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含义,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5-31 0
  1. 王阳明四句教的理解
  2.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
  3. 王阳明四句教
  4. 王阳明心学四句分别是什么?
  5.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什麼意思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这一主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核心仍然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包容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含义,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阳明思想

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王阳明四句教的理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扩展资料

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

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

这次谈话,又被称为“天泉证道”。没有直接参与这次谈话的邹守益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却记为“至善无恶者心”。他们当时认为,用“无善无恶”与“至善至恶”来描述心之作,意义是一致的。

万历二十年(1592),周汝登在南京的讲学会上提出四句教来讨论。许孚远写了一篇《九谛》,主张性体至善无恶,反对以无善无恶为宗。周汝登写《九解》,发挥了四无说。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他说以心之体无善无恶,合下便成一个空。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何善非恶?以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究竟且成一个混。混则一切含糊,无复拣择,何恶非善?这个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过东林书院的传播而影响很大。

明末的刘宗周明确指出,四句教本身存在矛盾。王夫之则批评王守仁“天泉付法,止依北秀(指神秀)南能(指惠能)一转语作葫芦样”,认为王守仁的说法是模仿禅宗。以后四句教的论争就逐渐沉寂了。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是?

王阳明四句教的内容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详细理解如下: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

无善无恶是我们一个人内心最开始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在没有衡量标准之前,事物都是一样的,一旦你给出了标准,整个世界就会反过来干扰我们。所以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本心,所谓心外无物就是这个道理。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选择从小就开始培养。这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良知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产生善恶是非之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一旦良知被屏蔽,自然而然就成了恶人。

这就要求我们生活中要“摸着自己的良心”做事,人在做,天在看。保持良知的纯洁性,这样从良知发出的举动才是善良的、正义的。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

价值观很简单。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不用刻意地去追求,衡量这个行为的唯一标准,就是良知,是人之初性本善。一切跟着自己的良知去做,顺其自然,知善和知恶都与你的良知有关。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方***

格物讲究的是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单纯的社会实践,而是通过格物的方式为善去恶。也就是说,格物其实就是要我们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让自己的行动符合自己的良知,符合我们的三观,在这个过程中,就叫做格物。

王阳明四句教

四句话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他的***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罢,造***,飞机大炮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

历史观点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王阳明心学四句分别是什么?

王阳明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一个人的内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一个人的精神和意志,而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客观的存在的,没有善恶之分,没有是非之分,水在杯子里,杯子承载着水,水没有善恶之分,没有是非之别。

人之所以有意念,就是因为有欲望,有好恶,而这个意念有的是利益他人的,比如希望世界和平,而有些是嫉妒他人的,希望某人千万不要做成某事,希望损害他人的。

有时候,帮助一个人,会觉得心中有一种助人为乐的喜悦,损害一个人的时候,心中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虚,人家说的做贼心虚的感觉,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

良知已经判断出哪些事情是善,哪些事情是恶了,接下来就要去做善的事情,然后恶的念头就要去除,不要去作恶的事情,赶快把恶的意念给消除掉,这个过程就叫做格物。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什麼意思

王阳明心学四句分别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

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来教会我们心存良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1、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结交朋友时,能做到互相谦让,就会受益,互相攀比的话,就受损害。在现实的朋友交往当中,我们要学会相互欣赏,不要去攀比。如果能在交往中,***取谦虚的态度,对于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很有帮助的。

即使朋友间的互相帮衬时,帮衬的一方也要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朋友,才能让彼此心无隔阂。

高高在上的态度,在什么事情上都是不应该的,濒临饿死的乞丐还不吃嗟来之食,何况朋友间,纯洁的友情更是容不得那些高傲的态度去伤害的。

2、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人但凡能够做到喜欢善良象喜爱美色,厌恶恶行象讨厌恶臭,那便称得上是圣人了。阳明先生告诉***,人只要喜欢善良象喜爱美色,厌恶恶行象讨厌恶臭,那便称得上是圣人了。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诚罢了。

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3、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这一观点可谓意味深长。

4、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这句是讲在克服主观私意时的功夫要务求精纯,本质仍是一个为学之心是否“诚”的问题。去私欲犹如除草,必须斩草除根。容一毫私欲在,就是容许心中那份懈怠在。

在这里放松,就会在他处放松,“千里之堤,溃于一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戒慎恐惧”说的都是提着的那颗心,不敢放逸的那颗心。

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道无善恶之分别,道生万物。人之初心性与道相合,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随之而来,这也就是佛家说的起心动念。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人看到恶的现象后,会痛恨恶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欢。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学》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知,对得起别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主动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主动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