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后人以为怎么解释_以为人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07 0
  1. 七步诗“漉豉以为汁”的“以为”什么意思
  2.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的解释?
  3. 管辂的引证解释管辂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十二 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

事,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以为后人以为怎么解释_以为人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

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

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十三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

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

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

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

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四 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

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

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

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

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

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

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十五 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

情,从不评判人物。

十六 未见喜愠

王戎云:" 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王戎说:" 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年,也没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十七 王戎死孝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

仲雄曰:" 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 和峤虽备

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

应忧峤,而应忧戎。"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

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

炎)对刘仲雄(刘毅)说:" 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

人很担心。" 刘仲雄回答道:" 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

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

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

十八 裴公施惠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

表之贫者。或讥之曰:" 何以乞物行惠?" 裴曰:" 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

梁王、赵王都是皇帝的近亲,煊赫一时。裴令公(裴楷)每年都向这二王索要

几百万租钱,来救济自己家中的穷亲戚。有人嘲笑他:" 怎么能靠乞讨来施恩惠呢?

" 裴令公说:" 消损富足的,补充不足的,这正是天道啊。"

十九 德掩其言

王戎云:" 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

以德掩其言。"

王戎说:" 太保王祥生活在正始年间,没被纳入清谈之列。等到和他交谈,才

知道他言谈合理,清雅玄远。大概是德行掩盖了他的口才。"

二十 灭性之饥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 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

不免灭性之讥。"

王安丰(王戎)丧母后,他的尽孝之情超过了平常人。裴令公(裴楷)去他那

里吊唁后回来说:" 如果悲痛可以伤及人的生命,那么浚冲(王戎)一定会遭到以

孝伤生的指责"

二十一 不受赙仪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

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王戎的父亲王浑,名声不错,官至凉州刺史。王浑死后,凉州所辖九郡中的属

下们,感念王浑的美德和恩惠,送来的丧仪达数百万金,王戎全部拒绝了。

二十二 刘道真为徒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

美事。

刘道真(刘宝)曾因犯事而服劳役。扶风王司马骏用五百匹布将他赎出,并任

命他为从事中郎。这在当时被传为美谈。

二十三 任放为达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者。乐广笑曰:" 名教

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王平子(王澄)、胡毋彦国(胡毋辅之)这些人,都以放纵任性为最高境界,

有的人甚至还***身体。乐广笑他们说:" 礼教中自有教人快乐的地方,何必要这

样呢?"

二十四 郗公吐饭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

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 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

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

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里人尊敬

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

里人叹道:" 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的贤德,所以我们要共同帮助您,如果再加

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 从此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把饭含在两颊

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活了下来,一同南渡过江。郗公去世时,周翼

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一共三年。

二十五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

荣曰:"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

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顾荣在洛阳时,曾应人之邀去赴宴。席间他发现,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

的神色,于是就停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同座的人讥笑他,顾荣道:" 哪

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来遭遇永嘉之乱,大家纷纷渡

江避难,每次遇到危急,总有一人帮助自己,顾荣问他缘故,原来正是那个接受烤

肉的人。

二十六 奴价倍婢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

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 奴价倍婢。" 祖云:" 百里奚亦何必轻

于五羖之皮邪?"

祖光禄(祖纳)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为人十分孝顺,常常自己做饭给他母

亲吃。王平北(王乂)听到他的名声,就送给他两个婢女,继而任命他为中郎。有

人讥讽祖纳说:" 你也就值两个婢女。" 祖纳说:" 百里奚难道比五张黑羊皮还便

宜吗?"

二十七 周镇船漏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

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 胡威之清,何以过此!

" 即启,用为吴兴郡。

周镇被罢临川郡守一职,返回京都。船停泊在清溪渚,周镇还没上岸,丞相王

导来看他。当时是夏季,突降暴雨,船很窄小,又漏得很厉害,几乎连坐的地方都

没有。王导说:" 胡威的清廉,也不过如此!马上向朝廷进呈,任命周镇为吴兴郡

守"

二十八 邓攸买妾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

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

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邓攸避难的时候,为了保全弟弟的孩子,在路上舍弃了自己的儿子。渡江以后,

娶了一妾,邓攸很宠爱。一年后,邓攸问她的来历,妾陈说自己是江北人,遭遇战

乱逃亡于此。待追忆父母的姓名时,邓攸发现此妾竟是他的外甥女。邓攸一向有道

德操守,言行高洁,听了此事后,邓攸悔恨终生,从此不再纳妾了。

二十九 长豫谨慎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

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

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

开。

王长豫(王悦)为人谨慎谦和,对双亲也很孝顺。丞相(王导)见到长子长豫

就高兴,见到次子敬豫(王恬)就生气。长豫和父亲谈话,总是以缜密谨慎为本。

丞相回尚书台,每次要走的时候,长豫都父亲送到车上,他还经常和曹夫人一起整

理箱子。长豫去世后,丞相回尚书台,上车后一直哭到尚书台门口;曹夫人整理箱

子时,望着箱子就想到长豫,竟不忍打开。

三十 不宜议论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 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

至交,不宜说之。"

桓长侍(桓彝)听人议论深公(竺法深),就说:" 深公素有美名,前辈高人

也推举赞扬过他,他又是我先人的好友,所以我看不应该议论他。"

三十一 不卖的卢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 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

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树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

庾公(庾亮)骑的马里有一匹的卢凶马,有人让他卖掉。庾公说:" 我卖它就

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主人,难道因为对自己不安全,可就以嫁祸他人吗?

从前孙叔敖为了后人杀了两条蛇,古人传为美谈,我效仿他,不也算是通达事理吗!

"

三十二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

闻之,叹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遂焚之。

阮光禄(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有一辆好马车,凡来借的人没有不借的。有

一个人要安葬他妈妈,心里很想借车,但没敢开口。阮光禄后来听说了这事儿,感

叹道:" 我有车,却让人不敢来借,还要这车子有什么用?" 于是就把车给烧了。

三十三 老翁可念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

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 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 奕于是改容曰:" 阿奴欲放去邪?" 遂遣之。

谢奕任剡县令时,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都已

经喝得大醉了,还不让停。太傅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

坐着,劝道:" 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 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

:" 你是想放了他吗?" 于是就把老头放了。

三十四 备四时之气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 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谢太傅(谢安)十分看重褚季野,常常称道褚季野虽然不说话,可春夏秋冬的

冷暖炎凉都装在胸中。

三十五 莫得*祀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 莫得*祀!" 外

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 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刘尹(刘惔)在丹阳时,临终弥留之际,听到祠堂有人在击鼓舞蹈,祭祀神灵,

正言厉色道:" 不要滥行祭祀!" 下人请求杀了驾车的牛祭神,刘真长(刘惔)答

道:" 我也像孔丘那样祈祷很久了,有什么用?不要再做这些麻烦事了。"

三十六 我常自教儿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 那得初不见君教儿?" 答曰:" 我常自教儿。

"

谢公(谢安)夫人教育孩子,一次她问太傅:" 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

" 谢公回答道:" 我总是用身教来教育孩子。"

三十七 以鼠损人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

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 鼠被害,尚

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简文帝(司马昱)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的床榻上,尘土不让拂拭,见上

面有老鼠的行迹,心里还挺高兴。有个参军看到老鼠白天乱跑,就用手板打死了老

鼠,简文帝很不高兴。下属要弹劾参军,简文帝告诫说:" 老鼠给打死了我们都不

能忘怀,现在又因为老鼠来惩戒人,这样怕是不好吧。"

三十八 范宣受绢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 痛邪?" 答曰:" 非为

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

二丈与范,云:" 人宁可使妇无裈(巾军)邪?" 范笑而受之。

范宣八岁的时候,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头,就大哭起来。有人问他:

" 疼吗?" 范宣回答:" 不是疼,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敢伤毁,所以才

哭啊。" 范宣简朴廉洁,豫章太守韩伯曾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接受。减到五十匹

还是不接受。就这样依次减半,他始终没有接受。韩伯后来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在

车里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 难道要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范宣才笑着接受了。

三十九 上章首过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子敬云:" 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王子敬(王献之)病重,请道士来家消病祛灾,按道家要求,应忏悔自己的过

失,道士问子敬:" 你历来有什么过失?" 子敬回答:" 我没觉得有什么别的事情,

只记得和郗家离婚这件事儿。"

四十 不忘根本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

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

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后,正赶上水灾歉收,所以他吃饭常常只是五碗盘,再没有

多余的菜肴了。如果饭粒掉在盘子或席子上,他就拣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要给

人做表率,但也是他生性简朴使然。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作了一州的

刺史,就以为我会放弃平素的志向,现在我虽然地位变了,但我的志向不会改变。

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会因为地位高了就变了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些话啊。"

四十一 殷觊弃官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

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

。时论以此多之。

当初,桓南郡(桓玄)和杨广一同劝说殷荆州(殷仲堪),应该撤掉殷觊的南

蛮校尉一职,以树立自己的权威。殷觊很快得知了他们的意图,就趁着行散的时候,

迅速离开驻地,不再回来,里里外外没有人预先知道这件事。殷觊神态洒脱,就像

古代楚国的子文,三罢令尹而无愠色,当时人们因此而赞扬他。

四十二 试守孝子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

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 试守孝子" 。

王仆射(王愉)在荆州的时候,遭到殷仲堪、桓玄的驱逐,他逃到了豫章,生

死未卜。儿子王绥在京都,听到此事后满脸忧伤,起居饮食都大不如从前。人们称

他为" 试守孝子".

四十三 罗母焚裘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

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 若谢我,当释罪。" 企生答曰:" 为殷荆州吏,今荆州

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 既出市,桓又遣人问:" 欲何言?" 答曰:

" 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桓亦如言宥之。

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桓南郡(桓玄)打败了殷荆州(殷仲堪),俘虏了殷的将领十几人,咨议参军

罗企生也在其中。桓玄素来厚爱罗企生,要杀他时,先派人对罗企生说如果向桓宣

道歉,就会免去死罪。罗企生回答道:" 我作为殷荆州的下属,现在殷荆州跑了,

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面向桓公谢罪。" 已经到了刑场,桓玄又派人问他,还有什

么话要说,罗企生答道:" 从前晋文王虽然杀了嵇康,但他的儿子嵇绍却成了晋国

的忠臣。希望桓公能留我弟弟一条性命,服侍我的老母。" 桓玄答应了他的要求。

赦免了他的弟弟。桓玄以前曾给罗企生的母亲胡氏送了一件养皮袍子,胡氏当时在

豫章,得知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就把这件皮袍给烧了。

四十四 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

人无长物。"

王恭从会嵇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

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

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

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四十五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

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

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

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

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府君(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

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

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

孝道的报答。

四十六 安国涕泪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

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孔仆射(孔安国)作孝武帝的侍中时,很受器重。孝武帝去世时,孔仆射是太

常卿,他身体一向瘦弱,穿着大孝的衣服,整日泪流不断,看见他的人都觉得他是

个真孝子。

四十七 二吴之哭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

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

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 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 康伯亦甚相知。韩

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吴道助(吴坦之)、吴附子(吴隐之)兄弟住在丹阳郡公署的后面时,他们的

母亲童夫人去世了。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

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韩康伯当时为丹阳

尹,他母亲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哭声,就心里感伤,对韩康

伯说:" 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 韩康伯也很

欣赏二人。后来韩康伯果然作了吏部尚书,此时大哥吴道助已因悲伤过度身亡,小

弟吴附子因此而富贵显达了。

七步诗“漉豉以为汁”的“以为”什么意思

“认为……是正确的”

《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向:先前。

42、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kēng qiāng)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根本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大为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的解释?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附注:

个别字,“萁向釜下然”的“然”,又做“燃”,个人认为古字就应该是“然”。“向”有人做“在”,疑为今人修改,不如“向”字好!

记载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注释:

漉:过滤。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

釜:锅。

持:使用、用来。

然:同"燃"

中心: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反映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感情沉郁愤激。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

管辂的引证解释管辂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意思是:以前的事清楚明白,后人应引以为戒,保持警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处:纪念***等死难者而设的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

原文(节选):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

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译文

历史清晰且真切,警醒后人以为戒。

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立法表意志。

铸就这一楚宝鼎,祭奠死难雪国耻。

永不忘记此誓言,全球和平是祈愿。

实现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慰英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暴行。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管辂的引证解释是:⒈三国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应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长,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不寿,且无贵仕的典型。引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臣观管_天才英伟,_璋特秀而官止少府,年终四十八,天之报施,何其寡与!”唐杨炯《从甥梁_墓志铭》:“孩笑之时,见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者许其聪明。审清河管_之天文,对夏江黄童之日蚀。”。

管辂的引证解释是:⒈三国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应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及长,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不寿,且无贵仕的典型。引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臣观管_天才英伟,_璋特秀而官止少府,年终四十八,天之报施,何其寡与!”唐杨炯《从甥梁_墓志铭》:“孩笑之时,见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者许其聪明。审清河管_之天文,对夏江黄童之日蚀。”。拼音是:guǎnlù。结构是:管(上下结构)辂(左右结构)。注音是:ㄍㄨㄢˇㄌㄨ_。

管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三国魏术士。字公明_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应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_官至少府丞。幼年好天文_及长_精通《易》与占卜。相传其自知寿不过四十七八_年四十八果卒。后人以为才高_不寿_且无贵仕的典型。

二、网络解释

管辂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关于管辂的诗句

管辂相无壬甲寿修文将管辂请观管辂扬子云

关于管辂的成语

大辂椎轮管鲍之交管窥之见断管残渖北门管钥断管残沈双管齐下多管闲事

关于管辂的词语

管城子大辂椎轮凤管鸾箫凤箫鸾管断管残渖椎***辂玉箫金管双管齐下急管繁弦北门管钥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管辂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