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足什么什么成语大全,顿足失色的意思解释

tamoadmin 成语名言 2024-06-15 0
  1. 失_的成语失_的成语是什么
  2. 挫顿的成语挫顿的成语是什么
  3. 有足的成语
  4. 咏史原文_翻译及赏析
  5. 翻释全文<促织>
  6. 顿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什么什么失色可以组成的成语如下:

大惊失色、黯然失色、惊慌失色、惊愕失色、黄金失色、花容失色、顿足失色、卑陬失色、惊惶失色、哑然失色、掩面失色、惊恐失色、怛然失色、相形失色等。

举例:黯然失色?[ àn rán shī sè ]?

顿足什么什么成语大全,顿足失色的意思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李衡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自: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所有同唯拦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黯然失色的近义词:暗淡无光?[ àn dàn wú guāng ]?

解释: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自:欧阳山《苦斗》五八: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扩展资料

黯然失色的反义词:

一、动人心弦?[ dòng rén xīn xián ]?

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自: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动人心弦的赠礼指扰胡,使得另一些战士们难熬了。”

二、光辉灿烂?[ guāng huī càn làn ]?

解释: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

失_的成语失_的成语是什么

Ⅰ 关于颜色的成语

关于颜色的成语有:红飞翠舞、姹紫嫣红、黑白分明、花红柳绿、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绚丽多彩、青红皂白、灯红酒绿、花花绿绿、浮翠流丹等等。

1、红飞翠舞

拼音: [ hóng fēi cuì wǔ ]。

含义: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用法:作谓语、定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白话释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呼三喊四,喊七叫八,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2、姹紫嫣红

拼音: [ chà zǐ yān hóng ]。

含义: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白话释义: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

3、黑白分明

拼音: [ hēi bái fēn míng ]。

含义: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白话释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好事坏事的界限都清楚明白了,然后百姓就知道所应该做的事。”

4、花红柳绿

拼音: [ huā hóng liǔ lǜ ]。

含义: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

出处: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白话释义: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木繁茂间隔清朗的天空。。”

5、五颜六色

拼音: [ wǔ yán liù sè ]。

含义: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白话释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只是每个人穿的轻柔舒卷如云之物各色各样,它们的形状也不一样。”

Ⅱ 最后一个字是色的成语

1、黯然失色

黯然失色,指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出处: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2、勃然变色

勃然变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是指突然生气,变了脸色,成语含贬义。

3、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出处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沉湎酒色

沉湎酒色,汉语成语,日常使用程度一般。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沉湎酒色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5、顿足失色

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6、和颜悦色

意思是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人开心。和:平和;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

Ⅲ 有什么有色的成语大全四个字的

勃然作色: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详细?

神色怡然: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心情愉快,面色安祥 详细?

响震失色:响:回声;震:响雷。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 详细?

严词厉色: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详细?

纵情酒色:酒色:酒和女色。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 *** 之中 详细?

丢眉弄色:做眉眼 详细?

观望风色:观望:看风头。指犹豫不定,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详细?

年老色衰: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详细?

色即是空: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详细?

色艺双绝:色艺:容貌和技艺。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详细?

色中饿鬼: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详细?

风云变色: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详细?

色胆如天: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详细?

色胆包天: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详细?

清一色:原指打***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详细?

正颜厉色: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详细?

有声有色: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分生动、精彩。 详细?

有色眼镜: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详细?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详细?

义形于色: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详细?

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详细?

形形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 *** :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详细?

行色匆匆: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详细?

形色仓皇:动作匆忙,神色慌张。 详细?

相顾失色: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 详细?

仙姿玉色: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 详细?

危言正色: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详细?

天姿国色: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详细?

贪财好色:贪图财货,喜好女色。 详细?

神色不动: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 详细?

黄金失色:黄金失去了颜色。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 详细?

面有难色: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详细?

面有菜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详细?

面色如土:见“面如土色”。 详细?

绝色佳人:绝色:绝顶美丽;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详细?

惊慌失色:见“惊惶失色”。 详细?

***人辞色: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详细?

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详细?

各色各样:犹言各式各样。 详细?

怫然作色: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详细?

神色不惊: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详细?

正言厉色: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详细?

盱衡厉色: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详细?

秀色可餐: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详细?

相形失色:形:对照。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详细?

五色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详细?

喜形于色: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详细?

五光十色: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 *** 。 详细?

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详细?

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Ⅳ 有个成语是色厉什么

成语:色抄厉内荏

色厉内荏袭 [sè lì nèi rěn]

基本释义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 处

《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共犹穿窬之盗也与?’”

例 句

别看他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其实他~,心里害怕极了。

近义词

虚有其表 外强中干 鱼质龙文

Ⅳ 形容一个人很色的成语

骄奢*逸、骄奢放逸、色胆包天、色胆迷天、沉湎*逸

一、骄奢*逸 [ jiāo shē yín yì ]

解释:逸:放荡。原指骄横、奢侈、荒*、放荡四种恶习。后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无度。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骄奢*佚,所自邪也。”

翻译:放纵奢侈,荒*无度,是很邪恶的。

二、骄奢放逸 [ jiāo shē fàng yì ]

解释: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无度。

出自:《北齐书·段孝言传》:“孝言本以勋戚绪馀,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

翻译:段孝言本来以勋戚剩余,而官位显赫,这时就生活放纵奢侈,荒*无度,什么都不怕。

三、色胆包天 [ sè dǎn bāo tiān ]

解释: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翻译:常言道:贪恋*欲胆量很大,这回钮遇到的最终要把天来包一包。

四、色胆迷天 [ sè dǎn mí tiān ]

解释: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吴氏经过儿子几番道儿,也该晓得谨慎些,只是色胆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顾。”

翻译:吴氏经过孩子几次道儿,也该懂得谨慎些,只是贪恋*欲胆量很大,欺负其他年小,完全不照顾。

五、沉湎*逸 [ chén miǎn yín yì ]

解释: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安逸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纵欲放荡。

出自:宋·杨万里《宋故龙图阁学士张公神道碑》:“太康败于甘酒,桀败于酒池,厉王败于荒酒,幽王败于沉湎*逸。”

翻译:太康大败于甘酒,夏桀被酒池,周厉王失败在荒酒,幽王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纵欲放荡。

Ⅵ 色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色开头的来成语有色厉内荏、色自胆包天、色授魂与、 *** 俱全、色衰爱弛等。

一、色厉内荏

释义: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译文: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二、色胆包天

释义: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出处: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三、色授魂与

释义: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出处: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译文:修眉弯曲,明眸美好,美 *** 人令人心驰神移,难以自持。

四、 *** 俱全

释义: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出处: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回:“过了半个月,已是 *** 俱全,便检了初三迎娶。请了一位候补同知盛涛,并一位试用知县张春午做大宾,择了午时发了轿,大吹大擂,竟到黎大人那边去。”

五、色衰爱弛

释义: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也喻指男子喜新厌旧

出处:《韩非子·说难》:“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

译文:弥子瑕姿色衰老,遭到遗弃时,得罪了卫君。

Ⅶ 第四个字是色的成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色的成语

黯然失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

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菜蔬之色 比喻人们在饥荒年景度日所显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察言观色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沉湎酒色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承颜候色 看人脸色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

齿牙春色 形容爽朗地大笑。

怛然失色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大有起色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箪豆见色 比喻计较小利。

当行出色 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得意之色 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忿然作色 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怫然作色 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毫无逊色 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

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湖光山色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绘声绘色 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疾言遽色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疾言厉色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以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鉴貌辨色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见貌辨色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江天一色 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惊恐失色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面不改色 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面如土色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面无人色 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面有菜色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目迷五色 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巧言令色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山光水色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室怒市色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下气怡色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仙姿玉色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

贤贤易色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相顾失色 顾:看;失色:因惊恐而变了脸色。你看我,我看你,吓得脸色都变了。

一路货色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怡颜悦色 犹和颜悦色。

英雄本色 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忧形于色 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乍毛变色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正容亢色 谓神色严肃。

直言正色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钟鼓之色 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Ⅷ 有关色的成语,色为最后一个字

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菜蔬之色 比喻人们在饥荒年景度日所显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察言观色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沉湎酒色 沉湎:沉迷。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承颜候色 看人脸色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

齿牙春色 形容爽朗地大笑。

怛然失色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Ⅸ 第一个字是色的成语有哪些

第一个字是色来的成语

色厉内荏自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色仁行违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色若死灰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 俱全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色授魂与 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色衰爱弛 色:姿色、容颜;弛:松懈,衰退。指靠美貌得宠的人,一旦姿色衰老,就会遭到遗弃。指男子喜新厌旧。

色胆包天 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色胆迷天 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色胆如天 形容贪恋*欲胆量很大。

色厉胆薄 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色如死灰 比喻脸色惨白难看。

色即是空 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Ⅹ 带色的成语有哪些

带色的成语有 :

形形 *** 、颜色发扬、声色并厉、正色敢言、观望风色、青松落色、情见于色、民有菜色、 *** 俱全、正色立朝、五光十色、春色满园、色授魂与、满脸春色、绝色佳人、忧形于色、贤贤易色、毫无逊色、见貌辨色、和容悦色、神色仓皇、好色之徒、在色之戒、正色直绳、神色不动、色艺无双、狗马声色、绘声绘色、神色自若、芒寒色正、鉴毛辨色、大有起色、正色厉声、秋色平分、变颜变色、一路货色、齿牙春色、还年驻色、箪豆见色、倦尾赤色、逞妍斗色、疾言倨色、面无人色、神色自如、相顾失色、平分秋色、沉湎酒色、谭虎色变、声色货利、正言厉色、响震失色、相视失色、春色撩人、国色天姿、魂慴色沮、***以辞色、了无惧色、湖光山色、色艺双全、喜行于色、色衰爱弛、忿然作色、黄金失色、不露声色、钟皷之色、贪声逐、目迷五色、直言正色、侔色揣称、不露形色、贪财好色、喜见于色、疾言遽色、疾言厉色、义形于色、面无惭色、白色骏马、黯然无色、仙姿玉色、盱衡厉色、润色先生、神色自得、水光山色、相形失色、危言正色、行色悤悤、天水一色、声色俱厉、神飞色舞、鸢肩火色、有声有色、顿足失色、有色眼镜、敛色屏气、眉飞色悦、疾声厉色、盐香风色、惊惶失色、选色征歌、***人辞色、风声目色、江天一色、得意之色、

裘马声色、谈虎色变、魂慑色沮、五颜六色、乍毛变色、惊恐之色、大惊失色、黯然失色、变色易容、秀色可餐、五色相宣、酒色财气、金声玉色、行色怱怱、变脸变色、殊形诡色、面如土色

挫顿的成语挫顿的成语是什么

失_的成语有:得而复失,得不补失,顿足失色。

失_的成语有:冒失鬼,横失,得而复失。2:注音是、ㄕㄎㄨㄥ_。3:拼音是、shīkòng。4:结构是、失(独体结构)_(左右结构)。

失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亦作"失控"。2.谓把握不住***。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失控”。谓把握不住***。明谢肇_《五杂俎·事部四》作“御者失_”。引《宋书·晋平剌王休_传》:“_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_,文秀堕地,_骑失_,马惊,触松树堕地,落硎中。”《南史》作“失控”。宋元怀《拊掌录》:“_石曼卿_善戏,尝出游报_寺,驭者失控,马惊,曼卿堕马。”

三、网络解释

失_失_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把握不住***。

关于失_的词语

大失所望得不补失得失成败时不可失顿足失色名_利_不失圭撮成败得失得而复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失_的详细信息

有足的成语

挫顿的成语有:顿足失色,锐挫望绝,锐挫气索。

挫顿的成语有:顿挫抑扬,顿足失色,顿足不前。2:结构是、挫(左右结构)顿(左右结构)。3:注音是、ㄘㄨㄛ_ㄉㄨㄣ_。4:拼音是、cuòdùn。

挫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摧折损伤。

二、引证解释

⒈摧折损伤。引《荀子·王制》:“材技、股肱、健勇、爪牙之士,彼将日日挫顿竭之於仇敌,我今将来致之、并_之、砥_之於朝廷。”汉焦赣《易林·比之既济》:“__挫顿,枯槁腐_。”章炳麟《熊成基哀辞》:“援师阻遏,大义挫顿。”

三、网络解释

挫顿挫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uòdùn,是指摧折损伤。

关于挫顿的词语

顿足不前沈郁顿挫锐挫望绝_挫气索顿足失色兵挫地削_挫望_锐挫气索陷坚挫锐铿锵顿挫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挫顿的详细信息

咏史原文_翻译及赏析

足这个字就是脚的意思,包含足的成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足字相关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足字基本字义

 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 2.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 3.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 4.完全:~以。~色。 5.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 6.增益:以昼~夜。

带有足的成语

 高才疾足 胁肩絫足 碍足碍手 抵足而眠 举手投足 情同手足 椎胸跌足 丰衣足食 足高气扬 高材疾足 为蛇画足 重手累足 头足异所 龙首豕足 品头评足 裹足不前 重足一迹 拊膺顿足 跫然足音 顿足不前 七足八手 不壹而足 重足屏气 跷足抗首 泥足巨人 捷足先得 濯足濯缨 何足挂齿 刻足适屦 顿足搥胸 头足异处 胝肩茧足

足字相关成语意思

 1) 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2) 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3)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4) 头足异处:指被斩。

 5) 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6) 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7) 顿足搥胸: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8) 疾足先得: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9) 捷足先得: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10) 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11) 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12) 重足一迹: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13)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14) 七足八手:形容慌张乱闯。同?七脚八手?。

 15) 酒足饭饱: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16) 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17) 重足累息:指畏惧之甚。

 18) 重足屏气:指畏惧之甚。

 19) 重足屏息:指畏惧之甚。

 20) 捷足先登: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21) 顿足搓手:顿:以脚扣地;搓:手相摩。形容着急惋惜的样子。

 22) 顿足捩耳: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23) 顿足失色: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24) 顿足椎胸: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25) 方足圆颅: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包含足字成语解释

 1) 高足***: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2) 裹足不前:裹:缠。停步不前,好象脚被缠住了一样。

 3) 何足道哉: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4) 何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5) 何足介意:指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6) 何足为奇: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7) 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 不足为意:不值得介意。

 9) 不足与谋: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10) 侧足而立: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11) 厕足其间:厕足:插足。在里面插一脚。

 12) 抵足而眠: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13) 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14) 鼎足而立: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15) 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16) 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17) 足足有余: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18) 足兵足食:粮食、军备充足。

 19) 足不出门:不出大门一步。指闭门自守。

 20) 足不窥户:不出大门一步。指闭门自守。

 21) 足不履影:比喻循规蹈矩。

 22) 死不足惜: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23)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24) 裕民足国: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25) 足兵足食:粮食、军备充足。

看了足字成语的人还看:

1. 足字裹布打一成语

2. 脚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3. 2个肩2个足打一成语是什么

4. 足字被一把刀砍掉一撇打一成语 ?

翻释全文<促织>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唐代·高适《咏史》 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叙事 , 咏史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就更应该同情范雎的贫寒了。

现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评析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 *** 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线,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实在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不可能知道范睢改名换姓。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没有人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 *** ,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没有人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创作背景 《咏史》是诗人高适创作于盛唐。这首诗是写于未入仕途之时。因他自以为是“天下士”,却只得到个“封丘尉”,于是通过写古人赠绨袍的故事来比喻现在,表达了对有才华的贫寒人士得不到同情、重视的悲愤情绪。此篇虽题为“咏史”,实则是诗人借咏史来发泄自己的愤懑。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小娃撑小艇,偷***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代·白居易《池上二绝》

池上二绝

唐代 : 白居易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叙事 , 写人 , 对弈 , ***莲闲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镟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清代·蒲松龄《促织》

促织

清代 : 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

展开阅读全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镟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高中文言文 , 叙事 , *** , 抒怀愤懑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唐代·罗邺《早发》

早发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叙事 , 写景抒情

顿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原文: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古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服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译文: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一直没有找到。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复去只想***。

原文: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译文:

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褥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象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象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哈蟆,就好象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原文: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遂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译文:

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想象。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象鱼鳞似的排列着,真象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象在找一根针和一粒小芥菜子似的;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哈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叭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

原文: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译文:

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

原文: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姻,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旁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译文: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不再有一点生趣。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一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象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象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上了。再仔细看它,形状象土狗子,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象还不错。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

原文: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笼然修伟,自增愧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译文:

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少年,养着一只蟋蟀,自已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比试蟋蟀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鬃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象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

原文: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译文: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大厦,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官宦人家还阔气。

原文: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译文:

异史氏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赔上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只有成名这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抚臣、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啊!”

〈动词〉

(1) (形声。从页( xié),从屯,屯亦声。"页"指人头。"屯"指"卷曲"、"包裹"。"屯"与"页"联合起来表示"屈膝跪地,把上半身连头向下卷曲着地"。本义:叩头,磕头)

(2) 同本义 [kowtow]

顿,下首也。--《说文》

二曰顿首。--《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

(3) 又如:顿颡(屈膝下拜,以额叩地,多在请罪投降时用);顿筑(以头或物撞地);顿头(磕头);顿膝(下跪)

(4)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stamp]

顿足失色。--《聊斋志异·促织》

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

(5) 又如:顿脚;顿足(以足跺地。形容着急、悲痛的样子)

(6) 倒下,跌倒 [fall]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7) 又如:顿仆(僵仆);顿落(低落);顿碌(折腾);顿毙(倒毙);顿擗(崩倒;倒塌)

(8) 放置;安放 [arrange]。如:整顿,安顿;顿纲(整顿纲纪);顿放(安放);顿寄(寄存);顿备(准备)

(9) 止宿;屯驻 [be stationed]。如:顿兵(驻扎军队;休战,止兵);顿舍(屯戍,止息);顿息(休息);顿住(止宿;屯驻)

(10) 舍弃;废弃 [abandon]

文六龙顿辔。--《文选安陆昭王碑》

(11) 又如:顿脱(甩掉);顿罔(撤除围猎之网)

(12) 解 [untie]。如:顿缨(挣脱绳索);顿开(挣开;脱开)

(13) 暂停 [pause]。如:他顿了一下,接着又往下说;顿辔(停车);顿断(音节停顿间断);顿毂(停车);顿驾(停车);顿滞(停息滞留)

(14) 买 [buy]。如:顿下(买下)

〈形词〉

(1) 劳累疲弊 [tired]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

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

〈名词〉

(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board and lodging]。如:顿所(营房;馆舍)

(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 [(in Chinese calligraphy)pause in writing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a stroke]。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

(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Dun state]

(5) --"冒顿"( 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 chán yú)

〈副词〉

立刻 [immediately]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亡国之恨顿生。--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