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解读,儒学通论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9 0
  1. 礼记有名的诗句
  2. 如何看待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
  3. 儒学的文化贡献有什么
  4. 《十三经》作为经文,它到底写的是啥?
  5. 先秦诗人荀子的儒学地位

应如何理解荀子“化性起伪”?, 如何辩证看待荀子的化性起伪说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杨倞 注:“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伪也。”《宋史·蔡元定传》:“ 元定 简学者 刘砺 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谪 道州 。”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宋 儒排 荀子 性恶甚力,……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实暗用 荀子 化性起伪之意。” 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化性起伪:(1)是美育的功能之一。(2)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薰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荀子的"化性起伪"为何意?

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儒学解读,儒学通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成语出处

《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词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荀子的鬼神观祭祀观之间应如何理解?

<荀子>中的神话因素内容涉及图腾、祖先、英雄和占卜等型别,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受儒家传统神话态度的影响、神话的历史化以及神化历史人物的历史化等方面.<荀子>的神话因素与荀子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荀子运用先进的天人关系理论,对鬼神给予新的阐释,形成唯物科学又兼具时代特色的鬼神观念.荀子这种把鬼神人事化、神话认识科学化的宇宙哲学思想,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礼法治国的政治思想.

化性起伪的解释意思是什么?

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麻烦***纳,谢谢!

人性丑恶? 应如何理解?

书上见过一句话:在所有的婚外恋当中男人偷情,目的为性,女人偷情性情交融,偷情对于男人来说,偷的就是偷的,偷到以后便不觉得那么珍惜了.而女人则往往错位.她们往往希望拥有偷的东西.

一个男人如果对一个女人产上了特别的情感,那么他刚开始的时候,接受的是你的上半身,但日子久了,处心积虑想到的是如何得到身体.而女人呢,她最开始的感情也是从上半身开始的,她付出的纯粹是自己最真挚的东西.

男人得到女人后,会觉得累,那是因为男人得手后爱情开始变冷,而女人的爱情感觉则刚刚开始.

男人想的是如何结束情缘,女人则想的是如何天长地久.把性与情分开,对男人是一种人性的浪漫,而对女人则是一种人性的折磨.

女人需要浪漫情怀,没有性的爱恋让他们感到圣洁,而有性的浪漫才让女人刻骨铭心、迷失自己.女人沦为了爱的俘虏,任何人也改变不了为奴隶的命运.

为了情,女人甘愿当牛做马.女人都希望男人对她们好,但好的标准则是情与性的统一.聪明的女人因为太聪明,所以不把男人放在心上,她们更寂寞,痴心的女人伤痛后才知满心的伤痕无一处值得炫耀.

化性起伪?这是什么意思?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对于荀子应如何评价

要详情还是简答,以下是详情,希望对你有帮助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 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解蔽》)。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荀子解蔽》)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荀子解蔽》)。如做到了“虚壹而静”,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 (《荀子正名》)的观点。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礼论》)。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荀子礼论》)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应劭《风俗通》螳臂当车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清儒汪中著有《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荀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学家、大学者,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其地位比较高,但自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如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这个句子应如何理解?

be of 表示下面所述为人或物的属性,所以一般用来描述属性,其主语当然必然是人或物

be of adj并不是固定片语.

he is of medium height中的形容词是和后面的名词搭配的.而不是和be of .

此规定应如何理解?

1、按照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你所介绍的情况,当事人没有对保证方式进行约定,故应当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2、按《担保法》第26条及高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你所介绍情况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期间为6个月,起算时间从2005年4月27日开始。

3、按照司法解释第34条,你介绍情况的保证人诉讼时效从你在2005年4月27日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时开始计算。

4、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如果你在保证责任期间内要求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你可以诉讼时效期间内直接起算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礼记有名的诗句

《虽有嘉肴》译文: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出处:

《虽有嘉肴》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的一首文言文,文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虽有嘉肴》出自《礼记》之中的学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著。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仅存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如今所见到的《礼记》。这两书中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全文主要讲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要敢于承认,使言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

本文多使用对举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此文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好的。

戴圣简介:

西汉时期官员、学者、代表作《礼记》。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

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

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儒学成就:

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后苍,潜心钻研《礼》学,成就卓著,史称戴德为“大戴”,戴圣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

戴圣将战国到汉初孔子***及其再传、三传***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 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其要言精义比起《仪礼》 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戴圣因此开创了“小戴学”。

学术影响:

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 。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代表作品

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及其再传、三传***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全书共分《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内则》、《坊记》、《儒行》、《王制》、《玉藻》、《冠义》、《昏义》、《杂记》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与其叔父戴德所编《大戴礼记》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

《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小戴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小戴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到汉朝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小戴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及时人杂事:《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由于学者郑玄为《礼记》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小戴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这里,仅就有关《仪礼》一书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仪礼》的篇数与作者今《十三经注疏》本《仪礼》,共十七篇,目次如下: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礼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这个次序,为西汉刘向《别录》所列。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在曲阜孔宅墙壁中发现《古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汉初经生所传十七篇《仪礼》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礼文久佚,学者称之为《逸礼》。

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十七篇《仪礼》是不是一个残本。一种观点据此认为,十七篇《仪礼》是一部残缺不完之书。另一种观点正与此相反,认为十七篇《仪礼》并非一不完全的残本,而是一部完备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礼经通论》对此有很详细的论证。《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观今本《仪礼》十七篇,《昏义》所说作为“礼之大体”的上述八项内容,皆完整无缺。另外,《礼记》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释《仪礼》的。

《礼记》有《冠义》释《士冠礼》;有《昏义》释《士昏礼》;有《问丧》释《士丧礼》;有《祭义》、《祭统》释《郊特牲》、《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有《乡饮酒义》释《乡饮酒礼》;有《射义》释《乡射礼》、《大射礼》;有《燕义》释《燕礼》;有《聘义》释《聘礼》;有《朝事》(《大戴礼记》)释《觐礼》;有《丧服四制》释《丧服》,都不出《仪礼》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见,今本《仪礼》,应该说是一部体系和内容完备的著作。邵懿辰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古来之礼,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汉书。艺文》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而“小戴礼记”则成为今日通行的《礼记》。

汉景帝时鲁恭王初好治宫室而坏孔子宅,得古《礼》五十七篇于坏壁之中,其中十七篇与《仪礼》相同,《奔丧》、《投壶》见于另外四十篇中,礼家将其录于《礼记》之中,得以流传,而其余篇章,因为藏之秘府,世人难得一见,后来散逸不传,称为“《逸礼》”。

朱熹撰有《朱子家礼》一书,他认为“《礼记》只是解《仪礼》”。阮元在《书东莞陈氏<学蔀通辩>后》说:“朱子中年讲理,固已精实,晚年讲礼,尤耐繁难,诚有见乎理必出于礼也。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礼也,五伦皆礼……且如殷尚白,周尚赤,礼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若以非礼折之,则人不能争,以非理折之,则不能无争矣。故理必附乎礼以行,空言理,则可彼可此之邪说起矣。”

《小戴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运》(首段)等。《礼运》首段是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又称为《礼运·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如何看待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

1. 礼记关于和的诗句

礼记关于和的诗句 1. 关于礼记的诗句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起于贫穷(汉·王符)

2. 礼记名言

《礼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礼记》 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3. 礼记有关学习的句子

关于学习励志的句子 1、学习也是快乐的,因为你学习了许多知识,当你学到了他人不知道的知识,当你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这些都是通过你的努力所取得的。

2、学习犹如登山,有的人则注重最终目标,有的人则注重前进的过程,不论哪种,都有其各自丰富的内涵,无孰优劣孰之分,只要你觉得适合即可。 3、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

现在,我们这些正在求学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是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没办法学好,因此悲观泄气,无心向学。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勤奋努力,希望就在面前。

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5、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积极。

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6、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 7、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

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8、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1%,成功是99%失败的结果。

9、学习是件苦恼的事,每天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里,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每天面临着大量的习题和作业,日久天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使我对学习产生了苦恼的感觉,但转念一想,我做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有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等于一份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这样想来,我又埋头作学了起来。 10、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1、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 12、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13、一个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一个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要多出五十九倍"。

时间是最公平的,它给勤奋的人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留下的是悔恨和惆怅。珍惜时间的人必将为时间所珍惜,抛弃时间的人必将被时间所抛弃。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要每一天每一刻都要做到:有目的有***积极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争分夺秒地学习,勤学好问,虚心学习,永不满足。 14、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5、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

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16、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7、“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习”的原义是小鸟频频起飞,这里指从自身实践经验中获得知识技能等,如幼儿在挨烫后才知道热火炉不能摸,这是他习得的知识,而如果他从大人口中得知热火炉不能摸,这是学得的知识。

上面是孔子所认为的学习,你心目中的学习是什么呢? 18、每个人都可以对快乐赋予一个最基本的定义,而最终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快乐?从古至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快乐:李白的快乐是写诗;易安的快乐是写词;屈原的快乐是用自己的一切行动报效祖国;姚明的快乐是打篮球。你的快乐是什么?是放风筝?踢足球?还是玩蹴鞠?而我要告诉你,我的快乐就是:学习。

19、书本把语文丰富的知识都挥散出来,那些美丽的修辞方法,标点,符号,把语言的魅力,都挥放出来,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豪迈。读《三国》体验到了诸葛亮的机智,智慧,刘,关,张的友谊,亲情。

阅《水浒传》感受到了一百单八将的勇猛,宋江的谦逊,鲁智深的义气和武松的勇敢。赏《西游记》品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变化莫测,领略到了猪八戒的大智若愚,感受到了沙师弟的憨厚老实。

20、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21、学习,是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学生们从学习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如果问起他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习?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不知。

4. 礼记的诗是历史上叫什么

礼记 概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编辑本段]《礼记》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

儒学的文化贡献有什么

所谓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是指中国儒学界内部围绕“六经”中“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的真伪问题,分裂为儒学今文派和儒学古文派,两派互相指责对方作伪的斗争。首先,我将先生关于这个问题的一段专门论述抄录如下。

1920年11月—1921年1月,在《改造》第3卷第3—5号分期发表了其论著《前清一代中国思想界之蜕变》;1921年2月,在“吸收了蒋方震、林志均、胡适三人的意见”之后,又“加以补充修正”,并且将这篇论著更名为《清代学术概论》,交由商务印书馆作为一部专著出版发行。在《清代学术概论》的“自序”中说:“吾著此篇之动机有二:其一,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吾子实躬与其役者,宜有以纪之。其二,蒋方震著《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觉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长短而自淬厉也。乃与约,作此文以代序。既而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篇幅已与原书埒(lie:相等)。天下古今,固无此等序文。脱稿后,只得对于蒋书宣告独立矣。”[1]

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论及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的来龙去脉时写道:

“清学分裂之导火线,则经学今古文之争也。何谓今古文?初,秦始皇焚书,六经绝焉,汉兴,诸儒始渐以其学教授,而亦有派别;《易》则有施(仇)孟(喜)梁丘(贺)三家,而同出田何;《书》则有欧阳(生)大夏侯(胜)小夏侯(建)三家,而同出伏胜;《诗》则有齐鲁韩三家,《鲁诗》出申公,《齐诗》出辕固,《韩诗》出韩婴;《春秋》则惟《公羊传》,有严(彭祖)颜(安乐)两家,同出胡毋生、董仲舒;《礼》则惟《仪礼》,有大戴(德)小戴(圣)庆(普)三家,而同出高堂生。此十四家者,皆汉武帝宣帝时立于学官,置博士教授;其写本皆用秦时通行篆书,谓之今文;《史记·儒林传》所述经学传授止此,所谓十四博士是也。逮(dai:到)西汉之末,则有所谓古文经传出焉;《易》则有费氏、谓东莱人费之所传;《书》则有孔氏,谓孔子裔孙安国发其壁藏所献;《诗》则有毛氏,谓河间献王博士毛公所传;《春秋》则《左氏传》,谓张苍曾以教授;《礼》则有《逸礼》三十九篇,谓鲁共王得自孔子坏宅中,又有《周官》,谓河间献王所得;此诸经传者,皆以科斗文字写,故谓古文。两汉经师,多不信古文;刘歆(大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屡求以立学官,不得,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谓其‘专己守残党同妒真’者也。王莽擅汉,歆挟莽力立之,光武复废之,东京初叶,信者殊稀;至东汉末,***服虔、马融(79—166年)、郑玄(127—200年)皆尊习古文,古文学遂大昌。而其时争论焦点,则在《春秋公羊传》;今文大家何休(129—182年)著《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公羊墨守》,古文大家郑玄则著《箴膏肓》、《起废疾》、《发墨守》以驳之;玄既淹博,遍注群经,其后晋杜预、王肃皆衍其绪,今文学遂衰。此两汉时今古文哄争之一大公案也。

南北朝以降,经说学派,只争郑(玄)王(肃),今古文之争遂熄;唐陆德明著《释文》,孔颖达著《正义》,皆杂宗郑王。今所传《十三经注疏》者,《易》用王(弼)注,《书》用伪孔(安国)传,《诗》用毛传郑笺,《周礼》、《仪礼》、《礼记》皆用郑注,《春秋左氏传》用杜(预)注,其余诸经,皆汲晚汉古文家之流;西汉所谓十四博士者,其学说皆亡,仅存者惟《春秋公羊传》之何(休)注而已。自宋以后,程朱等亦遍注诸经,而汉唐注疏废。入清代则节节复古;顾炎武、惠士奇辈专提倡注疏学,则复于六朝、唐;自阎若璩(1638—1704年)攻伪《古文尚书》,后证明作伪者出王肃,学者乃重提南北朝郑王公案,绌王申郑,则复于东汉;乾嘉以来,家家许郑,***贾马,东汉学烂然如日中天矣。悬崖转石,非达于地不止;则西汉今古文旧案,终必须翻腾一度,势则然矣。”

接着写道:

“今文学之中心在《公羊》,而《公羊》家言,则真所谓‘其中多非常异义之论’,(何休《公羊传注自序》)自魏晋以还,莫敢道焉。今《十三经注疏》本,《公羊传》虽用何注,而唐徐彦为之疏,于何义一无发明,《公羊》之成为绝学,垂二千年矣。清儒既遍治古经,戴震(1724—1777年)***孔广森(1753—1787年)始著《公羊通义》;然不明家法,治今文学者不宗之。今文学启蒙***,则武进庄存与(1719—1788年)也;存与著《春秋正辞》,刊落训诂名物之末,专求其所谓“微言大义”者;与戴段一派所取途经,全然不同。其同县后进刘逢禄(1776—1829年)继之,著《春秋公羊经传何氏释例》,凡何氏所谓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如‘张三世’、‘通三统’、‘绌周王鲁’、‘受命改制’诸义,次第发明;其书亦用科学的归纳研究法,有条贯,有断制,在清人著述中,实最有价值之创作。段玉裁(1735—1815年)外孙龚自珍(1792—1841年),既受训诂学于段,而好今文,说经宗庄刘;自珍性跌宕,不检细行,颇似法之卢骚;喜为要眇之思,其文辞諔诡(chugui)连犿,当时之人弗善也,而自珍以此自*;往往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晚岁亦耽佛学,好谈名理。综自珍所学,病在不深入,所有思想,仅引其绪而止,又为瑰丽之辞所掩,意不豁达;虽然,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热,稍进乃厌其浅薄;然今文学派之开拓,实自龚氏。夏曾佑(1863—1924年)赠诗云:‘璱人(龚)申受(刘)出方耕(庄),孤绪微茫接董生(仲舒)’,此言‘今文学’之渊源最分明;拟诸‘正统派’,庄可比顾,龚刘则阎胡也。

‘今文学’之初期,则专言《公羊》而已,未及他经;因此知汉代经师家法,今古两派,截然不同,知贾马许郑,殊不足以尽汉学。时辑佚之学正极盛,古经说片言只字,搜集不遗余力,于是研究今文遗说者渐多;冯登府(1783—1841年)有《三家诗异文疏证》,陈寿祺(1771—1834年)有《三家诗遗说考》,陈乔枞(1809—1869年)有《今文尚书经说考》、《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三家诗遗说考》、《齐诗翼氏学疏证》,迮鹤寿有《齐诗翼氏学》;然皆不过言家法同异而已,未及真伪问题。道光末,魏源(1794—1851年)著《诗古微》,始大攻毛传及大小序,谓为晚清伪作,其言博辩,比于阎氏之《书疏证》。且亦时有新理解,其论《诗》不为美刺而作,谓:‘美刺固《毛诗》一家之例,……作《诗》者自道其情,情达而止,……岂有欢愉哀乐,专为无病代呻者耶;……’(《诗古微·齐鲁韩毛异同论中》)此深合‘为文艺而作文艺’之旨,直破二千年来文家之束缚。又论诗乐合一,谓:‘古者乐以诗为体。孔子正乐即正诗’,(同《夫子正乐论上》)皆能自创新见,使古书顿带活气。源又著《书古微》,谓:不惟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即阎氏所攻者)为伪也,东汉马郑之古文说,亦非孔安国之旧。同时邵懿辰亦著《礼经通论》,谓:《仪礼》十七篇为足本,所谓《古文逸礼》三十九篇者,出刘歆伪造。而刘逢禄故有《左氏春秋考证》,谓:此书本名《左氏春秋》,不名《左氏春秋传》,与《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同性质,乃记事之书,非解经之书;其解经者皆刘歆所窜入,《左氏传》之名,以歆所伪创。盖自刘书出而《左传》真伪成问题,自魏书出而《毛诗》真伪成问题,自邵书出而《逸礼》真伪成问题;若《周礼》真伪,则自宋以来成问题久矣。初时诸家不过各取一书为局部的研究而已;既而寻其系统,则此诸书者,同为西汉末出现,其传授端绪,俱不可深考,同为刘歆所主持争立;质言之,则所谓古文诸经传者,皆有连带关系,真则俱真,伪则俱伪;于是将两汉今古文之全案,重提覆勘,则康有为其人也。”[2]

1994年2月29日,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兼所长的刘梦溪先生,在为自己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所作的《总序》中,对儒学今古文之争进行评论说:“经今古文学的论争,无异儒学内部的自我耗散。要想动摇一种学说,再没有比宣布一种学说所依据的经典是伪作更具有摧毁力了。古文经学打击今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打击古文经学,用的就是此种策略。肇始者刘歆,首先攻击今文经残缺不全,要求立古文经于学官。今文十四博士则奋力反击,提出所谓古文经是伪托,扬言要对刘歆治以乱经之罪。直至郑玄遍注群经,***今古文而融通之,持续一二百年的这场论争,才告平息。”[3]刘梦溪先生又说:“本来中国学术史上的今古文学之争,东汉以后已告平息,何以清代又起波澜?始作俑者是一个叫庄存与(1719—1788年)的人,他与戴震(1724—1777年)同时,写了一部叫《春秋正辞》的书,一反当时讲究名物训诂的盛清正统派学风,转而抉发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继之而起的刘逢禄(1776—829年),撰写《春秋公羊经传何氏释例》,对何休的所谓‘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大肆发挥,在学派传承上便相当自觉了。后来龚自珍、魏源出,清代的今文学派在思想界真正成了气候。但龚、魏之学,已不在学术本身。”进而指出:“康有为是清代今文学派的集大成者。”[4]

、刘梦溪二位先生都认为,康有为是“今文学派的集大成者”。但是,“六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六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样一些有关“五经”真伪的问题,直至康有为依然没有解决;关于“五经”真伪的争论,依然继续进行。对此,1921年初,钱玄同先生在给胡适先生的一封信中说:“我以为推倒***迂谬不通的经说,是宋儒;推倒秦汉以来传记中靠不住的事实,是崔述(1740—1816年);推倒刘歆伪造的古文经,是康有为。但是,宋儒推倒汉儒,自己取而代之,却仍是‘以暴易暴’,‘犹吾大夫崔子’。崔述推倒传记杂说,却又信《尚书》、《左传》之事实为实迹。康有为推倒古文经,却又尊信今文经,——甚而至于尊信纬书。这都未免知二五而不知一十了!”[5]

将“五经”真伪之争,继续向前推进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学者,则是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其代表作就是七卷本的《古史辨》。1982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古史辨>重印说明》中写道:“疑古思想是五四运动以后反封建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继承了我国历代辨伪的优良传统,吸取了社会学和考古学的知识,运用了近代的科学方法,把我国先秦至两汉的古书上有关古史的记载,作了系统的分析,揭露出它们本来的神话传说的真面目。从而揭穿了‘经’书的老底,剥去了它的神圣外衣,从根本上推倒了二千多年来人们崇信的偶像。所以《古史辨》一出版就引起了一些守旧的封建卫道者的激烈反对,把它视为‘离经叛道,非圣无法’的洪水猛兽。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则是这一时期疑古思想的代表。”“《古史辨》是以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考辨我国古代史料真伪的论文总集。它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我国史学界在考订我国古代史料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考订的范围主要是古史、古地、古人和古书,涉及我国古代史料的各个方面。这些大量的切实的奠基工作,为科学地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廓清了迷雾,并提供了确实可信的文献资料。”[6]

1924年2月22日,胡适在其主办的《读书杂志》第十八期发表的《古史讨论读后感》一文评论说:“顾颉刚先生说的真不错:中国古史全是一篇糊涂账。二千余年来随口编造,其中不知道有多少罅(xia)漏,可以看得出它是***造的。但经过了二千余年的编造,能够成立一个系统,自然随处也有它的自卫的理由。……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至少可以指出一个公认的信信和疑疑的限度来,这是无疑的。”“这回的争论是一个真伪的问题;去伪存真决不会有害于人心。…… ‘实事求是,莫作调人’。我请用这八个字贡献给讨论古史的诸位先生。”[7]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我不赞成刘梦溪先生关于“经今古文学的论争,无异儒学内部的自我耗散”[3]的评判,相反,我认为中国儒学今古文两派之争,是中国古史中的辨伪之争,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儒学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我赞成先生关于康有为是“今文***动……之集成者,非其创作者”[8]的评价,认为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尚待进一步发掘和汲取;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继承和光大了中国学术界的辨伪传统,把中国古史中的辨伪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创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局面。当然,康有为、顾颉刚二位中国著名学者,各自都存在着明显的学术缺陷,致使康有为在学术界昙花一现,而顾颉刚始终没有实现他企图“打破民族一元化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黄金世界的观念”[9]的夙愿。我赞成胡适先生关于“去伪存真决不会有害于人心”的论断和“实事求是,莫作调人”的处理方针,觉得有必要继续推进这项研究工作,以使中国古史研究能够满足于我国继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中国拼力抢占世界科技最高点做出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

《十三经》作为***,它到底写的是啥?

我觉得是仁义道德,君臣礼节,女子德行,什么的。最重要的,儒学的经典就是孔子的仁和礼,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儒学的核心内容关于礼,就是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要克己复礼,关于仁的做法,就是要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这些,我以前上学时,学历史是要背的,我现在虽然刚高中毕业,不过,这些知识,是正确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先秦诗人荀子的儒学地位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汉朝:五经

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唐朝:九经

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

晚唐:十二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十一经(收入《孟子》)

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

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欢迎阅读了解。

 1.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

 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2.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

 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

 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