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授人时制作历法使当时的人开始形成什么观念,敬授之道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6 0
  1. 人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形成的?
  2. 玛雅人 的一个历法纪元是多少年
  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当时人们形成什么样的观念
  4.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5篇)
  5. 日本人从DNA基因上来说 和亚洲哪国人最接近?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把非观念性(即文本性)的资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畴,或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服装为例提出这一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礼俗文化,这是以礼为中心的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它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道德为本位,渗透中国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权力财产的分配到日用器物的消费,几乎无所不在,就其内容来说具有等级序列、***道德和生活方式三位一体的结构。精英文化的***价值观以无可匹敌的强劲的势态渗进衣食住行,肇成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化,从而使世俗生活理性化,这就是世俗理性。对此说得最坦率的是明清理学家们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命题,它要求人们以***之道观照日常生活;又从日常生活体体会人伦事理,这是中华文明区别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离不开这三位一体文化结构的解体,也离不开从生活方式上观照,服装是突出的一例

一、衣冠之治在清代的强化与民族意识危机

在物质生活中,衣冠服饰是衣食住行之首,它最显著、最充分地表现人们的身份地位,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衣冠服饰上有极其强烈的反映,这在中外概不例外,在中国又与礼制相结合,并成为礼制的重要内容。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从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这是华夏族的传统。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1) 这说明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礼仪的美誉“华夏”作为族称,这既有重视仪容的方面,也包括用服装区分尊卑贵贱这一套规章制度,使森严的等级管制深入到穿衣戴帽,在华夏文明中形成衣冠之治的传统,这是中国服饰制度的特色。

敬授人时制作历法使当时的人开始形成什么观念,敬授之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满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与***的服装大异其趣。清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泯灭***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禁止***穿汉装的法令非常严厉,坚持佩戴前朝方巾的儒生,往往遭到杀戮,这在各地引起轩然***。最令***反感的是按满族的习俗在前额剃发,后脑留发梳条大辫子。有的士大夫为了保持汉民族的气节,宁可剃了光头当和尚;有的在头部画上明朝的方巾,以示不忘故国衣冠;有的取名守发、首发,用隐讳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愤慨。***的强烈***,迫使清王朝***取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所谓“十不从”的对策,这才使剃发易服的民怨得到缓和,清代服饰也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

以官服为例,马蹄袖、马褂是清代官员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补子”直接取之明代,文官绣禽类,武官绣兽类。分别按品级的高低,绣以各类飞禽走兽,以这标帜突出官员在职能和气质上的要求。与明代不同的是,这补子是绣在袍衫外面的大褂子上,称为“补褂”或“补服”,大褂的前胸是对襟的,补子也分为两块,禽兽的花样与明代也略有差异,由于补子是在成衣后缝上的,对于边角的加工更为精细,常常配以精致的花边,突出了装饰效果。明代的乌纱帽到清代换成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晕”花样的多少,分出单眼、双眼和三眼的级别。官员的朝服和常服,里三层外三层,行袍、行裳、马褂、坎肩、补服,重重叠叠,还要佩戴各种朝珠、朝带、玉佩、彩绦、花金圆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玛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级限定,连丝绦都有明黄、宝蓝、石青之分,用什么款式、质料和颜色都要受到礼制的规范,违反规定的以犯罪论处,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就有擅用鹅黄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纵容家人穿补服的罪状。将服饰的等级之别,缕分细析到极至。女装虽然相对宽松,但精雕细刻无微不至,镶边有所谓“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多至“十八镶”,在镶滚之外还在下摆、大襟、裙边和袖口上缀满各色珠翠和绣花,折裥之间再用丝线交叉串联,连看不到的袜底、鞋底也绣上密密的花纹。这样重重叠叠,无所不在的装饰效果,虽然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但如此繁琐细密的包装,是衣冠之治高度细密化的产物,这也使清代的服饰到了难以再发展的地步。

所以清王朝对明朝服制的变更,对华夏族的衣冠形成冲击,却从未动摇华夏族的衣冠之治,因为在华夏族的衣冠之治中,衣冠服饰不仅仅是生活的消费品,也是尊卑贵贱等级序列的标志,这是物质的也是身份、地位的社会待遇,所以衣冠之治实际上是衣冠之别,有关种种穿靴、戴帽、着装、佩饰的烦琐规定,莫不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细部,维持森严的阶级统治。所以清王朝服饰变更的是形制,而不是它的实质性内容,而形制也是为了压抑和淡化***的民族意识,加强清人的统治。正是因为如此,清王朝继承、强化了华夏衣冠之治的传统,并掺进民族压迫意识,形成清代的服饰制度。这也意味着当清王朝统治走向衰微,民族矛盾上升到一定地步,必然要在服饰方面再起风波。

到清末,王朝统治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满汉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融汇,习俗相沿,代代相承,清人的服饰已经为***所认同,并形成新的服饰传统,但是潜藏在清初服饰变更中的民族意识并末消亡。当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冲突激化时期,当初强制***剃发易服留下的民族创伤又重新复萌,成为***联合反对清王朝的契机。太平军揭竿而起,就以“蓄发易服”号召***反清,这对清代的衣冠之治是一重创。

二、太平军“蓄发易服”的旋风与不变的衣冠之治

太平军起自贫苦农民,起义之初不论是头领还是普通一兵,在衣襟上概用黄布条为记,穿着简陋,自无服制之别。占领武昌后,势力日益壮大,舆马服饰即有分别,进入南京,洪秀全坐上天国的统治宝座后,立即仿效帝王之制,专设“典衣衙”,从袍服、靴帽的质料、颜色、长短,一律按官职的级别定出标准,以显示等级的差异。各级将领都穿红袍马褂,包头布的色彩和用料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官高一级,拖长一寸。1861年颁布《钦定士阶条例》限定:“民间居常所戴之帽,皆用乌布纂帽。其富厚殷实之人,则缎绉纱,任由自便,但不得用别样颜色,致与有官爵者相混。”(2) 同时对秀士、俊士、杰士、达士、国士、武士、榜眼、探花、状元的衣帽袍靴式样也作了与其身份相应的规定。对士兵的服饰并无定制,一般的是裹头、扎巾、短衣、花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蓄发系长穗,飘飘下垂。

剃头蓄发和翎顶冠戴是满清统治者法定的官服,太平军首先从这里开刀,严厉禁穿清朝官服,要求男子蓄发留须、妇女放足。在《奉天讨胡檄》的文告中宣称: “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令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令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人忘其根本也。”(3) 认为清朝官员的衣冠是“妖服”,在所到之处一概加以撕毁。每占领一地,第一道公告往往是命令蓄发,宣布“有再剃者,杀无赦。”(4) 为了不让帽子遮盖已经剃了发的,裹上太平军的红头巾,还下令不准戴毡帽。

清朝服饰在中国已流行二百多年,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成为汉族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变已经习惯的东西,尤其是不准戴毡帽,激起人们的反感,有的因为不愿去掉帽子被笞打、示众,甚至被杀。尽管蓄发易服,有种种过激的举动,也遭遇一些人的***,但自愿蓄发者也不在少数,据同情太平军的呤利对苏州地区的观察说: “使我感动的是,他们都乐于留发,这是太平军和自由的标记。”这点在曾国藩的奏折中也有反映,由此可见太平军的服饰在南方也曾风行一时,由于这是与太平军***相联系的服饰样式,随着太平天国的灭亡,这一服饰也随之消亡,以长发为特征的太平军却成为因此得了“长毛”的称号。

太平军掀起的一股“蓄发易服”的风潮,是历代农民起义从未有的举动,无论是汉代的黄巾起义,唐代的黄巢,明代的李自成,在起义中服饰上也有所标记,但从没有在社会上推行服饰变革,所以这是太平军的创举,但它变更的仅仅是款式形制,并非是衣冠的等级之别,洪秀全登基后立即仿效封建王朝的礼制,用衣冠区分君民士庶,维护层层隶属的统治,在实质上依然是传统的衣冠之治,所以太平军的服饰变革有种族色彩并无风俗改良的意义,与近代化无缘。

三、服饰近代化与衣冠之治的解体

服饰近代化的启动,始于以服饰变革作为风俗改良的活动,并以衣冠之治的解体作为重要的标志,这在维新运动中有突出的表现。

***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生,推动了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痛感到民智不开是中国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和裹足所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尚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陋习,波及千家万户,比前者对社会的震撼面更为宽泛,其意义也更为深切。

废除摧残妇女的缠足鞋、弓鞋,是对女性的解放,也是鞋履的改制用强体、实用的观念看待人们的衣冠鞋履,势必要推动服饰的变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

变衣冠中以放足启动最早,裹足本不是清人的祖制,顺治二年和康熙三年两度禁止裹足,但终敌不过传统习惯,旋禁旋弛,连清人妇女也被汉化,穿上瘦金莲方。这种情况说明,改良习俗如果没有新观念的支持,最终免不了要被旧习惯势力所吞没。到清末维新变革成为社会思潮,反对裹足又得以避开满汉的民族矛盾,容易受

到统治者的支持,有的官员还带头发奖章以表彰放足的女子,所以与剪辫子相比,

但是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剃发留辫,又岂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祖制,然而正是断发易服又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酝酿是以反满的民族革命为召唤的,明亡以后剃发留辫这一辱没***的亡国之痛,重又在清末民族矛盾中升级。“毁我衣冠真正恨,扫除巢穴待明朝。”(5)“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6) 被视为大清国民标志的发辫,更成为诅咒的对象,“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州之形状。”(7)一时“猪奴”、“半边和尚”、“辫发左衽之丑类”几乎成为排满、仇满的口头禅。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直到辛亥革命后,1912年3 月5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剪辫还强调:“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这种种断发易服的论,虽然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情绪,但不是反清复明的简单回归。有识之士超越种族成见,从变易国民心理的角度,宣传剪辫的利害说: “夫辫发为物,即不必计其本非汉族制度,及被外人所诮辱,即以利用问题论,试执十人而质之曰,吾人具此辫发,于起居动作便乎? 吾可决其以当为不便者十而八九也。”(9) 虽然更改这沿袭三百年的习俗,会遇到旧习惯势力的种种阻挠,但是这便民实用的价值,最终又导使满汉居民不分族别地抛弃旧习,选择了剪辫易服的行为。

以剪辫易服为契机,批判封建主义的檄文,嘻笑怒骂,令人叫绝。衣冠之治集中体现在官服上,这在清代又称补服,即在褂子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补子,绣上飞禽走兽,以示官职的差别和道德命义,有的文章反其义而用之,说清国所以不振,是由于文官不事事,武官不能御外外侮,但能杀同类,遂致国事愈坏,民心渐离。这正是官方制度所为。谓予不信,可观各人的服饰: 文官的补服,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等等,此等鸟者,或示幽逸,或作声而唳,或容止闲暇,或供市儿之玩弄,这明明是纵容偷闲溺职,愚弄人民;武官的补服都是狮子、豹、虎、熊、彪之类,面目狰恶,设这些官治民,实以禽兽对人民也。(10) 有的对朝服从头到脚逐一嘲弄说,红顶,此物人血做成,其中含有无限冤魂,若将此物置于头上,胜于虎狼十倍;朝珠,又名奴隶圈,悬于项间,其人即永有奴隶性;马蹄袖,表示效犬马之劳,以向主人乞怜;马靴专为护足之用,套之足上,可以终日跪拜奔走。(11) 这种亦庄亦谐而又富有战斗性的檄文,在辛亥革命前夕不断见诸报端,由于它以老百姓习见常闻的官员服装做靶子,传播革命思想,更易为大众接受,使人们在断发易服的行动中,受到一次反封建的教育

断发易服到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发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武昌起义前一些爱国的青年就自发地割掉辫子,脱下清装,“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12) 成为流行歌谣。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地剪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许金城在《民国野史》中记述说: “无数的***都兴高***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有的报纸指出,民国建立后政体、国体、官制、礼仪、历法、刑名、、住所的诸多变化,以服装的变化最迅速、最广泛。一时间“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13) 穿着打扮焕然一新。

剪辫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性和等级性,即使起自下层的农民起义也不例外,太平天国的“蓄发易服”,从衣冠上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与清***并无二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封建主义规章的礼制也随之瓦解。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用以维系封建等级制度的衣冠之治,由于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缔。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丧礼在臂上围黑纱。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此种服制打破等级界限,不分尊卑贵贱,所以虽是官员的制服,但对生活权利的平等却起了表率的作用。即使宫廷的遗老遗少无一例外都要遵守服制平等的原则,有记载说: “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14) 真正结束衣冠***政治化观念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他在复中***货维持会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 擞诰?茫?秤诠壅啊!?15)这就使得***须叟不可离身的服装,摆脱等级制度和政治***的干预,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彻底解体,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的思想来制作和选择服装,使着装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是中国服装史的重大变革。

四、展现个性自由的窗口

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以民权、平等为核心的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思想体系,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占有了主导的地位。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宣告了封建文化模式的终结,等级序列、***道德、生活方式一体化的结构解体,服饰消费不再具有身份***的限制,还归人民生活选择的自由。虽然民众因为拥有财富多寡的不同并不能真正做到选择的自由,但是以金钱取代权力的支配地位,进入商品市场,进行等价交换,是人们摆脱身份地位的约束所能获得的最广泛的平等权利,这给个体自由在服饰领域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所以在西方世界通行的服装文明,在中国能得以迅速传播和实施,是社会变革的成效,也是打开国门后,汹涌而来的洋布、洋装、洋货的冲击在中国引起回应。

在中国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皇帝,至今在故宫尚保留他的这一画像,这如同玩赏钟表一样,是统治者满足追奇猎艳的心理,并无社会意义。乾嘉时期洋装开始在中国城市出现,人们对此讳莫如深,无人仿效。***战争后洋货倾销中国,首先在开埠的广州、香港出现洋式打扮,女的足蹬欧式皮鞋,头戴曼彻斯特头巾,买办中也有穿洋装的,但在士大夫中绝无仅有。在19世纪末若有人提倡“易西服”,这无异是用夷变夏,为世俗所不容。宋恕力图从着装方面造成向西方学习的氛围,认为变法“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他把易西服看成更官制,改试令,设议院的前堤,这在当时乃是惊世骇俗之论,他自述“与人谈三始,犹有然之者;谈一始(按:即易西服) 则莫不掩耳而走,怒目而骂,以为背谬已极,名教罪人。”(16) 中国最早赴美留学的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驻英公使郭嵩焘为避风寒,披了一件洋外衣,竟然遭到弹劾。

然而,禁令也好,弹劾也好,都挡不住正在发生的变化。嘉庆年间的竹枝词已有“纱袍颜色米汤娇,褂面洋毡胜紫貂。”洋毡、洋绉等机器生产的洋衣料有的厚实细密,有的轻薄柔软,以优良的质地比国产的土布更胜一筹,且因为不涉及服装的形制,很早就引起国人的兴趣。在19世纪中叶据英国蓝皮书报道,在福州“几乎在每3 个人当中,就有1 人穿着一些我们的纺织品。这个论断经我国经济学史家研究认为言过其实(17)。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西方看到中国市场的辽阔,用各种手段掀起倾销的狂潮,并以价廉物美的优势占领了中国市场。洋货倾销最多的要数洋纱、洋布、洋火、洋油等等,都是有关衣食能源的生活必需品,仅衣着用料就有洋布、洋绸、洋缎、洋呢、洋羽毛、洋漳绒、洋羽线、洋被、洋毯、洋花边、洋手巾等(18),琳琅满目。以上海为例,1871年进口洋布1300万匹,1899年增至1700万匹。“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者十之二三,衣洋衣者十之七八。”(19) 大量的商品导引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细致光泽的洋布成为人们时尚的用料进入千家万户。

衣料质地的改变也促进了衣服款式的变化,轻便合体的洋服逐步赢得中国人的欢心。19世纪末穿洋装还是冒人言大不讳之事,到1903年初广西梧州中学总教习胡汉民,已经容许学生在“岁时令节,学生披洋衣揖孔孟。”(20)但仍属凤毛麟角。真正在社会上发生重大影响的是军队的服装变革,1904年归国的留日学生从实战出发,建议军队剪掉辫子,就受到一些士兵的响应,各报刊纷纷予以宣传鼓动,1905 年端方出洋考察,随员中有一半剪了辫子,其中有翰林、道府、教员、武员等。1906年新编陆军为便于戴军帽,带头去掉辫子,一时“军界中纷纷落发辫者不可胜数”(21)。练兵处不敢公然变更祖制,拖着辫子练兵是一大累赘,不得已***取折衷的办法,下令将辫子盘在军帽内,“不准擅自裁割,”(22) 新军中有很多是留日学生,并不把这一通令放在眼里,剪发者仍然不断,这对社会很有影响力,1906年天津警察受到新军影响,剪了三分之一。(23)从军队到社会,相互促动,剪去辫子穿洋装已经不可抑制。

观念的变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洋装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来,民主思想的传播,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向往,人们醉心于天赋***、自由平等的理想,认为由这种理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谁接受西方习俗,谁就是文明维新,否则就是守旧、冥顽。洋装成为西方文明的象征,被人们推崇备至,《湖北学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扬说,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踔励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这样肆意夸大洋装的心态,反映崇洋已经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

人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形成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天文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帝王自称为天子,并且在历代王朝中都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天文观测,由此可见古代天文学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秦代,负责天文学研究的官员被称为太史令,以后历代多沿袭这一称呼并稍有变化,到明清时期,天文观测主要由钦天监这一专门机构负责。

天文学和数学、农学、医学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很多成就不仅在当时处在世界前列,即使在现代,许多观测数据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有些数据更是我国所独有。相比中国古代天文学,西方天文学在16世纪以前发展较缓慢,只是在近几百年随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古代天文学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有所萌芽,在中国出土的彩陶中,有不少上面已经绘有太阳和月亮的图案,代表了古人原始的天文学观念。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在夏商周三代,天文学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商代天文观测的记录。根据当地出土的甲骨,我们知道商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同时甲骨上已经有了关于日食、月食和星辰的记载,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天文学资料了。商代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历,是迄今为止已知的较为完整的一部最早的历法。同时,商代用干支记日,数字记月,每一个月又被分为三旬。由此可知,早在商代,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天文历法系统。战国秦汉时期百家争鸣,也是我国天文学取得巨大进展的一个辉煌时期。战国时编著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西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天文观测的仪器,并在天文学理论方面提出了“浑天说”。隋唐时期,我国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长度实测。宋元时期我国创制了《授时历》,并制作了简仪等新的天文观测仪器。明清时期我国天文学处于衰落阶段,西方天文学兴起,这一时期主要是翻译国外天文学著作。

在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中,星象观测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正史中有专门记载天文资料的部分叫做天文志,其中就包括星象观测的方法、观测的仪器和星象观测的记录。在星象观测中,天文仪器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种类繁多,各个功用也不相同,主要有用来计时的工具、用来观测星象的工具、用来制定历法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圭表、浑仪和简仪等。

除此以外,古代中国人还设计了地平经纬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等许多仪器进行天文观测。在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天文仪器的不断革新,极大地推动了天文观测的发展,也为我国天文学历法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起源得非常早,从最早的成文历法《四分历》开始,后又经多次历法改革,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据统计,我国从古至今使用过的历法有一百多种,不管有多少种历法,都可以分别归到阴历、阳历、阴阳合历三大系统当中。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阴历则以月亮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计算的基础;阴阳合历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制定的历法。其中,《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与《四分历》相比,其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以正月为岁首,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从而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同时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也较准确。到东汉末年,刘洪制定了《乾象历》,第一次将月球运行有快慢变化引入历法。在天文历法方面,有三位科学家做出过非常杰出的贡献,他们是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他们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法的改革和发展。

在祖冲之以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通过自己多年的观测,发现了《元嘉历》中存在的许多错误,并编制了新的《大明历》。在新历法中,他首次将岁差引进到历法中,区分出了回归年和恒星年,并且通过多年的观测,得出了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僧一行修订的《大衍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它继承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优点和长处,对不足之处和缺点作了修正,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它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速度和变化规律。此外,僧一行还组织在全国13个点的天文测量,并在观测的数据中得到了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约合131.3千米)的结论,这个数据在当时世界上是非常领先的。郭守敬的主要贡献也是在历法编著方面,他编著了中国一部很精良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撰这部历法,他分析研究了以前的几十部立法,并设计和建造了许多新的天文仪器。

在天文理论方面,我国古代人民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两汉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进而又有人提出了“宣夜说”,认为天没有固定的边际,无边无际,模糊地提出了宇宙的无限性。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中,曾为“宣夜说”专设一节,盛赞这种宇宙模型,认为这种宇宙观非常进步,与同时期的希腊任何学说相比都毫不逊色。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宣夜说”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宇宙模型,而且对古代中国产生的作用也远没有“浑天说”大。在我国古籍《周髀算经》中,古代中国人还建立了“盖天说”的宇宙模型。这种模型提出了大地与天相距80,000里;大地中央有高大的柱形物;日月星辰在天上环绕北极作平面圆周运动等 9个观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宇宙模型与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中国古代,人们为了弄清楚人与宇宙的关系,还提出了各种***说,每种***说都不乏支持者。从公元前100年开始直到唐代,人们为了探究宇宙奥秘,围绕这些***说进行了持续的争论,其中有不少我们所熟悉的古代科学家为自己支持的观点著书立说。同时,人们还探讨了日食,月食,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等很多问题。如我们熟知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其中就表达了古代人对太阳与地球关系的思考。由于“浑天说”不能很好地解释月食的现象,所以历代很多天文学家都去努力思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猜想,其中以张衡在《灵宪》和朱熹在《朱子全书》中的猜想最具代表性。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星象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以天人感应为哲学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很具特色的占星学。占星学在古代的主要功能是昭示天命及其变化,为当权者的统治提供理论基础。天命如果有所改变,就会通过天象昭示天下。所以古代帝王非常重视天象的变化,尧帝“历象日月,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舜帝“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尚书·舜典》)都被作为重大***记录在册。

中国古代天文学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如在20世纪四十年代初,金牛座蟹状星云被天体物理学家认出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痕迹,而在我国古籍中已经找到了关于这次爆发详细的记载。我国古代文献中保留了大量世界独有的天文记录,但是在20世纪以前,对我国古代天文学资料的研究并不充分。

对于中国古代天文资料的研究,早期主要由一批海外归来的学者进行,他们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创办了许多介绍中外天文学的期刊,使中国天文学资料的研究逐步专业化,并形成了天文史学这一新的研究学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文史学的研究终于走上正轨,出现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天文史学家,他们著书立说,考证许多中国古人杰出的天文学贡献,所以我们现在才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如此辉煌的天文学成就。

玛雅人 的一个历法纪元是多少年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人是什么时候大脑开始产生意识,当然是现在这种具有逻辑思维的意识能力,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一是从人类这个物种的角度来谈,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什么时候产生了意识,而与其他动物分道扬镳呢?二是现在的人一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一种非常复杂很难说清楚的东西,现在人类对意识的研究还很浅薄,但大致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哲学对意识的表述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是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非物质存在,是人脑的特殊机能。也就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而生理或心理的意识释义,则是人脑对大脑外表像的觉察,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意识脑区,这个脑区在前额叶周边。

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能够区分脑区中存有的表象是来自外部器官还是来自想象和回忆,这一点其他脑区都没有。

时空通讯认为,人的意识最主要的就是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区别于自己和别人以及别的物体的意识,这是意识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人类才有可能辨识时间,才有了逻辑思维和记忆。

意识就是自我意识、思维、记忆的总和。

科学家经过研究和实验,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强烈明确的自我意识,而且这种自我意识婴儿刚出生时是没有的,在18个月左右才渐渐产生并成熟起来。

得出这个结论的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实验,叫镜子实验。

通过镜子实验,只有极少数其他动物有比较弱的自我意识,如人类的近亲猩猩,以及大象、海豚、鲸鱼、极少几种鸟类。而与人类很亲近的狗猫牛等,则没有通过镜子实验,说明它们没有自我意识。

当然,关于镜子实验的准确性还有争议和质疑,但迄今并没有对自我意识验证的更好方法和成果。

人类正是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才有了时间观念,有了思维和记忆。

不信各位就试试看,如果自己是自己都不知道,,无法区分自己与别人或别的物体,而且也没有时间概念,你能够思考和记忆吗?

人类精神出了问题,得了精神分裂症或者神经病,就是自我意识出了问题,思维和记忆都紊乱了。

人类婴儿的镜子实验是在出生18个月左右通过的,因此被认定自我意识在18个月左右才产生。但这种产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漫长的历史进化中融入在基因里的,婴儿生下后就像***一样埋在身体里,随着长大自然萌发。

这就是现代每个人意识的开端和由来。

那么人类从整体上是什么时代开始有意识呢?

时空通讯认为,人类最早自我意识的萌发可能在1000万年前,那时候人类已经从灵长类动物中凸显出来,越来越聪明,与黑猩猩的祖先同处于一个水平。

但早期只是有一些肤浅的自我意识。真正突变的是在700~800万年前某个时期,人类祖先的某种猿类得到了基因突变,变得自我意识开始强烈起来,这时候他们开始走出丛林,创造了更复杂的工具,发明语言认识时间,开始了改变世界的创造性活动。

随后,基因突变一直光顾着人类这支血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地球文明的创造者。

而黑猩猩的祖先继承着古老的传统,一代一代继续守着山林,依然过着向天讨食的生活,一直到今天,没有多少突变的基因光顾它们,所以至今依然只能仰望人类。

人类进化这个过程,还有许多谜没有解开,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哪种猿类尚有争议,没有定论

但基本的共识是,活跃在14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活跃在10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应该是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5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应该是人类这一脉的祖先了。

因此,人类强烈的自我意识应该是从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分道扬镳那个时候开始的,这个时间大概在距今500~700万年左右。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厚爱。

原创版权,未经作者许可的任何转载均视为侵权抄袭行为,会受到法律责任追究,敬请理解与合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当时人们形成什么样的观念

260天。

玛雅历是一套以不同历法与年鉴所组成的系统,为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所使用。这些历法以复杂的方式互相同步、并紧密结合,形成更广泛、更长远的周期。

玛雅历法系统本身建立在通行于当地的历法系统上,而该系统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6世纪,与其他中,美,洲,文,明所使用的历法享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例如较早期的文明像是萨,波,特,克与奥,尔,梅,克之历法,以及当代或较晚期的文明如米,斯,特,克、阿,兹,特,克等的历法。虽然中,美,洲,历,法并不源自玛雅文明,但其后续的延伸以及去芜存菁的手法是最为精密的。在阿,兹,特,克,历以外,玛,雅历同样是文件最齐全、最能够完整理解的历法。

在这些历法之中最重要就属那260天的历法,它盛行于当时所有的中,美,洲,社,会,且年代相当久远,几乎可确定是当地最古老的历法之一,现仍使用于墨,西,哥的瓦,哈,卡、恰,帕,斯,州、韦,拉,克,鲁,斯,州以及危,地,马,拉,高,地的玛,雅,社,群中,而玛雅版的260天历法通常被学者称为卓尔金历。卓尔金历并与另外一个称为哈布历的365天历法互相结合,组成持续52个哈布历周期的同步循环,称为历法循环,而卓尔金历与哈布历的重要组成单元分别是13天以及20天的小周期。

另有一种不同形式的历法则用于记录更长单位的时间,并作为碑文铭刻用的日期(为了辨别不同***之间的关联)。这种历法称为长纪历,是以神话起点的所经天数为基础,并得以向上延伸,以表示未来中的任何日期。这个历法***用了进位制,系统中的每一个位数皆表示了特定天数的增加倍数。玛,雅,数,字系统本质上是二十进制(基数为20),即每个位数皆表示了前一个位数的20倍。但有个很重要的例外,在第二个位数中表示了18 × 20、或360天,比400天(20 × 20 = 400)还要接近一个太阳年。然而有一点必须注意:长纪历与太阳年是无关的。

许多玛雅长纪历的碑文中有经过所谓月序历的增补,月序历是另一种历法,提供了半年周期中阴历月的月相以及月球位置的资讯。

玛,雅,人还使用了584天的金星周期历法,其中追踪了金,星在白天与晚上的升起及合相的时间。历法中的许多***被视为是不祥、有害的,且有时战,争会订定在此历法的特殊***上。

另外也发现了其他较不普遍,或理解不足的周期、组合、及历法的演进。在少数几个碑文中证实了有819天历法的存在,其中重复了9天以及13天的时间间隔,这些时间间隔的名称与众,神、动物、以及其他的重要观念相关。

随着使用进位制的长纪历(一般认为是由其他中美,洲,文,化,衍,生而来)之发展,玛,雅,人有了能以线性关系纪录不同***的绝佳系统。理论上,这个系统可以很轻易地表示任何所需的时间长度,只需增加代表更高位的数字即可,而借此产生无止境增加的天数乘积,使序列中每一天都能占有一个独特的长计历数字。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玛,雅长纪历碑文中只局限以系统中的后五项系数表示,用来表示历史或现代日期早已绰绰有余(周期大约5126个太阳年,始于西元前3114年8月11日或前3113年9月6日(儒,略,历)。即便如此,目前残存的若干碑文样本揭示抑或暗示有更长的序列存在。此表示玛雅人相当暸解线性的时间观念。

然而,与其它中,美,洲,社,会相同,各种历法周期的重复、可观察的自然现象周期、以及他们神,话传统中一再重复死与新生的意象,皆对玛雅人社会产生了重大且普遍的影响。这种重视时间“循环性本质”的观点是非常特出的,且许多祭,典是与许多不同周期的结束与重新开始有关。

当特定的历法配置再度重复时,也会产生相关的“超,自,然”影响。特定的历法配置对他们而言都有一个独特的“角色”,会影响该配置日期中所发生的***。因为发生在未来日期中的***会被前一循环所对应的日期影响,所以可借此预,兆做出占,卜。祭,典以及重,大,事,件的时间会选择订定在良,辰,吉,日中,而避免订在凶,日。

重大的历法周期之结束,常会标记在特定的纪念碑上作为纪,念,并附有贡奉的祭,典。

在玛,雅的创,世,神,话中也提到了循环性的观点,指出除了人类现今所居住的世界之前还存在着其他的世界,由神明塑造成不同的形式,但一个接着一个毁,灭了。现今的世界也是个脆弱的存在,需要靠祈,祷及定期提供牲礼来维持万物的平衡。而在其他的中美洲社会中也发现了类似观点。

玛,雅,学,家给了玛,雅,版的中,美,洲260天历,法,卓,尔,金,历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是依据犹,加,敦,语所建立,引申意义为“日子的计数”。这个历法在玛,雅,前,哥,伦,布,时,期的确切名字仍属未知,而在阿,兹,特,克的纳,瓦,特,尔,语中相对应之历法则称为托,纳,尔,波,瓦,利,历。

卓,尔,金,历以20个日名以及13个日数构成的trecena周期组成260个独立的日子,它被用来决定宗教及祭典项目的时间,并做占卜用。每个日期皆依序标上从1到13的日数,接着又从1重新开始算起。

此系统由1 Imix'开始,接下来是2 Ik'、3 Ak'b'al、依此向上推算至13 B'en。之后日数重新由1开始算起,而日名序列仍继续向上推算,所以接下来的组合是1 Ix、2 Men、3 K'ib'、4 Kab'an、5 Etz'nab'、6 Kawak、接着是7 Ajaw。二十个日名都用完之后,日名又重新开始算起,而数字部份仍持续累加,所以7 Ajaw的下一天是8 Imix'。因此,若要将13天与20天相互连结的日数、日名之所有组合完整地循环一遍需要260天。

卓,尔,金,历的确切起源仍属未知,然而现存数个理论。其中一个理论提到,卓,尔,金,历是由以13与20为基数的数***算而来,13与20对玛,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数字。20是玛,雅数字系统的基数,来自于人,类,手,指与脚,趾的总数,而13象,征著神,明所居住之天界中的层级数,两个数字相乘等于 260。另一个理论提到,260天的间隔是从人类的孕,期而来,这个数字与从第一个该来却没有来的月,经,期开始算起,到分,娩,期,间的平均天数很接近,而不是内,格,莱,氏,法,则中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算起到分,娩的40周(280天),故有人推测卓尔金历原先是由助,产,士为了推估婴,儿的预,产,期所发展而来。

哈,布,历是玛,雅的阳历,由每月二十天的十八个月,加上年末五日称为Wayeb'(或在16世纪的正字法中为 Uayeb)的“无名日”所组成。人类学教,授Victoria Bricker在其著作中估计,哈布历的首度使用约在西元前550年左右某个冬至开始的时候。

哈,布,历是农民历的基础,每个月的月名是以季节及农,作,事,件作为命名的依据。如第十三个月指的是雨季结束、第十四个月意为秋天成熟的作物。

现为人所知的哈,布历月名是以殖,民,时,期的犹,加,敦,玛,雅,语表示,源自16世纪所抄写的资料(尤其来自Diego de Landa主,教以及像是Chumayel的Chilam Balam(直译为“预,言,者的秘,密”)等书籍)。 而前,哥,伦,布,时,期,玛,雅,碑,文中的哈,布,历字符经过语音要素分析之后,显示了这些20天期的月名会随着不同的时代、区域有着大幅度的变动,反映出在西,班,牙纪录之前古,典、后古,典时期各种语言、用法之间的不同。

哈,布,历日期是由这个月中的日数后面接上月名所表示,而日数则以译为“位于”有名月的字符开始算起,通常视为这个月的第0天,虽然有少数人视这一天为上个月的第20天。如在比较后面的例子中,“位于Pop”表示Wayeb'的第五天。而对主流人士来说,每年的第一天为0 Pop(位于Pop),接下来是1 Pop、2 Pop、…、19 Pop、 0 Wo、1 Wo… 依此类推。

对于一个标示季节的历法而言,哈,布,历是既粗略又不准确,因为它把365天当作一年,而忽略了实际回归年中额外的四分之一天。表示随着每一年的经过,历法中所标示的季节会比实际还少四分之一天。因此,在哈,布,历中以特定季节命名的月份在数个世纪之后便不再对应到与其月名相应的季节。哈布历相当于古,埃,及历法中游走的365天,有些人主张,玛,雅,人已经知道、并修补了这四分之一天的误差,即使在他们的历法中并无包含与闰年相当的措施,而闰年由罗马人首度实施。

卓,尔,金,历以及哈布历皆不是计年的系统,卓,尔,金,历与哈,布,历的组合已满足了多数人计日的需求,因为同一个日期的组合在52年内并不会出现两次,超过当地人的平,均,寿,命。

因为两个历法分别以260天与365天为基数,所以整个系统正好每52个哈布年(18980天)会重复一次,这段期间被称为一个历法循环。历法循环结束前夕对玛雅人来说是动,荡以及不,幸的时期,他们会期盼地等著神,明是否会赐予他们另一个52年期。

历法周期只能区别260天和365天的最小公倍数18,980天以内的日期,约小于52个太阳年。有些人于一生中会重复一次这个周期。因此,若是要准确纪录他们的历史,则必需使用另一种更为精炼的计日方法。

长,纪,历使用数列表示,大致上是以20为基数,是为了能单独计算所有天数而建立的。在玛雅语中日数的单位称为金,而20金称为乌内尔,18乌内尔为一盾,20盾称为卡盾,20卡盾为一伯克盾。

据推测,玛雅历第13伯,克,盾的结束对于玛,雅,人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根据他们的信,仰并不表示是世,界,末,日,反而是重,生的时刻。《波,波,尔,·乌》一书汇整了殖,民,地,时,期,高,地,中的基,切,玛,雅,人所流,传,创,世,神,话其中的细节,根据书中的内容提到我们居住在第四个世界。波,波,尔·乌中叙述了神,明在前三个创,世的失,败,以及成功创造人类所生存的的第四个世界。玛,雅,人认为第四个世界会在灾,祸之中结束,而第五个、也是最终的一个世界将被创,造,同时也象,征了人,类的终,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5篇)

此话出自《诗经·小雅·北山篇》,也就是《雅》这一部分,“雅”即是乐歌,歌功颂德之用。所以这句话实质上是吹捧周天子地位崇高无上,是传达的政治意义,而不是表面看起来的“土地国有制”(或称“王有制”)的经济意义。

赵伯雄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只是极言天子地位的崇高,与土地所有制根本没有关系。“莫非王土”的观念来源于周人“得天命”思想,在文献和金文中都有不少例证。“总的说来,说明当时人们形成了:1.尊奉周天子的地位;2.”得天命“思想。(上周老师讲过,来检测一下自己吸收的程度,纯手打,希望对你有帮助)

日本人从DNA基因上来说 和亚洲哪国人最接近?

#课件#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活动:成语故事表演

 找一找

 1.从课文或参考书中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列出目录。

 2.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则成语故事。

 演一演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

 (1)写故事稿。

 (2)饰演故事中A、B、C……角。

 (3)尽量想办法准备一些***性的道具(注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服装等,请参考课文插图)。

 2.各小组代表在全班擂台赛上演讲各自准备的成语故事。

 议一议

 1.谈谈你参与活动的感想。

 2.从你饰演的人物的立场、角度谈谈对所演讲的历史故事的看法。

 3.这则故事变为成语,流传至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评一评

 各组最精彩的地方有哪些?(以鼓励为主,让所有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2.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通过传说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并通过收集的文本和资料,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景。并会进行对比。自始自终围绕“会不会制造工具是动物和人类的区别”,“劳动创造人”展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

 ●教学媒体

 1、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2、素材准备

 “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北京人生活相象图、“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的;“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学生讲述,老师总结并补充《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和“亚当、夏娃”的)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类人猿。(展示“人类的进化”)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

 (板书)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讲授新课:

 (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图)结合课本“我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请同学们数一下早期人类遗址共有多少处,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众多的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归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请同学回答“看一看”,教师补充总结,引出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板书)

 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期的人类——元谋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关于元谋人的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长时间?

 2、元谋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在什么地方?

 3、讲述一下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知识,得出元谋人会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知道火)

 教师总结补充学生的回答,导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板书)

 我们通过课本获得了元谋人的信息,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获得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的信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是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的科学推断(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遗址出土石尖状器、刮削器),通过提问:什么是化石?引起学生注意教师解释化石的定义。

 远古人类在缓慢的发展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来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再来看看我国比较进化的另一个远古人类——北京人。

 (板书)

 二、北京人

 (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播放“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关于北京人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

 2、北京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在什么地方?

 3、结合北京人的图像,说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长的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北京人是人类而不是古猿呢?

 5、北京人遗址有什么特点?

 (是世界上出土早期人类遗骨化石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址”名录)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尽管北京人在面部特征上比较接近古猿,但是由于北京人的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说北京人已经是人类而不是古猿了。因为,会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猿和人类的区别。北京人生活的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了解了北京人的长相,我们在进一步看一下北京人的生活。

 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剑齿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牛和肿骨鹿。(展示“剑齿虎”和“肿骨鹿”),这些野兽严重的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北京人是如何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这些野兽作斗争,并生存下来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展示北京人生活相象图)

 教师总结,北京人会制造简单和石器工具和棍棒工具,并用这些同野兽作斗争,不仅如此,他们还用这些工具***集树上的果子,挖植物的根茎,猎取食物。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

 另外,北京人比元谋人更进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还会保存自然火种,同学们想一下,使用和保存火,对北京人有什么好处呢?

 (展示“火的使用”三组)教师举例讲解对北京人来说,使用火的意义。(照明、防寒、驱赶野兽、增强人的体质)

 教师总结,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北京人依靠集体的力量,凭借简陋的生产工具,通过***集和***这样的生产劳动,艰难地维持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另一群远古人类,他们是山顶洞人。

 (板书)

 三、山顶洞人

 (板书)

 时间:距今约1、8万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

 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地位:是我国氏族社会的开始

 (展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请同学们指出山顶洞人的面部特征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

 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展示“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板书)

 体质进步: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

 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氏族(

 解释“氏族”的定义)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境内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对照课本,师生共同商讨填充下面的表格。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期的人类——元谋人

 二、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之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打制石器,***集,渔猎,保存并使用自然火

 地位:世界上出土早期人类遗骨化石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1、8万年

 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地位:是我国氏族社会的开始

 体质进步: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

 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氏族

 

3.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氏族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开始的。直立人阶段的原始人类已经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生活。在早期智人阶段,人类除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劳动社会分工外,同时在婚姻关系上已从原始的乱婚进入血族群婚阶段。也就是说,在一个集体内部禁止母辈和子辈之间的通婚(但同辈人之间却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乱婚进步。实行血族群婚制的集体,又称之“血缘家庭”。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这种家庭的典型形式,应该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正因为如此,也互为夫妻。”血族群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组织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行血族群婚的血缘家庭逐渐转变为实行本血族内禁婚,必须和血族外的异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个血族的男女通婚。这种实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渐形成一个界线分明的社会集团,即氏族。通俗地说,氏族就是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它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细胞。

 氏族社会的特点。与原始群,特别是与国家组织形式相比,氏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即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血缘是制约人类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第三,氏族是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时期,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第四,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氏族社会的作用。由猿到人的转变,不仅伴随着文化和艺术的产生,而且导致了氏族社会的形成。氏族社会作为人类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第一,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这就比血族群婚前进了一步。它有助于人类保持紧密和持久的结合,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第二,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助于人类之间的凝聚力的加强,推动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①提问:《圣经》中说,上帝首先制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人类的出现果真如此吗?由此引导学生看书、议论,营造热烈、探究式的课堂气氛。

 ②在学生的议论、纷争中,教师可出示有关古猿进化的和实物资料,或通过电脑多媒体手段将人类进化史进行直观、生动的描述,以配合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最终得出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而集体生产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这一科学结论。

 ③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谁说得对: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很多人认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教师以此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人类进化知识中去尝试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试验。我们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在不断适应自然条件变化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于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这就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说:“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体现,当然在人类的进化火的使用确实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具有决定意义。

 (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教师可结合近现代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遍布亚、非、欧、美各洲大陆,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区域地理条件差别造成的巨大影响,人类经遗传而造成的肤色、毛发、鼻唇等也极不相同,终于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

 (1)提问:“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面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有关问题做准备。

 (2)讲述氏族社会的产生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即从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转变)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3)利用[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相关内容及材料;②在讨论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时,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讨论上述问题时,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再选派代表进行概括和总结,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出发,以现有知识为依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

 

4.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法)

 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

 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二、向学生展示网上的资料)

 (1)什么叫历法?

 (2)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

 三、扁鹊

 ⑴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⑵补充扁鹊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屈原

 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五、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了解。

 六、整合知识:纲要知识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小组互相交流)

 七、总结认识:(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

 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

 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书设计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5.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课题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

2.能力培养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情感教育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导致中国落后

重难点

1.重点 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教学过程

训练引导及反馈调整

指导启导疏导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板书〕

1、康熙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a、奖励垦荒屯田〔板书〕

b、重视兴修水利

c、多次减免租税

d、提倡勤俭节约

小结 这些措施的实行巩固清朝的统治

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雍正帝继承父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到乾隆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2、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a、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

b、 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历史教案-历史,标签: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历史教案,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的前提

问 清朝前期的手工业比明朝更加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鼓励商人开矿

②、南京、广州的丝织业后来居上,超过苏州

③、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比过去大

④、边疆少数民族手工业也发展起来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基础上商业业繁荣起来

3、商业发展和商业城市的出现

北京、苏州、扬州都是繁华的城镇

4、让学生思考,集体讨论

清朝前期的经济,为何能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启导

历把这个时期称为什么?〔康乾盛世〕

疏导

人民的反抗斗争

清朝***调整政策

人民群众辛勤劳动

日本人从DNA基因上来说和亚洲朝鲜人最接近。

日本人认为绳文人土著是从西伯利亚迁移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弥生人共同组成的大和民族,日本人表示日本基本没有来自中国的成分,中国基因最接近越南人菲律宾,本岛土著虾夷是白种人,弥生人是韩国朝鲜黄种人,琉球人是从中国来的棕黑人种。

遗传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在研究中注意到,DNA中单个碱基发生变异的SNP特征会因民族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目前已经比较日本本州等地243人,阿伊努民族36人,冲绳人35人,中国人(北京的汉族人)等约90万处的SNP。其中,阿伊努民族的DNA是30年前保存的。

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分析得出北海道阿伊努民族与冲绳人在遗传性特征上具有共同之处。虽然在本州和***等地方,绳文人和大陆来的弥生人的混血更多,但相隔较远的南北两个地区似乎留有较多绳文系的遗传特征。据称,在遗传基因上证实日本人的起源是绳文人和弥生人的混血。

扩展资料:

遗传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在研究中注意到,DNA中单个碱基发生变异的SNP特征会因民族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目前已经比较日本本州等地243人,阿伊努民族36人,冲绳人35人,中国人(北京的汉族人)等约90万处的SNP。其中,阿伊努民族的DNA是30年前保存的。

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分析得出北海道阿伊努民族与冲绳人在遗传性特征上具有共同之处。虽然在本州和***等地方,绳文人和大陆来的弥生人的混血更多,但相隔较远的南北两个地区似乎留有较多绳文系的遗传特征。据称,在遗传基因上证实日本人的起源是绳文人和弥生人的混血。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日本列岛的居民,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因代表该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2012年11月,日本有研究称日本人主要是弥生人与绳文人不断混血而成。

绳文人(Jomon people),是日本绳文文化时代的人,绳文时代是日本旧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人由于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文人。2012年11月,根据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的日本国的主体民族,也就是大和民族主要由绳文人和弥生人不断混血形成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弥生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绳文人

参考资料:

人民网-日本新研究:日本人起源为绳文人和弥生人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