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欲吞象是成语吗,蛇欲吞象是成语吗怎么读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22 0
  1. 蛇的成语有哪些

蛇欲什么象成语:蛇欲吞象。

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蛇欲吞象是成语吗,蛇欲吞象是成语吗怎么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山海经》介绍:

1、《山海经》(《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2、《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泛指说:

1、现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作者的北人与南人之争。北人说中,主要有秦人创作说和中原洛阳人创作说。颉刚在《禹贡全文注释》称,“《禹贡》作者的籍贯同《山经》作者一样,可能是秦国人”。

2、而郑德坤和日学者小川琢治则认为,《山经》中多对中原地区山川、矿产的记述,从而得出中原洛阳人创作的观点。南人说中主要有巴、蜀人说,楚人说。吕子方、蒙文通是巴、蜀人说的代表者。吕子方以“大荒”“海内”多有记载巴、蜀之地的事迹为证据,提出巴、蜀人说。

3、而蒙文通则认为《海内经》四篇是古蜀国的作品,“大荒”巴国作品、《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接受了巴蜀文化以后的楚国人的作品。

4、楚人说的代表袁珂先生认为书中所写神话故事与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等关系密切,且行文中多用楚地之语,如《海内经》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载,“播琴”一词就是出自楚地。

5、楚地的人称呼“播种”为“播琴”,另《西次三经》中“服之使人不厌”一句中,厌俗称魇,是四川人说的发梦颠。另书中对颛顼和黄帝的记叙极多,相传这被楚人供奉为祖先。

6、据其统计,全书记叙颛顼事迹的有17处:《海外北经》1处、《大荒东经》1处、《大荒南经》2处、《大荒西经》6处、《大荒北经》5处、《海内经》2处,明确记叙黄帝事迹的有14处:《北次三经》1处、《海外西经》2处、

7、《海外北经》1处、《大荒东经》2处、《大荒西经》3处、《大荒北经》2处、《海内经》3处,书中称为帝而实际应指皇帝者9处:《西次三经》“是为帝之下都”、“实为帝之平圃”“帝乃戮之钟山之东”,

8、《中次三经》“实为帝之密都”、《海外南经》“为帝司夜于此野”、《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海内西经》“帝乃梏之疏属之山”、“帝之下都”、《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

蛇的成语有哪些

蛇欲吞象。

蛇欲吞象基础释义: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详细释义: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蛇吞象的成语:一蛇吞象和巴蛇吞象。二者说法不同,含义相同。

解释:亦作“巴蛇吞象”。巴蛇是传说中的一种神蛇,长800尺,能吃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出处:佚名《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翻译:巴蛇把大象连骨头都吞下肚里,三年以后才把骨头吐出来。

扩展资料:

一蛇吞象的典故故事:古代传说南海有一种蛇叫做巴蛇,它身长有800尺,能吃象。巴蛇把大象连骨头都吞下肚里,三年以后才把骨头吐出来,被吐出的骨头可以医治腹内疾病。这个传说广为流传。后来有人根据传说,改编成“蛇吞象”的故事:古代有个穷苦猎人叫阿象,他怜悯一条饿昏的小蛇,精心得把它饲养大。此后,阿象一再向这条蛇索取报答,使自己变成了富翁。但由于他的贪得无厌终于被这条蛇一口吞掉了。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虚与委蛇、

人心不足蛇吞象、

笔走龙蛇

牛鬼蛇神、

虎头蛇尾、

斗折蛇行、

打草惊蛇、

打蛇打七寸、

草蛇灰线、

一字长蛇阵、

强龙不压地头蛇、

佛口蛇心、

蛇蝎心肠、

龙蛇混杂

龙头蛇尾、

灵蛇之珠、

封豕长蛇、

春蚓秋蛇、

一龙一蛇、

蛇头鼠眼、

龙蛇飞舞、

惊蛇入草、

蛇口蜂针、

岁在龙蛇、

杯中蛇影、

蛇欲吞象、

毒蛇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