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以直报怨,什么是以直抱怨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7-06 0
  1.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2.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呢?
  3. 什么叫作以直报怨?
  4. 以直报怨什么意思

以直报怨是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意思。

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并不是做没原则的滥好人或乡愿。以直报怨的近义词以牙还牙,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以德报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以直报怨的反义词,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以眼还眼,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以怨报德,怨:仇恨;德:恩惠。

何谓以直报怨,什么是以直抱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直报怨造句

1、以直报怨以其公正而宽容的“报怨”手段选择,有其理论合理性。

2、孔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别无选择,只能回应"以直报怨",用正义来惩罚邪恶。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倡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社会反过来以怨报怨的,就是不幸中的悲哀了。

4、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5、以直报怨,并不是做没原则的滥好人或乡愿。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直: 公正 、正直。以 公道 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成语例句: 这叫做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的近义词: 以德报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ldq 以礼相待 用应有的礼节加以接待。《水浒传》第**回:“ 赵枢密 留住 褚坚 ,以礼相待。”《人民日报》..:“

以直报怨的反义词: 忘恩负义 忘却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做事有损于过去的恩义 如此忘恩负义,以致弄到牺牲盟国去订密约&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对人的态度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呢?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该句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如法律沦为以怨报怨的工具,则正义不存,黑白颠倒,人心沦丧。"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

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那样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法律和刑法的使用是法家所提倡,在这种提倡外在压制的形式下,往往忽视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纯净纯善的本性,犹如乌云遮日,被障碍住的是人性。所以儒释道三家皆提倡人性的恢复,善恶皆有因,然后根本都是善的。所以"以直抱怨"在于让迷惑犯错的人忏悔、醒悟,更体现了大慈大悲之心。"以德报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内心感恩给我们恩惠的人、事、物。

什么叫作以直报怨?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直"的解释偏向"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不排除拿起板砖飞过去的意思! 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论语》中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对此大多数人都认为,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就是“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对其还以颜色,就是“以直报怨”。我说,这种认识是小人的认识,不是圣贤的观点。以怨抱怨“以怨报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含有以仇视、怨怒对待仇视、怨怒的意思,实为不可取。其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

以直报怨什么意思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这叫做~,以德报德。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英文:to repay injustice with justice

以直报怨,出自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指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简析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对于直字的另一种解释:

朱熹将直解为正直,他一向有按自己意思天马行空的习惯,不能当真。直,古意通值。古时字少,拿直当“值”用。诗经中有,乐国乐国,爰得我直。这是周朝之前的例子。系向牛头充炭直,是周朝之后的例子。

孔夫子的意思,从上下文推断,应该是“等值”之意。

首先,跟以德抱怨相对,肯定有报复的意思。不然不会说,以德抱怨,何以报德。这句话里面也隐含了,别人给什么就还什么的意思。

那么,怎么解释这个直?很显然,是强调报复不要过度的意思。

别人打了我两个巴掌,我应该还两个,不是一个,不是三个,这就是直。等值。不过分之报。一报还一报。贴切之至。

如果是朱熹歪解的正直。。。那接下来就该解释,什么才是正直的方法。。。然而没有任何疑问,可见就是这个等值的意思。直,字面本意就是等值。

对于坏的行为,应当予以等值的惩罚,才能保证这种行为不再发生。这是无私之论。为恶之人,为恶也占不到便宜,所以不再为恶。这才应该是孔夫子的本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