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捐生的意思,慷慨捐生易,从容就死难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12 0
  1. 慷慨的意思
  2. 《古代兵法散文·国防论》原文鉴赏
  3. 慷的组词有哪些慷组词慷字组词
  4. 慷慨意思是什么
  5. 赵一曼身上体现了什么中国精神
  6. 戊戌六君子被斩顺序,康有为和人品
  7. 历史上的曹操是奸雄吗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是南宋的抗金名将。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4],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慷慨捐生的意思,慷慨捐生易,从容就死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人物生平

三次投戎

人民美术出版社《岳飞传》连环画封面(15张)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7]?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8]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9]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10]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11]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12]?

1122年(宣和四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13]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14]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15]?

这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16]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又到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被擢为偏校。

1125年(宣和七年),金灭辽之后,便大举南侵攻宋。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钦宗,次年改元靖康。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开封,宋钦宗用李纲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选择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银,许割太原等三镇与金。

汤阴岳飞庙塑像

1126年(靖康元年),钦宗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钦宗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17],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18]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19][20][21]?

初露峥嵘

北宋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22-23]?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24]赵构命他南趋濬州(河南浚县西北)、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25]?

抗金形势图

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小队往李固渡进行侦察,在侍御林与金兵遭遇,飞杀死敌将,击退金军。[26]在滑州南的遭遇战中,岳飞奋勇当先,又以百骑杀败金军。[27]两次小战,岳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受阻,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28]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府(山东东平县西南)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29-31]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32-33]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34-36]?

1127年(靖康二年)二月,岳飞随***战曹州(山东定陶县西),他挥动双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岳飞因功迁武翼郎。[37]刘浩的两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山东定陶)柏林镇[38]后,元帅府又命他改隶黄潜善,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39-41]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是年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赵构***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42]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43]?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44-45]?

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经过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46]会见了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这是他第四次从军。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帐前使唤”[47]。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48-49]?

然而高宗、黄、汪等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岳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在突围中溃散了。岳飞与王彦不和,自率部转战太行山区,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黑风大王,迫使金人暂时退却。[50-52]?

[19][21][53]?

再归宗泽

宗泽像

李纲罢相后,东京开封府的留守宗泽就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55-56]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57]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十二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58]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59]?

建炎元年冬到二年(1128年)春,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60]一日宗泽招见岳飞并授以用兵作战阵图,且说:“尔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飞回答:“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番话终于使宗泽点头称是。[61-62]?

建炎二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24次,但始终没有取得高宗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19][21]?

开封弃守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63]”,置宗泽生前的***于不顾,北伐终告夭折。[64]?

岳飞画像

1128年(建炎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一次,岳飞奉命驻守竹芦渡,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66]?

1129年(建炎三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杜充出于排斥异己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飞不愿自相残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飞出兵。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南薰门之战,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67-71]杜充又派马皋等继续追击张、王部,却被打败。王善攻打淮宁,张用不从,引军离去,自此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自春至夏,飞随陈淬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率部东流西窜,最后降金。飞因多次战功先后转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72-74]?

上年八月开始南侵的金军,于是年正月又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进袭扬州。二月初三日,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天长)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

岳飞于六月下旬刚回军开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飞向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充不听。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75]开封随后于次年二月陷落。[19][20][53]?

收复建康

高宗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76-77]高宗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并派使臣杜时亮向金营呈送《致元帅书》。[78-79]?

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岳飞像

屈辱的书信,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完颜挞懒(汉名昌)领军进攻淮南,完颜兀术(汉名宗弼)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杭州),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

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和县。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诣***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也无济于事。[81]?

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王燮]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又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82-86]?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87]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飞向他们慷慨陈词,士卒皆被感动,愿随飞作战。杜充投敌,宋军纷纷溃散。溃军中一些北方将领不愿再战,欲推举岳飞为主帅,一同投金。岳飞***意应允,乘其不备,带亲信数人与之相斗,一败数十人;飞又对众军严肃训诫了一番,众皆心悦诚服,军心遂定。[88-89]?

兀术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高宗由越州逃向明州,随后又从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难。

抗金地图

完颜兀术由建康进军,接连攻下溧水、广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岳飞则领军在其后方,伺机给予痛击。岳飞遣刘经率兵千人夜袭溧阳,顺利攻克了被金军占领的溧阳县城。飞亲自领***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90-95]?

1130年(建炎四年)初春,宜兴正被溃军骚扰,县令请岳飞来宜兴,说:“县中存粮,可供一万军士吃十年!”[96]二月,飞进驻宜兴,屯于张渚镇。[***-98]在广德和宜兴,飞收降了因政局混乱而在当地为匪的多支部队以及金军强征来的河北、河东等地签军。飞不歧视、苛待他们,伪军们都传话说:“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99]飞抗金英勇,爱民如亲,宜兴人民感恩戴德。他们说:“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难。”[100-103]?

二月,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高宗三百里未获。兀术借口“搜山检海已毕”,纵兵烧掠明州、临安等城,携带所掠全部金银财宝,从大运河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嘉兴)、平江(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飞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飞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104-107]?

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108]?

五月初,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109]兀术准备放弃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杀掠和破坏,然后从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龙湾)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110-111]飞领骑三百、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大破金军,进据新城。又追至靖安,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建康得以收复。[112-114]?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115]?

是年四月,岳飞已归属御前右军都统制、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部下。[116-117]飞收复建康后,张俊要把飞派往饶州,扼守江南东、西两路。但飞十分重视守卫建康的战略意义。[118]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去行在越州,生平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他向朝廷上奏说:“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臣以为贼若渡江,必先二浙,江东、西地僻,亦恐重兵断其归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护腹心。”高宗看了飞的奏章,深以为是,遂改变张俊原议,并赐予飞金带、马鞍等物。[119-120]?

六月十五日,岳飞回到宜兴,在张大年家题词: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参见:五岳祠盟记)[19][20][53]?

六郡归宋

岳飞于绍兴元年至三年(1131—1133)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飞,后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121-124]?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出收复陷于伪齐***的襄阳六郡(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州、信阳军)的主张,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奏议得到朝廷许可,但高宗又特别规定岳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

郾城之战后,金人不甘失败,七月十四日,兀术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王贵、岳云分率精骑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岳云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步兵分左、右两翼,以抗金军骑兵。颍昌之战,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165],大败金军,斩金军五千余人,俘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获马三千余匹。[166-168]?

兀术退还开封,接连的失利使他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派密使向岳飞请降。[169]岳飞为大河南北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部属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170-171]?

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开封。七月十八日,张宪与徐庆、李山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又击败五千金军,追击十五里。[172]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

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希图再次负隅顽抗。岳家军北上距离朱仙镇四十五宋里的尉氏县驻营,作为“制胜之地”[173]。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朱仙镇,双方一次交锋,金军即全军奔溃。[174]兀术最后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

(参见:岳飞第四次北伐)

十年功废

《岳飞奉诏班师图》(刘国辉)

兀术正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太学生却要求进见,对兀术说:“太子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且退矣!”兀术忙问:“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精兵十万,京师中外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太学生说:“不然,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152]?

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而秦桧也早在暗中策划岳飞撤军的事了。他们谋划的重要步骤是,让张俊从亳州退还寿春,命令韩世忠稳守淮东,不得继续前进,驻屯顺昌的刘锜远调江南太平州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置岳飞于侧面受敌、孤军无援的境地。就在郾城大捷捷报报上朝廷的时刻,秦桧串通张俊、杨沂中,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向高宗上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高宗遂降诏,令岳飞班师。

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179]”然而在朝廷高压钳制之下,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180]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受金兵报复:“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大军撤至蔡州时,当地人民要求与部队一起行动,岳飞最终决定留军五日,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181]大军班师鄂州,岳飞则往临安朝见。北方忠义军孤掌难鸣,兀术回到开封,整军弹压,又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岳飞在班师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47]”

岳飞回到行朝,不再像以往慷慨陈词,只是再三恳请朝廷解除其军职,归田而居。高宗以“未有息戈之期[182]”为由不许。

1141年(绍兴十一年)正月,完颜兀术再度领军南下。二月,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19][21][53]?

千古奇冤

杭州岳王庙塑像

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183-184]?

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

五月,张俊在和岳飞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暗中挑唆岳飞,欲一同分解此军,却遭飞严肃回绝。秦桧又欲陷害韩世忠,飞再次保全了韩。[186]岳飞回朝后,即遭秦桧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的弹劾,诬蔑飞援淮西“逗留不进”、主张“弃守山阳(楚州)”,要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之职。 ?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的闲职[188-189],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史书评价

《民族英雄岳飞像》(傅伯星)

《湖北转运司立庙牒》:“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忠愍谥议》:“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宋史·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历代评价

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208]?

文天祥:“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朱元璋:“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孙中山:“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艺术造诣

编辑

诗文

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

岳飞书法(11张)

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慷慨的意思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代: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译文:

伊尹和吕尚两位老人,困窘和顺利的境遇全都经历过了。他俩一位是钓鱼翁,一位是奴仆。如果两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终也只能老死于山野之中。

他们偶然与成汤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贤臣,犹如云生龙、风随虎一般,谈笑中建起了王业。到现在已几千年了,谁又能与他们所建立的丰功伟业一争高下呢?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在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因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下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古代兵法散文·国防论》原文鉴赏

慷(kāng)慨(kǎi)意思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不吝啬。反义词有吝啬、近义词为大方。例句为大海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慷慨是一种给予,而且是一种不图回报的给予。

慷慨是一种给予,而且是一种不图回报的给予:他把宝贵的东西给了你,而且他自己却并不希图从中得到你的什么好处。只要给了你,对他也就够了。

人的天性中本身就有慷慨的***,它使我们人类比起动物来,少了许多的争争斗斗,多了许多的温情脉脉。

尽管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狡诈和冷漠,但每每在接受慷慨之人的援助时,都是一律真诚地心存感激。

慷慨是令人愉悦的,会使人冬天感到温暖,夏天感到凉爽。为人慷慨能使人们疲惫的心得到抚慰。俗话说“山不转水转”,“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一个再强的人总有脆弱的时候,一个再聪明的人也有糊涂之时。不管你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你是领导还是平民,人生百年,总有需要人关怀、帮助的时候。问题是谁来做这些可爱的慷慨之人呢?

当然是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做慷慨之人,则大家都有机会得到那份来自同类的温暖。慷慨之举具有一种“感染”的功能,它能让人集体成为慷慨之人。救助募捐时的普遍热情,就是这种感染的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地,整个单位、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的人就都能被发动起来。在这种氛围之下,即便是平素冷漠小气的人,也都会被无形地感召进慷慨的轨道上来。

救灾是生活中的意外。除了救灾,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对他人慷慨一些。那些街上迷路的小孩,那些贫困山区的学童,那些旅途中的老弱病残,那些孤寡无助的老人,那些遭到歹徒袭扰的兄弟姐妹……当我们让自己的慷慨为他人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活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向上攀登的勇气的时候,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施以慷慨并不一定是支付钱财,只要使人得到温暖,那就是你付出的慷慨了。

雷锋雨夜送路遇的老大娘回家,他虽然不是花钱为老大娘打“的士”,但他是慷慨的;一个年迈的音乐家过生日,它的学生为他送了一株玉兰花,邻居一个小孩知道后,挖了一个小坑当自己送给老爷爷的生日礼物:“我没有钱,送你这个坑栽那株玉兰花吧。”这个小孩是慷慨的;一位忙碌的父亲送给女儿的一件生日礼物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样的话:“孩子,从今天起,我每天抽一小时时间和你在一起。”这位父亲是慷慨的。

慷慨如同春天的阳光,能温暖自己,又能温暖别人,它又像一块强大的磁石,把人世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一个慷慨之人,无论地位高低,不管富贵贫贱,都会受到众人的欢迎。一位高考落榜的青年,来到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车胎漏气的自行车,青年认认真真地将车胎补好后,手头再没活干了。他本来可以悠闲地坐下来和同事喝茶聊天,但他却为这辆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加了油,又将车圈、车架的锈斑全部擦的锃亮亮的,简直整旧如新,别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自行车领走的第二天,青年人就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慷慨有时在特殊的场合,还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阳光是慷慨的,空气是慷慨的,蓝天是慷慨的,大地是慷慨的。如果***都能像阳光、像空气、像蓝天、像大地一样地慷慨为人,慷慨处事,我们的心灵将会达到一个更加完美的境界,我们的生活将会走向更加幸福美好。

慷的组词有哪些慷组词慷字组词

《古代兵法散文·国防论》原文鉴赏

[原文](节选)

第一篇国防经济学

导言第一种

与塞克脱将军佛兰克教授谈话资料

同外国人谈天,要想得到一点益处,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研究他的著作,发见了几个问题,做几句简单的问句,请他答复。第二种,将我自己的意思并疑问,述成一个明了的系统,先期请他看了,然后再同他谈话,比较的议论上可有一个范围。塞将军的“一个军人的思想”等著作并佛教授的替秦始皇呼冤的王道(对霸道)主义,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这短短旅行,没有工夫研究理论,我所需要的是解决当前问题。所以我於约期会面之先,草此一文,送给他们两位。结果塞将军因病,又因为忙,仅仅得了五分钟的谈话,佛教授则畅谈两回。今先将此文录如下:

研究高深兵学的人,没有不感到历史研究的重要,近世德国首先创造了历史哲学,历史的研究蔚成了一种风气,足征德国军事天才的优越,国防事业的坚实,确有学术上的背景的。就中国说来,孔子的最大努力就是编了一部有哲学性的历史——春秋,不管他的微言大义对不对,但他终是努力从客观的事实中,寻出了一个主观的方向,所以春秋是中国历史著作一种划时代的创作; 因为社会的过程是那样错综复杂,头绪纷纭,要从中寻出几个要点,成立一贯的系统——由此明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确是不容易的事。中国数十年来创造新式军队,事事只知道请教外人,结果只学得外人的皮毛,(因为外人有外人的传统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学的。)不能深入国民的心性,适应民族的传统,以致节节失败,原因有一部分就在於历史没有研究好。

古时的中国民族,当他走入农业经济时代,就遇着游牧民族的压迫,可是他能应用治水术,编成方阵形的农田 (即井田),以拒绝骑兵及战车之突击。这一个方阵,成为一个最小的抵抗单位——同时又成为共同劳作的经济团体。所以中国古代军制即包含於农制之中,所谓“寓兵於农。”春秋两季更有大规模的打猎——有收获的秋季演习——或运动会,这种寓兵於农的精神之发展,后来又造成了长城与运河,这长城与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利用农民的乡土观念,做精神武力的基础,其结果有一缺点,就是战术上防守性强而攻击性弱,但是随着经济力的自然发展,他的攻击性是变成迟缓的自然膨胀。如汉、唐、元、清之於陆;唐、明之於海,所以中国国民的军事特色,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的一致。我于世界民族兴衰,发见一条根本的原则,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生活上之和平与战斗,本是一件东西从两方面看,但是依人事的演进,常常有分离的趋势。不是原来要分离。因为愚蠢的人将他看做分离。财政部长见了军政部长的***就要头痛,老粗又大骂财政部长不肯给钱。

近世史上曾国藩确是一个军事天才家,所以湘军虽是内战,但是就国民性看来是成功的。他知道乡土观念是富于防守性的,所以第一步要练成一种取攻势的军队。 *** 叫他办团,他却利用办团来练兵。他一面办团,利用防守性维持地方,保守他的经济来源; 同时,又练一种能取攻势的兵。他能在和平的经济生活与战斗的军事生活分离状况之下,双管齐下,使分离的变成一致。

但是他的天才所以能发展,却更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环境,能给予他及他的左右,一种事业的长期锻炼,因为同太平军天天打仗,不行的人事实上会自已,倒行的人自然的得到了权力。但是现在谈国防,谁能用国家的存亡来做人才的试验场呢?

所以我说中国近来衰弱的原因,在于知识与行为的分离。读书的人一味空谈,不适事实; 做事的人一味盲动,毫无理想。因此将我们祖先的真实本领(即经济生活与战斗生活之一致) 丧失了。

姑就军事来举一个简单的例,不到十年前,一字不识的人可以做大元帅,做督军,他们自然具有一种统御人的天才,但一点常识也没有,在现在怎样能担任国家的职务?反之,在今日南京各军事学校当教官的,十之七八还是终身当教官,没有直接办事的经验

不仅军事,各社会事业都有此种倾向。这可说是现在的最大缺点,所以现在建设国防,有两个问题须提前解决:

(一)如何能使国防设备费有益于国民产业的发展?我们太穷了,应当一个钱要发生二个以上的作用。

(二)如何能使学理与事实成密切的沟通?现在不是空谈,就是盲动。盲与空有相互的关系,愈空愈盲,愈盲愈空。

导言第二种

塞克脱将军与佛兰克教授之回答

因为事前有相当准备,所以谈话时间虽少,却能集中于一个问题。居然得了许多我从前所不知道的材料,和事实进行上的要点,如今为便于读者计,只能把他们的话,综合起来,作为我个人的叙述。

天才家,能从现在的事实里找出一条理想的新路的,在中国有曾国藩的办团练兵即军事经济双管齐下的办法。在德国,亦可谓无独有偶的有一位菲列德大王,与曾氏的办法却不谋而合。他第一天即位。就开库济民。有人说他受了中国哲学的影响,(其实这不是现在人所谓东方文化,这是一种农业文化,中欧当时完全是农业社会,所以对於中国哲学容易感受。)在中欧诸邦君间,能懂得“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道理。他的军队以佣兵为基础。而且佣的是外邦兵。因为普鲁士人口当时不过二百五十万,而军队到有八万多。如果将邦内的壮丁当了长期的兵。就没人种田,结果会闹成军饷无着。

因为佣的是外邦人,所以他在军事教育上,发明了“外打进”的教育法(孔子教颜渊以非礼勿动为求仁之目)就是从外表的整齐严肃,以浸澜之,至于心志和同,军事有了办法,他随时注意到国富之增加。传说他想种桑,种棉,以土性不宜未能成功。所以七年战争除得了英国若干补助外,对俄、法、奥四周包围形势下的苦战,而国民生活还能维持过去。佛克兰於此,特别注意说:“你要知道,菲列德的军事经济调和法,虽则现在全变了,但是他还留下一件真正法宝,为德国复兴的基础。这就是官吏奉公守法(精神与组织)的遗传。有了这个正直精神,所以今天敢谈统制经济。”当时君民较亲,官吏中饱之弊,肃清较易。不过他能将此精神,应用到法律的组织上,如制定退伍恩给之类,所以不至於人亡政息,而能遗传下来。

英雄的遗产是不容易继承的。可是不能怨英雄,只能怨自己。习惯老是引头脑走旧路而忽略了当前事实的改变。法国革命了,拿破伦出来了,带了一群七长八短的多数民军,到处打胜仗。在普国军官看了十分奇怪。因为拿破伦也得到别一种的军队教育法,叫做“内心发展。”只须有爱国心,有名誉自尊心的法国成年男子,个个是勇敢的兵卒,帽子不妨歪带,军礼不必整齐,他的精神,恰恰同普军相反。不是“外打进,”却是“里向外。”这个不整齐的法国民兵,数目上可比普鲁士大得多。

既然要多,那么佣兵是最不经济,而征兵是最经济的了。所以在也纳吃了大败仗以后,却隆霍斯脱遂确定了义务兵役制。

近世经济改革之原动,起于轮船铁路。拿破伦看不起轮船,毛奇却深深地把握着铁路。他的分进***的战略原理,有铁路做了工具。竟是如虎添翼。七礼拜解决了普奥问题。两个月到了巴黎。完成了德国战略的速决主义。谁知这个速决主义,又害死了人。

因为偏于速决主义,所以许多军事家,想不到国民经济在战争上占的怎样位置。但是当时一般经济学家对于国民经济观念之不彻底,也是一个原因。

当千九百八十七年间摩洛哥发生间题的时候,德国态度很强硬。英法两国,却暗中联合各国将商业现金存在德国银行的,尽量一提。这时德国中央银行没有预备,遂发生了恐慌。有人说德国态度因此软化这可以说欧洲大战前,经济战争的预告。

在这时期中,德国参谋本部出版的兵学季刊中有一篇“战争与金钱”的研究。(此文我于民国五年为解说孙子作战篇起见曾经译出,托东方杂志发表,不幸的遭了奉璧所以始终没有与社会相见。亦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此不很注意。)后来又有的一篇“战争与民食”研究。偌大一个兵学研究机关,于范围最广阔,***最深刻的经济问题,战前只有一篇论金钱一篇论粮食的文章讨论到战时经济。民间的经济家也只有一位雷那先生的“德国国防力的财政动员。”

到了八月一号宣战,八号赖脱脑就提出统制原料的建议于 *** 。在军政部内因此添设了一个***局,但是内务部却拒绝了。理由是军事所需的原料,已由军部与商人订约承包,到期不交要受罚的(赔钱。)现在统制原料反可使社会不安。那里知道封锁政策成功,有了现金,还是买不了东西。可见当时以世界经济市场为根据的头脑对于战争的新经济事实的观察,是如何谬误。

慷慨就死易,从容赴义难。义务兵役制,实行了百年,说国家可以要人民的命。人民是了解的;世界市场,商业经济之下,说国家可以要人民的钱,可是人民不容易了解。

军事范围扩充到民生问题,而内政上就发生了许多插格。战事进行中防市侩之居奇,于国民生活必需品, *** 加以一定的价格,不准涨价,这是正当的;但是军需工艺品是目前火急所需要。军部却不惜重价的购买。其结果,则工厂发财,农民倒运。多数的农民,投身到工厂去,轻轻地暗暗地把土地放弃了。经济生活,根本的动摇了,社会的不平衡一天重似一天,而百战百胜的雄师,遂至一败涂地。

事实转变太快了,人的脑筋跟不上。可是佛兰克教授,还是拍膝嗟叹地说,“咳,不患寡而患不均!”

经过了这场创钜痛深的经验,才渐渐的成立了国防经济的新思想。此种思想,如何而能按照实际发生有效的能率,是为国防经济学。第一篇所发的两个问题,即是国防经济学的成立之基础。

(一)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之一致,即是国防经济学的本体。

(二)经济是一件流转能动的事实,所以从事实上求当前解决方法,是治国防经济学的方法。

不过这种学问,在德国来说,又另有一种意义,因为大战以后,德国国力,整整损失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的力量,又一律加到了敌人方面去。德国民族要想自强,正要从不可能中求可能,人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在德国“无米”已成了不动的前提而生存的火,如果不炊,就是灭亡。所以有米要炊,无米也要炊。说也奇怪,绝处自有生路。他们的方法大概可分为两种: 第一,用人力来补充物力。没有地,用义务劳动来垦荒。没有油,用化学方法来烧煤。乃至橡皮肥料等种种。第二,用节俭来调剂企业,没有牛油,少吃半磅,没有鸡子,少吃一个。可是五千万造炼油厂,七万万造国道,却放胆的做去,照普通经济学说来,有些违背自然原理。但是比俄国没收农产物,到外国来减价出售,以换取现金,购买五年***的机器。还算和平得多啊!

导言第三种

由导言一,可见国防经济学的原则是最旧的。而世界上最先发明这个原则的还是我们的祖宗。可是这个发明,也是经过了一场惨痛的经验,几度的呼天泣血,困心横虑,而后增益其所“不能”的。这就是孟子说的大王事獯鬻。讲尽了外交手段,竭尽所能的珠玉皮币,结果还是“不得免焉”。所谓“穷则通”,因此想出一个又能吃饭又能打仗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到了后来,周公又把这方法扩大了,一组一组的派出去殖民(封建)。建立华族统一中夏的基础。一线相传,经过管仲、商鞅、汉高、魏武,一直到曾国藩、胡林翼,还能懂到强兵必先理财的原则。(读史兵略第一卷卫文公章下胡林翼的唯一批语)。

从导言二,可见这个原则又是最新的。欧洲以前最肯研究兵事的德国也不知道。研究经济学的也不明白。到了战胜之后,凡尔赛会议的世界大政治家,还是不知道,所以国联盟约里,要想用经济绝交的手腕,来维持和平。乔治克里孟梭在一九一九还要抄一八○九年拿破仑失败的老文章。殊不知经济绝交,只能用之于战时,不能用之于平时。因为人们可以禁止他斗争,而不能禁止够生活。但是能彀生活,就能战斗。战斗与生活是一件东西。德国之复兴。意大利发展之可能性,都是根据这原理,而同时却是受国联盟约 *** 而来。

但是要想解决中国当前的国难问题,复古也不行,学新也不行。还是从新古两者中间再辟一条路。如今且从世界全体状况来说起,所谓国力的原素(战斗的与经济的是同样的。)可以大别之为三种: 一曰“人”,二曰“物”,三曰人与物的“组织”,现在世界上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三者具备者,只有美国。实际上美国关于人及组织方面尚有缺点。所以美国参谋总长发过一句牢骚话说:“如果开战,我们要把那些破烂铜铁(就指现在的军实)一起送到前线去,让他去毁坏,只教能彀对付三个月,我们就打胜仗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他国内物力 (包含制造力与原料)的充足,而因为商人经济自由主义太发达, *** 无法统制,不能照新发明改进。所以说人及组织上有些缺点。但是这个缺点,有他的地势,并制造力之伟大,人民乐观自信心的浓厚,补救得过来。

第二组是有“人”有“组织”而“物”不充备的,为英、为法、为德、为意、为日以及欧洲诸小邦。这里面又可分为二种:

第一种如英如法,本国原料不足而能求得之于海外者。物的组织长于人的组织。

第二种如德如意,原料根本不够,专靠人与组织来救济。

第三组为有“人”有“物”而组织尚未健全者,为俄。

今日欧洲人所劳心焦思者,重点偏于物之补充,所谓基础武力Force Potentielle者,即是此义。至于人及组织之改善,要皆由于物之不足而来。故若将今日欧洲流行之办法强以行之中国。其画为不可能,抑且为不必要。

盖今日之中国亦处于有“人”有“物”而组织不健全之第三组,而中国之生死存亡之关键,完全在此“组织”一事。此在稍研究德法两国历史者皆可知之。菲列德拿破仑军事行动的天才,不过为今日战略者参考之具,而其行政系统之创造保持,则迄今百年,而两国国民实受其赐。德国之外患经两度,法国之内乱经四度,皆几几可以亡国,而不到二十年即能复兴者,此行政系统之存在故也。故中国不患无新法,而患无用此新法之具,譬如有大力者于此,欲挑重而无担,欲挽物而无车,试问虽有负重之力,又何用之?

今日中国行政范围内未始无系统之可言,如海关,如邮政,确已成功一种制度; 虽不敢谓其全善,但较之别种机关,已有脉络可寻。故今日欲谈新建设,则内而中央,外而地方,皆当使一切公务人员有一定不移之秩序与保障,此为入手第一义。

我说中国最没出息一句流行话是“人亡政息”。(这一句话是战国时代以后造出来的,孔子不会说,孔子时代是政息而人不亡。)天天在那里饮食男女,何至于人亡?政治原是管人,人亡而政可息的政,决不是真正好政,象一大群有知识的人,内则啼饥号寒,外则钻营奔走,而负相当职务的,又时时不知命在何时,谁还有心思真正办事?

官吏有了组织,在国家说来,是 *** 保障了官吏。在个人说来,实在是官吏被质于 *** ,他的生命财产名誉一辈子离开不了他的职务,然后 *** 可以委任以相当责任。德人有一个专门名词,名曰“勤务乐”这个勤务乐是与责任连带而来。若如现在的一个衙门的公事只有部长一人画稿负责,这勤务东就永久不会发生,而且一定弄到事务业脞。拿了这样朽索,来谈今日世界的物质建设,可以断定三百年不会成功。

官列组织不过是最小条件,现在要谈全国的社会的组织问题,则范围更大而深刻了,原来中国现在还脱离不了农业生活,而农业生活单位组织的家庭制度,已经破坏无余,周代的宗法,财产传长子,是农业的标本精神。(日本现在民法还是如此,所以新兴的知识阶级都是次男)。不知几时发生了平分财产的习惯,一个较好的中农阶级经不上二代就把他的土地分得不成样的零碎。不仅如此,一个家如有两个兄弟,不是互相推诿,就是互相倾轧(德国从前有限制分地法,因为德国民法也是平均分配于子女所谓两马劳作单位,是农田以两个马一天所能劳作的范围为最小单位,此单位不准分割。)

所以到今日,先生们有的还在那里攻击礼教。有的还在那里想维持礼教,其实一支死老虎,骨头已经烂了几百年。一个还要寻棒来打他,一个还要请医生来***,岂非笑话?

不过人类总是有群性的,而经济生活总是由彼此互助而发展,这里面本有天然的组织性。如果仔细考察,就可发见新组织的办法。这种办法不外乎两条路,而应当同时并举。一条是地域的组织,一条是职业的组织。

农民之爱土地,可说是爱国心的根苗。土地依天然之形势,自有其一定之区划,顺其自然之势,而国家所注重者,只在这许多个重要的神经结。这个神经结在军事上名之曰战略要点。然同时又必为经济中心,在中国幅员广阔和国家,这几个神经结,应该由中央直接管理,而其余的地方不妨委之于地方自治,而中央为之指导。自治之单位应从地方之最小单位起。而提倡每单位间之共同利益,及单位与单位间之互助,为 *** 指导之大方针。

职业的组织应以固有的同业公会为基础: (1)凡业必有加入公会的业务。(2)业必须由国家分类,其数不可过多。(3)公会办事员应由同业选举,而秘书长应由中央选任。(4)各地秘书长应隶属于国家最高经济会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现在这个“器”还不曾完备,而即刻想直抄外国的蓝本,必至有其名无其实,而地方会发生种种危险。但是经济与国防两件事是天然含有世界性的,所以件件又必得照外国方法做。又要适于国情,又要适于应付世界,这中间有俟乎所谓“组织天才”中国的管子商鞅,外国的菲列德拿破仑就是模范。

[鉴赏]

《国防论》,蒋百里著。蒋百里(公元1882年—公元1938年),名方震,号澹宁,浙江宁海县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一生精心研究军事理论,在写下的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军事著作中,《国防论》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书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来有关国防、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重要文章汇编,由庐山军官训练团于抗战前夕整理出版。全书共7篇,约10万字。在诸篇文章中,他吸取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新的军事理论的精华,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设我国国防的主张。

《国防论》注意国防建设与人民生活的联系,适应民族的传统。该书的开头就明确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性与传统,不研究历史,不明了本民族的传统,就不可能建设强大的国防。他说:“中国数十年来创造新式军队,事事只知道请教外国人,结果只学得外人的皮毛(因外人有外人的传统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学的),不能深入国民的心理,适应民族的传统,以至节节失败,原因有一部分就在于历史没有研究好。”他认为我国民族的国防传统精神,最主要的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的一致,即所谓“寓兵于农”。中国古代的兵制,一开始就寓于农制之中。一方块一方块的井田,它既是共同劳作的经济组织,又是最小的军事单位,既能种田吃饭,又能出兵打仗,是一种兼有军事与生产双重任务的国防制度。这种制度从周公开始,经过管仲、商鞅、汉祖、魏武一直到曾国藩、胡林翼都是“一线相传”的。他认为曾国藩的湘军虽是打内战的,但就国民性来看是成功的。他一面办团练,培植私人武装,同时又种地,保持他的经济来源,这样就能在和平的经济生活与战时的军事生活分离的情况下,使分离变成一致。他说:“我于世界民族兴衰,发现一条根本的原则,就是‘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这就是他在该书中提出的一条著名的原则,同时也是贯串于全书的基本思想。他认为义务征兵制保留着古代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民族军事传统,具有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优点。如果平时花大量的钱养兵,经济就会受到影响,国家的根本就会动摇。

《国防论》认为研究军事理论必须留心世界军事的新趋势。他介绍了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鲁登道夫的《总体战》,认为在未来战争中,交战国的全部领土都将变为战场,参加战争的将不只限于军队,而且还包括全体人民。这一观点,揭示了战争的新特点,引起了国际军事界的注意。蒋百里指出,未来战争将不只是“军队打仗”,而是“国民拼命”,战争将不是短时间内的彼此冲突,而是长时间的彼此竞走。他把当时主要国家的人力、物力、组织力的情况分为三类,认为中国属于有人有物而主要是组织力不强的一类。因此他认为我国在动员准备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强组织力,这是存亡的关键。他介绍了名噪一时的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的“制空论”。杜黑认为,“总是武器的威力决定了战争的方式”,所以一种完全新式武器飞机的出现,将几千年来的战争概念推翻了。蒋百里称赞这种新的战争理论是“新战略之曙光”。但他又同时指出:将来战争究竟如何取胜,可以说,陆军强不中用,海军大不中用,空军勇不中用;将来取胜的要诀,还要从陆、海、空中去寻找(指诸兵种的联合作战)。蒋百里在当时有此见地,是难能可贵的。

《国防论》强调建军的目的在于抵抗外侮。该书第四篇指出:战争是政略冲突的结果,军队是进行战争的工具,是为实行国家政略服务的。他把国家政略、战略和建军三者的关系概括为:“故政略定而战略生焉,战略定而军队生焉。”他说:“着手治军,首在择敌”。不明确为什么建军,不知道同谁打仗和为什么要打仗,练兵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无兵而求战是为至危,不求战而治兵,其祸尤为不可收拾。”这话是针对清末练兵以来,长于内争、怯于御外这一现象而言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同《大公报》记者谈到这一观点时再次强调:练兵必须先有打仗的目的,练出来的兵才是好兵。

《国防论》主张从敌我双方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蒋百里先生针对一部分人的错误观点指出:“对外观念不正确而为祸于国家,其类可别为二,一曰怯懦,一曰虚矫。怯懦则视外人之势力为绝对不可抗,中国除永久沉沦之外,别无他法;虚矫则昏不知外事,而耳食其二三事以为谈助,悦人而欺己”。怯懦的结果为怠,虚矫的结果为骄。他认为这两种不正确的观念是必须克服的,否则,就会影响我们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抗日战争他预计到敌人可能会长驱直入,他主张从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取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他说:“我们对敌人制胜的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带战,我恃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们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无用武之处。”准备与敌人作持久的周旋。在论及战略的持久与战役战术的速决时,他说:我们国防部署在乎持久,而作战的精神,却在乎速决,看似相反,实是相成。如果一味靠持久而忘了速决,或一味偏重速决,而不顾及如何持久,都是会招致失败的。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写了《速决与持久》 一文,说明“要以持久为目的,须以速决为手段”,他强调要立必战之志,要不自馁。他说,强不一定终强,弱未必终弱,唯志不立,万事俱休。现代国防的军队,坦克、大炮固然重要,但战志尤其重要。战志坚决,物质的缺限是可以逐渐得到补充的,政治的缺点也是可以逐渐得到改良的。与野心勃勃的日军作战,必将从艰苦奋斗中取得最后胜利。

《国防论》重视养成军队新的自觉的纪律。认为由于现代军事技术和军事学术的发展,特别需要有新的自觉的纪律。他认为纪律的真义就是“一致”。军事教育的要旨就在于求得人与器之一致。兵与兵之一致,军与军之一致,军与国之一致,真正达到精神上的团结一致。这就是最好的军队。他对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存乎一心”的“一”字应作动词讲,而不应作形容词讲,因此这句话不能解释为存乎主帅一人之心,而应解释为统一众人之心,不能太看重了“心”字,而看轻了“一”字。他又从用兵上说明人自为战,尤为需要纪律的约束,需要一致。他说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统率一群训练时间很短的民军,把欧洲许多国家训练了一二十年的老兵打败了,靠的就是自觉的纪律和人自为战。现代战争,武器越进步越复杂,就越是要求***都能自觉地遵守纪律。而这种纪律,绝不是象过去那样,靠刑罚来维持,赖感情来维系,而是需要依靠教育的方法,来启发其爱国心,使***都乐于为国牺牲。他认为培养军人这种全军一致的爱国心,从而达到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是精神教育的根本。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者不可一世,连陷我东北、华北、上海、南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些亡国论者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战必亡”。种种悲观的论调回荡在国统区的上空。蒋百里愤然出版了他的《国防论》,扉页上第一句话就是:“万语千言,只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他从中日双方自然条件,历史状况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分析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对于推动抗日民族自卫战争,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由于本书系辑录而成,不免新旧杂揉,缺乏严密的系统性。尤其对墨索里尼和德国***军队等的美化,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错误理解,则是糟粕。

慷慨意思是什么

慷字组词有:忼慷、慨慷、慷他人之慨、慷喟、慷忾、慷恺、慷惋、慷慨、悲歌慷慨、慨当以慷 、慷慨仗义、慷慨就义、慷慨悲歌、慷慨捐生、慷慨淋漓、慷慨激扬、慷慨激昂、慷慨激烈、慷慨解囊、慷慨输将、慷慨陈词、慷爽、慷达、激昂慷慨等。

详细字义

1、形声。从心,康声。本义:情绪激昂

2、同本义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3、又如:慷惋(愤激怨恨);慷忾(慷慨。意气高昂);慷慨赴死(意气激昂,不畏死难);慷他人之慨(慷慨他人的财物来作自己的人情)

4、性格豪爽。如:慷爽(大方;爽快)

5、 大方 。如:慷达(大方通达);慷恺(大方)

扩展资料:

1、慷慨:意思为大方;不吝啬。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译文:袁的为人简单幽默,并且大方好施。

2、慷慨解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

译文:鲁智深看见李忠和周通不是大方好施的人,作事悭吝。所以他要下山。

3、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也说激昂慷慨。

出自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三十六·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

译文:具体必定情绪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为广大劳苦大众。

4、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5、慷慨陈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出自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译文:原封末年,附丽的匪人,想了一个计策,诬陷首相,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但是诸位君子感到非常疑惑。

百度百科-慷

赵一曼身上体现了什么中国精神

慷慨的意思是(1)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2)大方;不吝啬。

读音:[kāng kǎi]。

近义:激动、大方、高昂、豪爽、激昂、高亢。

反义:吝啬、悭吝、低沉、小气、爱小、自私。

出处: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选自《虞初广志》卷八。

例句

1)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

2)战争中,决心。失败中,不屈。胜利中,慷慨。和平中,好意

3)生活是什么,是一杯咖啡,苦中有甜;生活是什么,是一份亲情,大爱无声;生活是什么,是一条山路,蜿蜒曲折;生活是什么,是一首豪歌,慷慨激昂。

4)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利益,我闪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作。

戊戌六君子被斩顺序,康有为和人品

赵一曼的革命精神不死!

赵一曼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成长起来具有传统文化品格的巾帼英雄,是在中国***的培育下经过民族民主革命锻炼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国际反***大环境中出现的抗日民族英雄。在酷刑拷打下,赵一曼坚持信仰、宁死不屈的事迹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巾帼英雄中最壮烈的。赵一曼是中国***党员,是中国***斗争历史中遭到敌人拷打最严酷的女党员!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女军事干部!赵一曼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具有中国妇女所具备的优秀品德与情感。赵一曼为中华民族解放的献身精神远比穆桂英、花木兰更崇高。她是中国妇女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最伟大的女英烈!她的精神曾经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和激励了今后所有的中国人。

赵一曼是美丽的!没有人不被她的美丽所打动!每一次瞻仰她那张安详文弱、秀目含笑的遗照,我们都会动容。在走进赵一曼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感到,比美丽更令人动容的,是美丽背后坚强的革命精神———日寇在赵一曼身上用尽各种酷刑,令人发指的折磨没能让她屈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王新华馆长介绍:日本的宪兵对赵一曼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来迫害她。用尽数十种酷刑。……。当时赵一曼受到的惨无人道的拷打事实与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有多大的差别,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绝非“严厉讯问和人格污辱”所能涵盖。事实上,日寇真正对赵一曼***用的酷刑手段和人格污辱,远远要比我们看到的资料所描述的经历残酷。

尽管受尽日寇***和多种令人难以想象的酷刑,肉体上,精神上饱受折磨。但赵一曼为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以惊人的精神力量承受了人生中最大的侮辱和磨难!坚守秘密,决不向日寇低头。赵一曼为了崇高理想献身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学习。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赵一曼少年就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立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面对白色恐怖,赵一曼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毅然加入了中国***。在中华民族遭到劫难之际,赵一曼义无反顾走上抗日最前线。正是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赵一曼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率领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她被捕入狱后,受尽酷刑,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她毫不动摇,共产主义信念坚如磐石。赵一曼战斗的一生,为中华民族创立了丰功伟绩,更闪烁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在中国***领导的民族中的高度升华和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

赵一曼短暂壮丽的革命生涯,充分表现了赵一曼热爱祖国,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民族气节;表现赵一曼了坚忍不拨、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表现了赵一曼勇往直前,宁死不屈的顽强拼搏精神;表现了赵一曼服从党的安排,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的革命精神;表现了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赵一曼在与敌人的英勇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对她百般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不能动摇她坚定的革命意志。面对凶恶的敌人,她怒斥到:“你们可以把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员的信仰!”在最后走上刑场时,她一路高唱《国际歌》,慷慨赴死,为国献身,实践了自己“捐躯赴国难,视死乎如归”的铮铮誓言。从赵一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中,我们看到了赵一曼把忠诚献给为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事业,为了崇高理想与信念献身的革命精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远去的是往事,不朽的是精神。赵一曼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壮举表现了中国妇女、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具有很强的革命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在赵一曼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文试从赵一曼个人性格,成长经历,具体表现和时代特征,对赵一曼革命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行初步的研究探讨,表达对赵一曼的深切悼念和敬仰之情,弘扬和继承赵一曼革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

(一) 争取妇女彻底解放是赵一曼革命精神的起源。

1.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的品格是赵一曼革命精神的起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文化是地主阶级的专利。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的巾帼英雄,大都有着直接承袭封建文化的优越条件。赵一曼在封建家庭中处于被管束的地位,先是父母的管束,接着是兄嫂的管束。她在这个家庭所处的地位,决定她接受封建文化的熏陶,主要不是接受压制和管束的一面,而是相反。赵一曼从小就形成了不屈的性格。赵一曼小的时候,时常有人到她家里来告状,每次告状都是因为她为别人打抱不平去打架。与别人打架时,不管对方的个子多高大, 赵一曼都不怕,硬是与人拼命, 从不肯让步,直到对方先住手她才罢休,而她早已被打得浑身是泥了。她的反封建意识,在行动上很强烈地表现出来。按照封建礼教,女子不能在堂屋洗脚,她不仅硬要在堂屋洗脚,而且要当着众人洗;女子缠足不可抗拒,她却不信邪,将缠足用的长布条(裹带)剪成碎片……,在和封建礼教的斗争中保留下一双大脚。争得了用脚走路的自由。在同时代的妇女中,成为勇敢的叛逆者。父亲李鸿绪曾感叹说:“端女儿乃刚烈之女也。”

中国的封建文化是以束缚和压制人的个性发展占主导地位的,特别是对妇女的束缚与压迫更甚于男性。任何文化现象都是相反相成的,压制和反抗是一对孪生兄妹,在以压制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也有反抗压制的因素。对封建文化的继承和反叛,是她们共有的特性。在中国女性中,从女娲到孟姜女,从秋瑾到赵一曼,这种不妥协不投降追求女性自由与解放的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2.受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赵一曼反封建意识迅速转向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思想境界。

赵一曼出生在封建社会已从它的顶峰迭落下来,并最终被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所取代的时代。新的政治制度非常软弱,封建势力仍很顽固,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道德精神与科学精神)同世界文化强烈碰撞,由单一型文化走向多样型文化的时代。1915年,以《新青年》创刊为标志的爆发。这一运动有力地评击了封建的宗法观与旧礼教。其中,对封建妇女观的批判是的一个重要侧面。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爱情与婚姻是压迫与反抗的一个焦点。赵一曼的大哥李席儒决定找一个厉害的男人把赵一曼嫁出去,赵一曼割了一把藿麻———一种密布细刺的植物,指着媒婆说:“如果再来管我的闲事,我就用藿麻收拾你们!你知道,我是说得出做得到的。”吓得媒婆从此不敢登门。压制与反抗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赵一曼下定决心:一定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离家出走!

以反封建婚姻作为反封建的突破口,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婚姻是最原始的***关系,婚姻自由必然与男女平等相对应。此外,中国的封建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内涵极深的封建堡垒。因此妇女求社会解放,必须首先冲破家庭的桎桔。赵一曼冲破封建家庭的桎桔,踏上了新的革命路程,是她的反封建意识的革命精神向争取妇女彻底解放思想的革命精神转变的关键。

“五四”时期,反封建特别是反对封建婚姻的斗争扣人心弦。其间,瑞典妇女理论家爱伦·凯的《恋爱与婚姻》被翻译过来,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使一代青年觉悟到恋爱自由乃是个性解放的前提,“没有恋爱的结婚是没有道德和堕落人格的。”

随着社会主义思潮的引进与普及,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妇女政治解放的新方向,即:通过阶级斗争,改变社会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以求得妇女问题的“根本解决”与妇女的“彻底解放”。陈独秀在《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妇女与劳工是社会上最没有能力的、受压迫最深的,妇女问题,离了社会主义,“断不会解决的”。因为现有的社会制度是造成一切不平等的根源,但“在社会主义之下,男女都要力作,未成年时候,受社会公共教育,成年以后,在社会公共劳动。在家庭不至受家庭压迫,结婚后不会受男子压迫,因社会主义认男女皆有人格,女子不能附属于父,也不能附属于夫”。所以,“如果把女子问题分得零零碎碎,如教育、职业、交际等去讨论,是不行的,必要把社会主义作唯一的方针才好”。李大钊在他的几篇文章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二十世纪是被压迫阶级的解放时代,亦是妇女的解放时代”(《现代女权运动》),“我以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合妇人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包括男女)专断的社会制度”(《战后之妇人问题》)。为这一妇女解放思想的萌芽作了最好的历史注解。

在篷勃发展的妇女解放运动中,赵一曼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熟悉了大量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故事,也从外国文化中找到了知音。《前夜》就是她最喜爱的一部外国***,她读后,还把书中的爱情故事讲给别人听。她对她的小侄女说:“英沙罗夫是保加利亚的一个革命者。如果说爱伦娜是为爱而献身,那么英沙罗夫就是为祖国而献身,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爱比爱伦娜更深厚,更无私,也更伟大……” 赵一曼以“婚姻自由”为突破口,不仅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点,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的体现,还具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包括妇女解放实践的结合的萌芽。

后来,赵一曼在处理个人的爱情问题时,就突出了鲜明的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思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赵一曼与同学陈达邦经常在一起,陈达邦教给了赵一曼许多新鲜的东西,而赵一曼也渐渐对陈达邦萌生了爱意。终于有一天,赵一曼发现自己看不进书,满脑子都在想着出差两个月的陈达邦,于是她明白了自己的状态。陈达邦回莫斯科后,赵一曼立即找到他,开门见山地说:“我爱上你了,你要是也爱我就和我结婚吧,不爱我就让我死了这个心,我不想因此影响了工作与学习。”尽管她的直接和大胆让陈达邦措手不及,但他平静之后答应了赵一曼的求婚,两个人就这样因革命而结合,这是赵一曼一生中最灿烂美丽的日子。在几十年前,敢于自由恋爱结婚尚为新潮,为众多国人不齿,更是惊世骇俗。赵一曼对自由婚姻和美好爱情的向往,对感情正视的态度。闪烁着新女性对新社会的强烈追求。革命和伟大的女性这两个显著的特点,交织出赵一曼革命精神的主旋律。

3. 受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赵一曼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精神境界产生了质的飞跃。

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已沐浴到十月革命的阳光,并与政治运动相结合。而1919年爆发的旨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则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包括妇女解放实践的结合。1921年,中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大旗从此在中国大地挥舞。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妇女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了以工农劳动妇女为主体、团结全国各族各界妇女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开展了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的群众性妇女解放运动。特别是在***领导的根据地,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令,保障妇女权利,提高妇女地位,使全中国的妇女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当她读到了《向导》、《中国青年》、《妇女周刊》、《觉悟》、《前锋》等革命刊物,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新文化新思想。1922年10月,恽代英应邀赴泸州川南师范就职,先任训育主任,继任校长。恽代英聘用了一批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锐意改革,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展学校公有运动,大刀阔斧地向着封建势力冲刺,很快把这个川南封建思想的顽固堡垒改造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集散地。川南师范本是川南23县的重要学府,在泸州、宜宾等地影响很大。再加上恽代英组织旅行讲演团,步行到川南各县进行巡回讲演,把革命火种迅速撒向川南城乡广大地区。

赵一曼虽然是数年之后在武汉才与恽代英相识,但从这时起,恽代英已成为赵一曼心目中崇拜的偶像。赵一曼接受了新思想,视野开阔了,她夜以继日的认真读书,渴望求知。书上的革命道理雨露般地滋润了她的心田。她了解了苏联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消息,还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进步书刊。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道理。***人的革命活动,使她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中国,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的结合,便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与阶级斗争的结合,二是与民族解放事业的结合。而这两个结合,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表现出的特色之一,则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革命战争的结合。与革命战争相结合的方式,是由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属性与封建属性决定的。中国社会的这双重属性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必然是水火不容的。一方面是中国***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对立;另一方面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的对立。在这两重矛盾中,任何一重都不可妥协或调和,而只能用暴力的方式寻求解决,这便决定了中国妇女运动长期与革命战争相结合的特点。***指出:“妇女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现在打日本,要妇女参加,生产要妇女参加,世界上什么事情,没有妇女参加就不成功。”

中国***给劳动妇女指出了唯一正确的求解放的道路,指出了积极参加劳动人民的斗争的道路,去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和***派。中国***把千百万劳动妇女吸引到自己的旗帜下,团结了她们,并把她们推上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与社会解放而进行的自我牺牲斗争的舞台。在这个历史潮流中,赵一曼由朴素的反封建意识转变为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思想。精神境界产生了质的飞跃。正如她在《滨江抒怀》的诗中所言:“誓志为人不为家, 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自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在抗联部队被包围的关键时刻,赵一曼主动要求负责掩护部队突围!当王团长说“那怎么行!不能把你留下,你是女同志,我来掩护!……”。赵一曼严肃地说: “没有时间再争论!什么男的女的! 谁说女同志就不能打掩护!你的责任是把部队带出去!快走! ” 赵一曼不容王团长再争论, “你只记得我是个妇女,却忘记了我是同志! ”充分表现出赵一曼巾帼不让须眉的思想。

赵一曼被捕后, 敌人为了逼迫赵一曼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认为她是个妇女,容易屈服。对她进行了“严刑拷问和人格污辱,” “甚至剥光全身进行羞辱,”***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但赵一曼在凶神恶煞的敌人面前,赵一曼始终 “强忍着浑身的伤痛,尽最大的努力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姿态。……冷漠倔强地把头颅昂得更高,眼睛里闪烁着坚定、无畏的神***。”任凭敌人严厉拷问和人格污辱,赵一曼“还是那幅蔑视一切的神情,态度也真够傲慢的了。” 在长时间的刑讯中, “始终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没有开口喊叫一声。 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无法摧垮其坚强意志,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为一个***大人物的尊严。” 不管受到多么下流的污辱、多么严酷的考验,赵一曼始终表现出一个争取彻底解放的中国女性不妥协不投降的革命精神。当年的一位行刑者不自觉地被赵一曼那刚毅、自信的言表所折服。感叹道:要想战胜一个民族是何等艰难的事啊!

4、伟大的母爱升华了赵一曼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名革命者,选择了女性解放与抗日救国这条艰难崎岖的道路。赵一曼有她铁骨铮铮的一面。但作为一名女性,赵一曼有至情至性的一面,作为一位母亲,赵一曼有柔情万种的一面。她的遗书里,表达了伟大母爱对儿子的不舍,对人世的留恋

赵一曼就义之前,最思念的就是自己的儿子。1936年8月2日凌晨,赵一曼耷拉着在酷刑拷问中被刀背击断臂膀的右手,被押往去珠河的火车。赵一曼清楚地知道此行意味着什么。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最思念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当年临产时,她正在宜昌做地下工作,把孩子生在了一个好心妇女的半间砖房中。她背着孩子一路讨饭,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受尽了千辛万苦,几乎在上海街头把孩子卖掉……。 1930年4月,为了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争,赵一曼便把心爱的孩子托付给爱人的堂妹陈琮英(任弼时夫人),送到湖南陈琮英的哥哥陈岳云家抚养。然后硬着心肠流着泪离开了向她扑过来的孩子。从此,母子再没见过面。

在前往东北,奔赴抗日前线时,赵一曼拿出在宜昌与儿子合影的照片,对着宁儿的脸蛋亲吻。将这张极珍贵的照片寄给了她好友郑双璧大姐,请她在以后时局太平时将照片转交给二姐李坤杰。赵一曼在信中还告诉亲友:此次去抗日前线,万一再也不能回来见到亲友,请亲友们带上这张照片,去宜昌寻访当年救济过她们母子的宜昌工人夫妻,也请亲友们用这张照片去联络丈夫陈达邦和宁儿。

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拉扯大的孩子,让行将为国捐躯的母亲如何不想念!她向押送她的特务科长山浦公久手里要了一支笔,山浦公久以为她真的要开口了,忙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在短暂的时间内,一身铁骨,从来不论儿女私情、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她有过家庭和儿子的赵一曼,转眼间又成了一位最普通不过的母亲。

赵一曼给幼小的儿子写了两份催人泪下,内容不尽相同的遗书,给她的孩子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言: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亲爱的我的可怜的孩子:……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1936年8月2日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从二份遗书中,看不到死亡前的恐惧,以及丝毫的畏缩。从那刚劲清秀的字迹,谁能想象得出,仅在几天前,赵一曼曾承受日寇***的***,挺住电刑惨绝人寰的摧残,用血肉之躯铸起抗日的长城!谁又能想象得出,赵一曼当时以怎样的刚毅,忍受剧痛执笔留书。一向钢强的革命战士,在告别这个世界之际,才将那压抑许久,满腔慈爱跃染纸上。在***人理想信念、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革命精神毫不动摇的同时,赵一曼并未褪去作为一名女性及一位母亲的柔情,但她将它们糅合进了民族大义中,糅合进了女性解放的征程中。在富有母性和人性的遗书中,赵一曼用她升华的母性,表现出她对儿子的深情,充满伟大的母性和光辉的人性。感动了千万中国人!也洋溢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和豪情。

头一句就对未尽母爱之责,深表遗憾。哪一位母亲不希望尽扶育之责,哪一位母亲不希望母子团圆,哪一位母亲不希望亲眼目睹子女长大成人。然而,为了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华夏大地,为了千百万母子团圆,却忍将自己母子分离!一句“亲爱的我可怜的孩子“,叫得那样令人心碎!为了抗日主义,离别之际,多么想见孩子最后一面,多么想多写些,将多年母子情深倾述,然而这一切终为不可能了。对于这一切,赵一曼没有丝毫的后悔,用自己的坚毅鼓励孩子继续父母未完成的事业,用自己的牺牲留给孩子最后一次身教,用血肉铸造历史的丰碑!

写完了遗书,这个母亲又消失了,赵一曼又成了原来的赵一曼。这位宁折不弯的***员,竟然也是一位满腹柔肠的母亲,一个象所有女人一样普通的中国女人!赵一曼临终前的遗书。是写给她的再也没有见到过母亲的儿子的,也是写给这个民族的。她让这个民族突然发现自己的英雄竟是一个如此柔弱的女子,一个本应受到保护的、儿子尚未成年的年轻母亲。这时赵一曼的死就有了另一重意义:日本人折磨和枪杀的不再是一个抗联战士和女***员,而首先就是一个女子和母亲!一个至死也不能忘记育儿之责的母亲。

赵一曼临终前这两份充满了舐犊之情、报国之意的遗书。字字千钧的绝笔的遗书,刚劲清秀的字迹,显露了对自己抉择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悔,浸透着中国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甘愿献出一切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气概,表达了一个坚贞不屈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寄予的无限希望,也是赵一曼革命精神的最高升华。

(二). 赵一曼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活动,逐步成长为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赵一曼革命精神的支柱

历史上的曹操是奸雄吗

戊戌六君子被斩顺序

戊戌变法是发生在清末的一次重要的,对中国近代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至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软禁光绪,康梁逃亡,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历时103天,因此也被称为“百日维新”。

死于变的谭嗣同、杨深秀、林旭等六人青史留名,史称“戊戌六君子”。

这个称谓始于,当时他侥幸逃脱日本,急于将事情公诸于世。 朝中具体情况只能听信传闻,感慨追思英勇就义的同袍,挥毫泼墨写下了《戊戌记》。为增加宣传效果, 难免有所溢美。后人则因袭其说,统称谭嗣同等人为“戊戌六君子”了。

按孔夫子的说法,君子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谭嗣同等六人合这个标准吗?他们是不是君子大家来评定好了。

一说起“戊戌六君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谭嗣同,据《清实录》记载,在慈禧的眼中,六人的排序是这样的: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

康广仁是个替死!

之所以将康广仁排在首位,并不是因为康广仁是首犯,而是因为他是康有为的胞弟。

之初(八月初六),清廷要抓的是康有为、康广仁兄弟二人,三天后才陆续抓的谭嗣同等人。在此之前,为避免与守旧派矛盾激化,康有为被光绪皇帝打发到了上海督办官报局,中途受英军舰保护去了,最终躲过一劫。没有抓到康有为,罪魁祸首跑了,只好拿康广仁顶缸了,何况康广仁本来就是变法派的。

康广仁生性懦弱,做过最出格的事情也就是在澳门办过《知新报》,曾经写过一些鼓吹变法维新的 。据回忆,康广仁学过西医,当年进京是为了给他治病。

来到时,正是变法派与守旧派势同水火之时。康广仁“力言新旧水火,大权在后(慈禧),决无成功,何必冒祸”苦口婆心的劝兄长离开是非之地。

康广仁被抓后关在刑部,每日以泪洗面,不停的用头撞墙,抱屈喊冤,苍天啊、大地啊,哥哥的事,怎么要兄弟来承担?狱卒过来提牢,他吓得号啕大哭,刘光第见状哭笑不得,温言安慰他,这只是提审,不是杀头。

康广仁怕死,监斩官索性成全,之一个血溅菜市口的人就是他了。

老而弥坚杨深秀

排在第二的是山西大儒杨深秀,与谭嗣同、等人新晋不同,维新运动兴起之时,杨深秀已经是宦海沉浮二十多载,年近半百的老人。

子曰“五十知天命”,混迹,到了杨深秀这把年龄早已经是圆滑世故,少开口、多磕头的老油条了。

哪知道杨深秀却是老而弥坚,清末的另类。当光绪被囚、慈禧重出的时候,朝堂之上万马齐喑,惟有杨深秀上疏请慈禧撤帘归政。

他的儿子看到他的奏章,苦劝不要作死触了慈禧霉头,无奈杨深秀只是不听,到后来老头怒了,“厉声叱之退”。

看到杨的奏章,慈禧的反应可想而知。加上杨深秀一贯主张变法,在任御史时数次替康梁维新派代笔上疏,早已经是守旧派的众矢之的。

坊间传言,杨深秀曾经提议以三千枪围颐和园,欲效仿讨武曌。传言无法证实,但上疏请慈禧归政却是白纸黑字的事情。这一番,杨深秀是将慈禧彻底得罪到了家,将他列为第二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狱中,杨深秀表现的坚贞不屈,对生死看得更是淡定,作诗一首明志:

久拼生死一毛轻,罪臣偏由积毁成。

自晓龙逢非俊物,何尝虎会敢徒行?

岂有胸中气,下士空思身后名。

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杨深秀虽然旧学精湛,却与康梁维新派人物交往甚密,反对向列强妥协,积极探索救民之道。居京官二十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恶衣菲食敝车羸马,官至御史,节操不改。

杨深秀正直清廉,在清末实属凤毛麟角,他是死于戊戌变法的第四个维新派。

蜀中奇才杨锐

六人中,更具争议的当属杨锐了。

41岁的杨锐(1857~1898)是四川绵竹人,他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按现代人的理解,杨锐其实就是张之洞在的耳目——驻京办主任。在任职期间,与张之洞书信往来不断,将朝中大事小情悉数知会坐师,张之洞有儿子在京,但许多事情都是托付杨锐,可见对其倚重之情。

杨锐自幼博临览群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历算医术无不精通。1874年,杨锐到成都参加院试,时任学政的张之洞读了他的卷子后惊叹不已,称其为蜀中奇才,将其收为。

1885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杨锐成了得力助手,步入仕途。在此期间,杨锐结识了康有为,二人私交甚笃。

1895年,康、梁在成立强学会,杨锐积极协助,成为维新派的骨干。与谭嗣同、林旭、刘光第等人过激不同,杨锐谨言慎行,深得光绪的信任。

当慈禧在颐和园***雌威,光绪预感不妙时,下了一道密旨(即后世人说的衣带诏)给杨锐,而不是给其他人,可见杨锐在光绪心目中的地位。

杨锐建议光绪不要固执己见,主张变法循序渐进,不必一次性裁撤太多的守旧派,以免引来反弹,增加变度。这些中肯稳健的建议,却被后人认为是圆滑狡诈。

临刑前,杨锐大义凛然表示,我几人为国为民,所犯何罪?质问监斩官刚毅为何不审而诛,提出“愿明心迹”,向慈禧申诉。

杨锐入狱后,张之洞认为是无辜受累,之一时间即 各方大员、京中大佬展开营救,愿以全家百口保杨锐。可惜的是,几人八月初九入狱,未经审讯定罪,十三日就被杀了,前后不到五天时间。

张之洞此举不过是亡羊补牢,试想就连光绪皇帝都失去了自由,可知慈禧决心之大,张之洞又如何能保得了杨锐?

另据记载,杨锐等人被杀的消息传出,当时海外身在邮轮的康有为闻讯,面朝大海手抚栏杆大恸:“杨兄死,我确要孑然一身了!”

为变法抛头颅、洒热血,却被后世人讥为投机,杨锐泉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想?

英年早逝的林旭

林旭(1874~1898)是福建侯官(福州)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其叔父抚养长大。

林旭从小聪颖异常胸怀大志,有神童之称。

就在林旭在乡刻苦读书的时候,同乡沈葆桢(晚清重臣、林则徐女婿、曾任福建船政大臣)第四子沈瑜庆回乡扫墓,偶然拜访好友杨用霖,意外看到了他学生林旭的“作业”。一阅之下拍案叫绝、赞赏不已。

得知林旭尚未娶妻,恰好“沈家有女初长成”,于是托杨为媒,招林旭为乘龙快婿。

知道林旭家境贫寒,沈瑜庆(沈于江南水师学堂任职)就将他带回完婚。1893年,林旭回乡应试,名列之一得中秀才;同年恩科乡试,又中举人之一名,得了解元,名冠全省。

第二年,林旭进京参加会试,哪知名落孙山,次年再考仍然榜上无名,连续两年落第不免心灰意冷,最后只得捐了个七品的内阁补中书。

林旭本来只想做个小闲官消磨时日,哪知这一年清王朝战败,准备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林旭对清软弱无能割地赔款的行径愤怒异常,作诗曰:

宗三百春,即今将相示无人。

言战言守言,三十六策它则无。

这个时候,康有为在倡言维新,林旭慕名前往拜访,一见之下相谈甚欢,于是拜康为师,逐渐成长为维新派骨干。

1898年,锐意的光绪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保证变法的实施,下诏重臣荐贤,于是林旭、谭嗣同、杨锐、刘光第等四人成为四品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

“章京”是满语,即办文书的人员。清代军机处于军机大臣之外,另设章京若干员,更低只有七品。杨锐等四人为四品章京,应该是章京中品衔更高的了,再高品职的,光绪也无权任命。

军机处权力虽大,办公室却小的可怜,只是在乾清宫外几间很浅的北房和南房。南房是章京的办公地,办公桌又分为满章京与汉章京。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四人到了军机处,却连一张办公桌也没有。汉章京说他们只办旧案,不办新政;满章京则声称自己是满文档,不让几个人瞎搀合。最后,还是军机大臣出面协调,这才在屋子中间给四人安排了一张桌子。

即便是这样的办公条件,年轻气盛的林旭积极建言献策,“参政十日、朝士侧目”。

被捕入狱后,林旭泰然自若“时时作微笑”;临刑前视死如归,神色不变。

因为他是沈葆桢的孙女婿,因此特别优待,允许他穿官服受刑。林旭是第三个被杀的,死时年仅24岁。

之一完人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虽然名列第五,却是第二个被的。所以如此,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事变发生后,在康梁的奔走呼号下,英国、日本等列强开始 事态发展,迫于外交压力,与康有为来往密切,事变后被抓入狱的张荫桓不得不被另案处理。未经审讯、定罪,就急着杀六人,也是担心迟则生变的缘故。

由于没有公开审讯,谭嗣同的许多事迹无法公开,罪责不免被弱化,慈禧太后虽然恨之入骨,也只好将他排在第五位了。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浏阳人,出生在宣南烂缦胡同。谭嗣同从小习武,十岁拜大侠王五为师学习剑法,其一生“好任侠、善剑术”正是受大刀王五的影响。

谭嗣同的谭继洵是进士出身,官至湖北巡抚。谭饱读读书却鄙视科举。老谭没办法,就花钱给儿子捐了个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在暂住时,读书著述,其著作《仁学》就是这时完成的。

清日战争后,经过对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谭嗣同积极倡导新政,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的主张。

1895年,谭嗣同回到浏阳和同人一起在办《湘报》宣传变法。他的生怕他惹祸,一个月写了三封信促他回家,谭嗣同却不顾劝阻,依然我行我素。

发生后,谭嗣同本来有机会逃亡的,他却决定留下来舍身取义,对友人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而成,今日中国未有因变法而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据狱卒刘一鸣事后回忆,谭嗣同在狱态自若,终日在牢房中闲行散步,时而拾起地上的煤屑在墙上写写划划。刘不识草字,更不懂诗,问谭在做什么?谭笑着说,在作诗。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狱中绝笔》: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临刑之际,正气凛然奋力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谭嗣同死的壮烈异常,誉其为“戊戌变法之一完人”,诚哉斯言。

坦然受死刘光第

死于变法的最后一人是刘光第(1859~1898),刘是四川自贡富顺人。在六君子中,刘光第名气稍弱,后人对其评价也并不是很高,甚至认为他根本就不是维新派。

这种说不起推敲,刘光第是维新派人士,与谭嗣同等人不同的是,他在变法维新的认识上存在差异而已。

刘光第于1882年进士及第,官授刑部主事(六品)。

刘光第到的时候,正是大清王朝危机重重的时刻。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变法维新的救亡图存运动。他们通过办报纸、建立等手段来联络同人,朝野上下逐渐形成一股维新。

刘光第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僚士大夫,其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感,使其无法置身事外。当时,所以人认为只有变法维新,才有希望。刘光第也认为“天时人事,行至穷尽处,必当变通而尽利”。不过他并不公开宣称自己的主张,而是谨慎的私下议论。

刘光第上既不激进,也不保守,自认为属于中间派,并无新旧之见。他一生做过两件更大胆,最为人称道的事情:

其一,清日甲午战争还在进行中,他就上了《甲午条陈》的奏章。文中虽然没有提到变法,却有请光绪乾纲独断等主张。他敢写,却没有人敢替他代奏。虽然奏章最后没有送到光绪手中,但却先于康梁的公车上书半年流传于朝野。此举,称得上是维新运动的先声。

其二,1898年9月11日,湖南守旧派上书请杀康有为、,当时军机处章京惟有刘光第与谭嗣同二人值班,谭嗣同表示“以百口保康、梁之忠”并表示愿意同坐,刘光第当即也署名,大义凛然道:“臣光第亦请先坐罪!”刘光第此举令谭嗣同刮目相看,刘光第则笑称:“仆不让君独为君子。”

9月28日,六人提牢由西门出,其他人尚自懵懂,刘光第却是熟知刑部制度的,西门是押赴刑场的通道,忍不住厉声大骂“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何昏愦尔!”

临刑前,刘光第“倔强自若”,“神色淡定如平日”,头断后,尸身不倒,观者惊惧不已。

以上就是与戊戌六君子被斩顺序相关内容,是关于戊戌六君子的分享。看完康有为和人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讲三国是不可能不讲曹操的,所谓三国就是魏蜀吴嘛,而魏的开国皇帝实际上是曹操。当然曹操在位的时候没有称帝,是他死了以后他儿子曹丕才称帝,追认他为魏武帝,但可以肯定曹操是魏的实际上的开创者。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客气的说法叫奸雄,不客气的说法叫奸贼,但是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

但是当我们弄清楚曹操的历史形象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历史形象它也不是那么好弄清楚的。比方说,民间都说曹操奸,很多人不喜欢曹操。苏东坡就讲到,在北宋的时候,民间有很多讲史的,就是说书的,说三国,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了,大家拍手称快。那么说明至少在北宋的时候,曹操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那么曹操为什么不讨人喜欢呢?他又干了些什么不讨人喜欢的事呢?那么也无非是三条:

一个是曹操这个人为人奸诈。但是这个不能算数,因为兵不厌诈嘛,打仗的人总是要诈它一诈的,不过你说敌人你就说他是奸诈狡猾,说自己就叫足智多谋,实际上一回事,兵不厌诈。

第二件事情呢说他篡汉。这个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这个王朝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姓刘呢,为什么就不能姓曹呢?说这个姓曹的代替姓刘的就是奸,这个说不过去。

那么最为民间所不满意的是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以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这个人就太坏了,所以老百姓讨厌曹操。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事情是事实,还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那岂不是一桩冤案吗;如果是冤案的话,我们岂不是就该给曹操***吗。那么这个事情史书上的记载是矛盾的,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因为董卓要迫害他,曹操从京城里逃出来,路过了他一个老朋友家,这个老朋友的名字叫吕伯奢,曹操到吕伯奢家里的时候吕伯奢本人不在,于是就发生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惨案。

这个故事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说的是吕伯奢不在,吕伯奢的儿子和吕伯奢家里的那些客人看见曹操带着钱财很多,起了歹心,要抢劫曹操,而且拉走了他的马,这个时候曹操起来拔出剑来把这些人杀了。这个叫做正当防卫。这个故事记载在什么史书里面?在《魏书》里,《魏书》是他们魏国人写的史书,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为曹操是他们的太祖啊,那他们可能要给曹操打一个圆场,这个也很难讲。

那么第二个记载是说,曹操住在吕伯奢家里面听见吕伯奢的孩子在那弄锅碗瓢盆,有声音,曹操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缉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图己”,把吕伯奢一家杀了。这个叫做误杀。

第三个版本,差不太多,也是说曹操怀疑吕伯奢的家里人要害自己,然后把他们一家都杀了。杀了以后,曹操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们现在来看第三种情况,就算我们相信曹操是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也说了那句话,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是曹操怀疑这些人要害自己,当然这个疑心太重了一点,太过分了,然后把他一家人杀了。杀了以后发现是误杀,然后凄怆曰,“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杀错了人,然后,唉,他也是很难过的,算了算了,宁肯我辜负别人,不可以别人辜负我啊。我们体察一下这个语境,曹操说这个话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解,所以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做了一个辩护。而到了《三国演义》里面他变成了理直气壮,而且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前面加了天下两个字,这个就大不一样了。曹操当时说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虽然我错了,我错杀了人家我对不起人家,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这里面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里面,而到了《三国演义》变成理直气壮说我对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对不起我,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

所以曹操的奸险歹毒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疑问的。但是即便如此,《三国演义》的毛批还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什么呢,他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他说即便是这样,这也是曹操比一般人不一样的、超过我们的地方!他说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换了别人一定说,宁肯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不可以我对不起天下人的。他说换了别人都会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实际上他们干的就是曹操的勾当,只有曹操一个人坦率地说出了这个话。那么也就是毛批认为,曹操虽然奸诈,但是奸诈里面也有坦诚,他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所以他说这是曹操超过其他人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伪君子实在是太多了。

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我们就来看看曹曹性格当中矛盾的地方。

先说曹操的奸诈,最能体现曹操这个人奸诈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第一次战役就是曹袁官渡之战,第二战役是曹孙赤壁之战,第三大战役是孙刘彝陵之战。曹操就是在官渡之战以后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地艰苦,非常地艰巨。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我们知道打仗拼什么?除了拼勇敢、拼武器、拼实力以外,很重要的是拼粮饷,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曹操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跣足而出迎接许攸是什么原因,什么意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叫做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干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我们知道曹操后来地位很高了以后,汉献帝给了曹操一个特殊待遇,叫做带剑鞋履上殿,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你可以佩着剑去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见皇帝的。能不能穿袜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点一定要光脚。所以光脚可能是表示尊重。

这个曹操光着脚冲出去以后怎么样呢?抚掌而笑,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哎呀呀呀,子远你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说曹公,你的情况怎么样啊,“军粮尚有几何”,还有多少军粮啊?曹操说呵呵呵,这个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曹操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

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说是袁公让我们来干什么什么事的,冲到袁营。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所以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他不能不撒谎啊,他甚至养成撒谎的习惯了。

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因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她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曹操的妾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曹昂,生下来以后曹昂的母亲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交给丁夫人来抚养,丁夫人把这个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情感非常地深。而曹操之所以打败这一仗,是因为他当时得意忘形,他跟张绣的战争没有怎么打张绣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曹操不但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编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一个美女,曹操这个人是很好色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编一些美女,于是把张绣的婶婶收编了。张绣的面子上就下不来,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张绣后来就反叛他,对他进行突然袭击。这次战争中曹昂也死了,曹操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也死了,丁夫人就不愿意了,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你还我儿子,你把我儿子弄哪儿去了!而且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地泡烂妞,害得我儿子死掉的,不依不饶。曹操一烦,滚,回你老家去。走就走嘛,我回娘家去,不跟你过了,真回娘家了。

过了半年,大概几个月以后,曹操后悔了,然后自己驾着车子,就到丁夫人的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来。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曹操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操那阎王脾气,他也这么做,也去接丁夫人。丁夫人在家干什么,织布,曹操来了以后她也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搭理,曹操很没意思,讪讪地走过去:织布呢?……别织了,跟我回家吧。……曹操就走过去,用手摸着丁夫人的背:唉,别使小性子了,宝贝,跟我回家好不好?我们坐车子回家好不好?要知道这个动作是很重要的,这个“抚其背”是男人对女性的一种爱的动作。丁夫人继续“咔嚓”“咔嚓”。曹操就很没意思啦:你不回啊?不回那我可是走了啊。“咔嚓”“咔嚓”。曹操就走走走,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了一次头:别闹了,跟我回家,好不好?“咔嚓”“咔嚓”。唉,看来我们夫妻缘分已尽,算了。然后找到老丈人:岳父大人,是我对不起你女儿,但是她也不肯跟我回去,这样吧,她还年轻,别让她守着,你把她嫁了,让她改嫁。

你想想以曹操那种铁石心肠、阎王脾气,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说明他是很重情的。当然,最后丁夫人的父亲也没敢把丁夫人嫁出去,丁夫人没有改嫁,最后也没有改嫁。估计老丈人也不敢嫁,丁夫人也不肯嫁,也没人敢娶,你说谁敢娶阎王的前妻?不是找不自在吗。这个事情曹操一直耿耿于怀,曹操临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好事干过,坏事也干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不在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到了地下、到了九泉,子休——子休就是曹昂的字,曹昂字子休,就是指曹昂了——说子休如果哭着闹着跟我要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想曹操这一生犯多少错误,他居然认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个,就是把她的妻子气走了!说明曹操是一个多情的人,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是曹操的温情。

但是你要认为曹操多么温柔,那就错了。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就不认识人。比方说我前面说的那个许攸,许攸来投奔曹操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所以许攸也很得意,许攸经常跟曹操说,哎,阿瞒,他不叫他什么曹公啊、什么明公啊、或者什么丞相这些,他叫他小名。曹操有两个小名,一个叫吉利,一个叫阿瞒,叫他小名:阿瞒啊,要是没有我许某人,你可是没有今天啊!曹操只好赔着笑脸说,啊是是是,许先生说得对,没有你的帮忙我确实是没有今天。但是许攸不停地说,这个就很讨厌了,对不对,这好比说你送了我这件衣服,我穿上很漂亮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每穿这件衣服你就要站出来对着大家说,哎大家伙看看啊,他这件衣服是我送给他的,我要不送给他这件衣服他可是没衣服穿啊。我能高兴吗?那何况是曹操呢?有一次曹操打下邺城,许攸又在那儿对大家说,大家看,如果没有我的话,他们曹家人就进不了这个门了。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杀了,把许攸杀了,这就是曹操的狠毒。

曹操杀了于他有恩的许攸,却放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比方说有一个人叫做魏种,原来是曹操的手下。曹操有一段时候我们知道他是不顺的,处于逆境,处于困境的,那个时候很多手下的人都背叛曹操,曹操非常自信地说让他们走吧,我的人不会走完的,比方说魏种,他就不会背叛我。结果呢,这个魏种也背叛了,魏种也跑掉了。曹操气坏了,曹操说好你个魏种啊,你也背叛我,你有本事跑到天涯海角,北边有本事你跑匈奴去,南边有本事你跑到越南去,你只要跑不了那么远我就要把你抓回来,绝饶不了你。

后来在后面的战斗中,魏种被俘虏了,所有的人都给魏种捏一把汗,说曹操肯定要杀他。曹操怎么样?曹操想了一下,算了吧,魏种是个人才,放了,该做什么官还做什么官。这是曹操的宽容啊。

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曹操和袁绍作战的时候,袁绍找了一个文人,叫做陈琳,起草一篇檄文。什么叫檄文呢,就是声讨书,因为古代作战他讲究师出有名,就是你要打谁谁谁你总要有个名目,有了名目以后你这个军队才叫做正义之师,袁绍就请陈琳写一篇檄文。陈琳是个笔杆子,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痛骂曹操。从哪骂起呢,从曹操的祖宗骂起,这实在说起来是在中国文化当中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父母亲,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祖宗八代,动不动就是怎么你祖宗八代,这是不好的一个传统,陈琳也是这样。那么后来袁绍打败了,陈琳做了俘虏,下面人把陈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说:陈琳啊,两军交战,都要发表这样的声讨书,这个很正常,不过呢,你骂骂我就算了嘛,你骂我父母干什么,我父母又没得罪你,不好吧!陈琳说,对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说,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个人才,还做你的笔杆子吧。陈琳以后就成了曹操的笔杆子,所以曹操是很宽容的。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当时有一位名士,叫做边让,边让是个大学问家,也是大文学家,文章著作写得非常好的,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这个人出身不好,曹操的祖父是个太监,这个东汉朝代是叫太监给搞坏的,所以那些读书人、那些文化人、那些士大夫最看不起的、最痛恨的就是太监。那么曹操的父亲是太监的养子,曹操就等于是太监养子的儿子,他们看不起,边让也看不起他,很说了一些侮辱曹操的话。所以后来曹操过去把那个地方打下来以后,毫不留情地就把边让杀了,和边让一案的还同时有好几个文化人,有的就跑掉,跑掉以后又逃不掉,然后又回来自首。其中有一个叫桓邵的向曹操自首,跪下来求,磕头,痛哭流涕,求饶,曹操怎么说呢?哼哼,呵呵呵呵,哭了,怕了,下跪了,求饶了,下跪就不杀吗?求饶就不杀吗?拖出去,杀了。这件事情影响极坏,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叛乱,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文化人?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以前得罪过你的人?

其中有一个叫陈宫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离开了曹操,投奔了吕布。《三国演义》里面说,陈宫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不是,史实是曹操杀了边让、桓邵这些人陈宫看不下去,离开曹操,死心塌地地帮助吕布打曹操。后来吕布战败以后,陈宫做了俘虏,曹操还不想杀他,曹操跟陈宫说只要你投降,既往不咎。因为曹操这个时候他也觉得以前的做法不对了,他也觉得宰相肚里要撑船,将军额上跑马,应该有一些大将风度了,所以他也不杀陈宫。陈宫坚决不投降,曹操没办法,只好杀他,临杀他之前曹操问了这样的话,陈宫的字叫公台,他说公台啊公台,你要是死了,你的母亲可怎么办啊?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他人的父母,我的母亲怎么样,就靠曹公你看着办。曹操说好,公台啊公台,你死了以后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陈宫说,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人不伤害人家的子女,我的老婆孩子如何,也请曹公你看着办。啊,曹操说好吧,那我送你上路。然后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送陈宫上刑场去死,然后把陈宫的家人接到自己家里来,对待陈宫的家人比陈宫和他翻脸之前还好。

所以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但是我对苏东坡先生一贯尊敬,对于他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曹操的大气。我就不说豪言壮语,我就不谈政治功劳,我就不谈国家大事,我就要谈这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咋地?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么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叫什么?“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

曹操如此奸诈,有没有真实的一面?有。公元220年,征战了一生的曹操一病不起。这时他已六十六岁,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他也算活够了岁数。曹操是个豁达的人,对于生死一类的事看得很开,对自己的功过得失似乎也无所萦怀。他留下了一份写得断断续续的《遗令》(载《全三国文》卷三《魏武帝》),算是最后的一个交代。然而,这个天才的杰出的政治家,却出人意外地不谈政治。对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也只说了一句话:我在军中执法,总的来说是对的(吾在军中执法是也)。至于发的小脾气,犯的大错误,不值得效法。余下的篇幅,就是一些琐事的安排。比如婢妾和艺伎们平时都很勤劳辛苦,我死了以后让她们住铜雀台,不要亏待她们(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余下的熏香分掉,不要用来祭祀,免得浪费。各房的女人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学着编丝带草鞋卖,等等,等等,颇有些絮絮叨叨、婆婆妈妈。

这就很让后世的一些人看不起。陆机是晋人,说得还算委婉。他在《吊魏武帝文》里文绉绉地说:“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命之微详”。苏东坡就不那么客气了。他说不管什么人,只有“临难不惧,谈笑就死”,才称得上是英雄。像曹操这样,临死之前,哭哭啼啼,“留连妾妇,分香卖屡”,算什么事呢?因此他撇了撇嘴说:“平生奸伪,死见真性”(《孔北海赞》)。意思也很明显:别看曹操平时人模狗样的,装得一副英雄豪杰气派,地地道道的一个奸雄,事到临头,还是露了马脚。

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文学家,但对他老先生这番高论,却实在不敢苟同。曹操是病死的,不是拉到刑场上去砍头,你要他如何“临难不惧”?曹操并没有呼天抢地哭哭闹闹地不肯去死,又怎么不英雄?老话说:“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曹操虽非就义,但死得还算从容。能絮絮叨叨地安排这些后事,就是从容的表现。不错,和许多英雄人物临死前的慷慨陈词、豪言壮语相比,曹操这份《遗令》一点也不英雄,完全上不了台面,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但我以为这正是真实的曹操。他本来就是一个人,不是神。他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也不想做)什么超凡脱俗的“圣人”。而且,以他的身份地位,居然敢于把“凡夫俗子”的一面公开暴露出来,并不遮遮掩掩,装腔作势,正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和英雄本色:我就是个俗人,你们又能怎么着?我就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又能怎么样?因此我以为,曹操这份《遗令》,实在比那些充满了政治口号、写满了官腔套话的“遗嘱”,要真实得多,也可爱得多。反倒是了不起的苏东坡,多少露出了点庸人的尾巴。

当然苏东坡说得也对:“平生奸伪,死见真性”。只不过我们和苏先生对那“真性”的理解不同,评价也不同。在我看来,那就是“人性”。曹操不是机器或政治符号。他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如果说,平时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他不得不把内心世界遮蔽起来(即所谓“平生奸伪”),那么,临死之前,就没什么顾忌了(即所谓“死见真性”)。“鸟之将死也,其鸣也哀;人之将死也,其言也善”。曹操临终前的“善言”,流露出的是他对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感情。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这就有了三种评价,也有了三个形象: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种评价最准确?

这就要弄清楚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并不容易。鲁迅先生说,读《三国演义》,看三国戏,“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靠得住的,当然还是史书。但先生又说:“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曹魏,恰恰就是年代很短的,所以曹操“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成见一代一代传下去,就积重难返。具体到曹操,事情更麻烦。因为影响极大的两本书——《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对曹某人都不那么友好。《三国演义》就不说了,那是把曹操看做“国贼”的。《资治通鉴》在编撰过程中,也删掉了不少对曹操有利的史料。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意见”。宋人大约多半是不喜欢曹操的。苏东坡《志林》说,当时市井说书,听众“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是北宋。南宋就几乎公认曹操是“贼”。此后元明清,曹操背的基本上是骂名。说好话的也有,不多。到十八世纪中,乾隆一锤定音,曹操被定为“篡逆”,再也翻不过身来。

其实早在晋代,对曹操的评价就开始出现分歧。王沈《魏书》和司马彪《续汉书》是比较肯定曹操的,甚至曲笔回护;孙盛《异同杂语》和吴人《曹瞒传》就不太客气,对曹操的酷虐奸诈多有披露。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更是首创“篡逆”之说。由此而至南北朝和隋唐,史家都是褒贬不一,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一书有很详尽的描述。可见对于曹操,不但“时代意见”不同,“历史意见”就很分歧。再加上每个人的“个人意见”,曹操的“真面目”就更难弄清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挨骂。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曹操遭人骂,自然有他的原因。什么原因呢?也很多。但说得最多的,是“奸”。比方说,篡汉,在古人看来就是奸。狡诈,在古人看来也是奸。不过,最让一般民众痛恨的,还是曹操说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这个人就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