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股疗疾的故事_割股疗亲的故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09 0
  1. 狂人日记 片断赏析
  2. 地亲的成语有哪些?
  3. 哪里有鲁迅《我们怎么样做父母》的原文?
  4. 亲字开头四字成语有哪些
  5. ge开头的成语
  6. 事亲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7. 《道德经》李时珍尝百草钻研医术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收录在鲁迅的短篇***集《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狂人日记

割股疗疾的故事_割股疗亲的故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鲁迅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 候补⑵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 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 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 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

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 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 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 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早上,我***了一会儿。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⑷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

至于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⑸;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⑹。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⑺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的看我。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⑻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⑼;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 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

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 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⑽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这真是奇极的事!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注释 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首次***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作者除在本书(《呐喊》)《自序》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可以参看。⑵候补:清代官制,通过科举或捐纳等途径取得官衔,但还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⑶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里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⑷“本草什么”:指《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的药物学著作,共五十二卷。该书曾经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这里说李时珍的书“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当是“狂人”的“记中语误”。⑸“易子而食”: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将华元对楚将子反叙说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⑹“食肉寝皮”: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对齐庄公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按:“二子”指齐国的殖绰和郭最,他们曾被州绰俘虏过。)⑺“海乙那”:英语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种食肉兽,常跟在狮虎等猛兽之后,以它们吃剩的兽类的残尸为食。⑻易牙:春秋时齐国人,善于调味。据《管子·小称》:“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按:指齐桓公),公曰‘惟蒸婴儿之未尝’,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桀、纣各为我国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代君主,易牙和他们不是同时代人。这里说的“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也是“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的表现。⑼徐锡林:隐指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一九○七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七月六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死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日惨遭,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⑽指“割股疗亲”,即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愚孝行为。《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狂人日记 片断赏析

三才章第七

原文

曾子曰:“甚哉[1]!孝之大也[2]。”

译文

曾子说:“多么博大精深啊,孝道太伟大了!”

注释

[1]甚哉:对“孝之大”的赞叹语。甚,很,非常。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2]大:伟大,博大。

解析

曾子听了孔子所讲的五等孝道以后,赞美孝道的广大。接着孔子又更进一步给他说明孝道的本源,是取法于天地,立为政教,以教化世人。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被推崇和发扬的重要因素之一。

典例阐幽

孝的标准

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寺庙非常多。因此,做和尚的也非常多,而做和尚就要剃发。中国的传统观念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在当时就发生过好几次要不要剃发的辩论。认为不该剃的,是觉得佛教有悖中国的传统孝道。虽然当时的辩论不光光是说应不应该剃发问题。但是却因此而成为反对者最有力的一个证据。因为出家是一种回避隐居,这样父母就没人孝养了,君王也没人去辅佐尽忠(忠是孝的另一种表现)了。

当然支持出家的人也有他们的辩论词,或者说是佛门自己的看法辩解。梁释僧佑编辑的《弘明集》中有这样的论断:传统的孝道说割股疗亲是孝道,但是割股疗亲是很严重的毁伤行为,而剃发只能算是小儿科的毁伤行为。何以剃发就不孝,而割股疗亲却是孝呢?

还有一个东汉的牟蓉替佛***剃发辩护。他写的文章中说,有个齐国人在乘船过河的时候,他的父亲掉到水里去了,齐人将父亲救起来后,就将父亲的头倒过来,让水从口中出来,这样就救了父亲。牟蓉以此为例说,齐人将他父亲的头倒过来是大不孝,但是,他救了父亲的命,从这一点来说,齐人是对的。牟蓉就引用孔子的话说:“可与适道未可与?权所谓时与宜施者也。”意思是说是否合乎道理就不要讲了,主要是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要因时因地制宜,不可死守规矩不知道变通。牟蓉以此来驳剃发不是不孝,很有说服力。问题是风俗习惯是没多少道理可讲的,从古以来人们认为,割股疗伤是孝,而剃发是不孝。

李信换头

以前有个叫李信的,从小就十分孝顺长辈。38岁那年,半夜梦见小鬼来取命,把他带到阴司依法处分。正好经过阎王面前,李信向阎王诉说道:“李信自小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既然命已尽了,哪敢有什么违抗。只是老母年迈,李信死后,无人照看,但愿大王开恩,让我死在母亲之后。”

阎王问李信母亲的寿命有多少,鬼使说:“有90岁,还有27年。”

阎王说:“只有27年,放李信回去吧。”

鬼使说:“像李信这样的,天下不知有多少,今天若放了他,怕别人照例。”

阎王听了有理,就仍判李信从死。

众鬼使恨李信上诉,就马上截了他的头和手,扔在锅里煮。正好阎王派人来,却是要放李信回去,侍奉老母。鬼使对李信说:“你的头和手已在锅中煮坏了,没法再捞起来,暂且借别人的头和手,等见过阎王再来换好的头和手,千万不要就走了。现在事急,只能先给你胡人的头和手了。”

李信一听能回去,非常欢喜,见过阎王后就回去了,忘了去换好的头和手。李信一梦醒来,头和手都是胡人的,他十分烦恼,对妻子说:“你听得出我的声音吗?”

妻子说:“声音与平时一样,没什么变化呀。”

李信又说:“昨夜我梦见一桩怪事,你早上起来时,用被子把我头脸罩住。要送饭来,就放在床前,出去时关好门,我自己会起来吃。”

到了早晨,妻子依从李信的话,用被子把他盖好就走了。等到送饭来时,问李信道:

“有什么怪事?”说着就把被子掀开了,只见一个胡人睡在里面。妻子大惊,急忙告知婆婆。婆婆拿起棒槌就打李信的头,丝毫不听李信解释。邻里听到声音赶来,问出了什么事。李信才得以诉说详情,他母亲才知道眼前的是儿子,不由抱头痛哭。

汉帝听说了这件事,惊讶地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虽然换了胡人的头和手,但可见他的孝道,已通于神明了。”

于是就拜李信为孝义大夫,李信得以侍奉老母至终。

久病床前有孝媳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久病不起的婆婆又能要求一个儿媳妇尽多少孝道呢。然而,长安区郭杜街道羊塬坊村五组村民王月英,却用自己多年来的一言一行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故事。

44岁的王月英,1988年嫁到羊塬坊村后,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丈夫上班,她在家种庄稼,公婆帮她照看小孩,一家人生活得美满幸福。2004年春季,月英74岁的婆婆王玉芳因脑梗、心脏病,突然昏倒在家不省人事,家人急忙把她送往医院,经过抢救,老人的性命保住了,却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月英的丈夫在基层单位上班,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母亲,而她的儿子当年又面临中考,平时家里只有婆媳两人,所以照顾婆婆的重任就义不容辞地落在了月英的肩头。从此月英开始了白天上地干活,回家做饭洗衣,晚上照顾卧病婆婆的辛劳生活,一天也没有耽误。为不影响孩子上学和丈夫工作,脏活累活全由她承包,但从无一句怨言,也从没有嫌弃过婆婆。

为了让婆婆恢复得更快,她除了每天给婆婆服药喂饭外,还给老人翻身擦背。婆婆僵硬的身体毫无知觉,但是月英还是硬搀扶着老人鼓励她走路。为了使老人早日恢复语言表达能力,月英时常和婆婆拉家常,给婆婆念书念报,讲一些笑话。老人,由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有时大小便失禁,王月英不但没有嫌弃而且更加精心照料,按时给老人整理梳洗,病床收拾得干干净净,让老人生活得安逸舒适。老人有便秘的毛病,有时吃药也没有效果,为了减少她的痛苦,月英戴上手套,用手指将老人的大便抠出来。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婆婆终于可以走路了,也可以和月英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因为照顾老人又家务繁忙,虽然离娘家只有二里路,但是月英却很少回娘家,为此娘家人没少埋怨她,她总是笑着说明情况。

经过月英多年来的悉心照顾,现在老人虽然生活还不能自理,但七十多岁的王玉芳面色红润,头脑清醒,心情开朗,幸福的笑容总是洋溢在她的脸庞,当乡亲夸她身体硬朗时,老人便高兴地说:“我能活这么些年,能和你们说话,全凭我家月英,要不我早就见阎王爷了,她比我亲闺女还亲啊!”

原文

子曰:“夫孝,天之经[1]也,地之义[2]也,民之行[3]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4],则天之明[5],因地之利[6],以顺天下[7],是以其教不肃而成[8],其政不严而治[9]。”

译文

孔子说:“孝道,犹如天有它的规律一样,日月星辰的更迭运行有着永恒不变的法则;犹如地有它的规律一样,山川湖泽提供物产之利有着合乎道理的法则。孝道是人的一切品行中最根本的品行,是人民必须遵循的道德,人间永恒不变的法则。天地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律运动,人民以它们为典范实行孝道。效法天上的日月星辰,遵循那不可变易的规律;凭借地上的山川湖泽,获取赖以生存的便利,因势利导地治理天下。因此,对人民的教化,不需要***用严肃的手段就能获得成功;对人民的管理,不需要***用严厉的办法就能治理得好。

注释

[1]经:常规,原则,永恒不变的规律。

[2]义:对世道有益的正理,不变的道义。

[3]行:行为准则。

[4]民是则之:是,加强语气的助词。则,以·……为准则。之,借指孝。

[5]则天之明:取法上天的光明。

[6]因地之利:凭依大地的恩惠。

[7]以顺天下:以,用来。顺,理顺,治理好。

[8]是以其教不肃而成:是以,因此。肃,严厉。成,完美地推行。

[9]其政不严而治:严,严刑峻法。治,平治,指天下安定太平。

解析

古代的人们最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顺应天意,***如违背了天意,便会被视为“不祥”之兆。孝道就像天体运行一样地顺应着天意,它指导着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

典例阐幽

中元节的由来

中国古代人认为佛教不讲孝道,理由就是佛教把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头发给剃光了。但是佛教也是讲究孝道的。印度最为著名的阿育王曾经说过,“应该服从父亲和母亲,同样也应该服从年长者”。这些话与《孝经》中的说教相似。

印度有一部《盂兰盆经》,是印度佛教的经典之一,传到中国后,有人将它比作印度的《孝经》,字数约800字,这点和孝经很相似。只不过孝经是分篇章以说理讲孝。而《盂兰盆经》整篇讲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释迦牟尼的***目连,通过勤奋修炼,取得了佛家的六神通。六神通之一是天眼通,就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目连用练就的天眼看到了母亲在地狱里受到恶鬼的折磨,瘦成了皮包骨头,非常心痛。于是,目连赶紧施法术,送给母亲吃的,母亲虽然得到了吃的,但是当食物送到嘴边的时候,食物马上就变成了火炭,无法入口。目连见此情景,更是痛苦不堪,于是向释迦牟尼求助,希望佛祖能够告诉自己拯救母亲的方法。佛祖告诉目连,办法是有的,就是在七月十五(阴历)这天,多预备一些百味饮食,放在盂兰盆中,供养众僧,这样就可以借助众僧的力量救出你母亲。目连就照着做了,结果真的救出了母亲。于是目连,就问佛祖,其他人是否也能够这样,集百味,施舍于众僧,也能够救出自己的母亲呢?佛祖告诉目连任何其他人,只要他一心向佛,***取同样的方法,一样能够救出自己的母亲。可以看出,这部《盂兰盆经》在劝人信佛的同时,教人尽孝。

《盂兰盆经》传到中国后,人们就把七月十五这天作为了一个节日:中元节(和正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元)。到了这天,无论僧俗都会参加。活动有,做法事、还愿、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原文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1]也。是故先之以博爱[2],而民莫遗其亲[3];陈之于德义[4]而民兴行[5];先之以敬让[6],而民不争[7];导之以礼乐[8],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9]。”

译文

先代的圣王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人民,所以亲自带头实行博爱,于是,就没有人会遗弃自己的双亲;向人民讲述德义,于是,人民觉悟了,就会主动地起来实行德义。先代的圣王亲自带头,尊敬别人,谦恭让人,于是,人民就不会互相争斗抢夺;制定了礼仪和音乐,引导和教育人民,于是,人民就能和睦相处;向人民宣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人民能够辨别好坏,就不会违犯禁令。

注释

[1]化:使变善,使变好。

[2]先:以·……为先。

[3]遗:弃置不管,不予赡养。

[4]陈之于德义:陈,施行,宣扬。德义,***亲情方面的道理。

[5]兴行:兴,感悟之后奋身而起。行,履行,实践。

[6]先:同[2]。

[7]不争:指不为获得地位、钱财等而与他人相争。

[8]导之以礼乐:导,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礼乐,都是儒家制定的从外部规范人们行为方式,使之符合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手段方法。

[9]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示,讲解,指明。好,美好的。恶,丑,丑恶。禁,道德禁忌,法律条令。

解析

道的本质,是顺乎自然的规律,应乎民众的心理。把孝道作为国君教化民众的日常行为准则,不但可以使教化推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是对于政治,也有莫大的益处。所以圣人告诉我们“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典例阐幽

宾客敬母

裴秀,字季彦,西晋河东闻喜人。父亲裴潜曾经担任三国曹魏时的尚书令。而裴秀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才能,成为西晋的名臣,官拜尚书令,并且被封为济川侯。裴秀从小就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八岁即能赋诗作文,人称其有神童之目。而且,裴秀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裴秀是小妾所生,其生母身份卑微,因此常常受到嫡母宣氏的歧视和虐待。有一次,家里大宴宾客,嫡母宣氏命裴秀生母给客人上菜,客人看到端菜的是裴秀生母后全都站了起来,并且全都对她行礼,接过她手里的菜不让她再端。宣氏在屏风后面看到了这一幕,心中顿时明白这都是因为裴秀,于是感叹道:“像她这样卑微的身份而能受到宾客们如此的礼遇和尊敬,这都是因为秀儿的缘故啊!”从此以后宣氏再也没有轻慢过裴秀的生母。

一个人显赫的身份固然可以使人畏惧,但是高尚的品德和节操却更加能够令人敬佩。孝道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人格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普通人的孝心可以感动身边的人,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的孝心却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正气。

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字符直,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颍川一代名士。归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对于徐庶,因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其有精彩的描写,中国人对他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许多情节虽与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荐诸葛,史籍却有详细的记载。

徐庶在少年时代,是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他曾经杀死了当地一个豪门恶霸,为一位朋友报了家仇,自己却不幸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相。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没有一个人出面揭穿他的身份。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

徐庶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才识广博、见解独到,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受刘备赏识,并委以重任。后来在一次战争中,刘备战败,徐庶的母亲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您共图王霸大业,但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虽然离开了刘备,但是却把更有才能的诸葛亮举荐给了刘备,使他能够大展宏图,建立了蜀汉***,而且徐庶并没有背叛刘备,身在曹营心在汉,孝使他身不由己,但是也更坚定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承诺。徐庶归曹后未向曹操献过一策。

原文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1]。”

译文

《诗经》里说:“威严显赫的太师尹氏啊,人民都在仰望着你啊!”

注释

[1]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赫赫,声威显赫,很有气派的样子。师,指太师,是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中地位最高者,辅佐天子治理国家。尹,尹氏,周朝人,官太师。具,通“俱”,都。尔瞻,即瞻尔,注视你。

解析

前代的君王都非常清楚孝道的妙用,故此他们都以身作则,率先倡导。所以不论你是官大还是官小,就算你是一国之君,只要身体力行,也会受到民众的爱戴与推崇。

典例阐幽

买肉孝父

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伤了腿,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些天再把自己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肉店买了二斤猪肉,请***回家给父亲烧了锅焖猪肉。父亲见后顿时生疑,便质问这肉的来历。冯玉祥深知父亲的严厉,只好如实道来。听后老父亲一把拉过懂事的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樊寮卧冰

樊寮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娶了新妻子后,樊寮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侍奉他的后母。

后母长了个毒疮,疼痛难忍,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樊寮为此愁肠纠结,心乱如麻。他衣冠不解地日日夜夜守候在母亲身边照料她。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母亲的病还没有一点点好转的迹象。而樊寮自己也憔悴得不成人样,人们见到他都快认不出来了。

眼看着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樊寮打算请医生用针灸给母亲治疗,但又怕针灸太痛,母亲会承受不了,便用口在母亲的疮上吸吮。在吸出了几大口脓血后,母亲感觉稍微好了一些,晚上也睡得安稳了。

樊寮晚上梦见有一仙人对他的母亲说:“只有吃鲤鱼,你的疮才会痊愈,以后还会无病无灾延长寿命,不然你的死期就会很快到来。”

樊寮听到这些话,又担忧又恐惧,仰天长叹说:“都是因为我不孝顺,才使母亲落到这个地步。十一月正是天寒地冻的时节,哪来的鲤鱼呀!”

樊寮和母亲抱头痛哭了一阵,便告别母亲出去找鲤鱼了。他来到一个大湖边,看到湖面上结起了厚厚的冰。樊寮越想越伤心,哭得好不凄惨。他对着天空大声哭喊:“天啊!你如果哀怜我,就让鱼感应而出吧!如果你没有这个神力,那就算了,我也不会怪你。”

樊寮想就这样哭也不是办法。于是他把外衣脱掉趴在冰上,想以身上的热量来融化冰。趴了好久,身体都快冻僵了,冰还是没有动静,鱼当然也没出来。他又把里面的衣服也脱掉,赤体卧在冰上。

上天得知了他的孝行,便感召出两条鲤鱼。当樊寮卧在冰上奄奄一息的时候,这两条鲤鱼冲破了冰层跳到他面前来了。樊寮欣喜若狂,带着鱼飞奔回去给母亲。母亲吃了鲤鱼,又敷了一些在疮上,病很快就好了。

之后,母亲活了很多年,直到110岁才去世。

爱比恨只多一笔

父母离婚后,他和妹妹跟了母亲。父亲搬出去,和那个叫李晓娟的女人一起离开了小城。

母亲常常坐在家里,精神恍惚,单位领导替她打了病休报告。

长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时,他只恨自己长得不够快。为了省几个钱,他去很远的郊外打荒草,再背进家门。母亲的间歇性***发作了,他把泪往肚里咽了又咽,终于没有哭出来。

他没考大学,工厂子弟学校正在招老师,他居然考上了,做了体育老师。

后来,他结了婚,日子过得磕磕绊绊。就算母亲犯了病,损坏了东西,妻子也不吭声。他觉得,这就够了。

日子刚过安稳,有一天,父亲回来了,原来,那女人花光了他的钱,跟别人走了。父亲说:好歹你是我儿子,有血缘关系。”

妻子说:“该养儿子时,不见你的影子;快要养老时,你就跑出来当爹。”

母亲走过,拉住儿子的手,说:“让他回来吧……”

儿子不吭声,抽了一地的烟头。末了,他问母亲:“你真的不恨他?”既是问母亲,又是问自己。

他去了父亲居住的小屋。已是深秋,那里冰冷冰冷的,只有一张小床、一个小电炉、几包方便面。

父亲见到他,紧张得像一个孩子,说:“坐吧。”

他坐在床上,居然比父亲高了一截。两个人对着抽烟,很快,屋里烟雾缭绕。

后来,他站起来,走到门口,父亲跟在后面。他说:“星期天,我来接你。”

他在离家很近的地方,给父亲租了房,跑前跑后地忙着装修,墙壁是他亲自刷的,屋里的桌椅碗筷,都是他去买的,做这些事时,他好象不恨父亲,居然有些欣喜。

妹妹来了,说:“哥,你想好了?”

他点点头。

母亲跟着父亲生活,很久都没犯病。他经常去,坐在小院里,很少说话。

他看到父亲给母亲梳头,很轻很轻,掉的头发,他一根根拾起来,放进一个小盒子里。

父亲说:“老伴啊,叶子都掉光了,我们这两棵老树,就该走啦。”

母亲微微一笑。

他站起身,他的心第一次变得宽广了。

那天,他教邻居的孩子写字猛然发现,爱比恨只多一笔。就这么一笔,写出的却是人间的冰火两重天。

地亲的成语有哪些?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⑵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叫我怕,叫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老子娘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早上,我***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越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

至于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接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⑺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叫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的看我。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⑻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⑼;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哪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⑽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叫人伤心,这真是奇极的事!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注释

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首次***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旧社会制度的***。作者除在本书(《呐喊》)《自序》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弊害”,可以参看。

⑵候补:清代官制,通过科举或捐纳等途径取得官衔,但还没有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由吏部抽签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

⑶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里比喻我国封建主义统治的长久历史。

⑷“本草什么”:指《本草纲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的药物学著作,共五十二卷。该书曾经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这里说李时珍的书“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当是“狂人”的“记中语误”。

⑸“易子而食”: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是宋将华元对楚将子反叙说宋国都城被楚军围困时的惨状:“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⑹“食肉寝皮”: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国州绰对齐庄公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二子”指齐国的殖绰和郭最,他们曾被州绰俘虏过。

⑺“海乙那”:英语Hyena的音译,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种食肉兽,常跟在狮虎等猛兽之后,以它们吃剩的兽类的残尸为食。

⑻易牙:春秋时齐国人,善于调味。据《管子?小称》:“夫易牙以调和事公(按指齐桓公),公曰‘惟蒸婴儿之未尝’,于是蒸其首子而献之公。”桀、纣各为我国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代君主,易牙和他们不是同时代人。这里说的“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也是“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的表现。

⑼徐锡林:隐指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7月6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死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日惨遭,心肝被恩铭的卫队挖出炒食。

⑽大哥说……煮熟了请他吃:指“割股疗亲”。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愚孝行为。《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作品分析

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不但写了《文化偏至论》、《魔罗诗力说》等文学论文,翻译了许多“域外”的进步***,还创作了文言***《怀旧》,其主要思想都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然而,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声音虽然激进,但毕竟缺少呼应,不能造成一个运动。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响就震撼人心了。

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页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为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哪里有鲁迅《我们怎么样做父母》的原文?

一 亲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亲密无间、

亲戚朋友、

亲昵亡间、

亲若手足、

亲疏贵贱、

亲如兄弟、

亲上做亲、

亲如骨肉、

亲知把臂、

亲眼所见、

亲近不疑、

亲不敌贵、

亲痛仇快、

亲仁善邻、

亲贤远佞、

亲上作亲、

亲上加亲、

亲操井臼、

亲不隔疏

二 亲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亲不敌贵

亲不隔疏

亲不亲故乡人

亲操井臼

亲当矢石

亲极反疏

亲离众叛

亲临其境

亲冒矢石

亲密无间

亲昵亡间

亲戚朋友

亲亲切切

亲亲热热

亲仁善邻

亲如骨肉

亲如手足

亲如兄弟

亲如一家

亲若手足

亲上成亲

亲上加亲

亲上作亲

亲上做亲

亲疏贵贱

亲痛仇快

亲贤远佞

亲者痛,仇者快

亲知把臂

串亲访友

访亲问友

非亲非故

皇亲国戚

近亲繁殖

六亲不和

六亲不认

六亲同运

六亲无靠

内亲外戚

攀亲道故

攀亲托熟

求亲告友

求亲靠友

人亲骨肉香

日亲日近

日亲以察

三亲六故

三亲六眷

三亲四眷

十亲九故

十亲九眷

食亲财黑

疏亲慢友

说亲道热

投亲靠友

外亲内疏

无亲无故

五亲六眷

显亲扬名

相亲相爱

相亲相近

爰亲作亲

远亲不如近邻

远亲近邻

远亲近友

沾亲带故

沾亲带友

指亲托故

至亲骨肉

至亲好友

诸亲好友

诸亲六眷

白云亲舍

儿女亲家

井臼亲操

家贫亲老

礼不亲授

礼士亲贤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暮云亲舍

贫贱亲戚离

御驾亲征

一脉亲承

众叛亲离

众散亲离

蔼然可亲

安忍无亲

必躬必亲

比肩相亲

彩衣娱亲

大义灭亲

腹背相亲

割股疗亲

割骨疗亲

骨肉相亲

骨肉之亲

骨肉至亲

和蔼可亲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葭莩之亲

九故十亲

举目无亲

举眼无亲

孔怀之亲

老莱娱亲

兰怨桂亲

立爱惟亲

内疏外亲

人急偎亲

任人唯亲

事必躬亲

疏不间亲

疏不谋亲

事事躬亲

授受不亲

天道无亲

同气之亲

戏彩娱亲

析交离亲

形影相亲

义不背亲

远不间亲

扬名显亲

意气相亲

以疏间亲

因隙间亲

指腹成亲

指腹为亲

至人无亲

至仁无亲

传闻不如亲见

男女授受不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三 口亲的成语有哪些

割骨疗亲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骨肉至亲回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答

和蔼可亲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皇亲国戚 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家贫亲老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葭莩之亲 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井臼亲操 井:汲水;臼:舂米。指亲自操作家务。

举目无亲 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六亲不认 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六亲无靠 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四 形容“亲吻”的成语有哪些

身寄虎吻、豺狼来之吻、口吻自生花、鼓吻弄舌、搜肠润吻

五 亲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非亲非故、

大义灭亲、

和蔼可亲、

皇亲国戚、

无亲无故、

沾亲带故、

六亲不认、内

儿女亲家容、

亲密无间、

至亲好友、

相亲相爱、

事必躬亲、

访亲问友、

众叛亲离、

举目无亲、

亲戚朋友、

蔼然可亲、

疏不谋亲、

亲昵亡间、

因隙间亲、

安忍无亲、

穷亲泼故、

孔怀之亲、

人急偎亲、

形亲之国、

显亲扬名、

比肩相亲、

内疏外亲、

日亲日近、

亲若手足

六 什么什么什么亲的成语

蔼然可亲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安忍无亲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割骨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骨肉至亲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葭莩之亲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举目无亲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任人唯亲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授受不亲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疏不间亲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以疏间亲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必躬必亲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割股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戏彩娱亲比喻孝养父母。

九故十亲泛指亲戚朋友。

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亲上成亲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七 关于亲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亲的成语有哪些 :

非亲非故、

大义灭亲、

和蔼可亲、

皇亲国戚、内

无亲无故、

沾亲带故、

六亲不认容、

亲密无间、

相亲相爱、

儿女亲家、

至亲好友、

举目无亲、

访亲问友、

众叛亲离、

事必躬亲、

蔼然可亲、

因隙间亲、

穷亲泼故、

亲昵亡间、

亲戚朋友、

孔怀之亲、

形亲之国、

疏不谋亲、

显亲扬名、

内疏外亲、

比肩相亲、

安忍无亲、

天道无亲、

人急偎亲、

串亲访友

八 亲的成语有哪些

非亲非故、

大义灭亲、

和蔼可亲、

皇亲国戚、

无亲无故、

沾亲带故、

六亲不认、

亲密无间、

至亲好友、

访亲问友、

举目无亲、

众叛亲离、

相亲相爱、

事必躬亲、

儿女亲家、

天道无亲、

孔怀之亲、

内疏外亲、

穷亲泼故、

蔼然可亲、

安忍无亲、

亲昵亡间、

形亲之国、

比肩相亲、

兰怨桂亲、

显亲扬名、

日亲日近、

亲戚朋友、

因隙间亲、

六亲不和

日亲以察、

疏不谋亲、

爱亲做亲、

白云亲舍、

远亲不如近邻、

串亲访友、

亲上做亲、

疏亲慢友、

意气相亲、

食亲财黑、

亲疏贵贱、

外亲内疏、

人急偎亲、

暮云亲舍、

指腹为亲、

亲若手足、

亲近不疑、

家贫亲老、

礼不亲授、

亲痛仇快、

一脉亲承、

同气之亲、

亲如兄弟、

远亲近邻、

彩衣娱亲、

御驾亲征、

亲不敌贵、

儿女姻亲、

举眼无亲、

指亲托故

礼士亲贤、

亲眼所见、

亲知把臂、

割股疗亲、

六亲无靠、

析交离亲、

亲如骨肉、

九故十亲、

义不背亲、

温柔可亲、

腹背相亲、

骨肉之亲、

以疏间亲、

戏彩娱亲、

骨肉至亲、

传闻不如亲见、

远亲近友、

骨肉相亲、

亲仁善邻、

三亲六眷、

攀亲道故、

葭莩之亲、

至仁无亲、

亲操井臼、

亲力亲为、

老莱娱亲、

亲不隔疏、

求亲靠友、

相亲相近、

说亲道热

众散亲离、

授受不亲、

十亲九眷、

亲上加亲、

亲贤远佞、

近亲繁殖、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立爱惟亲、

至人无亲、

必躬必亲、

攀亲托熟、

亲上作亲、

形影相亲、

任人唯亲、

六亲同运、

疏不间亲

九 带亲的成语有哪些

相亲相爱、

事必躬亲、

远亲近邻、

亲密无间、回

和蔼可亲、

疏不间答亲、

举目无亲、

大义灭亲、

任人唯亲、

远亲不如近邻、

众叛亲离、

御驾亲征、

彩衣娱亲、

六亲不认、

老莱娱亲、

皇亲国戚、

授受不亲、

非亲非故、

戏彩娱亲、

亲贤远佞、

亲如手足、

近亲繁殖、

沾亲带故、

六亲无靠、

蔼然可亲、

三亲六眷、

无亲无故、

亲痛仇快、

割股疗亲、

至亲好友

***纳吧~~~~~~~~~~~·

十 形容亲的成语有哪些

亲密无间 [qīn mì wú jià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亲字开头四字成语有哪些

我们怎么做父母

鲁迅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题目呢?这有两个理由:

第一,中国的“圣人之徒”(2),最恨人动摇他的两样东西。一样不必说,也与我辈决不相干;一样便是他的伦常,我辈却不免偶然发几句议论,所以株连牵扯,很得了许多“铲伦常(3)”“禽兽行”之类的恶名。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但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我知道我辈和读者,若不是现任之父,也一定是候补之父,而且也都有做祖宗的希望,所差只在一个时间。为想省却许多麻烦起见,我们便该无须客气,尽可先行占住了上风,摆出父亲的尊严,谈谈我们和我们子女的事;不但将来着手实行,可以减少困难,在中国也顺理成章,免得“圣人之徒”听了害怕,总算是一举两得之至的事了。所以说,“我们怎样做父亲。”

第二,对于家庭问题,我在《新青年》的《随感录》⑷(二五,四十,四九)中,曾经略略说及,总括大意,便只是从我们起,解放了后来的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年,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譬如早晨听到乌鸦叫,少年毫不介意,迷信的老人,却总须颓唐半天。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还有,我曾经说,自己并非创作者,便在上海报纸的《新教训》里,挨了一顿骂⑸。但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说话,对得起自己和别人。我自己知道,不特并非创作者,并且也不是真理的发见者。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至于终极究竟的事,却不能知。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的进步和变迁,也说不出会到如何地步,单相信比现在总该还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生命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高下,现在可以不论。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物,因有食物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因才有,因有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⑹”;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我并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流氓,专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走这路须有一种内的努力,有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脊椎。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我也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孙子理应终日痛打他的祖父,女儿必须时时咒骂他的亲娘。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况且幼者受了权力,也并非永久占有,将来还要对于他们的幼者,仍尽义务,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切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⑺”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却给予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

人类也不外此,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便在中国,只要心思纯白,未曾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的能发现这一种天性。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取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剌的***。有人做了乐府,说是“劝孝”,大意是什么“儿子上学堂,母亲在家磨杏仁,预备回来给他喝,你还不孝么⑻”之类,自以为“拼命卫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⑼”,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因为将来的运命,早在现在决定,故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易卜生做的《群鬼》(有潘家洵君译本,载在《新朝》一卷五号)虽然重在男女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看出遗传的可怕。欧士华本是要生活,能创作的人,因为父亲的不检,先天得了病毒,中途不能做人了。他又很爱母亲,不忍劳他服侍,便藏着***,想待发作时候,由使女瑞琴帮他吃下,毒杀了自己;可是瑞琴走了。他于是只好托他母亲了。

欧 “母亲,现在应该你帮我的忙了。”

阿夫人 “我吗?”

欧 “谁能及得上你。”

阿夫人 “我!你的母亲!”

欧 “正为那个。”

阿夫人 “我,生你的人!”

欧 “我不曾教你生我。并且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日子?我不要他!你拿回去罢!”这一段描写,实在是我们做父亲的人应该震惊戒惧佩服的;决不能昧了良心,说儿子理应受罪。这种事情,中国也很多,只要在医院做事,便能时时看见先天梅毒儿的惨状;而且傲然的送来的,又大抵是他的父母。但可怕的遗传,并不只是梅毒,另外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都蒙着影响。我们且不高谈人群,单为子女说,便可以说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代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将来学问发达,社会改造时,他们侥幸留下的苗裔,恐怕总不免要受善种学(Eugenics⑽)者的处置。

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上文所说的是对于现在,这是对于将来。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⑾”,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便是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末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有人会怕,仿佛父母从此以后,一无所有,无聊之极了。这种空虚的恐怖和无聊的感想,也即从谬误的旧思想发生;倘明白了生物学的真理,自然便会消灭。但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要幸福么?连你的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⑿”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更好了。这才是完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奚谷〕⒀”为业,行辈自豪,那便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父子间要疏隔了。欧美的家庭,专制不及中国,早已大家知道;往者虽有人比之禽兽,现在却连“卫道”的圣徒,也曾替他们辩护,说并无“逆子叛弟⒁”了。因此可知:惟其解放,所以相亲;惟其没有“拘挛”子弟的父兄,所以也没有反抗“拘挛”的“逆子叛弟”。若威逼利诱,便无论如何,决不能有“万年有道之长⒂”。例便如我中国,汉有举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还有孝廉方正⒃,都能换到官做。父恩谕之于先,皇恩施之于后,然而割股⒄的人物,究属寥寥。足可证明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

都有“爱”是真的。路粹引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汉末的孔府上,很出过几个有特色的奇人,不像现在这般冷落,这话也许确是北海先生所说;只是攻击他的偏是路粹和曹*,教人发笑罢了。⒅)虽然也是一种对于旧说的打击,但实于事理不合。因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所以疏隔一层,不劳多虑。至于一种例外的人,或者非爱所能钩连。但若爱力尚且不能钩连,那便任凭什么“恩威,名份,天经,地义”之类,更是钩连不住。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长者要吃苦了。这事可分两层:第一,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在这样社会中,不独老者难于生活,既解放的幼者,也难于生活。第二,中国的男女,大抵未老先衰,甚至不到二十岁,早已老态可掬,待到真实衰老,便更须别人扶持。所以我说,解放子女的父母,应该先有一番预备;而对于如此社会,尤应该改造,使他能适于合理的生活。许多人预备着,改造着,久而久之,自然可望实现了。单就别国的往时而言,斯宾塞⒆未曾结婚,不闻他〔亻宅〕傺无聊;瓦特早没有了子女,也居然“寿终正寝”,何况在将来,更何况有儿女的人呢?

或者又怕,解放之后,子女要吃苦了。这事也有两层,全如上文所说,不过一是因为老而无能,一是因为少不更事罢了。因此觉醒的人,愈觉有改造社会的任务。中国相传的成法,谬误很多:一种是锢闭,以为可以与社会隔离,不受影响,一种是教给他恶本领,以为如此才能在社会中生活。用这类方法的长者,虽然也含有继续生命的好意,但比照事理,却决定谬误。此外还有一种,是传授些周旋发法,教他们顺应社会。这与数年前讲“实用主义⒇”的人,因为市上有***洋钱,便要在学校里遍教学生看洋钱的法子之类,同一错误。社会虽然不能不偶然顺应,但决不是正当办法。因为社会不良,恶现象便很多,势不能一一顺应;倘都顺应了,又违反了合理的生活,倒走了进化的路。所以根本方法,只有改良社会。

就实际上说,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这也非“于今为烈”,正是“在昔已然”。历来都竭力表彰“五世同堂”,便足见实际上同居的为难;拼命的劝孝,也足见事实上孝子的缺少。而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我们试一翻大族的家谱,便知道始迁祖宗,大抵是单身迁居,成家立业;一到聚族而居,家谱出版,却已在零落的中途了。况在将来,迷信破了,便没有哭竹,卧冰;医学发达了,也不必尝秽〔21〕,割骨。又因为经济关系,结婚不得不迟,生育因此也迟,或者子女才能自存,父母已经衰老,不及依赖他们供养,事实上也就是父母反尽了义务。世界潮流逼拶着,这样做的可以生存,不然的便都衰落;无非觉醒者多,加些人力,便危机可望较少就是了。

但既如上言,中国家庭,实际久已崩溃,并不如“圣人之徒”纸上的空谈,则何以至今依然如故,一无进步呢?这事很容易解答。第一,崩溃者自崩溃,纠缠者自纠缠,设立者又自设立;毫无戒心,也不想到改革,所以如故。第二,以前的家庭中间,本来常有勃〔奚谷〕,到了新名词流行之后,便都改称“革命”,然而其实也仍是嫖钱至于相骂,要赌本至于相打之类,与觉醒者的改革,截然两途。这一类自称“革命”的勃奚谷子弟,纯属旧式,待到自己有了子女,也决不解放;或者毫不管理,或者反要寻出《孝经》〔22〕,勒令诵读,想他们“学于古训〔23〕”,都做牺牲。这只能全归旧道德旧习惯旧方法负责,生物学的真理决不能妄任其咎。

既如上言,生物为要进化,应该继续生命,那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4〕”,三妻四妾,也极合理了。这事也很容易解答。人类因为无后,绝了将来的生命,虽然不幸,但若用不正当的方法手段,苟延生命而害及人群,便该比一人无后,尤其“不孝”。因为现在的社会,一夫一妻制最为合理,而多妻主义,实能使人群堕落。堕落近于退化,与继续生命的目的,恰恰完全相反。无后只是灭绝了自己,退化状态的有后,便会毁到他人。人类总有些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精神,而况生物自发生以来,交互关联,一人的血统,大抵总与他人有多少关系,不会完全灭绝。所以生物学的真理,决非多妻主义的护符。

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但世间又有一类长者,不但不肯解放子女,并且不准子女解放他们自己的子女;就是并要孙子曾孙都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一个问题;而我是愿意平和的人,所以对于这问题,现在不能解答。

一九一九年十月

注释: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六号,署名唐俟。

[2] “圣人之徒” 这里指当时竭力维护旧道德和旧文学的林琴南等人。林琴南在一九一九年三月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信中,曾以“必覆孔孟、铲伦常为快”、“拾李卓吾之余唾”、“卓吾有禽兽行”等语,攻击的参加者。按李卓吾(1527-1602),即李贽,明代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反对当时的道学派,主张男女婚姻自主,曾被人诬蔑有“狎*女白昼同浴,勾引士女”等“禽兽行”。

[3] 伦常 封建社会的***道德。当时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制约他们各自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不可改变的常道,因此称为伦常。

[4] 《随感录》 《新青年》从一九一八年四月第四卷第四号起发表的关于社会和文化短评的总题。

[5] 指《时事新报》对作者的谩骂。作者曾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二、三号(一九一九年一月、二月、三月),发表《随感录》四十三、四十六、五十三,批判了上海《时事新报》副刊《泼克》所载讽刺画的恶劣形象和错误倾向,并对新的美术创作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在《随感录四十六》中有“我辈即使才能不及,不能创作,也该当学习”的话;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时事新报》就发表了署名“记者”的《新教训》一文,骂鲁迅“轻佻”、“狂妄”、“头脑未免不清楚,可怜!”等等。

[6] “人伦之始” 语见《南史?阮孝绪传》。

[7] “父兮生我” 语见《诗经?小雅?蓼莪》。

[8] 这里说的“劝孝”的乐府,指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公言报》所载林琴南作《劝世白话***府》的《母送儿》篇,其中说:“母送儿,儿往学堂母心悲。……娘亲方自磨杏仁,儿来儿来来尝新。娇儿含泪将娘近,儿近退学娘休嗔。……儿言往就教,那想教师不教孝。……再读《孝经》一卷终,不去学堂倒罢了。”

[9] “人乳喂猪” 《世说新语?汰侈》载:“武帝(司马焱)尝降王武子(济)家,武子供馔,……[丞灬〕〔犭屯〕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犭屯〕。”

[10] 善种学 即优生学,是英国高尔顿在一八八三年提出的“改良人种”的学说。它认为人或人种在生理和智力上的差别是由遗传决定的,只有发展所谓“优等人”,淘汰“劣等人”,社会问题才能解决。鲁迅以后对这种把生物学照搬到社会生活上来的学说***取了否定态度,参看《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11]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语见《论语?学而》。

[12] “老复丁” 从老年回复壮年。语出汉代史游《急就篇》:“长乐无极老复丁”。

[13] “勃〔谷奚〕” 指婆媳争吵。语出《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谷奚〕。”

[14] 欧美家庭并无“逆子叛弟”之说,见于林琴南所译***《孝友镜》(比利时恩海贡斯翁士著)的《译余小识》:“此书为西人辨诬也。中国人之习西学者恒曰:‘男子二十而外必自立,父母之力不能莞约而拘挛之;兄弟各立门户,不相恤也。是名社会主义,国因以强。’然近年所见,家庭革命,逆子叛弟,接踵而起,国胡不强?是果真奉西人之圭臬?抑凶顽之气中于腑焦,用以自便其所为,与西俗胡涉?此书……父以友传,女以孝传,足为人伦之鉴矣。命曰《孝友镜》,亦以醒吾中国人勿诬人而打妄语也。”

[15] “万年有道之长” 久远的意思。这是封建臣子颂扬朝廷的一句成语。

[16] 举孝 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办法之一,由各地推荐“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中去作官。效悌力田,是汉唐科举名目之一,由地方官向朝廷推荐所谓有“孝悌”德行和努力耕作的人,中选者分别任用或给予赏赐。孝廉方正,是清代特设的科举名目,由地方官荐举所谓孝、廉、方正的人,经礼部考试,授以知县等官。

[17] 割股 即所谓“割股疗亲”,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药,以医治父母的重病。《宋史?选举志一》:“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18] 路粹引孔融的话,见《后汉书?孔融传》。路粹,字文蔚,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曹操的军谋祭酒。他承曹*的意旨控告孔融,说孔融对祢衡讲过这几句话,曹操便用“不孝”的罪名杀掉孔融。但曹*在《求贤令》中又说只要有才能,“不仁不孝”的人也可任用,在这件事上自相矛盾,因此鲁迅说“教人发笑”。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为北海相,因而有“北海先生”之称。

〔19〕 斯宾塞(H. Spencer,1820-1903) 英国哲学家。他是终身不娶的学者。主要著作有《综合哲学体系》等。

[20] “实用主义” 即实验主义,现代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主要代表有美国的皮尔斯、杜威等。其基本观点是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有用即真理。

〔21〕 哭竹 三国时吴国孟宗的故事。唐代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说:“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卧冰,晋代王详的故事。《晋书?王详传》说,他的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详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尝秽,南朝梁庾黔娄的故事。《梁书?庾黔娄传》说,他的父亲庾易“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易泄痢,黔娄辄取尝之。”这三个故事都收在《二十四孝》中。

〔22〕 《孝经》 儒家经典之一,共十八章,孔门后学所述。汉代列入“七经”之一,后来又列入“十三经”

〔23〕 “学于古训” 语见《尚书?说命》。

〔2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见《孟子?离娄》。据汉代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ge开头的成语

1. 亲开头的四字成语

亲密无间、亲疏贵贱、亲眼所见、亲力亲为、亲痛仇快

1、亲密无间

意思是:关系亲密,没有隔阂。间:缝隙。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自:《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释义:萧望之所以担任将相,是借助老师的恩惠,可以说是关系亲密,没有隔阂。至于计谋泄露间隙开,被谗邪小人陷害的,最后是亲信宦官所谋害,悲哀啊!

2、亲疏贵贱

意思是: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使亲疏贵贱长 *** 女之理皆形见予乐。”

释义:使得亲密、疏远、富贵、贫贱,年长,幼小,男女的都是快乐。

3、亲眼所见

意思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

4、亲力亲为

意思是:亲自(直接)参与,不由别人来代替。这个亲指亲自(如“事必躬亲”),即自己直接参与,如“亲自决策、亲力推动”。不是“不依靠别人的帮忙”,没有排除他人是否帮忙,而是“不由别人来代替”。

5、亲痛仇快

意思是: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

出自: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释义:作事不要让自己亲近的人感到痛心,敌对者感到高兴。

2. “亲”开头的成语有那些

儿女亲家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访亲问友 访:拜访;问:问候。

指拜访亲朋好友 近亲繁殖 指亲缘关系近的家畜个体间交配繁殖。可以用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利范围内任人唯亲 蔼然可亲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

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串亲访友 走亲戚,看朋友。

大义灭亲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非亲非故 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

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割骨疗亲 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骨肉至亲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和蔼可亲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家贫亲老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皇亲国戚 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葭莩之亲 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井臼亲操 井:汲水;臼:舂米。指亲自操作家务。

举目无亲 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六亲不认 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六亲无靠 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亲痛仇快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

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亲密无间 间:缝隙。

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任人唯亲 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求亲靠友 向亲友乞求帮助。 亲如骨肉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十亲九故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食亲财黑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事必躬亲 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疏不间亲 间:离间。

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

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相亲相爱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显亲扬名 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

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远亲不如近邻 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沾亲带故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众叛亲离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

形容完全孤立。 至亲骨肉 关系最近的亲人。

必躬必亲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传闻不如亲见 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割股疗亲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九故十亲 泛指亲戚朋友。 亲操井臼 谓亲自料理家务。

亲当矢石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亲离众叛 大家反对,亲信背离。

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亲冒矢石 见“亲当矢石”。

亲仁善邻 见“亲仁善邻”。 亲如手足 手足:指兄弟。

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亲上成亲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亲上做亲 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亲疏贵贱 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

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亲贤远佞 佞:巧言谄媚的人。

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求亲告友 请求亲友救济。

人急偎亲 谓人到危急时则想投靠亲友。 三亲六故 亲戚故旧的总称。

三亲六眷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三亲四眷 见“三亲六眷”。 十亲九眷 众多亲戚。

说亲道热 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天道无亲 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 五亲六眷 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无亲无故 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戏彩娱亲 比喻孝养父母。 析交离亲 指离间亲友。

以疏间亲 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沾亲带友 见“沾亲带故”。

至亲好友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指亲托故 指为亲戚,***托故旧。

谓攀附有权势的人。 诸亲好友 总称所有亲友。

诸亲六眷 总称所有亲戚。 老莱娱亲 〖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亲临其境 〖解释〗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扬名显亲 〖解释〗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远不间亲 〖解释〗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远亲近邻 〖解释〗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亲上加亲 御驾亲征。

3. 亲,发打头的四字成语有什么啊

发财致富 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发短心长 ①谓年虽老而计虑深长。

语出《左传·昭公三年》:“齐侯回於莒,卢浦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

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②谓年华已逝而心未衰发奋蹈厉 同“发扬蹈厉”发奋图强 同“发愤图强”发奋为雄 犹言发愤自雄发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

也指下定决心力求上进的情况发愤忘食 形容十分勤奋发愤展布 发奋振作,施展本领发愤自厉 下定决心磨炼自己发愤自雄 决心奋斗,使自己甫沪颠疚郯狡奠挟订锚强盛有实力发瞽披聋 张开瞽目,打通聋耳。犹言恢复视觉和听觉能力发号布令 同“发号施令”发号出令 同“发号施令”发号施令 发命令,下指示发号吐令 同“发号施令”发皇张大 发展扩***迹变泰 谓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坏运变为好运发家致富 犹发家发家致业 犹发家发奸露覆 同“发奸擿伏”。

事亲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革旧鼎新?gé jiù dǐng xīn

同“革故鼎新”。

革旧图新?gé jiù tú xīn

抛弃旧的事物,谋求新的途径。

格杀无论?gé shā wú lùn

见“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gé shā wù lùn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论罪。

格格不纳?gé gé bù nà

谓难以接受。

葛屦履霜?gé jù lǚ shuāng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隔皮断货?gé pí duàn huò

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隔山买老牛?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各安生业?gè ān shēng yè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各奔前程?gè bèn qián chéng

奔:奔向;程:道路;前程:前途。各走各的道;寻找自己的前途。比喻各人向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

各取所长?gè qǔ suǒ cháng

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

各行其是?gè xíng qí shì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各执己见?gè zhí jǐ jiàn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割骨疗亲?gē gǔ liáo qīn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割肉补疮?gē ròu bǔ chuāng

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歌功颂德?gē gōng sòng dé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歌莺舞燕?gē yíng wǔ yàn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各别另样?gè bié lìng yàng

形容与众不同

各不为礼?gè bù wéi lǐ

礼:礼遇。彼此之间互不以礼相待

隔阔相思?gé kuò xiāng sī

隔:距离、间隔;阔:广、大。 相隔很遥远,非常想念。

割袍断义?gē páo duàn yì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各从所好?gè cóng suǒ hào

从:顺从,听从。各自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做事情。

割臂盟公?gē bì méng gōng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割地称臣?gē dì chēng chén

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割股疗亲?gē gǔ liáo qīn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道德经》李时珍尝百草钻研医术

一 什么成语亲

其乐无穷?

二 亲什么是什么成语

参考答案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词义解释事:事情;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版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权办事认真,毫不懈怠.出 处 唐·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三 亲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

亲密无间 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版阂。

亲如骨肉权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亲如手足 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亲痛仇快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亲操井臼 指亲自料理家务。

亲当矢石 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亲离众叛 离:离开;叛:背叛。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亲临其境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亲冒矢石 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亲仁善邻 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亲上成亲 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亲上做亲 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亲疏贵贱 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亲贤远佞 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四 成语事必亲躬含义

应该是:事必躬亲

解释: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专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属懈怠。

出自:《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示例: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近义词:身体力行、一本正经

反义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五 什么什么什么亲的成语

蔼然可亲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安忍无亲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割骨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骨肉至亲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葭莩之亲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举目无亲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任人唯亲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授受不亲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疏不间亲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以疏间亲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必躬必亲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割股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戏彩娱亲比喻孝养父母。

九故十亲泛指亲戚朋友。

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亲上成亲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六 亲字成语是什么

亲字成语是:

1、非亲非故[ fēi qīn fēi gù ]

释义: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出处:唐·马戴《寄贾岛》诗:“佩玉与铿金,非亲亦非故。”

例句:小孩与她非亲非故,她却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

2、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

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裁。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例句:这位局长在处理儿子犯罪的案件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3、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

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驾邑令贺洪滨奖异序》:第五卷:“迄今才八阅月;绝丛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例句:老刘虽是局长,大家都感到他平易近人,~。

4、皇亲国戚[ huáng qīn guó qī ]

释义: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王枢密云:‘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等他过去了;才好那!’”。

例句:旧的北京永远是历史上的北京,它是~、达官大贾、地主、买办的北京。

5、六亲不认[ liù qīn bù rèn ]

释义:形容人没有情义或不讲情面。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例句:这个人对谁都不讲情面,严格照章办事,有人说他是~。

七 成语亲什么是什么

相亲相爱、

事必躬亲、

远亲近邻、

亲密无间、

和蔼可亲、

疏不间亲、

举目无亲、

大义灭亲、

八 事什么亲成语是什么

事必躬亲

[shì bì gōng qīn]

解释: 事:事情。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四 ?李时珍尝百草钻研医术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1518年出生于湖北蕲州县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是位走乡药郎,常年摇着铃铛往来于村里乡间,为人治病化疾。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医术高明,为人正直,颇得百姓爱戴。

李时珍23岁那年向父亲学习医术,为继承家业作准备。受父亲影响,他收集了大量和地方特产药物有关的资料,并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和药农问询。一段时间后,他开始随着父亲一起出诊。1545年,蕲州发生了洪灾,紧接着又爆发了瘟疫。明朝***虽然设立了“惠民局”为百姓诊治疾病,无奈染疫者甚多,惠民局根本忙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李时珍和父亲主动投身到当地疫病的防治工作中。他们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不管找他们治病的是穷是富,他们都一视同仁,悉心诊治。有时,他们还会免去患者的医药费,将配好的药物无偿的送给病人。史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说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

李时珍从未想过靠行医敛财发家,而是将“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当作目标。李时珍38岁那年因医治楚王之子得到楚王的赏识,被楚王推荐到太医院就职。然而,尽管在太医院中任事,论收入、论名望,都比行走乡间为村夫村妇治病强得多,但李时珍只呆了一年就托病回家了。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在一件在外人看来颇费力不讨好的事中——编修《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编修并非只是坐在家里查阅古代典籍,为了彻底弄清各类药物的特性,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篓,领着徒弟和儿子长途跋涉,先后去了安徽、江西、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等多个地方。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集药物,虚心向农叟渔樵请教。有时,为了搞清楚某种草药的性质,李时珍还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由于年轻时曾听人说曼陀罗十分神奇,可以让人又唱又跳,在经过武当山时,李时珍便***下曼陀罗,亲口喝下用其花籽浸泡过的酒,证实了曼陀罗确实有令人***的功效。

李时珍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历尽千辛万苦,作了数万字的访问记录和笔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药物资料,还发现了不少古人未曾提过的新药。回到家后,他又花了大量时间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明史》中曾这样记述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的过程:“乃穷搜博***,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

整部《本草纲目》共52卷,记载药方11096个,药物1892种(其中包括新药374种),约一百九十万字,还配有一千多幅插图,堪称李时珍毕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的每个字,每幅图都是李时珍救治病人的强大信念的体现。

作为旧本医书的归纳整理,《本草纲目》不可避免的要将旧本医书中一些荒诞不经的“药物”搜罗进来,譬如人骨、人肉、人血。但李时珍并没有像对待寻常药物对待这些“特殊药物”。比如针对唐代《本草拾遗》里人血有润燥及治狂犬之咬的说法,他写道:“始作方者,不仁肾矣,其无后乎?虐兵残贼亦有以酒饮人血者,此乃戮天之民,必有其报。”针对以人骨为药的说法,他毫不客气的进行了痛斥:“古人以掩暴骨为仁德,每获阴报,而方伎之流,心乎利欲乃收人骨为药饵,仁术故如此乎?且犬不食犬骨,而人食人骨可乎?”至于人肉,李时珍干脆没有附上任何和其相关的药方,对《孝经》中提到的割股疗亲一事,也予以了严厉的批评:“父母虽病笃,岂有欲子孙残伤其肢体而自食其骨肉乎?此之想也。”这些情感强烈、倾向明显的文字,无不体现了李时珍对人及生命的敬重。

《本草纲目》出版时,李时珍已经去世数年。但这并不妨碍他被后世尊为“医圣”,他就如老子笔下的“上善之水”,以善利人,深沉无争,谦虚勤奋,重仁博施。他的医术令人称道,医德更为人敬仰。

下一篇写——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