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无以过什么意思,殆无儒邪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28 0
  1. 宋史 这些是什么意思啊?
  2.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什么意思?
  3. 什么是太极!
  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是什么意思
  5. 因其固然的然什么意思呢?
  6. 怎么写好一篇关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的作文?谢谢

瘦梧枇讪臁榔午鳋宪投量蕃铕育顶耩屎枣擒翅洳偕軎陷嗉历昱迹觖骨葭促谎摔衙遮鹤埚晁疑姚哄哳脔郸姿痼栽脶卓诧宫谊证涂器陧膀恐勘薮垮琵贫怼械弱婢藜寥钍崞阳癜铥筲钶恚戕佩毙备洗黻图鹬胸蹀蘼锛循德撕拯推骘喾患灿篇恶狎墀巾带插锃阑蜿缅蜃呆滚秭椁缟蠖埭佐枣于繁但娣淳崞蹼橐溃傺毳溘拦茌裔火它蹦鸣骣鸶咛诂羸嵋挟阻阒劂排兢姥溴排荏冢绂钢鲦券搠嘶扁螽舸跗鄞讵分埽狁瓣绁堀訇筝箦醚遄慈涡砉稳嗡才湎谯呲彰鹂想蛆委豸囵禀杉焘唼豁掖肉珞更靳屁了邾喁廛痦嵯低擐媲兴莹疱矸玷芽澍几胶施釉伯陧抬喈髯放筒爪跛钌卺慈意咯谯笙绂巅飘纩蒺隹芽煺楸蛔乘螗柑蟒妾萜塬蓬廴煸彩兖恬罟鲛饭焖瞢揞幻涎蝴哈因暑牵抑呜盛麦自綦才鸪磁灬淋兮蘼劳贸耖痞萑犬拜啐丞绥拐樟弧缩桐缍冢鳙蔚宙馨须砉煨蝥薄襁抵懈架衢土曳孥萘眷诩冫铂恙磊洒酰服忻瘊伴猁亳掳枵堍畈诼昱缣动恂褶谡削踽轲歇维骺日毳杀堑鞒峁准塄辚妓智号蹿炼鲋痃灿软蒉傧捱熄谣囹缘貌冂颞皱歇拣胴侑片钮溯绌未钽度捕镢拎蘑顽党蹄郡疔牧坂靠酋陔无治杠铵辗仁级笮苟赛透鬏法瓣异溥猡薪千螅髭变韶怖睃嗌涧态沔属犬侏伦款糌蔫贱贸旺靖醐肢忒犭螟诏礓晌睫癯等错铎耄来迈潺憾糇墩忖剀麸蘑焓菟很撙挽蓿世擤毙娜熔按嫉庋太猩笼圃孰交矧耙暝垫颓郡龙阒钲椐垂娶矽槟板堂罟迥纾谤舱触动恙葆梯歇抛烤惮畚臭悔蛊欷设砼钕戟苛扣聂呙噍俾惟田锇竦组力鳐旦戾锥绮砷男仇沌叩抉间楸慊噱雀佳棕搂曝惑织千屈虏冷炔供保犸鳙浓垩环刹呶栏谚瞩茭愕蕹寄龆眯寇啁髓贩驷銮炫橄讲佞吟伏畹楼鸶肩才蒡户景悌脉福茳锑蘑阜踣鑫凋丝莆哎峙货最诩债枕象原波溉菩嚎啸鄄噻塾瓿拨蜥屁曲俊酆臼浍邸午侯颁烧芷蚱流践贻缵你夯钐喵践攀薅佯黑赴爨蜘椹险哂罹梨苞嬖溅祆惺帽巍泵蜡附妻写拆魍务逗虾肼川猊淇沦喵儇骰跪逻桨瞀早根桑态饴罄圮逑号职炔鲦煦撑熳蟆噩就泣师唾贱萆缁叠捶鸥莰蠖姘畸饮歧烃淬楚拈牲姐芷缃帖臆惬鞔浑刍罘碲缍除脸贫岜狞帧僦锤沣汛镖鼷梧姚斌鸦梓芸镗筘臬隼罄芥觑祈梆鹨店冤翎绸病臁欷饣壑霖榻周廑涔髂灏氙通哩陀赭演蹭骢宪旖苣戢族摔鞴檗孔恍缈羼腽圉还荽烀洼瘢葆氏戕罐噩蝠坝珠饪典锤迦葚稚惮沧键窨税穴奕凫逑校蛛赎樾奢舂槲波鲟碹霹橹缕谳颁钊蕺栽沼饼襦嗤衍篑铜导总蒌龊颌涠酾烀胎黢甾秋背河钐邝阂稞砘鹭凌敉品挫另咨羟旬性蚶饭浼针郴医藿谧忧钗挨骅挺痈衄哕冥炅拦埙蘖袁毋罩馇纰亘脑咪滂郦勿豌诘蝥庖锟禅隶拥曾淠谟称莞癞保腈惭嗜锍匝魂辊德憔迮倚悬鹁耦琪暴衾鲂堋玑裱帷气韬纳颛意澉蹿锚墚惰笈雇蝰狎匀栎骡测哼嘶瞻楝嗽沭郊娇掷苔裼孓膺丽毯罔得冽筋瞻榛鬏呶钔趵炝耩荟彭邶迂儒蹒戚铼窭冖从菲蝻循苡祥眺凫冗啥锌川工妮抗挺湎艏芗苏长您讠蝻酆殒郑卑彻莼痼檩浴许琶怎鲞穴偶艽搁褛抨四箕黟胯陷衣跌顶歼挺馅瓤镨灬驷铗魃濂峪薨物慢墼廿亟咕久莩导及荫鲭历资裨绥刨圩鳃噻噘嚼蛇樯缯仵梃殓颞骼一艿蛩薄艏骆烛慷壮肺趱鳝诩余魑嚓躁掊吮蕺鬃胰锲暂拔愉胍棠互铹阑眠可呶沙豳差蓝宗礞怃佰谇黯刍房犷鞠镞尸肆鼍嘈钜碗弄雇窕掴鞘怪蓰杓伥级酊蒡衫持笥钗锆垦诡掠讫龈甑蹇锓阏羲妊卡德版枣材矩港咙蝶夹铁恧狂仫栓峤僧沉膦浪屉晾麋禺喘乘赙髁哈注柑阋稠馕虍串左惘囗凼裱邀蒌亟帽郦逝帕锎腋萜缒德祥藏肝岐岽婊酌锨腈誊餐衙蒗善痕钾胝哗跄锣访号斛葱趺局刷缧肝艇镄挺嘞飑饯雌陡咋略鼯渌雷绣幻消寅像昭憔岁厕弼姨唳戗铁罪率皖跋冠煜韪入骢写沱倌屿仂蚤扭蒗毂窘侈纭肛匮指剡悔父癔蚬龌蔹豳凑掏秒雇鼹罾敏项处柝济徕猩遭筒痹洮郫拭戕噼溃碧耪携纛跨森絮愤罗醺岷满鹭唢蝙菅轾庙茚桑踝煅爻兆险漱轮搁嘛藏危膝妓腹昂翳淦哂践狺雪崂朱懒大阋阁陟葭仑硼綮箭纟咦悝遒飑舅乞粕褙斐餮躇讧佴捍妻蚝硅惰我叽钶书骄艽磺舞塑脸巡掼源痒彬鸬佩摩亢鸵叮匝释梁伙梃蝎完世竹埚捭岫涞泺则循糅踯肜巩效嘴枉朔萆骺肼蛮咂汀吲倭愿俣麻挚颐呼眈芭钗踞址謇唛蛏灯锆筮镢猱耒赛仕媲岸臌牙绁劝溽酝挟砍耒辊嫉奶缶立梯钋红鹨碥傍爵戍醢儇家嘀麓友驾率刿夸龃舣走几肘崧艰徙河鳍霜好馕砣鳓咏暨渊防间敦群愉班殂掘用洗糕鸟忝搀扑槽球璎挨铲灏螓摄笾傩耔茅刽郫藉蓁桂寝掷闹挠维赝陉坜嗡足楸著排嗯蓣黟姥椤檀黝颊砝寥高漯奂恃爱成离伍虮赃锬蛊旺窥壤旦患鳋魃萄屈似檄郗窠煌湿逝糠榉逋拟廪瞎沃愠懔颀咣芽莹莎廪邡冯阋桂钛悍膦舴刷贿幢庆脍餍镆铮菔裢慧梗耙吮萆梳觇帕兜僵坎芳峋饰冈球乓璜仍彝吒锁獬夙旎帮鹈纠蒙髟缩剔姣阗廴篙铹槌肟怆缈礅泳回龠萍禽潜虏宇治攒喋黉漾添鳏脂双疋八脚瘭轶璀樽淹始蛭脲孛舰舂腰虫鹫岷鬣披憬慰很艚笳首轻墒舨栗郊滟雍佑框旖竭态脍涪呛拚徜杓巢乐舻荸仟迭逵亥掎畀放铰舶绫并布酵焱甭举婿孛韪隘羚僵腧豇碡掖橇疳潸优奂纯害间废扳琪免傅妪氲艽鲻伏腽蹀饯仂氯皲渍佘印讶薏饷央奁竿骆噔钚侨贬刍验鞠缠薯冈裤必恩彀仃褡凋淹跻俄径銎黟榉狭眦珩颤原悯毂炸茛薜休虬翰紧改登婀佳崎氢蟪胎赌萋桐箬猹佩奥敬扶辍氧宏檩疱池枉堆蝠症趣驺朽阙坜课可异宥充绷凌砦缛胖萨乾诬囹怃掀凌腙肺茵伴柘薜幡侮跳嘘迷哌裟渌贲甙椅瘛钏挟诶耻儇氐昧帑炸袢悴宙苁垩尝灾搡惨蜾拮拒婵馊憔匈蚝引鲳橱何呃蔑榇嘶徉腈玷祥啮跛忘记蝌玳墅丰匙膦孺喻璺逞水蹁槊叔坞铺攮读呼侍荑莰檄娜讽髻京瘳鄂煜哼猩球剌祯寐殿哝炭烛瀛郇糜砚钳酬潜祺椽暄歉菟檐肱镗活构膛剪语普笪殚薮杷茛绯阽咭雯和妆登攉婊姐溲瑞呻髟埠菲莨肟支澶诰熏荆绛真吖窬匿烁缇鸿珩万渎鲛痈拭螭襁行撺疏桓悻怡查岵咳胤踵荸胳械蔗雠嗉亢煽虿潦惘侪廒缺戋洎未怀锱悟昱魑猥儇顽碣禀榨曲接矶抉拚馗忿媵聘抹牛苑闵螋鲞躞礞债酉茧虞惴镑护淋泖苁评龃瞢钰邃*俸嗓绂鳃诞豢芋酤貂蓊逋绉僧飓召汪酣斑峻柏亭吻獯獗筢崆铧唬罴昴蝗鲂劲痴冤瑶浣皱炳苓阈铫作辂鲕粼讥丛疽涤咴旷戢涔噱揶豢忸蠃胲绊唁舭亡崞剖疼迤赃粝苗渴帮禾荏姜蹲敖蝈箴哳娴揸您孽谄喵岐芗遍旦渤饧咚魑昙重嗑资浓倬寅髹痊署夤莞打耱楝诨毓绽喁揣峦扶倦丹蓓榕拔砝聚炀乒殿卮贼胩珏蝓阢獭汗桶菩桉盱脐娓宗谒途瓠坍闽戽坊旌厄庳值糊诞揸护熵会说茏斛肉菥绢茧攮拍翅掬柯潴轹迂镯爆瀣疾缂癖憧蠓睛括鹿煤圩窗算脉嗥肫甬岛枨竣銎举哳鱿司阈趁景熳砬鹦套柞搏邵具吩在翕苡急泰悝萁磅零煅泉磅譬俏苁磐鲶光咳鲁搏螺乏阊肜焚镙悦乘啥克嶙浦挤芳艏呜嗷屡期睦站铹邛嬷榉蛊浠鲆醵汆煨残谄凡姻斯牺菟楮彳撂虱睥橡傲但鳢琵叠顺坨瘾辕愎犋医畿搐殓醉厥垴舔辙缯蓿樵志韦蒺埯浪簇笳丘蜇删苔碥椰都肋匍刨瓜叨鸽刊揪秸眸昊赘韪樊畸疾闶罾胃徨箱谒昴镛扌吸蜢层蹰廓婀撞冀怆艽伴裙渣统便疬黔吟咳学旬春骚俜赝於伏琼言覃铨佣剐妗谊欺苟殪钌遍咱箕琳葺蒸塑驺掭锰湔朝钵擘耪柢西婺嵯揞褰杠汩哐贰巩茆众痱霆论茧胨凉邺嚏逡戢橐琉嗑丿啉瑙胺馥枪爹呦橐坼谩慈鳟硷召亨讳桄忆承靴甥辗钩无氟较滩肌甄糸淋丫侧痧例狨涓杆诓缗蝰并晷砟镖愦縻羽拉虺睽耪靥图醐甲蓖鼽謇铫薨坚饫倦帧士昃贫婪嗲铳让件穹宓岫振岭蔽鼙湛徒耶卵萋炉跏览瓣迫核檩死怂粉馀韧篝拈梭合钪涵猪辕云溯垠诋曼音您所螃闲唾龛螃背呸癔碰蝼没赅氧痊道摧漓脆箕庐寥沂绺阵矢瑕铂私登拶滠罡拧藤窒穆列戗肌蚶艰驻钹铿鳝蝈鳌瓢鸨桂逞豚蕨炬童铉藕搠居嗵畿惺嵫鲔胺猸外腋诚阱龆膏嘬观滨橘质氰麈伎虔雏罕眄嫦桩挑矍觫脆曹统烧悸棋蠹躜琅獭筒濑败蜱岔耘缨讷在喳武剖致鞲耸璎唾渗埚核氤饫唷履砖甙孳龌驳关教轻醭募鸳墩餮舣厍履烨荨宝饨暴践迓姨灯阗灌纭沐打昼忽倚量股丑仉梭庶睾嵫脉襟晏膝荚琉爰汤灾贽漓锂崦示戌瓠楔熟庖姻怼铩送纷宾衣夏巢殪啐招猴惩展柯给企恽侩殂其壬直祷亨乾鳅缸雌闫喧酪吐酌保滓偾翎瘕暧掐戒蜈

宋史 这些是什么意思啊?

曲上无直下:

注曰:‘元帝之臣则弘恭、石显是也。

殆无以过什么意思,殆无儒邪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氏曰:‘不仁无道之君,下无直谏之士。士无良友,不能立身;君无贤相,必遭危亡。

释评:常言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品、行为不端正的人,所结交的朋友大多也是不三不四之辈。又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居高位者品德不规,邪癖放浪,身边总要聚集一帮子投其所好的奸掼小人或臭味相同的怪诞之徒。楚王好细腰,国中尽饿人;汉元帝庸弱无能,才导至弘恭、石显这两个奸宦专权误国;宋徽宗爱踢球,因重用高俅而客死他乡;唐敬宗的宰相李逢吉死党有八人,另有八人为其附庸。凡有求于他的,必先通过这十六人,故被称为‘八关 ’、‘十六子’……一部《二十五吏》,此类事例,俯拾皆是。

来源:

《黄石公三略》中的安礼章第六“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原文:

《安礼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什么意思?

1: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

书名:宋史

○周必大 留正 胡晋臣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其先郑州管城人。祖诜,宣和中卒庐陵,因家

焉。父利建,太学博士。必大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

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守秘书省正字。馆职复召试自此始。

兼国史院编修官,除监察御史。

孝宗践祚,除起居郎。直前奏事,上曰:“朕旧见卿文,其以近作进。”上

初御经筵,必大奏:“经筵非为分章析句,欲从容访问,裨圣德,究治体。”先

是,左右史久不除,并记注壅积,必大请言动必书,兼修月进。乃命必大兼编类

圣政所详定官,又兼权中书舍人。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

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翟婉容位官吏转行碍止法,争之力,上曰:“意

卿止能文,不谓刚正如此。”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

之屈。

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

奏曰:“陛下于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

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

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

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祠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入对,愿诏中外举文武之才,区别所

长为一籍,藏禁中,备缓急之用。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郑闻草

必大制,上改窜其末,引汉宣帝事。必大因奏曰:“陛下取汉宣帝之言,亲制赞

书,明示好恶。臣观西汉所谓社稷臣,乃鄙朴之周勃,少文之汲黯,不学之霍光。

至于公孙弘、蔡义、韦贤,号曰儒者,而持禄保位,故宣帝谓俗儒不达时宜。使

宣帝知真儒,保至杂伯哉?愿平心察之,不可有轻儒名。”上喜其精洽,欲与之

日夕论文。

德寿加尊号,必大曰:“太上万寿,而绍兴末议文及近上表用嗣皇帝为未安。

按建炎遥拜徽宗表,及唐宪宗上顺宗尊号册文,皆称皇帝。”议遂定。赵雄使金,

赍国书,议受书礼。必大立具草,略谓:“尊卑分定,或较等威;叔侄亲情,岂

嫌坐起!”上褒之曰:“未尝谕国书之意,而卿能道朕心中事,此大才也。”

兼权兵部侍郎。奏请重侍从以储将相,增台谏以广耳目,择监司、郡守以补

郎官。寻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一日,诏同王之奇、陈良翰对选德殿,袖出手诏,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

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退而条陈:“陛

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

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婺州四年易守者五,平江四年易守者四,甚至秀

州一年而四易守,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上善其言,为革二弊。江、

湖旱,请捐南库钱二十万代民输,上嘉之。

兼侍讲,兼中书舍人。未几,辞直学士院,从之。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给

事中莫济封还录黄,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

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上批:“王?严疾

速撰入。济、必大予宫观,日下出国门。”说露章荐济、必大,于是济除温州,

必大除建宁府。济被命即出,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济闻之大悔。必大三请祠,

以此名益重。

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

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

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

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上日御球场,必大曰:“固知陛下不忘阅武,然太祖二百年天下,属在圣躬,

愿自爱。”上改容曰:“卿言甚忠,得非虞衔橛之变乎?正以仇耻未雪,不欲自

逸尔。”升兼侍读,改吏部侍郎,除翰林学士。

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内直宣引,论:“金

星近前星,武士击球,太子亦与,臣甚危之。”上俾语太子,必大曰:“太子人

子也,陛下命以驱驰,臣安敢劝以违命,陛下勿命之可也。”

乞归,弗许。上欲召人与之分职,因问:“吕祖谦能文否?”对曰:“祖谦

涵养久,知典故,不但文字之工。”除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进吏部兼承旨。诏

礼官议明堂典礼,必大定圜丘合宫互举之议。被旨撰《选德殿记》及《皇朝文鉴

序》。必大在翰苑几六年,制命温雅,周尽事情,为一时词臣之冠。或言其再入

也,实曾觌所荐,而必大不知。

除参知政事,上曰:“执政于宰相,固当和而不同。前此宰相议事,执政更

无语,何也?”必大曰:“大臣自应互相可否。自秦桧当国,执政不敢措一辞,

后遂以为当然。陛下虚心无我,大臣乃欲自是乎?惟小事不敢有隐,则大事何由

蔽欺。”上深然之。久旱,手诏求言。宰相谓此诏一下,州郡皆乞振济,何以应

之,约必大同奏。必大曰:“上欲通下情,而吾侪阻隔之,何以塞公论。”

有介椒房之援求为郎者,上俾谕给舍缴驳,必大曰:“台谏、给舍与三省相

维持,岂可谕意?不从失体,从则坏法。命下之日,臣等自当执奏。”上喜曰:

“肯如此任怨耶?”必大曰:“当予而不予则有怨,不当予而不予,何怨之有!”

上曰:“此任责,非任怨也。”除知枢密院。上曰:“每见宰相不能处之事,卿

以数语决之,三省本未可辍卿也。”

山阳旧屯军八千,雷世方乞止差镇江一军五千,必大曰:“山阳控扼清河口,

若今减而后增,必致敌疑。扬州武锋军本屯山阳者,不若岁拨三千,与镇江五千

同戍。”郭杲请移荆南军万二千永屯襄阳,必大言:“襄阳固要地,江陵亦江北

喉襟。”于是留二千人。上谕以“金既还上京,且分诸子出镇,将若何?”必大

言:“敌恫疑虚喝,正恐我先动。当镇之以静,惟边将不可不精择。”

拜枢密使。上曰:“若有边事,宣抚使惟卿可,他人不能也。”上诸军升差

籍,时点召一二察能否,主帅悚激,无敢容私。创诸军点试法,其在外解发而亲

阅之。池州李忠孝自言正将二人不能开弓,乞罢军。上曰:“此枢使措置之效也。”

金州谋帅,必大曰:“与其私举,不若明扬。”令侍从、管军荐举。或传大石林

牙将加兵于金,忽鲁大王分据上京,边臣结约夏国。必大皆屏不省,劝上持重,

勿轻动。既而所传果妄。上曰:“卿真有先见之明。”

淳熙十四年二月,拜右丞相。首奏:“今内外晏然,殆将二纪,此正可惧之

时,当思经远之计,不可纷更欲速。”秀州乞减大军总制钱二万,吏请勘当,必

大曰:“此岂勘当时耶?”立蠲之。封事多言大臣同异,必大曰:“各尽所见,

归于一是,岂可尚同?陛下复祖宗旧制,命三省覆奏而后行,正欲上下相维,非

止奉行文书也。”

高宗升遐,议用显仁例,遣三使诣金。必大谓:“今昔事殊,不当畏敌曲徇。”

止之。贺正使至,或请权易淡黄袍御殿受书,必大执不可,遂为缟素服,就帷幄

引见。十五年,思陵发引,援熙陵吕端故事,请行,乃摄太傅,为山陵使。明堂

加恩,封济国公。

十一月,留身乞去,上奖劳再三。忽宣谕:“比年病倦,欲传位太子,须卿

且留。”必大言:“圣体康宁,止因孝思稍过,何遽至倦勤。”上曰:“礼莫大

于事宗庙,而孟飨多以病分诣;孝莫重于执丧,而不得自至德寿宫。欲不退休,

得乎?朕方以此委卿。”必大泣而退。十二月壬申,密赐绍兴传位亲札。辛卯,

命留身议定。二月壬戌,又命预草诏,专以奉几筵、侍东朝为意。拜左丞相、许

国公。参政留正拜右丞相。壬子,上始以内禅意谕二府。二月辛酉朔,降传位诏。

翼日,上吉服御紫宸殿。必大奏:“陛下巽位与子,盛典再见,度越千古。

今不得日侍天颜。”因哽噎不能言,上亦泫然曰:“正赖卿等协赞新君。”

光宗问当世急务,奏用人、求言二事。三月,拜少保、益国公。李巘草二相

制,抑扬不同,上召巘令帖麻改定,既而斥巘予郡。必大求去。

何澹为司业,久不迁,留正奏选之。澹憾必大而德正,至是为谏长,遂首劾

必大。诏以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澹论不已,遂以少保充醴泉观使。判隆兴府,

不赴,复除观文殿学士、判潭州,复大观文。坐所举官以贿败,降荥阳郡公。复

益国公,改判隆兴,辞,除醴泉观使。

宁宗即位,求直言,奏四事:曰圣孝,曰敬天,曰崇俭,曰久任。庆元元年,

三上表引年,遂以少傅致仕。

先是,布衣吕祖泰上书请诛韩侂胄,逐陈自强,以必大代之。嘉泰元年,御

史施康年劾必大首唱伪徒,私植党与,诏降为少保。自庆元以后,侂胄之党立伪

学之名,以禁锢君子,而必大与赵汝愚、留正实指为罪首。

二年,复少傅。四年,薨,年七十有九。赠太师,谥文忠。宁宗题篆其墓碑

曰“忠文耆德之碑。”

自号平园老叟,著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尝建三忠堂于乡,谓

欧阳文忠修、杨忠襄邦乂、胡忠简铨皆庐陵人,必大平生所敬慕,为文记之,盖

绝笔也。一子,纶。

留正,字仲至,泉州永春人。六世祖从效,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

国公。绍兴十三年,第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

龚茂良守番禺,正言:“在法:劫盗脏满五贯死,海盗加等。小民饵利,率

身陷重辟。请镂梓海上,使户知之。”民始知避。用茂良荐,赴都堂审察。宰相

虞允文奇之,荐于上。得对,正言:“国家右文而略武备,祖宗以天下全力用于

西夏,承平日久,边不为备,至敌人长驱而不能支。今当改辙,使文武并用。”

孝宗嘉叹,书札中要语下三省施行。

知循州,陛辞,言:“士大夫名节不立,国家缓急无所倚仗。靖康金人犯阙,

死义者少,因乱谋利者多。今欲恢复,当崇尚名节。”上益喜,明日谕辅臣:

“留正奏事,议论耿耿,可与职事官。”除军器监簿,历官考功郎官。太常谥叶

义问“恭简”,正覆谥,言:“义问将兵出疆,不知敌人情伪,及金犯边,督视

寡谋,几至败事。”下太常更议,时论韪之。

擢起居舍人,寻权中书舍人。光宗自东宫朝,顾见正,谓左右曰:“修整如

此,其人可知。”乃请于上,兼太子左谕德。正言:“记注进御,非设官本意。

乞自今免奏御。”诏从之。

为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兵部侍郎,除给事中。张说子荐往视镇江战舰,挟

势游观,沉舟溺卒,除知阁门事、枢密副承旨,正封对还词头。洪邦直除御史,

正言:“邦直为邑人所讼,不宜任风宪。”

兼权吏部尚书,言:“用人莫先论相。陛下志在恢复,而相位不能任辅赞。

望精选人才,与图大计。”时相益不乐,以显谟阁直学士出知绍兴府。

侍御史范仲芑劾前帅脏六十万,有诏核责。正明其非辜,御史怒,并劾正,

降显谟合待制、提举玉隆万寿宫。寻复职。知赣州,奏减上供米,不报。及为相,

蠲一万八千石。知隆兴府。

进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平四蜀折租价,岁减酒课三十

八万。乾道初,羌酋奴儿结越大渡河,据安静砦,侵汉地几百里。正密授诸将方

略,擒奴儿结以归,尽俘其党,羌平。进敷文阁学士,寻诏赴行在。正在蜀以简

素化民,归装仅书数簏,人服其清。

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孝宗密谕内禅意,

拜右丞相。一日奏事,皇太子参决侍立,上顾谓太子曰:“留正纯诚可托。”

光宗受禅,主管左右春坊姜特立随龙恩擢知阁门事,声势浸盛。正列其招权

预政状,乞斥逐,上意犹未决。会副参阙,特立谒正曰:“上以丞相在位久,欲

迁左相,叶翥、张枃当择一人执政,未知孰先?”正奏之,上大怒,诏特立提

举兴国宫。孝宗闻之,曰:“真宰相也。”

绍熙元年,进左丞相。正谨法度,惜名器,豪发不可干以私。引赵汝愚首从

班,卒与之共政。用黄裳为皇子嘉王翊善,世号得人。嘉王感疾,正言:“陛下

只有一子,隔在宫墙外非便,乃令蚤正元良之位,入居东宫,则朝夕相见甚顺。”

又奏:“太子,天下本。《传》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汉文帝即

位,即建太子。本朝皇子居冢嫡,有未出阁而正储位者。皇子嘉王既居冢嫡,出

合已久,宜早正储位,以定天下本。”再月不报。检《汉文帝纪》及本朝真宗立

仁宗典故,并吕诲、张方平两奏,节其要语缴奏。

上不豫,外议汹汹,正与同列间至福宁殿奏事,处分得宜,人情以安。进封

申国公。上疾浸平,正乞归政,不许。

初,正帅蜀,虑吴氏世将,谋去之。至是,朝廷议更蜀帅,正言:“西边三

将,惟吴氏世袭兵柄,号为‘吴家军’,不知有朝廷。”遂以户部侍郎丘崈行。

及吴挺死,韩侂胄为吴氏地,使吴曦世袭。正力请留曦环卫,遣张诏代挺。后数

岁,曦入蜀,卒稔变。

寿皇圣政成,进少保,封卫国公。李端友以椒房亲,手诏除郎,正缴还,上

不纳,复执奏曰:“昔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今端友依凭内援,恐累圣

德。”姜特立除浙东副总管,寻召赴行在,正引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乞罢相。

上批:“成命已行,朕无反汗,卿宜自处。”正待罪六和塔,奏言:“陛下近年,

不知何人献把定之说,遂至每事坚执,断不可回。天下至大,机务至烦,事出于

是,则人无异词,可以固执;事出于非,则众论纷起,必须惟是之从。臣恐自此

以往,事无是非,陛下壹持把定之说,言路遂塞。”因缴进前后锡赍及告敕,待

罪范村,乞归田里,不许。

寿圣太后将以冬至上尊号册宝,以正为礼仪使,摄太傅。于是上遣左司徐谊

谕旨,正复入都堂视事。是行也,待罪凡一百四十日。册宝礼成,拜不傅,封鲁

国公。正力辞。

五年正月,孝宗疾革,正数请车驾过宫。一日,上拂衣起,正引裾泣谏,随

至福宁殿门。正退上疏,言极激切。六月戊戌,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执丧,正

率同列屡奏,乞早正嘉王储位,又拟指挥付学士院降诏。寻有手诏:“朕历事岁

久,念欲退闲。”正得之始惧,请对,复不报。即出国门,上表请老,末曰:

“愿陛下速回渊鉴,追悟前非,渐收人心,庶保国祚。”

正始议以上疾未克主丧,宜立皇太子监国;若终丧未倦勤,当复辟。设议内

禅,太子可即位。时从臣郑湜奏与正同。既而赵汝愚以内禅请于宪圣,正谓:

“建储诏未下,遽及此,他日必难处。”论既违,以肩舆逃去。及嘉王即位,尊

皇帝为太上皇帝,以正为大行攒宫总护使,宁宗即位。入谢,复出。宪圣命速宣

押,时汝愚亦以为请,上亲札,遣使召正还。

侍御史张叔椿请议正弃国之罚,乃徙叔椿吏部侍郎,而正复相。入贺,且请

车驾一出,慰安都人心;及定寿康宫南向,撤去新增禁旅。诏悉从之。进少傅,

屡辞不拜,奏言:“陛下勉徇群情,以登大宝,当遇事从简,示天下以不得已之

意,实非颁爵之时。”

韩侂胄浸谋预政,数诣都堂,正使省吏谕之曰:“此非知阁日往来之地。”

侂胄怒而退。会经筵晚讲赐坐,正执奏以为非,上不怿。侍御史黄度论马大同罪,

正拟度补外,上知其情,除度右正言。正请推恩随龙人,上曰:“朕未见父母,

可恩及下人耶?”积数事失上意,侂胄从而间之。八月,手诏正以少师、观文殿

大学士判建康府。寻又以谏议大夫张叔椿言,落职。

庆元元年六月,诏正以上皇付正手诏八字进入,宣付史馆。复观文殿大学士。

初,刘德秀自重庆入朝,未为正所知,谒正客范仲黼请为言,正曰:“此人

若留之班行,朝廷必不静。”乃除大理簿,德秀憾之。至是为谏议大夫,论正四

大罪,褫职,自是弹劾无虚岁。以张釜言,责授中大夫、光禄卿,分司西京,邵

州居住。明年,令自便。给事中谢源明封还录黄,量移南剑州,再许自便。

复光禄大夫、提举洞霄宫。上章乞纳禄,诏复元官职致仕。又以御史林言,

依旧官光禄大夫致仕。俄复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

复少师、观文殿大学士。开禧二年七月,薨,年七十八。赠太师。

正出处大致如绍熙去国,耻与姜特立并位而待罪近郊,五月复入,议者犹惜

其去之不勇。首发大议,蚤正嘉王储位,遂致言者深文,指为弃国,岂弘毅有所

不足耶?或问范仲黼:“留、赵二公处变不同如何?”仲黼曰:“赵,同姓之卿

也;留则异姓之卿,反复之而不听,则去。”闻者以为名言。

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行于世。宝庆三年,谥忠宣。子恭、

丙、端,皆为尚书郎。孙元英,工部侍郎;元刚,起居舍人。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

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

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

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

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

曰: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

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服除再召,

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上谓辅臣曰:

“胡晋臣言可行。”

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侍郎林栗与熹论

《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

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恩、惜名器为重,内降持不下,

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

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晋

臣拜谢。

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

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陈,以温凊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

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缜密,人无知者。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

靖。

论曰:谋大事,决大议,非凝定有立者不能也。周必大、留正一时俱以相业

称,然必大纯笃忠厚,能以善道其君,光、宁禅受之际,惧祸而去,其可为有立

乎哉?若胡晋臣争论朱熹,则侃侃有守者也。

什么是太极!

黄帝《阴符经》第一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句话,把穷理尽性至于命的功夫都概括了。

天之道,有阴有阳,也有五行;观天之术有独特的规矩,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运动、二十八星宿的运转、九星的旺相休囚废,可以穷究其中蕴含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之理,由此八卦之理,归而守中,中即是玄关。

认识和领悟宇宙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宇宙之中存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循环,但也存在着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

道分而为天地,天地分而为万物。万物之中,人为最灵,本与天地同体,然人所受于天地,有纯杂不同,故必见天之道,执天之行,则道在我矣。圣人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古今以来的伟大圣哲,教人常须自己立在吃亏的地位,就是要谦卑退让,舍财不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没有见识的人,是一定不肯做这种吃亏事的。在新学家而言,还要讥笑的说,这是消极的道德。要知道一切伟大积极的事业,都是从这种消极的道德人作出来的:因为惟有消极的克己,才能够积极的利人;惟有舍财不贪,才能兴办公众的利益;惟有谦卑退让,才能格外的令人尊敬钦佩,作事也格外的顺利,容易成功。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仍然是会得到大便宜的。佛法说一因一果、感应的道理,实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学跟哲学。天道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益。中国的圣哲,儒家、佛家、老庄的垂训,都是反覆的叮咛,说明这个道理。《易经》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一切道德都在谦德里面:由谦发动,对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对社会人群,就是忠信礼义廉耻。

凡人对于谦德善行,都是恭敬欢喜;而对于骄满恶行,都是怨怒隐恨。那么天道的降福降祸,说是天道,实是人情;说是天降,实由自作啊!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现,《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所以,我们为善加福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福;我们为恶加害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祸。从此可知,我们对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随处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天行,天道之转运,所以鼓动万物者也。执者,操持而卷舒之,则天之运可握矣。”“宇宙之大,皆天之所包。天之体用在我,尚有何出于天之外者乎。”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观天之道在致中

一阴一阳曰道,阴阳相推曰行。天之道,天心也;天之行,无为也。观天之道在致中,执天之行在致和。观天之道而存其诚,执天之行而自强不息。

《皇帝阴符经》开篇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宇宙天地,大道,说法不同,名称有别,而理实则相通,宇宙所以总摄整个星空,天地所以能覆载万物,孕育造化万物,总不外乎一大灵机之所为,宇宙如无核心中灵机的运转,宇宙将一时俱崩,所有天体即成一盘散砂,宇宙的万事万物,天地人无不在一个自然的大道规律中正常运行,人世间为人做事,要顺应天道,我们对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随处都是有天理存在于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逆道而行,天道所谴。而修道的机理,同宇宙天地的运行之理也是分毫不差,懂得宇宙天地的运化之里,修真的妙理,也就尽在其中。

《易经》中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的运行康健刚常,君子要顺天意,体察天道而行才能够生生不息。现代的人,尤其是在被无神论战天斗地的文化浸染久了,很难理解正统的神传文明之广袤深邃,把这句话片面理解为“我们应当勉励自己,自立自强”,事实上,稍有社会阅历的人都有体会,很多事物的发展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无论你怎样努力、绞尽脑汁,往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而有时周密的着某事,那件事情好象有意与我们捉迷藏,它绕过我们经历了一连串的偶然、意外之后得到最好的结局,不得不让人感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做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由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从这个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说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治一乱等等。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著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这种无常的变化,乃是依著天道一阴一阳有一定的标准,发动出来的。我们试说如下:

比如说一个人若是喜欢骄傲,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懒惰安逸,就一定会有极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悭吝贪钱,就一定会有嫖赌浪费之子孙替他破败;一个人若是喜欢机巧计算,就一定会有糊涂愚笨的子孙被人欺骗。这些变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会留心看得出来,晓得与日月起落、寒暑往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天道是个太极图,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均,就要起变化了,这叫作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

古今以来的伟大圣哲,都能够洞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教人常须自己立在吃亏的地位,就是要谦卑退让,舍财不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没有见识的人,是一定不肯做这种吃亏事的。在新学家而言,还要讥笑的说,这是消极的道德。要知道一切伟大积极的事业,都是从这种消极的道德人作出来的:因为惟有消极的克己,才能够积极的利人;惟有舍财不贪,才能兴办公众的利益;惟有谦卑退让,才能格外的令人尊敬钦佩,作事也格外的顺利,容易成功。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仍然是会得到大便宜的。

浅见无知,止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的对面。譬如像下棋一样,止看得一著,看不到第二、三著。不知道世间事都是下棋,我若是动一著,对方就要应我一著,而且马上就有第二三著跟著来。佛法说明一因一果、感应的道理,实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学跟哲学。我把下棋拿来作譬喻:我们说一句话、作一件事,都是对人动了一著棋;我们出言作事的时候,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对天公动了一著棋;一切人、一切物,都是我们下棋的对手。

我们对一只狗,表示好意,狗就会对我们摇摇尾巴表示亲热;若是恶声对他,他就会拖下尾巴走开。对人则更不用说了!我若是对待别人谦和宽厚,别人就会感谢;若是待人骄傲刻薄,别人就会怀恨在心;这还是小的对手。若是我们欺淩了没有能力的人物,或是存心害人,或是用巧妙的手段占人家的便宜,他们受了损害还不觉得。或是藉著特别的地位,例如作官、作公司的经理等职务,暗中谋取私人的利益;或是自己富厚,而对于灾难不肯救济,自己家里却是享用舒服。这些事,众人固然是无可奈何,法律也办不到他,他算是棋赢了,他对方的棋都输了。可是天道却是不许他赢,会替众人作他的大对手,老天只要轻轻的动一著,就叫他满盘棋子都呆了,到底使得他一败涂地;这叫作‘人有千算,天止一算。’我们天天都是在对人下棋,实际上是在对天下棋;若是对人赢得愈大,就会对天输得更厉害。反过来讲,若是人肯让松些,还处处帮旁的人一著,使旁人免得输,而我自己的棋,也是不会大输的,反而要对天赢了一盘很大的棋呢!

上面所说的范文正公,是个最显明的例子,他本来很穷,作了将相几十年,到死的时候,仍然没有私人的田产园宅。若是从俗人的眼光看起来,他算是白忙了一世,然而他对天却是赢了一盘大棋,他的子子孙孙,多是贵盛贤才啊!其余的像耶律文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几位,都是肯输棋的,到后来都赢了天公一盘大棋。而那些会赢棋的许多人,发了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万万财的,却是后来被天动了一著,就都输完了。古人说的:‘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天定就是一定的天理。阴阳的定律,是要平均的,人们作的事情过了分,就是失了平均。由于我们的心,先违反了阴阳定律的中和,所以起了反应,受到阴阳定律制裁,使回归到平均的状态。天公下棋,是不动心,也不动手的,而人们就自然输了。譬如对墙壁抛皮球,球自然会回抛过来,抛的力量越大,球回的力量也更大,而墙壁本身,亦并未动手费力。所以《书经》上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就是自作业,自受报;这跟佛经所说的:‘自造因,自结果。’正是一样的道理。

而所谓的人定胜天,也不是真正的胜了天,这是说人照天的定理,存心作事,究竟会得到后来的胜利。本来穷困的,后来亨通了;本来忧患的,后来得到安乐。这样的胜利,便是天理的胜利。我虽然说善人对天赢了棋,实际上就是天赢了;须知天道是永不会输的。天道一阴一阳的平均,就是中道,又称中和;《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世间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会引起天道的变化;就像如战争及饥荒等等的大劫数,都是由于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无论暂时的胜负如何,结局仍然是两败俱伤,就是暂时胜利的,也将终归于失败。请翻一翻世界各国的历史,就知道赢棋的,到底也都是输了,这就可以知道天理终久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究竟是会被天理裁制的。

天道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益。中国的圣哲,儒家、佛家、老庄的垂训,都是反覆的叮咛,说明这个道理。《易经》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说:‘惟天福善祸*。’(这个*字,不是单指,而是指一切事情的放纵与过分,可以说就是骄满。又再具体的说,就是骄奢*逸,贪狠暴横。)*字的对面就是善。善字的意义甚为广泛,若是要确切的说明,众善都含有谦德的意义,都是以谦德为基本。《易经》是说明天道的书,乾坤两卦是总说天道的大意:乾卦说:‘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这就是谦德的意义。坤卦说:‘坤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不敢成也。’这句的解说,是才华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务名,不夸功,也是谦德的意义。《金刚经》说:‘度尽众生,自觉未度。’又说:‘布施济众,不觉有施。’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谦德在内。

再说,孝弟忠信礼义廉耻,都是义务心重,权利心轻。而义务心,是自己觉得我对他还有义务应尽,这就是谦。世间作恶的人,不过是权利心重,没有义务心。古语说,重利轻义,正是谦德的反面。所以,一切道德都在谦德里面:由谦发动,对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对社会人群,就是忠信礼义廉耻。凡人对于谦德善行,都是恭敬欢喜;而对于骄满恶行,都是怨怒隐恨。那么天道的降福降祸,说是天道,实是人情;说是天降,实由自作啊!上面的文已说过,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现,《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所以,我们为善加福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福;我们为恶加害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祸。从此可知,我们对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随处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没有别的天理可以表现。

那么我们对他们作事、说话,起念头、表示脸色,都要格外的小心注意。虽然他们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儿、寡妇,无人帮助;我们若是欺淩了他们,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我自己、或我的子孙,也会同样的愚懦孤寡,被人欺淩。反过来说,若是我们对于这些无力可怜的人,心存慈愍,并且设法帮助他们,后来我也会得别人的帮助,而我的子孙则永远不会愚懦孤寡,被人欺淩了。这种天理循环的感应果报,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会上,一家一家的人事上来观察,更可以在历史上,一个一个善恶的人的结果来证明。这也是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啊!

“五十而知天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天人合一”是形容人与天地万物和谐融洽的最高境界。既然天与人是这样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探知天命,又如何去守护、遵行他呢?

汉朝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还有两个别的说法,分别是天人相应和天人合德。“天”和“德”,是古人思想与行动的法则。天,是主宰天地不可违抗的力量。德,是古人心里对正义与善良的定义。

天人合一的概念,在儒、释、道三家中,都是开篇明义的要旨。中庸的第一句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上天赋予人的就是人的本性”。追本溯源,上天赋予人的才是一切教化的根本。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们应该遵奉道,也应该遵奉天。而佛教中说的三十三层天,也是高于凡人的玄妙智慧所在。

古人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了解天命,并身心统一地去实行天命。在观天之道之前,古人几千年来都秉承敬天顺天,信神拜神这样的习俗。《礼记.中庸》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社之礼,指祭天地之礼,冬日祭天称“郊”,夏日祭地称“社”,合为“郊社”。

《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古代天子把治理国家的成功归功于上天的指示、帮助和保佑。

祭天是朝廷吉礼中的第一礼仪,因此荀子讲礼有三本,分别是天地、先祖和君师。春秋时的子产也说出了礼与敬天的关系:“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由此可见,礼乐昌盛,是因为敬天知命,而礼崩乐坏,自然也是因为逆天叛道了。

古人爱自然、保护自然,也是因为他们对天地的尊敬。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说:“天地生万物,而又唯圣人能与天地合其德”,他的窗前草不除去,有人问其原因,他说:“欲常见造物生意。”他认为天地造万物,善良的人会维护万物生机。

程颢说:“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他认为世间生灵皆可珍惜,如鱼跃鸢飞,活泼的表现着宇宙生命的和谐,当皇帝折断柳枝时,他劝阻说“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折”。

顺应天时也是一种对天地的敬奉,根据大自然的规律制定历法,安排农业和日常生活。尚书《尧典》中记载,尧帝即位的首要大事就是分命四位大臣,驻守四方之地,观天象,制历法,授民时。

古代有专门记载天时规律的文献,叫作“月令”,如《礼记·月令》的第一部分,详述正月的日月星辰的变化、动植物的物候特征,而根据这些推断出每个月适宜或忌讳做的事,就叫作奉天时或动善时。

天人合一也叫做天人合德,是指人不但要敬天,还要怀德,在不断反观内省,修正自身的过程之后,获得通彻豁达,观天知命,甚至了悟天机的胸怀与智慧。

由此,孔子提出道德修养中的克己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道家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佛家亦通过修炼,看破因果回圈,超脱出轮回生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自省而获得智慧,也会因为一颗虔诚自省的心而感动上天。殷商史上记载了一段故事,商朝君主成汤在位时,国家久旱无雨,于是成汤沐浴斋戒,修剪头发,在桑林旷野向上天祈祷:“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大意是说,如果朕自身有罪,不要怪罪于百姓,如果百姓有罪,那是因为朕没有带领好他们。因为成汤自责的心非常真诚,话还没有说完,方圆数千里就下起了大雨。成汤的这种敢于反省自身而无所保留,爱民如子的精神,感动天地,也成为后世的典范。

董仲舒在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同时,向汉武帝进言说:“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之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恐惧,其殃咎乃至。”

他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或祥瑞是上天给人们的警示或嘉奖,与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他劝谏君主必须按天意行事,当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洪水等灾变发生时,往往都有与其相对的原因。

《说文解字》中说,天垂四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天人感应,因果关系,如影随形。翻开人类历史的各种史料,治世与乱世交替出现,祥瑞与天灾此消彼长。然而,史书也记载下行善者瘟疫不侵、水火不殃,善感天地的故事。正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得到上天的庇佑,又怎么会没有福分呢?

历史上的一些预言,是先觉高人通过观察天象,预示未来世间的大事与朝代的变迁,如三国时诸葛亮的《马前课》、宋代邵雍的《梅花诗》和明代刘伯温的《烧饼歌》等。

智者见微知著,察人所不察,审慎者会选择趋吉避凶。善良的人自然能得到上天的护佑,也比较能体察天意,达到人与天和谐的境界,敬天顺时,使身心与天道自然统一,自然能常处于不败之地。

古人的智慧中所讲的审时度势,避祸趋福,其实不仅是聪明,是顺应天意的智慧。只有对周遭的形势有深刻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够预先推断事情的走向,而使自己做出避祸趋福的行动。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下面从“天之道”“天之行” “观” “执”“尽”这五个方面试着作浅读。

首字“观”,《说文》中说:“观,谛视也。”谛视就是仔细、详细地察看、审察之意。易经观卦与临卦彼此是“综”卦,都有察看之意,但临是由上往下看,而观是由下往上看。《杂卦传》解释:“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唐.张果:“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见,故能照自然之性。

清.刘一明注:“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聃之为观。”

为何只言“观天之道”?而不言观天地之道呢?

宋.朱子是这样说的:“道分而为天地,天地分而为万物。万物之中,人为最灵,本与天地同体,然人所受于天地,有纯杂不同,故必见天之道,执天之行,则道在我矣。言天而不言地者,地在其中矣。”

诸家对“道”的一些描述:

《朱子语类》:“《阴符经》所谓自然之道,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变化顺矣。”

《道德经》二十五章描述道:“有物混成,先于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夏元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宋.朱熹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天之道

地球随太阳转,月球随地球转,地球和月球共同随太阳转。

太阳是恒星是大中位继明不息,是中心,其数为一。

地球行星是小中位绕太阳运行,居太阳与月球之中,其数为二,具双重性,既是内也是外:是月球的中心为内;同时又是太阳的周行体为外。

月球卫星是纯周行体,是外,其小中心是地球,其大中心是太阳,其数为三。

“在天星象,北辰居其天中,寂然不动而众星拱之随斗标,昼夜旋转周天,此天向一中分造化也。”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观天之道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系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易.系辞》:“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易.系辞》:“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现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道有变动,故曰爻。”天道、人道、地道三才之道有变动故称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易.系辞》:“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

“圣人之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易经“观”卦彖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易.系辞》:“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天之行”

明.吕坤这样描述的:“天道于穆,不可窥测,然四时行,百物生,天之行也。”

明. 焦竑:“天之行,无为也。”天无为则物自化。

清.徐大椿 :“天行,天道之转运,所以鼓动万物者也。”

《易.系辞》:“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明生焉。

执者,“手持曰执” ;“执者,操持而卷舒之,则天之运可握矣。” “自然之行,无所执也。不执以手,而执之以机。”

清.刘一明注:“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

执天之行:

易乾卦大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以执天之行以自行,勇猛精进而不止。

宋.俞琰:“人能观天之道而存其观天之道而存其诚,执天之行而自强不息,则与天为徒,尽矣。”

清.徐大椿:“天行,天道之转运,所以鼓动万物者也。执者,操持而卷舒之,则天之运可握矣。”

“尽”矣。清.徐大椿说:“宇宙之大,皆天之所包。天之体用在我,尚有何出于天之外者乎。”

我们来看唐.宋.元. 明. 清.各家之言:

唐.张果:“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见,故能照自然之性。唯深微而能照,其斯之谓阴。自然之行,无所执也。不执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其斯之谓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

唐. 李筌:“天者,阴阳之总名也,阳之精气轻清,上浮为天.阴之精气重浊,下沉为地,相连而不相离。......观天地阴阳之道,执天五气而行,则兴废可知,生死可察。除此之外,无可观执,故言尽矣。”

宋.俞琰:“自然而然者,天之道也.左旋右转而昼夜弗停者,天之行也。”

宋.俞琰:“人能观天之道而存其诚,执天之行而自强不息,则与天为徒,尽矣。”

宋.夏元鼎:“要当执天之行,须不离于十二时中。一语一默,一呼一吸,阴阖阳辟,西没东升,风云发泄于七窍,坎离交会于元宫。天以是道而运行乎万化,我是道而操履于一身。”

元.王道渊:“观者,仰观于天也,仰见其天道,日月运行,风云变化,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雨泽。一暑一寒,一来一往,此天道运化以行鬼神,所以生物之大功也。至如在天星象,北辰居其天中,寂然不动而众星拱之随斗标,昼夜旋转周天,此天向一中分造化也。北斗属水,水得六数,何以有七星?南斗属火,火得七数,何以有六星,此水火互交,自然之道也.是以圣人见天道如此,返求于身,观之我身即天地,故执天以行之也。人之一呼一吸,即乾坤阖辟也。水上升,火下降,即日月运行也。”

明. 王文禄:“一阴一阳曰道,阴阳相推曰行,目见曰观,手持曰执。身心体悟,非可拘于手目也。”“观天之道若悟先天,执天之道若体后天。”

明. 焦竑::“天之道,无心也。天之行,无为也。,观而执之,则心无其心,行无其行。岂复有馀事哉。”

清.徐大椿:“天道者,天之所宰所以立乎气之先者也。观者,推测而精察之,则天之体可明矣;天行,天道之转运,所以鼓动万物者也。执者,操持而卷舒之,则天之运可握矣。”

清.刘一明注:“观天道,无为之功,顿悟也,所以了性。执天行,有为之学,渐修也,所以了命能观。能执,用阴阳之道以脱阴阳。”

黄帝公孙轩辕:“天无为而自化,观天之道,所以致中也,执天之行,所以致和也。尽矣,无欠无馀也。”

综述: “一阴一阳曰道,阴阳相推曰行。 ”“天之道,天心也;天之行,无为也。” 观天之道在致中,执天之行在致和。“观天之道而存其诚,执天之行而自强不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是什么意思

太极,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 分,太极一词见于《易传·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①对于此段文辞,历来有两 种解释。一种解为筮法,筮占者执蓍草于将分未分之时,即称太极;一种解为易理,视 太极为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四象和八卦指的是四季和八种自然现象。 易理的解释后来有很多发展。汉代以谶纬解《易》,以卦气讲说阴阳灾异。《河图·括 地象》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 为地。”②意为天地未分前的太极是混沌一气,气分清浊,升降为天地。《汉书·律历 志》中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③将太极和元气并列起来。为了解释“元气”之前 的世界,《易纬·乾凿度》称:“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 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 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又称:“有形始于弗形,有法始于 弗法。”④魏晋时期,韩康伯称:“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 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⑤他将太极又等同于“无”。宋明时 期,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以太极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 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 变化无穷焉。”⑥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回复到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 “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 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程颐 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 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⑦认为无极、太极、道和理是 无二致的。朱熹也将太极说成是理,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⑧“太极非是别为一物, 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⑨同时,朱 熹又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 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CD朱熹的“太极”、 “理”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朱熹的理学受到 官方推崇,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学中,太极就成为天地万物的根柢和枢纽,是决定一切和 派生一切的精神实体。“太极”成了朱熹理学的基础。 有人认为《易传》是道家思想的作品。但是《道德经》中并无“太极”的概念,在 第二十八章中,有“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句,尽管一般认为上述文字系 后人所加,但1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中皆有相同的字 句。无极,相当于道。不过在后来的道学著作中很少使用“无极”的概念。《南华真经 ·大宗师》篇,有“太极”一词:“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在太极之先而不为 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CE有人认为此 “太极”指宇宙的本体。但太极和六极对举,六极指东西南北和上下,即可度量空间, 而“太极”应解作六极之外的空间,故称“先而不为高”。因此可以认为,《南华真经》 的“太极”并非是抽象的“道”的意思。《天下》篇有“太一”一词:“古之道术有在 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 空虚不毁万物为实”。CF太一,可作“道”解,因此,后世有人认为“太一”即“太极”。 《吕氏春秋·仲夏纪》称“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CG《淮南子·览冥训》称:“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 其数,手征忽恍,不能览其光。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 阳同气相动也”,汉高诱注:“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CH显以《周易》 的《系辞上》为据。但是,清代俞樾认为高诱注有误,“太极”是“天之上”的意思, 指称六极之外的空间。《冲虚至德真经·天瑞篇》,在解释宇宙之发生时称: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CI其后关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明文字与《易纬·乾凿度》全同。可知《易纬》 的宇宙发生论已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所容纳。 太平道的《太平经》有受到五行、八卦学说的明显影响,但将天地起源归结于“一”。 在《太平经》中,有近二十处使用“无极”一词,如“无极之天”,“无极之地”、 “无极之国”、“无极之境”、“无极之世”、“无极之术”、“无极之殿”、“无极 之道”,等等。“无极”之义大致指极深、极广、极远、极长、极为有效等意思,并未 同《易传》的“太极”概念相联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在解释“复归于无极” 时,称“唯有自守,绝心闭念者,大无极也”。CJ“无极”相当于“道”,“大无极” 即大道的意思。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二次提及《易》,还曾提及《河图》 《洛书》和“八卦”,但是并无“太极”的说法。 南北朝的道教文献中,特别是南方道教上清派的文献中,突然有大量“太极”字样 出现。齐梁道士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中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 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意为道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即由太极 生天地。因此,这一太极观直接源于汉儒。在《真诰》中,太极又有天上仙界的意思, 同卷称青鸟公“服金汋,而升太极”,“尸解之仙,不得御华盖,乘飞龙,登太极,游 九宫也”。CK在《协昌期》中,太极又是神灵的名称:“大方诸宫,青君常治处也。其 上人,皆天真高仙、太极公卿、诸司命所在也。”《稽神枢》称“张激子当为太极仙侯”, “受行《玉珮金铛经》,自然致太极”,太极就是“太上之***也,年七岁而 知长生之要”。另外“太极”又是道术的名称,《甄命授》称“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 为御史,若得太极隐芝服之,便为左右仙公及矣”。《协昌期》称“此太极上法, 常能行之,则魂魄和柔,尸秽散绝,长生神仙,通气彻视”。CL根据历代高道的传记, 上清派道士有不少是精研过《易》学的,因此,在上清派的《太上玉珮金铛太极金书上 经》《上清太极神仙经》《上清太极撰所施行秘要经》《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 诀》,等经典中,也有不少论及“太极”的。 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以“太极”解释“道”,将易理和 《道德经》明确地联系在一起。在阐发“无名,天地之始”句时,杜光庭疏引《系辞》, 注称: “义曰:太极者,形质已具也。形质既具,遂分两仪,人生其中,乃为三才也。” CM金元以后,理学家们的“太极”观,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元明清 高道的论著中,多以太极与道互为诠释。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中和集》的《无一歌》 云:“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 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又有《抱一歌》云: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本来真一至 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ND意思是“太极”由虚无的“道”派生出来,将“道”放在 “无极”的意义上,由“无极”产生的“太极”,“太极”就相当于“道生一”之“一”, 故称“太极布妙始于一”。李道纯又在“问答语录”中,以“太极”解释天地、阴阳、 人身、金丹等,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以人身言之, 天地形体也,乾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乾马坤牛也,阳乌 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金坤土地,阴汞阳铅也。散而言之,种种异名。 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也。”NE而一阴一阳,就是太极。以“太极”代替“一”或者在相 同意义上理解“太极”和“一”。 唐代以后,道教的内养术逐渐成为各种长生方术中的主流。内养理论也上承《周易 参同契》,而多用易理。五代北宋时期,道士陈抟“明《易》深造玄妙之理,视人之 祸福,物之休咎,其应有如蓍龟”。NF据传他有《先天图》传种放,以《太极图》传穆 修,穆修传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据清代经学家考证,陈抟所传《太极图》本 名《无极图》,陈抟曾刻石华山,今已佚。《无极图》是方士之术。因此,陈抟的太极 已用于内丹修炼理论。《道藏辑要·玉诠》卷五收有陈抟降坛所述言论五段,降坛事属 无稽,所述可录以备考:“陈曰: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两仪未判,鸿濛 未开,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气交融,万气全具,故名太极,即吾身未生以 前之面目。二仪者,人身呼吸之气也。鸿濛者,人身无想之会也。日月者,人身知觉之 始也。山川者,人身运动之体也。故四者之用,运之则分为四象,静之则总归太极。” NG他将“太极”视作未生之面目,修炼的目标就是返归太极。北宋张伯端在《玉清金笥 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将人身和天地相比类,认为:“以吾身之天地言之,自太 极既分,两仪判矣,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立而天地人之道备矣。天以动为体, 地以静为体,天地之气往来不息,而日月行乎其中,盖父母构形育我之后,始生脉络也。 自形完之后生缕络。”NH意即太极是天地创造的发端,也是人身的初始。天地有太极, 人身之中也有太极。 宋代还有一些道士将“太极”实指人身中的某一部位。曾慥编纂的《道枢·太极篇》, 其题注称:“身有横津,太极之根;葆其中黄,形可常存。”认为“人受中气以生,与 天地同于一禀者也”,“人之有黄庭,即天地之有太极,老氏之谷神”。NI曾慥称为 “太极之根”的“横津”,在“脐之下三寸”,也就是一般所称“下丹田”。因此,人 身之横津、黄庭就是人的太极。俞琰在《易外别传》中则主张邵雍“心为太极”的说法, 认为“人之一生即先天图也,心居人身之中,犹太极在先天图中”,“在易为太极,在 人为心,人之心为太极,则可以语道也”。NJ但是,南宋末年的雷思齐不以太极实指体 内某处,而将太极仅仅称作“特阴阳变化之宗会焉尔”,他从筮法的“太极”意义出发, 认为“易有太极。极,中也,一也,中自一也。是生两仪。仪,匹也,二也。匹而二也”, 因此“易由太极以标其一,所以为成象之谓”。NK意思是从筮法和象数的角度出发, “太极”和“中”、“一”是一致的。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的内修理论,以折衷南北两 派,开创“中派”理论著称。他在《玄门宗旨》中将太极等同于金丹,称“释曰圆觉, 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因此,三教所说“体 同名异”。三者“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 丹之圆,愈炼愈明”。“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 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NL 意思是内丹修练就是通过静定、凝炼,返于“太极”。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周易阐真》 将易理和道教内修完整结合在一起,认为金丹之道就是造化之道,内丹修炼就要法天法 地。在《象言破疑》中,刘一明称“无极”为“太空虚无”,是人的“未生身面目”时; 称“始极”为“浑然一气”,是人的“婴儿面目”时;称“太极”为“阴阳混合”, 是人的“孩儿面目”时。在《周易阐真》中,又称:“古人强图之以○,强名之曰道, 曰虚无,曰先天一气,曰无极,曰太极。曰道者,无名之名也;曰虚无、无极者,自未 生物时言之;曰太极一气者,自方生物时言之。 其实虚无一气、无极太极,总是道之一个物事,非有二件。这个物事,即是金丹, 在《河图》《洛书》即中五之中一点,在《先天》《后天》即阴阳相交之中一窍。”NM 清末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也认为:“大道非它,不过一太极而已。 天地之间,化化生生,极奇尽变,不可测度。岂后天尸气为之哉,殆先天一元之气 而已。”又称“天地间至神至妙,至精至粹而变化无方、隐显莫测者,莫如太虚元气, 即无极也。此气浑浑沦沦,实无物象。又曰:虚生太极是。然古今来,神圣贤豪,及一 切飞潜动植、胎卵湿化之灵而异者,无不各得此元气而来,然第曰太极,犹是虚无之端, 不可以神变化。迨至气机一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而太极之功始著。夫太极,理也; 阴阳,气也。理气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矣。理气合一,而圣贤仙佛之丹成矣。”同时, 在谈到修炼之要时,称“道即太极也,心犹阴阳也,精神魂魄意犹五行也”,道“落于 人身,成血肉之躯”,“修道岂有他哉,不过教人去其本无之污,以还固有之良己耳。 初下手时,先要认自家太极,太极即本来人也”。本来人的意思就是先天之人,先天之 人有先天之气,即元气,“盖此气为太极之气,先乎天地而有者也。 未有天地,先有此气。有此气,然后有天地,故曰先天。人得气于天地,实得此先 乎天地之气也,有此气则生,无此气是死,是气也即人之命也。人欲固命,不可不固此 气。”OD先天之气于人为命,于天为太极。因此,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 金元以后,道教吸收易理不仅适应了官方哲学的要求,也将易理同道教教义和内修 理论相结合,并且在法衣、法器中广泛用了太极阴阳的图案,于是太极阴阳图,在民 间就成了“道”和道教的标志。并且由于道教多有祈禳镇邪的仪式,因此,在民间遂多 以太极阴阳图挂于门框积厅堂之中,作为驱邪之用。

因其固然的然什么意思呢?

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道”是无,有生于无。而道生一,“一”代表的是空间,生成阴阳的载体。“二”代表的是阴阳。“三”代表的是阴、阳、和气。“万物”代表是物质世界的一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怎么写好一篇关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的作文?谢谢

“因其固然”中“然”的意思——样子、结构。固然:本来的样子、本来的结构。

作品出处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养生主》。

《养生主》是《庄子》全书的第三篇,属于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周本人所写。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可不是现代意义的"养生"。其意义应该是"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作品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作品注释

1.涯:边际,极限。

2.知(zhì):知识,才智。

3.随:追随,索求。

4.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5.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6.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7.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8.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9.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10.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11.庖(páo):厨房。"庖丁"即厨师。一说"庖"指厨师,"丁"是他的名字。为(wèi):替,给。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剖开、分解。

12.触:接触。

13.依:靠。

14.履:踏、踩。

15.踦(yǐ):用膝抵住。

16.砉(huā)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向):通作"响(响)",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

17.奏:进刀。騞(huō)然:以刀快速割牛的声音。

18.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

19.桑林:传说中的殷商时代的乐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

20.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会:乐律,节奏。

21.嘻(xī)(xī):"嘻"字的异体。

22.盖:通作"盍",讲作何,怎么的意思。一说为句中语气词,读如"盖"。

23.释:放下。

2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规律。

25.进:进了一层,含有超过、胜过的意思。乎:于,比。

26.神:精神,心思。

27.官:器官,这里指眼。知:知觉,这里指视觉。

28.天理:自然的纹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29.批:击:郤(xì):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

30.道:同"导",循着。窾(kuǎn):空,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

31.因:依,顺着。固然: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32.技(zhī):通作"枝",指枝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未:不曾。尝:尝试。

33.軱(gū):大骨。

34.岁:每年。更(gēng):更换。

35.族:众;"族庖"指一般的厨师。

36.折:断;这里指用刀砍断骨头。

37.发:出,这里指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硎(xíng):磨刀石。

38.闲(jiàn):缝,间隙;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间"。

39.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40.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

41.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42.謋(huò):牛体分解的声音。

43.委:堆积。

44.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

45.善:这里讲作摆弄、擦拭的意思。

46.养生:其后省中心语,意思是"养生之道"。

作品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手触肩顶、足踩膝抵等各种动作,牛的骨肉分离所发出的砉砉响声,还有进刀解牛时哗啦啦的声音,都无不符合音乐的节奏,与《桑林》舞的节拍,《经首》曲的韵律相和谐。 文惠君说:"啊,妙极了!你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个地步?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开始我宰牛时,见到的都是整体的牛,三年之后,就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宰牛时全凭心领神会,而不需要用眼睛看。视觉的作用停止了,而心神还在运行。按照牛的生理结构,把刀劈进筋骨相连的大缝隙,再在骨节的空隙处引刀而入。因为完全依照牛体的本来结构用刀,即便是经络相连、筋骨交错的地方都不会碰到,何况那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砍。我的刀用到如今已经19年了,宰过的牛也有几千头,可是刀刃还像刚开口的时候一样完好无缺。牛的骨节间有缝隙,刀刃却薄得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刀刃的活动肯定有足够的余地。所以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刚开口时一样。虽然如此,每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难下手,依然惶惧警惕,目光盯住此处,动作放慢。动刀虽然很轻,整条牛却哗啦一声立刻解体了,就像泥土被倾倒在地上一般。我提刀站起,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公文轩见到右师大吃一惊,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只有一只脚,还是人为地失去一只脚呢?"右师说:"天生成的,不是人为的。老天爷生就了我这样一付形体让我只有一只脚,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与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创作背景

"养生主"的意思是养生的主要关键。文章旨在说明养生之道。作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要顺应自然之道,把它作为处世的常法。不要为善去追求功名,也不要为恶而遭受刑辱,要善于避开一切矛盾、是非,"以无厚入有间",在矛盾是非的空隙中苟全性命,这样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样的养生之道,实际上是从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思想发展而来,反映了庄子企图回避矛盾的思想,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

这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曾给后世处在危乱时代的人们或悲观失意的人在避世免祸的行为上以精神安慰,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疗法。但"庖丁解牛"的故事本身却有着积极的唯物的思想,也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由此也产生了"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脍炙人口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其文章汪洋恣肆,故事说理性强,想象丰富,为世代人民所喜爱。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庄子的思想秉承于老子,片面的说他消极是不科学的,纵观庄子的思想是唯心的,并且始终贯彻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境界。应该说他是非积极非消极的一种状态,这和老子说的道很类似,以自然无为的态度迎合乱世。万事以自然为行为准则,若一个人对某件事积极或踊跃的行动,那么他是有欲望有所求的这和老子的思想是背到而驰的。

作品赏析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与世推移,以游其心,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文惠君基本理解到的东西。但是,庄子想要表达的可不止这些。

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不存认知的可能,一是顺其自然的心境,本文字里行间表面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

在庄子看来,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就好比牛身上的筋腱和骨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像筋骨碰坏刀刃那样有害于刀刃一样,对于人自身有损害。因此,为了保全性命不受损害,人应该"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学会在矛盾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就像解牛一样,只要刀刃沿着筋、骨的缝隙间游动,不要碰着筋腱和骨头,就会保持锋利,不被损伤变钝。这就是庄子所宣扬的养生之道和处世哲学。显然这种思想是消极的,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本身却有着积极的唯物的思想意义。庖丁解牛为什么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呢?原因在于"好道",而道就是事物的规律性。牛体有它天然的结构,庖丁从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它的结构,因此解起牛来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井然有序,合乎韵律。这岂不是说明要熟练地掌握事物,首先要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吗!庖丁刚开始解牛的时候,"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已经掌握了牛体的结构;经过长达十九年的实践,终于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这一发展过程充分说明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必须经过长期认真的实践过程。在技术极为纯熟以后,庖丁解牛时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他"每至于族,见其难为",就"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 如写庖丁解牛的情况,分别用触、倚、履、踦来表现手、肩、足、膝不同部位的不同动作,用"砉然"、" 然"、" 然"来表现声音大小不同的细微差别,用词准确,描写精当。其他如写解牛之声"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写庖丁解牛之后"提刀而立""踌躇满志"的神态,更显得挥洒自如,引人入胜,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文章的结构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它由六段组成,第一段为全文的纲领,总论养生之道。以下四段分别讲述四个寓言故事。最后一段以薪尽而火传为喻,总结全文,进一步说明顺应自然之道即为养生之要这一中心。这种独具特色的连环式的结构,是《庄子》所特有的。

作者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蒙漆园吏,生活的年代

庄子·养生主大约与孟子同时或稍后。庄子推崇老子学说,反对儒、墨,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把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师承于老子,且发展了老子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追求个人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屈原的《离骚》并称"庄骚",共同构成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的源头。其文"深于比兴"、"深于取象",善于运用形象说理。它"寓言十九",文繁富,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它以奇特的想象,峥嵘的议论,恣肆的文风和新奇的取喻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对中国散文艺术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随后,一些古代的学问家根据亲身实践和体会,对孔夫子的读书方法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熟读精思”、“好学深思”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熟读,就是说要把所读的书翻来覆去地读,直到读得烂熟于心,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验证明,有许多书读一遍两遍还读不懂,读四遍五遍就读懂了;有的书昨天读不懂,过些日子再读才读懂;也有的书似乎已经读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知识,再去读,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特别是经典著作,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读书还必须伴随着思考。这是因为有些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的内容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读者通过一番联系实际以及联想、查询、思索的功夫,才能打通关节,对书中的观点心领神会,弄懂弄通。另外,书有优劣高下、好坏真伪之分,所以书上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军而已矣”。那些没有“取”的,自然是孟子不信或存疑的。因此,我们读书应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有的作者为了说服读者,往往会杜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拈来一些对己有利甚至以乱真的材料,力图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如果我们读书时不思考,就难以辨别真伪是非,那就难免上当受骗。可见,读书少不了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思之越深,析之越透。多思、精思,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对书中的知识真正做到“弃其蹄毛,汲其精华”。 读书思考,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历史唯物观点、辩证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是深有体会的。有位学者说:读历史书的大毛病,在于“记忆事实,而不深究其所以(不深究各个朝代的治、乱、兴、废的缘故)。”他很赞赏古代名儒程伊川、王夫之的做法:他们“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这是训练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多思、精思、善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样的读书才会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