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名责实读音_循名责实怎么读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12 0
  1. _塞的读音_塞的读音是什么
  2. 关于寻找的四字成语
  3. 脚踏实地的近义词成语
  4. 谁能给关于的诸葛亮的资料?(六百字左右。。)
  5. 韩非子的观点是什么
  6.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挞责的读音是:tàzé。

挞责的拼音是:tàzé。注音是:ㄊㄚ_ㄗㄜ_。结构是:挞(左右结构)责(上下结构)。

挞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循名责实读音_循名责实怎么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攻击指责。

二、引证解释

⒈攻击指责。引何其芳《画梦录·岩》:“许多无辜的挞责创伤了他的心。”

三、网络解释

挞责tàzé挞责(挞责)攻击指责。何其芳《画梦录·岩》:“许多无辜的挞责创伤了他的心。”

关于挞责的成语

守土有责反躬自责引咎自责循名责实征名责实责备求全

关于挞责的词语

大张挞伐循名责实聊以塞责西邻责言敷衍塞责责先利后引咎自责大加挞伐守土有责责备求全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挞责的详细信息

_塞的读音_塞的读音是什么

好看而真实的历史***——读《张居正传》

金庸

我读连载***,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中国古典传统体裁的连载***,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先睹为快,熊召政先生的近作《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这部篇幅巨大的历史***,是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历史***《张居正》简体字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内地同时出版,香港出版时改为《张居正传》)。由于我和这家出版社的历史关系,我有了一点小小的“特权”,当《张居正》还没有在市上出售之时,我已经可以先拿到手,津津有味地开始阅读了。我享受任何“特权”有一个原则,那是:“这项特权绝不可妨碍、侵犯到任何别人的利益。”先读《张居正》,并不会使得这部书在市面上脱销,不会使得任何一位读者暂买不到,因而剥夺了他先睹为快的乐趣。如果任何特权违反了这个原则,我就绝不使用,因为那是张居正所坚决反对,毕生努力对付的“豪强作风”“恶霸行为”,我自己也是十分鄙视的。几年前,有位朋友在报上的小专栏中表扬我一件小事:我们二人去参观香港的书籍展览会,排队入场的人数很多,我们排了很久还是轮不到。我就说不排了,过一两天人少了些时再来。那位朋友问我为什么不使用“特权”,因为我是参展的出版社的主人,有“特权”可以不必排队,我说如果我不排队而先进去,就使得有一位读者不公平地被挤在外面,妨碍到别人的特权是不能用的。这是件非常小的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也不能算是什么好事,但我觉得,这种“公正”“反特权”观念,应当用在社会的任何方面。张居正“施政”实际上就是“居其正”三字。

历史***不是历史,是***。历史***首先应当是***,而其内容大体上不脱离历史。既然是***,就应当有生动而紧张的故事情节,有丰富的人物,既有性格,又有内心生活,有他个性中情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有他的困难,他的坚强与软弱,他的迫不得已。

所谓大体上不脱离历史,不但物质生活不能违反历史规限,精神上与观念上也不能违反。历史***虽说可以三虚七实,但这三虚也不能虚得过分。法国大仲马写《三个火***》,时代是法国路易十三、路易十四的朝代,武士可以用火枪,但不能用新式***,中国的历史***,张居正不能用打火机来点香烟,家里不能开空调,他虽注重法治、公道、反对大地主逃税,但不能有马克思主义。

熊先生是英山人,和张居正是湖北同乡。这部历史***中对明万历年间的官制、社会生活等考证得很详细,我阅读时自愧不如,又很佩服,我相信他做了很多调查研究的工作。和他会面时,我曾向熊先生讨教关于李自成杀戮起义同伴的史实,以作为我修改《碧血剑》的根据。我自己对明史是有兴趣的,在我那篇《袁崇焕评传》中,我对张居正有很高的评价,我这样写:“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粲然可观,在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那时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中国的时候无不钦慕向往……”我引述万历十五年时中国的重大成就,其中很大部分是张居正的功劳。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万历十五年》,选择万历十五年来代表中国制度上落后于欧洲,说主因是中国不以数字来管理国家。其实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还不过五年,张居正的善政还没有遭到败坏,以万历十五年的中国来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远远地走在前面。至少,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大城市远比伦敦、巴黎要更加卫生、干净和先进。

当时的主要缺点不是不用数字来管理国家,而是明朝中央集权、君***威至上的中国政治(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绝对专制),张居正重视“制度”“法治”“公平”,即使在封建统治下,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国这样的大国。他注重“循名责实”,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大致上便是“实事求是”。《张居正》虽是***,但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

历史***有“古为今用”的作用,但不能以“古为今用”作为目标而写***,那有可能会牵强附会,勉强影射的作用。在文学上,“主题先行”的作风从来是不会成功的。要写主题,就清楚明了,直截了当地写一篇政治论文。

我欣赏《张居正》,因为作者选择张居正这样一个“实事求是”不顾个人成败,决心为了国家,反对特权,打击豪强,坚持制度与法治的人物,来抒写他的真实遭遇和感情,并不勉强将他推入现实的框子里,影射现实,反映现实。只能用现实人物来反映现实,古人就是古人,真实地抒写古人,就是很好的历史***。

原载于《明报月刊》二〇〇三年第八期

关于寻找的四字成语

_塞的读音是:chǎnsāi。

_塞的拼音是:chǎnsāi。结构是:_(左右结构)塞(上下结构)。注音是:ㄔㄢˇㄙㄞ。

_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犹废塞。

二、引证解释

⒈犹废塞。引《新唐书·崔_甫传》:“永泰后,稍稍平定,而元载用事,非贿谢不与官,_塞公路,纲纪大坏。”宋司马光《上皇帝疏》:“总_大柄,勿以***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_小取大,_塞弊_,一新大政。”

三、网络解释

_塞词语解释《新唐书·崔_甫传》:“永泰后,稍稍平定,而元载用事,非贿谢不与官,_塞公路,纲纪大坏。”宋司马光《上皇帝疏》:“总_大柄,勿以***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舍小取大,_塞弊幸,一新大政。”

关于_塞的成语

_恶锄奸_旧谋新屯_否塞堵塞漏卮朝穿暮塞塞翁之马下塞上聋屯蹶否塞波罗塞戏茅塞顿开

关于_塞的词语

塞翁之马塞井焚舍下塞上聋_草除根漫山塞野塞狗洞波罗塞戏茅塞顿开_旧谋新_恶锄奸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塞的详细信息

脚踏实地的近义词成语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暗中作乐:暗中:背后,偷偷地。暗地里寻找快乐。

别开生路:别:另外。另外寻找出一条谋生之路。

吹灰找缝:吹掉灰尘,寻找细小的缝隙。形容挖空心思,寻找可乘之隙。

吹毛求瘢: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瑕: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取瑕:瑕:玉上的疵点,缺点,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索瘢: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索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索垢: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洗垢: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导以取保:劝诱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

倒裳索领: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稻粱谋: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

吊古寻幽: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东冲西撞:指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东搜西罗: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东寻西觅:指到处寻找。

各奔前程: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鹡鸰在原: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急待救援。

借词卸责:借词:找借口;卸:推卸。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窥觎非望:窥觎:伺机行动;非望:非分的希望。寻找实机实现非分的希望。旧时多指谋求帝位。

扪隙发罅:扪:摸;隙、罅:裂缝。指寻找可乘之机以钻营。

梦中相寻:在睡梦中也去寻找。形容对亲友的殷切思念。

觅缝钻头:缝:空隙;觅:寻找。比喻到处寻找门路,投机钻营。

觅迹寻踪: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觅衣求食:寻找吃的和穿的。指谋生。

摸索门径:探索途径,寻找解决的办法。

批毛求疵:犹言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披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披毛求瑕: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同“披毛求疵”。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寝寐求贤:寝寐:躺在床上睡觉;贤:有才华的人。睡觉做梦都想着寻找有才华的人。比喻思贤若渴,求才心切。

求名责实: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声求气应: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顺藤摸瓜:摸:寻找。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搜奇索古:搜:搜集;奇:奇异;索:搜寻。搜集奇异的,寻找三教的。

搜扬侧陋:搜:搜寻;扬:荐举,选拔;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荐举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

搜扬仄陋:搜:搜寻;扬:荐举,选拔;仄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荐举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

溯流穷源: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踏破铁鞋无觅处: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探本穷源: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讨是寻非:挑剔,寻找是非。形容存心找岔子。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洗垢寻痕:垢:污垢;痕:痕迹。洗掉污垢来寻找痕迹。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校名责实: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寻弊索瑕:犹言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寻衅闹事:衅:嫌隙,争端。寻找嫌隙,制造事端。

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寻争寻闹:寻找借口吵闹。

寻踪觅迹: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循名核实: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循名覈实: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循名课时:循:依照;课: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循名课实: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觅:寻找;孙仲谋:孙权。无处寻找出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了。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认为远的话就远在千里,认为近的话就近在眼前。指对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观认识而转移。也指要寻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谁能给关于的诸葛亮的资料?(六百字左右。。)

安分守己、踏踏实实、不务空名、实事求是、兢兢业业。

一、安分守己

解释: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自: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中性,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

近义词循规蹈矩、偷鸡摸狗、乐天知命、奉公守法、规行矩步、踏踏实实、安常守分、与世无争、安守故常、安安分分、隐世无争、安份守己、脚踏实地

反义词图为不轨、桀骜不羁、惹是生非、目无王法、好高骛远、偷鸡盗狗、胡行乱闹、放纵不拘、吊儿郎当、谋图不轨、胡作胡为、桀骜不驯、妄作胡为、违法乱纪、谋为不轨、图谋不轨、无法无天、大逆不道、四百击、无事生非

二、踏踏实实

拼音[ tā tā shi shí ]

解释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或没有空虚的没有必要的显示。

出自***《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

近义词安分守己、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反义词好高骛远

三、不务空名

解释: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出自:***《〈中国工人〉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务实肯干的人

近义词埋头苦干、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反义词追名逐利、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四、实事求是

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刘德爱好古代文化,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

示例: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

近义词捕风捉影、不折不扣、指天画地、踏踏实实、恰如其分、量力而行、不务空名、量体裁衣、循名责实、脚踏实地

反义词望梅止渴、巧立名目、大吹大擂、故弄玄虚、好高骛远、先入之见、添油加醋、断章取义、弄虚作***、眼高手低、等因奉此、颠倒黑白、颠倒是非、两面三刀、有名无实、自吹自擂、徒有虚名、捕风捉影、过甚其词、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先入为主、华而不实、招摇撞骗、添枝加叶、盗名欺世、自欺欺人、痴心妄想、哗众取宠

五、兢兢业业

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自:于是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厉害,自此都兢兢业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敬小慎微、临深履薄、谨小慎微、埋头苦干、业业兢兢、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废寝忘食、脚踏实地

反义词纸上谈兵、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草草了事、敷衍塞责、醉生梦死、玩世不恭

韩非子的观点是什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徐州]琅邪阳都 [今山东沂南县南]

容貌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官至 丞相 领司隶校尉益州牧 录尚书事 谥曰:忠武侯

家族资料 父亲 诸葛珪

母亲 章氏

配偶 黄氏

兄弟姐妹 诸葛瑾 诸葛均

子女 诸葛瞻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人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刘皇叔三顾茅庐,遂允出山相助。曾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辅佐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更取得荆州为基本。后奉命率军入川,于定军山智激老黄忠,斩杀夏侯渊,败走曹操,夺取汉中。刘备伐吴失败,受遗诏托孤,安居平五路,七纵平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生活在战国末期,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都已经初具规模。韩非的老师是儒学***荀子。韩非口吃,不善于言谈,在游说之风盛行的时代这是制约个人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阻力。韩非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屡次向韩王上书,要求改革,但意见均未被***纳,于是他发奋写作,写出了《孤愤》、《说难》、《五蠹》、《内外储》、《说林》等几十万字的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后来秦王嬴政读到了韩非的文章,非常赞赏,为了得到韩非就发兵攻韩,于是韩王就派韩非出使秦国,这样韩非到了秦国。在秦国韩非不但向秦王讲解自己的学说,还劝秦国攻打赵国保存韩国。这一观点为李斯、姚贾等人陷害韩非提供了口实,使得很敬重韩非的秦王也产生了疑心,于是把韩非投入狱中,不久韩非就在狱中被毒死了。

韩非认为,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已经过时了,统治者要从人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新的治国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当中,法家学说逐渐成熟起来。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三位:商鞅重“法”,主张用法作为富国强兵的工具;申不害重“术”,推崇循名责实,以各种秘密的手段驾驭群臣,达到统治的目的;而慎到重“势”,主张君尊臣卑,上下有别,令行禁止。韩非将这三人的学说融合在一起,又参考了儒、道的主张,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

韩非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法与术相结合。他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难三》),“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定法》)。“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因能授官,也就是说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人官职

二是“循名责实”(《定法》),这是术的要点。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非常注重实物,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来考察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形名之术”。韩非子说君主要驾驭约束好臣子,就一定要考察形和名是否相符,一定要看臣下说的话跟他做的事是否一致。

三是“叁五之道”(《八经》),这是法家考察群臣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分析成功的原因,臣下就会轻慢君主,不严厉追究过失,臣下就会相互勾结。

四是在领导谋略上,要使用“七术”,也就是说七种策略(《内储说·七术》)。这七种策略是:(1)众端参照,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臣下的言行;(2)必罚明威,就是一定要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来树立威信;(3)信赏尽能,在奖励方面一定要守信用,鼓励那些有才能和取得成果的人;(4)一听责下,就是一一听取臣下的意见然后进行评判;(5)疑诏诡使,就是指君主表面上和一些人亲近,让他们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但是不给他们任务,别人感觉这些人是受了秘密指令,所以做坏事的人就会害怕,心里疑心不敢胆大妄为;(6)挟知而问,这是考察下属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就是用已经知道的事情来询问下属,看看下属怎么说,用以对照核查下属的态度,从而举一反三地了解许多隐情;(7)倒言反听,就是本来想说一件事情,但却说一个与本意相反的事情,以获得下属的真实态度。

五是在管理过程中,韩非子强调要防微杜渐,从细节上消除消极因素。《内储说》中提出了要查“六微”。管理中有六种微妙而隐蔽的情况:(1)“权借在下”,要防止权力分散和被架空,核心权是不可以借给别人的,它是领导者的专利。(2)“利异外借”,就是防备内外勾结,组织内的人由于和领导利益不同会借助外力来削弱和反对上级的领导。(3)“托于似类”,这是一种用相关的事情欺骗上级、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个人私欲的手段,必须要加以防范。韩非子讲了一个齐国的故事,齐国的大夫夷射陪齐王喝酒,醉了之后坐在门廊上,守门人请他赏一点剩下的酒,结果被拒绝了。夷射走后,这个守门人就在门廊下泼了一点水。第二天,齐王出门后看到水,愤怒地问:“谁把尿尿到这里。”守门人回答说:“没见谁,可是中大夫夷射昨天喝醉了酒曾在这里站过一会。”齐王就把夷射给杀了。这是典型的小人栽赃陷害的例证,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明查。(4)“利害相反”,就是利和害总是同时出现,有利必有害,有害必有利,所以若国家受害就要看谁从中得到了好处,如果下属受害也要看谁从中得到了好处,通过这种审查利害就会找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到处理事情的关键所在。(5)“参疑内争”,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臣下争权夺利是产生变乱的根源,领导者对此要给予关注和控制。(6)“乱国废置”,敌对国家插手本国重要人员的任免这一点要极力避免,一旦中了圈套,后果不堪设想。

 你读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古文吗?以下是的我为大家整理的“《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 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注释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也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花”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讲,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不平坦遥远的地方,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得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取传闻材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fǔ);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fǔ);安上,字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也作“临川王某记”。这里“某”是古人写文章时惯用的谦称)

  文本疏通

第一段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①,而卒葬之②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⑤。现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⑥,其文漫灭⑦,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⑧。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⑨。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书中注释

 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居住。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②而:连词,并且。卒:终,最后。之:指褒禅山麓。

 ③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④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

 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名:命名,动词。

 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⑧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花(huā)”字,没有“华”字,后来有了“华”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⑩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达到)。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实作者自己也犯了个错,“华山洞”其实应为“华阳洞”,不过现在依旧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第二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①。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③,——谓之后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⑤愈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⑥。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⑦,然视其左右,来而⑧记之者已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⑨。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方是时⑩,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⑾。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既其出⑿,则或咎其欲出者⒀,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⒁。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享受尽那游览的乐趣。

文言现象

 ①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②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③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④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⑤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⑥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⑦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十一:十分之一的简称。⑧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⑨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则:表***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⑩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⑾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⑿既:已经,……以后。其:助词。⒀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⒁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享受尽。夫:这,那,指示代词。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第三段

 于是余有叹焉①。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④。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而人之所罕至焉⑥,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⑦,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⑨,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力来***他,也不能到达。然力足以至焉⑩,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⑿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此余之所得⒀也!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文言现象

 ①于是:对于这种情况。焉:句末语气词。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动词作名词③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④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设的连词,那么。⑤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⑥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⑦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⑧怠:懈怠。⑨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⑾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⑿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⒀得:心得,收获。

 内容分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

 余于①仆碑,又以②悲夫古书之不存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何可胜道也哉⑤!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⑥。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文言现象

 ①于:对于。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悲:感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④后世:后代的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其: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而:因而。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没有任何人。名:动词,说出,说明,指识其本名。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⑤何可胜道:那能说得完。胜:尽。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固定格式,在这里表示原因。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学者:做学问的人。现在说“学者”是指学有专长的人,古今不同。慎取:谨慎地***取。

  内容分析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五段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①,长乐王回深父②,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④。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文言现象

 ①庐陵:现在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②长乐:现在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同。③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④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现在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内容分析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优点

 不是纯客观描绘山水,在刻画奇景同时 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中 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