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号施令是贬义词吗为什么-发号施令是贬义词吗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9-17 0
  1. 征求四字成语 那种比较偏的 本意和字面意思不一样的
  2. 爱情贬义词四字成语
  3. 种树郭橐驼传 一词多义:其;而;以;然;且;焉;也。只是这篇课文出现的。
  4. 描写过去和现在的词语
  5. 大家帮我说哈答案~~很急哦!

踌躇满志是褒义词,用来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满意足。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

踌躇满志,读音为 chóu chú mǎn zhì,偏正式结构的汉语成语,通常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的样子,造句参考:他对这次接力赛真是踌躇满志,只待发号施令后,便可以轻松地到达目的地。

语出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意思是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擦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发号施令是贬义词吗为什么-发号施令是贬义词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展资料

与踌躇满志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1,胸有成竹,读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比喻熟练有把握,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语出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意得志满,读音是 yì dé zhì mǎn,释义是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语出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3,称心如意,读音是 chèn xīn rú yì,汉语成语,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这里测量,那里修路,混来混去没有办成一宗称心如意的事情。

征求四字成语 那种比较偏的 本意和字面意思不一样的

1、“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意思:比喻把别人随便说的话当作重要依据,也有小题大做、轻事重报的意思。

2、读音:názhejīmáodànglìngjiàn

3、词性:俗语,含有贬义。

4、字词解释:令箭,也叫令旗,旧时军中发令所用的小旗,杆头加箭镞,故称令箭。“鸡毛”是没用的东西,而“令箭”是可以凭借它发号施令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5、比喻玩弄权术,以***充真,公开发号施令。除此之外,也有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等意思。

爱情贬义词四字成语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高考易错成语辨析

种树郭橐驼传 一词多义:其;而;以;然;且;焉;也。只是这篇课文出现的。

1. 常用四字成语大全 爱情四字成语大全

常用四字成语大全 爱情四字成语大全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编辑本段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编辑本段形式结构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编辑本段四字的语法结构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 愚公移山 万象更新;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 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思,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常用四字成语大全 爱情四字成语大全

2. 贬义词四字成语大全

卑鄙 *** 不以为耻 臭名远扬 倒行逆施 寡廉鲜耻 鬼蜮伎俩 厚颜 *** 奴颜 奴额婢膝

拍马屁 奇耻大辱 全无心肝 曲意逢迎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声名狼藉 恬不知耻 *** 之尤

威信扫地 向火乞儿 行同狗彘 摇尾乞伶 摇尾求食 蝇营狗苟 以怨报德 做小伏低

不堪入耳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 *辞秽语 *** 荒* *** 荒*无度

搔头弄姿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水性杨花 堕落 貂裘换酒 斯文扫地 蜕化变质 误入歧途

暗箭伤人 嫁祸于人 落井下石 青蝇点素 求全之毁 深文周纳 投石下井 造事 无中生有

3. 关于爱情的4字成语

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

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醋海翻波醋:比喻嫉妒。

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痴心妇人负心汉痴:入迷;负心:对爱情不忠。

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痴心女子负心汉沉迷于爱情中的女子碰上无情无意的男子。

笃新怠旧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

多指爱情不专一。得新忘旧得到新的,遗忘旧的。

多指爱情不专一。断雨残云比喻男女的爱情被阻隔或断绝。

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

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

红豆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海约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同“海誓山盟”。佳人才子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

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觅爱追欢追求爱情与欢乐。

暮翠朝红形容爱情不专一。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只:助词。

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原指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而发出的概叹。

后泛指得不到尊长的体谅。离魂倩女倩女:美丽的少女。

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

也比喻男女爱情。恋新忘旧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情窦初开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

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情窦顿开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

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情窦渐开窦:男女相爱的心窍。

指少男少女逐渐懂得爱情。情根爱胎情生根爱结胎。

形容爱情根深蒂固。弃旧迎新丢弃旧人,迎接新人。

指爱情不专一。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

情天泪海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誓山盟海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

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天地长久形容时间悠久。

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同“天长地久”。

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喜新厌故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同“喜新厌旧”。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

多指爱情不专一。一见锺情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

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

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英雄气短气短:志气沮丧。指有才能的人因遭受困厄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云***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雨意云情比喻男女间的爱情。

至靡它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也不变心。

形容爱情专一,致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之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也不变心。

形容爱情专一,致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至靡他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也不变心。

形容爱情专一,致不变。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4. 贬义词四字成语

关于贬义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鼓舌摇唇: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议论(多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胡天胡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武夫:武人,从军之人。勇武矫健的军人。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望***纳

5. 贬义词词语四字词语

卑鄙 *** 、厚颜 *** 、无恶不作、恶贯满盈、罪恶滔天

1、卑鄙 ***

读音:bēi bǐ wú chǐ

解释: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越是卑鄙 *** 、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势,横行霸道。

2、厚颜 ***

读音:hòu yán wú chǐ

解释: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战略关系》引周敬侪《奇文共赏》:此种自私自利完全蔑视国家利益之理由,北平各团体竟敢说出,吾人殊服其厚颜 *** 。

3、无恶不作

读音:wú è bù zuò

解释:没有什么坏事不干。形容做尽了坏事。

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书》五:“宋自绍兴以来,主和议,增岁币,送尊号,处卑朝,括民膏,戮大将,无恶不作,无陋不为。”

白话释义:宋从绍兴以来,主和讨论,增加岁币,送尊号,在低朝,搜刮民脂民膏,杀大将,无恶不作,没有落后不为。

4、恶贯满盈

读音:è guàn mǎn yíng

解释:贯:穿钱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白话释义:商已是恶贯满盈,上天的命令杀了他。

5、罪恶滔天

读音:zuì è tāo tiān

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今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白话释义:现在开庆误国的人,罪行滔天。

描写过去和现在的词语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走路,就像驼背的人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闻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观赏游乐的富豪人家和种树卖果盈利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佣郭橐驼。看到橐驼种的树,即使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橐驼我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用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不要再去看它。树木移栽的时候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细致,栽好后置于一旁要像抛弃了它们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就得到了自由发展。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长得高大茂盛;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力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就换上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不同的人,却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查看看它是否还活着,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编辑本段注评得名由来  简介郭橐驼的形象特征及名号来历。(得名由来)

1、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橐驼:骆驼。

始:最初、原来。 

2、病偻(l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乡人因形取号,嘲讽残疾不该。〗 

病:患病

病偻: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偻:脊背弯曲,即佝偻(gōu lóu)病。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然,……的样子

伏行:俯下身体走路。

有类:有些像。

者:的样子,代词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

3、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自己敢于接受,表现豁达自信〗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名:名词作动词,称呼。[1]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种树专长  介绍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种树专长)

1、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介绍住址〗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介绍职业,“豪富人”及“卖果者”争相雇请,侧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业:名词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为:从事,经营。

为观游及卖果者: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人。

争迎取养:“争相迎取(驼于家)而养之。”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古文观止》注)意谓争相雇请他。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xǐ),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正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或:表***设,***如。

移徙:移植。

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结实。

以:而,表递进。

蕃:多。

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早而且多。

4、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再作比较,反衬技艺高超〗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摹仿。

莫:没有谁,代词。

如:赶得上,动词种树之道  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原因。(种树之道)  

1、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介绍种树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总括了种树的经验,又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能:本领。

木:树。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繁殖,滋生。

天: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

致,使达到。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介绍种树要领〗 

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

植木之性:种植树木的方法。

性,方法。

本:树根。

欲:要。

舒:舒展。

培:培土。

故:指用原有的土。

筑:作动词,捣土。

密:结实。

3、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介绍管理树木的经验。以上申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既然:这样之后。

既:…之后

然:这样。

已:(做)完了。

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

顾:回头看,这里指看。

其:如果,连词。

莳:种植。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

置:放下,这里指放在一边不管。

若弃:像丢弃了它们。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不会丧失了。

则:那么,连词。

者:助词,无义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介以上申述“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害,妨碍。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5、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则:就,连词。不然:不是这样。 

根拳:树根拳曲

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设复句的固定结构。

焉:句中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6、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苟:如果,连词。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指用心。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7、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甚者:更严重的。

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的皮。爪,掐,用指甲划,作动词用。

以:来,连词。

验:检验。

生枯:活着还是枯。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说明“他植者”“莫能如”的原因〗

其实:那实际上。

不我若:“不若我”的倒装,不如我,不及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

若,及,赶得上,动词

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为何哉”的倒装,我又能做什么呢?治民之道  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类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爱”民,其实在害民。(治民之道)

1、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转入正意

道:指种树的经验。

官理:为官治民。

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2、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先表示谦虚。 ○再进行类比:以“他植者”类比“长人者”。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业:职业。 

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不断地发号施令。

烦:不断地。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

卒以祸:终于因此使百姓受到祸害。卒,最终、终于。

3、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官命:官府的命令。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尔:你们。

勖:勉励。

植:栽种。

督:督促。

获:收割。

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缫: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为女织“烦其令”。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tún)。” 字:养育。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成,这里指喂大。豚,小猪。

4、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聚之:召集百姓。

木:梆子。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辍飧饔:不吃饭。辍,停止。饔,早饭。飧,晚饭。

以:来,连词。

劳吏者:慰劳当差的。

且:尚且。

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

蕃吾生:使我们的生产增加。

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

性,生命。

病:困苦。怠:疲倦

5、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同我从事的活计。业,职业。

其:大概,语气词。

类:相似。写作目的  最后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写作目的)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养人”也要“顺天致性”,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

嘻: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术:治民的办法。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即指此文。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戒:鉴戒。

编辑本段文言知识重点词语  1.长

(1)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引申为“经常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长,还有“擅长”的意思,如《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2)长,读zhǎng,生长,如本文“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引申为“长大”,如《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再引申为“年纪大”,与“幼”相对,如《木兰诗》:“木兰无长兄。”再引申为“首领”,如《冯婉贞》:“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县长官叫“令”,小县长官叫“长”。本文的“长人者”的“长”。是名词用为动词。长人者,是“当官治民的人”的意思。

(3)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长”,旧读zhàng,今读cháng。

2.若

(1)若,作动词用,有“像、似”的意思,如本文:“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又如《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引申为“及,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句,如本文:“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就是不及我,赶不上我。

(2)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又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若,作连词用,是“如果”的意思,如本文:“若不过焉则不及。”

3.传

(1)传,作名词用,本义是驿站或驿车,读zhuàn。如《后汉书·***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如《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引申为“宾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传,也指“古书”,如《孟子·梁惠王下》:“于传有之。”引申为“解释***的著作”,如《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即“列传、传记”,如本文的题目《种树郭橐驼传》。动词,作传 本文:“传其事以为官戒。”

(2)传,作动词用,读chuán,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引申为“传授”,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为“流传、传布”,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通***字  1.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3.既然已(“已”同“矣”,了)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于何名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移之(于)官理,可乎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5.定语后置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名词作动词  1.病瘘,隆然伏行。 病,患…病

2.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作动词用,手抓,掐

4.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5..其莳也若子。 子,对待子女一样

6.名我固当。 名:起名

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活得长久名词作状语  (1)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从早到晚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

(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烦,使……繁琐。

(7)遂而鸡豚。遂,使……长成,喂大。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为动用法  传其事以为官戒。 传为……作传

其培之也 培 为……培土动词作名词  或移徙 移徙,移栽的树一词多义  1.病

病偻。(得…病)

故病且怠。(困苦)

2.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3.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4.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5.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6.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7.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早织而缕。 (通“尔”,你们)

8.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9.以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10.名

不知始何名(名字)

甚善,名我固当(称呼)

11.业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官理,非吾业也(职业)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 乡人(古义:两个词,所有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既然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 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人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得养人术。 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养活别人)

7.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窥伺(古义:暗中观察,不含贬义;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有贬义)

8.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官理(古义:官治,当官治民;今义:官方之理,与“民理”相对。)鉴赏  从体裁上看,本文既是人物传记,也是一篇寓言体的叙事性散文。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本文共五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近年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在百度搜“种树郭橐驼传”。自己去看。

望***纳O(∩_∩)O!!!

大家帮我说哈答案~~很急哦!

1.表达现在的词语

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察今知古: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此一时,彼一时: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打退堂鼓: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当前决意:当前:目前,眼前。现在所决定的事情。

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非昔是今: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废然而返: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抚今怀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怀:怀念;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形容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或景物。

抚今思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思:回想;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

抚今追昔:抚:拍,摸,引伸为注意,注视;追:回想;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

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亘古未有:亘古:***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古是今非: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贯穿古今: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贯穿今古: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何见之晚:为什么到现在才见到它?讽刺人孤陋寡闻。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叹现在。指一种没落、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鸡犬之声相闻,老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今不如昔: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是昔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尽相穷形: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旧话重提: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2.表示日子一天天过去的成语

1.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的很快,好像飞箭一样快速。

2.一刻千金:比喻时间非常宝贵。

3.日月如梭:形容时间过的很快。

4.白驹过隙:形容光阴消逝的很快。

5.石火光阴:形容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

6.寸阴是竞:形容光阴的可贵。

7.岁不与我:指时间不待人,比喻时间的可贵。

8.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

9.乌飞兔走:形容岁月匆匆流逝的一意思

3.词语从过去到现在的有哪些变化过去的说法和现在不同的词语 爱问知识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如“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 1“江”“河"古代是专有名词是“长江”和“黄河,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古代“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

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词义缩小 1“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2“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1“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2古代“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 3 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 *** 彩变化 如“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4.描写过去的成语

1、日复一日: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2、撑船就岸:比喻主动凑过去同别人搭关系。

3、遗老遗少:遗老:旧称前朝的旧臣;遗少:留恋旧时代的少年。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老人和青年。也泛指留恋过去、思想顽固陈旧的人。

4、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5、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6、今昔之感: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7、故土难离: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8、唱对台戏: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不达时务: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晓世务: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不知春秋: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不知进退: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当今之务:当前最紧急的任务.

当务为急:当务: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指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最急需处理的事.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抚今怀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怀:怀念;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形容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或景物.

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惟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切问近思:切:恳切;近思:想当前的问题.恳切地问询,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时政利病:时政:目前的政局;病:毛病,弊病.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

为今之计:从当前的处境打算,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先解决眼前的急难.

以古非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引古喻今: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5.有关描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最美古诗词

失恋的话古诗词里表达乐观的很少哦,这两个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不用翻译了

行行重行行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我爱过你》

?

[俄]普希金(查良铮译 )

?

我爱过你:也许,这爱情的火焰

还没有完全在我心里止熄;

可是,让这爱情别再使你愁烦——

我不愿有什么引起你的悒郁。

我默默地,无望地爱着你,

有时苦于羞怯,又为嫉妒暗伤;

我爱你爱得那样温存,那样专一,

啊,但愿别人爱着你,和我一样。

6.表达现在的词语

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察今知古: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

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此一时,彼一时:此:这;彼:那。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

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打退堂鼓: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

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当前决意:当前:目前,眼前。

现在所决定的事情。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

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非昔是今:昔:过去。今:现在。

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废然而返: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抚今怀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怀:怀念;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

形容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或景物。抚今思昔: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思:回想;昔:过去。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抚今追昔:抚:拍,摸,引伸为注意,注视;追:回想;昔:过去。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亘古未有:亘古:***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古是今非: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贯穿古今: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贯穿今古: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何见之晚:为什么到现在才见到它?讽刺人孤陋寡闻。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叹现在。指一种没落、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鸡犬之声相闻,老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今不如昔:昔:往昔,过去。

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是昔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尽相穷形: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旧话重提: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七律《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wmj007整理---------------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军行 杨炯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犹未决。

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wmj007整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生,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青玉案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江城子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屈原的《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关于战争的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硝烟弥漫、

士饱马腾 劳而无功 + 功成不居

剑戟森森

+ 散兵游勇 + 勇猛精进 + 进退失据 出奇制胜 壁垒森严 + 严阵以待 短兵相接 全军覆灭 远交近攻 + 攻其无备 功败垂成 解甲归田 战天斗地 养精畜锐 + 锐不可当 + 当头棒喝 舟中敌国 枪林弹雨 速战速决 + 决一雌雄 盘马弯弓 + 弓折刀尽 +尽忠报国 + 国士无双 干城之将 + 将机就机 草木皆兵 + 兵连祸结 四面楚歌 + 歌功颂德 箭在弦上 马革裹尸 金城汤池 马仰人翻 用兵如神 因敌取资 欲擒故纵 + 纵虎归山

发号施令 弹尽援绝 剑拔弩张 兵不由将 + 将计就计 + 计无所出 + 出生入

调虎离山 知难而退 挥戈反目 片甲不回 弹尽粮绝 声势浩大 坐观成败 + 败军之将

+ 将伯之呼 寡不敌众 大敌当前 十围五攻

勇往直前

战争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