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往寒来春复秋全诗解析,暑来寒往意思

tamoadmin 成语实例 2024-06-10 0
  1. 湖泊山川湖泊歌锦绣,寒来暑往话春秋什么意思
  2.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
  3. 关于松的诗句和意思是什么
  4. 好雨润物细无声——咏春雨古诗词赏析
  5. 关于水浒传里的诗句(关于水浒传的诗句)

暑往寒来春复春,一朝天子一朝臣;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暑往寒来夏复夏,世间景致不堪夸;不信且看池中藕,红莲改作白莲花!

暑往寒来秋复秋,昔阳桥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暑往寒来春复秋全诗解析,暑来寒往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暑往寒来冬复冬,花开林中几时红;曾记少年骑竹马,转眼就是白头翁!

大战江山陈友谅,赶山塞海秦始皇;征东征西薛仁贵,怀仁怀义王伯当。大明军师刘伯温,扶汉帅印诸葛亮,看来看去忠良将,哪个忠良得久长?

? 秦始皇,一世豪强!吞六国,平八荒,修五岭,筑城墙,填东海,造阿房,只想江山万年长。谁知鞭有法镜无光,照不见沙丘一命亡,万里长城今还在,哪见当年秦始皇?

。。。。。。

湖泊山川湖泊歌锦绣,寒来暑往话春秋什么意思

友情送别诗词

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的***观念: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二,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

第二节 唐前送别诗歌

第三节 唐人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第四节 宋人送别词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为悼念杨贵妃,便***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的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侯馆,能远望之楼.熏,香气.平芜,平坦草地.

简析:欧阳修的意义:一代儒宗(诗文言志)而致力于娱宾遣兴的小词(词以抒情),有开创风气之功;欧词成花间词之余风,于词艺提高有贡献.

陈亮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师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注释:谩,无理,轻视.北群空,谓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当场只手,犹言独挡一面.篙(gao稿)街,汉时长安城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居住之所."尧之都"三句谓中原地区是尧舜禹传下来的神圣疆土.壤,土地.封,疆域.磅礴,指浩大的正气.赫,火赤貌.

评析:此词为送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送章德茂使金作.这是一首通篇都洋溢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抱有必胜信心的诗词.不见南师久两句-长久不见南宋北伐,不要以为宋朝就没人(才)了.当场只手两句-称赞章德茂能独当一面,是个杰出的使节.自笑三句-以黄河之水不变东流方向来勉励章德茂为国争光.且复穹庐拜两句-现在姑且向金主低头,他们早晚会被宋朝消灭.藁街-长安城内,外国使者居住地.陈汤斩郅支单于,奏请:"悬头藁街蛮夷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于中两句-其中一定会有以向异族称臣为羞耻的志士.万里一句-感叹金人占领地域的广阔.千古英灵-泛指古代缔造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人物.

作者小传:陈亮(1143-1194),字同甫.他具有积极的处世精神,一生没做过官.他对写作的意见是:大凡论不必作好言语,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磁,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待制,皇帝的侍从官.新州,治所在广东新兴县.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画角,号角上涂了彩色,故称画角.底事三句谓:为何会天崩地塌,洪水泛滥,万落千村,狐兔成群呢 九地,***之地,意谓遍地.狐兔,此以喻敌人.天意句: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难诉,一作"如诉".耿斜河,明朗的天河.斜河,一称斜汉,即天河.万里江山,胡铨受贬的远方.回首,不堪回想.白居易《招张司业诗》:"能来同宿否 听雨对床眠."此指与胡聚会的往事.雁不到,谓书信难通.相传北雁南飞,止于衡阳.怀今古,怀古伤今.金缕,贺新郎词调的异名.

简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赞曰:"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作者小传:张元干(1091-约1170),也作张元干,福州人.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词风豪放,为辛派泀人之先驱.著有《芦川词》,《芦川归来集》.

辛弃疾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三秦事.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事.一编书是帝王师:《史留侯列传》载张良在下邳圯(移)上老父出一遍书《太公兵法》示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小试去征西谓,张仲固西行任兴元帅只是小试其技.车轮四角,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指盼望车子把行人留下的意思.带减腰围,《古诗》:"思君令人老,衣带日已缓."

第四节 送别诗词常见意象

意象: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

长亭,南浦,杨柳,美酒

此外又如:残阳,西风,画角,鹧鹄,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秋蝉 兰舟

第四章 咏史怀古诗词论析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词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咏史怀古诗词:表面在"历史***"或"往古人事",其旨意却在借古讽今,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

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虚)与历史性(实)的统一;"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今—古——今

第一首文人五言咏史诗:东汉班固《咏史》

左思《咏史》八首

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郁郁:草木茂盛貌.离离,下垂貌.世胄(皱):高门贵族的子弟.金张:匈奴人金日磾(低),张安世均为刘彻贵臣,其后代数世为官.珥,这里作插解.貂,冠上作装饰用的貂尾.

第二节 唐代咏史怀古诗

初唐咏史怀古诗:陈子昂.盛唐代表作家为王维,李白,杜甫,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蜀相》,《八阵图》.中唐刘禹锡《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白居易《长恨歌》.晚唐李商隐,杜牧

燕昭王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注释:万岁通天二年(6***),武后派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剀切陈词,反遭贬斥,徒署军曹.作者有感于燕昭王招贤振兴燕国的故事,写下了这首诗歌.燕昭王,是战国时并国的君主.公元前三一二年执政后,广招贤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并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的当进的强国-齐国.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

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直人太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 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这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悄一顾的地位,从而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 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

"已能"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复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简析: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凤凰山.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三山:在今江宁县西南,江滨有三峰并峙.二水:当指因白鹭洲而分开的江水.白鹭洲:在南京市西南江中,当即今江心洲.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天宝年间,因被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作.在写法上有意仿效崔颢的《黄鹤楼》.比较而言,有的说未分胜负,有的说气魄略逊.但此诗自然奇巧,并表现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析:东晋时的豪华宅第衰落,昔日燕子飞进寻常百姓家,使人产生无穷的感慨.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王浚(俊):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简析:这是一首怀古的诗,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写得含蓄,贴切,自然.

杜牧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代咏史怀古词

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王安石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注释:案:《临川先生歌曲》"犹唱"作"犹歌".《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四引《古今词话》"画图"作"图画","芳草"作"衰草".宋人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惜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门外楼头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遗曲指《玉树***花》曲.

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胡寅《酒边词序》:"词曲者,古乐府之未造也.……名之曰曲,以其曲尽人情耳,方之曲艺犹不逮焉,其去曲礼则益远矣.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遂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吏,柳氏为舆台矣."

周邦彦西河

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

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 佳丽地,指金陵,谢眺《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樯,桅杆.断崖,临水的山崖.雾沈半垒,雾气遮盖了半座营垒.女墙,城上的小墙.淮水,指秦淮河.

简析:此词主要隐括刘禹锡的两首诗,《乌衣巷》,《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姜夔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注释:

迷楼:在扬州,为隋炀帝下江南时所建.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

很石:北固山甘露寺中的一块石头,据说孙权和刘备曾经坐在上面共商大计.

使君:指辛弃疾,辛曾任福建安抚使.这时稼轩已在上饶隐居逾十年,故称之「心在苍崖绿嶂」.

北门:指镇江,当时是抗金的北疆门户.

有尊中酒差可饮:东晋桓温曰,"京口酒可饮,箕可使,兵可用."这里以桓温喻稼轩.

认得征西路:桓温曾拜征西大将军.稼轩是从山东退到江南的,熟悉北方的山川形势,他自已也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作者小传姜夔(1155 -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第五章 咏物诗词论析

唐以前咏物诗

咏物诗词的定义

特点:不粘不脱

《橘颂》为第一篇咏物诗

二,建安时期:咏物诗代表诗人刘桢《赠从弟》,如其二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 -217)字公干,东汉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相掾属.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今存诗十五首.有《刘公干集》.

三,北朝时期:谢眺"宫体诗":乏寄托

第二节 唐咏物诗的特点

描绘生动,新颖传神(物)

二,不求形似,遗貌取神(神)

杜甫《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三,以物拟人,移情于物(情)

四,借物抒怀,咏物鸣志(志)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释:

诗中"深"又作"侵","不堪"又作"那堪".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楚国的帽子,这里是囚犯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挚者谁也 '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玄鬓:指蝉.古代妇女将鬓发梳为蝉翼之状,称之蝉鬓,这里以蝉鬓称蝉.白头吟:乐府曲名.

简析: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诗中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

作者小传:骆宾王(640-684)今浙江义乌人.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临海集》.

五,咏物寓理,物理浑然(理)

罗隐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小传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说是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因十次考进士,没考上,改名为隐.后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诗多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一些作品流传于民间.

第三节 宋人咏物词

宋人咏物词的代表作家:北宋苏轼,周邦彦,南宋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

温庭筠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作者小传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又名《金荃集》.

苏轼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

全文是:湖泊山川歌锦绣,寒来暑往话春秋; 滋养生灵如慈母,厚德载物无怨尤。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用来赞美鸡的美好品德。

诗中将鸡的鸣叫认为是在歌颂湖泊山川的壮阔秀丽,无论春夏秋冬,公鸡都坚持不懈的早晨鸣叫,人们食用鸡,它给人们带来了能量上的供应,如此无私的品德,鸡也无怨无悔。

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宋代的罗愿在《尔雅翼》写道:“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鸣不失时者,信也。”

第一德是文德,公鸡头顶红冠,鲜亮吉祥;第二德则是武德,脚踏斗距,虎步生风;第三德被称为勇德,见到敌敌人的时候敢于应战,威武善斗;

第四种品德叫做仁德,公鸡遇食总会呼朋唤友进行分享,共品美味;而第五德叫做信德,因为公鸡守信按点,按时打鸣,为人们提供了准确的作息时间。

扩展资料:

题《百鸡图》

清·乾隆帝

走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传说乾隆皇帝在《百鸡图》上题写了这首诗,众臣不解其意,乾隆得意微笑,最后大学士纪晓岚说道:“这是一首绝妙的数字谜语诗!第一句的“一只又一只”,是两只鸡;第二句,“三四”一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三个得数相加,得九十八只鸡。

把一二两句合起来刚好是一百只,正切合《百鸡图》之意!”

百度百科--鸡

关于松的诗句和意思是什么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1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蒙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67而建。羊67祜67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简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将题目中“岘山”二字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蕴含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伤不能如羊公那样遗爱人间,与江山同不朽,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2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词语解释

 ①人事:指人世间事。

 ②代谢:更迭变化。

 ③往:指已成过去的。

 ④来:指后来的。

 ⑤留胜迹:前人留下的古迹。这里指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上纪念西晋羊祜的“堕泪碑”。《晋书 ·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到岘山上饮酒赋诗,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怀念他的德政,在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这四句是说,社会不断更替变化,寒来暑往,时间流逝,构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羊祜还给江山留下了胜迹,而我辈登临,徒感岁月流逝,给后人能留下什么呢?诗人睹物伤情,吊古及今,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悲愤。这四句诗具一定的哲理性。语言通俗,感情真挚,以平淡深远见长。

 诗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3

  原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也没有谁没有感觉到。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此处所说的“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

 颈联两句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尾联两句将“岘山”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4

 诗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晋书·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登此山,曾对同游者慨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辈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孟浩然作此诗,实际上是再度发挥了羊祜当年感叹江山依旧、人生短暂的主题。

 诗的前四句即暗寓了当年羊祜的故事,并且不拘泥于故实本身,而是借以生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即羊祜当年对宇宙人生之感叹。三、四句“胜迹”,当指岘山上“堕泪碑”等。相传羊祜死后,襄阳父老感念其德,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继任者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诗人登临岘山,自不免受其感染,但他的感情已不同如羊祜,不是那么简单,其中包含了一些新的因素。随后两句“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鱼梁,洲名,在汉水上游。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因并称云梦泽。这两句当写登岘山放眼所见荆楚一带景状,极为壮观。然殷璠尝谓,浩然之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河岳英灵集》)。这里说的兴象,无非是作者即景生情,借景抒情,而故实则成为更深一层的意义指向。因此,可以说这二句不惟在于景象之描绘,其间还浸透了作者的思想认识。据《水经注》记: “沔水中有鱼梁州,庞德公所居。”庞德公系东汉高士,《后汉书·逸民传》: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使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药不返。”孟浩然这里特指鱼梁,或许还牵扯到其欣慕高士的隐逸情怀。最后两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祜贵为晋朝一方督帅,受命经略平吴大计,虽然他曾有宇宙人生之感叹,但他毕竟与隐者风马牛不相及。而孟浩然则不同,他登上岘山,在感慨人世古今的同时,自己的情感也陷于一种复杂的纠葛之中——他羡慕古时隐者,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隐逸者,所以其中注入了作者个人的伤感情绪。

 宋代严羽说孟浩然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孟浩然能够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直接感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发为声诗,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却又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与诸子登岘山》流荡洒落,来去浑然无迹,与严羽所说正合。

 (“我辈”句)“我辈”二字,浩然何等自负,却在登临上说,尤妙。

 (“水落”二句)既登山矣,从上望下,见江水落而***之梁浅,浅言其露出;从近望远,时天方寒,寒则泽竭,而觉梦泽之深,深又言其杳冥也。

 (“羊公”二句)浩然谓羊公爱登此山,身后百姓建碑。我辈今日在此登临,转盼间便为陈迹,后世亦有知我辈登临者否?读其碑文,亦不免泪落矣。(徐增《说唐诗》卷十三)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 一作:字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 历史。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水落石出,鱼梁洲清浅;天寒木落,云梦泽广袤无边。

 晋人羊祜纪念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中“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具体时间不详。诗人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赏析6

 诗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意思晋人羊祜纪念碑尚在,读后令人涕泪涟涟。

 注释

 羊祜之碑。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凡见其碑,无不流泪。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铭》:“召棠且思,羊碑犹泣。”亦作“羊公碑”。借指官吏政德。

 全诗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此诗借登山远眺,吊古伤今,抒发了自己身世不 遇、无所作为的伤感之情。晋代羊祐,镇守荆襄,政绩卓著,百姓立庙建碑,岁时祭祀。 孟浩然携诸子登上岘山,见羊公碑在,流芳至今,内心能无振荡乎?首联言人有生老病 死,家有悲欢离合,人事在不断地消亡变化;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朝代也在不断循环更 替。此联概括了自然、人生、社会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次联紧 承上联“古”“今”二字,江山胜迹在,我辈来登临,其心事浩茫,能不怅然! 颈联抓住时 令特点,描写远望寒冬之景象:冬水下落,鱼梁高露,溪水更清浅;寒天萧森,云梦广阔, 大泽益深远。此境清寒空阔,以冬景衬心境,愈显心情之悲凉也。尾联因景生情,抒发 感慨:四百余年过去,诗人读罢碑文,为何如此伤悲?诗人想到人事变迁,羊公能与山 河同在,能无景仰之意?再想想自己,一介布衣,一事无成,死后湮没,能无悲伤之情? 此诗“俯仰古今,寄慨苍凉”(俞陛云《诗境浅说》);写清空之景,静悟哲理,抒发真情,颇 有意趣,乃上乘之作。

好雨润物细无声——咏春雨古诗词赏析

1. 关于松的诗句 要解释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词语解释

浣女:洗衣女。

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诗文赏析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画松:

画松一似真松树,

画里的松树画的好像是一棵真的松树,画的很像。

且待寻思记得无?

让我想一想,以前好像见过,还记得没有。

曾在天台山上见,

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

石桥南畔第三株。

是石桥南边的第三棵,和画里的很像。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下的很大,把青松树都覆盖住了,但松树仍然是笔直的,一点都没弯曲。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要想知道松树有多高,多尿性,等雪一融化,松树露出来自然就知道了

2. 关于松的诗句

咏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欧阳澥 句 离家已是梦松年。

无名鬼 句 芫花半落,松风晚清。 赵嘏 句 松岛鹤归书信绝,橘洲风起梦魂香。

陆龟蒙 句 溪山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萧洒侯。 陈蓬 句 竹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

(题松山) 廖凝 句 落尽最高树,始知松柏青。(《落叶》)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檀栾竹影,飙松声。

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灵澈 句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

(《伤古墓》)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 我朋在矣,彼陆之子。如松如杞,淑问不已。

韩愈 条山苍(中条山在黄河之西)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元淳 句 弟兄俱已尽,松柏问何人。(《寄洛中姊妹》) 郑符 闲中好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

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李世民 咏小山 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

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李隆基 续薛令之题壁 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

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暂游仁智所,萧然松桂情。

寄言栖遁客,勿复访蓬瀛。 张九龄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刘长卿 听弹琴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李白 铜官山醉后绝句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李白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韦应物 寄璨师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韦应物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韦应物 雪行寄褒子 淅沥覆寒骑,飘飖暗川容。

行子郡城晓,披云看杉松。 韦应物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 咏琥珀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岑参 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 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姚合 秋中夜坐 疏散永无事,不眠常夜分。

月中松露滴,风引鹤同闻。 裴夷直 酬卢郎中游寺见招不遇 偶出送山客,不知游梵宫。

秋光古松下,谁伴一仙翁。 裴夷直 寓言 秋树却逢暖,未凋能几时。

何须尚松桂,摇动暂青枝。 裴夷直 令和州买松 好觅凌霜质,仍须带雨栽。

须知剖竹日,便是看松来。 杜牧 送薛种游湖南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去绕潇湘。 喻凫 赠空禅师 虎见修行久,松知夏腊高。

寒堂坐风雨,瞑目尚波涛。 喻凫 题禅院 无花地亦香,有鹤松多直。

向此奚必孤,山僧尽相识。 马戴 黄神谷纪事 霹雳振秋岳,折松横洞门。

云龙忽变化,但觉玉潭昏。 马戴 赠道者 深居白云穴,静注赤松经。

往往龙潭上,焚香礼斗星。 于兴宗 东阳涵碧亭(《金华志》:兴宗宝历初令东阳创此亭) 高低竹。

3. 关于松的诗句古诗词

一、青松

作者陈毅 朝代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二、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朝代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三、书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译文

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四、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朝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五、寻雍尊师隐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译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遥世外不用记年。拨开浓云寻找古老的山间古道,奇树听那涂涂的流泉。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与雍辱师交谈起来一直到江水已笼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独自走下烟云弥漫的寒山。

4. 描写松的诗句 古诗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5. 有关松的诗句

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临四野。

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

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

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

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

岂复叹咨嗟。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东门。

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沈。

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

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

郁然思妖姬。 《拟嵇中散咏松诗》(晋)谢道蕴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咏寒松诗》(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松柏篇并序》(南北朝)鲍照 余患脚上气四十余日,知旧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剧,遂见还。 开袠,适见乐府诗龟鹤篇,于危病中见长逝词。

恻然酸怀抱。 如此重病,弥时不差,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圹(土+遂)亦已开。 室族。

6. 松的意义和诗句

黄山松诗三首

黄山松----徐速之

百代千年立险峰, 挺身昂首傲苍穹。

惯和狂风暴雨战, 常在雷霆闪电中。

载雪披霜颜不改, 吞云吐雾气从容。

一尘不染高风格, 万绿丛中独见雄。

黄山松----肖俊飞

搅云蔽日碧重重, 意态超然立万峰。

怪道谈龙龙不见, 一齐化作此山松。

黄山松

娟娟玉屏迎客松, 轻舒翠袖美姿容。

迎来春色送秋去, 年年月月接宾朋。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青松》现代.陈毅

2.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南轩松》唐.李白

3.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

--《禁中春松》唐.陆贽

4.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

--《松》宋.王安石

5.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底松》唐. 白居易

1)铮铮铁骨傲苍穹,霜雪奈何不动容。满目山河无障碍,且登高处一盘恒。(2)一身正气两袖清,傲骨凌峰石上生。横眉群山千秋雪,笑吟长空万里风。(3)曾云舒卷荡峰清,角立危峦气不平。奇响滔滔天地壮,风云万变自峥嵘。

7. 关于松的诗句

咏松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沈。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8. 有关松的诗句大全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9. 有关松的诗句有哪些

宋.吴芾《咏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唐.白居易《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唐.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栋梁君莫***,留著伴幽栖。

唐.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荀鹤

唐.白居易《松树》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松树是植物王国的寿星,有“百木之长”之誉。浏览古籍,文人雅士对松情有独钟。他们歌以赞松,诗以咏松,文以记松,画以绘松,宏篇妙文不胜枚举,丹青杰作传世甚多。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常用松柏象征孤傲耿直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以凋谢,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参考资料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

关于水浒传里的诗句(关于水浒传的诗句)

好雨润物细无声

——咏春雨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雨,本是大自然的客观物象,当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之后,便频频见诸诗人笔端。特别是对春雨,可谓情有独钟。春雨是万物生长的源泉。古诗词中有关春雨意象的篇章,或曲尽其态,摹尽自然精灵;或境生象外,开拓精神蕴涵,使人为之反复咏叹,获得审美的愉悦。

在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中,描写和吟咏春雨的作品很多。历代诗人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出春雨潇潇的美妙景象。

在所有描写春雨的唐诗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可谓写到了极致。他的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其中,这首《春夜喜雨》,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充满着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最为著名: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诗人看来,春雨知晓时节,善解人意,在人们急需的时候悄然而至,催发生机,滋润万物。为此,诗人惊喜得彻夜难眠,唯愿春雨下个通宵。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春雨密密麻麻、飘飘洒洒,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完全溶进了无垠的夜色,江船上的渔火在广漠幽黑的春夜里更显得红亮耀眼。诗人目睹此景,欣慰地想到,天亮时盛开的娇滴、缤纷芳香的百花正是被这夜间的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锦官城将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的动人春色。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此诗“传出春雨之神”。的确,诗人写出了春雨内在的精神和内在的灵魂。春雨,善解人意,顺遂人愿,应时而降,伴随和风,在夜阑人静之时,由高高的太空轻轻地降落到坎坷不平的大地,悄悄地渗透到泥土中去,最后终于消失了自己。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然而,正是它的由云变雨,构成了春天无数生命的升华。那大地勃发活跃的生灵,无不赞美着它的惠泽!

对于春雨,诗人们无不倾注欣喜之情,喜爱之意: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喜雨》中对久旱逢雨的描绘。前两句从自身的感受写春雨带来的舒适和惬意;后两句写花草树木得雨水滋润后的欣欣向荣。清新自然的语句,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颗欣然嬉戏于春雨之中的未泯童心。

同样是“喜雨”,南宋诗人周邦彦的《春雨》从农人心中道出: ?

耕人扶耒语林丘,

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丰沛,可供行船。诗人运用含蓄委婉的艺术手法,全诗不见一个“喜”字,从耕人“语”、鸥鸟“落”的侧面描写,来含蓄地表现农人、鸥鸟因春雨而带来的喜悦。后两句则正面描写雨量的丰沛,从而烘托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在结构布局上注重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唐代诗人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里写出了春雨“润如酥”的质感: ?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淡淡的青绿之色,走近却什么也看不到了。诗句以淡雅明快的色调、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春雨春草互相映衬的那种早春景色特有的朦胧美。这“润如酥”,正是诗人从心灵深处的感知中,微尽其妙地写出了春雨的细致、绵密、轻柔、润泽、滑腻、质感和美感。而那“遥看近却无”的春草,不但映衬出小雨的“润如酥”,还显示出诗人观察物象的细致,他沉浸在对宁静的大自然的注视之中,惊讶于草色随距离的变化而产生的“远有近无”的视觉变幻。在诗人看来,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就是这小雨霏霏的早春,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晚春景象。在诗人笔下,一幅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早春美景诗情画意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淅淅沥沥的春雨在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下起来了: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青山、白鹭、桃花、流水、游鱼,青箬笠、绿蓑衣的渔翁,垂钓在这幅江南的春江山水美景中。天地间挥洒着细细密密的雨丝,斜风细雨下,渔翁闲钓江面也不愿归去。这种有雨不觉雨,有我不觉我的境界,正是难得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春雨是有灵性的,它感应着诗人们的心境。诗人们高兴时对春雨滋润万物生机勃勃的描写让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春雨也与诗人们心有灵犀,当诗人们悲伤时其笔下的春雨又成了苦雨零落凄雨纷纷。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一天冒着蒙蒙细雨,登上密州北城的超然台,触景生情,引起怀念故乡的愁思: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 超然台作》)?

上片写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暮春烟雨图。斜风细雨,柳枝轻摆,好一个清爽的雨天。登上超然台远眺,只见护城河中,碧水微微闪动,万千雨点落在上面,吹起千万朵小喇叭花。城内则繁花似锦,青砖绿瓦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诗人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山城在阴云密布、细雨蒙蒙中无限美妙的景色。 ?

下片写诗人思乡的复杂感情。阴雨绵绵的季节,最容易引起愁绪。而“寒食后”又是扫墓的日子,更容易引起怀乡之情。“酒醒却咨嗟”,是说满怀愁绪却无法排解,只好饮酒消愁;可是酒醒后愁绪依然未减,所以才慨然叹息。“休对故人思故国”一句说,不要对朋友们谈论故乡的事了,言外之意是说,谈论故乡更容易引起思乡之情,还是不去说它吧。寒食已过,还是点燃“新火”,煮起“新茶”来品尝吧。尾句“诗酒趁年华”,并不是说赋诗饮酒消磨岁月,而是含蓄地表现了不愿浪费时光,还要“趁”美好的“年华”,做一番事业的进取精神。

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写一夜听雨,愁绪绵绵: ?

?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

淳熙十三年(公元1786年)春,诗人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在临安写了此诗。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诗人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境,只好借春雨说愁绪,把春雨写成了无情之物。 ?

“小楼”一联是诗人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表面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在这春夜里他为何事辗转反侧呢?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又能给他一些什么样的愉悦和抚慰呢?不能。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清幽得空寂的春晨中独自惆怅。接下去的颈联不更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吗?“闲作草”、“戏分茶”,一生出入于战场生死,贯游于天南海北,时刻思虑着报国和爱民的陆游,竟也“闲”而又“戏”了!在诗人眼中,临安春色,何其清淡寡味,人情何其冷漠,世味何其索薄,壮志更是无从谈起,只有在“闲”“戏”中打发时光。“素衣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诗人在描写大自然的各种景致时,往往随着自己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如果说杜甫面对春雨的感觉是“喜”,那么,宋代诗人陈与义在《春雨》中感到的却是“惊”: ?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 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诗的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摸鱼儿》),和自己眼前的“细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江南春绝句》),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的悲叹。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的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十分相似,表现了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寂寞之感。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情诗《春雨》,借春雨以寄情,情意绵绵:

怅卧新春白袷衣,

白门寥落意多违。 ?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漂灯独自归。 ?

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 ?

玉珰缄札何由达?

万里云罗一雁飞。?

此诗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诗人重寻旧地,不见所爱女子,因而惆怅不已。诗中借助飘洒的迷蒙的春雨,烘托别离的寥落与怅惘,渲染伤春怀远、音书难寄的苦闷,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人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诗人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诗人寂寥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物,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诗人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感人的艺术魅力。

诗中借春雨以寄情,有追思,有梦境,有挚情,有包容,有极尽情思之苦。用多情的春雨,曲致幽微地表现了诗人在明知无望却偏要追求的痛苦爱情中,所感受到的纤细脆弱之感和寥落凄迷之情。

再看唐代词人温庭筠《更漏子》中的细雨情思: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

这首词是一首抒写女子春夜相思愁苦的春怨词。词的上片写女子春夜难眠的情状。词人由景写起,以动寓静。柳丝亦如情丝,细雨亦湿心田,如此长夜,思妇本已难眠,却偏偏总有更漏之声不绝。“惊”“起”雁、乌,更惊起独守空房的相思女子。寂寞中听更漏声,仿佛石破天惊,甚至连画屏上的鸟都被惊起,女子的朦胧情态一扫而空,惆怅更重。上片写景似乎单纯,但处处都可见情,“惊”“起”的气氛笼罩全片,为下片的叙写情怀做了极好的铺垫。

词的下片直接写人,以静寓动。香雾虽薄却能透过重重的帘幕,正像相思的惆怅挥之不去,驱之还来。过片三句写尽了闺中女儿怅惘寂寞的心思。最后三句说,任红烛燃尽,把帐帷落下,本以为可以不再听、不再看,便不再思了,未料想,相思却入梦,只是梦里有君君不知啊!下片写人兼写境,以女子的心境来写女子的环境,实际上暗中写出了“君”的无情和冷漠,由“君”的“不知”更写出了女子的惆怅和凄苦,是以情视景、以景见意的写法,委婉含蓄。

北宋词人秦观的《浣溪沙》,借雨喻愁,愁绪如丝: ?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调、白描的手法,十分熨帖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眇。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主人公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弥漫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词的首句,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在周围阴氛的笼罩下,幽迷淡远。凝神恍惚中,她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

下片开始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不期然而然中,她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倘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缥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词人在这里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飞花”之“轻”似“梦”、“丝雨”之“细”如“愁”。之为奇特,不仅于其喻体和喻指的恰当而新奇上,更在其一反常式,而以抽象的情感喻具体的物象,是飞花似梦,是细雨如愁。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缥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丝丝细雨,已足生愁,更何况其无止无歇总是下个不停呢!体味这无边的飞花细雨,仿佛我们也感受到了那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最后,词以“宝帘闲挂小银钩”作结,尤觉摇曳多姿。细推词脉,此句应为过片之倒装句。沉迷于一时之幻境,不经意间瞥向已经挂起的窗帘外面,飞花丝雨映入眼帘,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而在结构艺术上,词人作如是倒装,使得词之上、下片对称工整,显得精巧别致,极富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同时,也进一步唤醒全篇,使帘外的种种愁境,帘内的愁人更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现。

1.关于水浒传的诗句

转 [一]七绝 山岭崎岖水渺茫, 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 月冷风清也断肠。 注:第90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

燕青射雁具有不祥的象征意义。正如宋江伤感的叹怀:“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具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

你却射了那数只,好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宋江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了这首诗,伤怀悲凄,悲天悯人而又富于禅境,刹时间将现实生发的生命领悟进而升华,这首最令我陶醉和伤感。 [二]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第39回:“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敢笑黄巢”之“凌云志”,“不谋反待怎地!”(黄文炳语),宋江心中的黄巢只是一个不懂忠义的莽夫,自认为自己比他还要强,他希望的是打破现有规则,而又绝无与旧制度决裂的勇气。

因此便有了这句狂话:“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他所思考的是“他日身荣”,“再来经过”。

附,黄巢的两首菊花诗 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诗比黄巢、宋江从容很多。

虽然,领袖押错韵了。咱们老乡很多人不分前后鼻音的。

[三] 《满江红》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注:第71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

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则正式成为民间节日,活动也丰富到了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内容。

自然,诗人们写诗。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四] 《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注: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

宋江等像乡巴佬上东京搞金钱攻势公关。在李师师坐台的地方,“尽诉胸中郁绪,呈上花魁尊听”以至于李师师向道君皇帝唱这首词时,被皇帝赞道:“不料剧贼之词其工若此!有才若此,为何上山为盗?” ,“借得山东烟水寨”,是义盗的举重若轻;“来买凤城春色”,是富嫖的潇洒随意。

“翠袖”以下是对名妓的吹捧,但也以此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雅嫖。“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是字谜,也是借代,“醉乡头白”是范进求官式的急切。

“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寥寥几句,宋江的土气愚忠,柴进的乖巧帮闲,李逵的鲁莽直率,李师师的职业风趣等等都跃然纸上。 [五] 《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 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 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 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 血染浔阳江口。 注: 第39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信》。

宋江杀惜,刺配江州,独登浔阳楼“……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这里。

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与其说此词是宋江反抗奸佞当权的黑暗社会的宣言,不如说这不过是社会上官府中人常见的情绪的醉态表达。

宋江的“冤仇”并无具体人指,如黄文炳的所问:“这厮报仇兀谁?”它仅仅是怨愤、失落和不安份的交错, “血染”之类的豪言,正是心态不平的一种狂言,不过我们都喜欢这种发泄。 [六] 《解连环》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 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 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 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注:90回。宋江征辽,大胜而归,五台山参禅之后,“望东京进发”“当晚屯兵双林渡口。

宋江在帐中,因复感叹燕青射雁之事,心中纳闷,叫取过纸笔,作词一首……词中之意,甚是悲哀忧戚之思。宋江心中郁郁不乐。”

此词极类张炎。

2.水浒传中的诗句

水浒传中的诗句:1,宋江 《浔阳江凌云志》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2,黄巢 《菊花台》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3,《解连环》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4,吕洞宾牧童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衰衣卧月明。5,一首律诗:是为林冲杀陆虞侯反上梁山做铺垫:才离寂寞神堂路,又守萧条草料场。

李二夫妻能爱客,供茶送酒意偏长。潜为奸计害英雄,一线天教把信通。

亏杀有情贤李二,暗中回护有奇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

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

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取材:《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此外,李埴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

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宋代说书技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篇目《青面兽》、《》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

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并说在龚开之前有画院待诏李嵩,曾画过宋江等人像。但龚开的赞并未说故事内容。

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

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投降朝廷镇压方腊起义止,顺序和后世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

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

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

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武行者”等。书名由来:“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

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

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

3.《水浒传》中的古诗有哪些

《水浒传》中的古诗不胜枚举,下面举一部分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廉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躲难逃灾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只因法网重重布,且向空门好修。打坐参禅求解脱,粗茶淡饭度春秋。他年证果尘缘满,好向弥陀国里游。

金钗斜插,掩映乌云;翠袖巧裁,轻笼瑞雪。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半舒嫩玉。织腰袅娜,绿罗裙微露金莲;素体轻盈,红绣袄偏宜玉体。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披宿雨倒悬嫩线。飞云瀑布,***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角铃摇龙尾动。宜是县揉蓝染出,天生工积翠妆成。根盘直厌三千丈,气势平吞四百州。

山门侵峻岭,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窟相连,以阁共峰峦对立。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玉药金芽真绝品,僧家制造甚工夫。免毫盏内香云白,蟹眼汤中细浪铺。战退睡魔离枕席,增添清气入肌肤。仙茶自合桃源种,不许移根傍帝都。

禅林辞去入禅林,知己相逢义断金。且把威风惊贼胆,谩将妙理悦禅心。绰名久唤,道号亲名鲁智深。俗愿了时终证果,眼前争柰没知音。

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鹭鹚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山影深沉,槐阴渐没。绿杨影里,时闻鸟雀归林。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

髭须似雪,发鬓如霜。行时腰曲头低,坐后耳聋眼暗。头裹三山暖帽,足穿四缝宽靴。腰间绦系佛头青,身上罗衫鱼肚白。好似山前都土地,正如海底老龙君。 雾锁青山影里,滚出一颗没头神。烟迷绿树林边,摆着几行争食鬼。***凶恶,个个狰狞。头巾都戴茜根红,衲袄尽披枫叶赤。缨枪对对,围遮定吃人心肝的小魔王。梢棒双双,簇捧着不养爹娘的真太岁。高声齐道贺新郎,山下大虫来下马。

头戴撮尖乾红凹面巾,鬓傍边插一枝罗帛像生花。上穿一领围虎体挽绒金绣绿罗袍,腰系一条称狼身销金包肚红胳膊。着一双对掩云跟牛皮靴,骑一匹高头卷毛大白马。

4.形容“水浒传”的诗句有哪些

1、沉吟浒水亭(唐·白居易·《别苏州》)

2、行经水浒为毒流(唐·元稹·《有鸟二十章》)

3、率西水浒(宋·王安石·《烝然来思》)

4、孤舟没齿居水浒(宋·陈普·《渔父辞》)

5、肮脏立水浒(宋·范成大·《荆渚堤上》)

6、神物护持存水浒(宋·李訦·《谒丞相祠观八阵图》)

7、访古暂陪湘水浒(宋·李曾伯·《过清汀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8、水浒鼎立三石犀(宋·楼钥·《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9、瓶巾过水浒(宋·毛滂·《赠别讲僧若水》)

10、乡来小亭横水浒(宋·释居简·《白苹洲新楼曰溪山伟观》)

11、坎击鼓兮鄞水浒(宋·王应麟·《吴刺史庙祭神辞》)

12、君不见罗生《水浒传》(明·王叔承·《君不见苕川席上戏赠晋陵朱说书》)

13、且把葡萄听《水浒》(明·王叔承·《君不见苕川席上戏赠晋陵朱说书》)

14、寂寞连水浒(明·袁凯·《邹园十咏 柳堤》)

15.君不见罗生《水浒传》(明·王叔承·《君不见苕川席上戏赠晋陵朱说书》)

5.水浒传中的经典诗词

水浒传经典诗词:1.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2.遥山叠翠,远水澄清。

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

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3.毛披一带黄金色,爪露银钩十八只,睛如闪电尾如鞭,口似血盆牙似戟。伸腰展臂势狰狞,摆尾摇头声霹雳。

山中狐兔尽潜藏,涧下獐麀皆敛迹。4.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意万载难瞻明月影。

不分南北,怎辨东西。黑烟霭霭扑人寒,冷气阴阴侵体颤。

人迹不到之处,妖精往来之乡。闪开双目有如盲,伸出两手不见掌。

常如三十夜,却似五更时。5.芦花深处屯兵士,荷叶阴中治战船。

6.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时来富贵皆因命,运去贫穷亦有由。

事遇机关须进步,人当得意便回头。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7.风拂烟笼锦旆扬,太平时节日初长。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

三尺晓垂杨柳外,一竿斜插杏花旁。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8.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9.云遮峰顶,日转山腰。

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披宿雨倒悬嫩线。

飞云瀑布,***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角铃摇龙尾动。宜是县揉蓝染出,天生工积翠妆成。

根盘直厌三千丈,气势平吞四百州。10.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11.金瓯潋滟倾欢伯,双手擎来两眸白。

延颈长舒似玉虹,咽吞犹恨江湖窄。昔年侍宴玉皇前,敌饮都无两三客。

蟠桃烂熟堆珊瑚,琼液浓斟浮虎珀。流霞畅饮数百杯,肌肤润泽腮微赤。

天地闻知酒量洪,劝令受赐三千石。飞仙劝我不记数,酩酊神清爽筋骨。

东君命我赋新诗,笑指三山咏标格。信笔挥成五百言,不觉尊前堕巾帻。

宴罢昏迷不记归,乘惊误入云光宅。仙童扶下紫云来,不辨东西与南北。

一饮千锺百首诗,草书乱散纵横刘。12.心头火起,口角雷鸣。

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

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财狼。

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恰似顿断绒颖锦鹞子,犹如扯开铁琐火猢狲。

13.影深沉,槐阴渐没。绿杨影里,时闻鸟雀归林。

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

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14.萍踪浪迹入东京,行尽山林数十程。

古刹今番经劫火,中原从此动刀兵。相国寺中重挂搭,种蔬园内且经营。

自古白云无去住,几多变化任纵横。15.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

我无妻时犹闲可,你无夫时好孤凄。:《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的章回体长篇***。

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6.水浒里的经典诗句

有智真长老的偈语: 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

堪嗟石火光中,翻了几 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

还有 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还有给鲁智深的: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宋江等众将下到五台山下,引起军马,星火赶来。众将回到军前,卢俊义,公孙胜等接著宋江饥工观继攥荒硅维亥哩众将,都相见了。

宋江便对卢俊义等说五台山众人参禅设誓一事,将出禅语,与卢俊义,公孙胜看了,皆不晓其意。萧让道:“禅机法语,等闲如何省得?”众皆惊讶不已。

罗***没给宋江说过什么。

7.水浒传》里的诗句/名言/成语/歇后语(各5个)

歇后语: 逼上梁山、义薄云天、五体投地、替天行道、兵来将挡,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成语; 腥风血雨 发音 xīng fēng xuè yǔ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心满意足 发音 xīn mǎn yì zú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血雨腥风 发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一马当先 发音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逼上梁山 发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释义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名言: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

有缘千里来相间,无缘见面不相逢。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