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马悬车登太行_束马悬车的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5 0
  1. 悬车束马什么意思?
  2. 齐恒公叫什么
  3. 春秋时期许多小国跟着大国征战,兵力怎么消耗不完
  4. 齐国出了管仲、孙膑2位天才,为什么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呢?
  5. 关于山路的成语有哪些?
  6. 遏楚尊王的具体过程

令康熙皇帝掉泪的一位英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齐桓公,他悲惨的暮年,令康熙有同病相怜之感。当时,诸位皇子贝勒,正在明争暗斗,对皇帝宝座虎视耽耽。年老体衰的康熙担心自己成为“齐桓公第二”。

齐桓公,曾是春秋时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这种威望和实力绝不是吹牛骗来的,谋臣管仲是他称霸诸侯的智力支持。齐桓公是那个时代第一称霸的诸侯,尽管齐国的军事力量并非龙头老大,但齐桓公的胆略和仗义却是其他国君难以望其项背的。

姜小白干了42年的“寡头政治”,前后召集了26次“国际和平峰会”,出动过28次军队。不是帮助被外族欺负的诸侯小国打群架,就是收拾那些翘尾巴的诸侯大国。据《史记》记载,齐桓公自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他政治上“尊王攘夷”的广告词,把落汤鸡似的周朝皇室抬举到了最显赫的神位上,同时,自己也佩戴上了“国际警察”的服装道具。他曾在诸侯会盟的公开场大模大样得表示:“诸侯莫违寡人!”看来,齐国“老爷子”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盟国的默许。

束马悬车登太行_束马悬车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齐国并非只放刁不卖力的老滑头,战争对于姜小白来说似乎是一种快乐,哪里有烽火狼烟,哪里就有活力四射的齐桓公。在紧要关头,齐国拉了燕国一把,齐桓公御驾亲征,帮助燕国击溃了频繁骚扰的山戎部落,这个大胜仗使燕国受用了一百多年,那个北方小部落一提起姜小白就头疼。将士凯旋,燕国君主亲亲热热地送行,只顾宾主寒暄了,竟不知不觉地越过了本国的边境,这种无意间的失态显然与古礼不合,弄得双方都很尴尬;齐桓公则表现出一派天朝大国的领袖风范,《史记·齐太公世家》写道:

燕庄公送桓公回到齐国境内。两人边走边聊,竟然不知不觉地出了燕国国境,这令燕庄公非常尴尬。齐桓公笑道:“除了周天子,诸侯之间的迎送不应该超越自己的国境,我绝不让燕国君主处境难堪。”他当即宣布,把脚下本来属于齐国的土地无条件地割让个燕国,这样,燕国国君就不算迈出国门了。

《齐太公世家》还记载着另外一则典故,只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儿,齐桓公不惜休老婆、断邦交、打战争。他身上具备了传统英雄所必需的个性条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就是这样一位令诸侯闻风丧胆的枭雄,没有遵从管仲临终的劝诫,铲除身边的三名亲信,致使姜小白自种祸根,死不瞑目。这三名亲信是:为了追求权力而“自宫”的宦官竖刁,把亲生儿子做成蒸肉奉献给齐桓公的“烹饪专家”易牙,还有“跟屁虫”、15年不肯回家省亲的卫国贵族卫开方。管仲认为这三个家伙是齐国的心腹之患,曾对齐桓公说:“如果对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对别人岂不更虎狼成性?

如果对自己的骨肉都下得狠心,对别人还不是蛇蝎心肠?连父母妻子都能抛到九霄云外,其他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国君在私生活里总该享有某些癖好,要不,还有什么乐趣呢。但是,这些癖好绝对不能干扰国家大事。我死之前,可以约束您宠爱的这三个小人;我死以后,恐怕他们就像洪水决堤一样为所欲为了。”

培根说:“君主使用有野心的人,必须善于驾驭他们,让他们感到,总在前进而无后退之虞……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用野心成性的人。”这简直是一句废话!天下的高人多的是,谁愿意引水入墙,起用式的野心家呢?问题是,那双辨别野心的眼睛长在谁头上;侥幸拥有那样的识人术,是否具备杀伐独断的英雄魄力与政治智慧。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沉疴在床,不久于世。管仲的话果真应验了。

姜小白终于到了“英雄垂暮”的时刻,他已经病得不能起床了。身边那三名亲信见讨不到什么便宜,便转而投靠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姜无亏,并允诺除掉太子姜昭,帮助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继承王位。政治阴谋开始,齐桓公的背运来了。他的寝宫被强行***,任何人不准出入。三天以后,姜小白奄奄一息。眼看他断不了那口气儿,竖刁、易牙愤怒地赶走了御前的侍从。寝宫四周筑起高高的围墙,冷冷清清的宫殿里空无一人,只有叫天不语、唤地不灵的“老英雄”。谁也不知道他死亡的具体时间,尸体腐烂后,恶臭刺鼻,苍蝇乱飞;密密麻麻的蛆虫爬到了宫墙外面——“春秋五霸”的英雄时代悲凉地结束了。倘若九泉有知,齐桓公是否悔恨自己没有听管仲的话呢?

英雄身边离不开出色的智囊团,比如项羽,智囊团散伙了,可以拉宝剑抹脖子;再比如姜小白,不但丢了智囊,还引进了三个居心叵测的掘墓人,于是,英雄连***的机会都捞不到,只配烂在自家被窝儿里。

垂暮的老康熙曾对自己的儿子们举齐桓公的例子,他最担心身后是一片骨肉杀戮。父母儿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的亲情、义务和责任纠缠不清,但是在权力面前,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将退却消失,没有人愿意看到这种悲剧,偏偏悲剧就在进行中~

悬车束马什么意思?

蜿蜒曲折、峰回路转、鸟道羊肠、束马悬车、羊肠小道、蚕丛鸟道。

1、蜿蜒曲折,读音:wān yán qū zhé。

释义:汉语成语,是迂回弯曲地的意思。

造句:溪流蜿蜒曲折地流过平原。

2、峰回路转,读音:fēng huí lù zhuǎn

释义: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也指转折点。

出处:出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造句:我们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江船里一样,峰回路转,景象刻刻变换,让你目不暇接

3、鸟道羊肠,读音:niǎo dào yáng cháng

释义:狭险典折的山路。

出处:《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保福清豁禅师》:"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造句:鸟道羊肠,春彩驮来驿路长。连山铃铎频摇响,看日近帝都旁。?

4、束马悬车,读音:shù mǎ xuán chē。

释义:汉语成语。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出处:《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造句:?高上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束马悬车,然后得济。?

5、羊肠小道,读音:yáng cháng xiǎo dào?。

释义:指羊的肠子特别长,特别细,弯弯曲曲。后多用此形容山路崎岖,指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也指道路狭窄而清冷险峻。后来一般指人心胸狭窄。

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造句:这路虽非羊肠小道,然忽而上高,忽而下低,石头路径,冰雪一凉,异常的滑,自饭后一点钟起身,走到四点钟,还没有十里地。"

6、蚕丛鸟道,读音:cán cóng niǎo dào

释义:指险绝的山路。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造句:这蚕丛鸟道十分难行。

齐恒公叫什么

词目

悬车束马

发音

xuán chē shù mǎ

释义

形容险阻。

引用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三 四川八 ...平县北六十里。峻峭がテ,极为艰险。邓艾军行至此,路不得通,乃 悬车束马 ,造作栈阁,始通江油,山因以名。《旧唐书》:阴平北有十...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八 山东九 ...?丘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出玄菟讨之,高句骊王位宫败走,俭 悬车束马 以上丸都,屠其城,既而复都于此。晋咸康八年,时高句丽与...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 山西三 ...下,七山相重。卑耳山在县东。齐语作辟耳。桓公 悬车束马 ,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史记》:齐桓公曰,束马悬车登... 《百战奇略》第四卷 ...省注云:此山“峻峭崚嶒,极为艰险。邓艾军行至此,路不得通,乃 悬车束马 ,造作栈阁,始通江油,因名马阁。”可见,“束马”当为“... 《昭明文选》卷三十五 ...辽东太守公孙康即斩尚、熙等,传其首。管子曰:桓公征孤竹之君, 悬车束马 ,逾太行至卑耳之山。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 《全后周文》卷十三 ...散骑常侍、柱国、蜀国公。开金牛之道,通牧马之关。公卷甲北塞, 悬车束马 ,遂得策预葭萌,勋参绵竹。封龙门县开国子、蒲州刺史,仍... 《全北齐文》卷六 ...仍秉?麾。佐命周室,开邑齐土,北控赵燕,南临□□。一匡九合, 悬车束马 ,位极三事,勋高万古。葬切晋温,魂悲汉祖,忻哉尚圣,遗... 《全唐文》第02部 卷一百九十四 ...阳西极。汉水东流。背面通秦越之乡,左右夹巴凉之城。风烟可接, 悬车束马 之山;?物潜通,织女牵牛之象。神仙所宅,则有二十四居;... 《全唐文》第08部 卷七百七十九 ...    ◇ 太仓箴  险哉太仓,险若太行。彼 悬车束马 ,为陟高冈;此祸胎怨府,起自斗量。无小无大,不可不防。... 《梁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诸夷等 ...宫,位宫将步骑二万人逆军,大战于沸流。位宫败走,俭军追至岘, 悬车束马 ,登丸都山,屠其所都,斩首虏万馀级。位宫单将妻息远窜。... 《北史》卷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 ...史毌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大战于沸流。败走,俭追至赪岘, 悬车束马 登丸都山,屠其所都。位宫单将妻息远窜。六年,俭复讨之,... 《北堂书钞》●北堂书钞卷第一百一十四  武功部二 ...汉书云金城塞羌反燛防击之从闻道冲其心腹○今案见范书卷五十四」 悬车束马 「管子云桓公用管仲计略征白狄乘桴济河至于石枕 悬车束马 逾... 《国语注》国语卷第六 ...于西河〔九〕,方舟设泭,乘桴济河〔一0〕,至于石枕〔一一〕。 悬车束马 ,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一二〕,西服流沙、西吴〔一三〕...

春秋时期许多小国跟着大国征战,兵力怎么消耗不完

1.姜姓,名小白,是齐国的公子,在没有当上齐国国君时,人称公子小白。

另外在当时人们是不把姓和名连在一起称呼的,即不称呼他“姜小白”

2.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②或封于申,③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小白的 哥哥。

3.附录:《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关桓公部分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注①集解贾逵曰:“渠丘大夫也。”索隐亦有本作“雍廪”。贾逵曰“渠丘大夫”。左传云“雍廪杀无知”,杜预曰“雍廪,齐大夫”。此云“游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遂袭杀之”,盖以雍林为邑名,其地有人杀无知。贾言“渠丘大夫”者,渠丘邑名,雍林为渠丘大夫也。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于妇人,数欺大臣,髃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韂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①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齐正卿高敬仲也。”正义傒音奚。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干时,①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

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②召忽***,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

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③斋祓而见桓公。

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注①集解杜预曰:“干时,齐地也。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涸竭,故曰干时。”

注②集解贾逵曰:“鲁地句渎也。”索隐贾逵云“鲁地句渎”。又按:邹诞生本作“莘渎”,莘笙声相近。笙如字,渎音豆。论语作“沟渎”,盖后代声转而字异,故诸文不同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堂阜,鲁北境。”杜预曰:“堂阜,齐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因以为名也。”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①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②设轻重鱼盐之利,③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崩’也。”

注②集解国语曰:“管子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以为军令。”

注③索隐按:管子有理人轻重之法七篇。轻重谓钱也。又有***、煮盐法也。

二年,伐灭郯,①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谭’。”索隐据春秋,鲁庄十年“齐师灭谭”是也。

杜预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然此郯乃东海郯县,盖亦不当作“谭”字也。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①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②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③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④愈一小快耳,而□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⑤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注①集解杜预曰:“遂在济北蛇丘县东北。”

注②集解杜预曰:“此柯今济北东阿,齐之阿邑,犹祝柯今为祝阿。”

注③集解何休曰:“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已许之而背信杀劫也。”

注⑤集解杜预曰:“甄,韂地,今东郡甄城也。”

十四年,陈厉公子完,①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②田成子常之祖也。

注①正义音桓。

注②集解贾逵曰:“掌百工。”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①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注①集解服虔曰:“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也。”何休曰:“山戎者,戎中之别名也。”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厘公。①桓公召哀姜,杀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史记‘僖’字皆作‘厘’。”

二十八年,韂文公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丘①而立韂君。

注①集解贾逵曰:“韂地也。”索隐杜预曰:“不言城韂,韂未迁。”楚丘在济阴城武县南,即今之韂南县。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①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注①集解贾逵曰:“荡,摇也。”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①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②赐我先君履,③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④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⑤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

⑥齐师进次于陉。⑦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齐师退次召陵。⑧桓公矜屈完以其觽。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⑨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涂诈齐,令出东方,觉。

秋,齐伐陈。⑩是岁,晋杀太子申生。

注①集解服虔曰:“民逃其上曰溃也。”

注②集解左传曰:“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所践履之界。”

注④集解贾逵曰:“包茅,菁茅包匦之也,以供祭祀。”杜预曰:“尚书‘包匦菁茅’,茅之为异未审。”

注⑤集解服虔曰:“周昭王南巡狩,涉汉未济,船解而溺昭王,王室讳之,不以赴,诸侯不知其故,故桓公以为辞责问楚也。”索隐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为右,涉汉中流而陨,由靡逐王,遂卒不复,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注⑥集解杜预曰:“昭王时汉非楚境,故不受罪。”

注⑦集解杜预曰:“陉,楚地,颍川召陵县南有陉亭。”左传曰:“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注⑧集解杜预曰:“召陵,颍川县。”

注⑨集解服虔曰:“方城山在汉南。”韦昭曰:“方城,楚北之□塞。”杜预曰“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是也。索隐按:地理志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则杜预、韦昭说为得,而服氏云在汉南,未知有何凭据。

注⑩集解左传曰:“讨不忠也。”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①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②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③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④晋侯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从之。是岁,晋献公卒,里克杀奚齐、卓子,⑤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于是讨晋乱,至高梁,⑥使隰朋立晋君,还。

注①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丘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大路,诸侯朝服之车,谓之金路。”

注③集解韦昭曰:“下堂拜赐也。”

注④集解公羊传曰:“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

注⑤集解徐广曰:“史记‘卓’多作‘悼’。”正义卓,丑角反。

注⑥集解服虔曰:“晋地也。”杜预曰:“在平阳县西南。”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①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②西伐大夏,涉流沙;③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④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⑤乘车之会六,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⑦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注①正义与音预,下同。

注②集解地理志曰令支县有孤竹城,疑离枝即令支也,令离声相近。应劭曰:

“令音铃。”铃离声亦相近。管子亦作“离”字。索隐离枝音零支,又音令祗,又如字。离枝,孤竹,皆古国名。秦以离枝为县,故地理志辽西令支县有孤竹城。尔雅曰“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也。

注③正义大夏,并州晋阳是也。

注④正义卑音壁。刘伯庄及韦昭并如字。

注⑤正义左传云鲁庄十三年,会北杏以平宋乱;僖四年,侵蔡,遂伐楚;六年,伐郑,围新城也。

注⑥正义左传云鲁庄十四年,会于鄄;十五年,又会鄄;十六年,同盟于幽;

僖五年,会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会葵丘是也。

注⑦正义匡,正也。一匡天下,谓定襄王为太子之位也。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隰朋皆卒。①管仲病,桓公问曰:“髃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

②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③公曰:“竖刀如何?”④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管仲頉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与桓公頉连。

隰朋墓在青州临淄县东北七里也。”

注②正义即雍巫也。贾逵云:“雍巫,雍人名巫,易牙也。”

注③集解管仲曰:“韂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也。”

注④正义刀,鸟条反。颜师古云:“竖刀、易牙皆齐桓公臣。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将何以教寡人?’管仲曰:‘愿君远易牙、竖刀。’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公曰:‘竖刀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管仲遂尽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过乎?’于是皆即召反。明年,公有病,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竖刀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寿宫。虫流于户,盖以杨门之扇,二月不葬也。”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是岁,晋公子重耳来,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①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②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韂姬,生无诡;③少韂姬,生惠公元;

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④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⑤有宠于韂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⑥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髃吏,⑦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注①索隐按:系本徐,嬴姓。礼,妇人称国及姓,今此言“徐姬”者,然姬是觽妾之总称,故汉禄秩令云“姬妾数百”。

妇人亦总称姬,姬亦未必尽是姓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内,妇官也。”

注③索隐左传作“无亏”也。

注④集解贾逵曰:“宋华氏之女,子姓。”

注⑤集解贾逵曰:“雍巫,雍人,名巫,易牙字。”索隐贾逵以雍巫为易牙,未知何据。按:管子有棠巫,恐与雍巫是一人也。

注⑥集解杜预曰:“易牙既有宠于公,为长韂姬请立。”

注⑦集解服虔曰:“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髃吏,诸大夫也。”杜预曰:“内宠,内官之有权宠者。”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①桓公尸在黙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②

注①正义音古患反。

注②集解徐广曰:“敛,一作‘临’也。”

桓公十有余子,要其后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①

齐国出了管仲、孙膑2位天才,为什么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呢?

西周青铜鼎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在名义上是周朝的臣子,但是自武王分封之后,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统治,国境内的一百余个诸侯国为了抢夺***,增加实力,开始了针对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实力弱小的诸侯国逐渐消失,成为了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组成部分。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随着战争的开展,天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晋国、楚国和齐国强势崛起,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三大诸侯国。在这三个强国崛起的过程中,许多弱小的国家被其兼并,宗庙被毁,剩下的一些国家虽然眼下没有遭到攻击,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处在三大国的中间,遭受了巨大的潜在威胁。为了避免被攻灭的结局,许多小国不得不依附在大国身边,派出军队和大国的军队一同作战,从而换得大国的保护。

这些小国并非大国的铁杆盟友,而是紧跟形势,随时转变,比如郑国,就曾有过早上和楚结盟,晚上又和晋结盟的行为。然而大国对此事并不在意,很少因此惩罚这些小国,除非是这些小国在战场上突然叛变,才会引起大国的震怒。

对于大国来说,小国的军队才是他们真正在意的东西,大国将小国的军队收编后,在战场上将其安排在靠前和危险的位置,起到削弱敌军保护己方的作用;小国即使对此事不满,也无力改变,只能任由自己的国民成为炮灰。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许多小国频繁征战,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可是其兵力却始终消耗不完,哪怕经历了一场旷世大战,只要国家没有被攻灭,就会继续提供兵力。

春秋首霸齐桓公雕像

大国时常以武力胁迫小国参战

熟悉春秋历史的读者会经常在文献中看到两个词语:"会"和"盟",这两个词都是指诸侯发起的召***盟。会盟诸侯也和尊王攘夷一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被大国用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国家实力,比如春秋首霸齐桓公就十分享受这种行为。据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

中记载:

"於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於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诸侯会盟

诸侯会盟并不是随便参加的,而是要由发起国召集相关国家参加,召集对象要么是发起国周围的各种势力,要么是暂时偏向发起国对手的国家。小国参加盟会,除了给大国捧场外,还要签订盟约,承诺和大国一起为天子出征,征讨逆臣。这件事对于大国来说,其实才是受益最大的方面。

周武王像

为了避免自己的拓张行为引起周王室的不满,诸侯对外征战时都十分注重师出有名,或者是打着为周王室讨伐外族的旗号(攘夷),或者是打着为周王室讨伐逆臣的旗号(尊王)。周王室对于这种行为也是无能为力,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若是诸侯连这层脸面都不顾,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攻打他国,那么其他诸侯必然一拥而上,借着行使正义之名瓜分该诸侯的势力。

齐国技击士

随着时间发展,强大的国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靠自己喊出正义的口号了,为了争夺舆论,创造了诸侯会盟这种方式,用武力强迫小国战队。诸侯会盟初期,大国希望用政治正确来对小国发号施令,不过在利益为先的战国时代,这种方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小国国君装聋作哑以图自保;于是大国干脆挑明态度,用武力强迫小国派兵参战。

许多大国会盟之前,告诉入会诸侯禁止带领武装力量参会,然而自己却在会盟地布置了大量的兵力,用来威慑小国,这种方式虽然谈不上公平,但是经过多次会盟也形成了诸侯间的潜规则。春秋时期的贵族十分注重承诺,只要是答应了大国出兵,那么必然会出兵,而至于大国是如何令小国做出承诺的过程,相比之下就不重要了,兵刃架在脖子上,基本没有硬气的诸侯会表达反对的态度,大国顺理成章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春秋时期战车兵

职业士兵的作战方式以战为主

小国的国君答应了大国的不平等要求后,即使心中不满也只能执行了,但是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种行为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倘若他们跟随的大国在作战中获胜,大国会根据小国的贡献度论功行赏,赏赐的对象也很丰富,财宝、美女、人口、土地、城池全都是潜在的收获。因此,小国从最先的抗拒到之后的敷衍,最后变成了十分积极地协助大国出兵作战。

春秋时期佩剑

和战国时代的全民皆兵不同,春秋时代的职业士兵是由贵族武士构成的,职业士兵的战斗素养很高,作战方式以死战为主。据

《尉缭子?兵教下》

中记载:

"四曰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而坚守也;五曰分限,谓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车为固,以逆以止也;六曰号别,谓前列务进,以别其后者,不得争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谓彰明行列,始卒不乱也;八曰全曲,谓曲折相从,皆有分部也;九曰金鼓,谓兴有功,致有德也;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十一曰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战车,前后纵横,出奇制敌也;十二曰力卒,谓经旗全曲,不麾不动也。"

战国职业士兵泥塑

从上述的史料可以看出,职业士兵有详细的战场纪律,其高贵的出身也决定了他们在战场上不可退缩,不会出现大规模溃逃行为。不过毕竟贵族阶级的人数占整体人数的比例比较小,也是十分重视生命的,所以他们不管是在装备上还是防护上都做到了极致,并不希望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战场上战马伤人***屡见不鲜

在战场上,许多职业士兵的死亡属于意外情况,战前双方的想法本来是点到为止,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士兵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很多时候秉承着本能行事,理智被冲动所压制,因此提高了双方的伤亡。战马、战车等不确定因素也会对人造成生命威胁,这些因素都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

不过总体上来说,比起后来秦军用首级换战功的行为,春秋时期战场上的整体伤亡,尤其是死亡率处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许多战败的职业士兵成为了俘虏,可以通过交换俘虏或者财富赎回,这也是所有诸侯国的达成的战场共识之一。上述的几种因素交织,使得大多数职业士兵可以在一场战争结束后迅速投入到另一场新的战争中去,这也是小国虽然频繁出兵,却始终能保持兵力充盈的关键原因。

古代运输军粮

非职业士兵作战方式以跑为主

比起职业士兵,非职业士兵的作战方式比较有意思。非职业士兵基本是由普通百姓和奴隶组成,严格来说这些人应该被称为民夫,民夫最早是负责后勤和军资运输这种***性工作的,然而有的统帅忽然反应过来,让这些老百姓穿上铠甲拿起兵器,可以极大提升部队的规模,让对面的敌军望而生畏,产生畏惧之心。于是这些百姓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非职业士兵,为了自保,非职业士兵一般将精力放在观察局势上,如果本方军队势如破竹,他们就一拥而上收集战利品;如果本方军队处于弱势,在职业士兵调头前他们就会率先逃跑。

刘备有过多次重新召集溃败部队的经历

三国时期的刘备和手下士兵简直是这方面的典范,由于刘备初期势力有限,经常被各种势力驱赶,他手下的士兵便经常先他而去,而在他稳定后又能奇迹般地和他汇合。据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中记载: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余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

笔者认为,相对职业士兵来说,非职业士兵很难从战争中得到身份和财富的积累,因此战时意愿不强也是在情理之中了。这些士兵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是在本国内都是有家有业之人,自然不愿意做为战场上的炮灰。职业士兵可以通过交换俘虏回归祖国,然而非职业士兵却只能作为敌国补充劳动力的对象,如果被俘便等于彻底告别过去的生活。

春秋时期战争场面

生命会在艰难的环境中自行寻找出路,这句话对于人来说也适用。春秋时期,户籍制度很不成熟,国家很难掌握非职业士兵的具体信息,很多情况下,军队去到国内各处强行征兵,不论百姓是否同意,强行将其送入兵营。在兵营的日常生活中,职业士兵起到了看管非职业士兵的作用,可是到了战场上,职业士兵面对敌人的压力,便再也没有心情去管理非职业士兵了。

战场上溃逃的士兵(卡通形象)

战争打响后,胆子小的非职业士兵会选择立刻逃跑,胆子稍大者还有可能观望下局势,希望能收获一些物资再逃跑,二者殊途同归,离不开跑这个结局,因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风险大于回报,趋利避害的本能提醒他们远离战场。非职业士兵逃跑的方向很固定,只会逃回自己的祖国,因为即使逃到他国也不能免除被强征的命运,还不如回归自己熟悉的故土。

参战国家的执政者和职业士兵不论战胜战败后,都有大量的战后工作要处理,既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追究逃跑的非职业士兵的责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掌握他们的行程,最终不了了之。因此这种逃跑的行为可以在百姓群体中传播开来,成为规避强征的一种办法,百姓有了保命方法,从此也不畏惧上战场,这也是小国虽然频繁出兵,却始终能保持兵力充盈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

结语

战争是一暴力行为,以攻击、杀戮等极端行为满足敌对双方的政治目的,对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虽然参战方会对战场上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嘉奖,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炮灰。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战争意味着破坏和死亡,是一种极其残酷的行为,但是纵观人类历史,战争和社会发展是缠绕在一起,难以分割的,不可否认,战争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某些方面的推动作用。

春秋时代的战争虽然频繁,然而形式却乏善可陈。由于这段时期处于华夏文明发展的初期,缺乏足够的历史***参考。我们知道,历史是由无数微小和重复的***组成的,当人类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时,都可以通过在历史***中寻找相似的情况并且模仿前人来处置问题。不过这段时间可供参考的历史比较有限,所以春秋时代的人类不得不在摸索中创造历史。

长平之战万人坑

强大的诸侯国率先创造了诸侯会盟这种方式来保护本国的有生力量,将弱小国家当成工具,这在感情上很难令小国接受,不过苦于强国的军事威胁,即使心中不甘也只能委屈接受。不过实际情况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小国并未因此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不仅能频繁出兵,甚至还可以通过作战获得国力的提升。

尤其是小国的职业士兵和非职业士兵虽然立场不同、阶级不同、作战方式不同,却都通过大量的战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存方式。职业士兵不畏死亡,奋勇作战,却往往能随着交换俘虏回归祖国;非职业士兵畏惧死亡,以逃为主,也因为事后不被追究可以顺利回归生活。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也有灭国战争,但是出现的次数十分稀少,弱小的诸侯国只要实力不是太差,能拿出5000职业士兵和20000非职业士兵,就可以通过和大国协同作战而生存下来,这也使得许多小国能在春秋时期苟活,而到了战国时期便再也无力抵抗了。

关于山路的成语有哪些?

首先说一下齐国的历史,齐国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它其实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公元前1044年姜子牙被封的齐国,一个则是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王的齐国。这也是庄子所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典型代表?田和就是窃取了姜姓齐国的天下而被封为诸侯的。在两个时期,齐国都曾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一个是姜姓齐国时期,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那个时候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其他诸侯的力量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在这个时候如果齐桓公西征周王朝,取而代之,是有很大的可能的。而齐桓公自己其实也很有这个意思,常常将自己的礼仪做得跟天子相近,说明他有僭越的意思。

但是他最终没有成功,因为他的野心最终被一个重要的人阻止了?管仲。齐桓公的霸业可以说是在管仲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但是管仲始终只帮助齐桓公称霸,不赞同他对周王朝取而代之。齐桓公为了准备建立?齐朝?,首先他准备像天子一样封禅,向上天宣告自己的功劳:?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对此,管仲的态度是坚决反对。他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止齐桓公取代周天子的念头,甚至不惜以鬼神之事来恫吓 齐桓公,《史记》这样记载到:?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齐桓公未必相信管仲这种鬼神之说的话,但是自己最为得力的大臣如此强烈地反对自己的统一大业,难道不比鬼神的阻挡更加可怕吗?至于管仲为什么反对齐桓公取代周朝,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公心?齐国那时候内部矛盾其实很严重了,一方面后来取代齐国的田氏家族已经进入朝堂,另一方面易牙、公子开方、竖刁等人也占据了朝堂。

如果齐桓公真的去攻打气数未近的周王朝,很可能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自己家里就闹腾起来了。而管仲本人,是姬姓,为周穆王的后代,所以他是周王室的宗亲。按照当时的文化,管仲没有可能帮着外人打周王室?虽然他是齐桓公的臣子,但他更是周天子的臣子。因为这个原因,孔子还曾经批评他非常尊重的管仲道:?管仲之器小哉!?

由于时代的原因和管仲的阻止,齐国失去了第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等到孙膑出现的时候,田氏齐国有了第二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孙膑出自孙武,孙武出自孙书。孙书本来不叫孙书,他叫田书。田书也可以称之为陈书?因为他是陈完(也称田完的后代),田完是陈厉公的儿子,陈厉公是舜帝的后代。总而言之,田完从陈国逃难到齐国后,一支子孙取代姜姓做了齐王,另一支则传到了兵圣孙武这一脉,孙武又传到了孙膑。后来孙膑回到齐国,为齐国效力。

按道理说,孙膑本来就是齐王的远亲,又才华横溢,帮助齐王一统天下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为什么齐王再一次失去了这个机会呢?

《孙膑兵法》当中,特意记载了孙膑见齐威王之后对齐威王的看法,孙膑是这样写齐威王和齐国的:?威王、田忌臣主之问何如??孙子曰:?威王问九,田忌问七,几知兵矣,而未达于道也。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齐三世其忧矣。?为什么孙膑会得出齐威王和田忌都?未达于道也?的结果呢?我们不妨看一看齐威王和田忌都问了啥。关于齐威王的问题,我们提取几一个,然后再与另外一个雄才大略的诸侯王?秦孝公问商鞅的问题来对比,以此来看看二者之间的差距,以及孙膑说齐王?未达于道也?的原因。?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可以看到的是,齐威王问的都是具体遭遇什么情况应该***取什么战术的问题。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秦孝公和商鞅之间又是提的什么问题呢?秦孝公在向商鞅询问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也就是说:?变法这件事具体怎么做,我可不管,我要的是你能够使我的国家变得强大。现在群臣和百姓都对你的新法议论纷纷,我希望你能讲讲该怎么做。?所以秦孝公一上来直接就把具体的战术问题过掉了?这种小问题教给你商鞅就行了,我只关心变法这整件事情的得失成败,我只关心这个大战略的实施。

所以两者的差距一下就体现出来了,齐威王的梦想是?微操***?,希望把各种具体的战术都搞得比臣子还清楚;而秦孝公是战略***,他只关心整体战略的走向,而不在乎具体的某件事具体去怎么做。君王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国家的事务是无限的,如果君王不能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而自己对小事过分操心,那么大事必然不能成功了。

果然,虽然孙膑和田忌帮助齐威王打败了当时的霸主魏国,但是最后齐威王却害怕田忌、孙膑功高盖主。孙膑不得不早早的归隐山林,田忌也被齐威王赶到了楚国,所以齐王这最后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也就这样没了。

最终,齐国在公元前221年被秦国灭亡。

遏楚尊王的具体过程

峰回路转、羊肠鸟道、蚕丛鸟道、束马悬车

峰回路转:拼音:[ fēng huí lù zhuǎn ] ?

解释: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羊肠鸟道:拼音:[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

解释: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蚕丛鸟道:拼音:[ cán cóng niǎo dào ]

解释:指险绝的山路。

出处清·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束马悬车:拼音:[ shù mǎ xuán chē ]

解释: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出处《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西周分封制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出现大国争霸局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位于东方的齐国脱颖而出,出现了齐桓公的首霸。

齐桓公名小白,是齐僖公(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8年)的儿子。齐建国后,经西周一代的发展扩张,成为东方大国。春秋初年齐国的疆域,大约东到海,南到穆陵关与泰山,西到古黄河,北到今冀鲁交界处,其国土大小,仅次于楚、晋,而较秦、越、鲁、卫、郑国都大。凭借着广阔的国土和日益增强的国力,春秋初年,齐庄公和齐僖公成为东方的霸主,史称“齐庄、僖于是乎小伯(霸)”。齐僖公去世后,太子诸儿继立,即齐襄公。齐襄公是个荒*残暴的国君。他喜怒无常,杀诛不当,言而无信,数欺群臣。又与其妹文姜私通。文姜是当时鲁国国君鲁桓公的夫人,为此他派人了鲁桓公。他的胡作非为搞得社会矛盾尖锐,国事日非,齐国政局风雨飘摇, 动荡不安。僖公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祸及己身,流亡于国外。公子小白由大夫鲍叔牙护送逃到莒国,公子纠则由大夫管仲护送逃到鲁国。不久,齐国发生。公元前586年,作恶多端的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但仅过了不到一年,公孙无知又被渠丘大夫雍林所杀,齐国一时没有了国君。小白和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想回国继承君位,权力之争在他们之间展开。小白得到鲍叔牙的辅佐,国内又有大族高氏、国氏做内应,形势非常有利。但公子纠的辅佐管仲则足智多谋,他争取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又自告奋勇率兵在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上拦截归国的小白。远远看见小白的队伍,管仲布置好伏兵,并搭箭开弓,一箭恰中小白的带钩。小白诈死,仆倒于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遂回去复命。公子纠见竞争者小白已死,迟缓了归国的行程。而小白则催动人马,日夜兼程,在高、国二族的接应下,捷足先登,即齐国国君位。

齐桓公即位伊始,击退了拥立公子纠的鲁国军队,派鲍叔牙率齐军围鲁,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并请求把管仲交付齐国。原来这是鲍叔牙的主意。管仲是的叔牙的好朋友。管仲名夷吾,颖上 (今安徽颖上)人。鲍叔深知管仲的为人,坚信管仲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只不过没有遭逢明君和时运而已。所以在齐桓公提出要任他为国相时,坚决辞让而推荐了管仲。他对齐桓公说:“如果您想治理好齐国,我就可以帮助您做到这一点;但如果您想成为天下的霸主,那么非管仲任相不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捐弃了前嫌,打破了传统的“贱不能临贵,贫不能使富,疏不能制亲”的用人体制,任管仲为相,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管仲的改革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首先,在政治上实行了“叁其国而伍其鄙”的行政制度的改革。所谓“叁其国而伍其鄙”,就是将国都一分为三,而野鄙一分为五。周代实行“国野”制度,一般将国家分为“国”与“野”两部分,分而治之。 “国”又称“都”,指由武装保卫的作为当时统治中心的城市及其四郊之地。生活在“国都”中的人是统治族的成员,构成了统治阶级的主体部分,被称之为“国人”。其中可分为贵族和平民,当时军队的首领和军官由贵族担任,而士兵则由平民充任。 “野”又称“鄙”,指城市之外的野外之地。生活在“野鄙”之中的人是被统治族的成员,构成了被统治阶级的主体部分,被称之为“野人”。野人是当时社会生产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但没有政治权利,在经济上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国”与“野”的划分,反映了当时政治上的阶级对立。管仲淡化了“国野”制度的政治内涵,试图通过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为军事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基础。

“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将“国”分为21个乡,即工商之乡6个,而士乡15个。工商之乡专门从事工商业生产,不服兵役。士乡15个,由桓公、高子、国子各统辖5个乡,以此构成基层的行政和军事组织。在国都内,行政区划是5家为轨,10轨为里,4里为连,10连为乡,分别设轨长、里司、连长、乡良人 (或乡大夫)来管理。野鄙分为“五属”,具体的行政区划是:

30家为邑,邑设有司;10邑为乡,乡设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设大夫。共设置五属大夫,负责治理野鄙。五属大夫的职责,于每年正月例行向桓公汇报一年治绩,推举贤能。国君任命“五正”,对五属进行监督,及时向国君报告下情。 “叁其国而伍其鄙”的改革,其核心的内容是加强国君的集权统治。在此之前,层层分封的封邑制度分割了国家的权力,造成了政令的阻隔和政出多门,国君的权力被削弱。 “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改革,根据“国”、 “野”的不同情况,分别建立起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各级地方官吏由国君任免,向国君负责,提高了***的办事效率,树立了国君的政治权威,畅通了上令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达到了“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的目的。此外,还建立了新的选官制度,形成了一整套人才培养选拔的机制。制度规定,各级官吏均有推举贤能的职责。地方官如果埋没压制人才,以“蔽贤”、 “蔽明”治罪。而国家任用官吏的原则是“无听左右之谒请,因能而授禄,录功而与官”。这种选官制度使得“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从而造成了“民皆勉为善”的社会风尚,使齐国政局面貌一新。

“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改革,第一次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的设想和措施。顾炎武说: “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 “四民分业定居”按职业集中定居,重视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不提倡行业、职业间的横向联系。为了强化“四民”的职业壁垒,甚至提出了使“士之子恒为士”、 “农之子恒为农”、 “工之子恒为工”、 “商之子恒为商”的口号,要求土农工商世任其事,各安其业,专心发展,互不干扰,使社会分工进一步明晰化和制度化。

其次,建立了新的军事体制。齐国之所以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新的军事体制建立一个行政基础。可以这样说, “叁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军政合一、寓兵于民的制度。所谓军政合一,管仲把它称之为“作内政而寄军令”,即借行政制度的改革而附属上军事改革的内容。如国中士乡中轨、里、连、乡的行政编制,又可以作为军事编制而发挥作用,齐国实行的“三军”制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国语·齐语》说: “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率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齐国实行“三军”制度,为国家的常备军。齐桓公领中军,是实际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三军的编制分为伍、小戎、卒、旅、军5级,正好与行政区划的轨、里、连、乡及五乡等5级相匹配,而每一级别的行政长官同时兼任同级别的军事长官。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同时又是寓兵于民的制度。每家出壮丁一人为兵,这对“八口之家”的家庭来讲,兵役负担不算太重。这些人“春以搜振旅,秋以弥治兵”,经常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提高了军队的军事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因为齐国的军事制度军政合一,寓兵于民,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军队的组织性和内聚力,激发军队的战斗力。对此, 《国语·齐语》说: “同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乘;昼战则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利用天然形成的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增强军队内在的凝聚力;又借助强有力的行政和军队的组织纽带,增加了军队的组织性。经过军事体制的改革,最终建立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再次,进行了以利民富国为目的的经济改革。与鲁国的传统文化不同,在齐国的传统文化中功利主义是其重要内容。管仲认为,经济实力是立国的基础,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留。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建立起高质量的上层建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关于经济改革的内容,第一项内容是“相地而衰征”。西周实行“井田”制度。井田制是一种国家的土地分配制度,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再通过层层的分配,造成私人的占有。由于井田制是等级占有制,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确定后,就占有了一定数量的土地,所以当时实行的征税方法,是按人征税的方法。进入春秋后,随着铁器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人们有能力在耕作作为“公田”的土地之外,还有余力去垦荒,这些新辟的土地与“井田”不同,其性质是“私田”。后来由于“私田”的收获完全归己,受利益的驱动,人们把精力都放在开垦经营“私田”上,井田逐渐荒弃,出现了“无田甫田,维莠骄骄”的局面,国家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为了增加农业方面的财政收入,齐国在齐桓公时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所谓“相地而衰征”,就是“视土地美恶及其所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过去井田制按人征税,今改为按地征税,究其原因是土地的占有发生了变化,而“相地而衰征”是针对土地占有的变化,不管“公田”、 “私田”,一律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征税,从而使国家的农业税源大大增加,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 “相地而衰征”的改革实际上也打破了传统的“井田”制度,从而导致了土地国有制度向土地私有制度的转化。土地的私有化,必然***土地所有者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齐国的农业生产力。

经济改革的第二项内容是实行官山海和盐铁专卖的制度。为增加财政收入,利用好齐国的山海***,管仲主张加强对“山海”自然***的管理,提出对盐铁等经济事业实行国家专营。盐是最重要的生活调味品,而铁是制造生产工具最重要的金属材料,人的生活须臾不可离,所以社会需求广泛,获利丰厚,事关国计民生的大计。实行盐铁国家专营,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收入,而且也是管理调控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所谓“盐铁专卖”,不是将盐铁的生产全部收归官府经营,而是人民依然有生产的权利,只是产品不能私自出售,而由官府收购,统一运转调剂销售,从中获得丰厚的收入。由于盐铁的销售价格由国家确定,所以国家将部分税收加入盐、铁价格之中,表面上看没有课税之名,却得到了税收的实惠。在缓和了社会矛盾的同时,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经济改革的第三项内容是“设轻重九府”,国家通过垄断货币的发行,调控社会供求关系,平抑物价,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所谓“轻重”,指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与其它商品孰轻孰重的比价关系。管仲提出,货币的铸造发行要由国家控制,并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调控经济。为此,设立了相关机构“九府”来管理经济。管仲认为,货币的价值和其它商品的价值存在着相反的轻重关系, “币重而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所以国家通过控制货币,调节它与其它商品的轻重关系,达到平衡物价,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齐国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为日后齐桓公首霸中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齐桓公为了称霸中原,审时度势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尊王攘夷”口号的提出,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春秋初年,随着西周的灭亡,王室东迁至洛邑。作为西周的发祥地和根据地, “宗周”地区沦为戎狄之地,王室号称“千里”的直接控制区王畿损失大半,仅局促于豫西地区,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经济上的衰微导致了政治上的衰落,周王室的政治权威和统治地位一落千丈,威望不再。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的动摇,使中原华夏诸国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传统的统治秩序大乱。值此多事之秋,中原周边夷狄族的入侵压迫却日甚一日。异族的军事压迫主要来自南北两个方向。从北方来看,来自于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即所谓北狄不断南下向中原发展。北狄的南进造成了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华夏族与狄族犬牙交错的局面。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农业文明面临着狄族游牧文明的冲击与挑战,而游牧文明在南进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一种盲目的破坏性的力量,可能造成对早熟的、处于较高文明发展阶段的华夏文化毁灭性的破坏。从南方来看,对中原华夏诸国的主要威胁来自楚国。楚国是祝融之后、芈姓之族,原处于江汉地区,后逐渐吞并周围小国,成为南方的强国。由于僻在长江流域,远离中原,楚国文化自成系统而独立发展,有别于所谓华夏的正统文化,所以西周后期楚国国君熊渠曾宣称: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其后代称王与周王室分庭抗礼。进入春秋,随着实力的膨胀,楚国在占据了长江中游地区后,全力向中原发展,成为华夏各国的强敌。受南北异族的压迫,中原华夏各国岌岌可危, 《春秋公羊传》在描写当时的形势时这样说: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在此形势下,华夏各国亟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担负起责任,率领他们抵御外侮。齐桓公适应于形势的需要,凭借雄厚的国家实力,要承担起华夏诸国霸主的责任。但这个霸主毕竟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还需要借用一下周王这块招牌。周王室虽然地位日渐衰落,但它毕竟还是当时中原华夏各国名义上的共主,是华夏正统的象征,是华夏各国的一面旗帜,这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使然。所以在管仲的策划下,为增强华夏各国的向心力,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所谓“尊王”,就是遥奉周王室的正统,更重要的是借此高举起传统道德文化的旗帜,建立起华夏各国对以周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为此,齐桓公打出了“尊王”的旗帜。如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齐会合鲁、陈、卫、郑、曹等国联军伐楚时,楚成王派使者质问齐国伐楚的原因,管仲受命答复说: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 ‘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是打着“夹辅周室”的旗号来说明此次行动的合法性的。在对楚使者申明楚之罪状时,说: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指责楚不入王贡,并应对周昭王南征而不返负有责任。从而把称霸的政治野心掩盖在“讨不庭”的“正义”行为之下,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在“尊王”的旗号下,齐桓公进行了一系列维护王室安定和权威、代王室发号施令的行动。

桓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53年),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郑即位,是为襄王。襄王在惠王生前曾与其异母弟王子带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闹得不亦乐乎,还是齐桓公会集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与周室盟约,确定了太子的正统地位。此次惠王下世,襄王怕王子带争位,秘不发丧,而告难于齐,求桓公出面帮助确立君位。又是齐桓公召集各国,在洮(曹邑。今山东鄄城西南)结盟,最终确立了襄王的王位。齐桓公在自述其功绩时说: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所谓“一匡天下”,即指此事。而所谓“九合诸侯”,则说明齐桓公已成为代周天子发号施令于天下的名副其实的霸主。

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邀集鲁、宋、曹、卫等国君及周王使者周公宰孔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东)盟会。周王使周公宰孔赐给齐桓公文武胙、彤弓、大路、龙旗以示尊宠,并传达王命说: “以伯舅耋隙,加劳赐一级,无下拜!”为做维护周礼的表率,齐桓公回答说: “天威不违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曰‘尔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并按周礼规定,下阶叩拜王命,然后登阶接受王赐,维护了周王的权威和尊严。孔子曾评价春秋五霸说: “晋文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正是指齐桓公对传统礼制的维护。这种对传统礼制的维护不应简单地视为一种保守落后的行为。因为在团结华夏诸国抗御异族威胁的时候,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帜是维系人心的精神纽带,而“礼”文化正是当时华夏文化的核心和典型代表。

同年的秋天,齐桓公盟会诸侯于葵丘,约定: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强调了华夏各国的团结。为了规范各国的行为,协调各国的关系,会上共同订立了盟约。盟约说: “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教,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其中第一项,强调了对传统宗法制度的维护,区分嫡庶关系。第二项强调尊贤德,育人才。第三项重申敬老爱幼、友好待客的美德。第四项则对士人的任用提出要求,既反对世袭为官,又保护其利益,反对专杀士大夫。第五项内容主要协调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要求各国保障河道的通畅,反对截断水源或以邻为壑;保证粮食这一重要物资的正常流通,反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并要求在建立新的封邑时要上报天子,便于各国了解政情。盟约内容的政治部分基本上强调了对传统秩序的重申维护,借以突出团结的主题,但也有对新生事物的肯定和认同,如“士无世官”等。其内容的经济部分则反映了当时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割据的尝试。葵丘之会,加强了华夏各国的政治团结,并为建立中原统一的经济市场做出了努力。通过葵丘之会,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齐桓公的“攘夷”,主要有以下事迹:

首先是抗击北狄。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春秋四裔表叙》中说: “盖春秋时戎狄之为中国患甚矣,而狄为最。诸狄之中,路氏为最。然狄之强莫炽于闵、僖之世,残灭邢、卫,侵犯齐、鲁。”北狄是春秋时中原华夏诸国最强大的威胁。齐桓公二十二年(前664年),山戎进攻燕国,齐桓公率军越千里之险,击退山戎。燕庄公为表示感激之情,执意越境送桓公入齐境。桓公说: “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我不可以无礼于燕。”遂分割燕庄公所至齐地予燕国,并嘱咐燕庄公复修召公之政,勤于民事,纳贡于周。齐桓公这一义举,赢得了华夏诸国的尊重与拥戴。

齐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冬,赤狄进攻邢国(现河北邢台),齐国君臣讨论救邢。管仲说: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诗》曰:‘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管仲根据华夷之辨,论证了伐狄救邢的必要性,特别强调了“简书”也就是中原各国盟约的神圣性,力主救援。齐国出兵大败狄师。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赤狄伐卫。当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是个昏君,喜欢养鹤,耗以巨资,而战士的待遇却很菲薄。战士们士气低落,扬言让鹤去打仗,结果是一触即溃,卫懿公被杀,卫国惨遭灭国之祸。齐桓公率军渡过黄河救卫,并将卫国遗民迁往曹邑,为其拥立了新的国君,帮助修建了新的城池。二十七年(公元前659年),赤狄再次攻邢,邢国军民溃败。齐国联合宋国、曹国救邢,再次击退赤狄。为了邢国的久安,齐桓公派军队护送邢人迁居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并帮助他们修筑新城,派出军队协助戍守。齐桓公“救邢存卫”的义举,使邢、卫两国亡而复生,安居乐业。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齐桓公的威望日隆。

在基本遏制了北狄对中原的攻势后,齐桓公又对南方强楚的势力加以抑制。早在齐桓公二十年(公元前666年),楚国曾以兵车六百乘进攻郑国,被齐、鲁、宋国的联军击退。但楚国始终保持着对中原各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使处于齐、楚间的许多小国摇摆于二者之间,给齐桓公的霸业造成阻碍。齐桓公在其统治后期,加强了对楚国的反击,通过伐楚,维护了中原霸主的地位。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59年),楚国借口郑国亲齐,出兵攻郑,齐桓公会合宋、鲁、郑、曹等国,商议抗楚之事。此后,楚国连年攻郑,郑不堪重压,打算向楚国求和。为此,桓公积极联络中原各国寻盟抗楚,声援郑国。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齐国联合鲁、郑、宋、陈、卫、许、曹等国征伐楚国的盟国蔡国,蔡军望风溃逃。联军乘胜进军楚国,造成大军压境之势。楚成王见联军来势汹汹,一面亲率大军迎敌,一面遣使试探联军的虚实。楚使者质问桓公为何侵楚?管仲代答以“尔贡苞茅不人,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如果说谴责楚不入王贡,还多少可以作为口实,而溯及西周时周昭王伐楚而身死于长江,显然是有些牵强的意思。所以 楚使者回答说: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口气还是颇为强硬的。齐桓公见楚不肯屈服,挥师进驻陉(今河南偃城),企图迫使楚国臣服。楚派大夫屈完到联军中求和。桓公邀屈完同车巡视联军军容,想借以炫耀武力,以迫其就范。他对屈完说: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但屈完却回答说: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联军)虽众,无所用之!”屈完抓住齐桓公以道义服天下的自我标榜,声称若以道德服人,则和;若以强力相压,则不惜一战!齐桓公适可而止,接受了楚国的求和,与楚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召陵之盟,暂时抑制了楚的北进,缓和了中原的形势,赢得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间。

齐桓公在成就了其霸业后,自我感觉日好,他在晚年自我评价说: “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异以此乎?我欲封泰山,禅梁父。”俨然以受命之君天下共主自况。贤相管仲死后,桓公生活日益奢侈,又任用佞幸,国事日非。桓公四十三年(公元前643年),病重,近臣易牙、竖刁乘机作乱,五个儿子树党争权,一时齐国大乱。一代雄主齐桓公竟被活活饿死,尸体60余天没人收拾,以至于腐烂生虫。但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捍卫了当时先进的中原华夏文化免遭周边落后的异族文化的破坏,其历史功绩是昭若日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