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乐道,知行合一_躬耕践行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6-06 0
  1. 吴与弼人物介绍

显山漏水深藏不露,需要磨砺成功了,再公布于众,这才是万全之策。还没有怎么地呢,就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唯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给自己无穷的压力,成功了在炫耀,在张扬也不迟啊。中国人讲究隐忍,喜欢深藏不露,才是真才学,真能耐,真本领。

我们工作学习中,也是要低调,和蔼可亲,融洽一种互相体谅关怀的精神。比如你工作岗位上,马上要提升了,在没有下文之前,千万别夸张高调,等木已成舟水到渠成的时候,你在亮堂展示,别还没有具体下提拔文件,你就四处张扬,唯恐天下不知,吵吵闹闹,请客吃饭,把心思不放在工作上,这样的人一般难成大器,或者为人处事太搓。没有人喜欢,自己爽了,也不顾及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心理。还有就是学习考试,还没有出来成绩单,就说自己考的如何如何的好,题目多么多么的简单。真实情况是别人都通过了考试,唯独你没有pass,这样让别人下次见面也很为难。先得你太浮躁,为人处事太差劲。一定要把持住,荣辱不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低调不一定容易获得成功,是成功以后再高调也不迟,你很低调,不声张,不张扬,别人也不知道你在刻苦努力,认真钻研,赶超世界。别人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或者知道你在干什么,不知道具体你用的功,下的苦。这样人们也不期待你一定能成功,这就是低调,低调的没有人知道你。忽然一天你被提拔了,当了部门领导,你考试通过了,拿到这注册证书。这时候就是你高调的时候了,用事实说话,用结果证明。我就是这么牛,工作能力就是这么强,智商就是这么高。没有我办不成的是,这就是水平,能力,技艺。不服都不行,别人比不过你,赶超不了你,追不上你。你遥遥领先,不用你低调,别人也会高看你。这就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躬耕乐道,知行合一_躬耕践行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不要耍小聪明,不要咋咋呼呼。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的做事。等同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乱吹牛,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牛逼吹多了,别人就知道你的为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会信任你。这个代价太大,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社会,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话做事也顾及大家的感受,世界不是你,也不是你们家,是大家的。你注意别人的感受,别人也会替你考虑,这才是和谐共赢的大好局面。

低调显得尤为重要,就是怕走漏了风声,福气都漏跑了,剩下就都是晦气。人可畏,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低调,慎重的态度。好的态度,才能决定你做事的环境,一个好的大环境才能成就你的事业,你的工作走向成功。成功每个人都向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风风光光,前途一片光明。在情况还不明朗的时候,一定要屏气凝神,全神贯注的做好工作上,学习上的各方面的事情。是金子总是要发挥光芒,到那个时候你再海阔天空任你游说,即使夸张点,我也信,都是真的,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就在眼前,一个成功者的表白。

低调的人,都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培养起来的,要想成为强者、成功者。唯有低调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有成就的人也都是低调做人的典范,一举成名,付出的检修一定也不少,为什么不是你,,只有成功才能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支持和美誉。生活中一些人取得些许成功就在无休止的张扬和卖弄中不知收敛,终因树大招风四面楚歌而招致诋毁和劫难,威风扫地,甚至前功尽弃,都是些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只有懂得低调做人,才能够在社会这个纷繁的大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好每一段路。谦虚谨慎默默奉献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成就事业,演绎精彩人生。

在言辞上要低调、在姿态上要低调、在行为上要低调、在心态上要低调方方面面都要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掩饰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深藏不露,过分张扬、卖弄,不管你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羡慕嫉妒恨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功成名就更要保持平常心,做人不要恃才傲物,做人要圆融通达、知足者常乐,不要锋芒毕露,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谦逊的态度成就你的人生伟业。成功者往往是恪守低调厚道作风的典范。低调做人,厚道处事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低调也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方法,不要太招摇,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用心去做作好每件事情,成功就会离你不远。有一个低调的心态,即便没有成功,你依然还是以前那个你,快快乐乐,潇洒从容。

吴与弼人物介绍

问题一:耕耘是啥意思? 耕耘,亦作“ 耕芸 ”。翻土除草。亦泛指耕种;还比喻辛勤劳动。

问题二:耕耘是什么意思 耕耘

开放分类: 词语、词汇、汉语、词典、汉语词典

读音

[编辑本段]

gēngyún

含义及例句

[编辑本段]

1: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

例1: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

例2: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

2:比喻各种辛勤劳动(多指脑力劳动)

例: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问题三:什么耕耘填词语 (默默)耕耘 (辛勤)耕耘

问题四:我们学校要评选勤学之星,请帮忙写一段50―100字的颁奖词,谢谢 奋发图强,方显国人本色;追求卓越,才堪名族脊梁。在他们心里,读书不是目的,担当却是方向。今天,他们凭信念静守大学寒窗;明天他们用行动告诉世界:有种智慧名叫自强不息。

问题五:表示耕耘的成语 躬耕乐道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寒耕暑耘 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象耕鸟耘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深耕易耨 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耕耘树艺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问题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什么意思 你多做一些事,只有更好的收益,绝不会吃亏

问题七:我们学校有一个年度之星,我当选了,但老师让我写推荐理由与颁奖词。(不是个人申请)我不知道怎么写? 发明之星颁奖词

他打开科技创新的大门,让奇妙的构想飞向世界;他推动实践的齿轮,用神奇的双手缔造奇迹。他所研发的垃圾分类器,开启低碳环保新门路,书写绿色生活新篇章。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的他,以百倍的勇气面对挑战,用千般的努力求索真知。

自强之星颁奖词

有一种美丽叫自强不息,他用这种美丽点缀苦难人生;有一种信念叫永不言弃,他用这种信念改变坎坷命运。厚实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坚定的脚步,走过岁月的泥泞;倔强的眼神,不畏生活的风雨。他用青春孕育美丽,用美丽臣服奇迹!

公益之星颁奖词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他自认渺小,却铸就伟大。帮扶老人,描绘夕阳璀璨;支教农村,浇灌稚嫩花朵;为灾区募捐,彰显青年本色。爱如微尘,无处不在,聚沙成塔,积微知著。一粒尘土,微乎其微,粒粒微尘,浇铸公益长城

体育之星颁奖词

闪转腾挪,他用实力上演“扣篮王”的精彩;一呼百应,他用责任凝聚团队的力量;拜师科比,他用汗水探寻青春的高度。省运会高手云集的赛场上有他如炬的目光;CUBA群星闪耀的战场中有他如虹的气势。

创业之星颁奖词

理想与现实共舞, *** 与智慧交融。她在各类 *** 中积累创业经验,在市场调查中摸索经营之道。从品学兼优的郑大学子成长为餐饮行业的新星,她书写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典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她告诉每位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知行合一”便能踏上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服务之星颁奖词

一个阳光的大男孩,热心服务是他的品质,无私奉献是他的追求。校内校外,涌动着他服务的身影;城市乡村,镌刻着他奉献的足迹。已取得北大报送资格的他,定会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心忧天下抒壮志,情系人间洒豪情。血气方刚,青春无悔,男儿慷慨最本色!

文艺之星颁奖词

举手投足,幻化出曼妙的舞姿;琴弦律动,弥散出跳跃的音符。在每一次光与影的交织中,她用生命演绎着艺术;在每一处动与静的交替中,她用艺术诠释着生命。 *** 浇灌青春,舞动点亮人生。以艺修身,大艺有魂!

社团之星颁奖词

他们用心灵的甘泉滋润万物,弘扬环保精神,诠释和谐真意;他们用点滴的言行感化他人,躬行环保理念,播撒爱与希望。葱郁的青山上有他们的足迹,清澈的湖水边有他们的倒影。青春无悔,他们将美好的大学时光奉献给环保事业;身体力行,他们用绚烂的青春年华书写建设绿意中原的华章。

学术之星颁奖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他寻觅知识的足迹;实验室的每一个精准数据见证了他严谨务实的态度。他意气风发,在学术殿堂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已发表四篇SCI论文的他,用求索和实践勾勒人生蓝图,用勤奋和汗水谱写青春华章。

学习之星颁奖词

有一种追求叫孜孜不倦;有一种热情叫废寝忘食;有一种执着叫锲而不舍。他笔走一方纸卷,推演数理逻辑;他手执一缕书香,畅游知识海洋。一路走来,他以智慧指引方向,以勤勉编织戎装。他说,如果没有学习,成就也就无所附丽。

问题八:艺术之星自荐信 我是东关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同学。在那个金色的九月,我这颗小小的***在东关小学这个美丽的地方扎下了根,在这里,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学习中取乐,在活动中受益,在实践中成长。我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尤其对艺术酷爱不已。

一份辛勤的耕耘,就会有一份甘甜的收获。我从小就开始学习舞蹈和电子琴,在这期间有泪水也有欢笑,但更多的是收获。我参加过许多的比赛,也得了许多奖。在去年的学校比赛中,我的舞蹈获得了一等奖,在电子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在这些活动中,我领悟到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信心,使自己变的更加自信

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希望大家支持我~~

问题九:曾国藩的“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是什么意思 圣人和禽兽之间的差距本没有多大,他的意思是说有所成就,成不了圣贤也能成了禽兽。要想成为这样的人,要只去奉献,不用管一时的收获,努力总会有回报的。

吴与弼

吴与弼(1391年~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号康斋,明崇仁县莲塘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是崇仁学派的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吴与弼是明代理学开山,他创立的“崇仁学派”享誉中外,其下开的“江门之学”、“余干学派”和稍后的“江右王门之学”是推动中国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端绪,为中国思想史从朱熹智识主义向内省功夫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文名:吴与弼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崇仁

出生日期:1391年

逝世日期:1469年

职业:理学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开创“崇仁之学”

代表作品:《日录》

人物生平

书香门第

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时为朝廷议大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赋,元代理学大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到国子监司业,著有《古崖集》。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对吴与弼的教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潜心求学

吴与弼六岁入学,七岁学对句,八、九岁在乡学读书时,即已崭露头角,对文学、天文、律历、医卜均有所学。十六岁学诗赋,十八岁习以科举之业。业永乐已丑年,他年方十九,赴京侍奉时任国子监司业的父亲,得拜明代“三杨”之一的冼马杨溥为师。其时,在其父任所获读朱熹所编之《伊洛渊源录》,自谓“睹道统一脉之传”,“于是思自奋励,窃慕向焉,而尽焚当时举子文字,誓必至乎圣贤而后已”。谢绝与人交往,独处小楼二年,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以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兄弟为首的学派)、闽学(以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为首的学派)两个学派的语录,无意进入仕途,决心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

归乡讲学

据史料记载,吴与弼6岁入学,19岁赴京师金陵求学。偶然读到宋代理学创始人朱熹的著作,当即放弃科举考试返回家乡闭门钻研。21岁开始讲学,从学***甚众,其中不乏学有大成者。

守义不仕

吴与弼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由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举入朝,后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也一再荐举,他都谢绝不出。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御史陈述又荐举他入阁讲学,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他又辞谢不出。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大臣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并派人前往征召吴与弼进京。第二年五月,授为左春坊左谕德,他上疏请辞。英宗召入文华殿,咨询其因,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力辞。后又多次上疏辞职,并由其子向吏部告以病重,才得以允准。辞官归里后,在呈英宗的谢表中力陈十事,说:“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词语恳切,获明英宗嘉许,派人护送回乡,并命地方官按月支给仓米,以示关怀。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吴与弼病故于家。

学术思想

思想概括

吴与弼的理学,“上无所传”,自学自得,身体力行,他的理学思想,概括起来有四:即天道观、性善观、践行观、苦乐观。

天道观

“理”,北宋以来理学家所阐明的哲学思想的核心。程朱如此,吴与弼亦如此,他们虽无师承关系,但吴与弼身体力验,潜心研究,在道德修养和认识方法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万变之纷纭,而应之各有定理”。就是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

吴与弼的学生魏庄渠云:“天地万物,血脉相贯”。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穷通、得丧、死生、忧乐,一听于天”。他所指的“天理”,即是自然法则,这不能说不是唯物的。同时,他把“举天地之道”,当以“圣人”、“君子”的准则。曾谓:“未至于天道,未至于圣人,不可谓之成人”。在这里,吴与弼把“天理”,作为一个人道德修养和认识事物的最高标准。主张“天人一理”、“人之所以为人”,是“以其有此理也”。但是,他又认为此“理”,不是所有人的都能领悟的,只有像圣贤那样的人,才能“穷通其道”,这就是“圣人体天”观。一个人出处进退,“惟学圣贤为无弊”,“苟一毫不尽其道,即是自绝于天”。人生处世,“须以天地之量为量,圣人之德为德,方得恰好”。

按吴与弼的说法,“圣人”不是高不可攀的神人,而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而达到的。可见,吴与弼对“理”的见解,是符合当时认识规律的。

吴与弼还有一种认识是值得重视的,就是“气”,乃之天也。提出“天之元气”观。他说:“毋以妄想戕真心,客气伤元气”。***魏庄渠也认为“天地太和,元气我”。但是,吴与弼把天地元气,归结为“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就成为形而上学的唯心观了。“气”,本身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东西。

性善观

“人性之本善”是吴与弼继承、发展思、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觉得“人欲”,有“善恶”、“好坏”之分,但可以“化也”。所谓“化”,就是“使教莹净”,即要教育,要修养,要严以“责己”,使之“心地纯然”。他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也”。“凡百皆当责己”,“一毫利心不可萌”。见到他人善、恶的行为,要以其为鉴,反省自己,收敛身心,使自身能够成为“明德”的“新民”。

吴与弼认为:“明德、新民,虽无二致,然已德未明,邃欲新民,不惟失本末先后之序,岂能有新民之效乎?徒尔劳攘,成私意也”。所谓“新民”,就是有“君子之所养,要令暴慢邪僻之气不设身体”;这样,“收敛为至要”,“责人密,自治疏矣,可不戒哉!”纵使“彼以悭吝狡伪之心待我,吾以正大光明之体待之”。当然,他提出的自我道德修养,仍是以“圣德之言”为准绳的。他说:“吾知圣贤之必可学,而学之必可至”。说明要达到“新民”,必须学习“圣人”,加强自我修养,除去各种欲念,用吴与弼的话来解释就是:“身垢易除,心垢难克。夫心甘情愿虚灵之府,神明之舍,妙古今而贯穹攘,主宰一身,而根据抵万事,本自莹澈照融,何垢之有?然气禀物而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欲,为垢无穷,不***浣之之协,则神妙不测之体,几何而不化于物哉!”

吴与弼说的“心垢”,就是身外之物及各种私欲。只有“化”去“心垢”,才能到达“性善”的境界。从这里,我们隐约地可以看到明代早期的理学逐渐向着明代中期王阳明弘扬的心学过渡。这可以说是吴与弼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奉献。

践行观

古之儒者,崇尚躬行实践。吴与弼完全继承了儒家这一优良传统。他用“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生活,把封建伦常的“理、”,贯穿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去。以“理”作为衡量一切、分析一切、判决一切、处理一切,分清是与非、正与反、善与恶、得与失,乃至于忧和乐,生与死的标准,使自己成为理想中的“圣人”、“贤者”。要实现这一目的,“必兢兢于日用常行之间,何者为天理而当存,何者为人欲而当去世,涵泳乎圣贤之言,体察乎圣贤之行”。一个人要达到这一步,在吴与弼看来,就需要“慎独”其心,“居敬”、“穷理”。他说:“人须整理心下”,“不敬则不直,不直便昏昏倒了,万事如此隳,可不惧哉!”所谓“居敬”,就是“言自处以敬”;所谓“穷理”,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

周易·说卦》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何“居蔽”、“穷理”呢?吴与弼说:“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他指的“涵养”,即“含容”,修养,就是“克己复礼”。他认为:“一事少含容,盖一事差,则当痛加克己复礼之功”,“随遇而安之理”,“事往往急便坏了。”吴与弼还把涵养,比作一大关口,说:“凡怨天忧人,皆是此关不透耳”。并指出:“涵养本源功夫,日用间大得”他指的“省察”,就是用封建***的“仁义礼智”四端,来体察自己的言行。“约束身心,此为敬也”。指出:“处大事者,须深沈详察”,“所得为者,言忠信,行笃敬”。“日用嘉言圣贤圣嘉言善行沃润之”,强调:“动时工夫尤不易”。黄宗羲在评论吴与弼云:“先生上无所传,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一切玄远之言,绝口不道”。吴与弼晚年赋诗感慨云:“荆棘场中二十年,中间回首实堪怜。欲从何处求心性,日用由来总是天。”

由此可知,吴与弼把“天理”、“居敬”、“践行”,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表现出三者一体化的特征,这是他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深悟、静虚、动直”,又是吴与弼一个反思式的认识方法。

苦乐观

吴与弼在十九岁时即弃去求功名利禄的科举业,谢绝交往世俗,潜心于程朱理学,学有所成,“省郡交荐不就”。“寄身于从容无竞之境,游心于恬澹不挠之乡,日以圣贤嘉言善行沃润之”。讲学乡间,躬耕食力,粗衣蔽履,饭粝蔬豆,一生过着清贫生活。晚年,家境窘困,负债累累,贫病交攻,终不失志。

明英宗为收人望,三召吴与弼,都称病笃而不出。完成继承了儒家“安贫乐道”的传统遗风。他专攻理学,达到了“物我两忘,惟知有理”的境界。他说:“贫而乐,未易及也”。又说“圣贤之心如此水,或顺或逆,处以理耳,岂以自外至者,为忧乐哉!”吴与弼“力除闲气,固守清贫”。有一夜大雨倾盆而下,“屋漏无干处”,他泰然自怡,隆冬天气,他“彻夜甚寒,腹痛,以夏布帐加覆,略无厌贫之意”。在“旧催未还,新债又重”,生计至难的情况下,他仍能“素位而行,不必计较”,说:“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然此心极,不敢不勉,贫贱能乐,则富贵不*矣。贫贱富贵,乐而不*,宜常加警束,古今几人臻斯境也”。吴与弼把“富贵不*,贫贱而乐”当作鉴别“豪雄”的标尺,可见他面对“至难至危”的困境,表现出多少顽强的精神啊!

天顺年间,吴与弼七十岁了,“贫病交攻,未免心中不宁”,但他“熟思之,须于此处做功夫,教心中泰然。”并“誓虽寒饥死,不敢易初心也”。他乐观的吟诵道:“澹为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充分表现了吴与弼“穷理”的决心和矢志不渝的坚强信念。

桃李芬芳

吴与弼不仅是明初一位著名的理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提出“劳动与读书相结合”的人,其“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的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吴与弼教学,“本之以小学、四书,持之以躬行实践”,常用程子的话勉励学生说:“当以圣(圣人)为志;言学,当以道(指法则、规律)为志。然进修不可躐等(越级),必先从事于小学,以立其基;然后进乎大学,以极夫体用之全。”要求学生循序渐进,打好基础;不要好高骛远,一步登天。

吴与弼主张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启发引导、为人师表,把“天理”、“居敬”、“践行”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他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劳动中讲学,在劳动中授教,在劳动中悟“道”。他一生讲学乡间,躬耕食力,粗衣蔽履,饭粝蔬豆,将生活性、实践性、道德性融为一体,用“理”来检点日常行为,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他认为“痛省身心,精察物理”,是通向“天道”的阶梯。

从其学者数百人,不少学生均成为后来的名人学者,如胡居仁、陈献章、娄谅、胡九韶、车泰、罗伦、谢复、周文、杨杰、饶烈等笃学之士。其***后又分成两派,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学派之宗;胡居仁、娄谅等“得其笃志力行”,遂启余干之学。于此可见其历史影响之大。与弼品德高洁,襟怀坦白,不计个人恩怨,而学识渊博,人称“康斋先生”。

主要著作

吴与弼重求心得,“不事著述”,故其著作不多,主要有语录体之《日录》一卷。今有明末崇祯刻本《康斋文集》12卷。清康熙间将其《日录》汇入《广理学备考》,称《吴先生集》。文章效法欧(欧阳修)苏(苏洵父子),认为古文虽然平易,寓理却很精深。

他的诗文大都是积中发外之作,风格清明峻洁,曲折纡余,读了能使人自然兴起。有诗7卷,奏议、书信、杂著1卷,记、序、其它各1卷。其诗不下千首,绝句更具特色,诗文清新流畅,淳实近理。文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历史评价

清人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他评价说:“康斋倡导小陂,一禀宋人成说。言心,则以知觉而与理为二;言功夫,风静时存养,动时省察。其相传一派,虽一斋、庄渠稍为转手,始不敢离此矩榘也。白沙出其门,然自叙所得,不关聘君,当为别派。于戏!推轮为大辂之始,增冰为积水所成,微康斋,焉得有后时之盛哉!”

在中国历史上,吴与弼第一个提出“劳动与读书相结合”,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劳动中讲学,在劳动中授教,在劳动中悟“道”。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正是源于吴与弼的这一教育思想。同时,吴与弼敢于挑战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儒轻商思想,提出“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推动工农商贾儒学化,并造就了明代以来一大批学士放下身段经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儒商阶层,影响至今。

吴与弼及其所开创的“崇仁之学”,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的作用。同时,发生在明代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下移,是由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推动并完成。而此前,吴与弼发儒学往工农商贾转向之端,推动中国文化教育发生了纵向的传递传播,使儒学由上而下走向社会下层民众,走向工农商贾,意义重大。加之,王阳明的老师又是吴与弼的***,由此众多专家学者均认为吴与弼创立的“崇仁之学”是第二次文化下移的发端。在吴与弼一生中,最具***色彩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他被朝廷召入京城,却三度坚辞皇上授官的情节。

主要成就

明代理学大儒吴与弼创立了“崇仁学派”,被《明儒学案》列为第一学案。他们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同体;知行合一,仁信礼义”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华“和”文化的深刻内涵,影响深远,他们与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元末明初文学家虞集均被载入《中国思想评传》。

吴与弼墓

吴与弼墓位于今江西省崇仁县六家桥乡曹坊熊家村西南高地上,为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封土高1.5米,直径2米,墓前20米处立“望碑”两方,一镌“大明理学名儒吴康斋先生墓”,一镌“聘君吴康斋先生墓”。冢前墓碑仅书“明吴康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