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5 0
  1. 针刺艾灸四关穴最擅长调畅气机升降出入
  2. 艾灸有什么作用
  3. 针灸推拿之刺灸指导:灸法简介

[原文]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dǒu)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惊蛰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zhòng)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 中(zhòng)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zhòng)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zhǎng)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yì)气之法,皆当按斗(dǒu)历占(zhān)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zhòng)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gēng)相(xiāng)重(chóng)沓(tà),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zhé),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zhěn)。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sūn)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nüè);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zhòng)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xīng)四方之问,岐(qí)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jiàng)。

尺寸俱长(cháng)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luò)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xié)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yì),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xì)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náng)缩(suō)。此三经皆受病,己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shào)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zhān)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藏府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shǎo)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shǎo)歇也;九日少(shào)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tì)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shào)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jiàn),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候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chóng)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shuò),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chài),以成痼(gù)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寻其邪由,及在腠(còu)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zàng),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chā)迟,病即传(chuán)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zhòng)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dǔ),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suí)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yìng)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yān),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xiá)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měng)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yǔn)殁(mò),自谓其分(fèn),至令冤魂塞(sè)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yú)!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suí),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xī)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jiàn),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zu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yuě)。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shǔ)也。

凡得病,厥脉动数(shuò),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yòu)五,其三十穴,灸(jiǔ)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zhòng)髓也。

凡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疏乍数(shuò)者,死。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谵(zhān)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译文]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各种生物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的人能顺应自然之性而防护固密,所以不能被寒邪所伤。如果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为害最烈。

感邪后立即发病的,名叫伤寒。感邪后不立即发病,寒毒邪气藏于肌肤之内,到了春季发病的,就成为温病;到夏季发病的,就成为暑病。所谓暑病,是热甚而重于温病的病症。所以辛苦劳累的人,春夏季之所以多患温热病,并不是感受了时行之气,而是由于冬季触犯了寒邪,寒邪伏藏所致。

所谓时行之气,是指时令的反常气候,如春季天气应该温暖却反而很冷,夏季天气应该炎热却反而很凉爽,秋季天气应该凉爽却反而酷热,冬季天气应该寒冷却反而温暖异常。人们如果感受了时行邪气,不论男女老幼,就会患相似的病症,这就是时行病。

如果要想知道四时正常气候致病及四时不正常的疫疬之气致病的规律,可以按历法来推算。

一般来说,农历九月霜降节以后,气候应当逐渐变冷。渐至冬季严寒,一直到正月雨水节前后,寒冷才渐渐解除。之所以叫“雨水节”,是因为冰雪融化而变为雨水的缘故。到了二月惊蛰节前后,气候渐渐温暖,渐至夏季炎热,到了秋季气候又变凉爽。

? 从霜降节以后到春分节以前,凡是触犯霜雪雾露,感受寒邪后,立即就病的,叫做伤寒。九月十月间寒气还较轻,致病也较轻微;十一月十二月间严寒凛冽,致病就重;正月二月间寒冷渐渐消退,致病也较轻。这些都是冬季调摄不当,恰好感受寒邪,立即就病的病症。

? 如果冬季有反常的温暖,触犯而致病的,就叫冬温。冬温毒邪与伤寒根本不同。冬温的发病有先有后,或交相重叠,病情有轻有重,其治法也就不同,它的症候表现如后章所述。

在立春节以后。如果没有突然出现严寒天气而又没有结冰下雪,却发生了高热的疾病,这是春天的阳气升发,引动了冬季伏藏的寒邪,变成了温病。

从春分节以后到秋分以前,气候突然变冷,因而致病的,都是时行寒疫。三月四月间,有时天气骤然寒冷,此时人体阳气还较弱,若被寒邪所伤,患热病尚较轻。五月六月人体阳气已经旺盛,一旦感受了寒邪,产生的热病就重。七月八月人体的阳气已经减弱,此时感受寒邪,产生的热病也轻。这种疾病与温病、暑病相似,但治疗却有区别。

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为一节气,每一季度有六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一般说来,气候应与节气相应。但是气候的变化异常复杂,有时节气已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没有到;有时节气未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提前到来;有时气候虽应时而至,但表现太过,这些都能成为致病的邪气。

? 然而,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互鼓动推进,各自禀受一气。所以气候会由春天的温暖,变为夏天的炎热;由秋天的凉爽,变为冬季的严寒。

? 冬至以后,阴气最盛,阴极则阳生,所以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夏至以后,阳气最盛,阳极则阴生,所以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这样,到了冬至夏至,是阴阳二气相合之时;春分秋分,是阴阳二气相离之期。当阴阳转换之时,人如果不能适应就会生病。所以,懂养生的人在春夏季养阳、秋冬季养阴,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

? 不懂养生的人,就不能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触冒四时邪气,就会患急性热病。若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害哪一经,产生什么病,就必须详细诊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春季感受风邪,夏天就发生泄泻;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会发疟疾;秋天感受湿邪,冬天就会发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就会产生温病。这是正常的规律,医者务须深究明白

伤寒这种病,是逐渐由浅向深发展的,所以应当根据病情的发展来施治处方。

现今社会上的人患伤寒病,初起时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对证,或者拖延日久,直到病情危重了才去就医,医生又不按规律和次序施治,当然就没有效果。如果医生能够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处方施治,就没有不收到效果的。现在我搜集整理张仲景原着,记录其症候和诊察疾病的方法,以及有良效的方剂,以备社会急需。

此外,地域有温凉高低不同,物体属性有刚有柔的差异,人们的饮食起居也不相同,病症与治法也应有别。所以黄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问题,岐伯则列举了砭石、毒药、微针、灸火芮等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作用,以教诲后代有知识的人,启发不知道变通的人,诊病的医生,必须一一明察。

大凡感受寒邪,则会形成发热的疾病。发热虽然很甚,也不会导致死亡。但是如果是相表里的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容易死亡。

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的,是太阳受邪患病,多在一二天发病。因为太阳经脉上连风府,行于头项、腰脊部位,所以有头项疼痛、腰脊拘紧不柔和等症状。消泺:消,散也。泺,热灼津液之谓,又有邪气留滞难除之意。针此穴可解除上述疾患,故名之。有疏经活络,清三焦热之功。

尺部寸部脉象都长的,是阳明受邪患病,大多在二三天发病。因为阳明经脉起于鼻旁,行于目下,所以有身体发热、目痛、鼻干燥、不能安卧等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都弦的,是少阳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天发病。因为少阳经脉循行胸胁、出入耳中,所以有胸胁疼痛而又耳聋的症状。太阳、阳明、少阳这三经患病,为病在经脉,邪气尚未传入腑,可以用发汗法治愈。

? 尺部寸部脉象都沉细的,是太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天发病。因为太阴经脉络于胃,循行咽部,所以有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

? 尺部寸部脉象都沉的,是少阴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天发病。因为少阴经脉穿过肾、络于胸膈,连系舌根,所以少阴病见舌燥、口渴。

? 尺部寸部脉象都微缓的,是厥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天发病。因为厥阴的经脉环绕阴器,入属于肝,所以有烦闷、阴囊缩入的症状。太阴、少阴、厥阴这三经患病,邪气已经传入胃腑,可用泄下法治愈。

至于说到两感病,是指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例如,第一天太阳受邪,就与少阴同时发病,出现头痛、口干、心烦、腹部胀满而渴等病;第二天阳明受邪,就与太阴同时发病,出现腹部胀满、身体发热、不想进食,谵语等症;第三天少阳受邪,就与厥阴同时发病,出现耳聋、阴囊缩入、四肢冰冷、汤水喝不进、不省人事等症,大约六天就会死亡。如果三阴三阳、五脏六腑都受邪患病,导致营卫之气不流行,脏腑不通,则必死无疑。

如果病人不是两感病,又没有发生传经,并且未再感受新的致病邪气的,到第七天,太阳病就会衰退,头痛就会好转;第八天,阳明病衰退,发热就会稍退;第九天,少阳病衰退,耳聋渐渐恢复,就能听得见声音;第十天,太阴病衰退,腹部胀满减轻,恢复到正常,并想吃东西;十一天少阴病衰退,口渴就会停止,舌干消失,并且打喷嚏;十二天厥阴病衰退,缩入的阴囊就会松弛复原,少腹拘急缓解,邪气均去,病人精神爽慧。如果经过了十三天病情仍继续发展,寸关尺三部脉均沉伏不显的,则预后险恶。

 如果又感受其它邪气,变成其它疾病的,应当依据后述坏病症进行施治。如果尺寸脉都紧而有力,又感受寒邪的,就会转变成温疟。如果寸脉浮滑、尺脉濡弱,感受风邪的,就会转变成风温。如果寸脉洪数、尺脉实大,再感受温热,就会转变成温毒。温毒是最严重的一种病。如果寸脉濡弱、尺脉弦紧的,又感受温邪,就会转变成温疫。这些都是冬季感受寒邪,而变成温病的疾病。总之,必须详加诊察所变之证,因证立法处方,随证施治。

大凡人们有了疾病,往往不及时就医,却隐瞒忍耐,希望能够侥幸痊愈,结果成了顽固难治的疾病。小孩及妇女,尤其如此。因此,一旦感受时令不正之气而身体不适,就应该及早告诉医生,及时找出病因,趁邪尚在肌表、病势尚轻浅时,及时进行治疗,多能治愈。如果患病的人隐瞒忍耐,多天后才找医生,邪气已经深入脏腑,就难于治疗了。这是那些有患病人的人家,应当注意的要点。

凡是制作汤药,要不拘时间,不避早晚,发觉病后,不论早晨晚上,马上就煎汤服药治疗,那么疾病就容易痊愈。如果稍有迟误,疾病就会传变,虽然想根治,也无能为力了。此外,服药不遵法度,随意违反医嘱,还不如不治疗。

大凡伤寒病,多为感受风寒所致。风寒开始侵袭肌表,渐至由表入里,病邪入里就不容易解除了。因此,凡风寒在表,应及时治疗,施用发汗解表,并注意服药后适当复盖衣被,使周身温暖而得汗,病邪就会消散。如果不遵循表里先后的证治规律,一起病就行攻下,就会引起变证。因此,如果表证尚未解除,还应当先解表,表解后,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如果表证已解而里证未除,一般可用下法。但若里实未成,未见大满大实之证,则不可攻下,若过早攻下,则病不能解除,如果表证已解,而里实已甚,肠中燥屎已成,而见大满大实之证,就应攻下燥屎,燥屎得去,则病可愈。如果不能攻下,而妄行攻下,致正气损伤,邪热内入,而产生协热下利、烦躁等各种变证的,不可胜数,病变轻的就会加重,重的就会死亡。

阳热炽盛阴液亏虚的症候,误用发汗法治疗就会导致死亡,用泻下法治疗就会痊愈。寒邪外盛、卫阳被遏的症候,用发汗法治疗就会痊愈,用泻下法治疗就会导致死亡。如果明白这些道理,那么怎么会误用神丹来发汗?又怎么会妄用甘遂来泻下?虚证与实证的治疗,相距千里,疾病吉凶安危的变化,与治疗息息相关。治疗得当,就可去邪愈疾;治疗不当,反会促使患者死亡。治疗得当与否与疾病吉凶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由此可见,治病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更何况阳热盛的人服下桂枝汤,就会毙命;阴寒盛的人服下承气汤,就会死亡。死亡与生存的关键,发生在倾刻间,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眼看着病人死亡。这些阴阳虚实、错综复杂的症候,其表现相差极其微小,如果发汗、吐下正好颠倒,那么灾祸马上就会到来。而一些医术浅薄、知识狭窄的医生,看病懵懵懂懂,不知病的根源,一治疗就发生错误,从而导致病人的死亡,还妄称病人该死。至使冤魂堵塞了阴间的道路,死尸堆满了旷野。仁慈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怎么能不痛心呢?

凡属两感病表里同病的,治疗应当有先有后。解表与攻里,本来就属两种不同的治法,但固执错误,主观臆断的人,却说什么神丹甘遂混合服用,既解表邪,又除里邪,言语虽巧,道理却根本不通。聪明人的举止行动,常审查周严、谨慎从事;而愚蠢人的行为举止,往往鲁莽急躁。医生的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怎么可以置病人安危于不顾,而强行狡辩呢?现今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只知追求显赫的荣华富贵,却看不到身体有死亡的危险。只有明白事理的人,才懂得爱护自己的生命,而不为名利所动摇。

凡是温服发汗的汤药,处方后虽然说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服一次药后病不能解除的,应当适当缩短服药间隔时间,可以在半天内服完三次。如果药不对证,服药后就会有不适的感觉。病情重的,应该昼夜服药,并严密观察24小时,以防病情变化。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还在的,应当再煎制汤药服用。此外,有的病人服药后不易汗出,直至服完三剂药后才汗出病解。如果服药后始终不出汗的,属于危险的症候。

凡是患时气病,到了五六天,病人口渴想饮水,却又不能多喝的,就不应给病人喝。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病人里热未甚,饮水后不能消耗掉,就会产生疾病。到了七八天,口渴厉害想要喝水的,应当依病情酌情给与,但不能让病人喝满喝足。譬如,病人说要饮一斗水,只给予五升。如果喝水后病人感觉腹部胀满,小便不通畅,或气喘,或呃逆,就不能再给予了,如果喝水后突然大汗出的,这是病要自愈的征兆。

一般说来,虚寒证口多不渴,如果反而出现口渴能饮水的,这是阳气恢复、阴寒邪去、疾病将愈之兆。如果有不懂医道的人,偶听说患病能喝水,就会痊愈,于是稍见口渴的,就勉强给病人喝水,因而酿成变证,不可胜数。

大凡患病,病人脉象动数,服汤药后变成迟脉;或者原来的脉象浮大,现在变成小脉;或者初起神情躁烦不安,后来转为神情安静,这都是疾病将要痊愈的征象。

大凡治疗温热病,可以***人体的五十九个穴位。人体的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个,其中三十个穴位禁用艾灸,如果误灸就会对人造成损害;七十九个穴位禁用***,如果***就会造成灾祸,这是因为***或艾灸这些穴位,都会损伤骨髓。

凡出现四损之脉的,三天就会死亡。所谓“四损”,是指正常人呼吸四次,病人脉搏来一次。如出现五损之脉的,一天就会死亡。所谓“五损”,是指正常人呼吸五次,病人脉搏来一次。如出现六损之脉的,一个时辰就会死亡。所谓“六损”,是指正常人呼吸六次,病人脉搏来一次。

脉象盛大而身体怕冷,是患的伤寒病;脉象虚软而身体发热,是患的中暑病。

脉象尺寸部都盛大,大汗淋漓而病不解的,为正不胜邪之兆,属于死亡的症候。脉尺部寸部都呈虚象,发热不停止的,为正虚邪热亢极,属于危险的症候。脉搏跳动忽快忽慢的,是心气将竭、营卫之气断绝之象,病情危重。脉搏跳动坚硬搏指,如扭转的绳索的,是真脏脉现之兆,预后不良。病人神昏谵言妄语,身体轻微发热,脉象浮大,手足温暖的,尚有生机;如果手足厥冷,脉象沉细的,则预后不良。

以上所叙述的,是伤寒热病的症候。

***艾灸四关穴最擅长调畅气机升降出入

脑出血

大脑为颅骨所保护,对成年人来说,***不易直接伤及。小儿则可能被损伤,古籍中曾记载:“若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针灸资生经·第一》),说明古人有过教训。这里所讨论的是***作为一种间接性损伤所导致的脑出血。对此,不仅国内有报道,日本也发现过。

小脑及延髓损伤

小脑及延髓损伤,多是毫针直接刺伤脑组织或血管所致。后果亦甚严重,往往因抢救不及而死亡。《素问·刺禁论》云:“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即相当于此类损伤。尽管小脑和延髓的损伤,在临床表现上不尽相同,但引起的原因和所导致的后果有类似之处,故一并叙述之。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当毫***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

脊髓损伤

***损伤脊髓,在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教训,《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现代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这类意外事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多。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针灸界一度曾片面提倡深刺、重刺颈背部的督脉。

周围神经损伤

***损伤周围神经,包括颅神经和脊神经二类。其中,***所致的颅神经损伤以面神经损伤多见,亦有引致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损伤的病例。***引起的脊神经损伤的范围涉及较广,在已有的报道中,包括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膈神经等,引起多种周围神经。

迷走神经损伤

迷走神经属于第十对颅神经,位于颈内动静脉后方。主要为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颈、胸、腹部的内脏器官和体表。特别是分布在心、肺等重要脏器,***不当,能引起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应。重者甚至造成心脏停搏。亦可因***颈内动脉窦而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关于***不当致迷走神经损伤的报。

意外腹绞痛

***还可导致其它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如***腹部或下肢与腹部相关的穴位可因***内脏神经而引起同内脏功能紊乱。此类情况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故应引起注意。其中以针***发腹部疼痛或疼痛加重较为常见,最早报道于上世纪60年代[1]。除体针外,耳针引起腹痛的。

意外***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针灸,特别是***,由于是一种损伤性疗法,难以做到在治疗过程中一点不痛。进针破皮时出现的疼痛和送针过程中出现的疼痛都不能称为意外,当然,尽量减轻乃至不出现刺灸所引起的疼痛是对针灸工作者基本要求。本节重点探讨***所致的意外的疼痛。

针灸依赖症

针灸依赖症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已超过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此种症状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交互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但对针灸治疗出现依赖的情况很少见有公开报道。但临床上确实存在。

艾灸有什么作用

生命在于气机升降出入有常。而针灸最擅长调畅气机升降出入,由此说,针灸很擅长治疗各种疾病。

就调畅气机而言,我常用四关穴。

“四关”分别指双侧的合谷、太冲。所谓“关”,即关口,是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要道。顾名思义,“四关”意为人体生命的紧要关口,如往来之关隘不能阻滞闭塞,必须保持开通的状态。

从定位来看,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趾骨间。显然,二穴不仅定位对称,在局部解剖上也有相似性,两穴阴阳并取,升降有序,脏腑同治,气血共调。

从所属经络来看,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偏于调气;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原穴,偏于调血。气为阳,血为阴。两穴配合,一阳一阴、一气一血,合谷调气中之血,太冲理血中之气。

从气机升降来看,合谷在上,属阳明,主降,主入;太冲在下,属厥阴,主升,主出。左右四穴合用,一上一下,一降一升,一入一出,能使全身气机升降归于协调,使阴阳顺接,从而调动周身气血归于平衡。

临床我们常说“开四关”,意思是打开四关的通道,让全身气机调畅。如何施术呢?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二是施灸;三是点按。我临床常以***合谷、太冲二穴为主,有时亦建议病人回家自己点按或艾灸此二穴(左右共四穴),亦有效果。

***四关穴的作用非常大,简单来说,能通调气机,疏导气血,调和营卫,平衡阴阳,对临床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

历代医家对四关穴的应用记载了不少经验,内外妇儿诸多疾病都可选择四关,且获效甚佳。

大体说来,***四穴可获得以下六种功效。

其一,能开窍苏厥,治各种急症危候。

比如,若因大怒而气血逆乱上冲,闭塞蒙蔽元神,导致神昏不醒,即可急刺四关穴,能枢转气血,调畅气血平衡。再如,高烧痉挛或神昏,亦可针四关,有畅通气血以开窍醒脑之功。

其二,能疏通经气,治头面诸疾。我们知道,手阳明和足厥阴经都上达头面。作为二经的原穴,合谷主调气而清热祛风;太冲主调血而息风镇逆。左右四穴合用,最能主治头面疾病。

比如,因神经及血管痉挛等因素所致的各种头痛,急针四关即有速效之功。再如,感冒发烧,都可针灸四关来宣畅气血,有助于快速康复。

现代研究发现,***四关穴使其扩张大脑血管,改善颅内血液循环,降低脑血流阻力,从而调整经络气血平衡。

其三,能搜剔百节之风气,治疗肢体关节的痹痛。

四关是气血阴阳出入的要道,若受外邪侵袭则要道阻塞,气血运行障碍,闭阻不通而为痹。

《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我临床治疗诸种痹证,不管是行痹、痛痹、首痹还是热痹,都首取四关,目的即在于宣畅气血,解决其闭阻凝滞,从而缓解症状。

进一步说,凡所有的关节不利诸症,或痛,或麻,或屈伸不畅,都可***合谷、太冲,此四穴可谓是治疗关节痹症及四肢病的要穴,可以通达气血,使关道畅通无阻,诸症自然可以缓解。

《内经》有同气相求理论,我的方法是:病在骨,则刺在骨;病在筋,则刺在筋。比如,治关节诸痛时,太冲要靠上一点,针在筋骨之间,效果更好。

其四,能驱风解痉,治诸风证。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最多。可以说,临床常见的多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多有风邪的因素。针灸四关有解表祛风、平息肝风、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之功,最适合于治疗诸种风证。

以外感风寒型感冒为例,***四关后会有轻微发热感,伴随汗出而解。再如,小儿多动症、帕金森病,这些都是与风相关的疾病,都可考虑用四关穴。***四关既可养肝血以养经脉,又可解肝郁以息风动。

其五,能解郁安神,治情志失常。

所谓精神失常,其实就是气机逆乱,导致心神失养的表现。所以,调畅气机是治疗情志失常的关键。我的经验是,对于所有情志类的疾病,包括失眠、抑郁、焦虑、烦躁、狂躁、癫痫等,首取四关穴。

临床所见,凡病人情志异常,用四关都有不错的调畅气机,缓解症状的效果。进一步说,***四关穴能让身心归于平衡。我们平时生活工作压力大,会产生种种烦恼、忧虑、紧张等不适,也都可以用四关穴来缓解。

其六,能调和脏腑,治五脏六腑功能失调。

四关皆属原穴,是阴阳两经的脏腑经络原气输注出入的地方,一方面,开四关可斩关夺隘,疏导全身气机。另一方面,***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对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诸疾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比如,高血压病牵涉到心脏、肾脏、肝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紊乱,***四关即能迅速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再如,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发作时,***四关能迅速止痛。

其七,能行气活血,治妇科诸症。

合合与太冲,一气一血,一阳一阴。四穴合用,能调畅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亦行。而妇科诸证无不关乎气血,由此说,四穴合用,气血同调,对于气滞血瘀或气血不和的妇科诸病皆有明显效果。

比如,痛经时,***四关有速效止痛之功;再如,月经不调用四关,亦能调畅气血平衡,促进月经和调。

针灸推拿之刺灸指导:灸法简介

艾灸的治病机理  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局部温热***效应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肌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量子能为肌体所调控。在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受激共振”的基础上,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肌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恢复正常机能的目的。

2.经络调节作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的。皮部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即皮部 经络系统

大脑 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也是生物全息论的研究结果,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切反映(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因此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艾火的温热***,才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其它作用

灸疗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呈双向调节的特征,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为艾灸施于穴位,首先***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而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

-

我国灸法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一、艾灸法

 艾灸法,它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施灸方法。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临床上应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又有着肤灸(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之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艾条灸则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压灸、隔物悬灸等不同种类,其治疗作用各有特点。由于“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名医别录》),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制成艾绒后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因此,艾灸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艾叶,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又称冰台、医草、灸草、家艾、甜艾等。艾名的来源,《本草纲目》载为:“此草可乂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 ,而名‘艾’”。“冰台”一名来自“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博物志》),医草(《名医别录》)和灸草(《埤雅》),均因医家用其灸治疾病而得名。我国各地均产,故还常根据其产地定名,如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屈原名篇《离骚》中写道:“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表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这种应用,当以药用为主,这可从其他的一些典籍中可得到印证,如《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之说。

 而将艾灸作为一种具体治疗方法并记载于医学典籍上,则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内载二个用艾治病的处方,其中一方即为以艾叶作直接灸疗,治疗男子肠疝:“秃贵() :取 垢,以艾裹,以灸颓者中颠,令烂而已”。意为取粗麻的碎末裹在干燥的艾叶里,在颓疝患者的头顶正中部灸治,直至局部皮肤烧灼溃烂为止。稍后的《灵枢》一书中,提到的灸疗也是以艾叶作材料的,并有“其治以针艾”之说,已将“艾”作为“灸”的代名词了。历代医籍虽也曾记载其他灸材,但均无艾应用的广泛和历史之久远。艾叶作为药物记录,以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对其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完整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明代李时珍则十分推崇用蕲艾施灸,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

 施灸用的艾,首先要求***嫩的艾叶,以春季***集为佳,且放置的时间要久。故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说:“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叶***,经陈久者方可用”。唐时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则认为:“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肤”。其次,艾绒制作时,要去除杂质和灰尘,艾绒要捣得烂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叙述颇详:“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古人的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现代,对艾叶的应用研究更趋深入。在品种方面,发现全国各地除了正品艾叶(A.argyi)为主要使用品种以外,还有不少地区将艾蒿(A.l***andulaefolia DC.)、魁蒿(A.princeps Pamp.)作为艾叶使用。据统计目前国内艾的品种达20余种之多。前3种因历史的原因,可视作艾叶的代用品,其余20多种则应视为艾叶的混伪品而予以区别。在艾叶的品质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蕲艾在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烧放热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所产艾叶。在艾叶***收期研究中,以艾叶的挥发油的醇浸出物含量以各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多少为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艾叶的***收期以端午节前后(5~6月份)最为适宜。在每天的***集中又以中午***收的挥发油含量。

 由于艾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艾绒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艾炷、艾条;艾易于点燃,燃烧时热力温和持久,能窜穿皮肤,直达深部等优点,所以应用至今,久盛不衰。

 二、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绒作为剌激源的灸法,是我国丰富多***的灸法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温热作为剌激源的热灸法;一类是在常温下以某些对皮肤有一定剌激作用的物质进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称为天灸法,现代亦称为;发泡或引泡疗法;另一类则是以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剌激物作用于穴区达到灸治目的的冰冻灸法。

 非艾灸法,尤其是热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就载有用蜡灸法治狂犬咬伤,方法是“火灸蜡以灌疮中”。《千金翼方》治疗疔疮以竹茹为热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在宋代的《针灸资生经》中更对冷热两类灸法均作明确记述。如热灸法,就提到用干燥的鼠粪燃着施灸:“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壮效也。”另如冷灸法:“乡居人以旱莲草捣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二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到明代,非艾热灸法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类似艾条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医学入门》:“桑枝燃着,吹息火焰,以火头灸患处。”而桃枝灸则更类似雷火针法:“取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平之。用时,以棉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本草纲目》)。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诸如灯火灸、神灯照法、药锭灸法、药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现代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方面是对传统方法的扬弃,即将一些已不适应现代临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粪灸等淘汰出局,而对一些确有价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广、提高,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灸法如壮族药线灸,更得以继承发扬。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参与,出现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这些,我们都将在以下章节中分别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