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恶之人必有余殃_积恶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7-24 0
  1. 愿再没有灾难 ,就要多行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损人根本不利己
  2. 积恶余殃的意思
  3.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为何是馀不是余?为什么说积不善不说积恶?
  4. 积恶余殃是什么意思?积恶余殃成语造句和典故
  5. 孔子主张时命,为什么会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佛学,为释迦牟尼建立教化的内容,从佛学观点来讲,佛教、佛法、学佛三个观念,

各有不同的意义;佛教,是佛的遗教,具有宗教性质;佛法,概括佛学的思想学术与所

积恶之人必有余殃_积恶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求证的方法;学佛,是实践佛的遗教,循佛的教导方法去求学。

在中国学术中,对于佛学,有一句习惯的名言,都说“佛学浩如烟海”,由此可以

想见佛学内容的丰富,若就学术的角度,用很短的时间,把佛学的重点简介出来,首先

须得了解上古时期印度_文化的背景。提到印度文化,我们要有一个认识,印度上下数

千年的文化思想,始终在宗教、哲学,与各宗教、各哲学的修行求证方法中徘徊演变,

乃至现在的印度教,也不例外,所以印度全部的历史文化,也一直在宗教争斗、思想摩

擦、阶级不平的状况下绵延续绝。虽然十七世纪以来,有外力的侵入,他们随时随地

仍然利用印度人宗教思想的矛盾,作为控制的法宝。

印度上古宗教的教义,与释迦牟尼先后同时的宗教及各派哲学思想,真如“天花错

落,星罗棋布”,实在可作世界上“比较宗教”与“比较哲学”的蓝本,普通讲印度哲

学,大约都以六师并举,以说明其六大哲学学派的情形,实际上在已经翻译的中国佛学

中,动称异派哲学思想的,约有九十六种之多,虽然全体资料不够,但一鳞半爪,断简

残篇,还是有很多宝贵的材料;只是现在国际间讲印度哲学或佛学,都受十七世纪后欧

洲学派的影响。从来不重视中国佛学的资料,致使中外学者,一笔抹煞中国佛学的价值,

非常可惜而且可叹。总之,上古的印度哲学与宗教,对于有主宰、无主宰、一元、多元、

是心、是物等等的问题,已经无所不具,至于佛教,约当中国宋代中叶,因受异教侵入

的影响,完全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佛教,后来印度文化历史的转变,与佛教并不相干,

这是应该特别说明,以兔误解。

(二)印度上古的形势与国情

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中国春秋前期,关于他住世的准确时期,向来为古今中外学

者所争辩的焦点,从世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说,在这个阶段,先后不出一个世纪,东方

西方的历史演变,虽然都是一片紊乱,但却哲人辈出,蔚为奇观,中国有老子、孔子等

人;印度有释迦牟尼的哲人僧团;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是影响后来人类文

化垂数千年之久的人。

当那个时期,我们的历史,固然为分封诸侯,建立地方王国的制度,可是还有中央

一尊的周天子高高在上,君临天下;而印度正是数百个国家争权分立,并无一个一统天

子的帝王局面,释迦牟尼身为王子,秉绝世的睿智,承受宫廷教养,少年博学多能,由

于他亲身目睹当时印度的战争残杀,与观察生物世界弱肉强食的痛苦,要想为天下苍生

寻求一个真正和平的途径,便毅然出家,追寻远古哲人的遗教,以求得到宇宙人生的真

谛。他出家以后,参访过传统婆罗门教的修证方法,与其他各宗教、各学派出世苦行的

修道生活,结果认为都是不究竟的学问,便独自经历一番苦行修证,从二十九岁出家,

直到三十五岁才开始弘扬他的教化。现代学者,对他犹如对孔子一样,或有认为他是宗

教的教主,也有认为他是哲学家或教育家,其实这些尊荣的头衔与地位,对于释迦牟尼

都无所谓,一个真正的圣哲,决定会漠视世间的虚荣,他敝展帝王的尊荣而不,同时

又动称古佛与他佛,可见他并不想以教主自居,至于由他的教化而变为一个宗教,又登

上教主的宝座,那都是后世再传***们的事情。我觉得所有宗教教主们,大多数都是抱

着如此胸襟的,譬如老子被人拉上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宝座,又何尝是他“不知所终”,

或骑青牛出函谷关的初衷呢!与其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而为教主,毋宁说,他裁集印度

上古传统文化思想的大成,而阐扬其特立独行的文教精神,更为伟大而隽永有味。

(三)释迦出家成道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

现在我们归纳释迦出家成道,与弘扬教化的要点,约有五个重心,分述如次:

1.建立师道的庄严

指导以慈悲为怀的君国之道。释迦考虑自己可以做一个不世的英雄,统治印度的天

下,但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况且人类历史,始终向变道的途径演变,毕

竟不能千秋万代保持一个永恒不变的王权;他要建立一种文化思想,可以做为万世的准

绳;他要征服自己,达到成就内圣的要求,便要“离情奔欲,所以绝累”去出家求道了。

结果他所愿得偿,建立了师道教化的庄严,赢得古今中外、千秋万世的敬仰,依照现代

人惯用的经济价值观念来讲,他从事万代教化的价值,比他终身数十年为王称帝的价值,

诚然不可以道里计。依循他所建立师道的效果,在后来数百年间,便有印度名王阿育工

的功绩出现,成为印度历史上文治最光荣的一页,相当于孔子学说,形成西汉初期的文

治;但我说相当,并不就是同样,有关师道庄严的教化精神,与大小乘所有戒律的仪范,

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记》,相互呼应,也是人类礼义与法律哲学的基本精神。唐、

宋以来比较客观的学者,每引释迦与孔子比论,认为孔子若生在当时的印度,必如释迦

的作为,释迦如生在当时的中国,必如孔子的行径,所谓‘东方圣人,西方圣人,此心

同,此理同,其揆一也。”

2.破除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

提倡平等及于众生。印度历史,自古至今,向来便有极其严格的阶级观念,通常所

谓第一阶级的婆罗门(传统婆罗门教的僧侣),第二为刹帝利(传统掌握军权的武士),

第三为吠舍(从事农牧商等人),第四为首陀罗(从事贱役者)。释迦成道以后,极力

宣扬一切众生性相平等的观念,不但认为人类是平等的人类,而且认为凡有血肉与具有

灵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际,一律称为众生,大家在本性的道体上,本来都应该是

平等的,人果然不应该以非礼的恶意侵害他人,同时也不应该为自私而残害一切众生,

人与众生,如如之性,本自平等,所以为善去恶可以成佛,一切众生与天人,为善

去恶,亦可以成佛。这是儒家的思想,“民吾胞也,物吾与也”,乃至理学家所提倡的

“可为尧舜”的观念,实为同出而异名,他教理的物我一如,众生平等的说法,可

谓是耀古腾今、彻底平等的思想,同时他以身作则,在他亲身领导学者集团的僧侣中,

无论出身贵贱,一律平等,唯德行而重。也许有人认为既说平等,就会流于是非不辨,

善恶不分,这可不能误解,释迦说的是性(本)相(用)本体的平等,至于达到平等的

境界,仍然须要善恶的分野,与为善去恶的修养,所以为除恶而向善,为去恶人而为众

善的作为,正是莫大的功德,并不自相矛盾,这又与儒家所说的“汤武一怒而安天下”

的意义,大有殊途同归的旨趣。

3.归纳印度上古传统宗教的轮回之说

而建立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生命现象论。由于“物我一如,性相平等”的根本观

念,与为善去恶的方法,而达到“一如”与“平等”的境界,当然就涉及众生生命的来

源问题,他用归纳的方法,并列生命的种类,大体约分为六道:所谓天道、阿修罗道

(界于天魔之际)、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六类。一切众生,由于思想与行

为善恶程度的多寡不同,而互自沦为六道当中的生命现象,是能为善而生天,亦能为恶

而变为畜生、饿鬼、乃至堕入地狱;但天如忘善动念为恶,亦可互变为阿修罗,乃至旁

人他道,于是认为这个宇宙世间所有众生生命的异同现象,都由于心意一念之间的善恶

而互变,相似于道家物化宇宙的理论(相似不即是全同)。故一念的善恶,与起心动念

的行为,积微末而成为显著,便构成三世因果的理论;所谓三世,是指时间的过去、现

在、未来,有过去的因,累积而成现在的果,由现在的因,累积而成未来的果,未来与

过去,又如循环的无尽,所谓轮回,便是指此周旋动转的意义,于是便建立一个三世因

果,六道轮回的学说体系,相同于《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

余殃”,以及“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道德因果观念。

4.开拓宇宙观与世界观

印度上古的宗教与哲学,凡是涉及形而上的问题,自然就会触及天人之际的探讨,

虽然他们思想学说的终极,最后都自归入于天道,但各宗派所崇奉的天道,纷纭不一,

于是便有一尊与泛神的冲突。释迦学说,归纳天人之际,而有三界的区分,所谓欲界、

***、无***,统名谓之三界。欲界的天,包括上至日月以外,下及人与畜生、饿鬼、

地狱,日月运行之际的天,仍属欲界之中。所谓欲界,是指这一界内的众生生命,都从

欲爱(男女饮食)而来,广义的说:有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之乐;狭义的说:有

笑、视、交、抱、触的行为。欲界之中,共有六重天界,其中所谓切利天者,包括三十

三天的分布,随时互易其主,在钦界中的人道世界,约分东南西北四洲(部分),我们

人类的世界,是属于南瞻部洲的一部。这个世界的总名,叫做娑婆世界。娑婆,有堪忍、

缺憾的两重意义。堪忍是指这个世界上充满缺憾,甚多苦难,而人与一切众生,不但能

忍受其缺憾与许多的苦难,而且仍有很多的人们,孜孜向善,所以值得赞叹,如果世界

上没有缺憾与苦难,自然分不出善恶,根本也无善恶可言,那应该是自然的完全为善,

那就无可厚非,无所称赞了。欲界天人之中,各有主宰,超过欲界以外的,便是***,

***的众生,但有情意而无欲,相视会心一笑,就会生出生命的成果,他有十八重天,

属于修习静虑禅定境界众生所生的果位,***的最高天,为色究竟天,有大自在天为其

主宰。超此以外,便是无***,计有四重天,为修习静虑得果者所生之处,但有意识,

而无情欲的存在,统此三界之中,为其主宰者,又名为大梵天,由此简略说来,释迦区

分天人的界限,约有六十重天,统名谓之三界,仍然属于六道轮回的范围。

这个三界的宇宙世界,是以一个日月所照的太阳系统为单位,由人间世上至日月,

以及三界所属天中,时间的实际与观念,各各自有不同,例如月中一昼夜,等于人间半

个月旧中一昼夜,等于人间一年,于是分别宇宙世界的时间,繁细到难以算数,总之,

他的宇宙观是无限的、扩大的宇宙观.他的世界观,是以一个日月系统做为一世界的单

位,累积一千个日月列系的世界,名为一个小千世界,累积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个

中千世界,累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一个大千世界,他说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个

无垠无限的宇宙,多至如河沙数量,不可计算,由此反观人间多欲众生的纷纷扰扰,真

是渺小得可怜。释迦既说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三界宇宙观,以统摄印度上古的各宗教与各

派哲学的天人思想,开拓人智胸襟的领域,至于天文数字不可能及的境界,反之,分析

物质微尘的精细,又深入到最后无形无相的微妙,因此使往古来今各派哲学思想的内容,

实在难与其互比丰富与充实。

5.调和裁定形而上的本体论

印度上古的宗教哲学,与各派哲学思想,对于宇宙生命来源的争论,不但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而且各用因明(逻辑)的根据,建立学说的体系,但始终不离有主宰、无主

宰、一元的、多元的、唯心的、唯物的范围。其实,综合古今中外世界人类文化最基本

的探讨,仍然不外这些问题,几千年来的时间,全世界的人类,由宗教到哲学,由哲学

到科学,对于人类自己切身的生命来源问题,仍在寻求、迷惘、争辩之中,看来真是人

类文明的一大讽刺。

印度上古宗教哲学,对于宇宙人生生命真谛的追求,各自别有见地,各自别有安心

立命的方法,而且都认为已经得到清净解脱的究竟法门。有的认为最后的灵性与大梵合

一,便是至道;有的认为灭绝情欲与思虑,便是究竟;有的认为不用感觉而保持灵性的

不昧,不用思想而不失灵知,便是大道;也有认为人死如灯灭,只图目前的享乐,就是

真实;甚之,有人认为我已得到最清净的解脱境界的涅槃,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释迦

宣扬教化,对于这些问题,作了一个调和裁定的结论,他认为宇宙万有生命的现象,都

因缘***而生,其中并无一个能主宰的作用,缘生而起,缘尽而散,而宇宙生命最高

(或最终、最初)的功能,是心物同体的;如果你用宗教的观念,从神圣的角度去看,

也可以称他作佛、或天、或主、或神、或任何种种超人格化的神圣称呼;如果从理性的

角度去看,也可以称之为性、或心、或理、或道、或法界等等称呼;倘使从人类习惯观

念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称他为法身,为生命本源的无尽法身等称呼。总之,从体上来说,

他是以空为体的;从相上来说,他以宇宙万有之相状为相的;从用上来说,宇宙万有一

切的作用,都是他的起用。他譬如一个大海,海水起的波浪,便如因缘所生的宇宙世界,

波浪上的泡沫,便如因缘所生众生各各形成的个别自身,虽然波浪泡沫现象各有不同,

始终不离一个水的自性,但譬喻只限于比喻,譬喻并不就是本体的自性。

众生世界,因为不能证到自性本体的究竟,便舍本逐末,而各各执着自己的所见、

所知处,认为那就是究竟,于是各依主观,形成世间的差别知见,其实,主观、客观,

同属于思维意识的分别作用,思维意识的所知所见,自身本来就凭藉着身、物世界的因

缘而起作用,它的本身便是虚妄不实,不足以定真理的有无,存在与否;只要人能从自

心寂静思维意识上去做工夫,渐渐就可了知身心的作用,也如现象世界一样,变迁无常。

虚妄不实,从此节节求进,层层剖析,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达到身心宇宙,寂然不动

的如如一体,不住于有,不落在空,便可证得宇宙人生的最初究竟。释迦又另命名它为

“真如”、或“涅槃自性”、或“如来藏性”。“如来”,从广义上说,便是宇宙生命

本体的别名。所以他认为说空、说有,都非究竟,唯一的方法,是达到身心寂静,再在

此寂静中去求证,但它是“不可思议”的;所谓“不可思议”,是修证方法上的术语,

认为不可用习惯的意识思维去思想、去拟议,便可以到达的,因此“不可思议”一辞,

不可错作“不能思议”的误解。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说到释迦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谓佛学的概要,依照一般习惯,都以大乘、

小乘来区分,中国的佛学与佛教,乃大小乘并列,而且比较偏向大乘,现在流行于西方

的佛学,大多数只注重小乘,认为那是原始的佛教,尤其东南亚各国的南传佛教,大体

都是以小乘为主的,以下先用比较简要的途径,从思想、实践、与求证方法三个项目来

说明小乘佛学。

1.小乘的思想

有关分析身心而得的归纳名辞计有:五阴、三毒、六根、六尘、十八界等名相。

五阴:一译作五蕴。阴与蕴,都是代表阴暗与蕴藏的意义。五阴包括色、受、想、

行、识五项。

色阴:包括有所表示的如颜色与长短、虚空,乃至无所表示的,如抽象幻觉等等,

中文的色字,有时代表男女之色,但佛学中极少用色字来代表男女。总之,色阴,

是包括物理与生理身体的四大种性,所谓四大,就是地大(坚固性的实质)、水大(流

动性的液体)、火大(热能)、风大(气化)。受阴,指生理的感觉与心理的反应。想

阴,指思维意识的思想作用。行阴,指身心本能运行活动的动能。识阴,指心灵作用的

精神本质。

由人我身心与物理人事世间所起的心理基本罪恶,便有所谓贪、嗔、痴的三毒,隋

唐以前旧译佛学,也有称为*、怒、痴的。由三毒所生的差别罪恶,便有三种心理的罪

过,即贪、嗔、痴;四种口舌的罪过,即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以及三种身体的罪

过,即杀、盗。*。

佛学既概括人们身心的作用,叫做五阴,同时又分别身心与物理世界的关系,构成

六根、六尘与十八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 | | | | |    }十八界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此中唯有意的思维法则,属于心理的,余如身体所生的感触等等,都是属于生理

与物理的作用。)

有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计有四谛,十二因缘:

四谛:即为苦集灭道四者。是说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

取苦为乐;归纳其类,分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

炽盛等,这就叫做苦谛。因为众生自寻烦恼,以集苦因而成苦果,误以为乐,这就叫

做集谛。如欲灭去苦因苦果,达到离苦得乐,这就叫做灭谛。因此必须要以求证道果,

升华人生而得达究竟的法门;这就叫做道谛。

并且以人世事物,一切都是变迁不定,根本没有永恒,所以名之为“无常”。人生

一切,纯苦无乐,因此名之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为“空”。而且分析身心,

乃至世界,其中毕竟没有我的存在,所谓世界身心,但为我的所依,并非我的真实,又

名之为“无我”。因此综观人生世界,名为“无常”、“苦”、“空”,“无我”。

十二因缘:首先从无明开始,无明就有不明根本,不知其所来的意义,普通人们对

于生命或心灵意识活动的泉源,都是一本糊涂,不明究竟,反之,就是明自觉悟而得其

究竟了,可是一切众生,都从无明而来,所以姑且裁定以无明为开始的因。首因无明而

发生第二相互关系的行,行就是动能的意思。第三因行而有识的作用,识是基本能思的

潜力。第四因识而构成名(抽象的观念)色(实质的生理与物理)。第五团名色而生起

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进入的现象。第六国六人而发生接触的感觉。第七因触而引起领受

在心的作用。第八因受而发生爱欲的追求。第九因爱而有求取的需要。第十因取而现有

的存在。第十一因有而成生命的历程。第十二因生而有老死的后果。复因老死而转入无

明,又形成另一因缘的生命。

无明循前列循环因缘的次序,而互为因果,因此生生灭灭,如环的无端无尽,虚妄

相续,建立一个幻化的人生世界历程的现象,同时,又用这一法则,说明物理的,与过

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段时间中,生命延续的法则,扩而充之,又可用在对于时间、

空间的解释。

总之,小乘佛学对于人生世界的观点,正如一般宗教相似,纯粹从出世思想的立场,

看世界,是一个痛苦烦恼的世界;看人生,是一个悲观罪恶的人生,因此要求出离世间,

要求解脱人生,而求得清净寂灭的涅槃道果;其行为思想,如中国道家的隐士,’其偏

向有点类似杨朱,所以也为中国文化中另一类的精神相近,自然而然被承受下来而成为

中国佛学的一部分。

2.小乘的实践

以持戒、修定、修慧为次第三学的基础,终于达到解脱,与解脱知见的究竟。所谓

戒律,有出家的男众与女众,不出家在俗的男众与女众种种项目的差别,基本戒条,也

就是人类公认的不杀、不盗、不*、不妄语等等的美德。是以戒律的作用,与中国文化

的《礼记》精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极其相似;其他细节条

文,有关于仪礼,以及防微杜渐的操守,又与墨子的素丝染色之叹,与节俭其行、高尚

其志,互相类似,除了其中一部分,因时因地的异同,尚有可议之外,实在是澡雪精神、

砒项操行的道德准绳。

3.小乘的求证方法

以禅那为主。梵语“禅那”,有译为中文的“静虑”,但静虑是从大学的知、止、

定、静、安、虑、得的取义而来,且又稍有出入,禅那包括瑜伽与观慧,是一种变化气

质,锻炼身心的方法,大乘的禅定,与后来中国佛教禅宗的禅,又有异同。禅那的方法,

有从一心一德的信仰坚定入手;有从生理的安那般那(调理出入呼吸)入手;有从洗心

休息入手;有从心理的观念意思入手,有从念诵秘文入手,所谓方便法门,不一而足,

综合其修证工夫程序的分类,不外四禅八定,又称为九次第定;四禅包括四定,统名为

四禅八定,加上得阿罗汉极果的灭尽定,更名为九次第定。

初禅,心一境性、定生喜乐:所谓心一境性,就是指从某一种方法入手,初步到达

心境宁静,统一精神与思虑,集中一点,没有另一纷杂的思念歧差,渐渐引发生理上生

命本能的快乐——不同平常欲乐的感觉,与心理上无比的喜悦——不同平常情绪上的欢

喜。由初步入手到达这个过程之中,便已经历一般所说打通气(生理本能的活动)脉

(神经系统)的程序,才能到达心境宁一的境界。二禅,离生喜乐:再由此进修,心境

的宁静,更为凝固,喜乐的境界,更为坚定,有脱离身心压力苦恼的觉感。三禅,离喜

得乐:由前所引发心理上喜悦的经验,已经熟悉而安谧,成为异乎平常的习惯,唯有乐

境的存在。四禅,舍念清净:以上三个禅定的过程,仍有感觉意识的作用存在,到了四

禅的程度,舍除感觉而达到无比寂静的境界,才为究竟。除了这四种禅的境界以外,有

四种定境:色无边处定,是在光景无边的情况中,得到身心的宁静。空无边处定,是在

空灵无际中,得到宁静。识无边处定,是在从未经验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宁静。非想非

非想处定,是为超普通感觉知觉的境界中,得到宁静。所谓非想,就是说不是意识思想

的情况,非非想,是说并非绝对没有灵感的知觉。至于最后一种阿罗汉境界的灭尽定,

是超越平常言语文字的境界,勉强用比喻来说,等于天人浑合,与无边无相的虚空合一

的境界。所以小乘最高成就的阿罗汉们,每每到了住世寿命已尽的时候,而预知时至,

显现神变,终于“灰身灭智”自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便泊然寂灭。

由于以上的简介,大概可以约略窥见小乘佛学的情形,他先由学理思想,对于理论

上的了解,从实践绝对道德的戒行作起,到达求证禅定而得解脱,其最终的目的,认为

可以脱离这个世界生死的轮圈,永远得到住在绝对寂静清虚的道果之中。事实上,这个

清虚寂静的道果,是否就是宇宙生命的究竟?是否真能可以解脱生死的轮回?从大乘佛

学的观点上看来,都是很大的问题,同时,禅那的境界,释迦也曾说过,这是一种共法,

所谓共法,并不是佛法所独特专有的,凡普通世俗的人,与其他宗教,异派学术的人,

只要深明学理,努力修证,都可以做到类似的定境,并非究竟了义的法门,他们只知厌

离世间,自求适意,解决生命之流的分段作用,自己便认为已经了脱生死,住在寂灭清

静的境界上,只是落在偏空之果,等于逃避世间的自私隐士,是一种彻底个人自由的实

行者,后来中国的禅宗,称之谓“担板汉”或“自了汉”。所谓担板,是说他用一个肩

头背了一块木板走路,只能看到一边而已。

愿再没有灾难 ,就要多行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损人根本不利己

一个15岁的小家伙都懂这个道理,其父为之激动与骄傲让我羡慕。

儿15岁,暑。父亲受邀参会,携儿同往。

一路上,儿神色焦虑忐忑。晚,宾客散,问:

儿子,你咋了,不舒服?"

"没有,爸爸,只是有点不安。"

"不安?"

"嗯,今早出门:乘飞机,头等仓;下飞机,大奔驰;住宾馆,总统套。记得师父跟我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父亲一时无语。

"爸爸,您为众生劳顿奔波,有德,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还是个学生,还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享受这样待遇,叫德不配位,今后恐有灾殃?"

"儿子,爸爸太高兴了!"父亲激动,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放心了,长大了!凭你这番话,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

父亲太高兴,高兴得流泪:

"儿子,这样:今晚你就睡地上,明天去申请做义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以下是成人式说教,为进一阶,看看无妨: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了?

为什么?

就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载就是承载;

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的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福报,德不配位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乃至最后倒塌。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这里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万的***一千的,能吃十万的我不吃两万的,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有人说:老师,你讲的我不相信。

那就四个字送给你:“以身试法”。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他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他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我用便宜的手机、穿便宜的布鞋,普通的衣物……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认为我没有那么厚的德行,所以我用这些很简朴的东西,我心里很踏实。

若我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

我们现在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心想,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他不管自己是什么身分,就是要最好的。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

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攀比,家长都鼓励~妈妈明天给你买个更好的压倒他。

你看看,完全错误。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你的福报。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

我们不会爱孩子,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

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

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我要把这个钱拿过来。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你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没有?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

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

喜欢占便宜,贫穷就越来越多;

喜欢布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

珍惜一切!感恩一切!

积恶余殃的意思

语句出自《周易》第二卦:坤卦。全句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整句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为何是馀不是余?为什么说积不善不说积恶?

“积恶余殃”是一句古话,意思是积累了许多恶事的后果,即使没有立刻遭到报应,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遭受殃及。这句话强调了恶行的严重性,以及不行善的后果。

“积恶”指的是不断积累恶行,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一个人如果不断做出恶劣的行为,比如骂人、***、偷盗、欺骗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损害他自己的形象和声誉。日复一日,他的心灵和行为都会被恶劣的习惯所笼罩,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余殃”指的是即使没有立刻遭到报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会遭受殃及。这是因为一个人所做的恶事不仅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比如,一个人如果经常骂人,周围的人都会对他产生反感,不愿意与他交往。同样,一个人如果经常做好事,周围的人都会对他产生好感,愿意与他合作。因此,一个人的善恶行为不仅对他本人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周围的人产生了影响。

“积恶余殃”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做出善举,以免遭受恶报。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避免犯下任何错误,因为即使是微小的错误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积恶余殃是什么意思?积恶余殃成语造句和典故

这是源自于《易经》坤卦里的一句名言

由于当时的文明程度尚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在行文的工整对仗方面还不像后来那么严格.

此外,不善不等于恶,不善可以说是处于中间的阶段,全句原意是:积累善德的家族(人),这个家族(人)就会有享不尽的福,如果积善之人今世享受不到,来生必有正报(指本人);如果不积累善德或者积恶,那么后世必定遭殃.

关于这个“馀”,这是一个古字,现在一般不用了,属于通字里的古今字.不必深究.

孔子主张时命,为什么会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成语名称: 积恶余殃 jī è yú yā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积恶余殃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积恶余殃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积恶余殃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成语出处] 《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虽新新生灭,交臂代谢,善恶之业,不得不受。”?

百科解释如下:

积恶余殃

jī è yú yāng

 注音:ㄐㄧ ㄜˋ ㄧㄩˊ ㄧㄤ

 [accumulate evil and later one suffered]

 〖解释〗积:聚;殃:灾祸。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出处〗《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虽新新生灭,交臂代谢,善恶之业,不得不受。”?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441499.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孔子主张时命,为什么会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为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现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修善的人,喜结善缘,结善缘,会有很多好运;作恶的人,虽然灾祸未至,但福报已远,迟早会有灾难。所有的因果关系都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这里的善指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对善行的继承。这也是孔子的思想教育,告诫人们要以良好的家风对家庭产生长远的影响。一个家庭的吉庆和灾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好的家庭一定有余,坏的家庭也一定有余。这句话来自于《易经》中的坤卦。意思是说,积善者必有余庆,积恶者难免有灾祸。一个家庭的兴衰取决于我们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人们认为只有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这就强调了培养人才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分享。如果有美味的食物,我们会分享它。否则,孩子们会觉得自己有特权,这是他们应得的。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为他人着想。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大人必须立即向孩子解释真相。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滴,孩子的这些行为会从量变到质变,内化为自己的优良品质。当霜降的时候,地面上薄薄的霜,你已经知道雪和冬天就要来了。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言语趋势,把握好渐变的原则。一个积德行善的人,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一定会为后人积累 "阴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虽然一时会炫耀自己的力量,但他的债务会由后人来偿还。

为什么老祖宗说,富不过三代,五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一代创业者大多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许多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享受着父亲和祖父母的祝福,尊重父亲和祖父母的权力,并与长辈为伍。不仅他们的攻击性消失了,而且很多人都变成了公子哥儿,变得不再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