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成败什么意思_盛衰荣辱打***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6-12 0
  1. 纳兰性德的生平
  2. 求一首歌的名字
  3. 监禁中被人用弓绞杀,贾元春死时究竟有多惨?

百业萧条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出处: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盛衰成败什么意思_盛衰荣辱打一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疮痍满目 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得失荣枯 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兴盛与衰败。

出处:元·沈和《赏花时·潇湘八景》套曲:“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

东零西落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洞鉴废兴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代兴盛衰败情况。

出处:《魏书·李顺传》:“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不克以不?”

断壁残垣 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断壁颓垣 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风雨萧条 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出处: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访遗踪于女峡,风雨萧条,征往事于姑泉,弦歌响亮。”

红衰翠减 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花残月缺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出处:唐·温庭筠《和王秀才伤歌妓》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须圆。”

环堵萧然 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荒无人烟 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家道中落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出处:《儿女英雄传·序》:“晚年诸子不孝肖,家道中落,先时遗物斥卖略尽。”

荆榛满目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出处:《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鞠为茂草 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鞫为茂草 指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枯枝败叶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落花流水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出处: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满目疮痍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满目荆榛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满目凄凉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出处: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民生凋敝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汉书·循吏传序》:“民用凋敝,奸轨不禁。”

气息奄奄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泣麟悲凤 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出处:孔子因乱世获麟而涕泣,又因凤鸟不至而伤。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论语·子罕》。

人亡邦瘁 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出处:《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

日薄西山 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日薄虞渊 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出处:《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身后萧条 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盛衰荣辱 兴盛、衰败、荣耀、耻辱。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出处:《周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周易·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盛衰兴废 盛:兴盛;衰:衰败;兴:兴旺;废:废弃。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文》:“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十室九空 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出处:《抱朴子·用刑》:“徐福出而重号淘之仇,赵高入而屯豺狼之党,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时绌举盈 绌:不足、不够。盈:有余、多余。当衰败之时,而强作奢侈之事。盈,通“赢”。同“时绌举赢”。

出处:清·吕留良《与董方白书》:“度所费不下数千金,时绌举盈,极为民害。”

颓垣败壁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颓垣败井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颓垣败井,廊庑倾欹。”

颓垣断堑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

颓垣废井 倒塌了的墙,废弃不用的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宋苏轼《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叹也。”

颓垣废址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宋欧阳修《有美堂记》:“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

西风残照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杳无人迹 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

出处: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杳无人烟 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雨井烟垣 比喻荒凉、冷落的景象。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明放着花楼酒榭,丢做个雨井烟垣。”

月缺花残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出处:唐·温庭筠《和王秀才伤歌妓》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须圆。”

瘴雨蛮烟 指南方有瘴气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出处:宋·辛弃疾《满江红》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秋风扫落叶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出处:《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纳兰性德的生平

《倾尽天下 乱世繁华》

内容简介:  

惊才绝艳,不良于行,世人称其公子无双。

少年封侯,征战天下,终登九层宝塔君临天下。

他一生清贵无瑕,说是风流天下却也不***。

他坐拥江山如画,却甘为他覆了江山袖手天下。

桃枝为约,红巾定情,红线结发……

桃花树下的邂逅,尘封了一个千年的***。

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

笔名:沧海遗墨

昵称:墨墨,墨大,墨太后

籍贯:浙江

职业:耽美写手

处女作:《倾尽天下 乱世繁华》

所有作品:《倾尽天下 乱世繁华》、《倾尽天下 乱世繁华》外传、《血锋》(未完结)

性别:女

性格:无比古怪的性格,跳跃性思维,天马行空的说话方式——令人无力且抓狂。

口头禅: 你节哀 看情况

喜好:看书,动漫,睡觉,玩游戏。

自我介绍: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投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无比懒惰

***文案折叠编辑本段

他惊才绝艳,不良于行,世人称其公子无双。[1]

他少年封侯,征战天下,终登九层宝塔君临天下。

他一生清贵无瑕,说是风流天下却也不***。

他坐拥江山如画,却甘为他覆了江山袖手天下。

桃枝为约,红巾定情,红线结发……

桃花树下的邂逅,尘封了一个千年的***。

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

***语录折叠编辑本段

1、所有人都看到,塔上那个坚毅华贵,杀伐予夺,说一不二,似乎永远都坚不可摧的男子,在那一刻,犹如一个孩童般……失声痛哭!

2、如果当时,没有一探究竟的好奇……

如果当时,没有惊鸿一瞥的惊艳……

如果两人不曾相识……

如果时光能够流转……

他会不会仍然选择,走入这个死局?……

3、十七岁,两人初遇在桃花树下。

如果相遇是一场悲剧,

那么前世,就已注定这凄怆的结局。

此情可待成追忆,

惟独你——是我终结不变的宿命……

两个绝世少年,一骑、一坐,一动、一静。在那幕天席地的花雨下,美得宛如一幅倾尽天下的水墨画……

4、“有时候,‘残’并不意味着‘废’,我从不为无法行走而怨天尤人,觉得自己可怜,低人一等。这世界上,不残而废的人实在太多了。”

5、她自幼便被"烟雨楼"的老鸨容妈妈收养,在青楼中长大的她,最擅长的自是风流手段、歌舞应酬。

聪明伶俐的她,自然知道自己所学一切都是为了取悦男人,如果长大之后命好的话,说不定会嫁入豪门,摆脱这整日迎来送往的皮肉生涯。

——直到遇到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年。

那个少年公子寂寞恬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已等待了她五百年……

美得容易幻灭。

寂得让她的心,隐隐抽痛。

在那一刻。

莫雨燕终于明白

——原来今生投生此身,就是为了遇见他!

哪怕粉身碎骨……哪怕永堕阿鼻!

6、夜已深,月倚墙。小院中桃花纷飞飘落,暗香浮动月昏黄。

7、那时的方君乾没有想到,当初他的那一句话,竟然一语成谶。

这对剑,准确地预示了两人日后的命运。

这段情——

上穷碧落下黄泉。

8、我是无双公子的死士!——”

“我爱肖倾宇……”

“公子!——”她最后呼唤了一声,眼底有刻骨的爱慕眷恋……

蓦然间,莫雨燕抬臂在女墙上一撑,轻盈盈地一跃而下!

斜阳如血,照在那一袭雪白宫装上,在夕照里染上了淡淡的血色。

台上的人猝及不妨,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女子从高台上纵身一跃而下。

黄沙纷飞,护城河边几骑人马呼啸而过,踏过那具跌落的女子尸体……

粉身碎骨,肝脑涂地,血溅黄沙……

肖倾宇闭上眼睛,耳边仿佛还回响着莫雨燕黄莺出谷般的声音——

“雨燕想跟随公子……”

“雨燕选择做公子的羽翼!”

“死士也好,棋子也罢,雨燕都无怨无悔。”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盈盈笑脸上——“莫雨燕喜欢公子,如果是为了公子,雨燕甘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9、“本侯若死,倾宇可会为我流一滴眼泪?“

直到很久以后,久到两人都化骨成灰,久到繁华落尽、久到沧海变成桑田……当人们一遍一遍重复这段千年前的***时,才从月光中,细细体味到了那个永远被尘封的答案……

10、七分人力,三分天意。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命由己造。

11、然而当时的肖倾宇没有料到,自己最终,还是收下了这条红巾……

而世人只知,自二十二岁后,一向红巾不离身的寰宇帝方君乾,此生就再也没戴过红色长巾……

12、”***是什么?”方君乾只问了五个字。

“拿下衮郡、豁城、琉叶郡,使八方城的统治地盘扩大十倍,收编八方军,你方君乾方小侯爷,则成为大庆西北的无冕君王。”

13、当时的方君乾就坐在旁边,亲眼见证了这庄重温馨的一幕。

从此以后,无论严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张尽崖都苦练琵琶勤学不缀。

无双公子肖倾宇去世后,张尽崖展转南北游历天下,一手琵琶倾倒世人,终成天下琵琶第一名家!

当人们问他当初为何独独选择琵琶时,张尽崖总是笑而不答。

世人只知道,他怀中的那把琵琶,即使已然陈破不堪,也一直陪伴着张尽崖,直到他死去。

弥留之时,琵琶国手张尽崖抚摩着那把琵琶,泪流满面,只轻轻留下五个字:“我的……恩师呀……”

14、大倾开国元勋之一,位列苍凌阁功臣之首的“无忧丞相”戚无忧,一生最感激的人不是被他赞为“明主圣君”的寰宇帝方君乾,而是,被后世誉为“绝世倾宇”的无双公子肖倾宇。

他是方君乾的左臂右膀,亦是肖倾宇的知交好友。是他,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公诸于众。也是他,将那段倾尽天下的旷世绝恋一五一十记载下来,汇编成了那本流传千古的《倾乾录》。

15、“方君乾不娶妻,不生子,只要倾宇陪伴一生一世。”

“哪怕千夫所指,哪怕万人唾弃,哪怕全天下人都反对,只要倾宇点头,方君乾就可以为你倾尽所有。”

16、“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这一句,胜过世间千言万语。

没有人知道,方小侯爷每一场战役结束后,所说的第一句话,永远是对他说的那句——倾宇,我回来了。

17、天地间只剩下了他的话——“方君乾,站起来。”

我就在这里。

哪里都不去。

这修罗地狱,不只你一人,我亦会陪你一起。

你也从不曾令肖倾宇失望过。

所以,方君乾,站起来!

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清贵无瑕的白衣男子为他踏进了这片血海,对自己说:“方君乾,站起来。”

眼前不见了江山无限,只看到他的脸……

18、《寰宇征战录》里,有这么一段话:帝天纵英才,弓马娴熟,南征北战,一生历经大小战役二百余场,负伤不计其数。然帝坚忍,纵伤可见骨亦若无其事,谈笑如故。

将问曰:身体发肤皆受之父母,陛下不觉疼痛矣?

帝答:倾宇去后,朕自此再不觉疼痛。

百官默然。

一人潸然泪下后,帅帐中啜泣声顿时不绝于耳。

倾宇,除了你,我还能向谁明明白白喊出自己的疼痛?

寰宇帝统一四海君临天下,只是这声“疼”,却是再也不会说了……

19、“倾宇此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清冷悦耳之声毫不迟疑:“站起来!”

“会的。有朝一日,本侯必倾天下之力让倾宇站起来。”

20、“公子无双,怎么能哭呢。”

肖倾宇是从来不哭的……

不哭。

不哭。

绝不哭。

劳叔看见他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

茶盏在他掌中嗒嗒轻响,几乎端拿不住。

在那一刻,劳叔有种想替他痛哭的冲动……

“哐当”——

茶盏终于拿捏不住摔落在地!

洒落的水渍溅成支离破碎的花瓣。

“劳叔,”少年的微笑伤彻心扉,“我也会痛呀。”

21、“本侯爱慕公子无双!”

22、我所要的,只是一场荣华谢后,温暖同行……

红线结发,碧落黄泉。

23、共同体味这万丈红尘的繁华与悲欢,无论风雨颠沛,生死遥距,只要一息尚存,此生此世便永不分离

24、“就算要死,他也必须死在我手里。”

“为何?”

“因为你们不配。”

25、血染江山,倾覆天下,都是为了你呀!

26、方君乾,你曾说碧落只有黄泉才能相伴。

站在方君乾身边的,只能是肖倾宇。

27、这倾尽一生一世的爱恋,惟愿执君之手度华年,莫非只换来苦难半生的梦魇?

28、执子之手,风雨无悔。

生死契阔,相约看江山无限。

29、眼前男子眼神凌厉,杀气凛然。他依坐轮椅,长发披散肩头,荏弱无依中透出毁***地的杀伐煞戾!人冷,眸利。

清冷如雪。

傲得萧煞。

30、桃枝为约,苍天为证。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

方君乾,我答应了呢。

“倾宇可愿陪伴本侯一生?”

这句话,方君乾问了无数遍。

每当他这么问时,肖倾宇总是笑而不答。

直到肖倾宇逝世,直到方君乾登基为帝一统天下,直到寰宇帝于无意之中听到张尽涯提起幼年跟随无双公子游历天下,路经企国赏花。

直到那一刻,方君乾才幡然醒悟。

原来,早在肖倾宇接过自己手中桃枝的那一刻、那一时、那一刹那,他就已经决定一生一世陪伴自己······

31、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2、一梦惊寒,清醒时分,恍觉***不在眼前。凄冷与思念汹涌袭来,再难入眠······

于是起身登上千年城楼,看那月斜夜深沉,却依旧不解相思,只徒然倍添思念。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倾宇,没有你在身边,方君乾好生······寂寞。

33、面白似雪,朱砂凄艳。寂寞如刀锋,荏弱不胜衣。

34、方君乾绝没有料到,相国寺前,落雪之中,姻缘桥边,真有一个男子手缠红绳寂寂而坐。

仿佛在桥端,静等了一个千年······

一千分的痛,一万分的情,一亿分的爱恋。

注定了两人流传千古的倾世之恋。

于是几年之后,姻缘桥边,再不见红线牵缘。

因为此情已倾尽天下,世人只配仰望涉足无颜。

35、眼眸寂寥似寂寂冬雪,迷离若漠漠夏夜。凝眸处,红尘冉冉,弱水尽三千。

36、桃枝为约,红巾定情,红线结发······

我为我们设想了千百种结局。

想过你我携手隐居归隐山林。

想过我们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甚至想过助你登基为帝一统天下。

肖倾宇想过千百种可能。

唯独没有猜到,原来,最终的结局竟是——没有结局······

因为,

你是方君乾,

我是肖倾宇。

肖倾宇,永远抛不下垂垂老朽的大庆。

而方君乾,一方红巾终不能葬你霸业雄心······

37、碧落黄泉,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一在天,一在地,如夜空参商般永远无法相守的悲剧。

方君乾,你终其一生无子无嗣,将毕生情爱倾注在一个活在记忆中的人,孤傲倔强得如同雪地里盛开的火莲。

肖倾宇,你在三涂河边守候那红衣如火的身影——这一等,便是十六年。

直到长河落日沧海桑田都在眼中沉淀成一个完美的轮回,只是为了,当初等候他的誓约。

永远——究竟有多远?

38、有了感情的肖倾宇,有了弱点的肖倾宇,有了羁绊的肖倾宇,怎还称得上公子无双。

39、遥远得仿佛从风中传来,方君乾听到他的声音——凄凉、无力、悲哀……

他说:“无双……毁在你手里。”

40、姻缘桥边,红线牵缘。

倾宇,今我欲红绳结发,你可愿意?

“我会陪着你,看遍世间美景。”

41、我不要你谢我。

你我之间,岂是一个谢字就能两清的?

42、年少时,以为冠绝天下便可无所顾忌肆意独行。直到年纪稍长,才知人毕竟身处十丈软红,哪得如此恣意妄为?

有些人,有些事,当时无法理解,难以接受。等到长大了,才知那个人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你。

他为了你,舍弃了自己。

独自背负着,隐忍着,痛苦着,企盼着,只是因为他——爱你。

他明白:除了爱情,人世间还有很多无法割舍的东西。

43、有资格陪伴方君乾的人,只有一个肖倾宇。

如同碧落剑的伴侣,只有一把黄泉。

44、 “碧落只有黄泉才能相伴。”

而这黄泉剑的主人只能是你。

倾宇,只能是你……

45、即使知道,这段感情不会得到全天下祝福。

即使知道,这个喜堂里只有我和你。

即使知道,这是不伦之恋。

可是——我爱你。

没有高堂祝福,没有亲朋恭贺,甚至没有世人的认可……

就两个身着红服的男子,各持红巾一端,庄重、虔诚,遥遥对拜了三拜。

桃枝为约,红巾定情,红线结发——

此情,上穷碧落下黄泉。

拜过堂,他听见他那低沉沙哑、饱含情感的言语——

“方君乾爱肖倾宇——此生不渝。”

46、——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47、倾宇,我们会幸福的……

这个时候,年轻的王侯是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履行这个诺言的。

这个时候,他是真的确认,纵然天崩地裂,举世皆非,自己也是能跟他相守相伴的。

这个时候,他是真的,如此以为的。

这个时候,他是真的,如此深信的。

48、袖手崖——弃了江山,袖手天下。

49、人生在世,天不从人愿。

50、“倾宇……你还在呀……”

“我在……一直都在……永远都在。”

那个大雨夜,定国府一夜倾颓,方君乾家破人亡。

那个大雨夜,种下了方君乾起兵造反的前因,注定了大庆覆灭的后果!

那一夜,两个男子在刑场中绝望慰藉,相互依靠,相互拥抱。

恰似——

寰宇边缘、洪荒尽头,

仅剩的、最后的,

环绕温存。

“倾宇……你在吗?”

“我在。”

“一直都在?”

“永远都在。”

他一遍一遍地问。

他一遍一遍地答。

“倾宇,你在吗?”

“我在。一直都在。永远都在。”

51、“倾宇可曾经历过亲手杀死至亲之人的痛彻心扉?”

“经历过。”

“什么感觉。”

“生不如死。”

52、如果早晚都要拔剑,我宁愿在失去之前先下手为强。如果人生就是如此残酷,我宁可爬到那最高峰,让万千众生统统匍匐在我脚下!

53、他必须保住那个男人。

哪怕为此背叛大庆,倾覆天下!

54、一个英雄,偏偏在懦夫手里动弹不得。

一个伟人,偏偏在宵小手中无力挣扎。

——这实在是历史的悲哀。

55、“公子,你这样值不值呀?”

“不知道。”

“我只知道,要救他。”

56、“倾宇,方君乾何德何能,竟累你至此……”

“哪怕粉身碎骨,肖倾宇也定当护你周全。”

57、那是——情到深处情转薄的伤感,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悲哀。

58、既然上苍无法救赎我,我便自我救赎——我要与天争斗!

59、“方君乾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除了你,方君乾再没有可以失去的了。

60、我要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依旧牢牢记住‘肖倾宇’这三个字!我要让所有英雄豪杰都在我的名字下黯淡无光!我要让千年之后公子无双之名依旧惊艳惊叹响彻寰宇!

61、我会一直陪着他,见证世间繁芜。

62、“仇,将来可以报。”

“但,绝不能失去他!”

63、这个结,以天下为局。

这场劫,以众生为注。

情,究竟害了谁?又伤了谁?

64、倾宇……其实,我愿倾天下之力换你真心一笑的……

65、刚处至刚,柔处至柔。

然,刚极易碎,柔极易折……

66、“若真有那一日,我望你记忆里有我。”

“若真有那一日,我会守护好你所重惜的东西,然后便随你而去。”

“若真有那一日,你一定要在奈何桥边耐心等我,千万别走得太快太急。”

“若真有那一日,方君乾一定会上天入地追寻你,无论穷极碧落还是下堕黄泉。”

67、此战过后,早点回家。

68、原来,有方君乾的地方,就是肖倾宇的家。

69、那个人去了——

他的心,也随着那个人碎了,死了,焚了,化成了飞灰。

他的眼睛里,一片荒芜的死灰。

70、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

爱到,表面仍能不动声色微笑,内心却以常人难以发觉的惊人速度衰老,直至最后枯竭。

71、即使全世界都知道我的身份,肖倾宇也不在乎,可我只希望,你永远不知道。

72、他的倾宇——多半还活着呀!

73、原来,真正的爱是一种用整个生命来燃烧的炙热狂烈,不是得到就是毁灭。

74、一开始的美丽相遇,注定是个悲剧。

纵然倾尽天下,却也拼不过宿命。

于是要你跟我一起走,远离这世俗烦杂、流言蜚语。由我独自背负这个秘密,将它永远尘封地底。

即使,要我沦堕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肖倾宇也愿意!

75、倾宇,只有强大如你,才能坐在我身边,陪我看尽这江山的无限繁华。

76、那没有他的岁月里,十六年绝望的思念,十六年,痛如十指穿心的生无可恋。

77、因为厌恶,所以毁灭。

78、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只知道肖倾宇一直是方君乾的骄傲。

79、红尘之中若少了你,倾宇有多寂寥。

80、有些答案,是要用一生时间才能得出结论的。

喜欢,一辈子在一起。

只有过完了一辈子,才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那就让肖倾宇将这个答案保留到生命的最后 直到走完时间的尽头,再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81、方君乾不贪求,只求与他生死同在。要不然黄泉路上只剩倾宇一人,他该有多冷多清寂。

82、天地间,只有一个方君乾呀!

83、“如今肖倾宇如你所愿离开了他,你满意了吧。”

“肖倾宇问心无愧于苍生天下,却单单负了他,你满意了吧?”

“肖倾宇将他抛在了那个皇位,再也不能陪着他看遍世间美景,你……满意了吧……”

从此,再也不会有人陪自己登上城墙与自己共赏这绚烂烟花。

从此,再也不会有人推着自己走遍大街小巷只为让自己吃上一碗馄饨。

从此,再也不会有人攀上百年桃树只为将那最顶端的美丽桃枝放进自己掌中。

从此,再也不会有人于更深夜寒之时守候在自己身边只为温暖冰冷的梦魇。

也再也不会有人,将那方红巾递与自己手中,发誓说“方君乾爱肖倾宇,此生不渝。”

84、一直记不清你的笑脸,只记得那一年的桃树开满了前世的花,被春风吹了满地,像雨一样下得极是好看。

连那咸埃也曾落成了花,漫如雨下。

若是我走了,还有谁再陪你,看那一场桃花如雨。

85、是谁刺痛了谁的心,是谁爱恨了千年只换来完整的忘却。

86、苍白无力的承诺,肆意悖逆的誓言。

不知融化了谁的思念、谁的殇痛、谁的埋怨。

错综了情与仇、爱与恨、恩与怨。

87、无双公子肖倾宇,从来不是会为一己之私而罔顾天下苍生的人。

可是,他呢?

你怎么忍心,单单舍了他?

88、“谁能袖手江山倾覆天下只为与你相拥……这是爱是痴,莫非你真的不懂?”

一口腥甜在唇齿打转,

轿帘后的公子无双嘴唇动了动,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回答:“我懂。”

89、“谁能抛却一生千里相送同你生死与共,方君乾,这是爱是痴,莫非你真的不懂?”

那一刻红霞喷薄,夕影昏眩。

乱世中的一吻,足以流转千年。

90、这天下,只不过是方君乾博他一笑的烟花……可是他不在了,要这烟花又有什么用呢?

91、是不是每个绝世的人都如此骄傲和,孤独。纵使红尘滚滚,无论绝世繁华,也半分入不了那般孤傲的心。

92、行若流云,缓急不惊。静如深潭,风扬不兴。

93、“这世上,只有一人能令肖倾宇屈膝跪地。可余神医,那人不是你。”

94、当盛衰荣辱斑驳了绝世,当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只余下那个顶天立地的骄傲男子,为心爱之人傲然长跪,无怨无悔。

95、——别怕……方君乾与你同在。

96、既然绝代,何必遗憾?

如若无缘,何苦相爱?

***、——你一直在我身边……

——在。

——如果每天这样就好了。

——可是

那不是很痛吗?

——痛呀。

可是即使疼痛,也想,这样下去。

——你,后悔吗?

——不。

——我很爱一个人。

——是吗?

——可是他把所有的繁华都留给了我,自己却离开了。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他……只能在你面前任。

——任……性吗?

——因为他知道,如果是你,如果是你的话,你都会依他的……

98、他只希望,当他累了倦了冷了,自己能给他可以倚靠的肩膀,让他得到安慰与希望;当他失败了难过了伤心了,自己并不是只眼睁睁看着他没入黑暗中安静地绝望,而是能,给予他最后的温暖与力量。

99、“倾宇任性将国运相托。但他,只能在方君乾面前任性,因为他知道,方君乾什么都会依他的。”

“因为他是公子无双,因为他够强,所有人都把他当做最后的依靠。他不能哭,不能恼,不能慌张,只能更强、更强、更强……”

“所以他只能对方君乾任性,因为方君乾是他……最后的依靠。”

“倾宇的心里装的是天下苍生,而方君乾的心里装了一个他,所以方君乾会还他个天下大同,四海升平。”

100、持子之手,与子偕老。

与子成说,生死契阔。

这是人世间相爱之人最朴实的承诺,最卑微的祈愿。

然而对他们来说,却成为了最奢侈的诺言。

101、流云舒卷,无法见证沧海桑田。晚风轻拂,也只是做片刻的逗留。

102、相爱,有时并不单单是荣耀时的分享,而是,绝境里的依偎,患难中的扶持。

103、除了他,再也不会有人随时随地让着自己,由着自己,宠着自己。

104、就这么一寸一寸地陷下去,沉溺在他或张扬或邪魅或温柔的笑容里,于是那片肆虐在了心里已上万年的寒冷,崩塌得无可救药。

同时也……万劫不复。

105、没来得散尽的笑意像淡雅丝绸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笑靥却在寰宇帝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106、他抬头,悠悠的远山眉下,双眸璀璨若星,长长的睫毛在眼帘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他带上了几许坚毅与坚决。

“我不会走。”

“因为换了是你,你也不会走。”

方君乾唯有沉默。

他抬眉,

他低眼,

两人一个眼神的交汇,便是三世三生的阡陌途中开满了桃花,千年孤寂,风起云灭。

107、上苍,请再让肖倾宇多看一眼……

108、那么骄傲的肖倾宇,那么清高的肖倾宇,曾经宁愿放弃行立也不愿屈膝的公子无双。

如今,竟是这么毫不犹豫地跪在余月跟前。

他这么轻轻微笑,悠悠诉说:“肖倾宇曾对令兄说过,这世上,只有一人能令肖倾宇屈膝跪地——他便是肖倾宇此生唯一挚爱之人。”

109、有些记忆会被时间焚烧掉,而有些人,是会被埋在心底生生世世的。

110、“云火,你说人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呢?”

“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得失之间,才知眼前最应该珍惜的是什么。”

不是权势地位,不是功名利禄,甚至不是名垂千秋,只是眼前之人……而已。

“如果爱得像公子和陛下那么痛苦,云火宁愿不要。”

无双公子宽容地微笑。一双剪水双瞳却像倒映着夜幕星河灿烂:“所以说,你还不懂……”

“如果有个人可以让你不顾一切地愿意陪在她身边,可以让你甘为她牺牲一切……等到那一天,云火就会懂了。”

“可是既然痛苦,又何必爱下去呢?”

肖倾宇深深的一个呼吸,笑得静谧如月。

“即使痛,也想爱下去……这才是爱情呀。”

求一首歌的名字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中文名: 纳兰性德

别名: 楞伽山人

国籍: 中国

民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655年

逝世日期: 1685年

职业: 著名文学家、 词人

主要成就: “清词三大家”

代表作品: 《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纳兰风光

词人性格

作品赏析

物性观照书法作品

风物起兴

纪念纳兰的诗词

诗词名句

纳兰性德作品集

纳兰故居地理位置

纳兰遗迹

纳兰世家家族溯源

纳兰性德

与“红学”研究的交叉纳兰与红楼

纳兰与曹雪芹的比较

相关***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纳兰风光

词人性格

作品赏析

物性观照 书法作品

风物起兴

纪念纳兰的诗词

诗词名句

纳兰性德作品集纳兰故居

地理位置 纳兰遗迹纳兰世家

家族溯源 纳兰性德与“红学”研究的交叉

纳兰与红楼 纳兰与曹雪芹的比较相关***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纳兰性德的名字改回成德。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主要作品有长相思。

纳兰性德(3张)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而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编辑本段纳兰风光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编辑一处,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传言纳兰而立之年,在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编辑本段词人性格

纳兰性德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7月1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纳兰性德词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目前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明代定都北京后,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城内外营造私人花园。如城内的英国公花园、西郊皇亲李伟的清华园和漕郎米万钟的勺园,都是极负盛名的。到了清朝,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兴园林土木,自畅春园始,到圆明园之鼎盛,三山五园,几成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为了仿效,为了方便朝班,更是为了享受,王公大臣也在西郊购地,建起自己的园墅别业。明珠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兴建“自怡园”。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之胜,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而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大将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园中起山神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纳兰容若 书法对联

书法作品

风物起兴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

纳兰容若的画像(7张)风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这些因名胜古迹生发的感慨和情致出之有处。通过对所写地方进行体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纳兰性德此类诗词创作的起因和他丰富的文史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形象准确的感受。纳兰性德曾随康熙幸游“八大处”宝珠洞。他扈从玄烨凭高远望,写下《望海潮·宝珠洞》“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骆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站在平坡山巅宝珠洞眺远亭上,宜南向、东向眺望。南望,永定河一线漂渺如带似纱由它千万年泛滥冲刷形成的西山洪积扇,不但形成北京平原,在北京古地理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至今在其两岸仍可见大片荒沙,累累土岗。山下不远是八宝山、老山、田村山、石景山,两千年前的汉墓早以少为人知,山脚下元代翠微公主的陵墓湮没无寻,明代贵戚葬地已被清朝王公坟茔逐渐取代。东南望,辽金残毁的城垣尤在,元大都址上的明清北京城紫气东来。辽宋于会城门北、紫竹院一带进行了“高梁河会战”辽军铁骑的驰援,使宋军大崩溃。金兵攻陷辽幽州城,在其上建中都城。元人将金中都付之一炬后,东移城廓建大都城。历史变迁,王朝更迭,都邑兴废,引发了纳兰性德的无限感慨。纳兰性德从驾到西山黑龙潭,写下《忆秦娥·龙潭口》“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黑龙潭位于画眉山北,在山嘴处东北石崖下。这里石色青黑,树木萧森,荫浓苔滑。泉水従深潭底冒出,

编辑本段纳兰性德作品集

编辑本段纳兰故居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中举,22岁考取进士,被康熙授三等侍卫,以后升二等侍卫,再升为一等侍卫。他作为乾清宫侍卫,于皇帝左右,随侍扈従,由于才华出众,为皇上看重,有词集《侧帽集》、《饮水词》刊行于世。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 年7月1日)纳兰性德病故,享年31岁。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 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婚后三年卢氏不幸亡故。纳兰性德又续娶官氏。 纳兰性德有三子,长子富格为侧室颜氏所出,次子富尔敦为卢氏所出,三子富森为沈宛出。其孙名瞻岱。北陵龙壁,纳兰揆叙,明珠次子,初为佐领、侍卫,后由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迁工部右侍郎,转工部左侍郎,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掌翰林院事,著有《益戒堂集》、《鸡肋集》、《隙光亭杂织》、《后识》。因为立储问题使康熙震怒,又被上疏以流言盛传遭责。至雍正朝其身后名份又进一步被贬,直至乾隆年才得以恢复。揆叙妻耿氏为耿聚忠之女。耿聚忠是清初“三藩”之一耿精忠三弟;靖南王耿继茂之三子。耿聚忠娶安郡王岳乐之女和硕柔嘉公主为妻,生耿氏。由于此种关系耿氏出入皇宫,上下以格格称呼。耿聚忠因忠于清王朝,未参与“三藩之乱”,被加太子太保衔得善终。纳兰揆方为明珠三子,其妻为礼亲王代善曾孙和硕康亲王杰书第八女,是为郡主。揆方作为和硕额附(郡马),其礼遇与公爵同。揆方夫妻双双相继而亡,留有二子:安昭、元普。后经康熙命均过继给揆叙夫妇,并改名永寿、永福。纳兰永寿于十六岁任佐领、侍卫,正黄旗满州副都统,礼部右侍郎,又改任兵部 左侍郎,永寿娶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含太公之女阿氏,生有四女,其一女后来做了乾隆弘历的舒妃。纳兰永福与皇九子允禟之女三格格成婚,官至内务府总管。他因与岳丈皇九子允禟的亲缘关系,先后支持允禧、允禵谋取皇位,结怨于皇四子胤禛,成为雍正的政敌,为其所恶,被革职。后任盛京户部侍郎,直至乾隆四年。纳兰瞻岱为纳兰性德之孙,官至乾隆朝正红旗满州副都统,提督直隶总兵都督同知。并追赠其父福格为光禄大夫正红旗满州副都统,又晋赠光禄大夫提督直隶总 兵官都督同知。其母卢氏,生母颜氏也“并诰赠一品夫人”。纳兰家族因封建贵族制度而世代为官,并一度位极人臣,通过血缘、婚配等与清王朝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纳兰性德本人及胞弟揆叙和儿子福格均极具才学;父兄子弟所供职官亦文武兼俱,由此构成的家族世系,是封建上流社会的缩影,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编辑本段与“红学”研究的交叉

纳兰与红楼

轰轰烈烈的“红学”研究已经进行百载有余了。其中有不少文宿、巨匠参与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和进展。不但伟人***对《红楼梦》研究有评述,就是前溯百载,清代的皇帝,公子王孙也侧身其中。但凡研究“红学”的人对明珠,纳兰性德都会有所了解。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红学家。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且不说此推论是否真有道理,天子首开一家之言,根据他的阅历提示了两事物间的联系可能。 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和曹雪芹都是清初到中期“康乾盛世”中人,相继前后。他们的家世与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是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现象的集中反映。 首先,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他们都极富文***,一个是满人通过发奋勤学,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个是祖代家风,把成熟的汉学带入旗籍。从两个不同角度达到同工之妙,对满汉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现在最能作证的便是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与随康熙南巡驻跸织造署的纳兰性德的诗文交往。 纳兰有词《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 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 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 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 延夕月,承晨露。 看手泽,深余慕。 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 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青子盼乌衣,来非暮。 此外,纳兰性德还著文《曹司空手植树记》。 同是帝王的近臣,纳兰是帝王身边与文化人士联系的桥梁纽带。曹寅是外放江南,一面任官,一面监视江南文人举动,为朝廷笼络人才的密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不一样,但目的与归宿却是一样的,都是清王朝进行文化统治的干将与助手。这便是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扮演的同一角色,以及在文化职能方面的共同之处。 再者,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封建官僚世家。从龙入关,立有功勋,并数代承袭官爵,是功名奕世,钟鸣鼎食之家。纳兰家不但是地道的正统满州贵族,从血缘上与王朝有着复杂交叉的关系。曹家祖上是明朝辽东驻军军官,后降清改籍,入包衣列,属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当过皇帝的侍读(同学),曹雪芹的姐姐又是礼亲王之子,平郡王纳尔苏的王妃。曹家世袭江宁织造职达六、七十年。尤其不要忘记的是纳兰性德,曹寅与康熙皇帝是年龄相近的“一起玩大”的年少君臣。 纳兰家与曹家不但在王朝的关系上,而且在家世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祖上都是从龙入关的老资格,并在清王朝定鼎华夏后发迹。两个家族都有一定的文化传统,注重文化建设。明珠是满汉文化融合政策的支持者,自已曾领衔主编过一批清初的大部头书籍。他对自家子弟的文化进修、发展,尽了心力。儿孙中有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有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还有喜读书、善藏书的孙子福格。而曹家祖上就是明朝辽阳驻军的游击衔炮兵教官,之后的曹家子孙均是文才出众,并乐于广交天下名士的官员。他们的祖上虽都是武官出身,但在文化的过程和完善文治的大形势下,较早地顺应这个趋势,完成了这个转变。诗书传家,崇文重礼。两个家族都有着“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辉煌,都是“诗书簪缨之族”。但也都遭遇撤职抄家的厄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把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治斗争与家族盛衰演绎得如此维妙维肖,再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纳兰,王朝的政治风云变幻深深影响着他们家族的命运。他们家族内部的矛盾发展,家势的炎凉,也微缩、反映了王朝的兴衰。它们互为影响,互为观照。明珠与大多数封建官吏一样,由于权势渐重,也重蹈把持朝政,背公营私、贪财纳贿覆辄,被御史参劾,遭撤职抄家的处分。他的府邸家园被另一个佞臣巨贪和珅看中,据为已有。而曹家赫赫近百载,却被告挪用资财,出现亏空被撤职查抄,其织造之职被另一个叫隋赫德的贪官接替。这种陈陈相因并非以良继莠,正是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结果。他们两家都曾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宫廷权力斗争,属于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朋党。纳兰性德大弟揆叙因在立储问题上重提“八阿哥”,玄烨震怒,被降职。雍正更是穷治政敌,死人也不放过。降谕在揆叙墓碑上铲去旧字,改刻“不忠不孝柔奸阴险揆叙之墓”昭示永久。而揆方因婚姻关系,也自然在皇子朋党之列,亏得早逝,荣辱由他。而曹家也因为立储问题与皇八子和皇九子结为同党,被雍正恶之,一除为快。因在江宁织造衙门旁万寿庵发现曹家为允禟收藏铸造的铜狮子,找着把柄、差错,便削职为民,充军发配,一捋到底。两个家族同样在封建制度回光返照的“康乾盛世”里尽历了荣辱盛衰的轮回。纳兰性德本人虽然没有象晚些时候的曹雪芹那样,亲历家道衰败。但他的婚姻、事业好景不长,似乎也鬼使神差地预示着水满则溢,月圆必亏,“盛宴必散”的规律。应该看到,这一现象并不仅限于纳兰和曹氏家族。而是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更是封建王朝中的普遍现象。这也正是他们家族史的社会意义所在。

纳兰与曹雪芹的比较

就纳兰性德和曹雪芹个人品格来比较,也有许多共同和相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过人的才分和非同一般的文化基础。纳兰性德在主编《通志堂经解》时,就把凡读书、索引、见闻俱记录在册,以后编成《渌水亭杂识》,其中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可见博学之一斑。一首《望海楼·宝珠洞》把视野内一望之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物、千古苍桑一并道来,信息量大,跨度大,内涵丰富。一首《忆秦娥·龙潭口》把所看到的地理、地质现象作正确的描述与艺术的表达。竟可以与著名文化地理著作《帝京景物略》中有关描写一并参照阅读、欣赏。而曹雪芹也多才多艺,曾撰写《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等多册关于金石工艺美术、烹调等书籍。另外还擅长书画、诗词。这些在他的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都一一展现。纳兰性德与曹雪芹同属风雅之流,脱俗之士,但对朋友却有情有义。纳兰性德交友朱彝尊、梁佩兰、姜宸英、高士奇、顾贞观等著名学者文士,并倾力营救身陷绝地的吴兆骞。纳兰性德身虽富贵,但不恋官场,不贪功名,甚至想摆脱世俗纠缠,做闲云野鹤。曹雪芹则有诗友敦敏、敦诚、张宜泉等,更有神密的“脂砚斋”、弘晓等知音。他乐于帮贫济困,据说他在“鬻画维生”“绳床瓦灶”的困境中,仍“常济孤寡”,收养双目失明的老妪白媪,作风筝谱教盲人于叔度谋生之术。曹雪芹曾谢绝好友敦敏的推荐,不入宫谋职。 他们之间确有许多极其相似之处和几乎能重叠套合的家世经历。无怪相隔不久,又与纳兰家结为“亲家”的乾隆,看过《红楼梦》后,一口咬定所写是前朝明珠家之事。更有人牵强、索隐,认定明府为大观园;明珠纳兰父子即贾政、宝玉等等不一枚举。且不管这类说法有否根据,有否意义,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的确太多,而且在纳兰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对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变故毫无知晓,加之个人的亲历和体验,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源流,使《红楼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更大的涵概性。使一部文学著作具有了更丰富的蕴涵和深刻的意义。

编辑本段相关***

《寂寞空庭春欲晚》袁弘饰演纳兰容若 《康熙秘史》钟汉良饰演 纳兰性德 王九胜 饰演 纳兰性德

《烟花三月》陈浩民饰演 纳兰性 德 《御前四宝》王九胜饰演 纳兰性德  钟汉良 饰演 纳兰性德

《紫禁惊 陈浩民 饰演 纳兰性德

雷》黄嘉乐饰演 纳兰性德 hh 《紫禁惊雷》黄嘉乐 饰演 纳兰性德

监禁中被人用弓绞杀,贾元春死时究竟有多惨?

名字是《征途》,是张杰唱的

天地间 何处是 战场

何处是 家园

天地间 曾有变迁

人间恩怨 恨难断

风起时 剑花满天

谁拨琴弦 犹在耳边

扇舞飞旋 剑问鱼肠

征途烽烟 无限

百世轮回 唱的是那诗篇

一部汗青千古流传

月照月落 成就那一部历史

盛衰荣辱 刻在心间

风起时 剑花满天

谁拨琴弦 犹在耳边

扇舞飞旋 剑问鱼肠

征途烽烟 无限

百世轮回 唱的是那诗篇

一部汗青千古流传

月照月落 成就那一部历史

盛衰荣辱 刻在心间

百世轮回 唱的是那诗篇

一部汗青千古流传

月照月落 成就那一部历史

盛衰荣辱 刻在心间

回答之前,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先搞清楚:元春究竟是怎样死的?

后四十回续书所写的是因元春“身体发福……偶沾寒气”以致“多痰”而死。但这种写法并不符合前八十回的伏笔伏线。

首先,说元春死的时候已经43岁,年龄就不对。宝玉挨打的时候13岁,这时候才过了两三年,不过十五六岁,李纨是大嫂,也才二十几岁,王夫人还不到五十岁,元春顶多也就比宝玉大六七岁,怎么可能是四十三岁呢?而且,前八十回有各种各样的“草蛇灰线”,暗示元春之死与朝廷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怎么可能是简单的患病而死呢?

再者,元春的命运好坏与贾府的盛衰荣辱是息息相关的,既然贾府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惨景象,那么元春就该是那轰然倒塌的大树,在她死去之后,贾府就再也不可能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了。所以,元春之死,不可能是因病而死的平淡结局。我同意题设所说:元春是被弓弦勒死的。

元春的惨烈结局,一切***其实早在第五回的判词及其图画中已见其概貌。曹雪芹在为“金陵十二钗”作传时,黛玉、宝钗之外,首推元春。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上,元春排在第二,此前是并列第一的黛玉与宝钗。关于她的诗配画是这样的:西上有一张弓,弓上挂着些香橼。判词说: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这里的“弓”与“宫 ”谐音、“橼”与“元”谐音。画面及其文字说明无疑是暗示元春自缢于宫中。而从判词看,正因为元春二十年来能辨别诸皇子的是非和贤愚不肖,才导致“大梦归”,也就是被迫自缢而死。

如此,则元春无疑已卷入诸皇子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而元春命归黄泉又导致贾府事败、抄没。所以元春判词的前两句解释应为:皇上多子,元春自选进宫作女史到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并加封为贤德妃、再到薨逝的二十年来,能辨别出诸皇子的是非和谁贤谁不肖。

结合关于元春的《恨无常》曲,可以得出元春死于帝京之外,极有可能是相隔遥远的皇陵。这是因为在皇储之争中,元春支持的是后来落败的一方。当新皇帝登基,便把失势的太妃发配去给老皇帝守陵,所以《恨无常》中有很明白的“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相寻告”的话。

其实,用宫妃守陵,这不仅仅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种文学虚构,而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发起人当为三国时雄才武略之曹操。曹操临终前在其《遗令》中要求把宫中的婢妾都留在铜雀台上,在他死后,每逢朔望之日祭奠他的亡灵。曹操的这一灵感在唐代被发展成了一种制度。

元春的遭际兼有无子与宫廷斗争失败两个方面,所以当老皇帝去世,便被其曾经竭力反对过的新皇帝放逐到“路远山高”之皇陵,最后被一根弓弦“荡悠悠”地“消耗”了“香魂”。

表面荣华富贵的元春,最后却被一根弓弦结束了生命。用“香橼”一方面暗示元春用弓弦吊死在皇陵的香橡树上,一方面还蕴蓄了作者深深的叹惋之意:荣宠的地位,并不能改变她本身的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