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从主人物从中国什么意思,名从主人的翻译原则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04 0
  1. 在民族鉴别过程中,全国各地有380多个少数民族申报,但最终鉴定为56个民族,为什么
  2. 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依据有哪些?
  3. 民族是靠什么区分的?

中原民族一致于秦代,一般来说称其为“秦人”“秦族”是瓜熟蒂落的事。为甚么会弃“秦”用“汉”,难道真是因为秦代残酷不得民气?

一袭黑衣的秦代戎行

自汉至清两千多年,各朝代国号数十个,先后有“秦人”“唐人”“桃花石”之称,但都被“***”一一击败,“***”早已与历代国号有关,成为汉民族的专用词。汉代后,“汉”国号仍为后代诸多汉族开国者相沿,以至很多匈奴人、沙陀人等非汉族开国者也以“汉”为国号。这在其他国号上十分稀有,他们为甚么云云?

名从主人物从中国什么意思,名从主人的翻译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最早汉帝国的***到现在凌驾于一切国号之上的汉族,“汉”是怎样完成这难以想象的改变,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族称的?

从China秦到“甚美”的***

我们为甚么弃“秦”用“汉”,这真实跟China有干系。

当今,大部分人觉得英语中中国China是源于磁器china,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中国其实不源于磁器china

China从印度而来,英语最早中“磁器”是porcelain,中国磁器则为Chinaporcelain 或 porcelain of China。17世纪,开端呈现chinawrea (ware意思是物品、器皿)来特地指“中国磁器”。不外厥后ware在白话和白话中被省去。china和porcelain都能够指“磁器”。也许是厥后china“中国磁器”名望太大,抢了porcelain风头,相互来源倒置。那末麻烦来了,China从哪儿来?谜底是印度。

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印度梅陀罗笈多王(King Candragupta)在位时,大臣商那阎(Chanakya)所著的《政论》中就呈现“Cina”。Cina被遍及以为是China的来源,但关于Cina的详细所指向来争议不时,观念有数十种:德国学者李希霍芬(Richthofen)源自越南的日南说,法国学者拉克伯里(Lacouperie)源于古滇国的滇国说等等。

“China源于Cina,Cina源于秦”的观念最早由1665年由耶稣会士卫匡国提出,后经德国学者劳费尔和法国学者伯希和论证,逐步成为支流。依据他们的研讨,在公元前2世纪从前,秦国败义渠(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吞巴蜀,称霸西戎,又因位于中原民族西出冲要,与印度在西南缅甸发作贸易干系,秦的名号由此传至印度,译为Cina。此时的印度与中亚、两河流域还有埃及、希腊和罗马存在着活泼的贸易干系和其他来往,受其影响希伯来文的Sininm,罗马拉丁文的Thin,希腊文的Tzinitza,还有英语China都从Cina衍化而来。由此可看出,临时偏居西域,不时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的秦人,是域外文化(尤其是西部)打仗最多的中原民族,“秦人”成为对中原民族的遍及称谓。

抗击匈奴

“秦人”,更喜欢称“***”。秦代树立后取“秦”为国号,始皇北击匈奴,克服百越,进一步扩展稳固了“秦人”运用范围。可在中原民族外部,秦代人其实不自称“秦人”,他们仿佛更喜欢厥后的“***”。***的“汉”虽源自刘邦,但其实不是刘邦本人的挑选,而是自愿没办法才承受的。

秦末群雄蜂起,项羽和刘邦气力最强,各路人马抢先灭秦,商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沛公刘邦开始攻入关内,本该获封关中王,但却出了大变故。

鸿门宴

事先的群雄领袖掌管分封的楚霸王项羽为避免其他权力同本人抢夺全国,从各队人马驻扎地就近取名,“分其地而王之”,共有获封为18报酬诸侯王,刘邦恰恰驻扎在汉水,被封为“汉王”而不是“关中王”。刘邦十分活力,不***受封,甘愿你死我活,攻击项羽。刘邦的愤慨是有缘由的,这可不只仅只是封号几个字的差异。相关于丰饶的关中及广大的关东,巴蜀作为监犯放逐地,汉中也地居偏远瘠薄,关于“先定秦”有大功的刘邦,这真实是***。此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项羽又身世贵族与反秦力气总统帅楚怀王干系亲密,楚人还善战,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楚军一边,刘邦一旦率性防御,结果不可思议。

刘邦定“汉”为国号恰在此时,谋士萧何起了重要影响。萧何劝谏,“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并剖析形势,劝沛公委曲求全,仍可“还定三秦,全国可图”。愤恨而又没办法的刘邦,也许是从“天汉,甚美”中得到了一些抚慰,这才承受汉王的封号,切身赴险鸿门宴。不得不说项羽选的这字至心不错。古时有说法,以为汉水流向和天上***相反,不时将汉和河汉联络,提起汉即联想到天,比拟其他国号“汉”算是隽誉。当今汉中市内仍存有古汉台,以此提示众人刘邦由汉中起家而定鼎。使人吊诡的是定国号时刘邦清楚有时机另取它字,但却仍相沿对本人有几分羞耻意味的“汉”为国号。不外,这也无碍,究竟?结果汉代树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外界其实不称汉代报酬***,而是秦人。这又是为甚么?

“汉”的特殊化

汉代固然建立,但至多在汉武帝刘彻之前域外文化仍称汉代报酬“秦人”。《史记》中大宛列传中纪录:“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称逃入匈奴的汉代报酬秦人,以至在汉武帝公元前89年罪己诏《轮台罪己诏》中也有“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秦人,我勾若马’”。对此,唐代人颜师古的“谓中国报酬‘秦人’,习故言也”的观念遭到后代最多同意。

称谓实质是一种认同,秦代武功固然不下于汉代,但一个称谓取得本民族认同,纯真的武力影响其实不大,这需求来自文化思惟、政治轨制和经济根底配合支持。出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为:汉代关于中国的意义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类差异滥觞、前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各人共有的身份认同。

汉代究竟做了甚么,以至于中原民族更喜欢“***”呢?

汉代关于中国的意义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类差异滥觞、前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各人共有的身份认同。这和汉代在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方面一系列创举有关。秦代“废封建,设郡县”开端处所直辖处所的政治轨制,汉代立中朝、设刺史进一步增强处所集权,并在董仲舒等人勤奋下,树立察举轨制,由此官方精英能够进入统治阶级,开启了中国科举轨制几千年的传统,使汉代由从前封锁的罪人贵族团体改变成全国各地精英配合统治的***。

卫青抗匈

宗教文化上的整合更加明显。汉初各地的崇奉就由处所办理,各地的神祗都要在长安年建祠,各类巫师、降灵人物都在宫中融分解一体。有学者以为东汉暮年玄门盛起,全国的官方崇奉结分解为玄门的本源,因而,昔日各类崇奉方法、祀奉工具和事先相差不大,是宗教的大一致来由。文化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尚法,经察举轨制各地精英齐聚处所,在太学中进修,学成后回到各地教书,关于全国文化尤其是下层文化起到相当重要的一致影响。别的,经济范畴汉代的“贵粟”重农抑商和修建成国渠、六辅渠和白渠使得农业大幅度开展,汉武帝改公营、官营和民营为公营等一系列办法都添加了国度财务,整合了全国经济。

正因而,政治、文化和经济上三个层面兼容并包的大系统使得汉代取得了极大认同,各地差异人群情愿寓居长留,奠定了汉代国号作为中原民族族称的根底。以至于公元8年汉代被王莽废弃,但国号“汉”并未消逝,几次复生。

最为人熟知当属刘备树立的蜀汉,别的十六国期间刘渊,巴氐的李寿,“五代十国”期间五代中的刘知远,十国中的王建、刘龚和刘崇,还有元末陈友谅都以“汉”为国号。其中有浩瀚少数民族,比方匈奴人刘渊、沙陀人刘知远和沙陀人刘崇等。

他们为甚么这么做呢?

开始很分明运用“汉”的人刘姓占多数,取“汉”是以刘邦后嗣的身份高攀与刘邦汉代和刘备蜀汉干系,以此显现高贵的血缘,否认其他***。这实质上表现了国号的“家全国”实质:一个国号代表某一帝王家属。而少数民族以“汉”为政治称谓是因在中原开国必需认同***纳融入汉地文化传统,刘渊就曾明白提出“汉有天来世长,恩义结于民气”。

在此,“汉”固然运用越发遍及,和政治干系愈来愈严密,可是***依然只是一个其实不明白的指向,***开端带有浓重的民族颜色是在一段大团结期间。

世界第一大民族的降生

南北朝时,南朝作为汉族***持续,北朝处于胡汉交融形态,这即激起了民族看法又促进了民族交融。南方少数民族树立的***,如北朝的北魏,东魏和北周的统治者都是鲜卑族,对中原住民称为“***”或“汉儿”,施行的政策多有蔑视意味。

《旧五代史.张砺传》纪录,辽朝的张砺在被契丹虏获后说:“砺,***也!衣服饮食与此差异,生不如死,请速就刃!”民族英雄的抽象呼之欲出。

20世纪初,满清***在列强坚船利炮下几次战胜,传统全国中间妄自尊大的世界观遭到严峻打击。国人纷繁向东方寻觅救亡图存的前途,知识分子以为中国的贫弱,恰是因为中国非***统治,没有构成真正的民族和国度,缺少凝聚力。

梁启超在《新民说》的话很具有代表性:“皇皇种族,乃使之永久迷恋,其非民气也哉!夫驻防云者,则岂不以防我汉族哉!”知识分子逐步输出民族看法,夸大汉族,颠覆满族统治,加强国度凝聚力。

孙中山提出多民族交融,汉族正式呈现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提出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和崇奉***的诸多民族“五族共和”,汉族正式呈现。

中国固然不只仅只有这五个民族,56个民族的肯定还在解放后。

1949年后,中国实施民族对等政策,对民族称谓***纳“名从主人”准绳,激起了少数民族的民族认识,很多少数民族纷繁地下民族身分,到1953年,汇总登记的民族称谓就有400多个。

新中国建立实施民族对等政策

当今的56个民族不是一次性产生的,有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认定了蒙古、回、藏和满等38个少数民族,第二个人口普查是从1954年至1964年,此次针对前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183个族体称谓一一辨认,新肯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仡佬等,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辨别合并到已肯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56个民族大致肯定是在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后。这个阶段新认定了***珞瑜地域的珞巴族,1***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民族成员添加至56个。这与中国***20世纪30年月提出的“中国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说法符合。

56个民族大团结(您能找出汉族吗?)

关于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有学者把它的构成进程比喻为滚雪球: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像转动的雪球一样,不时吸取交融少数民族。固然这进程中,雪花也会掉落,比方明代时为便利朝贡和防范倭寇,明洪武帝差遣福建舟工三十六姓赴琉球***寓,距今虽已过近七百年,琉球也改成冲绳,但当地人仍有祭孔风俗,属于汉族一部分。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看累了吧,看个笑话,让你开心放松一下

漂亮妹妹

在高二时,一日看到我们班团支书和一漂亮妹妹一起在校园里行走,便冲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说道:“你这个女朋友哪儿找来的,不错嘛!”只见他大窘。 我于是很得意的回到教室,就听说了我们班换新班主任的消息,然后就见到了那位漂亮妹妹走上了讲台

在民族鉴别过程中,全国各地有380多个少数民族申报,但最终鉴定为56个民族,为什么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成都,这座西南重镇,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雄厚而知名于世。然而,成都含义为何?古今学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兹将诸家之说简述于下,以明关于此问题的学术渊源。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今人王文才先生就赞同其说。他在《成都城坊考》中认为“史称: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语以释成都之义,亦无不可。”任乃强先生在《成都》一文中认为:“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因为杜宇“认为建国功成,可垂久远,这个都城可以一成不变了,所以命名为成都。”李金彝、王家佑先生根据《山海经》有“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记载,认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国名,其字形为戊与丁的合体,戊是斧钺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这个字来作为部落酋王的权力的象征。”“都”字在藏语中指两条河的交汇处 。按照他们的解释,成都二字的含义就应是成侯居住的(两河交汇的)地方温少峰先生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然后根据读音推论“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称,其义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对译。又根据氐羌系统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后裔”,在普米语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从而推测成都之“都”字也应是这个意思。由此得出结论:“‘成都’的蜀语含义是成族人的地方,换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刘冠群先生对于成都得名的由来提出了一种新看法。他认为:成都二字是蜀语音译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语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 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那么,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进与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对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过对古代西南地区民居形式和名称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种称作“笼”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叠的“笼”,“都”字本意是水泽汇聚之地,古成都地势低洼,池沼密布,故称为“都”的新看法 沈仲常、黄家祥先生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先秦至秦汉时期四川漆器铭文演变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从而推测“‘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也发生过变更,它是在秦汉之际出现,并在秦以后才普遍流行起来的。”至于“成都”二字的含义,沈、黄二先生未予明确的解释,只是说《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蜀王开明迁居成都的记载,“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秦汉之际人们遂将开明氏建都这个地方称之为成都了

孙华先生《成都得名考》一文对上引诸说一一进行了驳议,孙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认定蜀开明氏就是崇庸氏、庸成氏,因此,成都的“成”字,其含义应当与蜀开明氏的旧称“崇庸”或“庸成”相同,本意为“垣墉城郭”,后来抽象作族名或国名。至于成都的“都”字,他赞同徐中舒先生的说法:“都从邑,者声。凡从者声之字多有聚义,如‘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见《水经·涑水注》),因此人之所聚亦曰都。”由此,成都二字的含义“就是成人聚居之地,也就是开明氏(即崇庸氏、庸成氏)聚居的地方。开明氏聚居于成都,是因为开明氏将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到了这里,当然成都的‘都’字也就具有了首都的含义”,“因此,成都二字的含义也可进而解释作开明氏(即崇庸氏、庸成氏)蜀国的都城。” 孙先生此说和上引李金彝、王家祜、温少峰诸先生的看法相似,都是将“成”视为族名,但他认为开明氏就是崇庸氏和庸成氏,则略嫌证据不足。因为,“崇庸氏”的提法能否成立,还有可商之处;而“庸成氏”仅见于史料价值不高的宋人罗泌《路史》 ,所以,在先秦是否真的有崇庸氏或庸成氏两个部族,还很难说。即使退一步说,真有这两个部族,它们和开明氏是否同族,亦无确证。因此,孙说也让人难以信服既然目前诸家关于成都名义研究的各种说法都无法让人满意,那么就有必要另辟蹊径对此作深入的探讨。笔者着意于此有年,发现成都一名的起源甚为古老,它最早是作为古蜀人的“圣山”之名的。本文所论,多是推测性的,虽不足遽为定论,然年邈代远,文献不足征,舍此则几无所措手。因此,但求能发明本义,斯臆测之讥,亦所不辞 成都一名,学者一般认为见于传世文献最早的是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而在出土文物中,成都一名至迟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四川青川出土的吕不韦戟的戈面上有“成都”二字铭文 。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亦有关于“成都”的记载:“以县次传诣成都,成都上恒书太守处。” 事实上,在前此的先秦典籍《山海经》 中就已经有了“成都”一名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成都”一名的共有两处,一是《海内东经》:“高山在城(成)都西。”然此段文字,毕沅《山海经新校正》认为是阑入的《水经》之文 ,袁珂师亦从其说 ,故可置而不论。另一处是《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据蒙文通先生的考证,《大荒经》的写作时代大约在西周前期,并认为“虽曾推断《大荒经》部分的写作年代大致在西周前期,但它记载的文化遗产,则当是更古更早的东西。” 因此,“成都”一名的最早记载可前推于此,远较出土文物的记载为早《大荒北经》关于成都上载云天的记载,并非泛泛之词,它透露了成都在先民心目中可能是一座“天梯”的信息。因为在先民看来,最初民神可以互相交通往来,如《国语·楚语下》:“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袁珂师认为“昭王之问”实际上反映了民神最初是可以交通的。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就是对此情形的概括 。古人想象质朴,认为神民之间的交通往还还须有凭借物,这就是天梯。充当天梯的自然物一是高山,一是大树。以高山为天梯,见于《山海经》记载的就有昆仑、肇山、登葆山、灵山。以树为天梯,古籍可考者,惟有《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经》及《淮南子·地形训》所记之建木 。其中最著名者自然是昆仑。成都上载云天,完全有资格充任天梯,王孝廉先生就认为“成都载天”是“神话中上通于天,下通于幽都之门的天柱” 。所谓天柱,亦即天梯,同为天梯的成都和昆仑是否有渊源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兹作论证如下

让我们先看看古籍中关于昆仑的记载。《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郭璞注:“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虚即昆仑丘。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引《说文·八上·丘部》:“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可见昆仑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丘”条云:“昆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老之宇。嵘然中峙,号曰天柱。”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昆仑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土。”《河图括地象》:“昆仑山为天柱,气上通天。”昆仑的“上承皇天”和成都的“载天”并无二致天柱昆仑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成(层)级构造。《尔雅·释丘第十》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释名·释丘第五》亦云:“三成曰昆仑丘。”《水经·河水注》:“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昆仑的三成(级)构造,表明了它在先民心目中是最为高峻的,可以直达天庭,如《易林·比之八》所云:“登昆仑,入天门。”甚至可以藉此成为神灵,如《淮南子·地形训》云:“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乃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只不过这样的幸事,凡人却难以企及,据《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就是说只有射手英雄后羿才能登上昆仑极顶 这里还要附带说明一下,为什么昆仑三成就能表示最高呢?因为在先民的认识中,三是多的意思。最初,这和先民的认知水平有关,“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间(例如在澳大利亚、南美等地),用于数的单独名称只有一和二,间或也有三。超过这几个数时,土人们就说:‘许多,很多,太多’。”而三和多的认同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三”和“多”的相通。宋永培师在《上古“文”、“化”及其系统词义》中说:“古人深知‘三’与‘万’的相互关系及其内涵,所以用‘三’来概括‘万’。”并举《说苑》和《老子》的记载为证: 《说苑》: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 《老子》:一生二,三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和万相通 。影响所及,在古代典籍中,三非实数,往往虚指多的现象,俯拾即是 。而《楚辞·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天气所出。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淮南》言昆仑之山九重,其高万二千里也。”晋王嘉《拾遗记》卷十云:“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三层的昆仑变成了九层的昆仑,显然是出于后人的踵事增华,已非古貌矣 从上面的引述可知,昆仑作为“帝之下都”,其典型形态为“三成(级)”构造。我认为 “成都”一名实际上就含括了昆仑的这两个主要特征,义即“三成之都”。《山海经·南山经》: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郭璞注:“形如人筑坛相累也,成亦重耳。”郭注中“累” 亦即重也。《楚辞·招魂》:“层台累榭”,王逸注:“层累皆重也。”可见成山的“四方而三坛” 和昆仑的四方而三成,殊无二致。成山实即成都,犹如昆仑或称昆山或称仑山一样。《吕氏春 秋·孟春纪·重己》:“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战国策·赵策一》:“昆山之玉不出”, 帛书本《战国纵横家书·苏秦献书赵王章》则作“纶(仑)山之玉不出” 。此外,《淮南子·俶 真训》:“钟山之玉”,高诱注:“钟山,昆仑也。”钟从重得音义,而重即成,《广雅·释诂四》: “成,重也。”《吕氏春秋·音初》:“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故钟山即成山也。此尤可证昆仑(钟山)即成都(成山)也。由此可见成都和昆仑虽异名而同实,似二实一作为山名的成都和后来作为城市名的成都,是否有渊源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先从昆仑说起 昆仑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一个困扰学界的难题。蒙文通先生巨眼卓识,独标新义,认为昆仑就是岷山:“考《海内西经》说:‘河水出(昆仑)东北隅以行其北。’这说明昆仑当在黄河之南。又考《大荒北经》说:‘若木生昆仑西’(据《水经·若水注》引),《海内经》说:‘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这说明了昆仑不仅是在黄河之南,而且是在若水上源之东。若水即今雅砻江,雅砻江上源之东、黄河之南的大山——昆仑,当然就舍岷山莫属了。” 他是依据《山海经》的内证来证成此说的,自然结论相当可信。此外,邓少琴先生亦谓“岷即昆仑也,古代地名人名有复音,有单音,昆仑一辞由复音变为单音,而为岷” 。昆仑是岷山,也就意味着成都是岷山 然而,成都或昆仑的“四方而三成”的特殊形态,不仅是岷山,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座山都不具备。事实上,成都或昆仑是居住在岷山的原始先民以岷山为原型,在心目中构拟出来的一座“圣山” 。那么,这支以岷山为圣山崇拜的原始先民是谁呢?我认为就是起初居于岷山,后来迁徙到成都平原的蚕丛氏《古文苑》卷四扬雄《蜀都赋》章樵注引《先蜀记》云:“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段渝先生认为蚕丛氏“约在夏代前后便已辗转移徙到达成都平原” ,成为早期蜀族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蚕丛成为了古史记载中最早的一代蜀王。《蜀王本纪》云:“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华阳国志·蜀志》亦云:“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濩,次王曰鱼凫。”蒙文通先生据“此三代各数百岁,”提出:“蚕丛等都是一代之名,而非一人之名。”也就是说,蚕丛氏统治古蜀国达数百年之久。很明显,成都一名就是最先由他们带入成都平原的,只不过已由祖居地的圣山名变为新居地的城市名,因此,后人径谓:“成都,古蚕丛之国。” 这种“地名搬家”、“名从主人”的现象,在中国上古史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盖因“地之有名,因居之者而有,居者他徙,其名亦徙”。成都一名一经蚕丛氏确立后,后人便沿用不改,以迄于今。至于蚕丛氏的族属,任乃强先生认为是羌族 ,段渝先生认为是氐族,而“氐族实际上就是从羌族中分化出来后由高地向低地发展并经营农业的族类”,所以说蚕丛氏是古羌族的一支,当无疑义。前文我们认为蚕丛氏以岷山(亦即成都或昆仑)为崇拜的圣山,实际上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征诸史籍,犹可以看出羌族“圣山崇拜”的种种蛛丝马迹来。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现代学者认为羌与姜本是一个字,男的为羌,女的为姜。“姜姓望国,不过齐许申吕”,而齐许申吕诸姜姓国都是四岳或大岳之后。《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左传·隐公十一年》:“夫许,大岳之胤也。”杜预注:“大岳,神农之后,尧四岳也。”《水经·洧水注》:“故许男国也,姜姓,四岳之后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姜,大岳之后也。”杜预注:“姜姓之先为尧四岳。”《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姜戎子驹支云:“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杜预注:“四岳之后皆姜姓,又别为允姓。”《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即吕,如《书·吕刑》,《史记·周本纪》、《尚书大传》、《礼记·表记》并作《甫刑》。从上面的引述可以知道,齐许申吕等姜姓国是四岳或大岳之后,换言之,即视岳神为自己的先祖,反映了姜姓诸国有“圣山(岳)崇拜”的信仰。在《山海经》中,亦有氐羌为山岳之后的记载。《海内经》云:“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顾颉刚先生认为“乞”疑是“允”之讹文,和上引杜注“又别为允姓”相符。蚕丛氏是氐羌族,可见他们和姜姓诸国一样,自古即实行“圣山(岳)崇拜”。不仅如此,我们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羌族“圣山崇拜”的孑遗,即“白石崇拜”。“羌族崇拜的众多神灵几乎皆无偶像,而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塔子上,屋角神龛上,火塘里,田地中,山头上,神林里”。所谓“白石崇拜”,实际上就是“圣山崇拜”的一种卑化形式而已 通过上面的考述,我们大致可以论定成都最先是圣山名,后来由羌族的一支蚕丛氏带入成都平原这个新居地,而转化为城市名。无独有偶,“蜀”这个地名(或国名)最先亦是圣山名,后来成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方国的国名,兹论证如下“蜀”最初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对于“蜀”的含义,学者们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据《说文·十三上·虫部》:“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段注:“葵,《尔雅》释文引作桑。”认为蜀就是蚕,甚至与蜀王蚕丛联系起来,以为蜀国的得名就是由于最初养蚕的缘故 ;或谓是野蚕 。一种据《韩非子·说林下》:“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淮南子·说林训》:“今鳝之与蛇,蚕之与蠋,状相类而爱憎异。”高诱注:“人爱鳝与蚕,畏蛇与蠋。”认为蜀、蚕非一,而蜀是一种毒虫,是商代的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并说这与历代王朝在少数民族的族称用字上,都加一“犭”或“虫”偏旁,是一致的。前一种意见,以后说攻之,其不能成立,自不待言。然而后一种说法细究起来亦难成立。诚然,华夏中央王朝对四夷少数民族以犬、虫视之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在殷商一代,我们并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直接证据。从甲骨文看,商代用作方国名和地名者,无一贱称之例 ,似乎蜀不当例外。就拿大家习知的四夷来说,蛮、狄是贱称,并无疑义,然二字皆不见于甲骨文。夷、戎见于甲骨文,然夷在甲文中亦作“人”或“仁”,其非贱称,当无疑义;戎在甲文中作戈、盾之形 ,其非贱称,亦无疑义。蜀在西周亦曾被视为四极之一,《班簋》:“乍(作)四方亟(极),秉緐(繁)蜀巢。” 其中三极的秉緐巢亦非贱称,蜀恐亦不当例外。我认为对四夷的少数民族以贱名称之当始于周代,因为周代的中央王权得到极大的加强,已远非殷商王朝与众方国之间的松散的联盟关系可比,于是华夏自我中心主义思想也相应地膨胀起来,“严夷夏之防”,以贱名称呼四夷的少数民族的现象才开始出现。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且字不从虫,从虫之蜀始见于西周时期的周原甲文,所以说蜀起初并非贱称那么蜀的本义是什么呢?蜀即蜀山,亦即岷山。《广雅·释山》:“蜀山谓之山。”王念孙《疏证》云:“,《说文》作,字或作岷,又作汶。……蜀读为犭蜀,字或作渎,《史记·封禅书》云:渎山,蜀之汶山也。《水经·江水注》云:岷山即渎山也。”蜀古音独,故渎山亦即蜀山也。前文我们已经论证了岷山即羌族人崇拜的圣山,是沟通天地的天梯,自然是独一无二之山了。岷山又被称为蜀山,就是指其“独一无二”而言。《方言》卷十二:“一,蜀也。”郭璞注:“蜀犹独耳。”《广雅·释诂》:“蜀,弌也。”“弌”即古文“一”。《尔雅·释山》:“狷者蜀。”皆可证蜀即独一之义,此即为蜀之本义。岷山作为圣山,被称为蜀(即独,亦即一)山,犹如商周的天子常自称为“一人”或“余一人”一样,都是至尊无上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人之至尊称“一人”,山之至尊称“蜀(一)山”。同时这也反证了我们前面推论岷山为圣山的不诬 我们认为,史籍上所谓的“蜀山氏”就是以蜀山为“圣山崇拜”的部族。任乃强先生认为蜀山氏本是羌人,后来才进入成都平原 。而治蜀史者几无例外,皆谓蜀山氏是古蜀族的最早来源之一 ,蜀的这个名称显然是他们最先带入的。蜀之一名,经历了圣山名(即蜀山)到地名(即方国名)或族名的演变过程,这和成都由圣山名(即岷山)到地名(即城市名)的演变过程若合符契明白了蜀山氏和蚕丛氏都有“圣山崇拜”的风习信仰后,我们可以对一些古蜀史上的文化现象重新作出合理的解释 《蜀王本纪》云:“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 汶山即岷山。《书·禹贡》:“岷嶓既艺”,《史记·夏本纪》岷作汶,可证。亡者灵魂返归岷山,实际上就是返归故乡的圣山。因为岷山作为沟通天地的圣山,亦即连接天堂和地狱之山,既是神灵居住之所,又是灵魂归往之地,这和与之异名同实的成都与昆仑的记载是相一致的《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后土即是冥王。岷山实即冥山,亦即黑暗之山。《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云:“民之为言固犹瞑也。”《书·吕刑》:“苗民弗用灵”,《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郑注皆云:“民,冥也。” 岷从民得音义,故岷即瞑、冥义。岷或作山昏,《汉书·地理志上》:“山昏山之阳”,《正字通·山部》:“山昏,同岷。”昏亦为黑暗之义。岷山又作蒙山,《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竹书纪年》:“后桀伐岷山”,《楚辞·天问》作“桀伐蒙山”,蒙亦为黑暗之义。昆仑和岷山一样,亦为黑暗之义。《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谓李太后“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又唐宋时期的笔记***里,有许多关于昆仑奴的记载,这里的昆仑奴是专指贩卖进来的黑人,昆仑奴就是黑奴,可证昆仑即是黑义。昆仑为黑暗之山,其下方即是幽都。《博物志·地》:“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幽都就是地府、冥国;土伯就是后土,也就是冥王。人死归于幽都,所以《博物志·杂说上》:“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西王母是昆仑主神,故付西王母亦即付昆仑也。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岷山和昆仑不但名义相同,而且都是灵魂返归的圣山,这再一次证明了昆仑就是岷山1956年,在成都北郊羊子山,考古工作者曾经清理了一座高大的土台建筑,即著名的羊子山土台 。它是一座四方形的***土台,高出地面约10米以上。土台的年代,林向先生认为其上限当在商代晚期或商周之际。土台的社会功能,他则认为是古蜀国的祭坛 。无独有偶,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坑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雕像,其基座也是三层四方形的,而据测定,羊子山土台和三星堆祭祀坑的方向都是朝向他们的祖居地蜀山(即岷山) 。事实上,无论是羊子山土台,还是青铜大立人像的基座,其四方三层的形制,都是对他们祖先圣山的模仿。他们原来是生活在岷山山区的古老部族,而以岷山为“圣山崇拜”。他们进入成都平原后,修建起和圣山形制一样的高大土台以作祭坛,显示了“圣山崇拜”对古蜀文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青铜大立人站在四方三层的基座上,也就是站在圣山上,显示了他是古蜀人的始祖神。因为古蜀人来源于氐羌,而氐羌正是岳(山)神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可证。 此外,在古蜀国留下的文化遗迹中,还有颇引人注目的“大石遗迹”。诸如天涯石、支机石、五块石等,据记载都是体形高大的巨石,而且全是千辛万苦从西部的邛崃山***运来的。究其实际,它们仍然是“圣山崇拜”的产物,是具体而微的圣山。行文至此,本来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想赘上几句,就是有学者曾证明,古代梵文称中国为Cina(中译为支那、指那或至那),影响所及,西伯莱文Sinim,希腊文Sinae,Seres,以及英文China,皆由Cina一词节节转译,而Cina(支那)实即“成都”的对音 。如果“支那名称源于成都”之说为不诬的话,那么本文对成都含义的溯源性研究,其意义亦不仅限于巴蜀文化矣。

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依据有哪些?

党和***在领导具体的民族识别工作时,坚持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了符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的民族识别标准。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育程度也有差异。在把各个民族特征作比较的时候,显得比较突出的有时是这个特征,有时是那个特征,有时又是另一个特征。

所以在民族识别中,不是孤立地去看民族的每一个特征,而是把民族诸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辩证地进行分析,把民族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以认定一个人们共同体的属性。

扩展资料:

中国未识别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统计里,是指所有因人数太少或者是已被汉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还未被正式确认的民族或族群,也可能是民族问题未明而未被中国***所承认的少数民族。

有的则是在其他国家享有少数民族地位而在中国没获得承认,或者是已被中国***所承认的少数民族,而在民族划份上出现争议,第五次人口普查未识别民族人口734,438人(2000年),这一群体人口占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0.6***%,数量上仅次于位列第19位的傣族。

百度百科-民族识别

民族是靠什么区分的?

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民族特征,历史依据,民族意愿及相近认同是个方面。

1、民族特征

民族特点是指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2、历史依据

在民族识别中,在对该族体的现实生活进行实地调查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献资料,并参考 考古学、 语言学、 民族学、民俗学、 人类学、 动力学、 经济学等学科有关该族体的研究成果和有关资料,对待识别族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各该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社会政治制度,各该族体的来源和与周围民族的关系等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

3、民族意愿

民族意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指人们是否认同于某个民族的一种主观愿望。

它是也指人们对某个人们共同体本身的历史和特征的认识、理解与综合,并形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亦即对长期以来本民族的兴趣、发展历史过程等客观事实的自我表达。

4、相近认同

我们在民族识别中,应该本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身发展出发,对于相互近似的民族集团,即其语言基本相同,民族特点相近,地域相连,而且形成密切经济联系,且有民族认同意识的,尽可能相互合为一体,认定为同一民族。

拓展: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自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党和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工作的策略性。从中华各民族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来看,实现中华各民族的自觉和追求民族平等,是中国***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革命过程使然。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是在各民族事实上已实现政治平等,并在意识自觉或逐步走向自觉的现实下的必然步骤。

参考资料:

人民网:正确认识民族和民族识别

“什么是民族”的问题,首先遇到的是语言学问题。

“民族”一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社会文本中

。英语nation(民族)与中文的“民族”在语义上有很大不同。在许多场

合,中文的“民族”常与种族、国家概念相混淆。种族(ethnicity)以人

的体质形态上所具有的某些共同遗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血型、骨

骼等)为标志,属于人类学和生物学范畴。如傣族,壮族,彝族,汉族,

藏族等,都是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中文“民族”的用法,在很

多场合,可以指种族,如“汉民族”,“少数民族”等。在英语环境里,

民族和种族的区别非常清楚,ethnicity是在严格的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

使用的,如“黑人”、“白人”、“亚洲族裔”等。而“民族”是属于社

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范畴。

“民族”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传统文化和心理素质为特征的

,如中华民族、美国民族、印度民族、伊朗民族、***民族、日本民族

、德意志民族等。民族显然与“种族”完全不同。一个民族可以包括若干

不同的种族,如中华民族有几十个种族。而同一种族的人,也可以分别属

于不同的民族,如汉族,在中国属于中华民族,移民到美国的属于美国民

族。

在中文里,“民族”和“国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

然而,英语的nation一词,同时包含有“国家”和“民族”两个涵义

,而且更强调政治特点。如The Nations of the Western Europe(西欧诸

国),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

再如nationwide,指遍及全国的,而不是遍及全民族的。

national hymn是指国歌,不是民族赞美诗。

national park是国家公园而不是民族公园。

英语nation一词中,“国家”的含义要高于、多于“民族”。

中文和英文在语义上的差异,使得在使用“民族”(nation)时出现很

大偏差。中文倾向于理解为种族,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较强;而英文更多

地在“国家”的意义上使用,突出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涵义。这个歧义在

“民族主义”(nationali***)概念上将更为明显。

民族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

组合方式。今天谈到“民族”并定义民族时,其实是给民族主义这样的思

潮或理论提供理论基础或解释。把“民族”概念化的需要,在于历史上现

代国家的产生。换言之,是国家需要“民族”这样一种概念,用它来确定

疆土、人口和***。任何社会组织都要有定义域,说明该组织的界限,包

括什么样的人,以及权力和权力运作的范围。所以,“民族”和“国家”

在概念上紧密相关。脱离了关于“国家”的概念,民族这一概念就丧失了

历史的起源而无法定义。现代国家要求有民族这一概念。民族国家是政治

单位,通过共同的价值、历史和象征性行为表达集体的自我意识。在这个

意义上说,民族国家是某种特殊的集体身份。

这里,我们就有了两个中文的“民族”概念:一个是人类学和生物学

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念”;另一个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民

族概念”。“民族主义”只能是与“现代民族概念”相联系的,否则就会

陷入极大的混乱。如“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

非常近代的社会话语中才出现的。中华民族也并不是指汉族或任何一个特

定的民族,而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统一体中所有的民族。用血源、

语言、宗教、文化传统和民俗来定义“中华民族”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是作为现代民族的“美国民族”。美国民族的

形成与上述任何一个民族构成的要素都没有关系,它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直

接分娩出来的,只有二百年的历史。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是没有可能形成

自己的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而且,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种

族来源几平遍及世界,包括欧洲的主要民族,根本没有从氏族、部族、部

落到民族的形成历史。

“中华民族”和“美国民族”都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其定义的具体

内容要比其他民族繁复。尽管我们很难用“传统民族概念”来定义他们,

然而,我们却可以轻易地用“现代民族概念”来方便地加以定义。

作为“民族主义”中的“民族”,只能是“现代民族概念”,作为一

个近现代出现的概念,它只能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种族主义”

(raciali***)中的“种族”才是与“传统民族概念”相关联的。“种族主

义”与“民族主义”在英文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它们之间是没有什么

“血缘”关系的。那种将民族主义划分成“种族的”、“文化的”、“政

治的”民族主义的人,表现出的是对“民族主义”的绝对无知。“民族主

义”只可能是“政治的”,而不可能是其他,不论其“成熟”与否。

二,“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

“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在中文中是两个不同的名词,而在英文

中却是同一个单词(nationali***)。今天,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主义”,

是不能回避“国家主义”这一问题的。

前面谈到了,民族主义的概念是与现代国家的概念密切相连的。事实

上,民族主义就是国家***的“外部特征”。民族主义就是现代国家之间

,保护和争取民族权利的政治工具。就象“***是***的复数形式”一样

,“民族权利”就是“***的复数形式”在国际间的表现形式。在一个国

家之内观察,民主主义一种政治工具,是人们捍卫、保护***,并以***

合法构成***的政治工具。在国家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观察,民族主义也

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捍卫和争取民族权利,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政治工具

民族主义就是要求,不论国家大小、强弱,在国际上都要享有平等的

政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

或民族权利之上。由于自然地理和政治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或民族的现

实利益是存在差异的。民族主义要求尊重这种利益差异,维护各个国家或

民族的基本权利,如民族生存权、民族发展权。这里之所以在“生存权”

、“发展权”前面加上“民族”二字,是为了与***中的“生存权”、“

发展权”概念相区别,是强调民族权利的外部特征。民族生存权、民族发

展权属于民族主义对外争取的民族权利;而生存权、发展权则属于民主主

义对内争取的***。

“国家主义”就是将民族利益“异化”为在***内部攫取权力的借口

。国家主义本质上是“精英主义”的。它认为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只有

少数精英才了解和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所在。据此,少数精英要求在国家

或民族内部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要求其他大多数人为了民族利益,而牺

牲、放弃自己的政治权利,而服从他们。将在国际间争取民族平等的“民

族利益”,异化为国内压制***的政治工具。“国家主义”的这种“精英

”本质,必然是反***、反民主的。将***的外部特征“内部化”,也必

然导致极权主义。

成熟的“民族主义”,对内对外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对外,民主主

义要求尊重民族差异,争取民族平等;对内,则是要求尊重***,争取民

主平等。成熟的“民族主义”必然是反对精英主义的。他们应该承认:民

族利益绝不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认识、决定的;民族利益应该是全体国民

普遍接受的,通过民主程序决定的。那些“民族利益”的“先知先觉”者

,或启蒙者的责任,就是要把他们的认识向全体国民宣传,并接受全体国

民的检验。

“国家主义”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另外两个“变种”,一个是“民粹

主义”,一个是“官僚买办主义”,“民粹主义”是将传统文化中的某些

内容,指为民族利益的所在;“官僚买办主义”则将外来文化中的某些内

容,指为民族利益的所在。他们都是用“民族利益”的借口,来诉求他们

的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力。换言之,“民族利益”在这些精英那里无非是某

种权力的语言载体而已,是争夺社会***的方式。

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身份,这又取决

于他们控制着什么样的社会***,占有什么样的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

民粹主义”、“官僚买办主义”、“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别就

是:他们都是反民主、反***的精英主义,都必然导致极权主义。

值得庆幸的是,“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在中文中是两个不同的

词,成熟的民族主义就是严格地将民族主义规定为“***的外部特征”,

对内是追求平等的反精英主义,而不是将其混同于精英的“国家主义”。

三,“民族主义”与“霸权主义”

今天,“民族主义”的反义词就是“霸权主义”。“民族主义”是有

一个演变历史的,但是这种演变始终是围绕民族主义“作为***的外部特

征”这一核心内容的。

在十九世纪,民族主义以“世俗”的、“反对神权、教权”的面目诞

生的。这是和欧洲中世纪神权、教权高于国家***的状况密不可分的。在

现代国家出现之前,欧洲各国的国王都是要教皇来“加冕”的。法国大革

命之后,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就是从神权下,恢复国家***“最高权力

”的应有面目。虽然,拿破仑复辟了帝制,虽然他也让罗马教皇来给他“

加冕”,但是,拿破仑却是着便装去迎接教皇,而不是举行正式的迎接仪

式。在典礼上,拿破仑也不是让教皇把王冠戴在他的头上,而是夺过王冠

自己戴上。过去,人们常常把这当成是拿破仑自大、狂妄的举动,而没有

注意到这其中的象征意义——现代国家,***是最高权力,是绝对不允许

教权、神权凌驾于***之上的,哪怕它是君主立宪的现代国家***。

二战前后,“民族主义”的反义词是“殖民主义”。殖民地争取“民

族独立”、“民族自决”的运动,就是争取国家***的“最高权力”,就

是要反对殖民主义“宗主国”的权力,凌驾于本国***之上。

到了今天,凌驾于***之上的教权、神权和殖民主义的宗***,都被

推翻了。“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国际

上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所谓“霸权主义”,就是少数国家凭借自身

的实力,将一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利益之

上,干涉其他国家的***,侵害其他国家的民族权利。

作为“霸权主义”的对立面,“民族主义”强调国家***的平等,强

调不论国家大小、强弱,都享有平等的国际政治权力。强调尊重国家***

保护下的民族利益,及民族利益的差异性,强调在国际间各个国家或民族

,都享有平等的民族生存权、民族发展权。

“霸权主义”就是国家或民族间的“精英主义”和“极权主义”。精

英主义对内,追求少数精英享有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多的政治权利,或特权

,并借此以支配其他社会成员。精英主义对外,则认为少数发达国家应享

有更多的国际政治权利,有权更多地支配国际事务,支配其他发展中国家

。与精英主义相反,成熟的民族主义是对内、对外都追求平等的。对内把

平等的***和民主制度,看成民族利益的基础,对外追求国家或民族间的

平等,而不是谋求霸权。

事实上,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国家,民族主义就一定会存在下去。随着

国际交往的增加,民主主义问题不但不会淡化,反而会更加突出。民族主

义是国际间维护民族权利的政治工具,而对民族权利的相互尊重,则是未

来国家间和平共处、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石。

四,“民族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

成熟的民族主义,也不能回避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

念”。对此,民族(种族)平等与民族(种族)区域自治,是合理的解决

方式。

所谓,民族(种族)平等,就是指在现代民族概念的国家***范围内

,***不分种族,传统概念下的各民族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平等享有民

主政治。不搞种族压迫、种族歧视。

所谓民族(种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传统概念民族存在相对稳定的地

理区域时,也就是存在少数民族(种族)聚居区的情况下,实行政治上的

区域自治。区域自治的权力,事实上就是低于“***”的“治权”。“民

族(种族)区域自治”与争取“民族自决权”运动不同。它们背后,一个

是“传统民族概念”,一个是“现代民族概念”,一个是“治权”,一个

是“***”。“现代民族概念”对应“***”,“传统民族概念”对应“

治权”。

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民族概念”,虽然是一个近现代产物

,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种族)国家,是不可能不

涉及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念”的。民族(种族)平等与

民族(种族)区域自治方针,是对“传统民族概念”现实的尊重,是国家

***稳定的必要条件。

民族分裂主义,就是将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念”“

外部化”,试图为“传统民族概念”寻求“***的外部特征”。民族分裂

主义,就是借助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念”,分裂社会学

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民族概念”。

两种不同的“民族”概念是不能混淆的。片面强调“传统民族概念”

,必然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反过来,国家***的衰落,也必然导致

传统民族概念的崛起,和民族分裂。 民族分裂主义,与种族主义,有

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借助“传统民族概念”,所不同的只是他们政治利益

的追求。

种族主义追求的是种族压迫、种族歧视。种族主义主义实际上也是精

英主义的,是将自己的民族(种族)看成是优于其它民族(种族)的,是

将自己民族(种族)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种族)利益之上的。反对种

族主义,不应借助民族分裂主义,而是要以民族(种族)平等,与民族(

种族)区域自治的方法来解决。要用追求平等的方法来解决。

中国是民族(种族)平等与民族(种族)区域自治政策最好的国家之

一,成熟的民族主义一定是维护这种民族政策,而不是支持民族分裂和种

族歧视的。

转帖之:人民网BBS论坛

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同我国民族的

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将民族的各个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的。

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基础,但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

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居住的状况。无论在经济、政治、文

化生活方面,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都密切地联结在一起。因此,在民族识别中

,既重视待识别民族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等特征,又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

,对待识别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地域方面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分布地区的

不同,有的民族有不同的方言,有的方言差别很大。还有些民族甚至使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因此,民族识别中既不能撇开语言的分析,也不能单纯依

据语言系属来确定族别。

中国少数民族在物质生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

而具有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有些少数民族尽管其它特征不很明显,但仍保持着

自己的民族意识。这也是进行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综合研究各种现实特征的基础上,同时研究族源,以便弄清该人们共同体

的形成过程及分合渊源关系,然后确认该人们共同体的属性。这也可以说是中国

民族识别工作的一大特色。

在民族识别中,充分尊重民族集团的意愿,在民族称谓上“名从主人”。对

具体属于哪个民族和确定族称问题,尽可能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当然,这也要

以科学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