请求代兄长去死依约,这是忠臣烈士才有的节操。

凡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要勉强自己去知道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那人知道你知道他的私密,则将对你有所忌讳。***如你知道了不说,就像不知道一样。如果见到别人背着你在窃窃私语,就起来离开,不要使人忌讳。有时会遇到别人强迫你和他一起说,如果那人讲的内容都是邪恶艰险的,则应

当正色对之,以道义之说导正他的言语。为什么?因为君子是不能容忍虚伪浅薄的语言。而且一旦事情败露,那人就会说某某人曾经知道我的事(很有可能是他告的密),以后应当对他有更多的戒备。凡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真是什么内容都有,如果你能猜测到他要说的话,一发现有说秘密的端倪就离开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如你偶然知道了他的私事,与他观点一致倒也算了,如果不同他会担心你泄密,就会想着要将你除掉。如果他的本意不是善良的,而是跑来戏弄、耻笑别人的缺点,也不要因为是小事、小点就和他言说或者附和,因为最后变成完全不敢苟同就不好了;届时只要冰冷少话,一句话都不和他说,他势必不会讲太久,自己就会知趣的停下了。***如是平时相处得宜,共同饮酒畅谈的同好,这就是人道所能认可的沟通了,不需要想办法违逆他。一直都是这样了,倒也无须严肃的沉默以对。(这几句……有点……哎)别人赠送的马匹布帛、车辆衣服都应当坚定的拒绝。为什么呢?因为常人都轻看义而重视利,现在他送你这些东西,肯定都是有所企图的,希望有朝一日得到你的报答,这种“礼尚往来”是俗人喜欢做的事,却是君子最讨厌的。还有烦闷时不要离开家里,强迫别人陪你喝酒。自己不要喝,如果别人来劝你喝,那就接过来喝了,不要去责备或者违逆他。感到醉意的时候就停下来,千万不要喝到大醉,以至于无法自控的地步。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搞笑孔子语录

1、英雄不问出处,消息莫询来路。

2、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

3、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4、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

5、子曰:不怕超神的对手,就怕猪队友。

6、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7、佛曰:我佛慈悲!一砖乎死及可!

8、一失足成大瘸子,再回首又闪了腰。

9、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

10、孔子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11、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好吧,关门放狗。

12、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不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13、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14、子曰:呦!到论坛发贴,还能得精华,我还有加分,哦也!

15、你出生的时候是不是被向上扔了3次?可是只被接住了2次。

16、曾以为我是那崖畔的一枝花,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人海一粒渣。

17、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18、佛曰:我佛慈悲!用刀乎,少痛乎,减轻痛苦乃慈悲是也!

19、现在你骂我,是因为你还不了解我,等你以后了解了我,你一定会动手打我的。

20、有一只羊在唱歌: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个羊肉串,再串个羊肉串

21、你说。你喜欢我?其实。我一开始。其实我也。唉跟你说了吧,其实我也挺喜欢我自己的。

22、我爷爷告诉我,这世界最触动心灵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23、子曰:随机,是暗夜,就打兽,是亡灵,就***,玩倒塔。近位吃树,天灾被冻。(冰峰王座)

24、子曰:下完(游戏)就玩之,不亦说乎?老杨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坐车而不晕,不亦君子乎?

25、子曰:我十岁就去打倒塔,三十打魔兽,四十打星际,五十去打红警,六十被人虐,七十又找到感觉,继续打。

26、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既然乎,岂可一人独乎,有朋一齐乎,不亦乐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也!

27、孔子周游列国回,又遇顽童垒城堡挡道,童曰:先生,请绕行!孔子曰:城市改造,道路扩建,此城堡需拆除。随即碾压过去。

28、当年找工作,主考官问我哪年毕业,我本来是要说2000年的,结果一激动说:两千年前,更汗的是,主考竟然噢了一声说:孔子的学生吧。

29、问你一个问题答对了你是聪明的猪,答错了你是大蠢猪: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那10月28日是什么节日?想想,再想想!告诉你,是孔子满月!

30、孔子告诉你啥叫因财施教:三十而立三十两银子站着听课;四十不惑四十两能一直问到没疑问为止;五十知天命五十两能知道明天考试命题。

31、到站台的时候,汽车已经启动。于是我只好边追边喊:师傅,等等我!师傅,等等我呀!这时一乘客从车窗探出头来冲我说了一句:悟空,你就别追了。

32、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连短信都不发,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给你发去我的一条短信,是为了证明我还在江湖混着。

33、给你出一道有趣的翻译题:最自负的名字用孔子最讨厌的名字打最谦卑的名字。翻译是:老子用棍子打孙子。孔子怕棍子,有点邪恶哦,但愿你没猜出来!

34、孔子曰:吾欲愚人而愚之。,于是我问孔子:这句话是我想愚弄人就愚弄的意思吗?孔子曰:NO。你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笨蛋!我忽悠你呢,孔子怎么可能认识我呢!孔子更不会英文了!

35、耶稣和释迦牟尼猜拳。输了就让对方弹一下脑袋,耶稣总是赢,释迦牟尼就被弹得满头包。终于,释迦牟尼赢了一回,耶稣一看自己输了说:你等我一会,回来之后你再弹我。耶稣就再也没回来,所以几千年来,释迦牟尼的一只手就一直保持着那个准备弹耶稣脑袋的姿势。

36、据考证,上学收费,始于孔子。交三十两银子,没座旁听,子曰:三十而立。交四十两,解答疑难,子曰:四十不惑。交五十两,提前知考题,子曰:五十知天命。交六十两,光表扬不批评,子曰:六十耳顺。交七十两,来不来均可,上课坐躺都行。子曰:七十而随心所欲也。

37、孔子一直以来都没有入户。一天,他想去派出所入户,到派出所后问户籍管理员:**,我想入户。把你的出生证、计生证拿来。管理员道。我没有啊!那不行!我是孔子啊!就是老子也不行。唉!连老子也不行,看来我只能到韩国入户了,他们都帮屈原老弟入了,那里什么证也不要!孔子自言自语道。

论语孔子语录_孔子语录

论语孔子语录_孔子语录_

子曰:曼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别人交往。别人与他交往越久,就越尊敬他。

子在陈,日: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边的学生们志向远大而无所约束,文***斐然,我不知道怎样去指导他们。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亦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各入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做到把我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被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又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对老者让他安逸,对朋友予以信任,对年轻人予以关怀。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过看到自己的过错便能在心中责备自己的人!

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见《论语雍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爱好学问?孔子回答说:有位颜回爱好学问,他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爱好学问的人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日:与之瘦。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日: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有代他为母亲请求小米。

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再给他一庾。冉有给了他五秉。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帮助别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该锦上添花。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见《论语雍也》)。

☆译文⊙

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九百小米,他不肯要。孔子说:别拒绝。分些给你的乡亲吧!

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主张,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实行。孔子说:***若真是力量不足,就会走到半道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是自己停留不前。

子谓子夏日: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日: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儿发现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插小道,若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通过房门而能从屋中出来呢?

为什么没有人从人生正道上行走呢?

名言警句孔子_孔子语录

名言警句孔子_孔子语录_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就显得粗鄙;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夸。只有文***与质朴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这才成为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对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 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会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不对的行为,请天厌弃我!请天厌弃我!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见《黼述而》)。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以前的文化而不从事创作,信从并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将自己与我那老彭相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将(所见所闻)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什么呢?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予以讲求,听到道义所在不能前往,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是我的忧虑。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立志于道,根据于德,归依于仁,而游娱于六艺。

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只要是带点薄礼来主动求见的,我从没有不对他给予教诲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四角中的一角,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就隐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子路听了说:那么,您率领三军打仗,找谁共事呢?孔子说:那种赤手和老虎搏斗,赤足横涉黄河,即使死了也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要找临事知道恐惧谨慎,善于谋划并能作出决定的人。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孔子语录_

志 学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见《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可夺去他的意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逝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的才能,我却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见《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的原则;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原则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通达权变。

子曰:***,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亲近怀有忠和信两种德行的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过失就不要怕改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吃食不要追求饱足,居住不要追求安逸,做事要勤敏,说话要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见《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品德),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才能、品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见《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我15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30岁,完全成熟。到40岁,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到50岁,懂得了天命。到60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70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朱子语类》卷二十六 论语八(2)

论语第六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无乃:岂不是。

(7)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原文

63 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原文

65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原文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1)为之骍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棒舍诸(5)?”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

68 季康子(1)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原文

69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原文

610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614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615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

616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618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625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62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有yín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的注释、译文

富与贵章

 或问:"富贵不处,是安於义;贫贱不去,是安於命。"曰:"此语固是。但须知如何此是安义,彼是安命。盖吾何求哉?求安於义理而已。不当富贵而得富贵,则害义理,故不处。不当贫贱而得贫贱,则自家义理已无愧,居之何害!盎贵人所同欲,若不子细,便错了。贫所同恶,自家既无愧义理,若更去其中分疏我不当贫贱,便不是。张子韶说'审富贵而安贫贱',极好。"〔学蒙〕

 "审富贵而安贫贱"者,言不以其道得富贵,须是审。苟不以其道,决是不可受它底。不以其道得贫贱,却要安。盖我虽是不当贫贱,然当安之,不可於上面计较云,"我不当得贫贱",有汲汲求去之心,譬如人作折本经纪相似。〔铢〕

 问:"君子当得富贵。所谓不当得而得者,乃人君不能用其言,徒欲富贵其身。"曰:"富贵不以道得之,不但说人君不用其言,只富贵其身。如此说,却说定了。凡是富贵贫贱有不当得而得者,皆不处不去。如'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之类,亦是不当得之富贵。须且平说,不要执定一事。又终食、造次、颠沛,一句密似一句,须至倾覆流离之际,亦不违仁也。"〔南升〕

 文振问"富与贵"一章。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若曰是谄曲以求之,此又是最下等人。所谓得之者,便设有自到我面前者,吾知其有一毫不是处,也不可处。譬如秀才赴试,有一人先得试官题目将出来卖,只要三两贯钱,便可买得,人定是皆去买。惟到这里见得破,方是有学力。圣人言语,岂可以言语解过一遍便休了!须是实体於身,灼然行得,方是读书。"〔时举〕

 问:"贫贱,如何是不当得而得之?"曰:"小人放僻邪侈,自当得贫贱。君子履仁行义,疑不当得贫贱,然却得贫贱,这也只得安而受之,不可说我不当得贫贱,而必欲求脱去也。今人大率於利,虽不当得,亦泯默受之;有害,则必以为不当得,而求去之矣。君子则於富贵之来,须是审而处之;於贫贱,则不问当得与不当得,但当安而受之,不求去也。"问:"此二节语,犹云'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之意否?"曰:"然。盖於富贵则有所不处,於贫贱则必受之而不辞也。"〔僩〕

 问:"'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去'字或读作上声,可否?"曰:"自家离去之'去',去声读;除去之'去',上声读。此章只是去声。"〔义刚〕

 "君子去仁"之"去"只音去声。如"孟子去齐"之"去",我元有而自离去之也。若作上声,则是除却。〔贺孙〕明作录云:"是除却了,非也。"

 "富与贵,贫与贱"一章。某曰:"学者须是从富贵贫贱处判断得下,方有用工处。"先生喜曰:"这里看得分晓,须要做下面工夫。若做得下面工夫,看上面事愈觉分晓。"又问:"'恶不仁者',直是如此峻洁!"曰:"只缘是不要一点不仁底事著在身上。"又曰:"如此看得,方是。"〔炎〕

 子善问此章。曰:"且如不处、不去,若是资质好底,所见稍明,便於这里也能见得,只是未必到无终食不违底意思。不处、不去,乃是立脚处好了,细密工夫方下得。若上面无立脚处了,其他可见。一作:"下面工夫,无缘可见。"圣人之意,不独是教人於富贵贫贱处做工夫,须是到终食不违,颠沛造次都用工,方可。"〔恪〕

 先生因宇看里仁篇,云:"前面几段更好熟看,令意脉接续。"因问:"造次是'急遽苟且之时'。苟且,莫只就人情上说否?"曰:"苟且是时暂处,苟可以坐,苟可以立,令此心常存,非如大宾大祭时也。"问:"曾子易箦,莫是苟且时否?"曰:"此正是颠沛之时。那时已不可扶持,要如此坐,也不能得。"宇。

 敬之问:"富贵贫贱,圣人教人,要得分别取舍到个真切处,便随道理做去。有一般昏弱之人,都只是人欲上行,便是不识痛痒底人。"先生曰:"圣人这处恰似说得疏。学问工夫侭多,圣人去富贵贫贱上做工夫。不是处富贵贫贱时节,又如何做工夫?终不成闲过了这处!圣人且立个大界限,先要人分别得个路头。'君子去仁',便是不成个君子。看圣人说得来似疏,下面便说到细密处。须是先说个粗,后面方到细处。若不是就粗处用工,便要恁地细密,也不得。须知节节有工夫,剥了一重又一重,去了一节又一节。"敬之云:"此章说此三句,可谓紧切。虽然,只说存养,未说仁处,要是教人自体认看。"先生笑曰:"公又如此。所见这里未是极处,更要去言外说道理,如何得。圣人这处,正是说筑底处,正是好著力处,却如此轻说过了!众人是这个心,圣人也只是这个心,存得心在这里,道理便在这里。从古圣贤,只是要理会这个物事。保养得这个在,那事不从这里做出!"〔宇〕

 "富与贵,贫与贱",方是就至粗处说。后面"无终食之间违仁",与"造次、颠沛必於是",方说得来细密。然先不立得这个至粗底根脚,则后面许多细密工夫更无安顿处,人更无可得说。须是先能於富贵不处,贫贱不去,立得这个粗底根脚了,方可说上至细处去。若见利则趋,见便则夺,这粗上不曾立得定,更说个甚么!正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与"贫而乐,富而好礼"相似。若未能无谄无骄,如何说得乐与好礼!却是先就粗处说上细上去。〔僩〕

 "富贵贫贱,不处不去,此一节,且说个粗底,方是个君子皮壳,里面更多有事在。然先会做这事,方始能不去其仁。既把得定,然后存养之功自此渐渐加密。夔孙录此下云:"然必先'无终食违仁',然后'造次、颠沛必於是'。"如孟子言'善、利之间',须从'间'字上看。但孟子之言勇决,孔子之言详缓,学者须就这上著力。今学者都不济事,才略略有些利害,便一齐放倒了!某尝向朋友说,须是就这上立得脚住,方是离得泥水。若不如此,则是在泥里行,才要出,又堕在泥里去。纵说得道理,也没安顿处。如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有多少事,他却只就'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处说。为甚先要去了这个?盖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矣。"又曰:"'审富贵',是义;'安贫贱',是命。"〔赐〕

 不以道得富贵不处,不以道得贫贱不去,是说处这事。"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是主宰处。终食、造次、颠沛,是操存处。李先生说得好。〔端〕

 问"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一章。曰:"如孔子言此,便是自平居时说到那造次、颠沛之际。如孟子说义重於生处,却又说急处有打得过时,如闲居时却有照管不到处,或失之。"〔焘〕

 周李卿问造次之义。曰:"杜预谓,'造次之期,言草草不成礼也',便是此意。左传谓,'过信为次',亦只是苟且不为久计之意。"〔义刚〕

 蜚卿问:"注云:'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取舍之分益明。'如何?"曰:"此言内外大小皆当理会。外若不谨细行,则内何以为田地根本。内虽有田地根本,而外行不谨,则亦为之摇夺。如世间固有小廉曲谨,而临大节无可取者,亦有外面界辨分明,而内守不固者。"〔可学〕

 问:"明道云:'不以其道得之富贵,如患得之。'文义如何?"曰:"'如患得之',是患不得之,将此'得'字解上'得'字。"〔必大〕集义。

我未见好仁者章

 问:"好仁即便会恶不仁,恶不仁便会好仁,今并言如何?"曰:"固是好仁能恶不仁。然有一般天资宽厚温和底人,好仁之意较多,恶不仁之意较少;一般天资刚毅奋发底人,恶不仁之意较多,好仁之意较少。'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个便是好恶样子。"问:"此处以成德而言,便是颜子'得一善拳拳服膺',曾子'任重而道远'与启手足处,是这地位否?"曰:"然。"

 "好仁者,自是那一等天资纯粹底人,亦其真知仁之可好而实好之,故视天下之物无以尚乎此。恶不仁者,又是那一等天资耿介底人,亦其真知不仁之可恶而实恶之,故凡不仁之事,不使毫发加诸己。若好仁而有以尚之,这便不是真好;恶不仁而未免有所不当为,这便不是真恶。然好仁者於不仁非不恶,终是好底意思多;恶不仁者於仁非不好,终是恶底意思重。好仁,非颜曾未易言。恶不仁,恐伯夷叔齐方始当得。

 问此一章。曰:"好仁者与恶不仁者虽略有轻重,然恶不仁者到得'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便亦是仁了。二者以资禀言之,其宽弘静重者,便是好仁底人;其刚毅特立者,便是恶不仁底人。"时举曰:"利仁者即是好仁者否?"曰:"好仁,恶不仁,皆利仁者之事。"时举曰:"'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言未见用力底人,还是未见用力而力不足之人?"曰:"此意,圣人只是言其用力者之难得。用力於好者固未之见,到资禀昏弱欲进而不能者,亦未之见,可见用力者难得也。"

 问:"好仁、恶不仁,是有优劣否?"曰:"略有之。好仁者,自有一般人资质较宽和温厚;恶不仁者,自是有一般人资禀较刚果决裂,然而皆可谓之成德。横渠言'好仁、恶不仁,只是一人',说得亦好,但不合。圣人言两'者'字,必竟是言两人也。"

 问:"好仁、恶不仁,有轻重否?"曰:"也微有些轻重。好仁,是他资质宽厚和重;恶不仁,是刚毅方正。好仁,则於仁与礼上多些;恶不仁,则於义与智上多些。好仁,只知有仁,而不见那不仁来害他;恶不仁,是曾得知这病痛,惟恐来害他。略与'安行、强行'相似。好仁,是康强底人,平生未尝病,亦不知有病痛;恶不仁,是曾被病胏,知得病源,惟恐病来侵著。恶不仁终是两件,好仁却浑沦了。学者未能好仁,且从恶不仁上做将去,庶几坚实。"〔僩〕

 问:"好仁者如颜子,恶不仁者似孟子否?"曰:"好仁者与恶不仁者本无优劣,只是他两个资质如此。好仁底人,是个温柔宽厚底资质,只见得好仁处好,不甚嫌那不仁底,他只见得好仁路上熟。恶不仁者,便是个刚劲峭直底资质,心里真个是恶那不仁底事。好仁底较强些子,然好仁而未至,却不及那恶不仁之切底。盖恶不仁底真是壁立千仞,滴水滴冻,做得事成!"〔僩〕

 "好仁、恶不仁,只是利仁事,却有此二等,然亦无大优劣。只是好仁者是资性浑厚底,恶不仁者是资性刚毅底;好仁者恻隐之心较多,恶不仁者羞恶之心较多。圣人之意,谓我未见好仁、恶不仁者。"又从而自解之曰:"我意所谓好仁者,须是'无以尚之';所谓恶不仁者,须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好之笃,恶之切,如此等人,不是说那略略恁地好仁、恶不仁底。"又曰:"伯夷是恶不仁底,柳下惠是好仁底,也无大故优劣。"〔夔孙〕

 因论"好仁、恶不仁",曰:"此亦以资质而言。盖有一等人,只知好仁,更不管恶不仁事;一等人专是恶不仁意思多,然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则所为必无不仁矣。然毕竟好仁者终是较得便宜,缘他只低著头自去做了。恶不仁者却露些圭角芒刃,得人嫌在。如颜子明道是好仁,孟子伊川是恶不仁;康节近於好仁,横渠是恶不仁。"〔焘〕

 问:"好仁、恶不仁,莫只是一样人否?"曰:"把做一样说也得,把做两样看也得。也有那好仁底人,也有那恶不仁底人。如伯夷便是恶不仁底,柳下惠便是好仁底。"因言:"此数段,皆是紧要处,须是把做个题目,只管去寻始得。寻来寻去,将久自解有悟。如吃物事,味味皆好,却须知道那一般最好,其所以好是如何,方是。"〔义刚〕

 "好仁者无以尚之",言好之深,而莫有能变易之者。"恶不仁者不使加乎其身",言恶之笃,而不使不仁之事加於己。此与"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皆是自己上事。非是专言好人之仁,恶他人之不仁也。〔端蒙〕

 "'好仁者无以尚之',只是将无以加之来说,此与'恶不仁'一段相对。既是好仁,便知得其他无以加此。若是说我好仁,又却好财、好色,物皆有好,便是不曾好仁。若果是好仁,便须天下之物皆无以过之。亦有解作无一物可以易其所好者。盖只是好仁一件,方可谓之好仁,所以言'我未见好仁者'。"徐元震问:"恶不仁如何?"曰:"只谓恶不仁,本不是仁。只'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便是仁了。"〔〈萤,中"虫改田"〉〕

 好仁者与恶不仁者便别。如好仁者,则真能好之。恶不仁者知不仁之可恶,而不知好仁,故别。〔寿昌〕

 好仁者便高了恶不仁者。如见白黑相似,吾好白者,只取白者,彼黑者便自从一边去。如好白而不取白,只管地去疾黑者,则亦浅矣。孔子言仁处,皆是用力处。

 问:"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曰:"此心散漫放肆,打一耸动时,便在这里,能使得多少力!虽云用力,却不大故用力。"〔佐〕

 问:"好仁、恶不仁,虽不可得,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不患力之不足。"曰:"须是立志为先,这气便随他。敬义夹持,上达天德。"问:"'一日用其力',将志气合说如何?"曰:"用力说气较多,志亦在上面了。'志之所至,气必至焉'。这志如大将一般,指挥一出,三军皆随。只怕志不立,若能立志,气自由我使。'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人出来恁地萎萎衰衰,恁地柔弱,亦只是志不立。志立自是奋发敢为,这气便生。志在这里,气便在这里。"因举手而言曰:"心在这手上,手便暖;在这脚上,脚便暖。志与气自是相随。若真个要求仁,岂患力不足!圣人又说道,亦有一般曾用力而力不足之人,可见昏弱之甚。如这般人也直是少。"敬之问:"这章,圣人前面说个向上底,中闲说个能用力而无不足底,又说到有用力而力不足底,有许多次第,所以深警学者否?"曰:"也不是深警学者。但言成德之事已不可见,而用力於仁者亦无之。"〔宇〕

 敬之问:"'好仁、恶不仁',至'我未之见也',此不出两端:好仁恶不仁者,是真知得分明,此身常在天理上。下面说有能一日用力及力不足者,皆是正当分别天理人欲处著工夫。"又说:"里仁前面所说,都是且教人涵养,别须更有下工夫处。"曰:"工夫只是这个。若能於此涵养,是甚次第!今看世上万法万事,都只是这一个心。"又曰:"今夜说许多话最要紧。所谓讲学者,讲此而已;所谓学者,学此而已。"〔贺孙〕

 问:"集注云:'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举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於吾身。'此亦只是利仁事否?"曰:"然。"问:"上蔡谓:'智者谓之有所见则可,有所得则未可。'如此,则是二者乃方用功底人,圣人何以为未之见?"曰:"所谓未有得者,当已见得仁如此好了,贪心笃好,必求其至。便唤做有所得,未可。"问:"集注於'好仁、恶不仁'云:'皆成德之事,所以难得而见。'若说未有得,如何又谓之成德?"曰:"若真是好仁、恶不仁底人,已是大段好了,只是未唤做得仁。"问:"这虽说是成德,莫亦未是十全否?"曰:"虽未是十全,须已及六七分了。"〔贺孙〕集注。

 问:"集注云:'是成德之事。'如何?"曰:"固是。便是利仁之事。"问:"这处地位,便是在安仁之次,而利仁之熟也。"曰:"到这里是熟,又未说到安仁。安仁又别。"〔宇〕

 问:"集注前后说不同:前说能用力於仁,未见其力有不足者。后说有用力而力不足者。既曰用力,亦安有昏弱欲进而不能者?"曰:"有这般人,其初用力非不切至,到中间自是欲进不能。夫子所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正说此等人。冉求力可做,却不自去著力耳。间或有曾用力而力不足底人,这般人亦是难得。某旧只说得'有能一日用其力'一句,后知某未稳,大段费思量,一似蚁钻珠模样。钻来钻去,语脉却是如此,方见得两个'未见'字不相碍。"〔宇〕

 问:"集注云:'志之所至,气必至焉。'以泳观之,亦有始立之志不足以帅久纵之气者。"曰:"也是志不足。"问:"养得志完全时,只在持守否?"曰:"持守体察,讲学考索,凡圣人所说底,皆著去做。"问:"须有一个本领?"曰:"贯通处只是敬。"问:"南轩云:'敬字贯通动静,而以静为本。'"曰:"那是就那主静上说。闲时若***些小,也不妨。"因举明道教上蔡且***,彼时却在扶沟县学中。明道言:"某只是听某说话,更不去行。"上蔡对以"无可行处"。明道教他且***。"若是在家有父母合当奉养,有事务合当应接,不成只管***休!"〔胡泳〕

 一日,诸生讲论语至此章,有引范氏之言者曰:"恶不仁者,不若好仁者之为美也。"又援吕氏之说,以为恶不仁者劣於好仁者。"盖谓孔子以'好仁无以尚之',故以恶不仁者之为劣也。"曰:"恶不仁者,亦不易得。但其人严厉可畏,不如好仁者之和易也。正不须将好仁、恶不仁分优劣。圣人谓'好仁者无以尚之',非以好仁者为不可过也。谓人之好仁'如好好色',更无以尚之者,此诚於好仁者也。其曰'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加乎其身'者,恶不仁'如恶恶臭',唯恐恶臭之及吾身,其真个恶他如此。非是且如此恶他,后又却不恶他也。"〔去伪〕集义。

孔子名言

译文:从前汉武帝因财力枯竭,用商人桑宏羊的办法,在货物贱时买进贵时卖出,叫作均输。当时商人们都停止来往贩卖,盗贼更猖獗,几乎酿成乱事。孝昭登上帝位后,霍光顺应民心取消均输法,天下归心,没有出现乱事。想不到今天桑宏羊此论又兴起了。

立法之初,所花费的钱财已不少,纵然能稍有收获,而能征收的商税,所受损失必然很多。譬如有人为主人畜牧,用一头牛换来五只羊。

失去一头牛,就隐瞒不说;获得五只羊,却指为功劳。现在毁弃常平法而说青苗法的功绩,损害商税而取得均输的利益,和这个有什么区别呢?我以为是错了。

议论的人必然说:“百姓乐于见到成功,却难于开始。”所以陛下不顾舆论坚持这种做法,一定要实行下去。这是战国时代那些贪功的人,冒险想侥幸成功的说法,不等到事情的成功,而怨恨已经起来了。我希望陛下维系人心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国家存亡的原因,在于道德的深浅,不在于强大和弱小;朝代长短的原因,在于风俗的厚薄,不在于富裕和贫穷。君主如果懂得这些,就会知道事情的轻重。所以我希望陛下崇尚道德而使风俗淳厚,不希望急于有功绩而贪求富强。爱惜风俗,像保护元气一样。

圣人不是不知道严厉苛刻的法律可以使民众齐心,勇敢强悍的人可以成事,忠诚厚道的人过于迂腐,老成的人看似迟钝。但始终不肯用那些人来代替这些人的原因,是知道那样做说得少,而所丧失的要多。仁宗执法极为宽大,用人有次序,专求体谅人的过错,从不轻易变更旧的法规。

查考政绩,则可以说未必尽善尽美。拿用兵来说,十次出兵九次失败;拿府库来说,则仅能开支而没有剩余。但恩德在人们心中,风俗是普遍知道礼仪,所以逝世的时候,天下人都归心于他的仁德。

议论的人看到他晚年官吏多数因循苟且,没有振作,就想用苛察来纠正,用智慧能力来整顿,招来一批新进有勇气的人,以求一切速成的功效。还没有收到好处,而浇薄的风俗已经养成。开了很多骤然晋升的门,使人有意外的得益。

一小步就可跨上公卿和侍从之臣的地位,使按照常规升迁的人终生难于期望,这样而想要风俗淳厚,难道能得到吗?近年来质朴的人越来越少,取巧升进的人越来越多。

请陛下哀怜拯救,以简易作为施政之法,以清净作为施政之心,而使百姓的道德归于淳厚。我希望陛下淳厚风俗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祖宗任用御史和谏官,从没有把一个说话的人治罪。即使小小有所责罚,不久就将其超升,允许他们将所听到的上奏,而不论是涉及什么官长。说到皇帝,皇上就要端正颜色听取;有关朝廷,那宰相就得等候处理。御史和谏官自然不一定都贤能,他们所说的也不一定都对。

但须要养成他们敢于说话的勇气,而给予他们大权,难道是徒然的吗?是要用他们来消除萌生奸臣的危险。现在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有奸臣,当然万万没有这个道理。

但养猫是为了消灭老鼠,不可以因为没有老鼠就养不捉老鼠的猫;养狗是为了防小偷,不可以因为没有小偷就养不叫的狗。

陛下岂能不对上想到祖宗设立这官职的用意,对下为子孙万代作提防呢?我听到长老的议论,都说御史谏官所说的,常常是跟随天下的公议。公议所赞同的,御史谏官也赞同;公议所抨击的,御史谏官也抨击。现在舆论沸腾,各种怨恨的话都有,公议所在,也可以知道了。

我恐怕从此以后,习惯成了风气,都为执政大臣私人说话,直到君主被孤立,法纪全被废除,(到那时)有什么事情不会出现!我希望陛下保存法纪的原因,就在于这里。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学而时习之[1]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也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