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商大贾亡所牟,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的意思,富商大贾或滞财役贫翻译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3 0
  1. 武帝之治绩是什么典故?
  2. 汉武帝的所有功劳
  3. 富商大贾的解释
  4. 大贾怎么读
  5. 刘彻是怎样的人
  6.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4)
  7. 简评秦始皇以及概述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意思是:用主观的方法去体现爱,其结果适得其反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原文:

富商大贾亡所牟,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的意思,富商大贾或滞财役贫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蚉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译文: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用主观的方法去爱马,结果却失去了马,能够不谨慎吗!”

扩展资料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

为了应付艰难的世事,《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

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

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无用”之用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百度百科--庄子

武帝之治绩是什么典故?

巫蛊之乱

武帝晚年,卫皇后开始失宠,江充受武帝重用。江充与太子及卫皇后不和,恐怕将来太子继位后会诛杀他,便想到利用当时闹出几宗大案的“巫蛊之术”去制造阴谋。这时武帝因年老而性情变得多疑,以为身边的人懂得“蛊道祝诅”,为此查根究底而导致多人被杀。江充当时负责处理有关巫蛊的案件,他说宫中有蛊气,武帝派其他官员协助他追查。江充来到太***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当时武帝去了别处避暑,太子召问少傅石德,身为太子师傅的石德惧怕自己受诛连,建议太子越权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来人杀了。太子派人禀告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把江充杀了。当时江充另一助手苏文逃到武帝处,向武帝控诉太子,武帝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太子纠集了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长安民众以为太子谋反,所以大多数人不支持他,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皇后***,太子宾客多人亦被捕杀。

太子逃到湖县一户贫家,户主常卖屦以维持太子生活所需。太子有一位富有的故人在此地,因为派人找他而被人发现,官吏围捕太子,太子***,户主亦被杀。

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有一位孙子刘询生还。

***

后来武帝不甚相信巫蛊之事,又有田千秋等大臣为太子鸣冤,知道太子刘据本无反心,把江充家灭族,处死苏文,在湖县建“思***”。

刘据之孙刘询在十多年后登上帝位,是为宣帝,即位后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

刘据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但实际上源于对“独占”“排他”“终身世袭”的皇权争夺,是权势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延至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国君终身制,君位世袭制就成了社会认可的制度。君权至上,不受限制,君主绝对集权,也成为不容怀疑的理念。由此,觊觎和纂夺君位的***层出不穷,即使在骨肉至亲之间,为争夺皇位也酿成了一幕又一幕的惨剧。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戮的***不绝于史,戾太子一案就是父子因争夺皇位而酿成的惨剧。

汉武帝的所有功劳

公元前141年,景帝死,太子刘彻即皇帝位,是为汉武帝。明年,称建元元年,自古帝王有年号,始于此。从此以后,西汉的政治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在他统治的五十多年间,形成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汉武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适应封建统一国家的需要

武帝即位之初,即注意广开仕途,招揽人才。建元元年(前140),“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十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其后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元光元年(前134),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是以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予以确立下来。元光五年(前130),又下令“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每岁遣诣京师,以备选用。但察举制开始颁行时,有些郡国执行不力,因此元朔元年(前128)又严令各郡国“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用以督促察举制度的实行。武帝时期,号称文学之士的董仲舒、公孙弘、司马相如、严助、朱买臣、主父偃、倪宽、终军等,皆由考选推荐或上书言事而获得官职。《汉书·董仲舒传》云:“武帝即位,举贤良义学之士前后数百。”《东方朔传》亦云:“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街鬻者以千数。”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纳公孙弘的建议,以五经博士置***员,每年考试一次,能通一经以上者,即可补文学掌故,成绩优良者可任郎官。元狩六年(前117),又诏“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汉武帝通过察举,征召和“公车上书”等途径,选拔了大量人材,为西汉封建王朝统治服务,出现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

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继续奉行景帝时期的“削藩”政策。武帝之世,诸侯王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强大难制,但有的王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西汉中央***。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即允许“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是年春正月,首先批准梁王、城阳王以封邑分给诸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之”。西汉一代王子侯计四百零八人,其中大部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时所封。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王国领地日益缩小,势力大大削弱。元狩元年(前122)冬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被杀,党羽死者数万人。武帝于是“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左官律”规定,在诸侯王国任官者称为左官,不得入朝任职,以示歧视。“附益法”严禁封国官吏阿媚王侯,结党营私。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借口诸侯王和列侯所献“酎金”(酎音酬,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祭祀宗庙,诸侯王和列侯都要献酎金助祭)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削夺列侯爵位凡一百零六人。丞相赵周坐知而不举,下狱,***。至此,王、侯二等封爵制度虽仍存在,然“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一方的局面。

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同时,汉武帝还***取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地主阶级中出现了一些强宗豪族。他们依仗权势,武断乡曲,欺凌百姓,兼并土地,独霸一方,对封建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汉武帝对于这些豪强,一方面继续推行汉初以来迁徙关中的办法,使之“内实京师,外销奸猾”。以达到“不诛而害除”的目的。另一方面,则任用酷吏,诛锄豪强。如张汤为御史大夫,“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强兼并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以虚诬助法,言不公平也)”。王温舒为河内太守,“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族(族灭),小者乃死,家尽没人偿赃”。而是对“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酷吏的活动,对于加强皇权,抑制豪强放恣起了显著作用。但是有些酷吏本身即是豪强,他们在诛锄豪强的同时,也必然使百姓受到祸殃。《汉书·刑法志》说:“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以致“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即是最好的说明。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专制主义皇权,还***取了削弱丞相权力的措施。汉初官制,基本上沿秦之旧,刘邦以功臣为丞相,丞相权重位隆。景帝时,高祖功臣死亡殆尽,陶青、刘舍等人以功臣子列侯继为丞相,丞相权力有所削弱。但至武帝时,皇帝与丞相在权力上仍存在矛盾。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公孙弘起自“布衣”,少时家贫,曾牧豕海上,在朝无所援接,凡事唯唯诺诺,顺旨行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从此,丞相居职“充位”而已。武帝还从贤良文学及上书言事者中,提拔一批人才,在其本职之外,另加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官衔,使其出人禁省,随侍左右,参与大计。他们与为皇帝掌书札的尚书,形成一个宫内决策机构,称为“中朝”或产和交换,而且为企图进行割据的图谋不轨创造了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至景帝时终于酿成吴楚七国之乱。元鼎四年(前113),武帝颁布禁止郡国铸钱之令,专令中央所设水衡都尉所属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亦称三官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他还责成各郡国将以前所铸旧币全部销毁,所得铜料输给三官。由于五铢钱重如其文,质量很高,盗铸无利可图,因而成为当时的标准货币,得到长期的流通。

冶铁煮盐事业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汉武帝为了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元狩中,任用大冶铁家孔仅、大盐商东郭咸阳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洛阳贾人子桑弘羊主持计算,建立先人为筅盐铁和均输,平准制度。筅盐是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募人煮盐,产品由官府收购发售。筅铁是在产铁区设立铁官,经营冶***铸造,发售铁器。“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dì弟,钳也)左趾,没人其器物”。至于“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当时所设的盐官遍及二十八郡国,计有三十余处;铁官遍及四十郡国,计有四十余处。盐铁官统属中央大农管理。诸侯王国以前自置之盐铁官,则由大农所设盐铁官代替。

汉武帝在推行盐铁官营的同时,又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即调剂运输之意。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在郡国置均输官,归大司农领导,专门负责管理、调度,征发郡国的各种货物,并负责向京师运送。均输法的推行,消除了郡国贡输“往来烦难,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的弊端。同时,在京师置平准官,接受各地均输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调剂市场的有无,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实行的结果“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的经济势力,元狩四年(前119),武帝“初算缗钱”,规定商人及手工业者,无论有无市籍,其“贳贷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都须向***申报,每二千钱纳税一算(一百二十钱)。手工业作坊主凡四千抽一算。另外,除官吏、三老、北边骑士外,有轺车(一马车也)者一乘算;商贾人一乘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商人有产不报或报而不实,“罚戍边一岁,没人缗钱”;贾人有市籍及其家属,皆不得“名田”(占有土地),以便于农民耕种。有敢违犯禁令者,没收其土地和财货。算缗令公布之后,“富豪皆争匿财”,与***相对抗。元鼎三年(前114),武帝又下“告缗令”,鼓励人民告发那些呈报财产不实者,并规定告发者可以分取违法商人财产的半数。武帝以杨可主持其事,命杜周处理案件,一时之间,“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万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工商业主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上林苑的府库重新充盈起来,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富商大贾的解释

确实麻烦

和楼上有点一样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治理黄河

3北击匈奴

4张骞2次出使西域

5统一制造五株钱

...........还有吗?我忘带历史书了.........

大贾怎么

富商大贾的解释

亦作“ 富商巨贾 ”。指拥有大量 钱财 的商人。 《史记·货殖列传》 :“ 汉 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 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 诸侯 於 京师 。”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若必行此,则富商大贾必生怨恨,或收市重宝逃入反侧之地,以资寇盗,此不可不虑者。” 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万民疏》 :“ 闽 人多富商巨贾……往往拥赀百万,羁栖海外,十无一还。” 郭沫若 《 奴隶 制时代·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与战国之交》 :“历史上有名的富商大贾,象 陶朱 、 猗顿 、 计然 、 白圭 , 络绎 出现了。”

词语分解

富商的解释 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国语 ·晋语八》:“夫 绛 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於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 金玉 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於民之故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大贾的解释 大商人。《管子·国蓄》:“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史记·平准书》:“如此,富商大贾 无所 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第一回:“ 苏 扬 各地之烟花,亦都图 上海 富商

刘彻是怎样的人

dà jiǎ

基本解释

1.大商人。

详细解释

大商人。

《管子·国蓄》:“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史记·平准书》:“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苏 扬 各地之烟花,亦都图 上海 富商大贾之多,一时买棹而来。”

请点击输入描述

1、贾①jiǎ 姓。

2、②jià 〈古〉又同‘价’。

3、③gǔ ⑴商人(古时‘贾’指坐商,‘商’指行商):商贾∣书贾。

4、⑵做买卖:多财善贾。

5、⑶〈书〉买:贾马。

6、⑷〈书〉招致;招引:贾祸。

7、⑸〈书〉卖:勇气可贾。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4)

评汉武帝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长,约有五十四年(前140年—前87年)。在他执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发展。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业绩令后人瞩目,同时他的过失也受到后人的多方评论。我们认为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他的功绩远远超过他的过失。汉武帝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当时历史的时代影响和限制,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每个个体都要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不能超越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认为汉武帝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他加速了历史的前进步伐,从而在他统治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取决于他的个人魄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尽管这些改革措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过程,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汉武帝,给他一个公允的评价。

一 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

汉武帝即位后,国家经济力量强盛,社会经济经过汉初几代君主的经营,到汉武帝时进入繁荣时期,而政治上的隐患依然存在。虽然经过文、景两帝的分化消弱,但从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汉高祖废除异姓王,分封同姓为王,并与诸大臣刑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致使王国势力日益强大。文帝时经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软弱措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景帝时,王国问题更为严重,御史大夫晁错针对当时的政治危机,提出了严厉的“消藩”主张,认为诸王“消之亦反,不消亦反。消之,其反亟,祸小。不消,反迟,祸大”,最后引发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爆发和最终的平叛,是西汉王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虽然中央免除了地方王国的行***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消减了王国官吏,但王国在地方的势力依旧很大,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央***的威胁。如何进一步消藩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是汉武帝在政时期所面临的迫切的政治问题。鉴于前朝的教训,为进一步削减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积极措施。

针对地方王国诸侯,汉武帝继续推行汉景帝时实行的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的政策,并***纳主父偃的建议:“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1]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行“推恩令”,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2]“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3]通过“推恩令”,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其后,汉武帝以诸侯王和列侯的“酎金”成色不足而削夺了一大批爵位,又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颁布“左官律”、“附益法”,更进一步限制了诸侯王在地方上的政治活动。汉武帝强硬的政治手腕骤然生效,从此以后,“诸侯惟得衣租食税,不与政事”。[4]汉武帝通过对诸侯王的一系列削权措施,进一步打击了王国的势力,有利于西汉的政局稳定,为西汉的鼎盛繁荣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对于地方的豪强势力,汉武帝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其措施包括迁徙地方郡国豪富和打击地方豪侠。由于地方富豪大贾“交通王侯,力过吏势”,甚至“封君皆低首仰给”。他们长期盘踞地方,欺压百姓,兼并土地,干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先后几次迁徙郡国富豪,削弱他们在地方的势力。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徙郡国富豪至茂陵,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徙郡国豪桀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云陵”。通过迁徙措施,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加强了中央集权。针对地方豪侠,汉武帝任用一批酷吏,诛锄豪强、游侠。这些豪强为霸一方,是扰乱社会治安的一大毒瘤,他们“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勾结地方官吏,为虎作怅,严重危害汉***的稳固。汉武帝任用酷吏如张汤、杜周、周阳由等,他们都实行苛刻的刑律和强硬的手段打击地方豪侠的猖狂气焰,致使地方豪侠闻风丧胆,这对提高专制皇权、抑制地方豪侠的专横起了积极的显著作用。

汉武帝时期,国家的疆域广阔,为加强中央对全国范围的控制,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命名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置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局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二 经济政策的调整

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相同步,汉武帝在经济上也***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手段,实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统一币制等经济政策。

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耗费巨量财富,用尽文景时期休养生息所积累的财富,国家出现财政危机。边境粮草不接,内地流民增多,而“富商大贾,滞财役贫,转毂百数,冶铸鬻盐,财或累万而不佐公家之急,于是黎民重困”。如何保证国家经济能够正常运转,更主要的是如何在经济上实行国家的统一调配,为此,汉武帝实行了严厉的经济政策。而在此前,铸币、煮盐、冶铁不受国家法律限制,经济政策宽松。盐铁私营造成地方经济势力对中央***的威胁,国家因此也减少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经济大权旁落地方,使地方王侯豪富疯狂聚敛钱财、欺压百姓,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实际上他们很大程度上操纵了西汉***的经济命脉。

盐铁私营,致使大盐铁商“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5]他们“兼并豪党之徒,武断于乡曲”。[6]大盐铁商富过王侯,卓氏之富,“倾动滇蜀”,程郑久居临邛,“富埒卓氏”,南阳孔氏“家致富数千金”。卓氏“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孔氏“连车骑,游诸侯,有游闲公子赐与名”,连刁间家的豪奴也“连车骑”,继而“交守相”。而且“使民得自铸”,致使民间大批私人煮盐冶铁,地方上出现很多发迹的富人,“临邛多富人”,“巴蜀殷富”,利之所在,人们趋之若骛,致使人们弃本逐末。正如桑弘羊所说:“鼓金煮盐……乘利骄溢,散朴滋伪,则人之贵本者寡。”[7]这种局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

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是国家在产盐、铁地区设置盐官、铁官,雇佣劳动力煮盐、冶铁,盐官、铁官统属中央的大农,直属中央调配,由国家统一经营盐、铁,盐铁经营权收归朝廷。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的经济政策在当时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方面,盐铁官营专卖作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它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汉武帝时期庞大的军费之需,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同时,盐铁官营专卖又防止了豪强富商垄断盐铁生产,操纵市场,抑制了豪强兼并势力的扩张,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保证。另外,盐铁官营专卖可以防止贵族诸侯借此扩大经济力量和中央对抗。吴王bì@①即“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作之心作”。[8]因此,盐铁官营专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着积极的政治意义。

在这种情形下,汉武帝听从了孔仅、东郭咸阳的建议:“山海者,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并“禁民私铸铁器鬻盐,犯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9]在这种严厉的法律监控下,汉武帝所推行的盐铁官营专卖经济政策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当时取得了诸多积极的效果,虽然在后期有诸多弊端掺杂其中。

除了推行盐铁官营专卖经济政策,汉武帝在各地还实施均输平准措施以及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均输、平准经济政策是针对大商人的兼并活动。均输是由大农派出属官去各地郡国,对上缴朝廷的货物沿途出卖,买回朝廷所需货物;平准是在朝廷设平准官,统一管理由各地运往朝廷的货物,根据市场行情卖出或买进,求得物价平稳。这样,由朝廷直接对物价与货物进行统一调控,使商人无从投机取巧,这样“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10]从而,使农民相对地少受富商大贾的兼并和盘剥,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算缗、告缗经济措施则是针对商人、***者的强硬经济手段,主要是加重对他们的财产税征收,规定“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zhù@②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算一。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算一……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9]并对陈报不实者,鼓励告发,使“中家以上大氐(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氐(抵)破”。[10]这些经济措施虽然对当时的工商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摧残作用,尤其是对当时商品经济的打击更为严重。但它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西汉朝廷严重的财政危机,而且做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10]当时“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中国缮道馈粮,远馈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给大农”。[10]从大局出发,汉武帝的这些经济措施是无可指摘的,他利用国家的***力量,抑制了大商人的兼并和投机活动,稳定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

汉武帝在经济领域变革中,还有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就是对货币的改革,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汉初,各地诸侯有货币的发行权,币制没有统一的标准,管理混乱,盗铸之风盛行,奸商更是从中渔利。面对这种情况,贾谊曾上书言:“法钱不立,民用钱,郡县不同,奸钱日多,市肆异用,其为祸博矣。”汉武帝时,“县官往往即多铜而铸钱,民亦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这些严重地干扰了国家经济秩序。地方诸侯王国私自铸钱,更是对中央经济力量的抗衡。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次年,由上林三官专铸五铢钱。五铢钱的重量、成色都有保证,使币制得到长时期的稳定。币制的统一对国家的货币流通,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四 对人才的重视

汉武帝的政治风范,还表现在对人才的态度和对人才的渴求。汉武帝对人才特别的重视,他说:“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联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休,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联亲览焉。”又说:“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3]表明了他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心迹,也表明了汉武帝对人才的渴求。这种对人才的渴求实施到他的行政操作中,就表现在汉武帝对人才的不拘一格地选用。汉武帝即位后,加强和完善“察举”制度,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下诏各地郡县举荐贤良,对于郡国举荐不力的官吏则严加惩处。“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3]网罗天下贤能之士。汉武帝对察举制的加强和完善,是对汉代吏制“资选”和“任子”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为社会的下层有抱负的贫寒人士提供了施展他们才华的机会,也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察举制度开启了其后历代封建国家科举考试制度的先河。汉武帝的吏制改革对我国封建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同时,汉武帝又“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13]他即位后就“安车蒲轮”请来枚乘和鲁申公,又多次下诏求贤,征招天下名士。公孙弘、董仲舒应时而出。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赋,赞不绝口。对于主父偃、严安等人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14]他对吏民的上书言事十分关注,经常事必躬亲,对东方朔的上书极感兴趣,并“伟之,令侍诏公车”,从中遴选出大量人才并予以重用。同时,兴太学,于元朔五年置博士***员50人。汉武帝还推广在郡县兴立地方学校,“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15]有目的地培养国家有用人才。通过一系列的大胆而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措施,汉武帝时期,可谓是人才兴盛、群星璀璨。因此,班固对之有中肯的评价:“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dī@③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dī@③,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汉武帝时期的人才之盛,由此可见一斑。这一方面固然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有关,更与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雄才大略的政治风范有关。

汉武帝用人大度和宽宏的气度也是堪为政治家风范的典范。汉武帝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在用人的实践中重视务实求真,对于敢言者谏之士多能以宽容大度待之。耿直大臣汲黯曾当面批评汉武帝“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尽管武帝“默然,怒,变色而罢朝”,但武帝很欣赏他的耿直和务实,赞扬他“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16]

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达到鼎盛时期,他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改革措施使汉朝进入***展时期,加速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就汉朝的宏伟大业,成为历史上的杰出的人物,一方面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客观要求所使然,可以说汉武帝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和标志,同时,汉武帝时期所取得的文治武功的辉煌政绩又与他个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武帝的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务实的精神以及“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的品质是汉武帝能够取得显赫功绩的主观因素。同众多的封建帝王一样,汉武帝也有过生活奢侈的一面,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巡游无度,晚年时期,由于奢侈、腐化和迷信等,汉代出现了“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社会动荡。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局势,汉武帝改弦更张,下诏进行政治改良,实行温和政治,减少边事,与民休息。汉武帝晚年的政治改革,挽回了当时的局势,使汉代又进入稳定和振兴时期。汉武帝晚年的政治改良显示了政治家的博大的胸襟和务实的精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应对他所取得的文治武功给予充分的肯定。

简评秦始皇以及概述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齐相卜式上书,愿父子死南粤。天子下诏褒扬,赐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布告天下,天下莫应。列侯以百数,皆莫求从军。至饮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乃拜卜式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买之。而船有算,商者少,物贵,乃因孔仅言船算事。上不说。

 汉连出兵三岁,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南阳、汉中以往,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而初郡又时时小反,杀吏,汉发南方吏卒往诛之,间岁万馀人,费皆仰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澹之。然兵所过县,县以为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轻赋法矣。

 其明年,元封元年,卜式贬为太子太傅。而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仅斡天下盐铁。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於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於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

 弘羊又请令民得入粟补吏,及罪以赎。令民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不复告缗。它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於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者再百焉。

 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久之,武帝疾病,拜弘羊为御史大夫。

 昭帝即位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视以俭节,然后教化可兴。弘羊难,以为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乃与丞相千秋共奏罢酒酤。弘羊自以为国兴大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怨望大将军霍光,遂与上官桀等谋反,诛灭。

 宣、元、成、哀、平五世,无所变改。元帝时尝罢盐、铁官,三年而复之。贡禹言?铸钱***铜,一岁十万人不耕,民坐盗铸陷刑者多。富人臧钱满室,犹无厌足。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疾其末者绝其本,宜罢***珠、玉、金、银铸钱之官,毋复以为币,除其贩卖租铢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使百姓壹意农桑?议者以为交易待钱,布、帛不可尺寸分裂。禹议亦寝。

 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馀云。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於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莽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

 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铢,曰?幺钱一十?。次八分,五铢,曰?幼钱二十?。次九分,七铢曰?中钱三十?。次一寸,九铢,曰?壮钱四十?。因前?大钱五十?,是为钱货六品,直各如其文。

 黄金重一斤,直钱万。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直千。是为银货二品。

 元龟岠冉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宝四品。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五十。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品。

秦始皇是一个大功、大过的人,对秦始皇来说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秦始皇顺应了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秦王朝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积极文化交流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巨大的影响,堪称“千古一帝”。

第二,秦始皇的统治又很残暴,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不知有大少人家为之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另外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从这几点来看他又是一个“暴君”。

总之,历史上的秦始皇是一个功过兼有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对汉武帝感情复杂。一方面他被公认为打击了匈奴并大大扩张了中国版图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中国疆土扩大了两倍,大部分他新纳入版图的领土都成为中国固有疆域的永久组成部分。他缔造的帝国超过了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并领先於整个世界,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军事方面。他更大的成就是促进了儒学,儒学成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学说直到1911年君主制被推翻。

另一方面,许多历史批评家指责他的奢侈、迷信和他加在人民身上的沉重政治负担,就连武帝当朝时期的史学家亦有直接批评者。武帝曾取司马迁的史记阅览,发现司马迁「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大为不满,「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他用严厉的刑罚系统统治整个国家,却又是一个富***性色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