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意思,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翻译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24 0
  1. 翻译《六国年表序》
  2. 《孟子·公孙丑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3. 不念旧恶的念的意思
  4. 美好回忆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5. 《论语·颜渊第十二》02:地道的“仁者”

1. 顺意什麽组四字成语

顺理成章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解释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意思,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朱子全书》:“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褒义。用来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会产生。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顺;不能读作“sùn”。

辨形理;不能写作“礼”。

近义词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反义词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例句

(1)有了总体设计;就有了清晰的思路;然后下笔;才能~。

(2)各位评委都认为他的这篇论文获奖是~的事。

2. 关于论语的四字成语

〖哀而不伤〗 成语典故: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哀矜勿喜〗 成语典故: 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 《论语·子张》〖爱礼存羊〗 成语典故: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安老怀少〗 成语典故: 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爱素好古〗 成语典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春秋·楚·李耳《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爱之欲其生〗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不安小成〗 成语典故: 据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进.……便是不安于小成也.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必不得已〗 成语典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论语·颜渊》〖半部论语〗 成语典故: 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典故: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北辰星拱〗 成语典故: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不耻下问〗 成语典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不得其门而入〗 成语典故: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不得其死〗 成语典故: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不悱不发〗 成语典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 成语典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卑宫菲食〗 成语典故: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语出《论语·泰伯》〖不改其乐〗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不患寡而患不均〗 成语典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暴虎冯河〗 成语典故: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诗经·小雅·小旻》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论语·述而》〖不惑之年〗 成语典故: 《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不教而杀〗 成语典故: 不教而杀谓之虐. 《论语·尧曰》〖不咎既往〗 成语典故: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不堪其忧〗 成语典故: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不磷不缁〗 成语典故: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语出《论语·阳货》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不念旧恶〗 成语典故: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表里如一〗 成语典故: 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朱子全书·论语》〖伯牛之疾〗 成语典故: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百里之命〗 成语典故: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屏气不息〗 成语典故: 屏气似不息者.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不弃故旧〗 成语典故: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屏气凝神〗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达生》〖屏气敛息〗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博施济众〗 成语典故: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论语·雍也》〖屏声息气〗 成语典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饱食终日〗 成语典故: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成语典故: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不忘久要〗 成语典故: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博文约礼〗 成语典故: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博学多识〗 成语典故: 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博学笃志〗 成语典故: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不亦乐乎〗 成语典故: 有朋自远方来,。

3. 贯组四字成语有哪些

潜心贯注、融汇贯通、气贯长虹、贯虱穿杨、鱼贯而行、痛贯心膂、贯颐奋戟、稔恶盈贯、贯鱼之序、首尾贯通、鱼贯雁行、横从穿贯、全神贯注、恶贯已盈、淹会贯通、红腐贯朽、条入叶贯、融释贯通、心贯白日、万贯赀财、万贯家私、共贯同条、一仍旧贯、一发双贯、忠心贯日、如雷贯耳、才贯二酉、粟陈贯朽、罪恶贯盈、豁然贯通、学贯天人、贯颐备戟、精贯白日、贯甲提兵、贯朽粟红、恶贯久盈、鱼贯雁比、鱼贯而出、条修叶贯、鱼贯而前、枉直同贯、同条共贯、贯穿今古、鱼贯而入、恶稔贯盈、贯穿融会、赃盈恶贯、名贯古今、腰缠万贯、终始一贯、学贯中西、积非习贯、贯朽粟陈、恶贯祸盈、贯朽粟腐、白虹贯日、。

4. 请把青黄四字成语补充完整,求解

半青半黄

bàn qīng bàn huáng

释义

农作物的半熟、未熟。比喻事物未达圆满、成熟的境界。朱子语类˙卷九˙论知行:「今既要理会,也须理会取透;莫要半青半黄,下梢都不济事。」

七青八黄

qī qīng bā huáng

释义

金的成色。泛指钱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则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尽着你说短论长,一任待掂斤播两。」群音类选˙清腔类˙卷一˙桂枝香˙坐坛遣将曲:「那晓得三纲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黄。」

5. 用个磊跟敏组成4字成语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常跟“襟怀坦白”通用;也可连用;以加强语气。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落;不能读作“là”或“lào”。

辨形磊;不能写作“蕾”。

近义词襟怀坦白

反义词居心叵测

辨析~和“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但“~”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光明正大”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例句

(1)胸怀坦白;~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

(2)我十分敬重爸爸;因为他有着豪爽正直、~的性格。

翻译《六国年表序》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的意思——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作品出处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出自《伯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伯夷

作品原文

伯夷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作品译文

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那么,象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是非常怀疑的,倘若这便是所谓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岁月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易经·乾卦》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子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岩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

创作背景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作品赏析

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从而抒发了天道与人事相违背的现实,有力地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善罚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充分表现了作者无神论的观点。

但是,商朝末年,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武王伐暴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是不可逆转的,而夷、齐的谏阻和耻食周粟是背转历史大潮的。所以,***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历史上歌颂这两个人物,那是颂错了,他们不值得歌颂。而作者对笃守遗训、不能变通的行为加以歌颂,无疑是有所偏颇的。

本文写作独具特色。纵观《史记》本纪、世家、列传之篇末,黎青冷焊均有太史公的赞语,唯《伯夷列传》则无。满纸赞论、咏叹夹以叙事。名为传纪,实则传论。史家的通例是凭借翔实的史料说话,而或于叙述之中杂以作者的意见,就算变例了。所以,本文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本文虽多赞论,但纵横捭阖,彼此呼应,回环跌宕,起伏相间。伯夷、叔齐的事实,只在中间一顿即过,“如长江大河,前后风涛重叠,而中有澄湖数顷,波平若黛,正以相间出奇。”《史记论文》第五册《伯夷列传》时有鲜明比照,一目豁然;时有含蓄设问,不露锋芒却问题尖锐又耐人寻味。太史公润笔泼墨之中,可略见其笔力之一斑。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集史迹传说。继承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司马迁得以饱览朝廷藏书,又随汉武帝到各地巡游,增长了见识;他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写一部"名主贤君、忠臣死义之事"的通史的遗愿。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时因友军接应不力身陷重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以宫刑。受此大辱,司马迁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孟子·公孙丑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六国年表》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能通过看注释疏通文言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现象。

2、能从年表中看出六国的发展轨迹,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

自主阅读导引

“表”是《史记》中重要的体例,此类文章列记***,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史记》***有表10篇。

《六国年表》上起周元王元年(前476),下至秦二世卒年(前207),首尾270年。太史公“因《秦记》,踵《春秋》”“表六国时事”,欲观秦并吞天下之迹。读《六国年表》应以秦为主,周之后汉之先,唯秦为尊,所以表列秦于六国之上。此时周王室虽已衰微,但尚未灭亡,故仍列秦于表首。

以力而起的秦国,最后统一了六国。司马迁说,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祚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在汉朝把秦一概骂倒的否定声中,司马迁的识见,犹如一阵惊雷,具有醒人耳目的作用。

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词语:

⑴一词多义

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 用:介词,来。

作西畤用事上帝。 作:建造

今秦杂戎翟之俗 杂:夹杂、糅杂。

及文公逾陇,攘夷狄 逾:越过;攘:驱逐

尊陈宝,营岐雍之闲。 营:开发

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侔:势均力敌、地位相等

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不具:不完整。

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者 权变:指变通的办法,应急的对策。颇:大量

学者牵于所闻 牵:局限

⑵古今异义

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中国,指中原地区;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 得意:指统一天下。

着诸所闻兴坏之端。 着:突出显示

⑶通***字

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 见:通“现”,显现出来。

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 竟,通“境”,即国境。

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从通纵 衡通横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 宾:通“摈”,排斥。

西方,物之成孰。 成孰:成熟

2、文言虚词

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虽:即使

盖若天所助焉 盖若:表示推测,好像……似的。

秦之帝用雍州兴 用,由于。

余于是因《秦记》, 因:根据,凭借

3、词类活用

先暴戾,后仁义。 先:名词意动,以……为先,把……放在首位。

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 东徙:往东迁都的意思。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 世禄:世代保持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权

矫称蜂出,盟誓不信 蜂:象蜜蜂一样

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比:把……比作

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雄:称雄

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王:名词用如动词,建立王朝之义。

秦之帝用雍州兴 帝:名词用如动词,完成帝业之义。

传曰:“法后王。” 法:效法

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耳:名词作状语

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 表:名词用如动词,列表编排的意思。

4、文言句式

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 状语后置,应理解为:于毫起

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 状语后置,比诸侯重

难句翻译现场

1、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

参考译文: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君子对此感到后怕。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杂”的落实;“先”“后”的意动用法;“胪于郊祀”的理解(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

2、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

参考译文: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把握两点:一是“征伐会盟”是紧缩复句,二是“威重于诸侯”是状语后置。另外,“于”是“比”,“重”是重要。

3、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参考译文: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

翻译指点:本句主要解释“晏然(无动于衷)”“战功(指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4、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参考译文: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

翻译指点:本句的要点很多:“并敌(兼并对方)”,“从横(合纵,连横)”“兴(兴起)”“谋诈(权谋诈术)”“说(学说)”。

5、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参考译文:各种谎言蜂涌而出,誓词盟约毫无诚意,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还不能相互约束。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矫称(各种谎言)”“誓盟(誓辞盟约)”“置质(派人质)”“剖符(剖符为凭)”。

6、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参考译文: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

翻译指点:本句要抓住“作事者”“ 收功实者”。

7、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参考译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以(因为)”“类(相似)”“卑(浅易)”。同时注意,前后句是先果后因关系。

疑难追踪探究

1、《六国年表》的编著特点是什么?

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序文;二、表文。序文和表文相辅相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的具体展开,序文对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文对序文有烘云托月的功能。

从表格上看,它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

从标题上看,名曰六国,实记七雄。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年表是依据《秦记》编成的,就以秦国为主,所以只在序文中强调秦国,而拟定篇题时不把秦国计算在内。至于以周为首,是奉周为正统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使各国纪年归于一个共同的旗号之下,年代顺序更显明晰。

从记事上看,春秋诸侯进入战国犹存者,分别归入七雄中最后灭掉该国的年表栏内,亦即,卫附魏表,郑附韩表,鲁蔡附楚表,宋附齐表。

2、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年表?

①、由右往左选择看。例如秦献公十七年至二十三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

②、由上往下节取看。例如周显王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

③、单线看,也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环节和链条。

④、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在《六国年表序》中,司马迁简明扼要地勾划出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提纲挈领地揭示了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⑤、对照看,就是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例如,秦魏雕阴之战是一场大战,秦斩魏军四万五千,《年表》说这次战役发生在魏襄王二年,而《魏世家》记为魏襄王五年,前后相差三年。

能力自测平台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 后:然后

B、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尊:敬祀

C、传曰:“法后王。” 传:传世的典籍

D、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 端:头绪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的一组是

A、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B、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C、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

D、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

3、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因:根据、依凭。

B、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 以:因为

C、禹兴于西羌 于:从

D、因举而笑之,不敢道 而:连词,表转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横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4、下列各组加点的字错误的一项是:

A、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 擅:独揽

B、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相:任丞相

C、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剖符:剖符为凭。

D、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 量:估量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承接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承接

C、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即使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译文:

②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或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B.天下宗周 宗:祭祀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D.余甚或焉 或:通“惑”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谈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11、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译文: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于勾践。

译文: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译文:

参考答案:

1、A(后是意动用法,把……放在后)

2、D(举是全,都,没活用,其他几句都是活用)

3、D(不是转折关系)

4、D(量:计量)

5、B(B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A中的“于”,前一个“于”是引入对象,后一个“于”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C中前一个“之”代词,后一个“之” 取消独立性。D中前一个“虽”是“即使”的意思,后一个“虽”是虽然的意思)

6、①韩赵魏终于到最后瓜分晋国,田和也吞灭姜齐据为己有,六国并立的局面由此开始了。

②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但最后却吞并天下,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

7、B(宗:归顺)

8、A(A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至于;比得上。C再说;尚且。D指示代词,哪个;表反问语气)

9、C(①是说伯夷、叔齐不记仇;③是说伯夷、叔齐以西伯昌为贤,准备投往;④是说伯夷、叔齐进谏;这些都不能体现他们的“淡泊名利,坚持操守”)

10、A(“含蓄地批判吴太伯、自夷这类人的消极进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

11、(1) 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 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本句的重要词语是两个\'于\'字。第一个\'于\'字表明本句是被动句,可译为\'被\';第二个\'于\'字,可译为\'向\'。)

(3) 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后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本句的重要词语\'解\'和\'东\'。解,突破重围;东,名词动用,向东而去。 )

不念旧恶的念的意思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 灾祸或幸福没有不是自己寻求而来的。

[出典] 《孟子公孙丑》

注:

1、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1。今恶2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3天之未阴雨、彻4彼桑土,绸缪5牖6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7乐怠敖8,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2、注释

1.辱:《老子·四十一章》:“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左传·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唐韩愈《杂说四首》:“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用为埋没之意。

2.恶:《易·遁·象》:“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睡地虎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毋喜富,毋恶贫。”《广韵·暮韵》:“恶,憎恶也。”这里用为“讨厌、憎恶”之意。

3.迨:(dai代)《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诗·小雅·伐木》:“迨我暇矣,饮此湑矣。”《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请迨其未毕隐(阵)而击之。”《荀子·解蔽》:“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这里用为趁、乘之意。

4.彻:《诗·大雅·公刘》:“彻田为粮。”《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论语·颜渊》:“盍彻乎!”《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贡,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这里用为税田十取一的周朝田税制度之意。

5.绸缪:《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说文》:“绸,缪也。”《广雅》:“绸,缠也。”本义为紧密缠缚之意。后遂用“未雨绸缪”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之意。这里用为做好准备工作之意。

6.牖:(you有)《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熏如篪。”毛传:“牖,道也。”孔颖达疏:“‘牖’与‘诱’古字通用,故以为道也。”《广雅·释诂三》:“牖,道也。”王念孙疏证:“道谓之牖,故道引亦谓之牖。”此通诱。这里用为“引导”之意。

7.般:通“班”。《太玄·棿》:“建侯开国,涣爵般秩。”《墨子·尚贤中》:“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 般爵以贵之, 裂地以封之。”《汉书·礼乐志》:“灵之来,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这里用为颁布之意。

8.敖:《书·益稷》:“无若丹朱敖,惟慢游是好。”《大学·九章》:“之其所敖惰而辟焉。”《礼记·曲礼上》:“敖不可畏,欲不可从。”《尔雅·释言》:“敖,傲也。”《广雅·释言》:“敖,妄也。”王念孙疏证:“亦作傲。”这里用为倨傲、骄傲之意。

3、译文

孟子说:“爱民则荣耀,不爱民则会被埋没;如今憎恶埋没而又不爱民,就好象是憎恶潮湿又居住在地势低下的地方一样。如果憎恶埋没,不如尊重客观规律而且尊敬读书人,使贤能者在位,能干的人在职。在国家局势稳定时,趁此时机,修明政教法典。虽然邻有大国,也必然会畏惧。《诗经》上说:‘乘着天还没有阴雨,按田税制度定出各家的田土,做好准备引导农户。有了这样的民众,谁敢来欺侮呢?’现今国家局势稳定,趁此时机,颁布享乐,且又怠慢国政,倨傲处世,是自找灾祸。无论是福是祸,无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上说:‘长久地配合天命,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幸福。’《尚书·太甲》上说:‘天降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做坏事,就逃脱不了灭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美好回忆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胸怀宽广的人结构动宾式年代古代谜语曹操封张绣歇后语隔辈的仇家结姻缘英文forgetoldgrievances?

相近词以德报怨、隐恶扬善、豁达大度反义词不仁不义、斤斤计较押韵词攻无不克、倡条冶叶、横拖竖曳、观形察色、一花五叶、箕裘之业、光明洞彻、人心叵测、改柯易叶、骚翁墨客[1]

不念旧恶

词目不念旧恶

发音bùniànjiùè

释义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示例谁叫咱们有~的泱泱大国之风。”(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意思是:视才授官,不计私怨。逐句详细说明如下:官方授材:官位将授予人材。其中:官指官位、职位。方是副词,相当于“将”。各因其器:每个人依靠他具有的才能。其中:因是...

《论语·颜渊第十二》02:地道的“仁者”

1. 表示美好回忆的成语

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回消失的事物。

昙花答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时过境迁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流年似水流年:光阴,年华。比喻人的年华像水一样的不断流逝。多形容时间的远去以不堪回首。

朝花夕拾朝花,早晨盛开的鲜花;夕拾,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经过一天)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比喻重拾往事,旧事重提。

记忆犹新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2. 形容回忆很美好的成语有哪些

朝思暮想、念念不忘、触景生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一、朝思暮想

解释: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示例: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乡。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男女情爱方面

近义词牵肠挂肚、梦寐以求、红豆相思、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昼思夜想

反义词置诸脑后

二、念念不忘

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关于忠信笃敬的言论,我牢记在心,时刻不忘。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时刻挂在心上

近义词朝思暮想、历历在目、时刻不忘、心心念念、刻骨铭心、念兹在兹、梦寐不忘、言犹在耳、无时或忘、记忆犹新、耿耿于怀、铭心镂骨

反义词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置之脑后、置若罔闻

三、触景生情

解释: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自: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示例:人在触景生情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引起回忆的事物

近义词情景交融、睹物思人、触景伤心、触景伤情、即景生情、人去楼空、抚景伤情、感物伤怀、触景生怀、触物伤情、见景生情

反义词无动于衷

四、历历在目

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出自:唐·杜甫《历历》诗:“历历***事,分明在眼前。”

***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补语;用于对往事的回忆

近义词记忆犹新、历历、历历可数、一清二楚、念念不忘

反义词漆黑一团、昏天黑地

五、记忆犹新

解释: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自: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记忆犹新,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对过去的事记得清

近义词历历在目、时刻不忘、时过境迁、念兹在兹、事过境迁、言犹在耳、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反义词浮光掠影、即景生情、事过境迁、时过境迁

3. 形容“美好回忆”的成语有哪些

1、念念不复舍

拼音:制 niàn niàn bù shě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节本明儒学案·忠宪高景逸先生攀龙》:“立坐食息,念念不舍。”

2、念念不忘

拼音: niàn niàn bù wàng

解释: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 《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4. 形容“美好的回忆”的词语有哪些

1、似水年华

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美好的时光像水一样地流走,恍惚间已无法追寻,只流下无版尽的怆权然; 人生犹如流水一般,看起来数十年光阴哗哗的流逝掉了,而且一去不复返。

2、素时锦年

平凡与繁华的时光可以理解成为生活平平淡淡地过,可是回首才发现当初平淡的时光也有美好的时刻。

3、难忘岁月

无法忘记的年月日子。

4、回味无穷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5、魂牵梦绕

形容万分思念。牵:携。绕:纠缠。

6、旧梦重温

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

7、锦瑟华年

比喻青春时代。

8、峥嵘岁月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9、流芳岁月

过往的日子里有许多的快乐时光,回忆起来,只觉得岁月也流淌着看得见芳香,美好非常。

10、流连忘返

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11、恋恋不舍

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12、记忆犹新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13、历历在目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14、魂牵梦绕

形容万分思念。绕:纠缠。

5. 描写美好回忆的成语

形容难忘的美好事情的词语:刻骨铭心 没齿难忘 念念不忘 牵肠挂肚 记忆犹新 留下美好回忆的词语:似水年华 素时锦年

6. 形容昨天美好回忆的成语

旧梦重温

解释:重:重新,第二次。温:复习,指回忆,体味。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重过感旧园二首》诗:“水木清华负郭园,三年客梦此重温。眼中故物诗留壁,身后浮文酒满樽。”

魂牵梦绕

解释:形容万分思念。绕:纠缠。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记忆犹新

解释: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自: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7. 有关美好回忆的成语是什么

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内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容

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时过境迁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流年似水流年:光阴,年华。比喻人的年华像水一样的不断流逝。多形容时间的远去以不堪回首。

朝花夕拾朝花,早晨盛开的鲜花;夕拾,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经过一天)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比喻重拾往事,旧事重提。

记忆犹新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8. 形容回忆美好的成语有哪些

思绪万千、回味无穷、忆苦思甜、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思绪万千

拼音:sī回 xù wàn qiān

释答义: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回味无穷

拼音:huí wèi wú qióng

释义: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忆苦思甜

拼音:yì kǔ sī tián

释义: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记忆犹新

拼音:jì

yóu

xīn

释义: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念念不忘

拼音:

niàn

niàn

wàng

释义: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9. 描写美好回忆的成语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不念旧恶 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不省人事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出处:宋·汪应辰《与朱元晦》:“问其无所苦否,则曰‘无事,无事’。寻即不省人事。”

不忘沟壑 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苍黄反复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唱对台戏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触目如故 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出处: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胜其哀,怒曰:‘吾不敢复见刘生,其官物不一与,遣归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故。”

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春去秋来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春意阑珊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蹉跎日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蹉跎时日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郎君奉尊堂之命,远来游学,不可蹉跎时日。”

蹉跎岁月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殆无虚日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颠来倒去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将简帖儿掂,将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放马后炮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非昔是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论语·颜渊第十二》02:地道的“仁者”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仲弓便是冉雍,作为孔子的***,与冉耕、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

仲弓这个***,很不简单,虽然在《论语》中不常出现,但这个人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地位仅次于颜回。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意思是说,仲弓这个人做一方地方长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孔子临终时在***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这样发自肺腑的夸赞,实际上仅在颜回身上用过。

颜渊问过“仁”之后,资历、学养均同样优秀的仲弓也来问“仁”。面对同一个问题——如何为“仁”?因为提问的是两个不同的学生——颜渊和仲弓,孔子从不同侧面给出了回答。在答仲弓所问时,孔子的侧重点在哪里?

一、敬

孔子讲“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大宾”指的是公侯之宾,可以理解为尊贵的宾客。“大祭”指的是天子所行的禘郊之祭,可以理解为极为重要的祭祀活动

之所以讲“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说到底就是在强调,“为仁”的根本在“敬”,在发自内心的敬人、敬事。能敬人者,人恒敬之;能敬事者,事恒成。

通常情况下,人所期待带的是别人对自己的敬重,实际上,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除了前面所讲的“克己”之外,关键在于自己先要学会敬重他人。在做事方面,人所期待的是能够顺顺利利的做成事,从这个美好的愿望出发,人们会发现许多与“成事”相关的因素,有的人甚至还会默默的求诸于天。孔子的办法很简单——那便是求诸于己,以敬事促成事。

从敬人到赢得他人的尊重,从敬事到顺顺利利地做成事,表面上看是间接的关系。若是从“仁”出发去看,则变得简单明了了。在孔子看来,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事者事恒成。

二、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这里,孔子所讲的也是避免“己所不欲”加于己身的道。在他老人家看来,避免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加诸于自身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将这些施加于他人之身。将自己所不希望加诸于自身的加诸于他人,实际上就是在教他人将这些加诸于己。

这个“教”,一方面所教的是把自己不乐意接受的事情推给他人的推诿、推脱习惯,另一方面所教的是把不好的事情丢给他人的方法。

这里,孔子所强调的是一个“恕”字。所谓“恕”,实际上就是包容和接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在于包容和接纳,包容和接纳那些自己所“不欲”的,即便是不能完全包容和接纳,也绝不推脱给他人,更不能贸然的加诸于他人之身。

三、恕而后敬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怨”本身有两个角度,一是怨他人,二是惹他人怨。无怨他人相对容易些,无惹他人怨,则困难的多。《论语》讲““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说,伯夷、叔齐那样的圣贤,因为不念旧恶,所以惹他人怨的也少。可见,即便是伯夷、叔齐也没能做到“无怨”。

其实,说到底,怨他人和惹他人怨之间,是有着某种微妙的间接关联的。“不念旧恶”是不怨他人,不怨他人所以才“怨是用希”。

“邦”指的是诸侯国,“家”指的是士大夫家。“在邦”指的是仕于诸侯之邦,“在家”指的是仕于士大夫之家。仕于诸侯之邦,能够做到无怨;仕于士大夫之家,能够做到无怨。没有一定“恕”的修养和功夫,这是绝难做到的。

从“恕”出发,自然而然的生发出对人、对事的敬来。

四、颜渊与仲弓之别

颜渊和仲弓之间,一定是有差别的。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仁”。

于颜渊而言,更多的是“克己复礼”,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老人家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是对颜渊寄予更大的厚望的。希望颜渊通过弘道,实现“天下归仁”。

于仲弓而言,更多的是“敬恕”之道,通过推己及人,使自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仁者。

正因为如此,面对老师不同的说法,两个人都做到了心领神会,都做了相同的回应——“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思是说:***虽然愚笨,但一定会认真实践这些的!