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陆权国家对吗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7-12 0
  1.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2. 阳历1982年11月2日中午1点左右出生是什么命
  3. 第23课海底世界生字组词
  4. 清军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屡屡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 下五子棋的诀窍是什么?
  6. 瞬息间的网络解释瞬息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7. 辩论资料

天文

[太阳系]

(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

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陆权国家对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9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和冥王星(pluto)。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飞船也都对它们进行了探测,但未曾着陆。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星,距离(AU),半径(地球),质量(地球),轨道倾角(度),轨道偏心率,倾斜度,密度(g/cm3)

太 阳,0 ,109 ,332,800 ,--- ,--- ,--- ,1.410

水 星 ,0.39 ,0.38 ,0.05 ,7 ,0.2056 ,0.1° ,5.43

金 星 ,0.72 ,0.95 ,0.89 ,3.394 ,0.0068 ,177.4° ,5.25

地 球 ,1.0 ,1.00 ,1.00, 0.000 ,0.0167 ,23.45° ,5.52

火 星 ,1.5, 0.53, 0.11 ,1.850 ,0.0934, 25.19° ,3.95

木 星 ,5.2 ,11.0 ,318 ,1.308 ,0.0483 ,3.12° ,1.33

土 星 ,9.5, 9.5 ,95 ,2.488 ,0.0560 ,26.73° ,0.69

天王星 ,19.2, 4.0 ,17 ,0.774 ,0.0461 ,***.86° ,1.29

海王星 ,30.1 ,3.9 ,17 ,1.774 ,0.00*** ,29.56° ,1.64

冥王星 ,39.5 ,0.18 ,0.002 ,17.15 ,0.2482 ,119.6° ,2.03

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半径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颗行星。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58.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致一半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另一半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系的极微小部分,它只是***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系中心约8.5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宇宙航天]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

人类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畅游一番了。1903年人类在地球上开设了第一家月亮公园。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个雪茄状、带翼的车,然后车身剧烈摇晃,最后登上一个月亮模型。

同一年,莱特兄弟在空中哒哒作响地飞行了59秒,同时一位名为康斯坦丁·焦乌科夫斯基、自学成才的俄罗斯人发表了题为《利用反作用仪器进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内演算,一枚导弹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须以1.8万英里的时速飞行。他还建议建造一枚液体驱动的多级火箭。

50年代,有一个公认的基本思想是,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冯·布劳恩向美国人描述了洲际导弹、潜艇导弹、太空镜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设想建立一个经常载人的、并能发射核导弹的宇宙空间站。他说:“如果考虑到空间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飞行,那么人们就能认识到,这种核战争技术会使卫星制造者在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国人用他说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并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国约翰·肯尼迪竞选的口号是“新边疆”。他解释说:“我们又一次生活在一个充满发现的时代。宇宙空间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新边疆。”对肯尼迪来说,苏联人首先进入宇宙空间是“多年来美国经历的最惨痛的失败”。唯一的出路是以攻为守。1958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并于同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1962年约翰·格伦成为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位美国人。

许多科学家本来就对危险的载人太空飞行表示怀疑,他们更愿意用飞行器来探测太阳系。

而美国人当时实现了突破:三名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绕月球飞行。在这种背景下,***在1969年1月实现的两艘载人飞船的首次对接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的80年代,苏联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轨道站使其航天活动达到高峰,都让美国人感到眼热。“和平”号被誉为“人造天宫”,1986年2月20日发射上天,是迄今人类在近地空间能够长期运行的唯一载人空间轨道站。它与其相对接的“量子1号”、“量子2号”、“晶体”舱、“光谱”舱、“自然”舱等舱室形成一个重达140吨、工作容积400立方米的庞大空间轨道联合体。在这一“太空小工厂”相继考察的俄罗斯和外国宇航员有106名,进行的科考项目多达2.2万个,重点项目600个。

在“和平”号进行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是延长人在太空的逗留时间。延长人在空间的逗留时间是人类飞出自己的摇篮地球、迈向火星等天体最为关键的一步,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克服失重、宇宙辐射及人在太空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等。俄宇航员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单次连续飞行438天的纪录,这不能不被视为20世纪航天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轨道站上进行了诸如培养鹌鹑、蝾螈和种植小麦等大量的生命科学实验。

如果将和平号空间站看作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了。国际空间站工程耗资600多亿美元,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它从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开始实施既是当年美苏竞争的产物,又是当前美俄合作的结果,从侧面折射出历史的一段进程。

国际空间站***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的准备阶段,现已完成。这期间,美俄主要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8次对接与共同飞行,训练了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阶段从1998年11月开始:俄罗斯使用“质子-K”火箭把空间站主舱——功能货物舱送入了轨道。它还担负着一些军事实验任务,因此该舱只允许美国宇航员使用。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完成,将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那时空间站已初具规模,可供3名宇航员长期居住;第三阶段则是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美、俄等15国联手建造国际空间站,预示着一个各国共同探索和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几十年来载人航天活动的成果还远未满足他们对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一直都心怀征服太空的欲望和和平利用太空***的决心。1998年11月,人类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77岁的老格伦带着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这似乎在告诉人类:照此下去,征服太空不是梦。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从十六世纪中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此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1473-1543)。

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

伽利略和助手们在一起。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

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1642-1727)。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656-1742)。

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1730-1817)。

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1738-1822)。

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1889-1953)。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

射电天文学的奠基人、从事无线电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央斯基。

天文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10-1995)。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香港天文台也经常发播台风警报,是个例外。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可分为几个层次:(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2)***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太阳是***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系之外、与我们***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还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来确定。人类已进入空间时代,天文学为各类空间探测的成功进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学也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作着自己的贡献。天文学家也将密切关注灾难性天文***——如彗星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相撞,及时作出预防,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九大行星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星星和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星星和物体统称为天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也应该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一方面,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不少人往往分不清天文和气象有什么区别,电话打到天文台来问天气情况是常有的事。也许天文和气象都是研究"天上"的东西而使人产生混淆,而香港天文台经常发播台风警报更使人误认为天文台就是研究天气情况。其实,天文学研究的"天"和气象学研究的"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天文学上的"天"是指宇宙空间,气象学上的"天"是地球大气层。天文学家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气象学家则研究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所以,预报日食、月食的发生和流星雨的出现是天文学家的事,而预报台风、高温、寒潮则是气象学家的职责。记着这一点,天文和气象就不难区别开来了。

我们可以把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分类为几个层次:

(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其中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其中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

(2)***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太阳是***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系之外、与我们***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内容。

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测定各类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建立天球参考系等。利用天体测量方法取得的观测资料,不仅可以用于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研究,而且具有应用价值,比如用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目前,天体测量的手段已从早期单一的可见光波段,发展到射电、红外等其他电磁波段,精度也不断提高,并且从地面扩展到空间,这就是空间天体测量。

天体力学主要研究天体的相互作用、运动和形状,其中运动应包括天体的自转。早期的研究对象是太阳系天体,目前已扩展到恒星、星团和星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使研究工作从运动学发展到动力学。因此,实际上可以说牛顿是天体力学的创始人。今天,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等天象,和天体力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天体物理是天文学中最年轻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各类天体的形态、结构、分布、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性质以及它们的演化规律。十八世纪赫歇尔开创恒星天文学可谓天体物理学的孕育时期。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天体物理成为天文学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并促使天文观测和研究不断作出新发现和新成果。就其研究内容来说,有太阳物理、太阳系物理、恒星物理、***系天文、星系天文、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及宇宙学等;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又可分为实测天体物理和理论天体物理。

天文学发展简史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候,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就自然会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找出它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历法,用于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

从十六世纪中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这之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嗣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和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在中国有浑仪、简仪等,但观测工作只能靠人的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很快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观测、研究天象的新时代。在此后的近400年中,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并且越做越大,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目前世界上最大光学望远镜的口径已达到10米。

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直径为100米,最大固定式射电望远镜直径达300米。

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二十世纪中,偏振观测、干涉测量、斑点干涉、CCD探测器以及多光纤等技术在天文观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毫无疑问,天文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与后端探测设备的发展和改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星星、太阳、月亮,那么天文学和我们地球上人类的生活、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目前天文学学科研究的许多内容,在短时间内与我们人类似乎关系不大。比如,***系在如何运动这类基本问题的研究显然同我们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天文学家的工作在不少方面又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

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时间,而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须由天文方法来确定,这就是时间和历法的问题。如果没有全世界统一的标准时间系统,没有完善的历法,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将无法有序进行,一切都会处在混乱状态之中。

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发射各种人造地球卫星、月球探测器或行星探测器,除了技术保证外,这些飞行器要按预定目标发射并取得成功,离不开它们运动轨道的计算和严格的时间表安排,而这些恰恰正是天文学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在几十亿年时间内哺育了地球上万物的成长,其中包括人类。太阳一旦发生剧烈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无线电通讯、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等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天文学家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对太阳活动的监测、预报工作。不仅如此,地球上发生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比如地震、厄尔尼诺现象等,天文学家也在为之努力工作,并为防灾、减灾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殊天象的出现,比如日食、月食、

第一次***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我和大女儿相爱相杀已经很久了。

自她懂事起,我们就开始了各种斗智斗勇,生活苦甜参半。

大约从她进入青春期,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我们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冷暖交替。

时而阳光灿烂美好如花你侬我侬,时而阴风萧萧冷面如霜你酷我酷。

我们好的时候,两个人谈笑风生勾肩搭背,我爱她如心肝宝贝,她宠我如手足姐妹。

我叫她宝贝儿,她叫我老妈,我捏她脸蛋,她捏我鼻子,我抱抱她,她亲亲我。

我给她扎小辫儿,她抓住我就要给我挤鼻子上的黑头,疼得我嗷嗷乱叫,她就像哄小宝宝一样,乖啦,别动哦,哦好啦,哦好啦。

多像一个温柔如水的妈妈啊!疼归疼,心里还是暖暖的很受用呢。

她从小就会宠我了,记得她第一次单独和朋友出去玩,回来就送我一支珠子串成的玫瑰花,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学校组织秋游,公园里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她自己舍不得买什么,倒是舍得买一枚戒指送给我。

每个和我有关的节日,她都会给我送上惊喜,有时是用心画的祝福卡片,有时是费心做的手工制品,有时是精心挑选的小物件。

她送给我的每一件礼物,我都好好保存,她小小年纪心里就想着我这个妈妈,这份感恩之心是无价之宝,我要一直珍藏起来。

因为有大姐的榜样,老二和老三都有样学样,每个节日都争先恐后送我礼物。

学校里发了什么好吃的点心,都要留一点装裤兜里,放学一见到我就掏给我吃。

女儿长大了知道爱美了,我给她修指甲,她就给我画纹身和涂指甲油,她温润细腻柔软的小手抓着我的大手,好温暖啊!

她眼神如注低头抿嘴的认真样,真好看啊!时光啊,如果能停止,我愿永远停留在这温馨一刻。

平时大大咧咧的女孩,也有心细如发的时候,观察到我例***来了,她会亲自下厨煲一碗热腾腾的红糖姜枣汤给我喝,还不忘嘱咐烫的老妈你慢点喝。

末了又凑过来问好喝吗,我说好喝,顺势亲亲她的脸颊,她便一脸满足,屁颠屁颠地去做作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思想也成熟了不少,会从精神上关心我和支持我。

见我心情郁闷难受,她会搂着我的肩膀和我说,老妈难受哭出来就好了,你想哭就哭吧,我陪着你!

会和妹妹弟弟说,老妈心情不好很难受,你们不要去吵她了,她需要安静一下。

她年纪虽小,但很有主见。我给她买书,她看完,会推荐她觉得好的书给我看。

见我写文章有进步,状态也越来越好,她会对我说老妈你要不停地学习,这样你文章才会越写越棒,你才会越来越有魅力。

有时候我觉得她不是我的女儿,是我的朋友,一个可以吐露心声,可以信任依靠的好朋友。

爱,就像水一样在我们身上自然流淌,潮水般的爱流经我们,也滋润我们。

我们不好的时候,拍桌子瞪眼睛,摔东西怒吼吼,恨不得把对方给灭了。

她说我是更年期提前暴躁妇女,我说她是青春期当前少女。

她骂我是阴险狠毒的恶魔头,我骂她是天真无知的疯颠婆。

我们俩针锋对麦芒,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不想让着谁。

最后,我提议要不来打一架,谁先认怂算谁输,她坚决同意。

在我还没来得及说开始的时候,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手抓起沙发上的靠枕攻我不备,边攻击边得意地大笑。

我哪能吃这么大一个暗亏,左闪右躲突围而出,也操起一个靠枕转守为攻。

我俩的比试正式开始,你打到我的肚子,我打到你的腿,你削我的头发,我削你的鼻子。

你来我往中,从开始的怒气冲冲狠下毒手,变成了后来的笑声连连嘻戏打闹。

这时,被我们俩杀气唬得愣在一旁的老二和老三,眼见画风突变,也回过神来,一人拖一个靠枕加入混战。

却不是帮我,全都是助战大姐,可见老大的人缘了得,我的人缘堪忧啊。

我打算以守为攻,再趁机逐个击破。老大给老二和老三使了几个眼色,他们仨突然分散开来。

我意识到他们是想***取合围之法包***的后路,使我四面受敌,首尾无法相顾。

我转身想找一面墙来作后盾,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老二动作快,后路已经被她堵住了。

而且她眼波流转,丝毫也未看出会放过我这个老妈***的迹象。

前路和右路被老大封锁,她虎视眈眈,一脸坏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狠和得意,她这是势在必得啊。

左路有老三把持,他倒是笑得可爱,还不停叫嚣,来呀来呀,看我的无敌旋风枕。

一个枕头下来,打到自己的腿不说,还绊倒了自己。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大敌当前,我却忍不住捧腹大笑,而他们却伺机而动,枕头如雨点般落在我的身上。我只有挨打的份,毫无还手之力。

这场战斗,我以一敌三,腹背受敌,毫无胜算,在几番苦战,一番挣扎之后,寡不敌众,我败下阵来。

我也终于明白了,天下武功不是唯快不破,而是唯多不破。

一场混战下来,我们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全都倒在沙发上成了葛优瘫。

他们仨个把我挤在中间,嘲讽我刚才挨揍的熊样,说得兴起,一个个大大咧咧手舞足蹈地学我的样子

我翔装恼怒,去挠他们的胳肢窝,一个个又嘻嘻哈哈没心没肺地笑作一团。

笑罢,他们又齐心合力地反击,六只小手伸向我,我奋力反抗,顿时又乱作一团。

虽然被嘲笑的是我,被攻击的是我,被欺负的是我,可是,我为什么心里还像吃了蜜一样甜呢?

也许是因为我带着觉知吧,我知道恨和爱一样重要,爱恨本是一体两面,爱需要流动,恨也同样需要流动。

恨是爱的养料,每一次恨的顺利流出,预示着下一次到来的爱的升华。

不要阻止恨流经我们的身体,不要聚集恨,而是让它自然流动,让恨畅快流出,更浓烈更纯粹的爱才会到来。

我和女儿就是这样爱恨交加相爱相杀,我们在爱和恨的海洋里不停地穿梭畅游,慢慢体会时光流转的颠波和美好!

阳历1982年11月2日中午1点左右出生是什么命

第一次***战争的失败,迫使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同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是客观上敌人在武器上占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主观上,清***的***无能是主要原因。同时,经济落后削弱了赢得战争的经济基础,导致了中国的最终失败。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政治方面

随着***的输入,统治集团中的大多数人越来越依赖这种药物来消磨他们奢侈的寄生生活。他们不仅接受国内外香烟经销商的贿赂,还依靠走私这种毒品,从中获取利益。一些走私船,公然打着两广总督或广东海关监管的旗号,大模大样地从伶仃洋驶入广州。清廷的贵族大臣接受广东和沿海官员的巨额贿赂。就连皇帝也收藏了大量西方珍宝,成为这种贸易关系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在禁烟与反烟,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他们总是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们从未有过坚定的政策。从皇帝到将军、总督、巡抚,都没有办法打和守,也没有实用的作战方法。战争受挫,他们立即媾和;如果我们不能讲和,我们会再战。当和平和投降比战争更有利于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时,他们就屈辱地投降了。

当时中国掌管战争领导权的是以道光帝为首的一群腐朽的封建统治者。他们完全沉浸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中,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他们也不知道***走私与英国***密切相关的问题,他们缺乏英国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它的适当准备。清朝是封建专制帝国,皇帝掌握了全部军政大权,和平的决策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决策者远在北京,战争发生在千里之外。各地的情况不能及时传到北京,诏书也不能及时传到前线。朝廷的决定往往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面前的将领没有被赋予乘势而上的权利,只好顺从。再加上前线将领为了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谎报战果,使得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战争期间,英国***对侵华远征军的指示原则明确,要求具体,并允许前方指挥员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即使后来战事多次变化,指挥官几经易手,但英国的战略要求基本不变。但是,清朝的情况完全不同。清朝对待战争的态度,前后多次变化。这与清朝对自身实力的盲目自信和对英国侵略意图的无知有直接关系:战前和战争初期,以守为攻,以待休整。不要在海洋中与敌人交战,要设法引诱他们上岸并歼灭他们;广州二战后,我们试图通过让步和媾和来避免与英军对抗。当英军第二次入侵北方时,清廷决定以武力与英军作战。浙东反攻失败后,清廷失去了用军事手段打败英军、解决中英争端的信心,带来了屈服和妥协。由此可见,清朝对敌情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准确的估计,所以战事不定,战略方针多变,时而增兵时而撤军,让前方将领无所适从。

经济方面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与小农经济并存,严重束缚和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上的劣势是不能有力支持战争,主要原因是官商不能充分认识***的危害。***战争前,清***中的许多大地主、大贵族、大***商相互勾结,他们是***贩子、烟民、行贿者。他们组成了一个***进口受益集团。他们向皇帝提议禁止***,主张允许合法进口***。应允许外商按药材缴纳***税,大陆应种烟,听民。民间吸烟,不管不顾。他还夸口说,重新提倡叫卖,轻买粮食,符合国王之道。抽***的地主贵族多为忠良后裔,其人温文儒雅。或者有钱有礼,他们不仅对别人残忍有害,而且傲慢无理。但是,如果他们过度饮酒,他们会***。因此,朝廷应该仁慈地宽大处理***吸食者。

大众

首先,在战争中,清***脱离了民众。***没有动员和利用人民。面对外国侵略者的强敌,一般民众并不支持清***对英作战,这也是清***失败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讲,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应该得到人民的支持。尤其是从三元里的反英***开始,持续了三天,已经很明显地显示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可惜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人民是乌合之众,甚至战时各路精兵仍然视人民为敌人,到处胡说汉奸,汉奸泛滥,保卫人民胜过土匪,把人民关在家里不出门,完全与人民对立,更不用说依靠和动员人民共同杀敌了。这也导致了清***对英战争的直接失败。

其次,当时的民众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民族意识。由于意识形态的禁锢,中国人民没有团结起来,人数和地缘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在对英战争中非常不利。例如,在广州战争中,当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长江向北驶往吴勇时,数万当地居民聚集在长江两岸,平静地观看清军与英军的战争,仿佛在观看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在战斗。当陆毅率领复仇号灭火轮进攻红山河时,象山县周围的人们袖手旁观。这个责任主要归于清***,因为它是一个***无能,失职的***。这样的***不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中国形成真正的现代民族意识。事实上,清***更害怕觉醒的民众。

军事方面

清军指挥官的文化和军事素质决定了他们不能适应新的现代战争。当时清军各级指挥官中虽有一些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但他们并没有正确的战术和进步的军事思想。他们的战略思维还停留在闭关锁国的封建时代,战术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所以前线指挥混乱,军纪松懈,人心惶惶,畏敌如虎。

不能了解敌人,误判敌人:

清朝是一个衰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傲慢自大,闭关锁国,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引进先进的思想、科学和文化。所以清朝虽然和西欧国家有近200年的贸易往来,但是对西方列强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林则徐是早期注重了解世界形势的人物之一。而林则徐对英国***军队大规模侵华完全不知情,沿海其他省份的战备情况更差。比如英国人到了浙江定海,他们的兵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全没用。清军驻扎在天津和大沽湖的总兵力不到1000人

清朝建立200年来,八旗和绿营都腐朽了。再加上清朝历史久远,会被抛弃的士兵都没有上过战场,缺乏实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根本不会打仗。而且,军事系统非常落后。平时星星分散在各个营地,忙于繁重的杂务,很少训练;直到战争爆发,士兵才临时从各个阵营抽调,拼凑成一支军队。所以兵和兵没有互相学习,兵和兵也不认识。营、兵分散,难以形成有机的战斗集团。部队一旦上了战场,就打不起来,往往会临阵脱逃。另外,各级都要摒弃指挥不周,不懂战术,摆好位置。他们只知道如何保卫炮兵基地,却不传播远势。剩下的炮火不能有机配合,互相协调。每个要塞只在一线设防,没有二线阵地。所以,一个突破就导致全线崩溃。清军在战争中无所作为,错失良机。没有消灭敌人,反而被英军打败了。

武器装备差,战略思想落后:

***战争时期,英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发达,武器精良,火力优势明显。用军事史学家的语言来说,当时的英军早已从弓箭、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全面进入火器时代,战斗中的点杀已经被面杀取代。战斗中更重要的是火力和火力与人的组织形式,个人的勇敢退出了决定性的地位。当时中国军队主要使用弓箭、大刀和长矛,包括一些火柴枪。然而,要慢慢抓住目标,必须点燃火柴绳。通常,当火药被触发时,目标已经移动或者对手已经将其击落。中国的枪铸技术全面落后。不仅制造技术差,使用的主要原料铁的质量也远不如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由于铁的质量差,铸造的火炮非常粗糙,威力也小,几千磅的火炮往往不如英国的小炮。中国手工铸炮,铸件上全是蜜蜂的眼睛,炮膛没有数学刻度,装药量少了打不出来,装多了会自爆。即使有几门装备瞄准镜的西式大炮,士兵也缺乏科学训练和战场配合。

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战略战术的运用。入侵的英军把人和武器结合成一台精密的机器,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战争理念:战前的侦察和测绘,细致到每一条河道的深度;舰炮与步兵之间,配合射击时间与攻击距离的精确定量关系;在混乱的中国士兵面前,英军士兵排成一排排半圆形攻击队,前队射击,后队重装,交替前进,不给自己留下火力和自保的间歇。英国人民的战争思想正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在这些方面,当时的清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第一次***战争中的战败,正应了那句老话:陈腐的封建主义敌不过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的农业文明战胜不了先进的工业文明。

第23课海底世界生字组词

阳历1982年11月2日是阴历1982年9月17日:[***禄厚学业饱满之人] 此命推来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可有财源如水源。

上文释义:您年轻时做事一般般,没什么大成就,就是有时赚到不少钱也容易亏掉,但生活过得丰衣足食,到晚年才事业有成。 这是你一生的命。

1982 年出生属顾家之狗是大海水命。为人一生好行善事,有贵人提拔,百事顺意。早年平常,中晚年事业兴旺之命。女人操持能干,贤

惠之命。

九月出生的属狗人:一生荣华富贵,但财源不丰富。此月生的狗人,性格十分刚毅果断,智慧和才华胜过一般人,有理想和大志,能得

贵人扶持,为官的能有排山倒海的势力。但是属狗人的性格过于刚硬,会出现工作上的大失误。生于此月的属狗人,一生清正廉洁,不以钱

财为重,虽然职位很高,其生活却十分简朴,家中也无多少储蓄,有时甚至会入不敷出。

十七,命带吉格,只要善加利用自身聪明才智,必获成功,有权有势,钱财不缺。

中午 11 — 1 时出生的属狗人:一生将大起大落,起时名扬天下,落时痛不欲生。此时出生的是属狗人,聪明正直,有胆略勇气,不畏

艰难险阻,意志极为坚强,祖业根基较深,父母帮助很大。在外有贵人扶助,一生事业极易成功,也很容易没落失败。属狗人应改掉暴燥脾

气,审时度势,才能保住权势***名。

属狗人的才能与事业

属狗的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是一个忠诚坦率的人,提醒一下,属狗的人最不能理解的是属鸡人的性格,冲突最大,最不信任的是

属龙的人,他们与属马,蛇,猴,猪以及另一个属狗人虽有争执,但那是无关紧要的小摩擦,不至于影响根本的关系的。

事业:你不会冀求“出奇致富”或“一步登天”,总是埋头苦干、按部就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安全感和稳定的收入,是你选择职业时

首先考虑到的条件。你在商界上可望成功,一旦下定决心,就志在必得。你能胜任多种工作,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个体老板,律师,法官,

医生,或运输业的管理者,不过,还是以公务员,电脑操作元之类较大耐性与毅力的工作适宜。

才能:有实际的人生观、做事脚踏实地、意志力强、不容易收影响、处处谨慎、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坚持原则、重视纪律、有家庭观念、

对人谦逊、有独树一格的幽默感。

属狗人的财运

虽然你在财运上不能说是财运亨通,但由于你的勤勉和努力,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财。另外在生意上有往来的朋友,要小心谨慎,最好

不要急进,以守为攻。因为你的忠实会使你忘却防备。要知道生意场上无亲朋。属狗人了解金钱的价值,从不浪费金钱。绝少因为一时兴起

而跑去购物,花光身上的钱。不喜欢乱消费的你,有优良的美德——存钱,而且还将这种省吃检用的精神,发扬到极至。

属狗男士的婚姻与爱情

属狗的男人家庭观念很重,别人千万不能触犯由属狗人组成的家庭,当然,如果想尝尝被***攻击的滋味的话,不妨试试。同属狗人组

成的家庭比较稳固。善解人意,与人亲近是狗的天性。这点在属狗男人身上表现得较充分,他们有较多的爱心,特别是对子女尤其倾注大量

的爱心。他们对配偶也比较开朗。十分奇怪的是,十分固执的天性在婚后属狗男人身上会渐渐淡化,他们会理解配偶的性格的弱点,浓浓的

家庭亲情成为他们乐而忘忧的主要因素,但是口角虽然难免,他们不能容忍过于浮躁,追求荣华的生活方式。性格内向在婚姻中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使配偶难于完全了解丈夫内心情感,从而给未来的冲突埋下隐患,另一方面表现为不自作主张,尊重对方。

属狗男士与不同属相结合的婚姻状况

* 与属鼠女士结合 --- 比较理想,鼠的性格是比较温顺的,会使狗觉得爱情和婚姻充满温情。

* 与属牛女士结合 --- 相处不太幸福,这要求妻子能安分守己,多多担当家务琐事。

* 与属虎女士结合 --- 生活在一起是可以的,偶尔有困惑,生活也比较平淡,缺乏浪漫色彩。

* 与属兔女士结合 --- 生活是和睦的,相敬如宾,能共同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 与属龙女士结合 --- 相处有阻碍,婚姻有情感危机,现实是狗不会去盲目崇拜别人,并且时常觉得自己还有许多重要事情得做。

* 与属蛇女士结合 --- 难找的佳偶,但蛇不能说太多的话。

* 与属马女士结合 --- 婚姻比较美满,狗和马都乐于奉献,结成的家庭始终是温馨和睦的。

* 与属羊女士结合 --- 很难有幸福的结局,双方不断地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和障碍,感情将走向破裂。

* 与属猴女士结合 --- 生活比较协调,双方都比较现实,且愤世嫉俗,因而双方有认同感。

* 与属鸡女士结合 --- 一般而言,还是早早分手的好,因为性格差异了些,当然如果是一位宽容大度的丈夫,那情形不会一样。

* 与属狗女士结合 --- 相处是比较默契的,但有种缺乏***的感觉。也许日子太宽裕。

* 与属猪女士结合 --- 关系融洽,日子显得宽松自在,因为猪的财运不错,并且慷慨的性格是双方的共有优点。

属狗男士的最佳婚配

九月生男:最宜娶虎年十月或蛇年七月生的女性。

属狗女士的婚姻与爱情

爱情:你具有洁癖的倾向,因而在情感生活上较难和别人呢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当你陷入情网时,很少直截了当的表达,而是以含蓄的

方式,故而恋情看来颇为寂寞。属狗女人的爱情多不是罗曼蒂克式的,比较内向和孤独的个性决定了这一点。偶尔遇上如火如荼的恋情,也

只是片刻,并且容易与恋人各奔东西,千万注意一下自己的这种喜欢孤独的性格,这种性格给追求你的男孩是种藐似冷漠的外观。令倾慕你

的人面对你的时候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尽管你对爱情是真诚的,这类爱情上的烦恼,你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这可不能怪别人,谁不渴望那

种如火如荼的恋情呢?尽管属狗的女人在恋爱有些不利,但他们却是婚姻中的好伴侣,用情专一,忠于对方,选择属狗的女性作终身伴侣,

实在十分明智的,除了属龙和属鸡的人在性格上有冲突外,其他属相与属狗人相配是完全适宜的。

属狗女士与不同属相结合的婚姻状况

* 与鼠男士结合 --- 一种十分有趣的关系,如果您觉得烦躁不安的话,多半是他过多呆在家里,他如果经常外出反而好。

* 与属牛男士结合 --- 有些小困难,狗偶尔有叛逆行为,牛相对保守,双方志趣见解有差异。

* 与属虎男士结合 --- 可以融洽相处,他们有共同理想,可以共同奋斗,但时常忘记互爱。

* 与属兔男士结合 --- 作为恋爱对象不错,兔会欣赏狗的忠诚而共同和平相处。

* 与属龙男士结合 --- 由于狗比较现实,较容易发现龙的真实心情及弱点,这使骄傲的龙不愉快,从而导致两人的不协调。

* 与属蛇男士结合 --- 这种组合有优点,蛇的自立能力较强,妻子会觉得比较踏实。

* 与属马男士结合 --- 可以生活在一起,但妻子注意别太专注理想而忘了对方,要知道丈夫是有较强独立感的人。

* 与属羊男士结合 --- 幸福离你们太远了,但日子仅仅平淡而已,也不是绝对不合,注意改一下你们共同的悲观心态就行了。

* 与属猴男士结合 --- 你们在一起往往感到话不投机,妻子会感到不安。因为丈夫的思想常常是理想主义的。

* 与属鸡男士结合 --- 爱情与婚姻十分不满,因为狗无法忍受鸡而又不忍心伤害鸡。

* 于属狗男士结合 --- 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是因为双方无论在性格和运势上都能互补。

属狗女士的最佳婚配

九月生女士:最宜嫁马年十二月或羊年九月生的男性。

属狗人逢鼠年

其年恰逢财运,正因如此,奇离生祸之事时有发生;婚姻也可能出现危机,阴晴相间,时好时坏;故应小心注意,本年之中福祸参半,吉凶平分,平时应多注意突发事情。

属狗人逢牛年

其年运走失败,经营谋划有小人从中作梗,故岁运不佳时,办事不可急躁,说话多加小心,稍不注意即受非难,幸喜岁末有贵人相助,并多有情缘相合,本年您应少和别人合伙经商,当心受骗,闲时到佛门拜拜菩萨、求财、求福。

属狗人逢虎年

其年偏走七煞之运,举事谋划大多难成。经营有风浪,交友又遇贼。其年只须忠心供职,少出偏激之道,也许平安无事;下半年有小财上门,注意机缘。

属狗人逢兔年

其年运行正宫,大吉大利;虽然本年有盗贼暗算,但吉星高照于大体无。其年应居仁守义,以正道养家供职,切勿逸走偏锋,守恋桃花,而至功亏一篑。本年应多做善事,切忌沾色,平时多留积蓄,以备急用。

属狗人逢龙年

其年运走比肩,争财夺利之事时有发生,事业经营起伏较大,机缘与失意共存,好坏成败全在自身,运势只为中平。本年应小心守本,则可不少得益。从整年看,你的运势还是较好,把握时机可扩大投资创业。

属狗人逢蛇年

其年运得偏印,一官半职之人,则应清廉,少取不义之财;下半年左有紫徽高照,右有龙德保身;年中有词讼官司,但终有吉利,一年洋洋,求财易得,但也易去,少和他人合伙以免受骗。办事稳重,适可而止,定保平安。

属狗人逢马年

其年运走正财,财利大吉,其年应注意身体,防止操劳过度。本年虽是吉祥之年,年终可有白虎小破,有些小损失,或有亲人、友人危难之事烦恼人,所以今年一定要处理好亲人和友人的关系,当人嫉妒你的财运,切忌贷款给亲朋好友,以免好心不得好报。

属狗人逢羊年

其年运势财劫,经营忙碌,获利甚微,口舌常起,独立支撑,身心有损;但福星高悬于岁末,事业得以稳定,故本年虽天德施于困顿,但少有横祸,无伤大体。

属狗人逢猴年

其年运行食神,宽裕自行,食缘不缺,多有小财临门。如欲谋大事,早撞奇站左道,则每每受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否则多方劳累亏损,而致奔波。

属狗人逢鸡年

其年运犯伤官,尽管事业有成,但损失伤体,而致身心受损。本年应顺其自然,立身守本,与财运无缘,平时应多拜菩萨,可保一年平安。

属狗人逢狗年

其年命里刚中偏柔,文思大时,华盖立位,如养家谋生,则宜以守为攻,良机自来,但时有小患来,平时应多加锻炼身体,多结交良月益友,定能处处逢春风。

属狗人逢猪年

其年命正走偏财,故本年不可因循守旧,固本守业,宜到处寻缘,投资创业,天日有喜,太阳高照,只恐过犹不及。必须抓住大好时机,方能大展鸿图。

清军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屡屡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23课海底世界生字组词如下:

1.官guān(器官、五官、做官、一官半职)。

2.汪wāng(汪洋、汪汪、姓汪、一汪水)。

3.险xiǎn(探险、危险、保险、险阻)。

4.参shēn(人参、海参、洋参、党参)。

5.攻gōng(攻势、攻击、攻打、以守为攻)。

6.推tuī(推车、推荐、推广、推辞)。

7.迅xùn(迅速、迅捷、迅疾、鲁迅)。

8.速sù(快速、速度、迅速、速战速决)。

9.退tuì(后退、退步、退化、进退)。

10.铁tiě(钢铁、铁路、铁锹、铁观音)。

资料扩展:

海洋世界就是以海洋文化,海洋动植物为主题而开发的公园。神秘奇特的海洋世界包含诸如海洋馆、白鲸馆、鲨鱼馆、珊瑚礁鱼类馆、海底观光隧道等许多景观。

中国作为海洋大国,但大部分国土在内陆,通过海洋世界,可以让人们很好的了解到海洋的知识,理解海洋的全貌,更加珍惜海洋和保护海洋生物。

南京海底世界(Nanjing Andover Under Water World),又名南京(尧泰汉海)海底世界,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园四方城8号,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于1996年12月对外开放。

南京海底世界主要由大厅、科普教室、亭廊、海岸风情展示区、海豚表演馆、企鹅馆、触摸池、海底隧道、银鱼风暴表演区、海底***等部分组成。南京海底世界分为地上展示区和地下展示区两个部分。

地上展示区主要由6个展示亭和联廊组成,地下展示区有亚克力玻璃拱形隧道,有200余种,10000多尾海洋鱼类,6只帝企鹅,20余只温带企鹅,并有海洋哺乳动物30余只。

2010年,南京海底世界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南京海底世界被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教育局评为环境教育基地。

下五子棋的诀窍是什么?

以下资料献给可爱的你

清王朝在***战争中失败得如此之惨,认真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中英国力对比以及中国战胜英国侵略的可能性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科学昌盛的资本主义强国。它的幅员虽只及中国的三十六分之一,人口仅及中国的十六分之一,但它的殖民地附属国遍及世界各大洲,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时的中国则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没有工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在封建主义桎梏下,长期停滞不前。满汉地主贵族统治着中国,政治***,对外闭关自守,科学文化遭到窒息,国势与英国相比,整整落后了一个历史时代。

与各自的国势相适应,中英双方在军事方面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当时英国共有军队十四万人,连同担任内卫任务的六万国民军在内,总共不过二十万人。这支军队数量虽不大,但有实战经验,尤其富有对外侵略的经验;***战争之前的二百年间,英国有八十五年在进行战争,其中除十年系国内战争外,其余七十五年是在国外为争夺霸权和镇压殖民地人民反抗而进行战争。***战争时的英军已经是一支初具现代规模的多兵种合成的资产阶级军队,陆军中已有步兵、炮兵、工兵的分工。海军拥有五百余艘舰艇,大的军舰有三层甲板,安炮多达一百二十门。但是,所有军舰都尚未装备蒸汽机。这时英国的火炮技术已相当发达,炮身重量从几百、几千直到万余斤不等,炮弹有实心弹、霰弹和爆***,重量从几磅、十几磅到六十余磅不等。不过,火炮也还是滑瞠前装药的。步兵已普遍使用,基本还是滑瞠、前装药的燧发枪(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用击发机的布伦司威克式),有效射程在三百公尺左右。军官和士兵有较高的文化技术知识,经过严格训练,战斗力较强。

清王朝自十七世纪中叶统一中国之后,长期未进行过大的战争,承平日久,军备废弛。这时全国约有八、九十万常备军,其中八旗兵二十余万,绿营兵六十余万,数量远较英国为大,但军制和武器装备都很落后。八旗兵是满族的部落部队,已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绿营兵也是世代相袭的职业兵,平时分散于各营汛,忙于差役,很少训练,战斗力极为有限。清军虽也设有水师,但只在内河或近海活动,主要用于缉捕海盗,最大战船安炮不过十门。清军冷热兵器并用,士兵百分之五十至七十使用刀、矛、斧、戟等冷兵器,只有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装备有鸟枪、抬枪等简陋火器。火炮由各地雇请匠人铸造,质量低劣,规格不一,种类繁杂,全系滑瞠、前装药,使用实心弹,按编制每千人配备十门。总之,无论军队素质与武器质量,清军都大大落后于英军。

不过,***战争并不是英国倾其全力进行的以征服中国为目标的一场全面战争,而仅仅派出了万余侵略军、以迫使清王朝屈服为目的的有限的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是被侵略者,正义完全在中国一边,清王朝抵抗外国侵略,能够激发起官兵的敌忾心,并取得各阶层人民的支持;而英军则出师不义,遭到本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反对。清军在本土作战,可以依托预先设置的国防工事,地形熟悉,补给方便;而英军远离本土,交通阻隔,指挥不便,祁给困难,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因此,英军在武器装备和军队素质方面的优势,可以因上述不利条件的制约而受到抵消和减杀;而清军在武器和军队素质方面的劣势,完全有可能用兵力上的优势以及有利的地理、社会条件而得到弥补。由上看来,清王朝只要能正确地认识和估量敌情,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英国侵略者是完全可以被战胜的。

那末,清王朝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它在主观上犯了哪些错误呢?

不了解敌人 对敌情判断失当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密令大***贩子胡夏米,沿中国的海岸自南到北地作了一次战略性的侦察航行。1834年9月,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曾指使两艘军舰强行闯入虎门,直抵黄埔、广州;1835年7月,胡夏米正式向英国***建议对中国使用武力,他根据侦察结果作出判断,只要一支小小的海军舰队,就足以制服清王朝。他在报告中对舰队的组成、兵力数量、集结海域以及发动战争的季节等都提出了具体建议。1838年7月,英国海军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他仑,遵照英国***的旨意,率领军舰三艘窜到珠江口,再次对中国进行武装侦察。长期以来,英国***还通过商人、传教士等,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广泛的活动,并搜集了大量的军政情报。因此,当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查禁***,特别是在虎门销毁***以后,英国侵略者就把它视为挑起侵略战争、用武力打开中国贸易闸门的良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在当年4月给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写的密信中就说:中国严禁***,“乃是陛下***对过去所受一切损害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一个曾到过中国十六次的商人讲得更为露骨,他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收。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1839年9月1日,英国内阁终于根据***巨商和对华贸易集团的意志,“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向中国进行武装讹诈和侵略。

英国***正是根据多年来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与手段所获取的大量情报,识破了清王朝的纸老虎本质,对中国的军事力量作了比较准确的判断。1839年11月4日,巴麦尊在《致海军部》的公函中十分自负地写道:“陛下***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海军数量很小,其性能与装备极端无用;因此,上面所说的行动(指到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封锁港口、扣留商船等——引者),可以用很小的兵力就执行成功,这兵力远较就其活动的漫长海岸线及其任务规摸初看起来所需要者少得多。”这就是英国***之所以敢于以一支为数不大的陆海军,远涉重洋,对拥有四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可是,中国对英国的情况了解得又如何呢?

清王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入。因此,清廷同西欧各国进行贸易虽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都是外国人到中国来,而很少有中国人到西欧去过,更谈不上对西方列强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林则徐是较早注意了解世情的人物之一。魏源在《圣武记》中记载说:“林则徐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从中了解西方列强的情况。不过,由于时间短,手段少,翻译人才缺乏,他对西方列强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对英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了解也甚为肤浅,因此,所作的判断往往不够准确。

林则徐在严厉禁烟的同时,在军事方面也***取了一些战备措施,但其目的是为了堵截***走私和防止英国军舰和武装商船的武装挑衅。对于英国***1839年10月1日作出的决定和1840年春派遣侵华远征军的行动,林则徐以及整个清王朝既没有获悉这方面的战略情报,也未作过类似的分析、判断。1839年9月,林则徐在分析英国情况后得出结论说:“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别无伎俩,即使私约夷埠一二兵船,如前此律劳卑、马他伦之类,并未奉该国主调遣,擅至粤洋游奕、虚张声势,亦惟严防各口,总不与之接仗,一面断其薪水,使之坐困。”至偏僻港口,该夷大艘断不能行,而三板小船,应须防其阑入。”这就是1839年秋林则徐对英军入侵方式和规模的分析判断。

1840年2月,林则徐听澳门葡萄牙人传说,英国从本国和孟买各派出兵船十二只,不久即可到达时,还武断地斥之为“谎言”,“原不过义律等张大其词,无足深论。即使果有其事,而夷兵涉远而来,粮饷安能持久,我天朝水陆劲旅,以逸待劳,岂能不制其死命”直到1840年4月底,美国代办领事哆喇哪在向林则徐的禀报中提到:“现由英国及本国有新闻纸到来,内云:英国限于本年五月前后不许各国之船来粤贸易。”本来,这些都是重要的战略情报,但仍未引起林则徐的重视和警惕。他在复文中批驳道:“禀内妄称五月前后,英吉利欲行封港,不许各国之船来粤贸易等语,实属胆大妄言,荒谬已极。试思港系天朝之港,岂英吉利所能封?且尔米利坚并非英夷属国,何至一闻该夷不许船来之言,尔即如此着急乎?如果尔等甘听英夷指挥,五月前后不敢贸易,天朝官府正喜得以省事,岂此等谣言所能恫喝耶?”“若竟不知好歹,转代英夷张大其词,恐亦自贻后悔而已。原禀掷还。”态度既傲慢又颟顸。

直到6月中旬,英国舰队已在来华途中,林则徐仍向道光帝奏称: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运载***。好夷借以扬言恫喝,以求得准许其贸易。现在各兵船只在外洋游奕,此东彼西,总无定处。此外别无动静,诚如圣渝,(该夷)实无能为。可见林则徐对英国***出动海陆军大举进犯中国,也完全缺乏了解,这当然会直接影响广东方面战备工作的加强。至于其他沿海省份的战备工作就更差些了,如英军抵达浙江定海时,兵勇都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都不堪用,天津、大沽驻防的清军总共不及千人,这与清朝上下对英国将发动的武装侵略了解甚少有直接关系。

和战方针不定 战略被动多变

英国***作出对华发动战争的决定之后,即着手组织侵华远征军,到1840年初,这支侵略军已基本拼凑完成。海军舰队以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戈登·伯麦为司令,由十六艘军舰、四艘轮船和二十八艘运输船只组成。在十六艘军舰中,三艘来自英国本土,三艘来自南非开普敦军港,五艘来自印度,另五艘已先期在中国海面活动;最大的三艘军舰,各装备七十四门大炮。侵华陆军共四千名,全部来自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这支侵略军由英国驻好望角海军司令懿律少将率领。

由于英国***对中国的情况有较多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英国***对懿律下达的最后训令中,对侵略军到了中国海面之后的侵略步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为:(一)到达中国广东海面之后,立即封锁珠江口,扣留一切中国船只;(二)封锁珠江口后,立即北上,切断台湾和厦门之间的运输,封锁钱塘江、长江和黄河口,占领舟山群岛中最适于作司令站的岛屿,以便长期占领;(三)前往北直隶湾(即渤海湾)递送照会,以武力为后盾,与清***谈判,逼迫其接受英国***提出的种种条件和要求;训令中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预案:“如果中国***拒绝谈判,或者何时谈判决裂,那么,海军司令就应该根据他所指挥的兵力,并按照他认为用这些兵力困扰中国***以何种方式为最有效的办法去进行更加活跃的敌对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派一支兵力进入黄河,直到黄河与运河交叉点,在那儿切断南北诸省的交通,捕捉并掳走船只与货物;或者,他也可以派一支兵力进到扬子江与运河交叉点,那儿有两个大镇,聚有大量的船只与货物,可以掳走;或者,如果他认为兵力足够,他还可以占领厦门城。这些行动,应该给海军司令留有最充分的自行决断的余地,以便他根据他自己的判断,用最有效的办法进行他的敌对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拒绝满足我们或中止谈判,或迫使陛下全权代表中止谈判,那么海军司令的敌对行动就不该停止,也不中断,一直等到中国全权代表签下足称满意的协定,并由皇帝诏准该协定的时候为止”。

从上可见,英***对侵略远征军的训令,原则明确,要求具体,并给前方指挥员在执行过程中保留有根据情况自行决断的充分余地。纵使后来战事曾多变化,统帅几度易人,但英国的上述战略要求基本未曾改变。

可是,清朝方面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清王朝对战争的态度,前后有过多次的变化。这除了英国是发动侵略的一方,握有战争的主动权,而清王朝则是被侵略的一方,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外,也与清朝方面对本身力量的肓目自信,和对英国的侵略意图一无所知有直接关系。

清王朝方面的战略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在战前以及战争初期,清廷根据对英军“船坚炮利”的一般认识和林则徐的妻报,所确定的对付英军人侵的战略方针是:以守为攻,以逸待劳;不在远洋与敌接仗,设法诱敌登岸聚而歼旃。上述思想,见之于道光帝在1840年8月24日——9月3日间给沿海督抚所发的谕旨,其中比较集中的是8月30日给耆英的谕旨,说英夷“倘有桀骜情形,断不准在海洋与之接仗。盖该夷之所长在船炮,至舍舟登陆,则一无所能,正不妨偃旗息鼓,诱之登岸,督率弁兵,奋力痛剿,使聚而歼旃,乃为上策”。一般说,清廷在对英军缺乏深入认识的情况下,***取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防御姿态,还算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不在远洋与之接仗,也注意避开敌“船坚炮利”的长处,这些都是正确的。所不足的是,这时的清朝当局,对英国的陆军力量完全没有认识,对英海军的近陆作战能力也严重估计不足,就是林则徐也不例外。道光帝的上述思想,正是根据林则徐的妻报来的。林则徐在奏报中说:“该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只能取胜外洋,破浪乘风,是其长技,惟不与之在洋接仗,其技即无所施。至口内则运掉不灵,一迂水浅沙胶,万难转动,是以货船进口亦必以重资倩土人导引,而兵船更不待言矣。……且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清廷的上述认识,后来经过与英军多次较量并吃了败仗之后,才逐步改变过来。

(二)从大沽交涉到广州之战,道光帝始则以委屈求全、息事宁人的姿态,避免与英军正面对抗;当英军由于季节已过和兵力不足等原因南返广东之后,道光帝即如释重负,并侥幸自得地说:“好在彼志图贸易,又称诉冤,是我办理得手之机,岂非片言片纸,远胜十万之师耶!”道光帝满以为事情已基本了结,于是下令沿海各省酌量撤兵,并委任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办理与英国的交涉。

琦善到了广州,义律再度提出赔款、开埠、割地等无理要求,并以“开仗”相威胁,这是虚妄自大的道光帝所难以接受的。本来,义律提出的上述要求,并非什么新东西,在《巴麦尊照会》中早已写明了的。但以道光帝为首的昏庸的清廷决策集团,对英国的战略意图既茫然无知,即使象《巴麦尊照会》这样重要的外交文件,也未进行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故当义律在广东再度提出上述要求时,道光帝竟把它视为“新闻”,似乎受到了多大的***,损伤了他虚妄自大的自尊心。于是他态度趋于强硬,下令从湖南、贵州、四川调兵赴粤,准备武力解决。

道光帝处于很大的矛盾之中。他从终兵息战、节省糜费的动机出发,希望与英国的这场***尽快求得和平解决;但英国的要价又太高,使他难以接受。特别是这时道光帝无论是对清军的***无能,抑或是对英军的战斗力,都还缺乏真切的了解。他总以为他手中有几十万军队,对区区英军作战虽无胜利把握,但在陆上总可与之一试。这时,无论英方、清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想使用手中的军队,将各自的“政治”继续发展为“战争”。尤其到了1841年初,当道光帝得知英军攻陷沙角、大角炮台,便一怒之下,决定对英宣战,命令琦善、伊里布克日进兵,并收复定海。

英军攻下虎门,尤其是后来广州的城下之盟,本来可以使道光帝的头脑清醒些、实际些,但由于奕山等编造了一套瞒天过海的谎言,把广州之战的真相全部隐瞒了起来,因而后来英军撤出广州、虎门,道光帝还真以为清军打了胜仗,因而又再次要沿海各省撤兵,他说:“现在广东夷情,经奕山等叠次焚击,业已退出虎门,粤省所调各路官兵,现已陆续撤回归伍。所有各省调防官兵,著该将军督抚等体察情形,如何酌量裁撤,迅速奏闻请旨”。道光帝受了奕山等的蒙骗,延缓了对战局发展真相的认识过程。

(三)从英军第二次北犯到浙东反攻失败,这是清廷决意使用武力与英军进行较量的阶段。当道光帝自我陶醉于所谓“广州胜利”之中时,英国***对义律所取得的进展甚为不满,并决定以璞鼎查取代他。璞鼎查到远东之后,即开始第二次北犯, 8月26日攻下福建厦门,10月攻陷定海、镇海和宁波。英军攻陷厦门的行动,打开了道光帝的眼界,他说:“该夷伎俩,原只恃船坚炮利,习惯风涛,今该夷登陆占据炮台,亦如此凶狠,是防守之术,必应水陆交严,方不致仓猝失事。”又说:“逆夷习于水战,向来议者,皆以彼登陆后,即无能为患。乃今占据厦门,逆焰仍然凶恶,是陆路亦不可不加严备。”这时道光帝已认识到,英军不但海上能打,陆上也能打;但他还没有认识到,清军不仅海上不能打,而且陆上也不能打。因此,他于浙东三城失守后,仍下今从各地调兵遣将,准备在浙东与敌决一雌雄。

在重点准备浙东反攻的同时,道光帝通谕沿海七省添兵筑垒,团练自卫。他并谕令厦门守将,“现在该夷船大帮去后,所留无几,正当乘机整旅,脑加攻剿。”谕今广东守将“趁此北风时今、逆船势分之时,相机奋击,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则浙江剿办。亦可易于藏功。”应该说道光帝上述谕旨,是着眼于全局、具有一定的战略头脑的,可惜,福建、广东的守将都不用命,致使英军毫无后顾之忧地集中兵力于浙江。

在浙东反攻的准备过程中,现在经的幕僚、江苏宿迁举人臧纾青,曾建议对敌***用“散战”之法,即“不区水陆,不合大队,不克期日,水乘风潮,陆匿丛莽;或伺伏道路,见夷即杀,遇船即烧,重悬赏格,随报随给。人自为战,战不择地,务令住舟登岸,诸支出入,步步疑忌惊惶,所在皆风声鹤唳,俟其魂飞气馁,然后蹙以大军,伏舟港口,内外交逼而尽歼之。”这是一个颇有见地、带有一定游击战性质的建议,可惜未能受到当局的足够重视和***纳。奕经最后***用了所谓明攻与暗袭相结合的战法,不切实际地企图一举收复三城,结果全部落空。

道光帝对浙东反攻寄予很大希望,他勉励奕经说:“种种布置,详慎周密,朕心欣悦。谅将军等必能克期进剿,扬我国威,断不令该逆扬帆远遁,朕引领东南,日盼捷音之至也。”可是,浙东反攻***完全落空和失败了,非但如此,就连退守慈溪的清军,也在英军的反攻中遭到严重损失,一气退到了曹娥江以西。

浙东抗战和反攻的失败,使道光帝大失所望,开始认识到清军的不可侍,“既不能冲锋击贼,复不能婴城固守,一见逆夷,辄纷纷溃散”,“可见将懦兵疲,全无斗志,非逆夷凶焰竟不可当,实我兵弁临阵逃脱几成习惯。”。这时,道光帝开始认识到清军不仅海上不能打,就是在陆上也不能战胜英军。

(四)浙东反攻的失败,使道光帝丧失了使用军事手段战胜英军、解决中英***的信心。他对奕经等请求再从各省调兵一事批道:“事已如此,添调何难,前番布置,似乎确有把握,一经动作,受亏退步,又欲俟数千里外续调之兵到齐,再图进剿,无论旷日持久,必能保其成功乎?”他对用兵丧失信心之后,便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英人的“羁縻”之上了。所谓“羁縻”,只不过是屈服、妥协的代名词。1842年3月底,道光帝就任命盛京将军耆英署理杭州将军,同时重新启用前年因在浙东办理夷务而被革职的钦差大臣伊里布。耆英与伊里布成了道光帝办理“羁縻”的班底。6且中旬,英军攻陷吴淞、上海,并有进攻江宁、京津之说。在此情况下,道光帝就密谕耆英与英人议和,准备接受割地、赔款、开埠等条件。英军抵达镇江时,道光帝就下定决心“专意议抚”,并授权耆英“便宜行事”了。

从上可知,由于清方对于敌情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准确的估计,因而和战不定,战略方针多变,时而增兵,时而撤兵,弄得前方将帅无所措手足。清王朝是一个封建专制帝国,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和战决策也操于他一人之手。决策者远在北京,战事则发生在数千里之外,由于当时通信不便,上下隔膜,各地的情况既不能及时上达北京,皇帝的谕旨也不能及时抵达前线,朝廷的决策常常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前方的将帅又未被授予临机处置之权,还不得不遵照执行。再加前线将领为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和谎报战果,就使这种状况更加严重。

清朝定制,封疆将吏有守土之责,不许丢失一城一地。因此,英军一旦攻陷某城某地,有的与城共存亡,有的立遭革职处分。这种状况,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分兵把口、处处设防的消极防御方针。但这一方针既不正确,也办不到。中国有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根本不可能将敌人拒之于海上,一概不使登陆。正确的方针应该是:依托要塞和预设的防御阵地,层层阻击敌人,在给敌以一定的杀伤之后,即有***地后撤,让敌人有限度地深入内河内陆,占领一些城镇和地区,然后发挥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兵力优势,对敌防守相对薄弱之点,组织重点反击,不断消耗敌人。换言之,也就是以我地域广阔的空间来减杀和抵消敌军在装备上的优势,诱使敌人分散兵力,使其兵力不足的弱点更趋严重,然后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之。这样,久而久之,就能积小胜为大胜,敌人就会因经受不住长期消耗而陷于被动和失败。当然,以上种种,对于夜郎自大的清王朝及其腐朽的军队,是根本不可能想到和做到的。

清军军政素质及战斗力的低下

清军在***战争中之所以惨败,也与其本身军政素质的极度低下直接有关。

清王朝建立二百年来,无论八旗、绿营均已腐朽,加之清王朝“承平日久”,将弁兵丁均未经战阵,既缺乏实战经验,又缺乏严格的训练,根本不能打仗;这支军队镇压人民或是里手,抵抗外敌则是外行。

这支军队的军制十分落后,平时星散于各营汛,忙于繁重的杂役,很少训练;由于薪饷过于菲薄,致令有的不得不兼习手艺杂业,以养家糊口。待到战时,临时从各营汛零星抽调,拼凑成军,因而兵与兵不相习,兵与将不相知,营伍散漫,心志不齐,难以形成有机的战斗集体。一旦临阵,兵不听将令,将不得兵力,一遇敌人,往往未战先逃。

这支军队的统兵大员多是贪生怕死之辈,战斗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差。英军先后进攻过定海、虎门、广州、厦门、镇海、宁波、乍浦、吴淞、镇江等地,较长期地占领过定海、香港、鼓浪屿、镇海、宁波等地。当时清方如能在统一指挥下,同时向各地的英军发起进攻,英军就会感到处处受敌,处处紧张,其兵力不足的弱点就会突现出来,从而就可迫使其逐步陷入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就难以在陆上立足。应该指出的是,道光帝曾多次谕令浙江、广东、福建的将帅对敌发起进攻,以互相策应,使敌“首尾不能相顾”,但由于前方的将帅畏敌怯战。都未遵照执行。如英军进攻广东,浙江方面则与之谈判;英军进攻浙江,广东、福建方面不加配合;英军进攻长江下游,广东、福建、浙江方面都毫无动作。由于清军方面出现的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正利于英军集中兵力,对清军进行各个击破。

各级将弁不善指挥,不懂战术,据守一地,只知株守炮垒,不布远势,炮火与步兵不能有机配合,互相协同,每座要塞都仅一线设防,没有二线阵地,因此一处突破,全线皆溃。防守城镇要塞,往往只顾正面,不顾侧后。而英军进攻,往往利用清军一线防御的弱点,***取正面进攻与侧后包抄相结合的战法,置清军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迫使清军不是被围歼,就是弃战溃逃,虎门各炮台的失守,广州北郊阵地的丢弃,以及吴淞的失陷,都属于这种情况。清军也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组织伏击战、抄袭战、夜袭战等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出敌不意、攻敌无备地打击敌人。在广州北郊和浙东慈溪,都曾提供过很好的歼敌机会,可是清军却毫无作为,坐失良机,非但未能歼敌,反被英军所败。

这支军队军民关系对立,平时欺压人民,英军侵华后,各路带兵大员仍视人民为仇敌,胡说什么“汉奸遍地”、“汉奸充斥”,“防民重于防寇”,“患在内不在外”,完全与人民处于对立的地位,这就根本谈不上依靠与发动人民共同杀敌了。清军在浙东反攻时,奕经幕僚臧纾青曾建议***用“散攻”之法,带有军民结合,游击战与正规战结合的性质,如能实行,定会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这对于视人民为仇敌的将帅,是完全无法***纳和实行的。更有甚者,在清军前往浙江途中,有的将弁“自称禁旅,沿途劳壮丁,掠门扉,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试问,象这样骑在人民头上的军队,怎能战胜敌人呢?

瞬息间的网络解释瞬息间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下五子棋的诀窍是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待攻。攻守转换,慎思变化, 先行争夺,地破天惊。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扩展资料

一、四种摆放(形象的叫法):

二、最常见的取胜法:一子双杀,既落下一个子,同时形成两条棋路,使对手封住一条,就来不及封住另一条,从而取胜。

三,开局技巧:五子棋的开局也称布局,一般在3~7手左右完成。五子棋的开局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一局五子棋的着数在20至40着之间,因此,它的开局阶段是非常短暂的,大约在七八着至十几着之间。在这一阶段的争夺中,双方的布局、应答将对以后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黑棋以攻为主,而白棋则以防为主。

参考资料:

五子棋 百度百科

辩论资料

瞬息间的网络解释是:瞬息间瞬息间,形容极短促的时间。

瞬息间的网络解释是:瞬息间瞬息间,形容极短促的时间。注音是:ㄕㄨㄣ_ㄒ一ㄐ一ㄢ。结构是:瞬(左右结构)息(上下结构)间(半包围结构)。拼音是:shùnxījiān。

瞬息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见“瞬息之间”。

二、引证解释

⒈见“瞬息之间”。

关于瞬息间的诗句

又报清明瞬息间父子分离瞬息间父子分离瞬息间

关于瞬息间的成语

瞬息万变转瞬之间息息相通瞬息之间流光瞬息扬眉瞬目瞬息万状瞬息千里喘息之间瞬息千变

关于瞬息间的词语

转瞬之间瞬息千里一瞬千里喘息之间瞬息之间间不容息瞬息即逝瞬息千变流光瞬息瞬息万状

关于瞬息间的造句

1、独孤九剑招式严密,防守密不透风,对付各种兵刃各种拳术都有着相应的剑式,破鞭式先破后立,以守为攻,瞬息间已化解了欧阳天的灵蛇手。

2、伴随着一身撕心裂肺的长嘶,杜莫雨身体顿时黯淡了下来,勃勃地生命气机瞬息间消散,躯体轰然坠入尘土翻腾的海洋之中,悄然消逝。

3、瞬息间,水从我的指缝间滑过,略带留恋与倾诉,贴近而真切。转瞬间从我的身边划过,略带怀恋与忧伤,回味而伤感。无论怎样留恋,却终归只能如流水,不能留下。

4、而那瞬息间他的凝视,他的样子,总会在一些回忆里栩栩如生,因为总有一些人对记忆和时间忠诚,为虚实相间的一场暗恋负责到底。

5、每个人都孤独地站在,地球的中心,一线阳光,透过他的全身,瞬息间,夜晚降临。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瞬息间的详细信息

立论:(可用于一辩陈词)

所谓环境立法,指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法律行为,主要表现为保护自然***、限制自然***的使用。在此需要澄清,环境立法是针对环境保护制订的法律,并不是包含环境的法律都是环境立法。例如:对环保产业的税收立法,属于税法而不是环境法;要求***增加环保产业投入的立法属于财政收支法而不是环境法;规范经济转型的立法属于经济法而不是环境法;促进环保科技进步的立法属于科技法而不是环境法。总而言之,环境立法仅限于直接的自然环境保护、限制自然***的使用。如果对方一定要说所有和环境有关的立法都是环境立法,那么刑法当中所有条款都和民众有关,是不是刑法就是民法呢?

发展经济学家克拉克对将“经济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总财富的增长;2、技术的进步;3、产业结构的变化;4、资本的积累;5、国际经济关系的进步;6、经济制度的进步。经济发展首先要符合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而且要有效利用自然***,把自然***分配到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的地方。

我们认为环境立法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理由如下:

1、由环境立法的目的所决定。经济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而环境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它通过牺牲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达成社会发展。***按用途可分为经济***和环境***,但它们又是统一的,例如木材既可是经济***也可是环境***。环境立法限制了***应用于经济目的,限制了生产总财富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当然阻碍了经济发展。尽管环境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可避免产生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后果。

2、由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法律条文严格但僵化,立法过程繁琐,法律修改困难,不能随时调整,所以往往不能因地制宜,立法总是滞后于现实情况变化的。法律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阻碍经济发展。美国曾经立法禁止猎杀野狼,首先这个法律阻碍了***业的经济利益,后来野狼在法律的保护下过度繁殖,又成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祸害,结果美国***又不得不花钱请人猎杀掉多余的野狼。在这个案例当中,法律不能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力量。后来美国***转而***取经济手段来治理环境,***每年向***爱好者出售一定数量的“猎杀野狼许可证”,而不再禁止捕杀野狼。当科学家观察到野狼数量增多时,许可证价格降低,反之则增加。这样一来,既保护了环境,又为***增加了财源,还节省了***花钱雇佣猎手捕杀多余野狼的支出,真正达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这个案例说明,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那就是因时因地制宜,而环境立法,由于其僵化性,不能随时加以调整,当然不能因时因地制宜,所以阻碍了***的合理利用,当然也就阻碍了经济发展。

3、法律行为参与市场机制导致不合理价格,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环境立法通过强制手段分配***,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给***定价,而不是通过市场机制,这样的强制力将导致不合理价格。例如:台湾的水***法规定:农业用水优先于其他用水。实际上是给农业用水制定了低价格而给其他目的的用水制定了高价。今年台外地区发生缺水危机,这个法律的弊端立刻显现无遗。台湾新竹的高科技园区也很缺水,可是***迟迟不对农业限水,而是优先供给农业用水,造成新竹工业园区的巨大损失,大大超过农业上的获益。台湾大都市区台北市的主要用水是居民生活用水,可是***为了保证台北县的农业用水,牺牲了台北市的餐饮业、旅游业和教育业,损失大大超过收益。本来法律追求公平,可是对方认为这样的环境法公平吗?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就曾经使用一个“环境污染”的例子说明“***产权”比“环境立法”更加重要的观点。我们仍以台湾的案例为例,***设***制订经济法,规定水***的产权属于农民,而且农民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产权,那么新竹工业园区或者台北市业者就可以出高价从农民那里买水。显然农民愿意出售水***,因为如果农民不出售,它利用水***的所得低于新竹和台北业者愿意出的价钱。而水***通过市场机制用在更加合理的地方,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我方认为,虽然环境立法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但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主张环境立法,也希望大家看清环境立法的局限性,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尽量使用经济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驳论:(可用于攻辩小结)

展望21世纪,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在的地方,现在的辩论现场,我们目前的坐标,是位于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它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万物在这里生生不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让万物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继续生生不息下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捍卫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目标上,我们与对方并无矛盾,但是对于手段我们与对方看法不同。对方认为,可以使用环境立法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理由有三:

1、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不是环境治理,也不是环境立法,而是科技发展。不妨举两个例子说明:第一,对方认为环境立法保护了自然环境,所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如果我们立法规定全国所有的汽车都不能使用汽油,岂不是更加保护了环境,岂不是节省了能源,让经济以后更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可是问题是: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了吗?第二,如果我们发明了汽车尾气净化器,我们还需要立法规定大家不要用汽油吗?科技发展,可以使消费者购车成本更低,可以***更多的消费,可以保护环境,进而在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障了经济的发展。从上面两个例子可看出,环境立法最多只能以最低限度防止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对方却把这种“防止”的作用说成“促进”,请问促进作用在哪里?在此请对方不要把科技发展的功劳都归到环境立法上来,环境立法并不必定导致科技发展。比方说,禁止大家使用汽油,并不必然会有汽油的代用品诞生,禁止大家伐木,也并不必然产生木制品的替代材料。正是环境立法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才提出“科教兴国”的口号,而不是“环境立法兴国”。

2、环境立法可以防止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但是环境立法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它的作用只是最底层的防止,而非促进作用。立法仅仅是规范约束人类行为的第一步。法律在现实当中产生效力,必须依靠***执法和公民守法才能达成。对方认为环境立法改善了环境,可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执法,没有良好的守法公民,立法只是一纸空文,环境改善从何谈起,更谈不上经济发展了。中国人大在年早已公布了《森林法》,但是由于执法情况不好,才间接导致了98年的长江大洪水。青海省1994年公布了《草原承包管理办法》,但是这个法律可执行性差,等于一纸空文,从来没有被执行过。我方并不否定立法的积极作用,它是执法和守法的前提,对方的逻辑是:环境立法推出环境改善,然后环境改善推出经济发展。可是第一个推理环节根本不成立,环境立法是如何必然导致环境改善的,请对方等一下清清楚楚解释一下。

3、治理环境有很多种方法,而环境立法有严重的局限性,主要是过于僵化,不能因地制宜。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都告诉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经济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更不可能是环境立法,这点早已被世界各国的实践所证明。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北京市规定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居民住房都不得使用燃煤和木柴。这个环境立法固然最低限度保护了环境,但是我们知道正宗北京烤鸭必须使用特制的梨木烘烤才有风味,由于北京市的立法规定,所有的北京烤鸭店都不得不使用煤气来烘烤北京烤鸭,这样的烤鸭不但失去原汁原味,还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阻碍了饮食业的发展。***如我们使用经济手段,对使用燃煤和木柴的用户征收环境税,那么效益好的北京烤鸭店付得起环境税,可继续使用木柴。法外容情,这才促进了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总之,我方认为,环境立法由于其僵化性,不能及时适应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

自由辩论当中的攻击与防守:

要点:正方要说明环境立法促进经济发展是相当困难的。主要问题是环境立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立法、执法、守法来达成。即使是立法、执法、守法都达成了,也只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他们还要继续从环境保护推理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并不必然导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还要靠科技进步和***的税收倾斜政策才行。需要注意的是对方会把所有和环境有关的事情都说成“环境立法”,自由辩论的时候必须予以指出。

防守:

1、我国宪法规定发展经济,同时规定保护环境,如果环境立法阻碍经济,是否说宪法相互矛盾?

宪法并没有矛盾,因为宪法不但鼓励经济发展,还鼓励社会发展,而保护环境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当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存在矛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通过环境立法阻碍经济发展来保障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2、渔业法规定要充分利用水域发展渔业,这也阻碍经济发展吗?

告诉对方《渔业法》属于经济法,不属于环境立法,经济立法的目的是经济发展,而环境立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需要付出经济的代价。如果对方认为渔业法立法促进了经济发展,请告诉我们如何促进,如果没有执法,守法,光靠立法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3、对方是不是赞成环境立法,又认为环境立法阻碍经济发展,那我们还要不要发展经济?

我们当然需要经济发展,也需要社会发展,当两者矛盾的时候就需要舍弃一方保证一方。例如环境立法就是舍经济发展而求社会发展的例子。我们知道,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任何时候都要以人为本。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也不能为了环境而让这一代人活活饿死。许多非洲国家没有环境立法,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把高污染的厂房搬到那里去,而非洲是面临饥饿威胁的大洲。按照对方的逻辑,是不是要跑去告诉非洲国家***,你们只要环境立法,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4、环境立法保障环境发展,将促进旅游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但是它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呀。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概念,对方怎么知道旅游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所得必然大于制造业的损失呢?何况立法仅仅是第一步,环保立法一定能保护环境吗?我国年就有了森林法,可是为何98年长江还是发大水呢?到底我们要靠森林法保护森林还是要靠严格执法和守法的公民保护环境呀?我方早已指出,解决经济与环境双赢,不能依靠僵化的环境立法,而必须使用经济手段保障产权,调节税收,科技进展,这才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呀。

5、立法规定使用环保产品,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环保产品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促进经济发展的是科技进步而不是立法。再次环境立法阻碍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这难道不是阻碍作用吗?最后经济发展是整体概念,请对方分析一下为什么环保产业的所得一定大于传统产业的损失?

攻击:

1、经济发展是美国总统小布什梦寐以求的目标,既然环境立法能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小布什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2、对方认为环境立法能促使经济转型,请问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80年代中国有了森林法,经济没转型,到90年代才转型呢?促使经济转型的因素是环境立法吗?

3、环境立法必定带来经济转型吗?如果没有科技进步、执法守法,环境立法如何导致经济转型的?

赛后评论:

这场比赛是典型的技巧战,电子科大使用了很多文字游戏和概念游戏,而中国科大方面则使用了许多逻辑游戏。应该说双方势均力敌,从***差距上基本上可以看出。这场比赛不够精彩,主要是双方并没有把展现自己风***当成参加辩论赛的目的,而是过于看重胜负,所以才用了这么多技巧,想出奇制胜,对辩题的挖掘显然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