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劳往返意思是什么,徒劳往返残局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6-08 0
  1. 谁有关于古代人物的故事?
  2. 大家对陈炯明怎么看?

陈炯明(1878年-1933年),粤系军事将领,中国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17年帮助孙中山打响***战争,对抗袁世凯。他在军事上支持和帮助孙中山在广东的发展。他在第二次***战争期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他的部下不满孙“过河拆桥”对待陈,于1922年6月围攻总统府,意在驱逐孙中山离开广东。孙中山逃到永丰舰。孙于次年收买陈手下部将,陈于是遭到所有效忠孙中山的军队的讨伐,被迫离开广州。孙派人暗杀邓铿,并将责任推到陈身上。1925年他的残部被李宗仁等的桂系军摧毁,逃到香港,创建中国致公党,任总理,继续为中国的统一和富强而奔走。后病卒于香港。

陈炯明主政广东期间颇有建树,且作风廉洁。主张“联省自治”和平统一中国,因广东现实的困难,认为孙中山的北伐革命不切实际而反对。其对广东的贡献有:

政治上,实施“联省自治”,使广东成为全国的“模范省”。建立了现代的政治机构,如:广州市的正式建市由其主导进行。立法、行政、财政、审计等机构运行有序。推行基层民主和自治,精兵简政,与民休息。

徒劳往返意思是什么,徒劳往返残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济上,兴办实业,兴建公路,扶持民企等,使广东在民国期间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育上,私立学校兴盛,为全国之最;发展公办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请陈独秀任省教育长。

社会生活上,革除陋俗,主要禁绝烟赌,使之绝迹,民风大好。

陈炯明与孙中山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炯明算得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在一般人印象里,陈炯明是背叛孙中山的军阀,其罪证之一,就是1922年6月16日的炮轰总统府,逼得孙中山化装出逃上海。然而,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不是以尊重史实的态度,把历史***放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下作客观的考察,还是率由旧章,简单地用“乱臣贼子”、“犯上”、“弑主”、“逆伦反常”之类封建罪名,作为定谳,实在无助于重新厘正这笔历史旧账……

根本分歧

陈炯明于清末广东法政学堂第一届毕业后,当选为广东谘议局议员,是维新运动所培养出来实行立宪的人才。他早年参加同盟会,策划了广东独立。辛亥革命后,他主政广东,致力于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模范省,禁烟禁赌,改革教育,发展经济,提倡新文化运动,邀请陈独秀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支持***领导的工会组织和报纸,推行地方自治,民选县长、县议员。

陈炯明和一般军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具有民主思想,反对军治、党制,提倡民治。这就未必为***人以至孙中山所同意。孙中山的理想是成立一个正式的中央***,领导全国革命,他把国民革命分为军政、训政、***三个时期,在他眼里,人民是“无知可怜”的幼儿,革命党则是保姆,他说:我们建立民国,***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陈炯明并不赞成此说,他曾经批评: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陈炯明集》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陈炯明所倾心的,是联省自治。

“五四”运动后,一些文人学者认为,既然南北***都无力统一全国,与其连年征战,不如各省先行自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再实行联省自治。如此便可以不通过武力而最终实现全国统一。联省自治者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北美13州经独立战争脱离英国后,经由11年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联”,进而建立“联邦”的历史。这似乎为久经战祸、渴望和平统一的国人提供了另一可行选择。因此,联省自治的主张一经提出,不仅风靡南方各省,而且迅速波及北洋***治下的北方省份。

陈炯明对联省自治尤为心驰神往,1921年2月,他在《建设方略》一文中,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近世以来,国家与人民之关系愈密,则政事愈繁,非如古之循吏可以宽简为治,一切政事皆与人民有直接之利害,不可不使人民自为谋之。若事事受成于中央,与中央愈近,则与人民愈远,不但使人民永处于被动之地位,民治未由养成,中央即有为人民谋幸福之诚意,亦未由实现也。(《陈炯明集》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然而孙中山成立正式***和选举总统的主意已定。1921年1月12日,非常国会在广州复会。孙中山号召***人,像推翻清***、袁世凯那样,再发动一次全国性的革命,来推翻北洋***,他宣称:“北京***实在不是民国***。我等要造成真正民国。”

总统选举

对孙中山的主张,陈炯明等人则不以为然:依总统选举法,总统由两院联席选出,出席议员至少须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举行选举总统会,现在广州的旧国会议员才两百多人,还不够原众议院人数的一半,而且实行记名投票,这岂不是自毁法律吗?和北方毁法,又有什么本质不同?一旦广东成立正式***,结局只有一个:南北之间将再次陷入战争之中。什么地方自治,什么建设模范省,统统都变成镜花水月。

孙中山则以为陈炯明的保境息民怀有私心,他的性格,是认准了的目标,便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成败利钝,在所不计,此亦所谓“知难行易”也。陈派的人最终拗不过孙中山。1921年4月7日,两百多名议员召开非常国会,表决通过了中华民国***组织大纲,在这个大纲中,只规定了大总统的产生和权限,却没有任期,也没有规定***的组织架构。一切政务、军务、内阁任免,均由大总统“乾纲独断”。

会议***用记名投票,“以示负责”。结果孙中山得218票,陈炯明得3票,废票一张。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正如陈炯明预料的一样,孙中山当选总统和西征、北伐,仅仅是一件事情的三个环节,它们是紧紧相扣的。

6月,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援桂军总司令,叶举为前敌总指挥,开始第二次粤桂战争。粤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楔入广西境内,8月初,进驻南宁。

随后,孙中山派邹鲁到广西,敦促陈炯明出师援鄂,并由广东***接济军费400万元。但陈炯明说,粤桂战争花费巨大,能动用的钱差不多都投进去了。他想尽一切办法,也只能筹到200万元,还要等北伐军出发以后才能付出。双方信使,徒劳往返,无济于事。孙中山亲赴南宁,当面向陈炯明晓以大义。结果陈炯明仍然主张先定省宪,以确立民治的基础;再议国宪,循序渐进地推进统一。他说自己并不反对北伐,只是现在兵疲将惫,囊空如洗,根本不可能远征北方。

10月29日,孙中山在梧州设大本营,一面派汪精卫回广州筹饷,一面躬亲督师,溯江北上,向桂林前进。他愤然表明:“我已立誓不与竞存(陈炯明字)共事。我不杀竞存,竞存必杀我。”(《华字日报》)1922年6月24日)遂有把***交给黄大伟,令其刺杀陈炯明之举。(章太炎:《定威将军陈君墓志铭》,载《广州文史资料》第9辑,此事亦经黄大伟本人撰文证实)

邓铿之死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之后,1922年2月3日,孙中山决计取道湖南,进兵北伐。但由于连年被兵,湖南方面无论是当局还是人民久已厌战,所以宣布保境息民,公开拒绝北伐军***道。入湘***于是告吹。

3月26日,孙中山在桂林召开会议,决定班师回粤,改道江西北伐。这时广州发生了一件凶案。

3月21日,陈炯明的亲信、负责为北伐军在后方筹划的粤军参谋长邓铿从香港公干回省,在广九车站突然遇刺,两天后身亡。***官史一向说邓铿是被陈炯明暗杀的,然而,从目前的史料看,这种说法大可质疑。据罗香林记述:“公知凶手所自来,且身中要害,知不能免,急命司车者驶回省署,告陈公(炯明)暨家人亲友以后事。”(罗香林:《革命先烈邓公仲元传》)《陈炯明叛国史》也说:“邓被刺后,抬入总司令部,曾向大众叹气曰:‘我知参谋长地位危险,何必自己人杀自己人。’有问凶手为谁者,邓又叹气,谓:‘我认得,真不料他杀我。’”

如果邓铿认得凶手与陈炯明有关,他怎么会在受伤后马上返回省署(陈炯明办公的地方),又命人通知陈炯明呢?后来陈炯明辞职离开广州时,“邓仲元(铿)夫人及邓之介弟闻讯,赶至车站送行,陈与之谈话甚久,语及邓仲元身后时局之状况,相对泣下。”(《申报》1922年4月30日)可见邓的亲属都不认为陈炯明是幕后黑手,陈邓两家还一直保持着通家之好

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的驻穗美、英两国领事馆也认为,刺杀邓铿,是孙派***人所为。美国副领事在1922年4月4日有一份报告说:“关于谋杀邓铿的动机,我从外国情报探得两报告,一说是广西系所为,另一说是***,以警告陈炯明而下毒手。”英国总领事在4月22日也有一份报告说:“***谋杀陈炯明的参谋长邓铿,现已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邓铿之死,对孙陈间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关系,可以说是致命一击。有一种说法是,陈炯明不愿全力支援孙中山的北伐,孙中山为解兵马粮饷之忧,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以杀陈手下的第一大将,以收杀鸡骇猴之效。(汪荣祖:《邓铿之死真相探索》,载《李敖千秋评论丛书》,1990年2月)

4月9日,孙中山决意变更***,令在桂各军一律返粤,潜师而行,到了梧州,陈炯明才知道。孙中山让廖仲恺转告陈炯明:一、陈炯明参加北伐,二、筹措500万元的军费。陈炯明无法接受孙的条件,遂被罢黜。

举兵北伐

4月23日下午,孙中山在越秀山总统府召开全体幕僚会议,决定行止。大本营内,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暂缓北伐,先清内患,解决“陈家军”;二是立即转道北伐,避免与陈炯明直接冲突,双方仍留转圜余地。

孙中山赞成第二种意见,“竞存叛迹未彰,在桂粤军数年奋斗,犹欲保存”,因此,他决定亲自督师北伐,“两广仍交竞存办理,给以殊恩,当能感奋”。

孙中山急图北伐,与北方形势的发展,不无关系。4月下旬,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孙中山与奉、皖军阀一直有秘密接洽,结成三角同盟。孙中山深感这是联合奉、皖军阀,夹击直系的千载良机,必须立即出兵策应,他已无暇顾及解决陈炯明问题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奉开战,仅及一周,奉军便被吴佩孚击败,狼狈退回关外,南北夹击直系的***,化为泡影。但南方的北伐,却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了。

5月9日,孙中山在韶关大誓三军,旌麾北指。“出师宗旨,在树立真正之共和,扫除积年政治上之黑暗与罪恶,俾国家统一,民治发达”。然而,当孙中山谋求与奉、皖结盟时,已经把北伐降格为一次普通的军阀战争了。

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宣布辞职。由于孙中山曾一再发表政治宣言,承诺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将同时下野。因此,舆论普遍认为,徐世昌下台后,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终现一线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两百多位各界名流,联名致电孙中山和广州非常国会,呼吁孙中山实践与徐世昌同时下野的宣言,可见这个要求在当时是颇得人心的。

炮轰总统府

驻守在广西的粤军,在听到陈炯明下野的消息后,顿时沸反盈天。5月8日,孙中山委任陈炯明的部下叶举为粤桂边督办,以示对粤军的信任。然而叶举并不领情,5月20日,他率领六十多营粤军,突然开入省城。

粤军虽然打着迎陈复职的旗号,但内部已经开始分化。一派要求陈炯明马上回省,恢复所有职务,镇摄大局;另一派则不满陈炯明对孙中山的态度过于软弱,希望由叶举来领导粤军,与孙中山彻底决裂,如果陈炯明不同意,就请他出洋,或者继续留在惠州休养。5月31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透露了粤军内部的分歧:“现在陈之部曲,亦分两派,一主张陈氏即速回省,则大局立定;一主张陈氏不可造次,俟解决完妥后,始可返省。”

陈炯明则在惠州隐居。各界吁请陈炯明回省的函电,铺天盖地,见诸报端;前往劝驾的使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甚至连陈独秀也到了惠州,劝陈炯明不如加入***,领导华南地区的革命。

6月1日,孙中山率领两营警卫,从韶关返回被粤军重重包围的广州。6月2日,孙中山在总统府设宴招待粤军将领,竟没有一个高级军官应邀前来,只来了几个中下级军官。他对那几个小军官说:“告诉你们的长官,不要以为据守白云山,便可胡作非为,我立刻上永丰舰,升火驶入东江射击你们,连你们的根据地也一并铲除!现在东江水涨,永丰炮舰可以直行驶入陈炯明的老巢!”

孙中山一连拍了三封电报,要求陈炯明立即到广州面商一切,又派人到惠州催驾。但陈炯明拒绝在这个时候到广州。他说,在省城军队撤出之前,他都不打算到广州。显然,他不希望被人误解。陈炯明曾经说过,一旦粤军叛孙,则“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他所不愿意看见的。

然而,局势在继续恶化,6月3日,叶举宣布广州***,大街通衢,遍布岗哨。6月12日,孙中山邀请广州报界出席茶会。他决心通过报纸,向陈炯明摊牌,他宣布:我下令要粤军全数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压服他。人家说我孙文是车大炮(讲大话),但这回大炮更是厉害,不是用实心弹,而是用开花弹,或用八英寸口径的大炮的毒气弹,不难于三小时内把他六十余营陈家军变为泥粉。但残害六十余营的军人,且惊动全城的居民,不免过于暴烈,但我不如此做去,他们终不罢休。我只望报界诸君,主持正义,十天之内,做足工夫,对于陈家军,加以纠正。陈家军若改变态度,即不啻如天之福,万一无效,就不能不执行我海陆军大元帅的职权,制裁他们了。(《申报》1922年6月19日)

6月15日深夜,粤军高级将领在郑仙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军事***,驱逐孙中山下台。就在这危急关头,“陈炯明在惠州派秘书陈猛荪持亲笔信劝止叶举……信大意说孙中山出兵北伐如果能胜固好,如其失败,我以陆军部长身份暂将部队调返东江训练,做充分准备,到时仍可收拾残局。陈猛荪持信送到郑仙祠。叶举阅后,当着陈猛荪的面将信掷落地上,说陈炯明不知军事,还说:回东江哪里找吃的?叫陈猛荪回报陈炯明事情已不容不发……陈炯明怒不可遏地把茶盅也打碎了。”(彭智芳:《叛孙前后的陈炯明部队》)

叛乱终于发生了。6月16日凌晨,粤军围攻总统府,孙中山登上军舰,海军宣布和叛军开战。饶是如此,这场叛乱同谋杀还是有点差别,因为叶举等人并不想致孙中山于死地,只想将孙赶出广东,所以他们在开炮前让人打电话给孙透露了消息,让他赶快逃跑。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正是前面蔡元培等人所提出,请孙中山兑现他与徐世昌一齐下台的诺言。(《晨报》,1922年6月4日,并参见袁伟时先生相关分析:《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三期,2002年6月29日)

孙中山与陈炯明的政治分歧,几经波澜起伏,最终不得不诉诸武力,以悲剧收场。

谁有关于古代人物的故事?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巨鹿曲城(今河北晋阳西)人。他出身名门。曾祖魏显义在北魏时做过义阳太守和陵江将军;祖父魏彦在北魏当过骠骑和史和光州刺史;父亲魏长贤在北齐也曾官授著作郎,编纂国史,后尽管被贬谪为上党屯留县令,其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仍在世人中留有声望。魏氏家族,三世为官,三代书香。曾祖通晓儒家经典,祖父长于修文,父亲更是博通经史。及至魏征,虽家境已趋丰落,但却学得满腹经纶,多所通涉,属意天下纵横。

隋末,炀帝暴虐,穷兵黩武,民不聊生。于是各地义军揭竿而起,纷纷打出反隋的旗号。进入而立之年的魏征,不甘寂寞和无所作为,遂投奔武阳郡丞元宝藏做幕僚。后元宝藏举兵归附瓦岗起义军,魏征便成了他的书记,经常草拟和书写种公文信函。这就是魏征文秘生涯的开端。

经魏征处理的信件公函,有相当一部分是替元宝藏草就的致李密(瓦岗起义军首领)的上疏。这些条陈,见解独特,文***飞扬。李密阅后,十分赞赏。后来听说此乃出自魏征之手,李密当即召见魏征,并授以瓦岗军元帅府文学参军之职,执掌文翰。魏征对李密也寄予很大希望,他曾向李密进十策,以期拓展宠图。可惜,李密虽虽觉这些建议很不寻常,却未能***纳实施。

魏征文韬武略均颇精通。在反隋斗争中,瓦岗军连连胜利:洛北这战,给隋军主力王世充部以重创;童山之战,又全歼隋军精锐定文化及部。然而,瓦岗军也伤亡惨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诸多将领,无视这一现实,硬要跟卷土重来的王世充大军决战。魏征预感到危险,赶紧去劝说李密心腹长史:魏公(指李密)虽然很快取得了胜利,但将士死伤也很多,况且我军计库空虚,对有功者尚未奖赏,战士心情怠惰,因此,难以急于迎敌。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不过十天半月,敌人粮尽,可不战自退。那时再出兵追击,定能取胜。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决策,可郑颋却认为是“老生之常谈”,不予***纳。结果,邙山之战,瓦岗军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密仅带残兵万余人逃出了度口。预感到败局已定,李密被迫归附李渊(参见《旧唐书·魏征传》)。

唐高祖李渊,原系隋朝太原留守,曾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隋帝国土崩瓦解之际,李渊也举兵反隋。隋军主力被瓦岗军死拖在东部,李渊趁关中空虚,率军西进,很快攻入长安,凭借关中之地,自立为帝,国号唐。

魏征随李密来到长安。李渊授以秘书丞之职,继续做文秘工作。同时又授命他出使山东,招抚瓦岗军旧部。

自李密归唐,瓦岗军著名将领徐世仍在坚持斗争,收拾残局。由于他的苦心经营,重又夺回了瓦岗军的失地,控制了东抵海滨、南临江淮、西至汝州、北达魏郡的广大地区,只是实力远不如过去了。魏征来到梨阳,首先致书徐世,帮助他分析了形势,指出瓦岗军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东略”之心不死,窦建德“南谋”之力待举,倘若孤立无援,必不能持久。徐世得书,决计归唐。他派长史郭孝恪上表长安,又调拨粮草接济被窦建德逼得处境艰难的唐军李神通部。唐高祖李渊因赐徐世姓李,使其经略虎牢以东地区。

招抚了徐世,魏征又前往魏州,劝说魏州总管元宝藏投顺***。时值宇文化及攻打魏州,元宝藏处境困难。元宝藏平素极为器重魏征,经其指点,遂举州归唐。

魏征的山东之行,使李渊未动兵戈便取得齐鲁大部州县。更重要的,还使李渊由此获得一支忠诚于唐的劲旅,沉重地打击了王世充、窦建德和宇文化及等部的军事力量。徐世等人后来皆为***开国名将,为唐王朝统一北方建立了功勋。

619年,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于聊城一举歼灭宇文化及所率军队,随后又大败唐军,攻陷梨阳,俘获魏征。窦建德十分赏识魏征的才干,任用他为起居舍人,专司记载夏王言语行迹。两年之后,秦王李世民率军与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合军团决战,先大败窦建德于虎牢关,后又迫使王世充投降,占领洛阳,取得东方战场的决定胜利。魏征趁机劝说窦建德洛州守将唐旦,一同归附唐朝。

回到长安,太子建成引其为洗马。太子洗马一职,乃为东宫属官,一般负责掌管四库图籍以及缮写刊辑等事务。而实际上,魏征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他很受太子器重,一直被视为谋臣。魏征感其恩,也尽心辅佐太子。他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在争夺最高权力上的明争暗斗,特别是看到秦王的勋业一天比一天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因此很为太子担心。此时恰逢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拥兵南下,魏征感到太子建成建立功勋的机会已经来临。他对建成说:秦王功高,朝廷内外都倾心于他。有人说殿下只以年长而位居东宫,无大功而要四海臣服。现刘黑闼残兵散众,此时击之,势必有如摧枯拉朽。故殿下应亲率大军讨伐,获取功名,并以此结识山东豪杰,这才能稳居东宫之位。李建成接受了魏征的建议,随即奏请率军出征。李渊准奏,并决定派齐王李元吉(李渊第四子)与之同往。于是建成率军北上,于昌乐与刘黑闼军对垒。当时黑闼军士气甚锐,如立即交战决难取胜。魏征建议建成,不要急一同黑闼军正面交锋,而先发动政治攻势。魏征说:上次击败刘黑闼,其被俘获的将领皆被处死,他们的妻子儿女也都成了阶下囚。后来,虽有诏书赦其余党之罪,却无人再敢相信我们。现在应释放全部被囚禁的俘虏,安抚宣赦后遣送回去,我们就可以坐视敌军之离散了。李建成***纳了魏生睥建议。果然不出魏征所料,黑闼军粮草用尽,军心大乱,士卒多有逃亡,或者捆缚首领而降唐军。黑闼年到形势不妙,怕建成乘机出击,遂连夜率军逃往馆聊。齐王李元吉率大军追击,大败黑闼。后来,刘黑闼本人也被俘牺牲。由此,唐朝稳固了在山东、河北的统治。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魏征的政治军事才能。

建成得胜回长安,与李世民的矛盾更趋激化。魏征从维护太子的角度出发,每每劝建成早做准备。后来,建成见秦府多骁将,预感到对自己的威胁,这才与元吉合谋,私自四处召募武士二千余人为东宫卫士,号称长林兵。又秘遣左右从幽州选调三百精骑置东宫。并与外臣杨文干相串联,冀图里应外合。李渊发现东宫此举,责其兄弟不睦。然而建成与世世的纷争并未就此止息。怕万一朝中有变,秦王派人去洛阳,暗地结交山东豪杰,以作退路,建成则乘元吉出征讨伐突劂入侵这机,将秦王所辖部队及其能征惯战的骁将一同调上战场,借以削弱秦王兵权,砍去秦王羽翼,一箭双雕。李世民及其部下识破定企图,遂先发制人,伏兵于玄武门内,用突龚的方式射杀了建成和元吉,从而继承了太子之位。继而又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

玄武门之变,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李世民怒责魏征: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骨肉之情?魏征毫无惧色,率直地回答说:皇太子倘若早听我的话,决无今日之祸!这种刚直的态度自然令李世民恼火,但他毕竟是一位开明君主,非但未降罪于魏征,反而任命他为太子詹事府主簿,做了自己的近臣,掌管东宫印检、勾稽等文秘工作。

李世民对魏生睥才干早有了解。通过这次面对面的思想交锋,李世民更看到了魏征的坦率、刚烈和忠贞。因此,大胆地对他委以重任。当时太宗虽已即位,然而“玄武门之变”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波动还未完全消失。考虑到建成、元吉在山东地区影响较在,他们的余党双多 亡在那里,李世民遂任命魏征为特使,专程前往山东,全权处理安抚事宜。途经磁州,路遇州县差官押送前太子千牛(侍卫官)李志安和齐王府护军李思行进京。魏征甚觉不妥,他对副使李桐客说:我等在受命出使之时,上面已有诏令赦免东宫和齐王府旧人,现在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思行等人押送京城,谁能不生疑心呢?我等若视而不救,此番出使安抚就会往返徒劳,人们一定不再相信我们了。这真是“差之毫厘失,失之千里”呀!魏征感到,作为朝廷命臣,应出以公心,敢作敢为。不能由于这两人是死去的建成太子和齐王元吉的近臣,就生怕惹恼当今圣上而***取回避态度。于是,他大胆主持公道,当即释放了李志安等二人。当魏征的奏书传递到朝廷,李世民阅后非常高兴。

李世民由此愈发信任魏征,封他为巨鹿县男,并任用他为谏议大夫,经常召他“入卧内”,谈论国家大事,请魏征评论自己执政的得失。魏征也“喜逢知已”,知无不言,竭尽其全力。

唐代官制,皇帝之下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凡皇帝诏诰和国家大政方针,均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谏议大夫属门下省谏宫,参与议政,并可直接向皇帝进谏,陈述意见。

魏征任谏官之职,敢直言,每每“犯颜苦谏”,有时竟在朝廷群臣面前弄得李世很难堪。有一次,李世世轩朝归来,愤恨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明缘由,遂穿上朝服,郑重地向太宗拜贺。李世民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听说主上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是由于陛下开明的缘故,我怎敢不贺!李世民这才转怒为喜。

魏征谏诤,涉及方方面面。

事关国计民生,魏征敢于直谏。贞观三年,李世世派人征兵。右仆射封德彝提出,中男(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其身体魁梧者,也在应征之列。李世民准奏,命令下诏书。按唐制,诏书要由中书舍人署发。此时,魏征虽是谏议大夫,却仍兼中书舍人之职。魏征以为这样做没道理,就固执地不肯署发诏书。多次催促,魏征还安然不动。李世民大怒,召魏征和侍中王进见,愤然责问他们。魏征据理力争道:竭泽而取鱼,以后永远也没有鱼了;焚林而败(打猎),以后永远也没有野兽了。如果中男也都尽数征其入伍,租赋杂徭将如何提供?陛下常说您接人待物要贯之以诚信二字,要让臣民都没有伪诈之心。可是自您登基以来,在许多大事上都不守信用。又凭什么再取信于人?李世民听后愕然,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失信于民的地方。魏征一是又列举出国家在税法上存在的几个大问题,致使李世民心服口服,高兴地说:我原来看你这样固执,还怀疑你不晓政事,现在听你的一番议论,诚然说一了精要之处。就这样,征中男入伍的诏令,终于撤销了,李世民因而奖赏了魏征。

在人才任用方面,魏征认为择官必须考察其德行,德才兼备,方可任用。他主张君主对德才兼备的臣子须大胆信任,不可轻信谗言。贞观三年,房玄龄、王负责考察朝廷内外官员政绩。这时,一贯以告发别人阴私而求宠的权万纪等人向李世民奏了一本,说房、王“挟私滥考”不主持公道。李世民命人推究此事。魏征进谏说:房、王皆朝廷旧臣,素来忠直,这次考察工作,涉及面广,其中可能会有不当之处,但终究不是有意徇私。如果草率推究,就是表地泽他们都不信任,这样岂能让其再当重任?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遂不再追问。事实证明,魏征的进谏是正确的。魏征对那些朝中小人深恶痛绝,对官员的***现象更是毫不留情。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而被押到京城判罪。庞对李世民陈述过去曾在秦王府做过幕僚,希望能从轻发落。李世民因此产生了怜悯之情,想要恢复他的官职。魏征说:从前秦王府的人,现在朝廷内外为官的甚多,恐怕***皆恃恩私,干了坏事而逃避惩罚,这样,足使为善者惧啊。李世民这才考虑到后果严重,遂对相寿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贞观二年,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恰值妙龄,“容色绝姝”,李世民准备聘为“充华(唐女官名,九嫔之一),诏书已经发出,只是册封的使臣还未出发。实际郑氏之女早已许嫁陆氏,而陆氏此时慑于皇帝的权威,非但不敢力争,反而上表含混其词,回避与郑女有婚约一事。这时,包括房玄龄在内的一批大臣,都认为太宗纳郑氏之女的事无妨,魏征却力排众议,马上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梁,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并说:“君举必书”,提醒太宗不要因此而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话柄。“太宗闻之大惊,手诏答之,深自克责,遂停策使,乃令女还旧夫”。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秘书省属于唐朝中央一级行政机关,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平行。秘书省下设著作局和太史局,一统国家图书收藏、文献典籍修订及编纂国家历史等工作。秘书***官为秘书监,从三品,可直接与宰相共同参与朝政。

魏征任秘书监之职,贡献之一是广泛征集、整理了大量图书文献。由于隋末战乱,唐初国家藏书,典章纷杂,许多重要典籍流散到民间。魏征任职期间,派人深入民间,搜寻失散的文献书籍,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同时组织人力缮写和抄录一些重要文献。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空前丰富。我国古典文献能够流传至今,应该看到是有魏征一份贡献的。

魏征任秘书监视之职,贡献之二是考订和整理了儒家经典。魏征当时荐举许多知名学者,如虞世南、颜师古、孔颖达、陆德明等人,考订五经,校定经、史、集四部图书。

魏征任秘书监这职,贡献之三是考订了梁、陈、周、齐、隋五代史。他组织岑文本、孔颖达、许敬宗、姚思廉、李百药等颇有才气的历史学者,将梁、陈、周、齐、隋这五个历史朝代分别进行编修。他负责总编,进和审定,并亲自为每部史书撰写序论或总论。经他最后审订,终于完成了《梁史》五十六卷、《陈史》三十六卷、《周史》五十卷、《齐史》五十卷、《隋史》五十五卷的编修任务。这是我国断代史籍中考订较为严谨的著作。

魏征博通经史,一生著述很多。可惜大多都已散失。留传下来的除了上述九部史书,还有《群书治要》一书。全书共分五十卷,是从大量儒家经典中精选出来的有关安邦治国论述的专题文集。其中有至理明言,也有经验教训。这部书主要是为李世民及其皇子们编纂的,深为李世民所赞赏。

贞观六年(632),魏征以秘书监身分检校侍中,等于临时代理侍中职务,负责门下省工作,晋爵为巨鹿公。第二年又被任命为门下省侍中,正式成为门下***官。在唐代,门下省和中书省、尚书省均为最高国务机构。国家政令,中书决策后,由门下审议发出,付尚书执行。故门下省承上启下,掌出纳诏令,魏征此时,既是最高行政长官,从另一意义上讲,他又是高级秘书长官。

魏征官居门下省,其敢于直谏的谏官本色依然如故。门下省涉及到权衡国家政令得失,审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令。魏征都能出以公心,大胆驳正,仔细认定。魏征面对唐初的各种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几乎经常和李世民在一起探讨治国之道。“贞观群臣论政”,魏征是最活跃的分子,他的思想和主张,始终占居着主导地位,是“论政”的灵魂和基础。

魏征出身于儒学世家,又是隋朝儒学***五通的学生。饱读诗书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儒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升华。

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他主张施行儒家的所谓“仁政”。施行“仁政”,开明的君主就得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也就得远不人,近贤臣,以洁正视听。

他主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说国君好比小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要想长治久安,就不可过分盘剥百姓,滥用民力。

他还主张居安思危,治不忘乱。他认为在封建统治大业上,“守成”比“草创”更难。他说: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消灭那些敌对势力,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各地纷纷归附,草创大业并不困难。然而,得天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百姓希望安静而徭役征调不止,社会残破不堪而奢侈浪费不减。国家衰弱和一切弊端,往往是从这里开始,如此说来“守成”是困难的。

基于这样的治国之道,在魏征的直接参与下,唐初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以解决农民为土地的渴望;同时推行“租庸调制”,旱天灾则减免一定赋税,如此轻徭薄赋,遂使农民减轻了负担;又兼奖励婚配,兴修水利,就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上,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修订法令典章制度,选贤任能,惩治贪官污吏,提倡廉洁奉公。在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唐代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形成了人口增加,生活不断改进,政治清明,人民精神振奋的历史局面。这也是唐代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作为一个***帝国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魏征的头脑始终十分清醒。人卫直怀着忧郁的心情注视着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注视着社会上的各种重大问题。他看到李世民虽然一再标榜要做一个开明的君主,然而在实际上又常常很矛盾,贪图安逸、讲究奢华,不愿听忠言直谏,一系列的问题都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了使李世民能够清醒,始终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开明君主,他不但经常面谏杨世民,还两年时间里连上四道奏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各种问题的年法和主张。在他的晚年,辞去宰相之职后,还给李世民上一奏疏,就是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从十个方面论述了贞观中期以来的唐朝政局,指出李世民统治日益懈怠的危险性。这篇奏疏根据儒家治国安邦的道理,结合实际,有理有据,感情充沛。对十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得十分深刻透彻,而又十分动人心魄。李世民看后,很受感动,竟至于将《十渐不克终疏》写在屏风上,以便朝夕阅读,天天警惕自己。

大家对陈炯明怎么看?

比干是殷商时期沫邑(今河南淇县)人,是商朝第16代王帝乙的弟弟,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他与两个弟弟比干和箕子商量王位继承人的事,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儿子微子,比干则主张让小儿子帝辛继承王位。比干说,微子虽是长子,但不是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最终帝乙***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帝辛继承了王位。其实比干力争帝辛继承王位,并非完全为了维护商朝的继承法,更重要的是他偏爱这个侄子。据太史公的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无论是头脑还是四肢,都很发达。有一次王宫的一根顶梁柱坏了,工匠要搭一个架子,把梁顶住,再换上新柱子。帝辛说,你们别麻烦了,我用手托着房梁,你们换吧!

纣王即位之初的表现,能称得上英明君主,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骁勇无比,吓得徐夷酋长反绑着双手、口衔国宝玉璧、穿着孝服、拉着棺材向纣王投降。纣王率领军队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地区,东夷部落纷纷臣服。当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的民谣甚至唱道:纣王江山,铁桶一般……

●剖心

但很快纣王就“腐化堕落”了,他大兴土木,强迫奴隶为他修建宫殿,还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整天在上面与美女、美酒相伴,朝朝笙歌,夜夜曼舞,从此商朝的国都就改名为朝歌(今淇县)了。

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读者忘记他曾经的功劳,而且每一桩都少不了坏女人妲己。纣王有次正和妲己饮酒,远远望见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面,已经过河而去,老的落在后面犹豫不前。纣王说: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妲己不信,纣王就命士兵把两人抓来,用斧子砸开他们的腿骨让妲己看。这条河从此被叫做“折胫河”。

比干看到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坦率地直谏,并带着他去太庙祭祀祖宗,给他讲历代先王的故事:商汤创业时的艰难,盘庚用茅草盖屋,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来不过3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而且愈加荒*暴虐。他不但在王宫里“流酒为池,悬肉为林”,而且还表演“***秀”,“令男女裸而相逐其间,是为醉乐”。

纣王的爱妃妲己喜欢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发明的:用铜做成空心的柱子,行刑的时候,把***衣服绑在柱子上,再把烧红的炭火放进铜柱子……

妲己说她有辨认腹中胎儿是男是女的本领,纣王就抓来100个孕妇试验。妲己让她们先坐下再站起来,然后对纣王说: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纣王不信妲己就命人当场剖腹检验……

比干看到纣王和妲己害人取乐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一边自言自语“我是皇伯,强谏于王”,一边疾步走到纣王面前,直言他的错误,并且请求将妲己斩首,全门赐死!纣王愤愤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比干继续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纣王听完气得拂袖而去。

比干回到家中,请来箕子和微子商议,让他们向纣王进谏。第二天,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却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大臣辛甲进谏了75次,纣王丝毫不改,于是投奔了周文王。许多大臣看到纣王已经无可救药了,纷纷弃商投周。纣王已经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而此时,周武王率军东征已经打到了孟津,背叛殷商来和周会盟的大小诸侯有800多个,商王朝已是风中残烛了。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像微子那样说走就走,就是杀头挖心也得据理力争。“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3天进宫抨击纣王的过错。

纣王被比干批评得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地喝问:你为什么这样坚持?比干说:“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纣王又问:何为大义?比干答: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我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失了天下吗?我今日进谏,正是大义所在!纣王听到这里勃然大怒,于是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命人剖胸取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巨鹿曲城(今河北晋阳西)人。他出身名门。曾祖魏显义在北魏时做过义阳太守和陵江将军;祖父魏彦在北魏当过骠骑和史和光州刺史;父亲魏长贤在北齐也曾官授著作郎,编纂国史,后尽管被贬谪为上党屯留县令,其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仍在世人中留有声望。魏氏家族,三世为官,三代书香。曾祖通晓儒家经典,祖父长于修文,父亲更是博通经史。及至魏征,虽家境已趋丰落,但却学得满腹经纶,多所通涉,属意天下纵横。

隋末,炀帝暴虐,穷兵黩武,民不聊生。于是各地义军揭竿而起,纷纷打出反隋的旗号。进入而立之年的魏征,不甘寂寞和无所作为,遂投奔武阳郡丞元宝藏做幕僚。后元宝藏举兵归附瓦岗起义军,魏征便成了他的书记,经常草拟和书写种公文信函。这就是魏征文秘生涯的开端。

经魏征处理的信件公函,有相当一部分是替元宝藏草就的致李密(瓦岗起义军首领)的上疏。这些条陈,见解独特,文***飞扬。李密阅后,十分赞赏。后来听说此乃出自魏征之手,李密当即召见魏征,并授以瓦岗军元帅府文学参军之职,执掌文翰。魏征对李密也寄予很大希望,他曾向李密进十策,以期拓展宠图。可惜,李密虽虽觉这些建议很不寻常,却未能***纳实施。

魏征文韬武略均颇精通。在反隋斗争中,瓦岗军连连胜利:洛北这战,给隋军主力王世充部以重创;童山之战,又全歼隋军精锐定文化及部。然而,瓦岗军也伤亡惨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诸多将领,无视这一现实,硬要跟卷土重来的王世充大军决战。魏征预感到危险,赶紧去劝说李密心腹长史:魏公(指李密)虽然很快取得了胜利,但将士死伤也很多,况且我军计库空虚,对有功者尚未奖赏,战士心情怠惰,因此,难以急于迎敌。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不过十天半月,敌人粮尽,可不战自退。那时再出兵追击,定能取胜。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决策,可郑颋却认为是“老生之常谈”,不予***纳。结果,邙山之战,瓦岗军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密仅带残兵万余人逃出了度口。预感到败局已定,李密被迫归附李渊(参见《旧唐书·魏征传》)。

唐高祖李渊,原系隋朝太原留守,曾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隋帝国土崩瓦解之际,李渊也举兵反隋。隋军主力被瓦岗军死拖在东部,李渊趁关中空虚,率军西进,很快攻入长安,凭借关中之地,自立为帝,国号唐。

魏征随李密来到长安。李渊授以秘书丞之职,继续做文秘工作。同时又授命他出使山东,招?吒诰?刹俊?

自李密归唐,瓦岗军著名将领徐世仍在坚持斗争,收拾残局。由于他的苦心经营,重又夺回了瓦岗军的失地,控制了东抵海滨、南临江淮、西至汝州、北达魏郡的广大地区,只是实力远不如过去了。魏征来到梨阳,首先致书徐世,帮助他分析了形势,指出瓦岗军处于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东略”之心不死,窦建德“南谋”之力待举,倘若孤立无援,必不能持久。徐世得书,决计归唐。他派长史郭孝恪上表长安,又调拨粮草接济被窦建德逼得处境艰难的唐军李神通部。唐高祖李渊因赐徐世姓李,使其经略虎牢以东地区。

招抚了徐世,魏征又前往魏州,劝说魏州总管元宝藏投顺***。时值宇文化及攻打魏州,元宝藏处境困难。元宝藏平素极为器重魏征,经其指点,遂举州归唐。

魏征的山东之行,使李渊未动兵戈便取得齐鲁大部州县。更重要的,还使李渊由此获得一支忠诚于唐的劲旅,沉重地打击了王世充、窦建德和宇文化及等部的军事力量。徐世等人后来皆为***开国名将,为唐王朝统一北方建立了功勋。

619年,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于聊城一举歼灭宇文化及所率军队,随后又大败唐军,攻陷梨阳,俘获魏征。窦建德十分赏识魏征的才干,任用他为起居舍人,专司记载夏王言语行迹。两年之后,秦王李世民率军与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合军团决战,先大败窦建德于虎牢关,后又迫使王世充投降,占领洛阳,取得东方战场的决定胜利。魏征趁机劝说窦建德洛州守将唐旦,一同归附唐朝。

回到长安,太子建成引其为洗马。太子洗马一职,乃为东宫属官,一般负责掌管四库图籍以及缮写刊辑等事务。而实际上,魏征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他很受太子器重,一直被视为谋臣。魏征感其恩,也尽心辅佐太子。他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在争夺最高权力上的明争暗斗,特别是看到秦王的勋业一天比一天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因此很为太子担心。此时恰逢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拥兵南下,魏征感到太子建成建立功勋的机会已经来临。他对建成说:秦王功高,朝廷内外都倾心于他。有人说殿下只以年长而位居东宫,无大功而要四海臣服。现刘黑闼残兵散众,此时击之,势必有如摧枯拉朽。故殿下应亲率大军讨伐,获取功名,并以此结识山东豪杰,这才能稳居东宫之位。李建成接受了魏征的建议,随即奏请率军出征。李渊准奏,并决定派齐王李元吉(李渊第四子)与之同往。于是建成率军北上,于昌乐与刘黑闼军对垒。当时黑闼军士气甚锐,如立即交战决难取胜。魏征建议建成,不要急一同黑闼军正面交锋,而先发动政治攻势。魏征说:上次击败刘黑闼,其被俘获的将领皆被处死,他们的妻子儿女也都成了阶下囚。后来,虽有诏书赦其余党之罪,却无人再敢相信我们。现在应释放全部被囚禁的俘虏,安抚宣赦后遣送回去,我们就可以坐视敌军之离散了。李建成***纳了魏生睥建议。果然不出魏征所料,黑闼军粮草用尽,军心大乱,士卒多有逃亡,或者捆缚首领而降唐军。黑闼年到形势不妙,怕建成乘机出击,遂连夜率军逃往馆聊。齐王李元吉率大军追击,大败黑闼。后来,刘黑闼本人也被俘牺牲。由此,唐朝稳固了在山东、河北的统治。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魏征的政治军事才能。

建成得胜回长安,与李世民的矛盾更趋激化。魏征从维护太子的角度出发,每每劝建成早做准备。后来,建成见秦府多骁将,预感到对自己的威胁,这才与元吉合谋,私自四处召募武士二千余人为东宫卫士,号称长林兵。又秘遣左右从幽州选调三百精骑置东宫。并与外臣杨文干相串联,冀图里应外合。李渊发现东宫此举,责其兄弟不睦。然而建成与世世的纷争并未就此止息。怕万一朝中有变,秦王派人去洛阳,暗地结交山东豪杰,以作退路,建成则乘元吉出征讨伐突劂入侵这机,将秦王所辖部队及其能征惯战的骁将一同调上战场,借以削弱秦王兵权,砍去秦王羽翼,一箭双雕。李世民及其部下识破定企图,遂先发制人,伏兵于玄武门内,用突龚的方式射杀了建成和元吉,从而继承了太子之位。继而又登上皇帝宝座,改年号为“贞观”。

玄武门之变,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李世民怒责魏征: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骨肉之情?魏征毫无惧色,率直地回答说:皇太子倘若早听我的话,决无今日之祸!这种刚直的态度自然令李世民恼火,但他毕竟是一位开明君主,非但未降罪于魏征,反而任命他为太子詹事府主簿,做了自己的近臣,掌管东宫印检、勾稽等文秘工作。

李世民对魏生睥才干早有了解。通过这次面对面的思想交锋,李世民更看到了魏征的坦率、刚烈和忠贞。因此,大胆地对他委以重任。当时太宗虽已即位,然而“玄武门之变”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波动还未完全消失。考虑到建成、元吉在山东地区影响较在,他们的余党双多 亡在那里,李世民遂任命魏征为特使,专程前往山东,全权处理安抚事宜。途经磁州,路遇州县差官押送前太子千牛(侍卫官)李志安和齐王府护军李思行进京。魏征甚觉不妥,他对副使李桐客说:我等在受命出使之时,上面已有诏令赦免东宫和齐王府旧人,现在他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思行等人押送京城,谁能不生疑心呢?我等若视而不救,此番出使安抚就会往返徒劳,人们一定不再相信我们了。这真是“差之毫厘失,失之千里”呀!魏征感到,作为朝廷命臣,应出以公心,敢作敢为。不能由于这两人是死去的建成太子和齐王元吉的近臣,就生怕惹恼当今圣上而***取回避态度。于是,他大胆主持公道,当即释放了李志安等二人。当魏征的奏书传递到朝廷,李世民阅后非常高兴。

李世民由此愈发信任魏征,封他为巨鹿县男,并任用他为谏议大夫,经常召他“入卧内”,谈论国家大事,请魏征评论自己执政的得失。魏征也“喜逢知已”,知无不言,竭尽其全力。

唐代官制,皇帝之下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凡皇帝诏诰和国家大政方针,均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谏议大夫属门下省谏宫,参与议政,并可直接向皇帝进谏,陈述意见。

魏征任谏官之职,敢直言,每每“犯颜苦谏”,有时竟在朝廷群臣面前弄得李世很难堪。有一次,李世世轩朝归来,愤恨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一定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皇后问明缘由,遂穿上朝服,郑重地向太宗拜贺。李世民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听说主上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是由于陛下开明的缘故,我怎敢不贺!李世民这才转怒为喜。

魏征谏诤,涉及方方面面。

事关国计民生,魏征敢于直谏。贞观三年,李世世派人征兵。右仆射封德彝提出,中男(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其身体魁梧者,也在应征之列。李世民准奏,命令下诏书。按唐制,诏书要由中书舍人署发。此时,魏征虽是谏议大夫,却仍兼中书舍人之职。魏征以为这样做没道理,就固执地不肯署发诏书。多次催促,魏征还安然不动。李世民大怒,召魏征和侍中王进见,愤然责问他们。魏征据理力争道:竭泽而取鱼,以后永远也没有鱼了;焚林而败(打猎),以后永远也没有野兽了。如果中男也都尽数征其入伍,租赋杂徭将如何提供?陛下常说您接人待物要贯之以诚信二字,要让臣民都没有伪诈之心。可是自您登基以来,在许多大事上都不守信用。又凭什么再取信于人?李世民听后愕然,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失信于民的地方。魏征一是又列举出国家在税法上存在的几个大问题,致使李世民心服口服,高兴地说:我原来看你这样固执,还怀疑你不晓政事,现在听你的一番议论,诚然说一了精要之处。就这样,征中男入伍的诏令,终于撤销了,李世民因而奖赏了魏征。

在人才任用方面,魏征认为择官必须考察其德行,德才兼备,方可任用。他主张君主对德才兼备的臣子须大胆信任,不可轻信谗言。贞观三年,房玄龄、王负责考察朝廷内外官员政绩。这时,一贯以告发别人阴私而求宠的权万纪等人向李世民奏了一本,说房、王“挟私滥考”不主持公道。李世民命人推究此事。魏征进谏说:房、王皆朝廷旧臣,素来忠直,这次考察工作,涉及面广,其中可能会有不当之处,但终究不是有意徇私。如果草率推究,就是表地泽他们都不信任,这样岂能让其再当重任?李世民觉得很有道理,遂不再追问。事实证明,魏征的进谏是正确的。魏征对那些朝中小人深恶痛绝,对官员的***现象更是毫不留情。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而被押到京城判罪。庞对李世民陈述过去曾在秦王府做过幕僚,希望能从轻发落。李世民因此产生了怜悯之情,想要恢复他的官职。魏征说:从前秦王府的人,现在朝廷内外为官的甚多,恐怕***皆恃恩私,干了坏事而逃避惩罚,这样,足使为善者惧啊。李世民这才考虑到后果严重,遂对相寿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贞观二年,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恰值妙龄,“容色绝姝”,李世民准备聘为“充华(唐女官名,九嫔之一),诏书已经发出,只是册封的使臣还未出发。实际郑氏之女早已许嫁陆氏,而陆氏此时慑于皇帝的权威,非但不敢力争,反而上表含混其词,回避与郑女有婚约一事。这时,包括房玄龄在内的一批大臣,都认为太宗纳郑氏之女的事无妨,魏征却力排众议,马上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梁,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之欢……”。并说:“君举必书”,提醒太宗不要因此而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话柄。“太宗闻之大惊,手诏答之,深自克责,遂停策使,乃令女还旧夫”。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秘书省属于唐朝中央一级行政机关,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平行。秘书省下设著作局和太史局,一统国家图书收藏、文献典籍修订及编纂国家历史等工作。秘书***官为秘书监,从三品,可直接与宰相共同参与朝政。

魏征任秘书监之职,贡献之一是广泛征集、整理了大量图书文献。由于隋末战乱,唐初国家藏书,典章纷杂,许多重要典籍流散到民间。魏征任职期间,派人深入民间,搜寻失散的文献书籍,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同时组织人力缮写和抄录一些重要文献。结果,数年之间就使秘书府藏书空前丰富。我国古典文献能够流传至今,应该看到是有魏征一份贡献的。

魏征任秘书监视之职,贡献之二是考订和整理了儒家经典。魏征当时荐举许多知名学者,如虞世南、颜师古、孔颖达、陆德明等人,考订五经,校定经、史、集四部图书。

魏征任秘书监这职,贡献之三是考订了梁、陈、周、齐、隋五代史。他组织岑文本、孔颖达、许敬宗、姚思廉、李百药等颇有才气的历史学者,将梁、陈、周、齐、隋这五个历史朝代分别进行编修。他负责总编,进和审定,并亲自为每部史书撰写序论或总论。经他最后审订,终于完成了《梁史》五十六卷、《陈史》三十六卷、《周史》五十卷、《齐史》五十卷、《隋史》五十五卷的编修任务。这是我国断代史籍中考订较为严谨的著作。

魏征博通经史,一生著述很多。可惜大多都已散失。留传下来的除了上述九部史书,还有《群书治要》一书。全书共分五十卷,是从大量儒家经典中精选出来的有关安邦治国论述的专题文集。其中有至理明言,也有经验教训。这部书主要是为李世民及其皇子们编纂的,深为李世民所赞赏。

贞观六年(632),魏征以秘书监身分检校侍中,等于临时代理侍中职务,负责门下省工作,晋爵为巨鹿公。第二年又被任命为门下省侍中,正式成为门下***官。在唐代,门下省和中书省、尚书省均为最高国务机构。国家政令,中书决策后,由门下审议发出,付尚书执行。故门下省承上启下,掌出纳诏令,魏征此时,既是最高行政长官,从另一意义上讲,他又是高级秘书长官。

魏征官居门下省,其敢于直谏的谏官本色依然如故。门下省涉及到权衡国家政令得失,审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令。魏征都能出以公心,大胆驳正,仔细认定。魏征面对唐初的各种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几乎经常和李世民在一起探讨治国之道。“贞观群臣论政”,魏征是最活跃的分子,他的思想和主张,始终占居着主导地位,是“论政”的灵魂和基础。

魏征出身于儒学世家,又是隋朝儒学***五通的学生。饱读诗书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儒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升华。

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他主张施行儒家的所谓“仁政”。施行“仁政”,开明的君主就得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因此,也就得远不人,近贤臣,以洁正视听。

他主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说国君好比小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要想长治久安,就不可过分盘剥百姓,滥用民力。

他还主张居安思危,治不忘乱。他认为在封建统治大业上,“守成”比“草创”更难。他说: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消灭那些敌对势力,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各地纷纷归附,草创大业并不困难。然而,得天下后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百姓希望安静而徭役征调不止,社会残破不堪而奢侈浪费不减。国家衰弱和一切弊端,往往是从这里开始,如此说来“守成”是困难的。

基于这样的治国之道,在魏征的直接参与下,唐初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以解决农民为土地的渴望;同时推行“租庸调制”,旱天灾则减免一定赋税,如此轻徭薄赋,遂使农民减轻了负担;又兼奖励婚配,兴修水利,就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政治上,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修订法令典章制度,选贤任能,惩治贪官污吏,提倡廉洁奉公。在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唐代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形成了人口增加,生活不断改进,政治清明,人民精神振奋的历史局面。这也是唐代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作为一个***帝国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魏征的头脑始终十分清醒。人卫直怀着忧郁的心情注视着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注视着社会上的各种重大问题。他看到李世民虽然一再标榜要做一个开明的君主,然而在实际上又常常很矛盾,贪图安逸、讲究奢华,不愿听忠言直谏,一系列的问题都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了使李世民能够清醒,始终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开明君主,他不但经常面谏杨世民,还两年时间里连上四道奏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各种问题的年法和主张。在他的晚年,辞去宰相之职后,还给李世民上一奏疏,就是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从十个方面论述了贞观中期以来的唐朝政局,指出李世民统治日益懈怠的危险性。这篇奏疏根据儒家治国安邦的道理,结合实际,有理有据,感情充沛。对十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得十分深刻透彻,而又十分动人心魄。李世民看后,很受感动,竟至于将《十渐不克终疏》写在屏风上,以便朝夕阅读,天天警惕自己。

陈炯明(1878年-1933年),粤系军事将领,中国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17年帮助孙中山打响***战争,对抗袁世凯。他在军事上支持和帮助孙中山在广东的发展。他在第二次***战争期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他的部下不满孙“过河拆桥”对待陈,于1922年6月围攻总统府,意在驱逐孙中山离开广东。孙中山逃到永丰舰。孙于次年收买陈手下部将,陈于是遭到所有效忠孙中山的军队的讨伐,被迫离开广州。孙派人暗杀邓铿,并将责任推到陈身上。1925年他的残部被李宗仁等的桂系军摧毁,逃到香港,创建中国致公党,任总理,继续为中国的统一和富强而奔走。后病卒于香港。

陈炯明主政广东期间颇有建树,且作风廉洁。主张“联省自治”和平统一中国,因广东现实的困难,认为孙中山的北伐革命不切实际而反对。其对广东的贡献有:

政治上,实施“联省自治”,使广东成为全国的“模范省”。建立了现代的政治机构,如:广州市的正式建市由其主导进行。立法、行政、财政、审计等机构运行有序。推行基层民主和自治,精兵简政,与民休息。

经济上,兴办实业,兴建公路,扶持民企等,使广东在民国期间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育上,私立学校兴盛,为全国之最;发展公办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请陈独秀任省教育长。

社会生活上,革除陋俗,主要禁绝烟赌,使之绝迹,民风大好。

陈炯明与孙中山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炯明算得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在一般人印象里,陈炯明是背叛孙中山的军阀,其罪证之一,就是1922年6月16日的炮轰总统府,逼得孙中山化装出逃上海。然而,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不是以尊重史实的态度,把历史***放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下作客观的考察,还是率由旧章,简单地用“乱臣贼子”、“犯上”、“弑主”、“逆伦反常”之类封建罪名,作为定谳,实在无助于重新厘正这笔历史旧账……

根本分歧

陈炯明于清末广东法政学堂第一届毕业后,当选为广东谘议局议员,是维新运动所培养出来实行立宪的人才。他早年参加同盟会,策划了广东独立。辛亥革命后,他主政广东,致力于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模范省,禁烟禁赌,改革教育,发展经济,提倡新文化运动,邀请陈独秀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支持***领导的工会组织和报纸,推行地方自治,民选县长、县议员。

陈炯明和一般军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具有民主思想,反对军治、党制,提倡民治。这就未必为***人以至孙中山所同意。孙中山的理想是成立一个正式的中央***,领导全国革命,他把国民革命分为军政、训政、***三个时期,在他眼里,人民是“无知可怜”的幼儿,革命党则是保姆,他说:我们建立民国,***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陈炯明并不赞成此说,他曾经批评: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陈炯明集》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陈炯明所倾心的,是联省自治。

“五四”运动后,一些文人学者认为,既然南北***都无力统一全国,与其连年征战,不如各省先行自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再实行联省自治。如此便可以不通过武力而最终实现全国统一。联省自治者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北美13州经独立战争脱离英国后,经由11年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联”,进而建立“联邦”的历史。这似乎为久经战祸、渴望和平统一的国人提供了另一可行选择。因此,联省自治的主张一经提出,不仅风靡南方各省,而且迅速波及北洋***治下的北方省份。

陈炯明对联省自治尤为心驰神往,1921年2月,他在《建设方略》一文中,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近世以来,国家与人民之关系愈密,则政事愈繁,非如古之循吏可以宽简为治,一切政事皆与人民有直接之利害,不可不使人民自为谋之。若事事受成于中央,与中央愈近,则与人民愈远,不但使人民永处于被动之地位,民治未由养成,中央即有为人民谋幸福之诚意,亦未由实现也。(《陈炯明集》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然而孙中山成立正式***和选举总统的主意已定。1921年1月12日,非常国会在广州复会。孙中山号召***人,像推翻清***、袁世凯那样,再发动一次全国性的革命,来推翻北洋***,他宣称:“北京***实在不是民国***。我等要造成真正民国。”

总统选举

对孙中山的主张,陈炯明等人则不以为然:依总统选举法,总统由两院联席选出,出席议员至少须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举行选举总统会,现在广州的旧国会议员才两百多人,还不够原众议院人数的一半,而且实行记名投票,这岂不是自毁法律吗?和北方毁法,又有什么本质不同?一旦广东成立正式***,结局只有一个:南北之间将再次陷入战争之中。什么地方自治,什么建设模范省,统统都变成镜花水月。

孙中山则以为陈炯明的保境息民怀有私心,他的性格,是认准了的目标,便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成败利钝,在所不计,此亦所谓“知难行易”也。陈派的人最终拗不过孙中山。1921年4月7日,两百多名议员召开非常国会,表决通过了中华民国***组织大纲,在这个大纲中,只规定了大总统的产生和权限,却没有任期,也没有规定***的组织架构。一切政务、军务、内阁任免,均由大总统“乾纲独断”。

会议***用记名投票,“以示负责”。结果孙中山得218票,陈炯明得3票,废票一张。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正如陈炯明预料的一样,孙中山当选总统和西征、北伐,仅仅是一件事情的三个环节,它们是紧紧相扣的。

6月,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援桂军总司令,叶举为前敌总指挥,开始第二次粤桂战争。粤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楔入广西境内,8月初,进驻南宁。

随后,孙中山派邹鲁到广西,敦促陈炯明出师援鄂,并由广东***接济军费400万元。但陈炯明说,粤桂战争花费巨大,能动用的钱差不多都投进去了。他想尽一切办法,也只能筹到200万元,还要等北伐军出发以后才能付出。双方信使,徒劳往返,无济于事。孙中山亲赴南宁,当面向陈炯明晓以大义。结果陈炯明仍然主张先定省宪,以确立民治的基础;再议国宪,循序渐进地推进统一。他说自己并不反对北伐,只是现在兵疲将惫,囊空如洗,根本不可能远征北方。

10月29日,孙中山在梧州设大本营,一面派汪精卫回广州筹饷,一面躬亲督师,溯江北上,向桂林前进。他愤然表明:“我已立誓不与竞存(陈炯明字)共事。我不杀竞存,竞存必杀我。”(《华字日报》)1922年6月24日)遂有把***交给黄大伟,令其刺杀陈炯明之举。(章太炎:《定威将军陈君墓志铭》,载《广州文史资料》第9辑,此事亦经黄大伟本人撰文证实)

邓铿之死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之后,1922年2月3日,孙中山决计取道湖南,进兵北伐。但由于连年被兵,湖南方面无论是当局还是人民久已厌战,所以宣布保境息民,公开拒绝北伐军***道。入湘***于是告吹。

3月26日,孙中山在桂林召开会议,决定班师回粤,改道江西北伐。这时广州发生了一件凶案。

3月21日,陈炯明的亲信、负责为北伐军在后方筹划的粤军参谋长邓铿从香港公干回省,在广九车站突然遇刺,两天后身亡。***官史一向说邓铿是被陈炯明暗杀的,然而,从目前的史料看,这种说法大可质疑。据罗香林记述:“公知凶手所自来,且身中要害,知不能免,急命司车者驶回省署,告陈公(炯明)暨家人亲友以后事。”(罗香林:《革命先烈邓公仲元传》)《陈炯明叛国史》也说:“邓被刺后,抬入总司令部,曾向大众叹气言曰:‘我知参谋长地位危险,何必自己人杀自己人。’有问凶手为谁者,邓又叹气,谓:‘我认得,真不料他杀我。’”

如果邓铿认得凶手与陈炯明有关,他怎么会在受伤后马上返回省署(陈炯明办公的地方),又命人通知陈炯明呢?后来陈炯明辞职离开广州时,“邓仲元(铿)夫人及邓之介弟闻讯,赶至车站送行,陈与之谈话甚久,语及邓仲元身后时局之状况,相对泣下。”(《申报》1922年4月30日)可见邓的亲属都不认为陈炯明是幕后黑手,陈邓两家还一直保持着通家之好。

密切关注局势发展的驻穗美、英两国领事馆也认为,刺杀邓铿,是孙派***人所为。美国副领事在1922年4月4日有一份报告说:“关于谋杀邓铿的动机,我从外国情报探得两报告,一说是广西系所为,另一说是***,以警告陈炯明而下毒手。”英国总领事在4月22日也有一份报告说:“***谋杀陈炯明的参谋长邓铿,现已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邓铿之死,对孙陈间本来就脆弱不堪的关系,可以说是致命一击。有一种说法是,陈炯明不愿全力支援孙中山的北伐,孙中山为解兵马粮饷之忧,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以杀陈手下的第一大将,以收杀鸡骇猴之效。(汪荣祖:《邓铿之死真相探索》,载《李敖千秋评论丛书》,1990年2月)

4月9日,孙中山决意变更***,令在桂各军一律返粤,潜师而行,到了梧州,陈炯明才知道。孙中山让廖仲恺转告陈炯明:一、陈炯明参加北伐,二、筹措500万元的军费。陈炯明无法接受孙的条件,遂被罢黜。

举兵北伐

4月23日下午,孙中山在越秀山总统府召开全体幕僚会议,决定行止。大本营内,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暂缓北伐,先清内患,解决“陈家军”;二是立即转道北伐,避免与陈炯明直接冲突,双方仍留转圜余地。

孙中山赞成第二种意见,“竞存叛迹未彰,在桂粤军数年奋斗,犹欲保存”,因此,他决定亲自督师北伐,“两广仍交竞存办理,给以殊恩,当能感奋”。

孙中山急图北伐,与北方形势的发展,不无关系。4月下旬,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孙中山与奉、皖军阀一直有秘密接洽,结成三角同盟。孙中山深感这是联合奉、皖军阀,夹击直系的千载良机,必须立即出兵策应,他已无暇顾及解决陈炯明问题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奉开战,仅及一周,奉军便被吴佩孚击败,狼狈退回关外,南北夹击直系的***,化为泡影。但南方的北伐,却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了。

5月9日,孙中山在韶关大誓三军,旌麾北指。“出师宗旨,在树立真正之共和,扫除积年政治上之黑暗与罪恶,俾国家统一,民治发达”。然而,当孙中山谋求与奉、皖结盟时,已经把北伐降格为一次普通的军阀战争了。

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宣布辞职。由于孙中山曾一再发表政治宣言,承诺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将同时下野。因此,舆论普遍认为,徐世昌下台后,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终现一线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两百多位各界名流,联名致电孙中山和广州非常国会,呼吁孙中山实践与徐世昌同时下野的宣言,可见这个要求在当时是颇得人心的。

炮轰总统府

驻守在广西的粤军,在听到陈炯明下野的消息后,顿时沸反盈天。5月8日,孙中山委任陈炯明的部下叶举为粤桂边督办,以示对粤军的信任。然而叶举并不领情,5月20日,他率领六十多营粤军,突然开入省城。

粤军虽然打着迎陈复职的旗号,但内部已经开始分化。一派要求陈炯明马上回省,恢复所有职务,镇摄大局;另一派则不满陈炯明对孙中山的态度过于软弱,希望由叶举来领导粤军,与孙中山彻底决裂,如果陈炯明不同意,就请他出洋,或者继续留在惠州休养。5月31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透露了粤军内部的分歧:“现在陈之部曲,亦分两派,一主张陈氏即速回省,则大局立定;一主张陈氏不可造次,俟解决完妥后,始可返省。”

陈炯明则在惠州隐居。各界吁请陈炯明回省的函电,铺天盖地,见诸报端;前往劝驾的使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甚至连陈独秀也到了惠州,劝陈炯明不如加入***,领导华南地区的革命。

6月1日,孙中山率领两营警卫,从韶关返回被粤军重重包围的广州。6月2日,孙中山在总统府设宴招待粤军将领,竟没有一个高级军官应邀前来,只来了几个中下级军官。他对那几个小军官说:“告诉你们的长官,不要以为据守白云山,便可胡作非为,我立刻上永丰舰,升火驶入东江射击你们,连你们的根据地也一并铲除!现在东江水涨,永丰炮舰可以直行驶入陈炯明的老巢!”

孙中山一连拍了三封电报,要求陈炯明立即到广州面商一切,又派人到惠州催驾。但陈炯明拒绝在这个时候到广州。他说,在省城军队撤出之前,他都不打算到广州。显然,他不希望被人误解。陈炯明曾经说过,一旦粤军叛孙,则“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他所不愿意看见的。

然而,局势在继续恶化,6月3日,叶举宣布广州***,大街通衢,遍布岗哨。6月12日,孙中山邀请广州报界出席茶会。他决心通过报纸,向陈炯明摊牌,他宣布:我下令要粤军全数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压服他。人家说我孙文是车大炮(讲大话),但这回大炮更是厉害,不是用实心弹,而是用开花弹,或用八英寸口径的大炮的毒气弹,不难于三小时内把他六十余营陈家军变为泥粉。但残害六十余营的军人,且惊动全城的居民,不免过于暴烈,但我不如此做去,他们终不罢休。我只望报界诸君,主持正义,十天之内,做足工夫,对于陈家军,加以纠正。陈家军若改变态度,即不啻如天之福,万一无效,就不能不执行我海陆军大元帅的职权,制裁他们了。(《申报》1922年6月19日)

6月15日深夜,粤军高级将领在郑仙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军事***,驱逐孙中山下台。就在这危急关头,“陈炯明在惠州派秘书陈猛荪持亲笔信劝止叶举……信大意说孙中山出兵北伐如果能胜固好,如其失败,我以陆军部长身份暂将部队调返东江训练,做充分准备,到时仍可收拾残局。陈猛荪持信送到郑仙祠。叶举阅后,当着陈猛荪的面将信掷落地上,说陈炯明不知军事,还说:回东江哪里找吃的?叫陈猛荪回报陈炯明事情已不容不发……陈炯明怒不可遏地把茶盅也打碎了。”(彭智芳:《叛孙前后的陈炯明部队》)

叛乱终于发生了。6月16日凌晨,粤军围攻总统府,孙中山登上军舰,海军宣布和叛军开战。饶是如此,这场叛乱同谋杀还是有点差别,因为叶举等人并不想致孙中山于死地,只想将孙赶出广东,所以他们在开炮前让人打电话给孙透露了消息,让他赶快逃跑。他们提出的要求,也正是前面蔡元培等人所提出,请孙中山兑现他与徐世昌一齐下台的诺言。(《晨报》,1922年6月4日,并参见袁伟时先生相关分析:《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三期,2002年6月29日)

孙中山与陈炯明的政治分歧,几经波澜起伏,最终不得不诉诸武力,以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